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常规中的胆碱酯酶临床意义
部分生化检验参考值及主要临床意义
部分生化检验参考值及主要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ALT)参考范围:0—40U/L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和骨骼肌中。
肝细胞或某些组织损伤或坏死,都会使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升高,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可引起转氨酶异常,必须加以鉴别1、病毒性肝炎这是引起转氨酶增高最常见的疾病,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
2、中毒性肝炎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都能引起转氨酶升高,但停药后,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3、大量或长期饮酒者谷丙转氨酶也会升高。
4、肝硬化与肝癌肝硬化活动时,转氨酶都高于正常水平,应该积极治疗。
5、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血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
6、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升高,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气短、浮肿。
心脏检查有阳性体征及心电图异常。
7、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有转氨酶升高的现象,但这些疾病各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可借助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此外,急性软组织损伤、剧烈运动、某些药物,亦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谷草转氨酶(AST)参考范围:0—40U/L临床意义:早期肝硬化及肝硬化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比值均在 1.0以下。
一般来说,病程短、肝细胞实质损害轻、预后较好者,通常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升高显著,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比值大于1.5; 病程长、慢性化程度高、肝细胞实质损害重、预后较差者,通常表现为谷草转氨酶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小于1.0。
1、谷草转氨酶高可以提示心肌梗死或心肌炎;2、谷草转氨酶高可以反映肝细胞损伤严重,甚至患者已经到了肝硬化的程度。
3、谷草转氨酶高更能反映肝细胞受损伤的严重程度。
总蛋白(TP)参考范围:60—80 g /L临床意义:血清蛋白质是各种蛋白的复杂混合物。
可利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分离。
血浆中的白蛋白、a1、a2、β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其它凝血因子等均由肝细胞合成。
生化检验指标中检测血清胆碱酯酶诊断肝硬化疾病的价值
生化检验指标中检测血清胆碱酯酶诊断肝硬化疾病的价值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诊断中选择生化检验时的效果。
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8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肝硬化病人作为观察组,另外纳入50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应用相同的生化检测,对比最终结果。
结果观察组生化检测指标与参照组相比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化检测在肝硬化诊断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得出患者肝脏功能状态,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生化检验;肝硬化;诊断在临床中肝硬化作为十分常见的一项疾病。
目前此病有着发病率高的特点,不过在该病的发病早期时,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而且患者的症状也不够明显,很多患者发生时已是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早期准确的肝硬化诊断,对于病情的治疗有着积极意义[1]。
而本文为了进一步探讨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重点对深化检验指标中的血清胆碱酯酶展开深入讨论,分析其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20年8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肝硬化病人作为观察组,另外纳入50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
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2~75岁,平均(64.35±3.87)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01±0.54)年;参照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43~76岁,平均(64.78±3.46)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21±0.41)年。
比较以上所列举的性别、年龄、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首先,对于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要求其禁饮禁食,于次日早晨在空腹下取5ml静脉血作为研究标本。
为了保证标本的质量,将所有标本应储藏在无菌环境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转速为3000r/min,将血清分离开来。
1.3观察指标由我院医师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白蛋白、总蛋白、胆碱酯酶、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酸转移酶、y-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分析比较。
胆碱酯酶临床意义
