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子的题 孔子的富贵观与孟子的义利观有何联系

合集下载

2020(浙江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考前阅读冲刺《群文通训练-义利观念3篇》含解析

2020(浙江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考前阅读冲刺《群文通训练-义利观念3篇》含解析

群文通训练一义利观念主题解说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先秦儒家主张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以义制利,他们把义以为上、尚义轻利作为一项重要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并将其视为君子型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

在他们看来,义既是调整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又是个体内在的道德精神和高尚品质,所以,先秦儒家把义作为行为选择的最高标准,认为利义面前,应舍利取义;生死关头,也要舍生取义。

先秦儒家的义利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战国策·秦策》) 1.苏秦为什么认为人生不能轻忽势位富贵?答:2.综述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富贵观与苏秦的富贵观。

答: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材料二:义,利也。

(《墨子·经说上》)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为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

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墨子·耕柱》)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墨家对“义”的不同理解。

答:4.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儒家之“义”或墨家之“义”的看法。

答: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检测: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Word含解析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检测:第二单元二王何必曰利+Word含解析

二、王何必曰利孟子的义利观与他“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价值主张是一致的,为我们提供了极具内省的启示。

利益是全社会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唯有仁义。

义带给人们的不是贪婪索取,而是“民胞物与”的仁爱,义呈现给世界的不是残酷征服,而是“和协万邦”的王道。

焚帛池内,一株老槐枯朽得只剩下一绺带状的树皮,缓慢地向枝头输送着养分,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课内素材孟子的义利观孟子的义利观形成于我国封建制度确立的初期,它对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起到过积极作用。

但是孟子的“义”所要求的尊敬长辈、非有勿取、修养气节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珍贵的精神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诸如大公无私、无私无畏、廉洁奉公、刚正不阿、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

历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正是在它的激励下,在国难当头、外敌入侵、山河破碎之时,挺身而出,执干戈以卫社稷,同外来入侵者展开英勇斗争;“舍生取义”“义者必急其君”的道德原则,造就了灿若群星的民族英雄和伟大的爱国者,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鼓舞民族斗争的伟大精神力量。

运用角度孟子提倡义,反对利,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以“义”为先,追求社会正义,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政治原则,反对见利忘义、放弃仁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

孟子用“义”衡量人们对利益、财富的态度,“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他认为不是自己的却取过来,是为不义。

孟子的义利观实质上是价值观。

义与利的关系实质上是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正义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孟子所讲的“义”实质是一种利,一种社会功利,国家的长远利益。

孟子言义,反对利,并非完全不言利,只是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

其思想精华,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

《论语》与《孟子》阅读答案

《论语》与《孟子》阅读答案

《论语》与《孟子》阅读答案《论语》与《孟子》阅读答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与《孟子》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与《孟子》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①。

”(《论语·公冶长》)③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孟子·离娄上》)【注】①怨是用希:是用,因此;希,通“稀”。

(1)孔子提出了哪些“远怨”的方法?请简要概括。

(2分)答:(2)在品德修养上,孔、孟为什么都主张“反求诸己”,请简要分析。

(4分)答:参考答案:9.(1)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②不计较过去的仇怨。

(每点1分)(2)“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

因为孔子认为多责备自己就可以大大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孟子认为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

(孔、孟的理由各2分)【参考译文】①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②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③孟子说:“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智的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恭敬的程度。

行为有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求问自己。

”《论语》与《孟子》阅读答案2(一)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孟子· 告子下· 一六》)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②者。

孔子与孟子义利观的比较及启示

孔子与孟子义利观的比较及启示

孔子与孟子义利观的比较及启示摘要:义利之辩不仅是要讨论义和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应怎样对待"利",在什么前提下取"利",这方面孔孟一致主张见利恩义,以利佐义。

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基础上,孟子在继承孔子的义利观后,有所发展,主张尚义贱利,以“挨他、及将“义”和“利”对立起来等思想。

因此、分析孔孟的异同点是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学习儒家义利观的精华,同时,孔孟义利观的真知灼见也对个人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孟子;义利;义利之辩自先秦以来,对于义利之辩的问题古代诸子百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在百家争鸣之中主张重义轻利、义利对立等义利思想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故此,尝试对孔子与孟子义利观进行异同比较,同时分析其义利观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一、孔子与孟子义利观的相同点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儒学创始人;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是战国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因此,他们在思想上具有传承关系。

在此主要介绍孔孟在义利观上的相同点,具体如下:1.孔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孔孟都主张把对待义利的不同态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

孔子从君子小人之辩中来褒"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提出了义利问题,“利”指利益,又指功效,"义"指正当的行为。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的品德吗?孔子回答:君子最看重的是道义,假如君子只有勇敢而不讲道义,就难免添乱乃至作乱;假如小人只有勇敢而不讲道义,就很容易成为盗贼、土匪。

