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二章第 1 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教材分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的元素是生物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的,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特有的。

但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内容.这部分内容较为浅显,但是结论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的物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内容,一开始就指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 20 多种,紧接着以人体细胞为例,将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以及各种元素的含量制成图形。

通过对图形内容的分析,概括出两点:一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是 C、O、H、N;二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含量相差很大,由此进一步说明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

并且强调指出在大量元素中,C 是最基本的元素。

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首先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进一步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接着指出组成细胞化合物的种类及各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从而说明它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知道为什么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2)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能力目标 (1)通过对 C 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2)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四、学情分析 对于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的认识,学生从日常生活中 都已有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知道瘦肉含有蛋白质较多,水果含有较多 的糖类等。

高中一年级生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中一年级生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本实验是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一节的一个实验。

教材把该实验安排在详细学习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前,目的是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三类营养物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而在日常膳食中做到不同食物的合理搭配。

同时,这也是教材中第一个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初步探究的实验。

通过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结果的交流、讨论和分析,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检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能够运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

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2.能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相关物质的鉴定,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3.参与合作学习,形成严谨认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按照实验操作规则操作实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二)难点围绕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讲授等相结合五、教学准备(一)实验材料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模拟尿液、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蔗糖溶液、麦芽糖溶液、淀粉溶液、梨匀浆、苹果汁、葡萄匀浆、西瓜汁、火龙果汁、番茄汁、甘蔗汁、小白菜汁、浸泡后的花生种子、干花生种子、食用油、面粉、马铃薯匀浆、豆浆、牛奶、鲜肝提取液、鸡蛋清稀释液、煮熟的鸡蛋白悬浮液等。

(二)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烧杯、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毛笔、刀片、镊子等。

(三)实验试剂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B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等。

六、教学过程(一)实验原理的呈现教师创设情境: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常常会出现葡萄糖。

讲台上的两种液体,究竟哪种是正常人的尿液,哪种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呢?如何进行鉴别?引出还原糖检测原理: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教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教案

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教学设计班级:教师: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运用图示和模型等方法阐释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三、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用图片情境引入,点燃学习热情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

结合初中阶段已学过的人的血细胞、草履虫等知识,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将人的血细胞置于草履虫的生活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启发学生比较不同种细胞生活环境的异同。

也可以补充学生熟知的变形虫、酵母菌、乳酸菌、红细胞、神经元、肌肉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引出本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的教学。

(二)、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问题引领建构内环境概念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及比例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作用: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3.学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的组成和功能,以人体生理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设计问题串引领教学。

(1)肝是参与机体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它每天合成大量蛋白质所需的原料来自哪里?帮助学生理解:肝细胞周围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肝细胞时刻与组织液进行着物质交换。

(2)组织液中营养物质是如何源源不断地运来,代谢废物又如何源源不断地送走呢?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做过的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认知血细胞的生存环境是血浆,理解借助血液循环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所进行的物质交换。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教学设计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要求二、教学内容分析本章介绍了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把有机物放在无机物的前面,这是编者的匠心所使然──生命物质运动特殊性和运动的本质属性是由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来完成的。

一个简单的顺序颠倒,诏示了生命物质运动过程中各物质扮演的角色的轻重。

通过本章学习,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在本章学习的基础之上,才能感悟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能量供应和利用,以及系统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实质。

三、学情分析本节的知识相对简单,学生需要牢固的掌握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好实验技能。

高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生物,动手能力比较差,在做实验的时候阐述清楚实验原理并且做好演示实验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树立学生不断思考的能力,学会用探究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3.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4.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5.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6.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二)能力方面1.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探讨组成细胞的分子的重要作用。

2.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3.崇尚生命物质和谐之美,珍爱生命。

4.为生命的奥秘所折服。

5.珍惜水、节约水的意识渗透。

6.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难点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六、教学策略设计1.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中学习新知识。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高中必修一《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一《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等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B)
A细胞B分子C种群D群落
4、草履虫与小麦生命系统的区别主要是(B)
A.草履虫的生命系统中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
B.草履虫的生命系统中没有组织和器官
C.草履虫和小麦的生命系统完全相同
D.草履虫细胞无细胞壁而小麦的细胞具有细胞壁
学生思考预留的问题,自己在课本中寻找答案,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答案
认真观察每个概念里面所包含的关键信息,背诵每一个概念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能力,帮助学生进入课堂,问题逐步开展,最后总结,条理清楚,帮助学生理解,把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上课前,首先咱们看一张图片,这是一张大熊猫正在吃竹子的图片,里面有动物和植物。接下来大家探讨屏幕下方的两个问题。
学生小组内探讨幻灯片中的问题,并表达探讨的结果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引入今天的内容。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准确记住概念,帮助长期记忆
课堂小结
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做的又快又对。相信每位同学都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下课后大家去书店或者上网搜寻关于本节课的内容,阅读并思考哪些是咱们没有学的知识。
板书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内容2、人物3、意义
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授课内容: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授课年级:高一课时安排:1学时一、学习需要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第二章的内容,本章教材重点从微观方面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分子基础,主要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前面两节已经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本节通过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介绍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此节内容为必修2中进一步学习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奠定基础,学生要掌握好核酸的分子结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后面的教学内容。

