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政府间横向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在当代中国,由于地方政府主导型 经济发展模式的存在,所以地区间竞争主 要表现为地方政府间竞争。
• 第四、在当代中国,由于民主政治的缺失 ,地区间竞争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主要官 员之间的竞争。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二)竞争的内容
• 第一,政府间竞争是政府间关系的主要表现 之一,随着改革开放以后行政性分权的发展 ,在向市场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在争 夺中央控制的资源、各种投资、项目、人才 、发展地区经济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趋白热 化。竞争已成为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的一个 重要现象。
• 外商投资企业不论其产业属性和专业特长,一概成为 各市政府部门的争夺对象。
“引税行为”
• 包税(不管盈利状况,只需完成分配的税收任务, 基数一般很低,额外收益归企业)
• 空转税(以各种名义即征即返或者先征后返,财政 收入并没有增加,但满足了依法征税的要求,又达 到引税的目的)
• 潮州市政协领导及专职常委、机关干部应邀 视察了市开发区,希望市开发区进一步拓展 发展空间,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一、研究的必要性
• 前面主要是从体制转轨的实践角度分析了 改革后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因此 需要从理论层面加以研究。
• 另外,辖区政府公共管理的外部性、区域 性公共事务治理等也需要对地方政府间横 向关系加以研究。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一,地方政府内竞争。主要是指政府部
一、研究的必要性
• (四)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
• 由于一方面改革中企业的自主发展必然会冲破行 政区划界线而寻求广泛的合作,企业的充分发展 对主管的地方政府是十分有利的,地方政府也会 努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改革中地方政府 的自主权也有所扩大,为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为本地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府也主动提 出创办横向经济联合等事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正是基于这两个方面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原因,地方政府一般都愿意发展跨地区之间的 横向经济联系。
执法豁免权:补充湖南案例
• 湖南省韶山市的投资服务: “中国韶山,毛泽东故乡欢迎您 ”
• 实行“一门”式收费: 所有收费部门不得直接到企业收费, 由市政务中心代收代交除税收以外的所有收费,能免收的一律 免收,不能减免的按最低标准收取。行政执法部门对外来投资 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重点是帮助企业规范行为,实行初次免 罚制。
• 第二,产品市场面的竞争+非流动要素面的竞 争(争夺中央控制的资源如争取中央的拨款)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三)历史演变
•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兄弟竞争”
• 在中央政府的计划调控色彩比较浓厚的时代,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利 益也会相互间争夺资源,主要是向中央政府竞争性地获得资源和政策 ,如所谓的“跑部钱进”等。
门间竞争,经典理论有部门政治、自利型 官僚竞争模型等。 • 第二,地方政府间竞争。即地方政府力图 获得或维持其他地方政府也力图获得的、 并非各方都能拥有的资源的行为。
二、政府间竞争
(inter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 横向政府间竞争=辖区间竞争 (interjurisdictional competition)
一、研究的必要性 • (二)体制改革推动地方政府间关系发展 • 第一,决策分权允许地方政府在中央给定的约束线内发
挥自主创造性,进行不同方式的政策试验;第二,财政 分级核算、收入分成,在经济上使得地方政府有了追求 经济绩效的动力。这两项变化,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双重 身份:一方面它是中央政府在一个地区的“代理人”, 它要服从于中央的利益;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又 是一个地区的“所有者”,通过组织和运用经济资源可 以增进自己的利益。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增强,使得地方 政府在财政压力和政绩需求的驱动下,发挥出空前的组 织和管理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充分利用 和挖掘本地区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 道路;另一方面,积极向中央争取优惠政策来发展本地 经济、甚至创造条件来演绎现有政策。这些变化,必然 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 改革开放之前, 广州是全省的中心城市, 与 周边城市的关系属于绝对核心———边缘 的格局, 是典型的单中心发展模式。
• 改革开放之后, 深圳, 珠海、佛山、东莞、 江门、惠州等相继发展,形成多中心竞逐 发展之势。
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主导色
彩
• 1,行政性重复建设
• 地方政府为赢得竞争,往往不愿从大区域 着眼来定位自身的发展,不愿从自身优势 着手来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而是担心缺乏 某些能力会造成对其他地方的依赖,从而 令稀缺资源外流,影响自己的竞争能力。 因此不惜花大投资兴建雷同的基础设施从 而造成资源不能被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 甚至被白白浪费。
一、研究的必要性
• (三)中央政府的政策驱动 • (1)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明确