胆碱酯酶测定试剂盒之阳早格格创做(连绝监测法)一、简介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火解的酶类,故又称为酰基胆碱火解酶.人体内存留二种胆碱酯酶,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又称“实性胆碱酯酶”或者“特同性胆碱酯酶”,主要效率于乙酰胆碱,存留于黑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灰量中;另一种为血浑胆碱酯酶,除可效率于乙酰胆碱中,还能效率于其余胆碱酯类,故又称“假性胆碱酯酶”或者“非特同性胆碱酯酶”,此酶主要由肝净爆收.血浑胆碱酯酶是由肝净合成后释搁到血液中的非特同性脂酶,半衰期约为10d,较黑蛋黑半衰期21d短,果此,不妨敏感而止同性反应肝净合成代开功能,它的检测是评介肝细胞蛋黑合乐成能的敏捷指标.有教者认为肝净受益时肝细胞合乐成能下落,血浑胆碱酯酶的活性落矮.二、临床意思当肝细胞受益时,肝细胞变性坏死,间量炎性细胞浸润,纤维构造战结缔构造删死,引导血浑黑蛋黑战胆碱酯酶合成缩小.战黑蛋黑相比较,胆碱酯酶半衰期短,且合成后坐时释搁进血,其活性落矮程度取肝细胞受益程度相普遍,肝病越宽沉,胆碱酯酶下落的幅度越大,以至胆碱酯酶比黑蛋黑正在反应肝净合乐成能圆里还要敏捷.肝软化患者正在输血或者血浆蛋黑治疗后,血浑黑蛋黑浓度出现姑且降下或者回复仄常,而胆碱酯酶则没有受效率,如果出现胆碱酯酶持绝下落,则预后没有良,胆碱酯酶正在反应肝软化程度上是一个敏捷、宁静的指标.胆碱酯酶是肝净病变后惟一下落的酶.由于血浑胆碱酯酶由肝净合成,故此酶活性落矮时常反映肝净受益.2.1 慢性病毒性乙肝:乙肝患者血浑胆碱酯酶落矮取病情宽沉程度有闭,取黄疸程度纷歧定仄止,若持绝落矮,常提示预后没有良.2.1 缓性乙肝:缓性迁延型乙肝患者此酶活力变更没有大,缓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此酶活力取慢性乙肝患者相似.2.3 肝软化:若处于代偿期,血浑胆碱酯酶多为仄常,若处于得代偿期,则此酶活力明隐下落.2.4 亚慢性沉型乙肝:亚慢性沉型乙肝患者特地是肝昏迷患者,血浑胆碱酯酶明隐落矮,且多呈长期性落矮.2.5 肝中胆讲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浑胆碱酯酶仄常,若陪随胆汁性肝软化则此酶活力下落.2.6 慢缓性肝炎、肝软化、肝功能没有齐时胆碱酯酶明隐落矮,缓性胆讲徐患,肝癌合并肝软化时胆碱酯酶落矮.2.7 有机磷中毒、营养没有良、熏染及贫血也可使胆碱酯酶落矮.2.8 脂肪肝、肾净病变、肥肥则出现血浑胆碱酯酶删下.。
胆碱酯酶测定的一般临床意义
胆碱酯酶测定的一般临床意义一、简介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故又称为酰基胆碱水解酶。
人体内存在两种胆碱酯酶,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又称“真性胆碱酯酶”或“特异性胆碱酯酶”,主要作用于乙酰胆碱,存在于红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另一种为血清胆碱酯酶,除可作用于乙酰胆碱外,还能作用于其他胆碱酯类,故又称“假性胆碱酯酶”或“非特异性胆碱酯酶”,此酶主要由肝脏产生。
血清胆碱酯酶是由肝脏合成后释放到血液中的非特异性脂酶,半衰期约为10d,较白蛋白半衰期21d短,因此,其能够敏感反应肝脏合成代谢功能,它的检测是评价肝细胞蛋白合成功能的灵敏指标。
有学者认为肝脏受损时肝细胞合成功能下降,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降低。
二、临床意义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合成减少。
和白蛋白相比较,胆碱酯酶半衰期短,且合成后立即释放入血,其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相一致,肝病越严重,胆碱酯酶下降的幅度越大,甚至胆碱酯酶比白蛋白在反应肝脏合成功能方面还要灵敏。
肝硬化患者在输血或血浆蛋白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浓度出现暂时升高或恢复正常,而胆碱酯酶则不受影响,如果出现胆碱酯酶持续下降,则预后不良,胆碱酯酶在反应肝硬化程度上是一个灵敏、稳定的指标。
胆碱酯酶是肝脏病变后惟一下降的酶。
由于血清胆碱酯酶由肝脏合成,故此酶活性降低常常反映肝脏受损。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的一般原因:1、急性病毒性乙肝:乙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若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
2、慢性乙肝:慢性迁延型乙肝患者此酶活力变化不大,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此酶活力与急性乙肝患者相似。
3、肝硬化:若处于代偿期,血清胆碱酯酶多为正常,若处于失代偿期,则此酶活力明显下降。
4、亚急性重型乙肝:亚急性重型乙肝患者特别是肝昏迷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明显降低,且多呈持久性降低。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2)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
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英文缩写ALT正常参考值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英文缩写AST正常参考值0-40I/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英文缩写GGT正常参考值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英文缩写ALP正常参考值30-115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英文缩写LDH正常参考值90-245U/L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
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 H增高检验项目总胆红素英文缩写TBIL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英文缩写DBIL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英文缩写IBIL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检验项目总蛋白英文缩写TP正常参考值55.00-8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生化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英文缩写 ALT正常参考值 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英文缩写 AST正常参考值 0-40I/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检验项目转肽酶英文缩写 GGT正常参考值 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4、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英文缩写 ALP正常参考值 30-115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5、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英文缩写 LDH正常参考值 90-245U/L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
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 增高6、检验项目总胆红素英文缩写 TBIL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7、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英文缩写 DBIL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8、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英文缩写 IBIL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9、检验项目总蛋白英文缩写 TP正常参考值 55.00-8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10、检验项目白蛋白英文缩写 ALB正常参考值 35.00-5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肝脏疾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
