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实用 PPT
合集下载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02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 “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 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 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 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03
其代表作有《师说》《获麟解》《进学 解》《送李愿归盘谷序》 《左迁至蓝 关示侄孙湘》等。作品非常多,现存诗 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进学解》
是一篇假托向学生训话借以抒发牢骚之作。文章构思别出机杼,语言新颖形象,在技巧上吸收了辞赋体的特点, 也是韩愈文章中别具一格的名篇。
CHAPTER 04
祭文传统与文化内涵
祭文起源与发展历程
起源
祭文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是人们对神灵、祖先表达敬意和祈福的一种文体。
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简单的祷告词,到汉唐时期祭文的成熟和多样化,再到宋明清时期 的规范化和文学化,祭文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祭文种类及特点分析
种类
包括祭祀天地、山川、神灵、祖先等各类祭文,以及悼词、诔文、哀辞等相关文体。
特点
情感真挚、语言庄重、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注重表达哀思和敬仰之情。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体现
儒家思想
祭文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礼仪等观念,强调对祖先的敬仰 和感恩。
道家思想
部分祭文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中的自 然观念,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 顺应。
名家评价与影响
古代名家评价
列举古代文学家、评论家对《祭十 二郎文》的评价,如苏轼、欧阳修 等,展现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 影响。
现代研究视角
介绍现代学者对《祭十二郎文》的 研究视角和方法,如文学批评、文 化研究等,展现其学术价值。
祭十二郎文-优秀实用课件
• 吾念汝从(我)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 归,将成家而致汝。 • 我想就算你跟我到徐州,那还是异乡作客,不是长久之计;作长 远打算,不如回到西边的故乡去,等我先安好家,然后接你来。 (东:在东边居住,名作状 客:客居,名作动 西:向西,名作状 致:使„„来 ,动词的使动用法 成家:古义——安家 今义——成立家庭) •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 唉!谁能料到你突然离开我去世了呢? •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 师,以求斗斛之禄。 • 我和你都是青年男子,认为尽管暂时分离,终于会长久团聚的, 所以才丢下你客居京城谋生,企图挣几斗禄粮。 (少年:古义——青年男子 今义——指人十岁左右到十五 六的阶段) •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 如果早知道会弄出这么个结局,即使有高官厚禄,我也不愿一天
• 1段: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 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 某年某月某日,小叔叔愈,在听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 ,才得以怀着悲哀表达诚意,派遣建中在远方备好应时 鲜美的食物作为祭品,祭告你十二郎的灵位: (远: 在远方,形作状) • 2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 唉!我从小就做了孤儿,等到长大,连父亲是什么样子 都记不清,只有依靠兄嫂。 (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 常语序为“惟依兄嫂”) • 中年兄殁(于)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于)河 阳。 • 哥哥在中年的时候死于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随嫂嫂 把哥哥的灵柩送回安葬在河阳。 (中年:在中年,名作状)
•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 后来又和你跑到江南谋生,虽然零丁孤苦,但没有一天 和你分离过。 •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 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 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人后嗣的,在 孙子辈中只有一个你,在儿子辈中只有一个我,两代都 是独苗,身子孤单,影子也孤单。 •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 嫂嫂曾经一手抚你、一手指我说:“韩家两代人,就只 有你们了!” • 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 悲也! • 你当时还小,大概没有留下什么记忆;我虽然能记得, 但那时候并不懂得嫂嫂的话有多么悲酸啊!
祭十二郎文实用版PPT课件
• 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作长远打算, 不如回到西边的故乡去,等我先安好家,然后接你来。
(东:在东边居住,名作状
客:客居,名作动
西:向西,名作状
致:使……来,动词的使动用法
成家:古义——安家 今义——成立家庭)
•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 唉!谁能料到你突然离开我去世了呢?