经济技术协作要在政府的指导下,“以市场为导 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逐步推向 深入;要求合作各方要根据市场需求,在资源基 础上开展联合与协作,做到“优势互补、各展所 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2)制定和实施专 项规划。(3)分配下达行政性对口支援任务。( 4)制定优惠政策,重点鼓励东、中、西部三大地 区之间开展经济合作。(5)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组 织和网络的建立与发展。(6)提供资金、信息和 中介服务。
❖ 目前,珠海机场每月客流量只相当于广州机场一天 的客流量。
• 港口方面, 深圳港已对香港港口形成了巨大冲 击, 而广州在此之后仍启动“南沙大港”计划 , 东莞也不甘示弱要斥巨资建设虎门港; 在两 侧,珠海港和惠州港从来就不相信自己不能成 为华南大港。
• 会展场馆方面, 珠三角一些市镇近年来由于缺 少规模和布局, 互相攀比、抢建滥建会展场馆 ,有的市有3、4 个大型会展场馆, 造成资源浪 费和会展业的过度竞争。调查显示, 目前全省 较具规模的会展场馆有200多个, 而利用率却 只有40%左右。
一、研究的必要性
• 在中央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各级地方 政府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后拥有较大自主权 的有利条件,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横向 经济联合,通过促进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 作而推动企业组织的创新,通过打破传统 体制下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分割以加强跨地 区间的经济技术协作,进而推动了区域经 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
机场方面, 珠三角方圆200 多公里的面 积内,共有五个机场, 香港、广州、深圳
、澳门及珠海, 合称“A5”
《珠海的梦与痛》,《珠海机场,超前之痛》
❖ 兴建期间,广州、香港、深圳也都正在兴建;
❖ 珠海机场投资总额95.6亿元,是98年珠海全年GDP 的1/3,是珠海财政收入的6倍(16亿);
❖ 2000年,客运量不到设计估计量的1/24,不足深圳 机场的1/10,不足香港机场的1/60;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五)分析的两个维度 •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维度 • 第二、政治锦标赛维度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改革以来,压力型体制将地方政府主要官 员的仕途升迁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捆绑在 一起
• 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
• 在仕途发展中,地方政府间主要官员也不 可避免地存在竞争
铁本事件
• 铁本项目满足了地方政府吸引投资发展地 方经济的饥渴,所以当地政府的热心甚至 超出了铁本公司的意料。
• 广东与上海之争--长三角与珠三角之争
但区域经济一体化却遭遇“看不见的墙 ”
• 因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 经济形成了一种刚性约束,产生了与区域 经济一体化相悖的“行政区经济”
• 最为明显地表现为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竞 争与冲突
• 府际竞争:争项目、争投资、争政策
• 府际冲突:地方市场分割、地区封锁
• 第二,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间竞争
• 一方面,传统体制下的竞争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地方政府为获 得中央政府的特殊或优惠政策、政治升迁和政治荣誉等;
•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完全从中央政府那里获得经济发 展资源的时代已近终结,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等越来越取决于对市场 运行的把握、政府公共管理所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等,因此地方政府 间开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间的竞争。
一、研究的必要性
• 3.在传统体制下,尽管各地区之间在资源条 件、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市场需求结构 、区位条件、外部环境等诸方面均存在明 显的差异,这在客观上为地区间发展经济 联系奠定了基础,但由于传统体制的作用 ,使得这种横向联系被阻隔。
一、研究的必要性
• 4.传统体制下,地方政府之间即使有竞争,也 更多地是兄弟间竞争,主要是向中央政府争 取资源.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四)竞争的影响 • 其积极的作用在于推动了经济体制变革,促进了
对外开放,改善了基础设施;而其消极作用则在 于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市 场机制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有效发挥,重复建设 ,过度竞争的压力导致地方政府只注意经济效益 而忽视社会效益而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某些领 域的无序、恶性竞争导致代价畸高的竞争后果出 现,而相关竞争各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好处。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维度
• 区域(region)VS政区(jurisdiction) • 区域=经济区域;传统政区-政治概念 • 市场经济的内生要求--生产要素在全世
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跨行政区域的不同区域内的配置,进而表 现为产业带和产业链的形成。
• 2001 年,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的国际投资报 告中有一句话是这样总结当今的投资