这说明道义是君子一切言行的本质或者说是最高原则。

孟子也把"为利"还是"为善"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

《义者,宜也——对孟子义利观的思考》阅读答案

《义者,宜也——对孟子义利观的思考》阅读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儒家的重义轻利,是不言私利,反对见利忘义,不想因利而害义的观点。

从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中也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求富”、“恶贫”的观点。

孟子重“义”轻“利”,提倡“以义为先,不必曰利”的观点,也阐明了人们在待人接物中,只有先讲求了“义”,才可追求没有副作用的大利的道理。

后来董仲舒讲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与朱熹讲的“必以仁义为先”也都是这个道理。

因此,关于人的利欲问题,儒家诸子欲于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那就是重义轻利、以义为先。

其主旨就是主张在合乎“义”的前提下,去取得正当的、更长远、更大的“利”,从而在这个支点的基础上平衡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发展出一套修身治国之道。

由此可见,孟子的义利观着实开创了义与利理论的新篇章,为后世儒家诸子“义”的学说的生生不息奠定了基础。

中国儒家“义”的思想千年不衰,其中必然有值得我们当世借鉴的理论。

虽然有人认为儒学只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过时的东西,如同“义”这种准则性的学说于当世已经没有价值,但是这些人忽略了儒学对我们民族性格、生存处世方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畸形的。

孟子大义为先的思想,激励着近代革命人士为民族大义前赴后继、舍生取义,让民族于危难中重义轻利,不论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还是在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重“义”的思想已然成为中国人血液中的因子,融入到危难之时的志士心中。

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见义勇为、大义为先”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

然而,当今社会中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发不义之财,得不义之利。

此类以利为上的功利主义,是一种缺乏诚信、道义的危险信号。

对于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我们的“义利观”应该与时俱进,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欣赏、钦佩并推崇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行为。

高三语文先秦诸子百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先秦诸子百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先秦诸子百家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论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题。

(5分)⑴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⑵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理仁》)⑶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⑷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1】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

(2分)【答案】乐:为心中的坚定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为能够坚守“乐”而乐(2分)。

【解析】由(1)“我欲仁”,(2)“喻于义”,(3)“以成仁”,(4)“浮云”,可得出孔子追求仁,讲究道德修养,所以答题时,可从孔子以坚定并坚守信念为乐的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对你的启示。

(答案不超过50字)(3分)【答案】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特色——重义崇德。

(1分)启示: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

(只要答一个方面就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从孔子的信念和后世儒家的道德精神追求可知,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重视的是德和义。

在人生启示方面,可结合着儒家的价值观,从生活的意义、价值、信念、尊严等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题目。

(12分)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日:“无以为①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入虽欲自绝②,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

子张》)颜渊喟然叹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略论孔子和孟子的义利观

略论孔子和孟子的义利观

略论孔子和孟子的义利观作者:张景贤来源:《历史教学》2003年第03期[摘要]孔孟并不轻视物质利益;孔孟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提倡为了大义而牺牲个人利益,甚至舍生而取义。

对孔孟的义利观应当批判地继承。

[关键词]见利思义,舍生取义,批判继承ABriefStudyofKongZiandMengZi‘sViewpointsofJusticeandInterestAbstract:KongZiandMengZididnotdespisedthematerialinterest,andtheyarguedthatwhenyousawthe interestyoushouldthinkthejustice,opposingforgettingjusticewhileseeingtheinterest.KongZiandMengZia dvocatedthatforthegreatjusticethepeopleshouldsacrificehispersonalinterest,evenhislife.KeyWords:Thi nktheJusticewhileseeingtheInterest;Loseone‘sLifefortheJustice;Inheritwithcriticis m义利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价值关系。

义利观则是人们对义利关系的理论抽象和概括。

历史上不同学派的思想家,有着各具特色的义利观。

所谓"义",古人解释很多,涵义较广,它既是指高尚的道德准则,又是指处理君臣关系、国家与人民关系的政治准则,它还是一种远大的社会理想。

所谓"利",则泛指一切物质利益、经济利益。

它包括"公利"和"私利"两大类。

义利观所谓的利,主要指私利而言。

在孔子和孟子的学说中,义利观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有些学者将孔孟义利观的基本思想简单概括为"重义轻利",并从当今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对其颇有微词。

《诸子论“富”》语文阅读答案

《诸子论“富”》语文阅读答案

《诸子论“富”》语文阅读答案诸子论“富”春秋初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

管仲曾任齐国宰相,曾提出许多治国主张,这种“治国必先富民”的见解,也许是他为宰相亲身经历的感受或经验之总结。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荀子·富国》)。