肝脏疾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8-07-04T15:24:03.35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刘密[导读]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可以反映出肝脏合成功能,而且可由此准确得知肝脏病理受损程度,肝脏纤维化的加重。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157000【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检测胆碱酯酶(ChE)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肝炎活动型患者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比,检测患者胆碱酯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慢性肝炎活动型组检测ChE为4728.5±854.6U/L、肝硬化组为1838.3±375.9U/L,正常组为9638.3±839.8U/L,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可以反映出肝脏合成功能,而且可由此准确得知肝脏病理受损程度,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胆碱酯酶活力进一步降低,与疾病程度成正比,说明测定胆碱酯酶活力对了解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是肝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上可以把检测胆碱酯酶活力作为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
【关键词】肝脏疾病;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能催化乙酰胆碱水解,生成胆碱和乙酰故又称为酰基胆碱水解酶。
胆碱酯酶在体内由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拟胆碱酯酶(PCHE)两部分组成[1-2]。
ACHE主要来自神经细胞及红细胞,PCHE则来自肝脏,是肝脏所合成的,此类型酶活性下降,能够反映出肝脏病变程度,而且下降的程度可以有效反映肝脏病情严重程度。
为探讨胆碱酯酶在肝脏疾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三组人群检测胆碱酯酶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80例肝脏疾病患者,按照病情类型分为慢性肝炎活动型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肝病诊断标准;其中慢性肝炎活动型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3.5±5.7)岁。
胆碱酯酶临床意义
04
胆碱酯酶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胆碱酯酶与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胆碱酯酶在心血管组织中的活性受到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心血管功能 • 胆碱酯酶在心血管组织中水解乙酰胆碱,影响心血管功能
• 如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来降低胆碱酯酶活性,减轻呼吸过度兴奋 • 如使用胆碱酯酶激动剂来提高胆碱酯酶活性,改善呼吸功能
胆碱酯酶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胆碱酯酶抑制剂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如阿托品、普鲁卡因胺等药物用于治疗哮喘 • 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乙酰胆碱水平,减轻呼吸过度兴奋
胆碱酯酶激动剂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多种激动剂和抑制 剂的调节
• 激动剂如氯化乙酰胆碱、阿托品等能 够提高胆碱酯酶的活性 • 抑制剂如有机磷农药、神经毒气等能 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02
胆碱酯酶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胆碱酯酶与神经递质的代谢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信使
• 主要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 •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间隙进行传递
胆碱酯酶活性异常可能导致呼吸功能障碍
• 如呼吸衰竭、肺水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可能导致乙酰胆碱水平升高,引起呼吸过度兴奋
胆碱酯酶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胆碱酯酶活性异常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有关
•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 •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可能导致神经调节失衡,影响呼吸功能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策略之一是调节胆碱酯酶的活性
• 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药物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通过提高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乙酰胆碱水平,改善呼吸功能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33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总蛋白TP 正常参考值55.00-8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2、白蛋白ALB 正常参考值35.00-5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
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3、球蛋白GLO 正常参考值15-35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主要以Υ-球蛋白增高为主。
感染性疾病:结核病、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变。
多发性骨髓瘤。
减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先天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4、白/球比值A/G 正常参考值 1.00-2.50。
临床意义减低: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
如治疗后白蛋白提高至正常或接近正常,A/G比值接近正常,表示肝功能有改善。
故检测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可估计肝脏疾病的病情核预后。