只有依靠兄嫂。
(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 “惟依兄嫂”)
• 中年兄殁(于)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于)河阳。 • 哥哥在中年的时候死于南方,我和你都年幼,跟随嫂嫂把哥哥的
灵柩送回安葬在河阳。
(中年:在中年,名作状)
3 •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题解
祭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告
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 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 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 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 者。汉、魏以来,祭文多依照《诗经》 中雅、颂的韵语,也有用骈文的。本 文则不拘常格,以无韵散体来写。
祭文示例
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我们的----------------同志是---------- ,-- 年-- 月生于---,在 度过了他--- 时代,并在---年---
•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 师,以求斗斛之禄。
• 我和你都是青年男子,认为尽管暂时分离,终于会长久团聚的, 所以才丢下你客居京城谋生,用挣些微薄的俸禄。
(少年:古义——青年男子 今义——指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的 阶段)
•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 后来又和你跑到江南谋生,虽然零丁孤苦,但没有一天和你分离 过。
《祭十二郎文》(非常完整版)课件
式和规范。汉代的祭文多为四言或五言古诗,内容主要是对祖先的赞颂
和感恩。
03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是古代祭文发展的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祭文作品。这些祭
文不仅格式规范、文采斐然,而且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其中,韩愈的
《祭十二郎文》被誉为古代祭文中的典范之作。
12
不同类型祭文的写作规范
2024/1/24
告祭文
告祭文是向神灵或祖先报告某件事情的祭文。写作时要简洁明了地叙述事情经过和结果, 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要注意措辞得当、语气恭敬。
祈祭文
祈祭文是为了祈求神灵或祖先庇佑而写的祭文。写作时要明确表达自己的祈求意愿和目的 ,同时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信任。语气要诚恳、谦卑。
谢祭文
谢祭文是为了感谢神灵或祖先的庇佑而写的祭文。写作时要具体描述自己受到的恩惠和帮 助,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景。
2024/1/24
20
作品所体现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024/1/24
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
《祭十二郎文》通过叙述作者与十二郎之间的深厚亲情, 强调了家庭伦理观念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家庭和睦、 兄弟友爱的向往和追求。
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韩愈在文中不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悲痛之情,还通过对 家庭伦理的阐述,表达了对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期望和 责任感。
2024/1/24
文章通过回忆与十二 郎的往事,表达了作 者对亡侄的深切悼念 之情。
5
唐代散文发展概况
唐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时期 之一。
中唐时期,古文运动兴起,主张恢复 秦汉散文的传统,强调文章的内容和 思想性。
2024/1/24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
社会风貌的展现
01
文章描绘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展现了唐
代社会的风貌。
文化传统的传承
02
通过祭祀活动,体现了唐代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重视。
时代背景的反映
03
文章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对于
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唐代其他著名祭文欣赏
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
选用日常词汇和句式
情感的自然流露
韩愈在文中运用了大量日常用语和简 洁明快的句式,使得文章语言平实易 懂,贴近读者。
韩愈在文中对侄儿的去世表达了深切 的哀痛之情,这种情感通过朴实自然 的语言得以真实传递,触动读者心灵。
叙述口吻亲切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作者自身 的视角和口吻展开,增强了文章的真 实感和亲切感。
04
CATALOGUE
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
儒家思想在文章中的体现
1 2
孝道观念 文章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孝”的核心观念,通过 作者对十二郎的悼念和自责,展现了儒家孝道的 重要性。
礼仪规范 文章遵循了儒家礼仪规范,从服饰、祭品到祭祀 过程,都体现了儒家对礼仪的重视。
3
中庸之道
作者在表达情感时,既不过于悲伤也不过于节制, 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
亲情观
强调亲情的重要性,认为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 感,应该倍加珍惜和维护
抒情部分:对十二郎的深切怀念与哀悼
怀念之情
表达对十二郎的深切怀念,回忆两人 相处的点滴细节,展现作者对故人的 思念之情
哀悼之情
抒发对十二郎英年早逝的悲痛之情,表 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悼念
03
CATALOGUE
第22课祭十二郎文完整版PPT课件(2024)
他提出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 ”、“气盛言宜”、“务去陈言”、 “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 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 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 代文宗”之名。