高一的学生对DNA已有了初步的印象,并初步具备自主调查、思考、辩论、分组讨论的能力。

但由于高一的学生没有学过有机化学,这节内容的学习显然难度和跨度有点大。

例如,学生对于核苷酸的结构理解较难,对于核苷酸的组成及核苷酸形成核苷酸长链的过程很难掌握。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做、边做边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实践中理解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突破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并能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逐步建立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概念图)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

概念图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概念图本身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整体的概念,让学生对教材更熟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逻辑和广度。

概念图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概念图有助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教师在教学开始时使用概念图,有利于了解学生前概念;在教学中使用概念图,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网络;在教学后使用概念图,有利于检测教学效果。

构建概念图时,学生肯定会分析、处理很多信息,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中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图作为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通过概念图的构建而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更有意义。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3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第2章的重点内容。

其中重点知识包括: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及计算公式、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采用形象理解的方法,利用理科思维解决有关计算问题,并能够从生活中总结出蛋白质的功能。

因此对于我校学生,氨基酸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及计算,结构多样性原因是难点问题。

只有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化繁为简,重点攻破我校学生能掌握的重点知识,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学情分析:平时课堂上参与度较好;基础较为薄弱;希望得到老师认同;不能够自觉的挖掘学习的有效方法;理科思维能力较低;对于抽象的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较差;喜欢有效的课堂活动。

因此需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模型模拟、图解和动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总结规律,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ppt课件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第一学期教学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3):通过以上的模拟法,独立默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4):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同不同课堂反馈练习:1、丙氨酸的R基是—CH3,丙氨酸中C和H数目有:()A.1、3B.3、7C.2、4D.3、82、血液运输的化合物(血红蛋白)含有的元素主要是:()A、C H O Ca FeB、C H O N FeC、C O B Ca FeD、C H N Ca Cu3、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以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其结构单位是()A.氨基酸 B.葡萄糖 c.脂肪酸 D.核苷酸4、某一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共含有109个肽键,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NH2和—COOH个数及氨基酸数分别为:()A.105个,105个,105个B.110个,110个,110个C.4个,4个,113个D.1个,1个,113个5、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A、12544 B、12800 C、11988 D、110366、下列各项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A 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B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C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D 氨基酸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7、人体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骨骼肌、平滑肌等功能各不相同,这是因为:()A.肌细胞形状不同 B.在人体的分布位置不同C.支配其运动的神经不同 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8、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结构通式是,结合成蛋白质的方式是:。

教学设计生物必修一第二章

教学设计生物必修一第二章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教案科目: 生物必修1授课章节:第二章课题:组成细胞的分子备课形式:电子备课主备教师:陈永娇授课教师:陈永娇授课班级:高一6-9班2 0 —2 0 学年度学期时间: 年月日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教材分析第一章主要概括的介绍生命的最基本组成元素—细胞。

第二章则深入分子水平对细胞进行阐述。

第一节介绍的是组成细胞分子的最基本元素和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本节学习的内容比较的简单比较容易理解,重点在于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三个实验,着重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并掌握实验的具体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能力目标: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1)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组成地壳和细胞的部分元素表,提出问题:从表格中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通过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1.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命特有的。

(统一性)2. 元素在细胞中和无机环境中的含量却有区别。

(差异性)从而引入“组成细胞的元素”(二)组成细胞的元素1.分别列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分析其概念。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等微量元素:Fe Mn B Zn Cu Mo Cl Ni等 (谐音记忆:铁门碰醒铜母驴)2.大量元素相关讲解:(1)分析饼状图: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和细胞鲜重的比例,并提出问题:①占细胞鲜重和干重最多的元素是什么?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

(可能学生无法直接回答,可利用以下问题循序引导。

)②鲜重和干重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水分)③那么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由此一步步引出C为构成细胞最基本的元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5)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5)