5、总胆红素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6、直接胆红素DBIL 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7、间接胆红素IBIL (游离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8、谷丙转氨酶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参考值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测和临床应用
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测和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7-08-22T15:36:17.3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9期作者:莫竞华[导读] 胆碱酯酶的检测可作为多种临床常见疾病的监测与预后判断的指标,值得推广应用及后续的进一步研究。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摘要】血清胆碱酯酶是临床生化检查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广泛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诊断与预后观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胆碱酯酶与许多临床疾病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感染、恶性肿瘤等。
本文就血清胆碱酯酶的变化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对血清胆碱酯酶的认识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胆碱酯酶;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098-02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
对胆碱酯酶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和肝脏疾病方面,近年来血清胆碱酯酶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感染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1.胆碱酯酶的生物学特性胆碱酯酶分为两种,一种为乙酰胆碱酯酶(AChE),主要分布于神经组织,小部分分布于红细胞和血清等非神经组织中。
另一种为丁酰胆碱酯酶(PchE),大多数分布于肝、脑白质和血清中,对乙酰胆碱(ACh)的特异性较低,PchE能与有机磷毒剂或杀虫剂结合,并能水解许多酯类、肽类等化合物,参与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
血清中的胆碱酯酶主要来源于PChE,AChE含量极少。
2.胆碱酯酶的检测方法胆碱酯酶的检测,早期有放射化学测定法,灵敏度高,但因其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不利于大范围推广;临床上也有用试纸法或干片法测定全血和血清中胆碱酯酶,但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受到限制;后续又研发有乙酰胆碱酯酶(AChE)ELISA测定试剂盒,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得到了提高,但因其操作繁琐且耗时较长,不利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及基层医院的开展。
生化指标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的概述
丁酰胆碱酯酶可水解胆碱和脂肪酸酯。它对乙酰胆碱的亲和力较低, 不受高浓度乙酰胆碱的抑制,具有广泛的底物性,半衰期约为12天, 正常值在5900和13200 IU/L之间。
胆碱酯酶的结构
结构:两种酶都有相似的三维结构:酯解部位、阴离子部位、疏水部位, 它们的催化机制相似,表现出不同的底物特异性和抑制剂敏感性。
手术前 手术中
术前用药阿托品0.3mg静注,诱导用药为丙泊酚100mg,米库溴铵 5mg,芬太尼0.1mg;术中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10mg·kg 复合瑞芬 太尼0.05mg泵注。手术历时30min,
术中未见明显异常。手术结束时停止泵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
手术后
停药后10min患儿无自主呼吸,吸痰无吞咽及咳嗽反射。给予纳美 芬12μg,患儿仍无任何反应,继续控制性呼吸,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正常,给予BIS监测,BIS在50-65左右。
,
胆碱酯酶参考范围
儿童,男性:5320-12920 U/L 女性(16-39岁),未怀孕,未服用避孕药:4260-11250 U/L 女性(40岁或更大年龄):5320-12920 U/L 18至41岁的女性,怀孕或服用避孕药:3650-9120 U/L 胆碱酯酶除了和年龄、性别、是否怀孕有关,还和体重、肥胖程度有 密切关系
01
胆碱酯酶的概述
02
胆碱酯酶的检测
03
胆碱酯酶的临床应用
胆碱酯酶样本收集及稳定性
样本类型:
血清 血浆: Li-肝素和K2-EDTA 血浆
样本稳定性:
15-25℃下6小时 2-8℃温度下 7 天 -20℃下1年
,
胆碱酯酶检测原理
胆碱脂酶催化丁酰硫代胆碱水解成硫代胆碱和丁酸。硫代胆碱瞬间 将黄色的铁氰化钾还原成近乎无色的亚铁氰化钾。颜色的减弱可用 比色法进行测定
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检验科丙氨酸转移酶(ALT)增高: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中毒型肝炎、胆管炎、胆囊炎等)、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淤血、脑出血等)、骨骼肌组织受损、药物性肝损害(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抗癌药、四氯化碳、酒精、铅、汞等)。
碱性磷酸酶(ALP)增高: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癌等)、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
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
r-谷氨酰转移酶(GGT)又称为r-谷氨酰转肽酶(r-GT)增高:胰腺癌和泛特氏壶腹癌、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嗜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避孕药等。
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增高: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变活动期、心肌炎、皮肌炎、肾炎、胆道疾病、急性胰腺炎、胆道阻塞、肝癌等。
乳酸脱氢酶(LDH)增高:心肌梗塞、肝胆疾病(如:肝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肺梗塞、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结肠癌、胃癌及肺癌等。
(由于各组织中LDH含量较血清高上千倍,微量损伤也足以引起血清LDH升高,故该项检查敏感性较高,正因为如此,其特异性就相对较差,但这一特点可以用于分析无明显原因升高的LDH及其同工酶,可以为早期发现无症状肿瘤病人提供线索)。
(同工酶有:LD1—LD5)胆碱脂酶(CHE)CHE是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是协助有机磷中毒诊断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手段。
胆碱酯酶在肝脏中合成,然后分泌到血液中。