其主要著作有《韩昌黎集》四十卷, 《外集》十卷,《师说》等。
《祭十二郎文》创作背景
《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803年),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 子韩老成,十二郎生与死年可考,推断韩愈写此文时,韩老成就在韩愈 身旁,但即将离世,韩愈在悲痛欲绝之中写下这篇文章。
会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丧葬习俗中体现出的孝道观念
孝道观念在丧葬习俗中的体现
古代丧葬习俗中,子女对父母的丧葬礼仪尤为重视,从守孝三年、庐墓等习俗中可以看出 孝道观念在其中的深刻体现。
孝道观念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孝道是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之一,被看作是人之大伦、百行之先,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丧葬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古代丧葬文化所蕴含的孝道观念、礼仪制度等对于现代社 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
如何传承和发扬古代丧葬文化
可以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举办相关活动等方式来传承和发 扬古代丧葬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 价值和意义。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文章抒发了韩愈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宦海沉浮之苦和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通过对话的形式,将全文贯穿起来,使全文更加生 动感人。
文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祭十二郎文》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是韩愈 将应用文与抒情文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输标02入题
文章所抒发的家庭亲情,特别是所流露的刻骨铭心的 悲痛之情和深切的怀念之情,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 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 代文宗”之名。
其主要著作有《韩昌黎集》四十卷, 《外集》十卷,《师说》等。
《祭十二郎文》创作背景
《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803年),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 子韩老成,十二郎生与死年可考,推断韩愈写此文时,韩老成就在韩愈 身旁,但即将离世,韩愈在悲痛欲绝之中写下这篇文章。
会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丧葬习俗中体现出的孝道观念
孝道观念在丧葬习俗中的体现
古代丧葬习俗中,子女对父母的丧葬礼仪尤为重视,从守孝三年、庐墓等习俗中可以看出 孝道观念在其中的深刻体现。
孝道观念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孝道是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之一,被看作是人之大伦、百行之先,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丧葬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古代丧葬文化所蕴含的孝道观念、礼仪制度等对于现代社 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
如何传承和发扬古代丧葬文化
可以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举办相关活动等方式来传承和发 扬古代丧葬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 价值和意义。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文章抒发了韩愈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宦海沉浮之苦和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通过对话的形式,将全文贯穿起来,使全文更加生 动感人。
文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祭十二郎文》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是韩愈 将应用文与抒情文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输标02入题
文章所抒发的家庭亲情,特别是所流露的刻骨铭心的 悲痛之情和深切的怀念之情,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2024年《祭十二郎文》完整版ppt课件
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
,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
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
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
死,贬为潮州刑史。韩愈任潮州刑史八个月便回朝任
吏部侍郎。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十一日和十二
2024/2/29
20
《祭外姑文》简介及赏析
1
作者及背景
《祭外姑文》是唐朝韩愈所作,为其岳 母所作的一篇祭文。韩愈是唐代著名文 学家、思想家,此文体现了其对岳母的 敬重和感激之情。
2
文章结构及内容
文章开头即表达对岳母逝世的悲痛之情 ,接着回顾了岳母的品德和对自己的关 爱,表达了作者的感激和怀念。最后, 作者表示要以岳母为榜样,继续前行。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
表达作者自幼失去依靠,依靠兄嫂抚养的孤苦无依之情。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叙述兄长去世后,作者与十二郎相依为命的经历。
2024/2/29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强调作者与十二郎之间的亲密关系,突出十二郎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
24
分享交流
分享内容