人教版必修一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应该重点渗透以下几点:①从元素水平就可以看出生物的物质性,以及组成生物体物质的特殊性。

②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作用,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

③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依据含量划分的,不可轻视微量元素的作用。

另外,生物体中不仅仅都是必需元素,环境中的有些非必需元素也会进入到生物体中。

本节课既有授课内容,又要做实验,因此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要求,善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在课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尽量将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估计到,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学生也应该做好课前准备,预习实验,初步了解实验的原理及实验步骤,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知道为什么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2)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碳元素的说明,分析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探究实验,发展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和实践与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2)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探究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2 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学设计)生物学同步精品课堂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2 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学设计)生物学同步精品课堂

2.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概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 说出神经系统细胞的组成。

3.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核心素养:1.了解神经调节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树立生命观念,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2.社会责任——通过分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关注人体健康。

二、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探讨,学生讨论。

问题:1.足球队员是如何获得来自同伴、对手、裁判和足球的信息的?问题:2.队员获得信息后,是如何经过自身的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的?问题:3.跑位、接球、铲球等动作主要受神经系统的哪个器官支配?心跳和呼吸加快也受神经系统支配吗?人体剧烈运动时,各个系统和活动总是密切配合的,使人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实现的。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组成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

2、脑3、脊髓:位于椎管内,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4、外周神经系统(1)脑神经: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2)脊神经: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3)外周神经系统按功能还可以分为感觉神经(传入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感觉神经与感受器相连,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集成、分析和处理,再由运动神经将指令信号传递到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从而对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传出神经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①躯体运动神经受到意识的支配。

②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他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因此称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他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思考P18的问题?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奔跑等身体运动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他明显受到意识的支配;而由惊恐所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是不随意的。

【教案】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教案】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察结果,基于实验简述组成细胞的物质的特殊性。

4、社会责任——认同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难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资源与工具学生以及现代教学媒体播放PTT课件及视频方法与策略通过对本教材和初中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以及视频的引导,剥去课堂的浮华,关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即关注目标和实施过程的匹配性及合理性,最终达到教学设计的效果。

教学思路通过PPT课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概念建构。

课前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展本节课的预习,以便于学生及时查找有关问题的背景材料。

教学内容及教学预设过程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出示图片】地壳和细胞元素含量【提问】比较细胞和地壳元素的异同思考问题并回答知道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具体体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出示数据】比较玉米和人体元素种类的差异,并思考讨论问题【教师讲授】元素的分类【提问】大量元素对人体很重要,微量元素可有可无,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生物体内含量很【讨论】小组讨论问题,并回答。

说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思考并回答】微粒元素有重要功知道常见元素及分类少的元素就是微量元素吗?能。

含量少的不一定是微粒元素如Pb细胞中元素的存在形式【教师讲授】细胞中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哪些?【提问】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什么?【记忆】说出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细胞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简述检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

【出示视频】【讲授】讲解鉴定原理及注意事项【提出问题】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组成成分是什么?这两种试剂如何使用?【观看视频】说出鉴定原理【思考并回答】说出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异同及使用方法掌握常见有机物的鉴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1《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说课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1《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说课课件(共31张PPT)

0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
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01
②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
和大致含量
能力目标:
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充分发挥团队合作,交流互
02
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 果的能力
动,获得成功体验的情感需要 ②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生命科
03
01 教材分析
2 教材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 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 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 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 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 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 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学奥秘的兴趣
01 教材分析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 原理和方法。 难点:1、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 多,课堂容量大,一课时完成会很紧。2、脂肪检 测实验中徒手切片和显微镜的使用。
突破: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分组实施
02 学情分析
1 对生物很感兴趣 学生情况 2 有化学实验操作经验
要求学生思考这个实验如何设计?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预习学习
04 教学设计
改 二、复习导入、知识讲解
• 基本原理 • 操作要点 • 注意事项
✓ 菲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 ✓ 器材的使用、材料的处理
• 多媒体演示显色反应的颜色
04 教学设计
改 三、分组讨论、实验设计ABCDE
F
按照6人划分一个学习小组、两个操作平 台,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也就是说每个人 要清楚他负责做那些实验,哪些同学负责记 录现象,实验结束后哪些同学负责整理实验 用具等。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一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1)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一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1)

干重状态下含量:C>O>N>H最基本元素:C【过渡】生物体中的元素都是通过细胞有选择性的从外界吸收的,但如果环境中缺少该生物所必需的某种元素会怎样呢?【学生活动】学生浏览P9表格2-1缺硒与克山病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记录,思考:①该研究体现了我们实验设计中的什么原则?②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得出什么结论?——对照原则。

