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及疗程

合集下载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3)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3)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卫生部,手术部位抗菌药物选择头颈外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心脏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神经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乳房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植入物或假体的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骨科手术(包括用螺钉、钢板、金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属、关节臵换)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胆道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甲硝唑泌尿外科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妇产科手术+甲硝唑注意: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如果进行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臵、人工关节臵换等,~可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u process such files are missing; Missing, wrong, legal documents. The fourth chapter special considerations for rating _This document specifies a personal loan business processes and control points, aim to standardize the Bank's personal loans business operations, effective control of operational risks. 2. the scope and target audience 2.1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摘自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号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1. 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及疗程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及疗程
巨大颌骨囊肿与上颌窦根治术5~7d
腮腺手术3~5d
舌下腺手术3~5d
舌癌+颈清术+游离前臂瓣手术7~10d
牙龈癌+颈清术+游离皮瓣手术7~10d
口咽癌+颈清术+游离皮瓣手术7~10d
颌骨骨折手术3~5d
普通拔牙术2~3d
复杂牙拔除术3~5d
牙周感染手术5~7d
口腔小肿物切除术3~5d
颌面部小肿物切除术2~3d
耳前瘘管切除手术3~7d
鼻内镜复查术3~7d
耳前瘘管感染切开排脓术1xx
头颈部皮脂腺瘤切除术3~7d
扁桃体脓肿切开排脓术> 7d
鼓膜穿刺术或置管术3~7d
xx完全切除≤3d
附件切除≤3d
剖宫产3~4d
静脉预防用药疗程
手术名称/外用预防用药疗程/静脉预防用药疗程
眼内手术及植入物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3.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围术期抗菌药物用药疗程
义眼座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眼睑整形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巩膜硅胶垫压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巩膜环扎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可用药物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头孢唑啉、头孢硫脒;+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可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术(食管、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头孢唑啉、头孢硫脒、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甲硝唑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硫脒注:1、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2、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1~2g;甲硝唑0.5g。

3、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及疗程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及疗程

附件之阿布丰王创作罕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注:1. Ⅰ类切口手术经常使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 Ⅰ类切口手术经常使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

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需要时可联合使用。

4.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资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围术期抗菌药物用药疗程临床手术名称/用药疗程/特殊情况疝修补术≤24h ≤72h (用补片)甲状腺次全切≤24h ≤72h (用引流管)乳腺肿瘤切除术≤24h (瘤直径≤2cm) ≤72h (瘤直径> 2cm)乳腺癌根治术5~6d( ≤6d) (用引流管)胃肠道手术5~7d胆道手术5~7d痔手术3~5d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d化脓性阑尾炎≥7d 穿孔和脓肿酌情延长体外循环5~6d(不需补片) 7~9d ( 置入人工器官或补片)纵隔肿瘤切除4~5d(不切肺) 5~7d (如需切肺)输尿管镜碎石术(无感染者) ≤3d 5~6d (伴感染者)前列腺曲切术( Turp) ≤3d肾切除术≤3d经皮肾穿碎石术( PCNL) 3~5d 伴感染者酌情延长膀胱全切,前列腺癌根治5~7d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d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及阴囊内容物手术1~2d阴茎癌根治5~7d肾切开取石术3~5d 5~7d (伴感染者)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d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3~5d包皮环切术2~3d粉瘤2~3d脂肪瘤2~3d颅骨缺损钛网植入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外引流术、闭合性颅腔外伤开颅术、颅内肿瘤开颅切除术、经鼻垂体瘤切除术、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疤痕切除植皮和皮瓣移植术非植入性手术3~7d ,植入性手术大于7d ,合并糖尿病,贫血,休克,低蛋白症等用药时间相对延长全身性感染术后一般需要用抗生素4d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7d开放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d关节内手术(非人工关节类) ≤3d腕关节置换手术5~7d膝关节置换手术5~7d关节松解术≤3d脊柱手术(导体置入) ≤5d开放性关节损毁重建术(人工关节,异体骨移植) 7~10d 根尖周囊肿摘除术3~5d(不伴感染)巨大颌骨囊肿与上颌窦根治术5~7d腮腺手术3~5d舌下腺手术3~5d舌癌+ 颈清术+ 游离前臂瓣手术7~10d牙龈癌+ 颈清术+ 游离皮瓣手术7~10d口咽癌+ 颈清术+ 游离皮瓣手术7~10d颌骨骨折手术3~5d普通拔牙术2~3d复杂牙革除术3~5d牙周感染手术5~7d口腔小肿物切除术3~5d颌面部小肿物切除术2~3d功能性鼻窦开放术2 周(治疗用药)各型鼓室成形术( I~V 型) 7~10d (治疗用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7d扁桃体摘除术3~7d各种喉良性肿瘤支撑喉镜下摘除术3~7d喉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2 周(带术后引流等)腭咽成形或悬雍垂腭咽成形术3~7d颈部各种先天性囊肿摘除手术3~7d(有引流条)鼻颅底肿瘤切除+ 颅底重建术2~3 周耳前瘘管切除手术3~7d鼻内镜复查术3~7d耳前瘘管感染切开排脓术1 周头颈部皮脂腺瘤切除术3~7d扁桃体脓肿切开排脓术> 7d鼓膜穿刺术或置管术3~7d子宫完全切除≤3d附件切除≤3d剖宫产3~4d静脉预防用药疗程手术名称/外用预防用药疗程/静脉预防用药疗程眼内手术及植入物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玻璃体切割手术+ 硅油填充或气体填充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玻璃体切割手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角膜移植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结膜或羊膜移植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义眼座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眼睑整形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巩膜硅胶垫压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巩膜环扎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眼球摘除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小梁切除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24h虹膜周切除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24h胬肉切除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24h斜视矫正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24h眼睑肿瘤切除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24h泪囊鼻腔吻合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24h。