分享目的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践行孝道的经历和感 受,包括尊敬长辈、关爱家人、承担家务 等方面。
通过分享,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践行 孝道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增强学生的家 庭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分享时间
10分钟
2024/2/29
分享方式
学生自愿上台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 予掌声鼓励。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
本文作者在叙事时不是孤立叙写琐事;而是放在宽阔背 景中处理;以便于琐细中见沉痛;于联系中见深挚
如十二郎英年早逝;本身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系 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别多聚少;再加家世凄凉;作者三 兄早世; 两世一身; 现孙辈惟一的十二郎又逝;岂不悲痛 之情更重;更催人泪下吗
本文特点是直抒胸臆;但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 如写与十二郎幼年时孤苦相依的一段艰难生活;特别 细致动人;关于生死离别的反复重叠;说而又说的抒情;更 显出哀痛至深至切 所以;与其说是写祭文;不如说是诉衷 情 在絮絮切切诉说家常琐事同时;感情也表达得曲折入 微
这篇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反复抒写自己对十二郎的 怀念与叔侄之间生离死别的哀痛 于萦纡中见深挚;于呜咽处见沉痛; 语语从肺腑流出
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死 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思念之情
追悔之情
痛悼之情
人生无常
骨肉之情
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这篇祭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完美的 结合在一起的
2 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感情
本文虽是直抒胸臆;但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还是运用了多种手法将感 情抒发得酣畅淋漓:
一是从自身幼年讲起而又处处紧密联系十二郎的生活;突出叔侄 孤苦相依 情深谊长;
二是以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强调十二郎之死的惨痛之情; 三是不厌其详地写叔侄相会又离别的经过;悔恨自己不该为求禄 而使暂时相别竟成永别;以此加深抒发失侄之痛; 四是设想自己年老体弱本应早死;将会使十二郎忧伤万分;反跌出 今日自己对十二郎早死的悲痛之情;使感情抒发又加深一层; 五是因为悲痛之极而产生不合常情的想法;想去从死;以此来摆脱 痛苦;使感情的抒发到达顶峰; 最后;作者以呜呼 汝病吾不知时一段;将上述种种悲痛作一总括; 使人真正感受到作者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哀痛之情
如十二郎英年早逝;本身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系 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别多聚少;再加家世凄凉;作者三 兄早世; 两世一身; 现孙辈惟一的十二郎又逝;岂不悲痛 之情更重;更催人泪下吗
本文特点是直抒胸臆;但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 如写与十二郎幼年时孤苦相依的一段艰难生活;特别 细致动人;关于生死离别的反复重叠;说而又说的抒情;更 显出哀痛至深至切 所以;与其说是写祭文;不如说是诉衷 情 在絮絮切切诉说家常琐事同时;感情也表达得曲折入 微
这篇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反复抒写自己对十二郎的 怀念与叔侄之间生离死别的哀痛 于萦纡中见深挚;于呜咽处见沉痛; 语语从肺腑流出
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死 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思念之情
追悔之情
痛悼之情
人生无常
骨肉之情
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这篇祭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完美的 结合在一起的
2 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感情
本文虽是直抒胸臆;但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还是运用了多种手法将感 情抒发得酣畅淋漓:
一是从自身幼年讲起而又处处紧密联系十二郎的生活;突出叔侄 孤苦相依 情深谊长;
二是以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强调十二郎之死的惨痛之情; 三是不厌其详地写叔侄相会又离别的经过;悔恨自己不该为求禄 而使暂时相别竟成永别;以此加深抒发失侄之痛; 四是设想自己年老体弱本应早死;将会使十二郎忧伤万分;反跌出 今日自己对十二郎早死的悲痛之情;使感情抒发又加深一层; 五是因为悲痛之极而产生不合常情的想法;想去从死;以此来摆脱 痛苦;使感情的抒发到达顶峰; 最后;作者以呜呼 汝病吾不知时一段;将上述种种悲痛作一总括; 使人真正感受到作者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哀痛之情
《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实用讲解学习
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 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人物。其文众体兼长,多有创新,语言自由朴实。
作者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 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 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 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 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 “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 《马说》《师说》等。
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并注意下列字词读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从韩愈的家庭遭遇中,我们应该得到什 么启发?