——可以看出对照组的发病人数远远多于实验组。

结论:微量元素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补充】人体缺微量元素会出现相应的缺乏症微量元素在机体中的作用缺乏症来源铜(Cu)用于产生血红蛋白和皮肤的黑色素贫血肝、肉、贝类动物、蘑菇、大豆、豌豆、整粒谷物氟(F)用于强壮牙齿和骨骼蛀牙(龋齿)鱼、贝类、含少量氟的水锰(Mn)协助许多酶的作用发育不良蔬菜、水果、坚果、谷物【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判断有关细胞中元素的说法的正误(1)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2)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3)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4)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的种类和含量上都相同()(5)Ca、Mg、Fe、Mn、Zn、Cu、B、Mo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证,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答案:C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1)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实验教学设计1、实验内容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内容,也是高中生物第一个学生实验。

课标对这一内容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属于“举例说明"水平的知识性目标,通过本节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更加直观、丰富的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困难;二、属于“运用”水平的技能性目标.通过合作学习、一帮一组和对多种实验材料进行重复检测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双达成。

2、设计思路在以前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往往先介绍细胞中三大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即实验原理),然后再提供成分并不单一的待测样液进行检测。

检测的过程也进行了简化,只针对样液中的某一成分进行验证,这样虽然大大节约了实验的时间,但是实验变成了“照单抓药"索然无味。

今年我对本节教材实验进行了较大的整合和适当的拓展。

力求注重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尝试运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环节一:联系生活、设疑激趣.以“安徽阜阳毒奶粉”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关注食品成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资料展示、发现原理。

通过资料展示、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原理。

环节三:参考案例、实验验证。

教师提供单一成分的样液,然后由学生参考教材案例,完成验证实验.环节四:自主探究、交流汇报。

教师尽可能多的提供生物组织,由合作小组自由选择实验材料、药品、用具,完成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

3、实验目标:3。

1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一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2)比较不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3.2能力方面:1)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2)在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用具,掌握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技能。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生物必修①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 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教材分析:要求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多种多样,在生命活动中承担着多种多样的功能,从而了解细胞这个微观系统的物质组成,为深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还有助于学生认同生命的物质性,树立唯物主义观点。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化学课还没有学习有机化学,对有机化学的知识比较肤浅,没有看过比较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化学键,也没有学过有机物反应的过程,因此对本节课重点内容难以把握,给课堂教学带来比较大的障碍。

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思考讨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并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掌握脱水缩合的过程,并在读图过程中尝试分析出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获得主要信息的能力;通过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探讨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氨基酸结构拼接比赛,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以及合作意识。

四、本节重难点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讲授法和讨论法。

投影片出示几个的照片,问:他们都是健康的孩子吗?是什么【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教师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中解脱出来,把课堂交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己摸索出规律,突出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作用。

通过社会新闻,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通过生活例子和新闻的引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激情;通过游戏及棍棒的拼接活动可以将抽象的微观分子内容形象化,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也更牢固。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本节内容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为后面深入学习蛋白质、核酸、糖类等内容进行了铺垫。

本节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第二部分介绍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针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要重点突破。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第一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等。

但对于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等尚不清楚。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化学的基本知识,所以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学生通过初中生物内容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哪些生物组织中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但是对于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陌生的,仅知道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

因此,学生在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策略1、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中学习新知识。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通过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认识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与组成地壳的元素有相似性又有区别。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观察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图和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图,并且向学生介绍何为鲜重和干重,以及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和基本元素等。

2、利用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时,如果由教师直白地讲解细胞的化合物组成,不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本节内容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为后面深入学习蛋白质、核酸、糖类等内容进行了铺垫。

本节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第二部分介绍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针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要重点突破。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第一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等。

但对于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等尚不清楚。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化学的基本知识,所以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学生通过初中生物内容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哪些生物组织中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但是对于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陌生的,仅知道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

因此,学生在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策略
1、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中学习新知识。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通过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认识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与组成地壳的元素有相似性又有区别。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观察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图和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图,并且向学生介绍何为鲜重和干重,以及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和基本元素等。

2、利用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时,如果由教师直白地讲解细胞的化合物组成,不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表解,获得相应的知识信息,提高学习能力。

3、通过请学生课前预习“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预习,让学生提出问题,交流讨论后,教师再加以总结。

教师要重点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的注意事项等。

最后,播放相关实验操作视频加深巩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2)说出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3)理解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4)了解细胞鲜重和干重状态下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5)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图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等。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