一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

一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规范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卫生部《2011 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研究制定本办法。

一、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一般情况下,Ⅰ类 (清洁 )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污染机会多;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4、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大于70 岁)、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

二、Ⅰ类 (清洁 )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1、Ⅰ类 (清洁 )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准联合用药。

2、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病人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

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3、Ⅰ类 (清洁 )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不准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作为Ⅰ类(清洁 )切口预防使用。

4、常见手术预防用药见附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三、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1、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手术预防用药

手术预防用药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下发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比例有所下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进一步规范。

为继续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根据2008年度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现就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

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选用抗菌药物。

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

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二、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

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

医学院附属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规范为进一步加强全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围手术期尤其是清洁手术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提高临床预防效果,纠正当前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现象,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发〔2009〕38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注:1.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1~2g;甲硝唑0.5g。

3.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三、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1、接受清洁手术者,应在术前0.5~2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静脉给药可在术前0.5h,肌注在术前0.5~2h),一般在手术室完成。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术中追加:手术时间≥3h即追加手术时间>3h未追加或失血>1500ml即追加或失血>1500ml未追加预防用药总时间(疗程)Ⅰ类切口:用药24h内停药用药时间>24hⅡ类切口:用药48h内停药用药时间>48hⅢ类切口:用药3~7天内停药用药时间>7天联合用药有指征、有协同作用无指征、品种多、有拮抗、增加毒性、理论上无协同作用、重复用药等药物选择正确不正确。

常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常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开放骨折内固定术
外二科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厌氧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5]甲硝唑
注:[1]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
[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引产术
会阴撕裂修补术
妇产科
Ⅱ、Ⅲ
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5]甲硝唑
关节置换成形术、截骨、骨内固定术、腔隙植骨术、脊柱术(应用或不用植入物、内固定物)
外二科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MRSA 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
乳腺手术(乳腺癌、乳房成形术,有植入物如乳房重建术)
妇产科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经阴道或经腹腔子宫切除术
妇产科

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 组链球菌,厌氧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经阴道手术加用甲硝唑)[3],或头霉素类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使用举宫器)
妇产科

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 组链球菌,厌氧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5]甲硝唑,或头霉素类
羊膜早破或剖宫产术
妇产科

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 组链球菌,厌氧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5]甲硝唑
人工流产-刮宫术
妇产科