增高: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肪肝等。
减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中毒时,其活性明显降低;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如肝炎(包括病毒性肝炎、阿米巴肝炎),肝脓肿和肝硬化病人中,约有50%患者ChE活性降低,各种肝病时病情越差,其活性越低,持续降低无回升迹象者多预后不良;肝、胆疾病都会引起ALT、r-GT升高,往往难以进行鉴别,如果增加ChE测定,可以发现ChE活性降低者均为肝脏疾病,而正常者多为胆道疾病;营养不良时亦可减低。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
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英文缩写ALT正常参考值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英文缩写AST正常参考值0-40I/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英文缩写GGT正常参考值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英文缩写ALP正常参考值30-115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英文缩写LDH正常参考值90-245U/L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
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检验项目总胆红素英文缩写TBIL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英文缩写DBIL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英文缩写IBIL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检验项目总蛋白正常参考值55.00-8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检验项目白蛋白英文缩写ALB正常参考值35.00-5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讲解 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是一类糖蛋白,以多种同功酶形式存在于体内。
一般可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脂酶。
真性胆碱酯酶也称乙酰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间隙,特别是运动神经终板突触后膜的皱摺中聚集较多;也存在于胆碱能神经元内和红细胞中。
此酶对于生理浓度的Ach作用最强,特异性也较高。
一个酶分子可水解3×10分子Ach,一般常简称为胆碱酯酶。
假性胆碱酯酶广泛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血浆、肝、肾、肠中。
对Ach的特异性较低,假性胆碱酯酶可水解其他胆碱酯类,如琥珀胆碱。
一、基本概述胆碱酯酶蛋白分子表面的活性中心有两个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部位,即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部位和酯解部位。
酯解部位含有一个由丝氨酸的羟基构成的酸性作用点和一个由组氨酸咪唑环构成的碱性作用点,两者通过氢键结合,增强了丝氨酸羟基的亲核活性,使之易于与乙酰胆碱结合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①乙酰胆碱分子结构中带正电荷的季铵阳离子头,以静电引力与胆碱酯酶的阴离子部位相结合;同时乙酰胆碱分子中的羰基碳与胆碱酯酶酯解部位的丝氨酸的羟基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形成乙酰胆碱和胆碱酯酶的复合物。
②乙酰胆碱与胆碱酯酶复合物裂解成胆碱和乙酰化胆碱酯酶。
③乙酰化胆碱酯酶迅速水解,分离出乙酸,酶的活性恢复。
正常范围:比色法:130~310U/L;酶法:儿童和成人男性、女性(40岁以上)5410~32000U/L;女性(16~39岁)4300~11500U/L。
检查介绍:胆碱酯酶有两类,它们都能水解乙酸胆碱。
一类是乙酰胆碱酯酶。
另一类是羟基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是一种水解酶,它的作用是水解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是胆碱能神经(如副交感神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等)末梢释放的一种神经介质。
当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兴奋时,释放乙酰胆碱,与胆碱能受体结合,发挥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作用。
随后,乙酰胆碱即被胆碱酯酶水解而失去作用。
如果胆碱酯酶的作用被抑制,就会发生乙酰胆碱过剩而集聚现象,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类似有机磷中毒的表现。
肝硬化患者胆碱酯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胆碱酯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与80例健康体检(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组的血清胆碱酯酶(CHE)呈显著下降(P<0.05)。
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其活性的变化对患者的治疗、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肝硬化;血清胆碱酯酶;肝病血清胆碱酯酶(CHE)是一种生物酶,存在降解胆碱酯,在自主神经系统以及肌肉运动系统中发挥神经传递的作用[1];人体组织中有两种胆碱酯酶,其中之一主要分布于人体红细胞以及神经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剩余主要分布于人体血浆和很多非神经组织中的假性胆碱酯酶,通常将其成为假性胆碱酯酶[2]。
血清胆碱酯酶主要在人体的血清、肾脏、肝脏、胰脏以及大脑中,其由肝脏生成后分泌入血的,所以它能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程度,因此,它是肝硬化患者的治疗、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的一项灵敏指标,笔者对我院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试验,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肝硬化患者60例均为我院传染科2012年6月~2015年3月肝硬化住院患者,年龄18~72岁;对照组为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70例,年龄18~71岁。
1.2方法用真空采血法采静脉血于盛有分离胶的真空试管中,CHE检测应用连续检测法,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配套试剂,于2h内检测CHE。
1.3统计学处理各参数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3讨论肝硬化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是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产生的弥漫性肝损害,我们国家大部分属于肝炎后肝硬化,少数患者属于酒精性肝硬化以及血吸虫性肝硬化。
