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西南大学[0282]《教育统计学》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

西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1、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6kg,体重的标准差是3.2kg,平均身高2750px,标准差为150px,问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哪个大(a )?A. 体重B. 身高C. 离散程度一样D. 无法比较2、下列一组数据3,7,2,7,6,8,5,9的中位数是(b)A. 6B. 6.5C. 6.83D. 73、设X是正态变量,均值为0,标准差为2,则X的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约为(b )。
A. 5%B. 70%C. 90%D. 95%4、欲考察考生类型(应届/历届)与研究生录取(录取/不录取)的关系,应该用什么相关方法( d )?A. 二列相关B. 点二列相关C. 四分相关D. Φ相关5、数值56的精确上下限为(c)A. [55.5-56.5]B. [55.49-56.5]C. [55.5-56.49]D. [55.49-56.49]6、在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两类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b )。
A.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B.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C. 完全随机取样D.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7、甲乙两人不知道“本题”的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只好随机猜测作答。
结果两个人答案都正确的概率是( a )A. 1/16B. 3/16C. 1/8D. 9/168、最常用来与中数一起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差异数量是(d )。
A. 方差B. 标准差C. 百分位差D. 四分位差9、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8和2。
如果给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2,再乘以3,可以得到一组新数据,那么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b)A. 30,2B. 30,6C. 26,2D. 26,610、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均值是60,标准差是10,有一个样本,容量为100,则样本均值有95%的可能性位于( c )。
A. (40, 80)B. (50, 70)C. (58, 62)D. (57.5, 62.5)11、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c )。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教育统计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姓名:层次:本科类别:网教专业:小学教育 2018年 5月课程名称【编号】:教育统计学【0282】 A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得分(横线以下为答题区)一、论述题(下面3道题中选做2道题,每道题35分,共70分。
请根据题目要求联系实际对要点展开充分论述)1.结合实例阐述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和绘制规则。
答:一、统计图的结构统计图—般由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构成。
二、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规则1.标题统计图的名称应该简洁, 能正确反映图形表现的内容,标题位于图的下方。
2.图号为了使用方便, 我们要给统计图编号。
如果在同一份资料里有几幅统计图,则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编号。
图号写在标题的左前方.3。
标目对于有纵横轴的统计图,要分别在纵横轴上标明统计项目和尺度.横轴一般作为基线,表示被观察的现象,尺度要等距,自左向右,由小到大,写在横轴的下方。
纵轴一般是尺度线,尺度从0开始,由下往上,从小到大,写在纵轴的左侧.两个轴都要注明单位。
4。
图形图形要突出、清晰和美观,注意图形的高与宽的比例。
如果在一幅图中有几个图形,则要用一定的方式加以区别.5。
图注图中如有需要解释说明的地方,则可加图注。
图注的文字要简明扼要,用小号字写在标题的下方。
2。
什么是差异量?联系实际论述差异量的用途和常用差异量类型.答:差异量是表示-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一类特征量.差异量的用途: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差异量来反映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差异量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分布越不整齐;差异量越小,说明数据变动范围越小,分布就越集中。
常用差异量有全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差异系数等。
二、应用题(下面2道题中选做1道题,30分。
必须有完整的解题过程)4.将下列20个学生的体育成绩以5分为组距编制一个完整的频数分布表。
97 93 82 93 87 85 92 82 94 8987 85 85 78 86 98 79 84 96 83答:。
(0282)《教育统计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2、班级教学的不足: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学活动往往需要教师加强控制,因此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一致,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由于班级教学常常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虽然对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但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
学习任务的内容与形式应该多样化。
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三、判断说理题
第 1 页 共 45 页
3、教学环境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激励功能、健康功能、美育功能。
4、布置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应该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经验水平相适应;学习任务应该与训练目标相关,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应该是巩固新知识的过程;学习任务应该是积极有效的。
布置学习任务应该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0282)《教育统计学》网上作业题及答
案
1:
2:
3:
4:
5:第五批次
1:[判断题]
要了解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需计算该组数据的差异量。
参考答案:正确
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
