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生活化小学语文隐性课程开发研究

生活化小学语文隐性课程开发研究

28FAXIAN JIAOYU 2018/08教育研究 Jiao Yu Yan Jiu …………………………………………————————————————————————————摘要:在课程改革向生活化发展的新课改背景下,语文作为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不仅仅停留在教材书本之中,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

小学语文是我们接触文字,学习母语的重要渠道,注重小学语文生活化隐性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阐释生活化小学语文隐性课程的相关概念,围绕现今生活化小学语文隐性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发小学隐性课程,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语文;隐性课程;开发研究————————————————————————————小学语文是青少年正规接受母语训练、了解语言文字和自身民族文化的开始,同时语文也是日常生活接触与运用最为广泛的课程。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的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小学语文的生活化让教育联系生活实践,帮助学生知行合一,而不只是死读书。

因此,开发和研究小学语文生活化隐性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隐性课程的研究有利于小学教育更好地实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开发生活化小学语文隐性课程相关概念“生活化”指的是贴近日常生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事物与生活相联系。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语文教育由于其与日常生活的不可脱节性,语文教育的生活化不可避免,也即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因此,“语文教育生活化”是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贴近日常生活,寻求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与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树立自身的态度、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等,从而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

二、开发生活化小学语文隐性课程的理论基础1.生活教育理论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都认为教育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生活,让孩子从自然生活中感受,去发展自我兴趣与爱好,培养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学校教育中,由于环境、人际交往、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获
得的非正式、非官方的教育经验和学习机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可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
讨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基本概念和计算技能的
讲解与练习,而缺乏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引入隐性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将数学与日常
生活相结合,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经验相关的数学问题和活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和接受数学知识。

在教授面积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日常物体的面积来掌握面积
的概念。

隐性课程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往往与其他学科、
实践技能相结合。

通过引入隐性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在教授时间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设计并制
作一个实际的日程表,锻炼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引入隐性课程资源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合作。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社会交
往和合作能力同样重要。

通过引入隐性课程资源,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
实际问题解决中进行合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教授解决实际
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合作中体会到数学的应
用价值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未被明确教授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系列因素,如学校文化、教师行为、课堂氛围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隐性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文化氛围学校文化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文化氛围对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课堂经验、交流、课外活动等方式建立学校数学文化,让学生对数学有自己的认知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同时,教师要注重探究性、启发性、情感性的教学方法,以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师行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教师行为是隐性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行为言传不一、身教不一的情况下,学生会从中选择模仿学习。

因此教师要承担起榜样的责任,做好身教带动学生学习数学。

教师要注重互动性及情感因素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数学实践过程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与成就感。

三、课堂气氛的建立课堂气氛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环境因素,教师要注重课堂气氛的建立,创设积极、轻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同时,教师应允许学生的个性表达,鼓励学生探索发现,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享受探究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应注重发挥学校文化的作用,创建积极、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打造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氛围;教师要做好榜样,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情感教育,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小学阶段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精选文档

小学阶段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精选文档

小学阶段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的方方面面,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容易被学生接受且对学生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

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潜移默化、全面和持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显性课程中的学科知识,并且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培养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对于认知能力有限、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小学生更为重要。

我国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一经传入,便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于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因而关注小学阶段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指出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或者解决思路,充分发挥隐性课程资源的积极功能,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隐性课程资源目前在小学阶段的开发状况如何?教师、学校领导对隐性课程的了解程度和态度怎么样?对此,本研究针对小学阶段隐性课程开发现状,选取了一百多位小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当前小学阶段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参考雷慧、邓罗平的《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研究》中的评价指标,将隐性课程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两大类,编写了《小学阶段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调查问卷。

本研究选取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和网上发放两种方式,共发放了120份问卷,最后回收10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97份。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输入、统计和分析。