这是说,要使国家富足的根本方法,在于节省国家行政费用,而使人民富裕起来。

国家要把节省的费用,用来改善民生。

西汉政论家贾谊则说:“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新书·大政上》)。

这是说,统治者要把人民富裕安乐作为治国的功绩,把使人民贫困痛苦作为为政的罪过。

贾谊提出过许多治国主张,这里所说的是为政治国的标准。

为政治国,千头万绪,功过难评,但能否先使人民富裕安乐,这是检验为政者功过最重要的标准。

管仲、荀子、贾谊提出的“富民”思想主张,都强调了治国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

“民富”与“国富”是不能分开的统一体。

不能“民富”而“国穷”,也不能“民贫”而“国富”;既要“民富”,又要“国富”。

在这方面,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有精辟的见解。

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等,都说:“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淮南子·主术训》)。

这是说,国家没有几年的积蓄,是说不上富国裕民的。

但是,治理国家,却不能出现国富民穷的局面。

正如荀子所说:“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这是说,田野荒芜而官仓粮足,百姓贫困而官仓财盈,这真正才是国家快垮了。

简言之,如果国富民穷,那么国家政权就要被人民推翻。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也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篇》)。

即是说,老百姓富足,国君谁能不富足?老百姓不富足,国君谁能富足?这里所说的“君”,虽是指国君而不是国家,但孔子同样是强调了富民的重要性。

只有民富,君才能富;同样的道理,只有民富,才能国富。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义利之辨”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哲学课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不过其明朗化和具体化则在春秋战国。

在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礼崩乐坏”,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遭到重大破坏,人们往往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忘却社会礼法和道德义务。

这种情况下,“义为利本,见利思义”的义利思想便应运而生。

作为儒学创始人的孔子对“义利之辨”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孔子承认了“嫌贫爱富”的人性前提。

一般来说,人人皆向往富贵的生活而厌弃贫贱的生活,这种欲望具有人性的合理性。

甚至孔子自己也向往富贵的生活,“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第二,孔子认为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获得利益一定要符合“道”,即儒家所主张的社会伦理规范。

当义利冲突时,要舍利取义。

因此,《论语》中说“子罕言利”。

孔子还将义利的不同取舍作为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成为君子,在行为准则上要以“义”为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以“人民之利”为义,他强调“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要求统治者“因民之利而利之”,这不仅符合安邦兴国的原则,也符合人道主义原则。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直接继承者和发扬者,在“义利之辨”上,孟子继承孔子的义利观,但也有一定的改革和扭曲。

孟子认为“仁者,人心也;义者,人路也,人心本善,追逐利益是人“不能尽其才”的表现。

因此,孟子在人性规定上取消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并且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到了逐利的危害性。

当梁惠王问他有什么利于魏国的建议时,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去利、非利以存仁义,仁义为人性所固有,是至高无上的原则,是必须遵守和实行的,当义利冲突时,自然要“去利取义”。

高考语文:阅读突破_第六章_专题二_群文通练四_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语文:阅读突破_第六章_专题二_群文通练四_word版含解析

群文通练四义利观念主题解说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先秦儒家主张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以义制利,他们把义以为上、尚义轻利作为一项重要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并将其视为君子型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

在他们看来,义既是调整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又是个体内在的道德精神和高尚品质,所以,先秦儒家把义作为行为选择的最高标准,认为利义面前,应舍利取义;生死关头,也要舍生取义。

先秦儒家的义利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战国策·秦策》) 1.苏秦为什么认为人生不能轻忽势位富贵?答:2.综述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富贵观与苏秦的富贵观。

答: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材料二:义,利也。

(《墨子·经说上》)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为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

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墨子·耕柱》)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墨家对“义”的不同理解。

答:4.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儒家之“义”或墨家之“义”的看法。

答: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

《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2单元《孟子》选读第2单元-2(含答案)完美版(最新整理)

《先秦诸子选读》讲义:第2单元《孟子》选读第2单元-2(含答案)完美版(最新整理)

{ ) { ) { )(3) { ) 二、王何必曰利[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叟(sǒu)士庶(shù)人 万乘(shènɡ)之国 不餍(yàn)遗(yí)其亲 宋(kēnɡ) 说(shuì)而罢之然而不王(wànɡ)者 孳孳(zī)为善 蹠(zhí)之徒 利与善之间(jiàn)第 2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孟子遇于石丘(相遇、遇到,动词)(1) 遇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遇合,指得到君主的信任,动词) 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动词的使动用法,(2) 罢{ 使……停止) 以罢三军之师(停止,动词) 以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用、拿,介词) 怀利以相接(相当于“而”,表修饰) 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不译)(4) 而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译为“却”)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表顺承,不译)宋将之楚(到、往,动词)(5) 之 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战争,代词)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这,代词)第 3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义:两个词,这样,却今义:连词,用在句子的开头,表示转折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 不远千里而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 (2)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利益)(3) 苟为后义而先利(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后;以……为先)(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第 5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孟子遇于石丘。