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

版 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

版 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MRSA感染高
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
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
万古霉素
外固定架植入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 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截肢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 Ⅰ、Ⅱ 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
兰阴性菌,厌氧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 [5]甲硝唑
开放骨折内固定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 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 兰阴性菌,厌氧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 [5]甲硝 唑
图标注解: [1]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 [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结肠和直肠手术、阑尾手术、Ⅱ或Ⅲ类切口的妇产科手术,如果患者对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 [3]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 [4]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需严加限制。 [5]表中“±”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或可不联合应用
万古霉素
肝、胆系统及胰腺手术
Ⅱ、Ⅲ
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 弱类杆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3] ± [5] 甲硝唑, 或头霉素类
胃、十二指肠、小肠手术
Ⅱ、Ⅲ
革兰阴性杆菌,链球菌属, 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或头霉素类
结肠、直肠、阑尾手术
Ⅱ、Ⅲ
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 弱类杆菌)
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方案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方案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方案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SI)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确定给药时机和剂量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剂量和疗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品种选择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根据手术类型、切口类型、可能的污染菌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应选择具有良好组织渗透性、低毒性、不易产生耐药性、价格相对合理的抗菌药物。

以下是常见手术类型及相应的抗菌药物选择:1. 清洁手术(I类切口):如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修补术等,常见的污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可选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

2. 清洁-污染手术(II类切口):如胃肠道手术、胆道手术等,常见的污染菌为肠杆菌科细菌。

可选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

对于存在MRSA感染风险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万古霉素。

3. 污染手术(III类切口):如关节置换手术、人工血管植入手术等,常见的污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等。

可选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

对于存在MRSA感染风险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万古霉素。

二、给药时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应根据手术类型、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和手术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

通常情况下,抗菌药物应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至1小时内给予,以确保手术过程中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水平。

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可在手术期间根据需要追加一次剂量。

三、剂量和疗程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手术类型、患者体重和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成人剂量为:头孢唑林1-2g,头孢呋辛1.5-3g,万古霉素1-2g。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出血量超过1500ml时,应考虑追加一次剂量。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疗程通常为24小时,对于手术时间超过24小时的患者,可延长至48小时。

肝胆胰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指引

肝胆胰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指引

肝胆胰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指引肝胆胰外科的感染是指发生在肝脏、胆道及胆囊等肝胆系统,除抗感染治疗外还需要外科干预的,除局部感染表现外,同时还可以引起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对患者生命存在严重威胁的感染性疾病。

其可以由肝胆系统本身疾病引起,也可以由周围组织感染性疾病或者血流、淋巴感染蔓延导致,同时感染也可累及肝胆系统周围腔隙。

一、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备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分别可选用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头孢霉素类可选用头孢米诺)表中“±”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或可不联合应用。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和污染手术(Ⅲ类)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有临床感染的手术不在此范畴)二、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脓毒症类型/伴随情况:常伴有胆道梗阻病原体: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多见,非发酵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拟杆菌,肠球菌。

首选治疗: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2g ivgtt q8h,或头孢曲松2givgtt q12-24h)+甲硝唑0.5g ivgtt q8h,或头孢哌酮/舒巴坦2-3g ivgttq12-8h,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ivgtt q8-6h)。

备选治疗:严重感染危及生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g ivgtt q6h或1g ivgtt q8h,或美罗培南1g ivgtt q8h。

备注:1、重症感染和有胆道梗阻者必须充分引流(手术或置管);2、重症感染需要覆盖厌氧菌;3、国外推荐用氟喹诺酮,但国内其耐药率高;4、头孢曲松不能与钙剂同用,否则易形成胆管泥沙。

三、胰腺感染类型/伴随情况:1、多在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的基础上发生;2、多发生于起病7—10天后;3、CT显示坏死病灶中气泡征;4、细针穿刺吸引物培养阳性是确诊金标准。

抗菌药在围手术期的预防使用资料

抗菌药在围手术期的预防使用资料
有失活组织部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 脏器穿孔手术。属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
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4.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为预防 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葡菌选用药物。结肠或直 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 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 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接受清洁-污染手术 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 至48小时。
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种选择
特殊诊疗操作中抗菌药的预防应用
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预防应用
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预防应用
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预防应用
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预防应用
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分级管理目录
说明:共计20个大类,49个品种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15个品种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4个品种
妇科手术
剖宫产
抗菌药物选择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 用甲硝唑 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 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第一代头孢菌素
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由于手术部位 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此类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污染手术(Ⅲ类切口) : (1)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2)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感染的手术,如手术涉及 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等。 4.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围手术期是指患者因手术治疗需要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过程。