2、教学过程就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3、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微型课程是一种容量很小的课程,它一般是作为短期的选修课程,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强调深度而不强调广度的课程。
二、简答题
1、在“教”和“学”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即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认识客观世界、认识社会,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唯有发挥主观积极性,才能在主动探究的学习中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唯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统计学作业答案

教育统计学作业答案教育统计学作业答案第一批次[判断题]教育统计学的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设计。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教育统计学是应用科学。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总体平均数属于统计量。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有5个学生的体育成绩分别为:78、73、68、78、88分,这组成绩的众数是88分。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学生的百分制成绩属于度量数据。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超过60的样本。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统计图的标题要写在图的上方。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直条图是用来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假设检验只提出一个假设。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统计表的表注要写在表的下方。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参数估计的方法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65、69、72、87、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76.4 分。
参考答案:正确第二批次[判断题]算术平均数不容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68、59、53、87、7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3。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可以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某班学生在身高和体重两方面的差异程度。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某班50个学生中有20个男生,若随机抽取一个同学,抽到女生的概率是0.4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标准正态分布上的平均数为1,标准差为0。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则它们之间存在负相关。
单向表χ2检验是对单向表的数据进行χ2检验,即单因素的χ2检验。
单向表是把实测的点计数据按一种分类标准编制而得的表。
(举例)15.简述符号检验的含义和用途。
符号检验是以正负号作为检验资料的统计检验方法,是通过对两个相关样本的每对数据之差的符号(正号或负号)进行检验,以比较这两个样本差异的显著性。
适用于两个相关样本的差异检验。
在符号检验中,只考虑两个相关样本每对数据之差的符号即方向,不考虑差异的大小。
(0282)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

(0282)《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的科学。
2.我们所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个体总和称为。
3.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的样本。
4.表示总体的数字特征的特征量称为。
5.要了解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计算该组数据的。
6. “65、69、72、87、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 “78、69、53、77、5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8. 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9. 要了解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需计算该组数据的。
10.有7个学生的语文成绩分别为:80、65、95、70、55、87、69分,他们的全距是。
11.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5分,平均分是85分,其差异系数是。
12.比较某班学生在身高和体重两方面的差异程度,要把学生身高和体重的标准差转化为。
13.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14.要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需要计算。
15. 若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则它们的相关系数是。
16.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7.质与量的相关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二列相关、相关和多系列相关。
18.品质相关的分析方法包括、Φ相关和列联相关。
20. 某班50个学生中有30个女生,若随机抽取一个同学,抽到男生的概率是。
21.某一种统计量的概率分布称为。
22.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中需要判断两个样本是相关样本还是。
23. 单纯随机抽样能保证抽样的和独立性。
24. χ2检验的数据资料是。
25. 单向表是把实测的点计数据按分类标准编制而得的表。
26. 单向表χ2检验是对的数据进行χ2检验,即单因素的χ2检验。
27. 双向表是把实测的点计数据按分类标准编制而得的表。
28. 双向表χ2检验是对的数据进行的χ2检验,即双因素的χ2检验。
29.假设检验的方法包括参数检验和检验。
30.符号秩次检验属于检验。
《教育统计学》(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作业参考答案(教育学专业)一、名词解释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
它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4. 统计表: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被说明的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5. 总体:总体是我们所研究的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出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6. 二列相关: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其中一个变量被人为的划分为二分变量,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称为二列相关。
