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考语文二轮试题:第2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三篇《孟子》三则(二(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孟子》三则(二练习题

(2017预测)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完成1~4题。(15分)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确实,的确)

(2)往送之门,戒.之曰(告诫)

(3)居.天下之广居(居住)

(4)与民由.之(遵从,遵照)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他心意昏乱,贫穷卑贱不能使他改移节操,威胁暴力

不能使他屈服暴力。3. 文中大丈夫“独行其道”的“道”指的是大丈夫所坚持的原则。(3分)

【解析】这句话出自“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为“实现志向,就与老百姓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因此,这里的“道”应该是大丈夫所坚持的原则。

4. 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4分)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解析】“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对公孙衍和张仪的描写,可看出他们崇尚霸权主义,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大丈夫”行为,大丈夫应是与老百姓一起实现自己的志向,若不能实现志向,便独自坚守自己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