在围手术期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实用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各类手术患者,遵循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以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选择:根据手术部位、患者年龄、病情等因素,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的抗菌药物。

对于清洁手术,可选用一代头孢菌素类;对于污染手术,可选用二代头孢菌素类或联合甲硝唑等。

用药时间:术前半小时至2小时内给予首剂抗菌药物,以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血液及组织中的抗菌药物达到有效浓度。

药量:按照抗菌药物说明书中的推荐剂量给药,一般不超过常规剂量。

与其他术前准备的区别:注意抗菌药物与其他术前准备如禁食、备皮等的时间关系,尽量确保患者在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后进行手术。

预防方法: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严格遵循手术无菌操作规程。

对于手术时间较长、污染风险较高的手术,可在术中再次给予抗菌药物。

持续时间:术中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天。

剂量:术中给药剂量可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一般为常规剂量的1/2至全量。

与手术流程的关系: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和血液暴露,降低感染风险。

治疗方案:术后应根据手术部位、病情及病原菌检测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

如发生术后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种类和剂量。

疗程长短:术后抗菌药物治疗疗程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通常清洁手术疗程为1至2天,污染手术疗程为3至7天。

特殊情况下,如高龄、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药物选择:术后抗菌药物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病原菌类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

对于一般感染,可选用一代或二代头孢菌素类;对于严重感染,可选用广谱抗菌药物如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

常见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推荐

常见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推荐
无感染高危因素者无需用药
乳房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无感染高危因素、小手术无需用药
胸外科(食管,肺)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胃、十二指肠、空肠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替坦
经皮内镜胃造口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替坦
远段回肠手术
头孢呋辛甲硝唑,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替坦
阑尾、结肠、直肠手术
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甲硝唑;或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替坦
择期手术的口服抗生素预防:新霉素1g或红霉素1g甲硝唑1g,手术前1日1pm,2pm,11pm
腹膜透析管置入
头孢唑啉
肝胆系统手术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适用于感染高危病人:高龄,有反复感染史,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胆管结石
髋、膝关节置换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MRSA高发的医疗机构,可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接受可能引起一过性菌血症的侵入性操作(如困难的拔牙术)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25mg,头孢呋辛酯0.5g
1.术前1h po
2.主要针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2年内的病人
来源:《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013年版
常见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推荐(2013版)
手术种类
用药推荐
备注
颅脑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MRSA感染高发的医疗机构,可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脑脊液分流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MRSA感染高发的医疗机构,可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头颈部(含甲状腺)手术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无污染、无感染高危因素者无需用药

常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推荐(北京协和医院2023版)

常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推荐(北京协和医院2023版)

常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推荐(北京协和医院2023版)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一种,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等问题,而通过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营养状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在上述诸多措施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重要环节。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无法预防手术切口感染,还可能产生耐药菌株,甚至引发二重感染。

因此,加强医疗机构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尤为重要。

1、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及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适用于部分Ⅰ类及以上切口类型的手术。

术前、术后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不属于本规范的范畴。

2、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应根据手术类型、创伤程度、可能污染的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风险和后果严重程度、预防效果等循证医学证据,以及药物对细菌耐药性的潜在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

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

1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区域为人体无菌部位且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此类手术部位通常无污染,无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但在下列情况时应考虑使用:(1)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3)假体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具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组织、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

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发感染,通常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时间控制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时间控制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时间控制1。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2.适用范围全院各部门、科室。

3标准3.1 预防用药的目的。

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3.2 预防用药基本原则3。

2.1 种类:应选用杀菌剂,不宜选用抑菌剂。

原则上应选择一、二代或三代头孢类等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3。

2.2 剂量:应给足剂量,静脉快速滴入;药物溶媒量100~150ml(成人)为宜,不宜用大量液体长时间慢速滴入。

3。

2.3 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

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参考抗菌药物的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剖宫产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3。

2.4给药地点:手术室。

3。

3 预防用药条件3.3。

1 清洁手术(I类切口手术):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应加强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

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3.3。

1。

1 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超过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3。