7. 参数: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是参数。
业绩反映总体上各种特征的数量是参数。
8. 小概率事件:样本统计量(随机事件)在其抽样分布上出现的概率小于或等于事先规定的水平,则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
9. 中位数:在一组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据中,位于中央位置上的那个数称为中为数。
10. 统计量和参数:样本上的数字特征量是统计量。
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量是参数。
11. 回归分析:把存在相关的两个变量,一个作为自变量,另一个作为因变量,并建立方程式,由自变量的值估计、预测因变量的值,这一过程称为回归分析。
12. 相关关系:两个变量间的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二、填空题1. 从变化方向上看,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类型有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
2.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有两个方面:经常性资料、专题性资料。
3. 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有直条图和圆形图。
4. 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即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5. 统计图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
6. 差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
7. 统计数据按来源方式可分为点计数据和测量数据。
2017年6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教育统计学〉0282大作业答案

2017年6⽉西南⼤学⽹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教育统计学〉0282⼤作业答案⑵决定组距和组数。
将全距分成若⼲组时,要确定组距和组数。
组距就是每个组内包含的距离,⽤i表⽰。
组数就是分组的个数,⽤k表⽰。
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组距和组数。
在本例中,可以把组距定为5分,把数据分为7组。
⑶决定组限。
组限是每个组的起⽌范围。
每组的最低值为下限,最⾼值为上限。
最⾼组要能包括最⼤的数值,最低组有要能包括最⼩的数值。
本例中,各个组的区间依次为:[65,70)、[70,75)、[75,80)、[80,85)[85,90)、[90,95))、[95,100)⑷登记和计算频数。
分组之后,将数据在各个组内出现的频数加以登记然后计算出来,并计算各组的组中值。
组中值为各组的下限与上限之和的⼀半,即下限与上限的平均数。
如果要编制累积频数分布表,就需要再计算累积频数。
累积频数就是把各组的频数由下⽽上,或由上⽽下地累加在⼀起。
如果要编制累积百分⽐分布表,就计算累积频数在总体频数中所占的百分⽐。
⑸编制⼀个完整的频数分布表。
将各项资料整理到表格中,制表⼯作就告完成。
下表就是本例编制完成的⼀个⽐较完整的频数分布表。
20个学⽣语⽂成绩的频数分布表成绩组中值频数累积频数累积百分⽐65- 67.5 1 20 100%70- 72.5 5 19 95%75- 77.5 4 14 70%80- 82.5 1 10 50%85- 87.5 3 9 45%90- 92.5 2 6 30%95- 97.5 4 4 20%。
2019年西南大学作业答案[0282]《教育统计学》
![2019年西南大学作业答案[0282]《教育统计学》](https://img.taocdn.com/s3/m/8c226bf4da38376baf1fae7e.png)
0282 20191
判断题
1、两个变量之间精确和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 A.√
. B.×
2、标准分数的数值大小和正负,可以反映其原始数据在团体中的位置。
. A.√
. B.×
3、抽签法是单纯随机抽样的一种方法。
. A.√
. B.×
4、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来反映变量分布的离散趋势。
. A.√
. B.×
5、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
. A.√
. B.×
6、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之商。
. A.√
. B.×
7、学生某科考试成绩属于随机变量。
. A.√
. B.×
8、几何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
. A.√
. B.×
9、用量尺测得的学生身高数据属于测量数据。
. A.√
. B.×
10、直方图是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
. A.√
. B.×
11、统计图由标题、图号和标目构成。
. A.√
. B.×
12、推断统计的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 A.√
. B.×
13、样本上的数字特征称为样本容量。
. A.√
. B.×
14、统计表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表注等项目构成。
.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两个变量之间精确和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1. A.√2. B.×2、标准分数的数值大小和正负,可以反映其原始数据在团体中的位置。
1. A.√2. B.×3、抽签法是单纯随机抽样的一种方法。
1. A.√2. B.×4、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来反映变量分布的离散趋势。
1. A.√2. B.×5、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
1. A.√2. B.×6、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之商。
1. A.√2. B.×7、学生某科考试成绩属于随机变量。
1. A.√2. B.×8、几何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
1. A.√2. B.×9、用量尺测得的学生身高数据属于测量数据。
1. A.√2. B.×10、直方图是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
1. A.√2. B.×11、统计图由标题、图号和标目构成。
1. A.√2. B.×12、推断统计的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 A.√2. B.×13、样本上的数字特征称为样本容量。
1. A.√2. B.×14、统计表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表注等项目构成。
1. A.√2. B.×15、在分层抽样中,将总体分层的基本原则是各层内部以及层与层之间差异都要大。
1. A.√2. B.×16、教育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1. A.√2. B.×17、点估计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的值估计相应总体参数的值。
1. A.√2. B.×18、数据60、45、90、66、80的中位数是90。
1. A.√2. B.×19、标准差越小,说明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分布越不整齐。
1. A.√2. B.×20、分层抽样是按照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把总体划分成几部分(即几个层),然后从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械抽样的抽样方法。