• 2.在这种体制下,产生了如下几种效应:( 1)地方政府积极性受到抑制;(2)资源要 素无法自由流动 ;(3)地方政府功能萎缩 。;(4)传统的“均衡配置、均衡发展” 原则要求各地区自成体系、自给自足,各 产业部门应有尽有、行行俱全,完全切断 了企业、行业、部门间的内在联系,这种 反分工与专业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地 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
2.争夺投资企业
• 不少地方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 在外贸 出口上竞相压价, 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
• 由于省市之间、城市之间及县域之间存在一道道行 政性障碍, 隶属于不同行政主体的产业开发区实施 背靠背的招商政策, 本应是成本导向下的企业投资 经营行为与追求地方利益的政府行为相结合, 使得 同类产品及上下游生产能力难以相对集中, 产业链 的分工协作关系出现断裂,或不经济地扩大了空间距 离。
• “国际投资不再是以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土地 来吸引的,而是以产业联系和产业集群的程度 来发展的。”
•
--《再造京津产业链条》,《 南方周末》,2003 年12 月4 日
在此背景下,理应
• 传统政区与政区之争(inter-jurisdictional) 到区域与区域之争(inter-regional)
• 对外来投资企业实行检查许可制度:行政执法部门未经市政府 分管领导许可,不得随意到外来投资企业进行检查。
• 凡违反上述规定的人和事,外来投资企业可以拒绝,并可随时 向市政务中心举报。对违规违纪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务中心移交 监察局处理。
• 服务机构:韶山市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5684000 韶山市招商 局 联系电话:5690427
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
问题思考:
• 一、研究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必要性 •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三、地方政府间合作
一、研究的必要性
• (一)传统体制下的横向关系 • 1.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选择了中央高度集
权体制,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的政治控制 和经济管制,政治和经济表现为一体化特 征。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一、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市场化的影响。首先,个人、企业和各级 地方政府都有了自身明确的追求目标,利益驱动 机制开始形成,增强了脱贫致富的动机。其次, 在利益驱动机制作用下,各种生产要素打破传统 凝固僵化的局面,开始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实 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流动与转移,进行 重新组合与配置等。最后,大量跨地区性公共事 务的出现,要求相关地方政府间进行合作共治。 所有这些,无疑为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 第四、在当代中国,由于民主政治的缺失 ,地区间竞争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主要官 员之间的竞争。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二)竞争的内容
• 第一,政府间竞争是政府间关系的主要表现 之一,随着改革开放以后行政性分权的发展 ,在向市场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在争 夺中央控制的资源、各种投资、项目、人才 、发展地区经济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趋白热 化。竞争已成为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的一个 重要现象。
• 外商投资企业不论其产业属性和专业特长,一概成为 各市政府部门的争夺对象。
“引税行为”
• 包税(不管盈利状况,只需完成分配的税收任务, 基数一般很低,额外收益归企业)
• 空转税(以各种名义即征即返或者先征后返,财政 收入并没有增加,但满足了依法征税的要求,又达 到引税的目的)
• 潮州市政协领导及专职常委、机关干部应邀 视察了市开发区,希望市开发区进一步拓展 发展空间,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一、研究的必要性
• 前面主要是从体制转轨的实践角度分析了 改革后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因此 需要从理论层面加以研究。
• 另外,辖区政府公共管理的外部性、区域 性公共事务治理等也需要对地方政府间横 向关系加以研究。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一,地方政府内竞争。主要是指政府部
一、研究的必要性
• (四)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
• 由于一方面改革中企业的自主发展必然会冲破行 政区划界线而寻求广泛的合作,企业的充分发展 对主管的地方政府是十分有利的,地方政府也会 努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改革中地方政府 的自主权也有所扩大,为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为本地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府也主动提 出创办横向经济联合等事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正是基于这两个方面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原因,地方政府一般都愿意发展跨地区之间的 横向经济联系。
执法豁免权:补充湖南案例
• 湖南省韶山市的投资服务: “中国韶山,毛泽东故乡欢迎您 ”
• 实行“一门”式收费: 所有收费部门不得直接到企业收费, 由市政务中心代收代交除税收以外的所有收费,能免收的一律 免收,不能减免的按最低标准收取。行政执法部门对外来投资 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重点是帮助企业规范行为,实行初次免 罚制。