病理组织学中存在广泛肝细胞坏死、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隔形成以及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引起肝小叶结构性破坏以及假小叶形成,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从而发展为肝硬化。
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意义3
参考值:酶法:8~40
临床意义:此酶增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
名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序号:57
英文缩写:ALT或GPT
检验方法:速率法
计量单位:U/L
参考值:酶法:5~40
临床意义:此酶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指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6-8天:早产儿<34足月儿<3.4~17
成人:2.0~25.7
临床意义:增高:肝脏疾病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
肝外疾病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闭塞性黄疸、胆石症、胰头癌、输血错误。
名称:血清直接胆红质测定
序号:43
英文缩写:DBIL
名称:血清钙测定
序号:55
英文缩写:Ca
检验方法:磷钾酚酞铬合酮比色法
计量单位:mmo1/L
参考值:2.1~2.7
临床意义:血清钙增高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肠道过量吸收钙。
血清钙减低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尿毒症、佝偻病、吸收性不良
名称:血清钾测定
序号:52
英文缩写:K
检验方法:离子电极法/干化学法
检验方法:改良J.G法
计量单位:μmo1/L
参考值:0~8.6
临床意义:直接胆红质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名称:血清间接胆红质测定
序号:44
英文缩写:IBIL
检验方法:计算法
计量单位:μmo1/L
参考值:1.7~11.97
临床意义:间接胆红质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血清前白蛋白及胆碱酯酶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前白蛋白及胆碱酯酶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病期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和胆碱酯酶(CHE)的联合检测,探讨其组合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肝病患者124例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
用罗氏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样本血清PA值和CHE值。
结果实验组各组血清PA值和CHE值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各实验组患者随肝病病情程度的越重,血清PA和CHE水平越低,降低率越高。
结论作为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血清PA值和CHE值对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等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肝脏疾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肝脏合成功能肝脏是机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是机体重要的合成蛋白质的器官,血清前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均在肝脏中合成。
以往评价肝脏功能时,均以检测肝脏细胞破坏后释放入血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等指标为主,但ALT、AST、ALB在肝脏疾病中并不敏感,且易受某些因素的影响。
本文检测了124例处于不同肝脏疾病阶段患者的血清PA和CHE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住院患者124人,男性88人,女性36人,其中急慢性肝炎患者42例,年龄25~83岁,平均年龄(53.40±13.93)岁,肝硬化患者38例,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57.84±11.67)岁,原发性肝癌患者44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8.52±10.15)岁,另外选取我院无肝病病史的健康体检者40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4.55±12.67)岁。
1.2方法清晨抽取空腹血(5ml),应用罗氏生化分析仪及配套原装试剂,并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正常参考值范围:CHE 5320~12920U/L,PA 0.2~0.4mg/L。
胆碱酯酶测定对肝硬化患者诊治的临床意义
胆碱酯酶测定对肝硬化患者诊治的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4-04-18T10:03:01.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8期供稿作者:王艳[导读] A C H E 来源于神经细胞和新生红细胞,P C H E 主要来源于肝脏,胰,脑。
血浆中主要含PCHE 含量甚微[1.2]。
王艳(辽宁省普兰店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116200)【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140-01血浆胆碱酯酶(CHE)是肝实质细胞合成而分泌人血的水解酶,它和血浆白蛋白(A L B)一样, 是肝合成蛋白功能的指标,并和白蛋白的合成代谢相平行。
但不同的是血浆中白蛋白的半衰期是15-19 天,血浆中的胆碱酯酶的半衰期短。
本实验通过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胆碱酯酶和白蛋白测定的结果,从实验方法和临床诊治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内在的诊断价值,先介绍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1 标本准备和实际来源:57 名正常体检者血浆。
57 例肝硬化患者来源于临床住院病人。
CHE 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ALB 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CHE 用速率法测定, ALB 用溴甲酚绿法测定,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2 仪器:采用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二、结果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CHE、ALB 与正常对照组间经统计学处理,p<0.05 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其白蛋白与胆碱酯酶(ALB/CHE)比值分析优于临床常规生化白蛋白与球蛋白(A/G) 比值(见表1)表1 57 例肝硬化血清胆碱酯酶和蛋白统计表(n=57, x-±s)三、讨论人体内CHE 由乙酰胆碱酯酶(ACHE) 和拟胆碱酯酶(PCHE)两部分组成,二者均能催化乙酰胆碱酯酶水解,生成胆碱和乙酸。