1. A.√2. B.×21、机械抽样的基本方法是:排序、确定间隔、抽取个体。
1. A.√2. B.×22、机械抽样是把总体中所有的个体按一定顺序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取样的抽样方法。
1. A.√2. B.×23、从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相关关系包括强(高度)相关、中度相关、弱(低度)相关。
1. A.√2. B.×24、统计表的标题要写在表的下方。
1. A.√2. B.×25、统计表的表注要写在表的上方。
1. A.√2. B.×26、总体的各种数字特征称为参数。
1. A.√2. B.×27、双向表χ2检验适用于按照两种标准分类的点计数据资料。
1. A.√2. B.×28、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正数,说明它们存在正相关关系。
1. A.√2. B.×29、任何随机事件的概率都是在0与1之间的正数。
1. A.√2. B.×30、可以使用标准差来比较两组单位不同的数据资料的差异程度。
1. A.√2. B.×31、一组数据中有极端数值时用算术平均数作为集中量指标也能很好地描述数据的典型水平。
1. A.√2. B.×32、直条图是用面积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1. A.√2. B.×33、有5个学生的体育成绩分别为:88、73、88、78、98分,这组成绩的众数是98分。
1. A.√2. B.×34、数据组70、89、70、90分的全距是20分。
1. A.√2. B.×35、正态分布曲线是对称的。
1. A.√2. B.×36、χ2检验的数据资料是度量数据。
1. A.√2. B.×37、“65、69、72、87、92”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76.4 分。
1. A.√2. B.×38、整群抽样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抽样方法。
1. A.√2. B.×39、众数是常用的差异量。
1. A.√2. B.×40、抽签属于分层抽样的方法。
1. A.√2. B.×41、标准正态分布上的平均数为1,标准差为0。
1. A.√2. B.×42、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是根据两个样本平均数之差来检验两个相应总体平均数之差的显著性。
1. A.√2. B.×43、某班50个学生中有20个男生,若随机抽取一个同学,抽到女生的概率是0.41. A.√2. B.×44、机械抽样不能和单纯随机抽样结合使用。
1. A.√2. B.×45、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超过40的样本。
1. A.√2. B.×46、标准差经常和算术平均数配对使用。
1. A.√2. B.×47、圆形图中扇形面积表示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1. A.√2. B.×48、取值个数无限的数据称为间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
1. A.√2. B.×49、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特征量。
1. A.√2. B.×50、差异量是代表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特征量。
1. A.√2. B.×51、描述统计是对已经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1. A.√2. B.×52、统计报表属于经常性资料。
1. A.√2. B.×53、随机事件的概率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1. A.√2. B.×54、教育统计是应用统计的分支,是教育科研进行定性分析的工具。
1. A.√2. B.×55、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1. A.√2. B.×主观题56、联系实际论述绘制统计图要遵循的规则。
参考答案: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规则:1.标题:统计图的名称应该简洁,能正确反映图形表现的内容,标题位于图的下方。
2.图号:为了使用方便,我们要给统计图编号。
如果在同一份资料里有几幅统计图,则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号写在标题的左前方。
3.标目:对于有纵横轴的统计图,要分别在纵横轴上标明统计项目和尺度。
横轴一般作为基线,表示被观察的现等距,自左向右,由小到大,写在横轴的下方。
纵轴一般是尺度线,尺度从0开始,由下往上,从小到大,写在纵侧。
两个轴都要注明单位。
4.图形:图形要突出、清晰和美观,注意图形的高与宽的比例。
如果在一幅图中有几个图形,则要用一定的方式别。
5.图注:图中如有需要解释说明的地方,则可加图注。
图注的文字要简明扼要,用小号字写在标题的下方。
结合统计图的实例展开阐述。
57、联系实际阐述集中量和差异量的作用和各有哪些常用类型。
参考答案: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一类特征量。
它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集中量来反映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说明所研究对象整体的发展水平和效果。
常用的集中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
差异量是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一类特征量。
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差异量来反映数据分布的离差异量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分布越不整齐;差异量越小,说明数据变动范围越小,分布就越集中。
常有全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差异系数等。
结合实例展开论述。
58、联系实际阐述有哪些常用的抽样方法。
(要求对每种方法展开阐述)参考答案:常用抽样方法包括单纯随机抽样、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要求对每种方法展开阐述。
例如,机械抽样是把总体中所有的个体按一定顺序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取样的抽样样方法:排序、确定间隔、抽取个体。
机械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可以结合使用。
按照机械抽样的原则在一定间隔区取单纯随机的办法来抽取个体。
分层抽样是按照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把总体划分成几部分(即几个层),然后从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样的抽样方法。
方法:首先进行分层,然后确定在各层抽取个体的数目,最后通过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从各层组成样本。
其他抽样方法和具体实例请自行解答。
59、在某小学随机抽取了40名三年级和60名四年级学生进行一项综合素质测试,测查结果:三年级学生的85分,标准差是4分;四年级学生的平均分是82分,标准差是6分。
请检验两个年级学生的测试结果有无异。
参考答案:解:⑴提出假设:H0:μ1=μ2H1 :μ1≠μ2⑵计算Z值:采用独立大样本Z检验,计算Z值的公式如下:根据公式计算出:Z=3⑶统计决断:Z=3>2.58,根据双侧Z检验的决断规则做出决断:0.0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零假设,两个年级学生的比较显著性的差异。
60、将下列20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以5分为组距编制一个完整的频数分布表。
72 88 94 72 74 70 83 94 97 9599 75 85 79 86 98 79 76 70 65表1 20个学生语文成绩的频数分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