• 第二,产品市场面的竞争+非流动要素面的竞 争(争夺中央控制的资源如争取中央的拨款)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三)历史演变
•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兄弟竞争”
• 在中央政府的计划调控色彩比较浓厚的时代,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利 益也会相互间争夺资源,主要是向中央政府竞争性地获得资源和政策 ,如所谓的“跑部钱进”等。
门间竞争,经典理论有部门政治、自利型 官僚竞争模型等。 • 第二,地方政府间竞争。即地方政府力图 获得或维持其他地方政府也力图获得的、 并非各方都能拥有的资源的行为。
二、政府间竞争
(inter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 横向政府间竞争=辖区间竞争 (interjurisdictional competition)
一、研究的必要性 • (二)体制改革推动地方政府间关系发展 • 第一,决策分权允许地方政府在中央给定的约束线内发
挥自主创造性,进行不同方式的政策试验;第二,财政 分级核算、收入分成,在经济上使得地方政府有了追求 经济绩效的动力。这两项变化,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双重 身份:一方面它是中央政府在一个地区的“代理人”, 它要服从于中央的利益;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又 是一个地区的“所有者”,通过组织和运用经济资源可 以增进自己的利益。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增强,使得地方 政府在财政压力和政绩需求的驱动下,发挥出空前的组 织和管理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充分利用 和挖掘本地区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 道路;另一方面,积极向中央争取优惠政策来发展本地 经济、甚至创造条件来演绎现有政策。这些变化,必然 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 改革开放之前, 广州是全省的中心城市, 与 周边城市的关系属于绝对核心———边缘 的格局, 是典型的单中心发展模式。
• 改革开放之后, 深圳, 珠海、佛山、东莞、 江门、惠州等相继发展,形成多中心竞逐 发展之势。
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主导色
彩
• 1,行政性重复建设
• 地方政府为赢得竞争,往往不愿从大区域 着眼来定位自身的发展,不愿从自身优势 着手来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而是担心缺乏 某些能力会造成对其他地方的依赖,从而 令稀缺资源外流,影响自己的竞争能力。 因此不惜花大投资兴建雷同的基础设施从 而造成资源不能被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 甚至被白白浪费。
一、研究的必要性
• (三)中央政府的政策驱动 • (1)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明确
经济技术协作要在政府的指导下,“以市场为导 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逐步推向 深入;要求合作各方要根据市场需求,在资源基 础上开展联合与协作,做到“优势互补、各展所 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2)制定和实施专 项规划。(3)分配下达行政性对口支援任务。( 4)制定优惠政策,重点鼓励东、中、西部三大地 区之间开展经济合作。(5)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组 织和网络的建立与发展。(6)提供资金、信息和 中介服务。
❖ 目前,珠海机场每月客流量只相当于广州机场一天 的客流量。
• 港口方面, 深圳港已对香港港口形成了巨大冲 击, 而广州在此之后仍启动“南沙大港”计划 , 东莞也不甘示弱要斥巨资建设虎门港; 在两 侧,珠海港和惠州港从来就不相信自己不能成 为华南大港。
• 会展场馆方面, 珠三角一些市镇近年来由于缺 少规模和布局, 互相攀比、抢建滥建会展场馆 ,有的市有3、4 个大型会展场馆, 造成资源浪 费和会展业的过度竞争。调查显示, 目前全省 较具规模的会展场馆有200多个, 而利用率却 只有40%左右。
一、研究的必要性
• 在中央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各级地方 政府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后拥有较大自主权 的有利条件,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横向 经济联合,通过促进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 作而推动企业组织的创新,通过打破传统 体制下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分割以加强跨地 区间的经济技术协作,进而推动了区域经 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
机场方面, 珠三角方圆200 多公里的面 积内,共有五个机场, 香港、广州、深圳
、澳门及珠海, 合称“A5”
《珠海的梦与痛》,《珠海机场,超前之痛》
❖ 兴建期间,广州、香港、深圳也都正在兴建;
❖ 珠海机场投资总额95.6亿元,是98年珠海全年GDP 的1/3,是珠海财政收入的6倍(16亿);
❖ 2000年,客运量不到设计估计量的1/24,不足深圳 机场的1/10,不足香港机场的1/60;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五)分析的两个维度 •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维度 • 第二、政治锦标赛维度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改革以来,压力型体制将地方政府主要官 员的仕途升迁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捆绑在 一起
• 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
• 在仕途发展中,地方政府间主要官员也不 可避免地存在竞争
铁本事件
• 铁本项目满足了地方政府吸引投资发展地 方经济的饥渴,所以当地政府的热心甚至 超出了铁本公司的意料。
• 广东与上海之争--长三角与珠三角之争
但区域经济一体化却遭遇“看不见的墙 ”