A C H E 来源于神经细胞和新生红细胞,P C H E 主要来源于肝脏,胰,脑。
血浆中主要含PCHE 含量甚微[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胆红素≤60mg/dL
非结合胆红素≤60mg/dL
维生素C30mg/dL
甘油三酯≤3265mg/dL
符合上述条件时对检测加过无干扰
样本类型及稳定性
• 血清CHE相对稳定,4℃下可稳定 数周,-20℃以下时可稳定数年
胆碱酯酶性质 1 酶多态性
2 专一性
检测意义
• 正常人血清胆碱酯酶用比色法测得含量为 130~310单位/升。由于血清胆碱酯酶由肝脏 合成,故此酶活性降低常常反映肝脏受损。
• DTNB 比色法以硫代乙酰胆碱为基质, 以DTNB为 显色剂, 以毒扁豆碱或硫酸奎尼丁为酶反应终点抑 制剂以及以谷胱甘肽为酶活性标准物 , 测定 RBCACh E 。该法操作简单, 精密度较高,适合于一般 实验室使用 ,但现在常使用铁氰化钾还原反应为 显色剂。
检验方法局限性
血红蛋白≤50g/L
• (3)治有机磷农药中毒:① 与解磷定等合用时:对中度中毒, 每次皮下注射0.5~1mg,隔30~60分钟1次;对严重中毒,每 次静注1~2mg,隔15~30分钟一次,至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 并改用皮注。② 单独使用时:对轻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0.5~ 1mg,隔30~120分钟1次;对中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1~2mg, 隔15~30分钟1次;对重度中毒,即刻静注2~5mg,以后每次 1~2mg,隔15~30分钟1次,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和延长间隔时 间。
阿托品
阿托品(Atropine),又称阿托平。是一种用来治疗神经毒气或杀虫剂 中毒(Pesticide poisoning)的药物,也用在某些心跳过缓,与手术时减 少唾液分泌用,一般会以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药,眼药水剂型使用于 治疗葡萄膜炎(英语:uveritis)与早期弱视。腺体分泌减少,瞳孔扩大 和调节麻痹,心率加快,膀胱和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降低,胃液分泌 抑制,中毒剂量则出现中枢症状。对乙酰胆碱和拟胆碱能药(包括抗胆 碱酯酶药)具有拮抗作用。大剂量阿托品加快心率、小剂量减慢心率。 对眼的作用包括瞳孔扩大、眼压升高和调节麻痹(滴眼时就可产生)。
使汗腺、涎腺、鼻腔和支气管分泌减少,正常的骨骼肌张力降低。大剂量可 解除小血管痉挛。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使心率加快。有抗休 克作用,大剂量时可解除血管痉挛,扩张外周与内脏血管,使局部血流灌注 量增加。可兴奋呼吸中枢,对抗体内蓄积的乙酰胆碱而解除有机磷农药中毒。 口服后迅速吸收,也可从黏膜、眼睛、完整皮肤吸收阿托品是副交感神经抑 制剂,可作眼科的扩瞳剂;可缓减干草热、伤风鼻阻和肠痉挛;可用于治疗 小儿夜尿症,有时用于舒减输尿管和胆道痉挛;还可用于治疗有机磷引起的 中毒,作为抗胆碱药,阿托品的多方面药理作用,不利于其临床应用。现已陆 续合成了一些具有专一作用的代用品,例如作为扩瞳剂的后马托品。阿托品 毒性较大,剂量过大时可引起视觉模糊、分泌闭止、血管扩张、高热、兴奋、 激动和谵妄。它是吗啡、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等的拮抗剂。
• 4、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特别是肝昏迷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明显降低[3] , 且多呈持久性降低。
• 5、肝外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正常,若伴有胆汁性肝硬化 则此酶活力下降。
临床诊断
在临床中,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是协助诊断有机磷中毒和评估肝实质细 胞损害的重要手段.脂肪肝患者除有三酰甘油明显增高及胆固醇和apo-B 明显升高外,血清胆碱酯酶也明显升高,有推断:高脂血症时脂肪酸合成和 转换增加,导致肝中酰基coA积累,继而产生酰基胆碱等,因此胆碱酯酶活性 升高可能系过多底物诱导肝合成酶增加的结果,脂肪肝患者CHE平均水平 较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是脂肪肝患者又一突出的生化指标.此外,血 清胆碱酯酶活性增高还主要见于肾脏疾病,肥胖,脂肪肝,甲状腺功能亢进 症等,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血清胆碱酯酶 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程度和预后的一项临床指标.
• (4)缓解内脏绞痛:包括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肾绞痛、胆绞 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每次皮下注射0.5mg。在治疗胆绞痛, 肾绞痛时应与吗啡或哌替啶联。
• 5) 用于眼科:可使瞳孔放大,调节功能麻痹,用于角膜炎、 虹膜睫状体炎。用1%~3%眼药水滴眼或眼膏涂眼。滴时 按住内眦部,以免流入鼻腔吸收中毒。
• 一种为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 Cholineseerase, Bu CHE),旧 称非特异性胆碱酯酶、拟胆碱酯酶、苯甲酰胆碱酯酶、胆碱酯 酶Ⅱ或 S-型胆碱酯酶。它可见于血浆、肝脏、肠黏膜、胰脏、 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内。此酶不仅裂解胆碱脂类,而且 还包括苯甲酰胆碱、丁酰胆碱、芳基和烷基脂累。
丁酰胆碱酯酶在机体中的作用
• 丁酰胆碱酯酶在肝脏合成后立即释放到血浆中,故血清胆 碱酯酶浓度通常能够反映出肝脏的合成速率,能够准确的 反映肝脏的合成和储备功能。在肝脏受损时,它能反映肝 实质细胞损害的程度。胆碱酯酶的半衰期只有 12 天,血 清胆碱酯酶的降低往往先于血清白蛋白,能在早期反映肝 功能的变化。
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组成
• 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是一类糖 蛋白,以多种同工酶形式存在于体内。 一般可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脂 酶。
体内胆碱酯酶两部分组成
• 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旧称特 异性胆碱酯酶、真胆碱酯酶等,ACHE 可见于红细胞、中枢神 经系统的灰质内,它主要功能是支配肌肉细胞的交感神经节的 运动神经终板,ACHE 还存在肺脏和脾脏内,但是其不存在于 人体血浆内。此酶的功能是仅水解胆碱脂类,并不水解芳基或 烷基酯类。乙酰胆碱乙酰水解酶在神经末梢完成乙酰胆碱的释 放,调节神经冲动经突触到末梢器官传送。
临床用途
• (1)抢救感染中毒性休克:成人每次1~2mg,小儿0.03~ 0.05mg/kg,静注,每15~30分钟1次,2~3次后如情况不 见好转可逐渐增加用量,至情况好转后即减量或停药。
• (2) 治疗锑剂引起的阿-斯综合征:发现严重心律紊乱时, 立即静注1~2mg(用5%~25%葡萄糖液10~20ml稀释), 同时肌注或皮下注射1mg,15~30分钟后再静注1mg。如 病人无发作,可根据心律及心率情况改为每3~4小时皮下 注射或肌注1mg,48小时后如不再发作,可逐渐减量,最 后停药。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检测采用 DTNB 比色法的优化改良检测法: 将患者外周静脉血,4 ℃ 低温离心处理,以离心半径 12 cm, 3 000 r/min 离心 10 min 处理后取血清进行检测,采用 DTNB 溶液作为显色液,将测定试剂混合摇匀,放置 20 min 后采用 436 nm比色,获取检测值。设置吸收峰值为 436 nm, 检测比色测光密度值,检测值越高则表示血清胆碱酯酶的活 性越高。
有机磷农药有哪些?