在97名教师中,有男教师44人,女教师53人。

低年级段教师35人,中年级段教师31人,高年级段教师31人。

教龄0~5年的43人,教龄6~10年的28人,教龄10年以上的26人。

三、数据分析1.基本情况分析教师对于隐性课程了解的程度与其无意识的开发隐性课程资源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未明确教授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但却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素养起到重要影响的一种资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通过教师角色的转变,将课堂变为学生主体的活动场所,可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数学问题中发现问题背后的规律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超市买东西时计算总价或找钱的实际操作中,理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这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课外资源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隐性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师教学方法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还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实地考察等课外资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与数学相关的书籍,开展小组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古镇、公园等实地考察,让学生亲眼观察和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利用课外资源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探究欲望。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隐含的、非教学内容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和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可以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来开发隐性课程资源。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沟通、思考等能力。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购物中计算找零,或者设计游乐园排队问题等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来发现和挖掘隐性课程资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思考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并发现和挖掘其中的隐性课程资源。

可以通过教师的角色定位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充当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既能培养数学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素养。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可以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教学评价和教师的角色定位等方面来展开。

通过实践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掘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生活化小学语文隐性课程开发研究

生活化小学语文隐性课程开发研究

新教师教学教育研究一、生活化小学语文隐性课程概述1.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指的是教师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结合生活的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生活的价值,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生活化,指的是与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环境以及活动等的总和[1]。

2.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指的是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没有直接呈现、表达的,但是能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课程。

小学语文隐性课程主要指的是教师、校园环境、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的活动等会潜移默化地对小学生产生影响的课程。

3.小学语文隐性课程的功能(1)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隐性课程中包含校园中的人际关系。

例如当小学的师生之间有着良好的关系时,小学生本身普遍对教师有着敬畏和崇拜,如果教师关注学生,经常表扬学生,学生就会把这种成就感迁移到学习中去,产生“比马龙效应”,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

生活中蕴含着很多语文知识,如校园中的教育性标语可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学校醒目的规章制度可以作为学生写应用文的参考等等。

生活中的语文知识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

(3)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隐性课程起到的正向作用能让小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培养品德和审美,让其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小学生很难通过单方面的讲述和灌输理解社会道德,但是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收到教师一言一行中,学习到相关的道德观念,进而内心承认和内化为品质。

(4)实现师生校园学习的共赢。

隐性课程的正面作用,如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等,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语文学科的知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还能让教师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感同身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更加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加强自身专业成长,进而实现师生校园学习的共赢。

二、生活化小学语文隐性课程开发现状与不足1.物质性小学语文隐性课程物质性小学语文隐性课程指的是外部的环境,包括校园、教室以及教师办公室对于学生的影响[2]。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式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外,学生能够获得的其他课程资源,它们可能没有被明确列入教学大纲,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情感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实践研究案例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1.丰富教学资源隐性课程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用数学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2.增强数学情感体验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出现情感上的厌恶和挫折,隐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从而改变其对数学学习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利用隐性课程资源进行数学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引入实际问题和情境,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二、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1.教师资源储备不足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隐性课程资源的了解和储备还比较不足,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教材内容的传授,忽略了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和运用。

2.教师教学方法传统部分教师对于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板书讲解、填鸭式教学等方式上,缺乏利用实际情境和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3.学生数学情感体验不佳由于教学内容缺乏情感渗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情感体验不佳,导致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实践研究案例以“小学生金钱观教育”为例,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隐性课程资源。

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利用小学生对金钱的认识和熟悉度,设计数学游戏或者实际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中学习加减法计算,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它们通常不是通过教学课程直接传授的,而是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互动中获得的。

隐性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有趣、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现、探究。

通过讲解“密码锁”的原理,让学生合作解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团队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

三、培养创新思维、发展想象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和数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折纸、剪纸等方式,探究数学中的几何概念。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探究精神、提高分析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实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分析。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道有关数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和验证的方式,找出数列的规律。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其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培养审美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数学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兴趣。

教师可以介绍黄金分割的概念和应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中的美感。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发现并利用的非正式、非计划的教育资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存在对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进行探讨,以期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发挥这些资源,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隐性课程资源的概念隐性课程资源是指教学过程中非正式、非计划的教育资源。