爱护亲人,珍惜亲情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 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 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 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 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 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 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 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 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 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 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 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 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 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 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 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 未知其言之悲也。
作者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 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 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 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 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 “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 《马说》《师说》等。
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并注意下列字词读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从韩愈的家庭遭遇中,我们应该得到什 么启发?
爱护亲人,珍惜亲情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 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 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 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 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 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 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 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 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 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 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 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 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 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 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 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 未知其言之悲也。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55页)
1.叙事于琐细中见沉痛。
本文作者在叙事时不是孤立叙写琐事,而是放在 宽阔背景中处理,于琐细中见沉痛,于联系中见深挚.
如十二郎英年早逝,本身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 系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别多聚少,再加家世凄凉, 作者三兄早世, 两世一身, 现孙辈惟一的十二郎又逝, 岂不悲痛之情更重,更催人泪下吗?
解题
• 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 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
• 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 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 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駢为散,不 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
作者与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 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 称韩吏部。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 (792)中进士。元和十二年(817)迁刑部侍郎。 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 吏部侍郎。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 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 提倡古文,进行长期的激烈斗争。“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
给
才
来
有能力
来
安慰 马上
接来
今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墓地
如不能守待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
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然后惟其所愿。
从穴乏声,即葬时下棺入穴
临
代奴婢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
殓,给死人
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得 穿衣入棺
整体感知
一、此文与一般祭文的不同点在哪里?
此文不拘常格:虽沿用四言,但破駢为散, 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 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 写亲人之间的日常琐事,在叙述中抒发苦情与 悲情。
祭十二郎文--优秀实用课件
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 侄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思念之情 痛悼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总结
人生在世总会经历种种的悲欢离合,“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聚就有散, 生离也许就意味着死别。我们要珍惜生 命,珍惜自己和亲朋好友,然而,有时 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不会因为我们的珍 视和眷恋而停留。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 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 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又不得不有的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 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 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 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 希望 成长立业 期也。 才 以(之)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者强 为,把… 当做 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 呼哀哉!呜呼哀哉! 近来 时常疼得厉害
• • • • • • •
闻汝丧 及长 不省 所怙 兄殁南方 省坟墓 归取其孥
(sàng) (xǐng) (hù) (mò) (xǐng) (nú)
丞相薨 汝遽去
(hōng) (róng) (jù)
(zhǎng) 佐戎徐州
万乘之公
相殒其生 尚飨 汴州
(shèng)
(yǔn) (xiǎng)
窆不临其穴 (biǎn)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 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 ,待其嫁,如此而已。 希望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 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如不能守待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 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 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得 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 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 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 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 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 已往,
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并注意下列字词读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祭奠之情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七日,乃 能衔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 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 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 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 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 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 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 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 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 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 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 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对十二郎思念之情
对没能照顾侄儿追悔之情
对十二郎的悼念之情 对哥嫂的怀念之情
感叹自己孤苦无依 身世悲哀
去年孟东野往 ,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 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 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 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 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 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 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 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 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 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 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 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 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 “千古绝调”。
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 “读诸葛 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 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 友。” “祭文中千年绝调” ——明代茅坤。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1—3段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
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 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生离之情
☆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 因和死期。
死别之情
☆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 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 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人物。其文众体兼长,多有创新,语言自由朴实。
作者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 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 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 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 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 “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 《马说》《师说》等。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 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 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 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 期也。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 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 呼哀哉!呜呼哀哉!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 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 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 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 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 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 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 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 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 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作者与背景
•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 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 称韩吏部。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 (792)中进士。元和十二年(817)迁刑部侍郎。 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 吏部侍郎。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 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 提倡古文,进行长期的激烈斗争。“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
感叹自己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整 体 感 知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 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 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 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 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 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 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 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 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 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 的辛酸悲痛。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 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 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 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 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