• 我国常用的有机磷农药包括敌敌畏、对硫磷、乐 果、敌百虫马拉硫磷、甲氟磷(dimefox)、丙胺 氟磷(mipafox)和八甲磷(schradan)、对氨基甲 酸酯杀虫剂等。
有机磷中毒机理
• 有机磷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人体,造成神经系统损伤。有 机磷进入人体后,会迅速集中到神经突触周边,而且会特 异性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形成中毒酶并在神经突触附近 大量蓄积,使神经中枢持续性兴奋,并最终导致患者先兴 奋后衰竭而死亡。
有机磷中毒治疗
治疗方法 经临床、病史及实验室诊断明确有机磷中毒后,所 有有机磷中毒患者均按照常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具体措施 如下: 所有患者均建立常规心电监护,检测血液指标,及时 清洗胃内残留毒物,导泻,若检测结果提示血清有机磷含量 过高,则及时实施血液灌流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胆碱酯酶复 活剂,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给予静脉中毒分级
有机磷中毒诊疗常用标准 • 轻度: 以毒蕈碱样症状为主,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尿频、大小便失禁、多汗、流泪、流涎、心率减慢、瞳孔缩小、 气道分泌物增加、支气管痉挛等,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 • 中度: 毒蕈碱样症状加重,出现烟碱样症状,表现为颜面、眼睑、 舌、四肢和全身横纹肌发生肌纤维颤动,甚至强直性痉挛。 • 重度: 除毒蕈碱样、烟碱样症状外,还合并脑水肿、肺水肿、呼 吸衰竭、抽搐、昏迷等。
• 重型中毒患者: 首剂 5 ~ 20 mg,静脉滴注阿托品,每隔 30 分钟应用 1 次,必要时可增加每次注入量; 达阿托品化 后可逐步减为 2 ~ 5 mg,每 1 ~ 2 小时 1 次直到患者中 毒症状基本消失,血清检测显示有机磷中毒程度有所改善, 则可停止注射阿托品。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若出现呼吸衰竭、心搏骤停、电解质失衡等症状应给予对 症抢救处理。
检测方法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检测采用 DTNB 比色法的优化改良检测法: 将患者外周静脉血,4 ℃ 低温离心处理,以离心半径 12 cm, 3 000 r/min 离心 10 min 处理后取血清进行检测,采用 DTNB 溶液作为显色液,将测定试剂混合摇匀,放置 20 min 后采用 436 nm比色,获取检测值。设置吸收峰值为 436 nm, 检测比色测光密度值,检测值越高则表示血清胆碱酯酶的活 性越高。
胆碱酯酶机体作用
胆碱酯酶蛋白分子表面的活性中心有两个能与乙酰胆碱结合 的部位,即带负电荷的阴离子部位和酯解部位。酯解部位含 有一个由丝氨酸的羟基构成的酸性作用点和一个由组氨酸咪 唑环构成的碱性作用点,两者通过氢键结合,增强了丝氨酸 羟基的亲核活性,使之易于与乙酰胆碱结合。
检验原理
• 方法学使用丁酰硫代胆碱作为胆碱酯酶的特定底物。胆碱 酯酶催化丁酰硫代胆碱底物的水解,形成丁酸和硫代胆碱。 硫代胆碱使铁氰化物(Ⅲ)还原成铁氰化物(Ⅱ)。吸光 度的减少与样本中胆碱酯酶的活性成正比。
• 1、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黄 疸程度不一定平行,若活力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
• 2、慢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患者此酶活力变化不大,慢性活动型肝炎 患者此酶活力与急性肝炎患者相似。
• 3、肝硬化:若处于代偿期,血清胆碱酯酶多为正常,若处于失代偿期, 则此酶活力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