这些资源可能来自于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教师的经验等,不易被直接观察和量化。

隐性课程资源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价值观、习惯、行为方式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可以是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求解能力、数学思维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等。

二、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隐性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数学问题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需要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主学习、探究,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非正式的学习过程就是隐性课程资源的一种体现。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隐性课程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作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引入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样,学生将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1.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和引导者。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习惯等隐性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由探究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结语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习惯等隐性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资源指的是教育环境中不被明确教授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

本文将对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进行探讨。

隐性课程资源能够提供丰富的数学应用背景,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乘法时,可以引入购物结账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将乘法应用到实际购物中,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度。

通过引入生活实际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隐性课程资源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几何时,可以提出一道有关图形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发现规律。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隐性课程资源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并能够从他人身上学习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

隐性课程资源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平面几何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各种几何图形的美感,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课堂和校园之外所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它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观察、体验和模仿而习得的。

这篇文章将围绕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展开。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学习几何形状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通过找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几何形状,让学生深入感受几何形状的特点和应用。

这样的实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应用能力。

隐性课程资源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练习设计和学习任务设置,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且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隐性课程资源还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充分利用隐性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重视隐性课程资源的应用,积极探索和研究隐性课程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有趣和有效的数学学习环境。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对隐性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了解析,然后探讨了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实践,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最后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隐性课程资源、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教学策略、案例分析、教学应用、隐性知识、数学教育、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结论总结、未来研究方向、教学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引言部分中的研究背景:随着小学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人们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以往,教学重点更多集中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规范的教学内容上,而忽略了一些潜在的教学资源,即隐性课程资源。

隐性课程资源指的是那些虽然不在正式教学大纲中规定或者不属于教材内容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价值观念,但确实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隐性课程资源的概念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隐性课程资源可能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

探讨和挖掘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实践,对于完善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教师提供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推动数学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隐性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可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通过挖掘隐性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资源,简称隐课,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外在的常规课程表达方式以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非展示型”知识和技能。

它是一种通过日常生活、社交互动、情感体验等方式获得的,对学生的发展和素养具有重要影响的资源。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1.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隐性课程资源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传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隐性课程资源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

隐性课程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和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隐性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面积和体积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测量和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2.情境设计: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并应用数学知识。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和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3.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4.数学实践:通过数学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非正式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等。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环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

在数学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学习。

这样做既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和倾听他人意见,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参与数学项目,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课程内容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开发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教授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如水果、零食等,让他们探索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在教授几何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园或者社区的公园,让他们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和景观,从中学习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授整数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推理找到规律,并将规律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培养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培养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可以从数学教学环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

通过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开发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教学资源和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明显出现的、但却对学生产生影响力的资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展开讨论。

一、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比较低,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利用隐性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讲解数学故事、展示数学实践中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不经意间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2. 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品格隐性课程资源中包含了价值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品格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品格。

3.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隐性课程资源中的学习策略、思维方法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1. 创设情感色彩浓厚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故事、数学实践中的趣味性等方式创设情感色彩浓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愿意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2. 引导学生做有意义的数学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观察、探究、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品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等培养学生的坚韧、毅力和合作精神等学习品格。

4.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案例以《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加法”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践隐性课程资源。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教材、校园文化等对学生形成的影响,不通过课程正式内容传达,而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的一种课程理念和思想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应用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隐性课程资源的主要传递者。

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教育理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因此,教师应该把握机会,注重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升,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启迪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数学探究和实践,强调解题思路和方法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也是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

优秀的教材不仅应该提供科学、准确、易懂的知识,还应该贯穿人文、科技文化和社会实践等隐性课程资源的要素,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情感和独特特色的课程。

通过这样的教材,学生可以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了解数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激发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究欲望。

此外,教材中还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强的数学游戏、竞赛和故事,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校园文化也是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提高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师生交流互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人性化关怀。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是不可缺少的。

教师、教材、校园文化等都应该成为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真正把握好隐性课程资源的价值,发挥隐性课程资源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更全面、更深入、更丰富的教育。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隐藏在形式和目标之外,对学生的态度、价值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的非正式教育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环境、文化和社会实践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应用能够潜移默化地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机。