• 因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 经济形成了一种刚性约束,产生了与区域 经济一体化相悖的“行政区经济”
• 最为明显地表现为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竞 争与冲突
• 府际竞争:争项目、争投资、争政策
• 府际冲突:地方市场分割、地区封锁
• 第二,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间竞争
• 一方面,传统体制下的竞争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地方政府为获 得中央政府的特殊或优惠政策、政治升迁和政治荣誉等;
•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完全从中央政府那里获得经济发 展资源的时代已近终结,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等越来越取决于对市场 运行的把握、政府公共管理所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等,因此地方政府 间开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间的竞争。
一、研究的必要性
• 3.在传统体制下,尽管各地区之间在资源条 件、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市场需求结构 、区位条件、外部环境等诸方面均存在明 显的差异,这在客观上为地区间发展经济 联系奠定了基础,但由于传统体制的作用 ,使得这种横向联系被阻隔。
一、研究的必要性
• 4.传统体制下,地方政府之间即使有竞争,也 更多地是兄弟间竞争,主要是向中央政府争 取资源.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四)竞争的影响 • 其积极的作用在于推动了经济体制变革,促进了
对外开放,改善了基础设施;而其消极作用则在 于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市 场机制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有效发挥,重复建设 ,过度竞争的压力导致地方政府只注意经济效益 而忽视社会效益而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某些领 域的无序、恶性竞争导致代价畸高的竞争后果出 现,而相关竞争各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好处。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维度
• 区域(region)VS政区(jurisdiction) • 区域=经济区域;传统政区-政治概念 • 市场经济的内生要求--生产要素在全世
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跨行政区域的不同区域内的配置,进而表 现为产业带和产业链的形成。
• 2001 年,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的国际投资报 告中有一句话是这样总结当今的投资
• 2.在这种体制下,产生了如下几种效应:( 1)地方政府积极性受到抑制;(2)资源要 素无法自由流动 ;(3)地方政府功能萎缩 。;(4)传统的“均衡配置、均衡发展” 原则要求各地区自成体系、自给自足,各 产业部门应有尽有、行行俱全,完全切断 了企业、行业、部门间的内在联系,这种 反分工与专业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地 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
2.争夺投资企业
• 不少地方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 在外贸 出口上竞相压价, 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
• 由于省市之间、城市之间及县域之间存在一道道行 政性障碍, 隶属于不同行政主体的产业开发区实施 背靠背的招商政策, 本应是成本导向下的企业投资 经营行为与追求地方利益的政府行为相结合, 使得 同类产品及上下游生产能力难以相对集中, 产业链 的分工协作关系出现断裂,或不经济地扩大了空间距 离。
• “国际投资不再是以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土地 来吸引的,而是以产业联系和产业集群的程度 来发展的。”
•
--《再造京津产业链条》,《 南方周末》,2003 年12 月4 日
在此背景下,理应
• 传统政区与政区之争(inter-jurisdictional) 到区域与区域之争(inter-regional)
• 对外来投资企业实行检查许可制度:行政执法部门未经市政府 分管领导许可,不得随意到外来投资企业进行检查。
• 凡违反上述规定的人和事,外来投资企业可以拒绝,并可随时 向市政务中心举报。对违规违纪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务中心移交 监察局处理。
• 服务机构:韶山市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5684000 韶山市招商 局 联系电话:5690427
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
问题思考:
• 一、研究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必要性 • 二、地方政府间竞争 • 三、地方政府间合作
一、研究的必要性
• (一)传统体制下的横向关系 • 1.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选择了中央高度集
权体制,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的政治控制 和经济管制,政治和经济表现为一体化特 征。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一、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市场化的影响。首先,个人、企业和各级 地方政府都有了自身明确的追求目标,利益驱动 机制开始形成,增强了脱贫致富的动机。其次, 在利益驱动机制作用下,各种生产要素打破传统 凝固僵化的局面,开始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实 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流动与转移,进行 重新组合与配置等。最后,大量跨地区性公共事 务的出现,要求相关地方政府间进行合作共治。 所有这些,无疑为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