3.1。

2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

3.1.3 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3。

3。

1。

4 年龄大于70岁;3。

3。

1.5 糖尿病控制不佳;3。

3。

1。

6 恶性肿瘤放、化疗中;3。

3.1。

7 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

3.3。

2 清洁-污染手术(II类切口手术)、污染手术(III类切口手术):3。

3.2。

1 清洁—污染手术,可根据实际情况用药;3.3。

2.2 污染手术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3。

3.3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开引流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于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注:1.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1-2g;甲硝唑0.5g。

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围术期抗菌药物用药疗程
临床手术名称/用药疗程/特殊情况
疝修补术≤24h ≤72h (用补片)
甲状腺次全切≤24h ≤72h (用引流管)
乳腺肿瘤切除术≤24h (瘤直径≤2cm) ≤72h (瘤直径> 2cm)
乳腺癌根治术5~6d( ≤6d) (用引流管)
胃肠道手术5~7d
胆道手术5~7d
痔手术3~5d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d
化脓性阑尾炎≥7d 穿孔和脓肿酌情延长
体外循环5~6d(不需补片) 7~9d ( 置入人工器官或补片)
纵隔肿瘤切除4~5d(不切肺) 5~7d (如需切肺)
输尿管镜碎石术(无感染者) ≤3d 5~6d (伴感染者)
前列腺曲切术( Turp) ≤3d
肾切除术≤3d
经皮肾穿碎石术( PCNL) 3~5d 伴感染者酌情延长
膀胱全切,前列腺癌根治5~7d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d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及阴囊内容物手术1~2d
阴茎癌根治5~7d
肾切开取石术3~5d 5~7d (伴感染者)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d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3~5d
包皮环切术2~3d
粉瘤2~3d
脂肪瘤2~3d
颅骨缺损钛网植入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外引流术、闭合性颅腔外伤开颅术、颅内肿瘤开颅切除术、经鼻垂体瘤切除术、脑出
血开颅血肿清除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疤痕切除植皮和皮瓣移植术非植入性手术3~7d ,植入性手术大于7d ,合并糖尿病,贫血,休克,低蛋白症等用药时间相对延长
全身性感染术后一般需要用抗生素4d
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7d
开放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7d
关节内手术(非人工关节类) ≤3d
腕关节置换手术5~7d
膝关节置换手术5~7d
关节松解术≤3d
脊柱手术(导体置入) ≤5d
开放性关节损毁重建术(人工关节,异体骨移植) 7~10d
根尖周囊肿摘除术3~5d(不伴感染)
巨大颌骨囊肿与上颌窦根治术5~7d
腮腺手术3~5d
舌下腺手术3~5d
舌癌+ 颈清术+ 游离前臂瓣手术7~10d
牙龈癌+ 颈清术+ 游离皮瓣手术7~10d
口咽癌+ 颈清术+ 游离皮瓣手术7~10d
颌骨骨折手术3~5d
普通拔牙术2~3d
复杂牙拔除术3~5d
牙周感染手术5~7d
口腔小肿物切除术3~5d
颌面部小肿物切除术2~3d
功能性鼻窦开放术2 周(治疗用药)
各型鼓室成形术( I~V 型) 7~10d (治疗用药)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7d
扁桃体摘除术3~7d
各种喉良性肿瘤支撑喉镜下摘除术3~7d
喉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2 周(带术后引流等)
腭咽成形或悬雍垂腭咽成形术3~7d
颈部各种先天性囊肿摘除手术3~7d(有引流条) 鼻颅底肿瘤切除+ 颅底重建术2~3 周
耳前瘘管切除手术3~7d
鼻内镜复查术3~7d
耳前瘘管感染切开排脓术1 周
头颈部皮脂腺瘤切除术3~7d
扁桃体脓肿切开排脓术> 7d
鼓膜穿刺术或置管术3~7d
子宫完全切除≤3d
附件切除≤3d
剖宫产3~4d
静脉预防用药疗程
手术名称/外用预防用药疗程/静脉预防用药疗程
眼内手术及植入物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玻璃体切割手术+ 硅油填充或气体填充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玻璃体切割手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角膜移植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结膜或羊膜移植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义眼座植入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眼睑整形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巩膜硅胶垫压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巩膜环扎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眼球摘除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72h
小梁切除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24h
虹膜周切除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24h
胬肉切除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24h
斜视矫正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24h
眼睑肿瘤切除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24h 泪囊鼻腔吻合术入院即双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后≤24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