一、教师隐性课程资源的应用教师是学生视野中的重要榜样,其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重要性,营造积极、助推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

另外,鼓励学生拥有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一些互动游戏、实验活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学校的文化氛围、师生互动、规章制度等隐性课程资源也对学生发展起到着重要的影响。

在数学教育中,学校应该营造一个包容和自由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追求知识提供良好的条件。

学校还应该注重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

家庭的文化背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在数学教育中,家长应该积极支持学生的学习,提供给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父母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督促子女按时完成作业,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和创新,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学习道路。

社区是学生成长的另一重要环境。

社区文化、社会实践等不可忽视的隐性课程资源同样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在数学教育中,社区组织可以加强与学校的联系,积极开展各类数学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社区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增强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隐含的、非正式的、不可觉察的学习资源,它们与正式的课程资源相辅相成,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本文主要通过实践研究,探讨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一、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隐性课程资源与正式课程内容的融合隐性课程资源与正式课程内容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授小学生数学加减法时,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趣味活动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兴趣,如使用小球模拟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2. 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与隐性课程资源相适应的教学活动。

在教授小学生测量单位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用图表形式展示测量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测量的意义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隐性课程资源的引导与发掘教师应该能够发现和引导学生身边的隐性课程资源,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运算、环境中的数学模型等。

通过引导学生去发掘和应用这些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教授小学生几何图形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图形,并进行分类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隐性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隐性课程资源的应用能够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参与到学习中去,培养了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动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隐性课程资源的使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一些拓展性的活动和问题,学生被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校内德育隐性课程的开发研究

小学校内德育隐性课程的开发研究

感 和个 性等 方 面的发 展 。 3 .2 开发学 校文 化传统 中的隐性德 育元 素 3 .2 . 1 开 发校风 、班 风中 的隐性 德育元 素 良好 的校 风使学 生 在 不 知不 觉 的 氛 围 中受 到 熏 陶 和感 染 ,潜 移默 化地对 他 们 的行 为 起 规 范 、约束 、推 动 和 导 向作 用 ,并 内化 为个人 的内在 的素 质 ,达 到 “ 润 物 细无 声 ” 之 功效 。课 堂 教 育是 校 园文化育 人 的 主要 形 式 ,因此 整 个 班 级 的风 气 ,良好 的 学风 对 学生 道德 品质 的形成 与发 展都有 重要作 用 。 3 .2 .2 开 发学校 制度 文化 中的隐性 德育 元素 首先 ,学校 在制 定 、完 善 学校 规 章 制 度 时 ,要 特 别 强 调体 现 学生参 与 性 ,体 现 以人 为本 的核 心 。学 校要 创 设 条件 、开 辟渠 道 , 促进 学生 对学 校制度 的认 同 ,充分 发 挥学 校 制度 文 化 的德 育功 能 。 其次 ,学校 要提 高 管 理 的公 正性 。在学 校 内部 ,管 理 者 的人 格 因 素 ,包 括教 育者 的 品德 和 公 正意 识 ,是 决 定 学生 道 德 发展 的一 个 最重要 因素 。因此 ,在 管理 中提 高 执行 的公 正 性 ,不仅 是 教 育 法 制化 的客 观要求 ,也是 学生 道德健 康发 展 的必 然需要 。 3 .3 开发教 师人 格 中的隐性 德育元 素 教 师人 格魅 力作 为 隐性 德 育 课 程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对 于提 高 学生 的道德 修 养 、建立 良好 的师 生 关 系 、增 强高 校 德 育工 作 的实 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人格魅力辐射远远 比直接权威式的 自上而 下 的道 德 说 教 需 求 , 个有 高 尚人格 的教 师 容易 使 学 生认 识 、赞 赏 并 加 以模 仿 。教 师 要 用人 格魅 力去感 染学 生 的 心灵 。人 格 魅 力 的 辐 射作 用 能 迅 速 拉 近教师 与学 生 间的距离 ,进 而形成 “ 光环 效应 ” ,使 道 德教 育变 得 更有效 。隐性德育 资源 是 一座 巨大 的德 育 资 源 宝 库 ,德 育 工 作 者 要 高度 重视 、努 力开发 ,探索 出一 条显 隐结合 的德育 模式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阶段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针对小学阶段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将隐性课程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两个方面,结果显示:部分小学学校领导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不够重视;部分小学班级规模的设置不合理,不符合小班教学的要求;一些教师不能适时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改变相应的实施时间和实施场地;一些学校对教室的布置不重视,难以对课程的实施起到推动的积极作用。

