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子的题 孔子的富贵观与孟子的义利观有何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卷子的题孔子的富贵观与孟子的义利观有何联系道德和利益的矛盾,是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也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矛盾.如何认识、处理具体的利益要求和具体的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古往今来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道德和利益的关系,用传统的学术术语,可归结为义和利的关系.作为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义利关系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早已为我们的先哲们所着重思考和论述.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试就先秦儒家学派的思想大师——孟子的义利学说作一番考察,以期厘清孟子的义利观,并寻找这一思想资源予以我们的现代启示.
一、义利范畴的一般界说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共计98次.如:
⑴“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之诬民,充塞仁义也.”(《滕文公下》)
⑵“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上》)
⑶“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
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共计10次.如: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
⑵“贵贵尊贤,其义一也.”(《万章下》)
⑶“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常把“义”与“仁”、“礼”等字合成一词使用,谓之“仁义”、“礼义”等.(《孟子》一书“仁”字共出现157次,“义”字共出现108次,“仁义”一词共出现20次.)除“义”与“仁”、“礼”等合用外,孟子还常把“义”与“仁”、“礼”等道德范畴相提并论,以阐发他的仁义学说.如:
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
⑵“夫义,路也;礼,门也.”(《万章下》)
⑶“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
⑷“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
⑸“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
⑹“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
从上面⑴—⑹项孟子对“仁”、“义”的界说来看,孟子主要把“仁”看作是人心理上一种应有的“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尽心下》)的道德品性,它是人之居,人之安宅.这种道德品性也就是孟子所认为的人该去修养的道德德目.而“义”,孟子主要把它看作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标准,一种道德规定,它是人路,人之正路.
《孟子》一书中“利”字共出现38次,有五种意思.其一是指利益,作名词,共计24次.如:
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
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
⑶“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尽心下》)
其二是有利于、利用的意思,作动词,共计8次.如:
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上》)
⑵“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尽心上》)
⑶“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尽心上》)
其三是锐利或利害的意思,作形容词,计4次.如:
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公孙丑下》)
⑵“恶利口,恐其乱信也.”(《尽心下》)
⑶“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
其四是以……为利,作动词,计1次.如:
⑴“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尽心上》)
其五是顺的意思,作名词,计1次.如:
⑴“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离娄下》)
可见,“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可以说相当于我们现在通常所使用的“利益”这一概念.尽管这种意义上的“利”并没有象“仁”和“义”那样,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具有很高的范畴性地位,且对义与利关系的思考尚未提升到我们现在所具有的理论高度,但他在《孟子》一书中对利与仁义、利益与道德的关系的思考与论述,却是极其丰富的.
二、义利关系的一般原理
孟子对义利关系一般原理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利益与道德关系的一般原理的探讨,即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首先,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尽心下》)“民非水火不生活”(《尽心上》),美色和富贵呢,则皆是“人之所欲”(《万章上》).他认为,对于生存着和需要生存着的人来说,有些需求是不可或缺的,有些是人所共同的:“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公孙丑》)“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告子上》)“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告子上》)因而当政者要顺着民众的需求,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梁惠王上》)
人民生活需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重要依据,他认识到人活着就有需求,人的需求是开放的,而且一些需求必须不断地得到满足.但是,孟子又认识到人的物质生活并不等于人的全部生活,人的社会生活除了根本意义上的经济性外,还有道德性;失缺道
德性,也就失缺了人与一般动物的差异性.因而,“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禽兽.”(《滕文公上》)
其次,既然人的社会生活具有经济性和道德性,那么现实生活中物利和道德又是怎么一种关系呢?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 ___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梁惠王上》)人们如果没有一定的财用作为生存的保障,就很难形成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没有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就很容易“放辟邪侈”,违法乱纪,胡作非为.这,对于一般的平民来说,尤其如此.“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离娄上》)因而孟子主张当政者最重要的是“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离娄上》).如果当政者“制民之产”(《梁惠王上》,使得民众“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上》),直至做到与民同乐同忧,然而却不能王天下的,这从来都没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孟子肯定了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物质利益的增长和充裕,但他并没有认为物质利益增长和充裕了,则人们的道德水平就一定能自然地提高.所以,孟子指出,在尽量使物质享受达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