并就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隐性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

【关键词】隐性课程;开发;小学;现状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016-04一、问题的提出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的方方面面,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容易被学生接受且对学生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

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潜移默化、全面和持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显性课程中的学科知识,并且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培养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对于认知能力有限、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小学生更为重要。

我国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一经传入,便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于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因而关注小学阶段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指出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或者解决思路,充分发挥隐性课程资源的积极功能,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隐性课程资源目前在小学阶段的开发状况如何?教师、学校领导对隐性课程的了解程度和态度怎么样?对此,本研究针对小学阶段隐性课程开发现状,选取了一百多位小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当前小学阶段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参考雷慧、邓罗平的《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研究》中的评价指标,将隐性课程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两大类,编写了《小学阶段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调查问卷。

本研究选取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和网上发放两种方式,共发放了120份问卷,最后回收10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97份。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输入、统计和分析。

在97名教师中,有男教师44人,女教师53人。

低年级段教师35人,中年级段教师31人,高年级段教师31人。

教龄0~5年的43人,教龄6~10年的28人,教龄10年以上的26人。

三、数据分析1. 基本情况分析教师对于隐性课程了解的程度与其无意识的开发隐性课程资源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见表1),教师对隐性课程非常了解的占比仅为3.1%,而对隐性课程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占比63.9%。

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隐性课程的了解很少,并且有15.4%的教师对隐性课程完全不了解。

2. 小学阶段隐性课程物质资源开发结果分析(1)时空要素。

时空要素是学生在接受课程教学时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以及所处的空间范围的安排。

时空要素是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的必要条件,因而其是否符合隐性课程的要求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通过表2可知,对于学校班级规模是否设置合理,有19.6%的教师持否定态度;通过主观题调查,有些教师反映学校班级规模不符合小班化教学,教师无法完全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会对学生的课程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

16.5%的教师认为学校不会适时根据季节气候调整课程、活动的实施,有教师指出偏远地区的学校经济条件有限,教学设备不完善,无法完全满足学生课程的学习要求。

(2)场地设施。

场地设施是隐性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场地适时的安排、物质环境的合理建构、设备的配置合理能够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情绪,让他们以愉快的身心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

从表3对部分小学场地设施开发现状的描述可以看出,认为学校的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比较能够给人的心灵带来启发的占比52.6%,说明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关注在校园中设置相应的给人以启发的物质文化景观。

但14.4%的教师指出学校教室的布置不利于改善课程的质量,说明学校教室的布置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合理的教室布置能够促进学生课程的学习。

8.2%的教师指出学校教学仪器、教学设备的配置不太合理,教学仪器和设备作为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物质资源,需要对其进行关注和落实。

3. 小学阶段隐性课程精神资源开发结果分析(1)精神文化。

从表4对部分小学精神文化现状的描述得出,28.9%的教师认为其在教育教学中非常注重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

61.9%的教师比较认同黑板报的设计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品德修养会产生积极影响。

55.6%的教师指出其所属学校的领导比较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但仍有12.4%的教师认为其学校领导不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7.2%的教师提出学校不会通过一些文化活动来传达教育理念、精神文化等信息。

(2)人格魅力。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影响的程度也是最深的。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到社会和家庭中潜在规则的影响,对教师有着强烈的模仿心理,因而教师人格魅力的优劣在小学阶段隐性课程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通过表5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自身的言行举止、精神状态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过仍有9.1%的教师不会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改变教学方式,仍然坚持之前的教学风格去面对各种不同的学习内容,这容易使学生学习产生疲劳状态,或者学生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使其与合格的社会人产生距离。

(3)制度资源。

学校的制度是隐性课程的载体。

学校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生活制度、教师评价制度等,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形成无意识的环境而采取的有意识的手段,目的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各级活动和人员管理的有序、有章,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管理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优化道德品质。

从表6调查部分小学的结果来看,45%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考试制度设置比较合理。

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13.4%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课外活动管理制度不利于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仍有9.3%的教师认为班级制度的设置和管理是不合理的,这与上述的班级规模的设置有一定的关联,对于班级制度的设置需要加以关注和改变。

(4)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指校园中存在的能够传递教育信息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学习观、价值观的载体。

从表7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有19.6%的教师指出学校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够,17.6%的教师认为学校雕塑、名人名言牌的数量设置不合理,因而学校中仍有一部分的信息不能够被学生感知和认识,那隐性课程信息资源的作用就不能够得到真正的、完全的发挥。

四、结论与建议1. 结果讨论通过SPSS 22.0软件,笔者对问卷量表两个一级指标均值进行计算,发现调查的部分小学隐性课程物质资源开发的均值为3.6410,精神资源开发的均值为3.7960,表明小学阶段隐性课程精神资源开发优于物质资源的开发,但总体来说小学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够。

通过以上对小学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程度的数据分析可知,部分小学班级规模的设置不合理,不符合小班教学的要求。

一些学校仍固守之前时间、地点、人员三固定的原则,不能适时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改变相应的实施时间和实施场地。

教室作为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场地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数据显示仍有一些学校对教室的布置不重视,难以对课程的实施起到推动的积极作用。

而关于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最主要的组织者为学校的领导,部分学校的领导对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不重视,致使学校的很多教师也不会去关注隐性课程资源。

另外,学校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不够深刻,不能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

2. 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建议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逐渐改变了以往的学科中心课程思想,开始关注学校中的非学科的经验知识,如师生交往、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等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而隐性课程是将这些思想、态度、情感等内化为学生观念的重要途径。

因为隐性课程存在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

但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特点,进行隐性课程全面、系统的开发就比较困难,受到很大的限制。

本研究针对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结合被调查的教师提出的建议,对其进行整理和补充,归纳出以下四点建议:(1)学校层面。

首先,学校领导应该转变以往学科中心和考分至上的错误观念,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作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树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理念,真正意义上突破应试教育的牢笼;其次,学校要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提高重视,成立专项的研究学会,给予教师各方面的支持,鼓励教师对其进行开发。

学校领导对隐性课程的重视能够引导学校教师的关注,对教师的实践有很大的指引作用;最后,学校要开设一定的培训课程,让教师、学校领导充分了解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注重学校内部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充实隐性课程资源的内容。

(2)教师层面。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活动,二是自我学习。

如有教师提出要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并且,教师要进行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培训活动,提升自身对隐性课程的认识,充分了解隐性课程的理念和运作模式。

而正如上文所说,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无人能及,因而教师的综合素养很重要;其次,教师要注意自身形象,落落大方,避免浮夸;最后,即教师真正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入隐性课程的思想,发挥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如有教师提出“从平时的教学做起,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努力营造欢快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等等。

(3)制度层面。

学校制度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生活制度和仪式制度等。

这些制度都集中体现了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价值理念,对学生不仅仅是管理层面上的意义,还能够促进学生价值理念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因此,首先要积极完善学校制度,这些制度应该遵循的最大的原则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在制定制度时还应注重民主性,使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到制度建设中,使得最终的制度既能够满足学校对师生、活动的管理,又能够满足师生的需求。

例如有教师提出要改革学校的班级制度和考试制度,实现小班化教学,真正落实到素质教育。

(4)内容层面。

不断充实隐性课程资源的内容,结合地方特色,不断丰富隐性课程资源,是对隐性课程资源提出的要求,这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如在学校中提供一定的网络资源,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经常举办多姿多彩的实践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理念的洗礼;注重对学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合理设置一定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将精神文化传输给学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