(省略句,状语后置) 译文: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到(宋 )。

(2)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提出观点} (1)孟子见 孟子反驳 正反对比 首尾 梁惠王 提倡仁义 说理 得出结论 呼应 (3)孟子曰 孳孳为利 点明主旨——利与善之间 译文:这样却不亡国的,还从未有过。

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文言文阅读答案

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文言文阅读答案

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文言文阅读答案
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4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4.(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

(2分)
(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

(2分)参考答案:
24.(1)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眼云烟;浮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2分,写出一点,意思符合即可)
(2)一致。

孔子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认为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

(2分,分析正确,阐述合理得分,有欠缺酌扣)。

名著《论语》《孟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论语》《孟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八、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孟子曰:“《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孟子·告子上》)21.在孔子心目中,“贫而乐”的代表人物是颜回。

请用《论语》中的原话来说说颜回“贫而乐”的具体表现。

22.根据以上材料,简析孔子和孟子财富观的异同。

2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2.①孔孟都认同安贫乐道。

孔子认为心中有“道”“仁”,可以不为物质的艰苦和困窘的状态束缚。

孟子也认为拥有仁义道德和好名声,就不用美慕锦衣玉食。

②孔子肯定了富与贵是人们的欲望,肯定人们用正当手段追求富贵,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而孟子认为仁义可作食物,美名可作衣饰,具备了仁义就无需关注外在的贫富了。

参考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贵却谦虚好礼。

”(《论语·学而》)孔子说:“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

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脱它们,君子是不会摆脱的。

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论语·里仁》)孟子说:“《诗》上说:‘美酒已经陶醉,仁德已很富足。

’这是说仁义美德富足,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美酒佳肴了;美好的名声与赞誉加于自己身上,所以就不羡慕别人的锦衣了。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2单元孟子第2课王何必曰利练习+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2单元孟子第2课王何必曰利练习+Word版含解析

王何必曰利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B )A.叟.(shǒu)庶.(shù)人千乘.(shènɡ)B.不餍.(yàn)遗.(yí)其亲宋(kēng)C.构.(ɡòu)兵说.(shuō)而罢之然而不王.(wànɡ)D.孳孳.(zī)蹠(zhí)利与善之间.(jiān)【解析】A.叟:sǒu;C.说:shuì;D.间:jiàn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A.交.(互相)征利弑.(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其君不夺不餍.(满足)B.罢.(停止)之愿闻其指.(意旨) 利吾身.(身体)C.先生之号.(所用的提法) 事.(侍奉)其君去.(离开)仁义D.相接.(交往) 怀.(怀中)仁义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解析】B身:自己;C.去:去掉;D.怀:心里包藏着某种思想感情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导学号 46924143( BD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B.何以.利吾国?C.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

D.以.五十步笑百步。

【解析】BD都当“用”讲;A用来;C连词“来”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导学号 46924144( BD )A.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B.蒙故业,因遗.策。

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D.深追先帝遗.诏。

【解析】BD死人遗留下来的A遗弃;C丢失,损失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145( B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B.河东凶亦然.C.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D.吴广以为然.【解析】例句与B都当“这样”讲;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表示答应,是的;D 正确6.下列句子中的“徒”字,与“舜之徒”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146( C )A .是鲁孔丘之徒与B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解析】 A 弟子:B 白白地;题干与C 都是“类”的意思;D 空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147( D )A .⎩⎪⎨⎪⎧ 先生之号.则不可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B .⎩⎪⎨⎪⎧ 利与善之间.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 .⎩⎪⎨⎪⎧ 何以利吾家.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D .⎩⎪⎨⎪⎧ 苟为后.义而先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解析】 两个“先”“后”都是意动用法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46924148( C )A .本文的三则短文,都运用了正反对比说理的方法,使文章论证有力,中心突出。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甲)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出师表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甲)诗(乙)文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_________________》中有他们的故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甲)诗以“观”字总领全篇,诗人登上碣石山,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B.(甲)诗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借助想象表现了波涛汹涌的壮阔动态。

C.(乙)文第①段中诸葛亮概述21年不平凡的历程,以表明创业艰难,激励后主奋发图强。

D.(乙)文第②段前两句追述托孤之事,“夙夜忧叹”体现了作者高度的责任心。

4.(甲)诗(乙)文的作者都有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不同的是,(甲)诗作者抒发了_______的抱负;(乙)文作者要完成“_________________”的大志。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与孟子义利观的比较及启示

孔子与孟子义利观的比较及启示

在孟 子看 来 , 们 的 区 别 即 舜 以义 为 最 高 价 值 , 君 他 是
子 ; 以利 为 行为 目的 , 跖 是为 利 的小人 。故义 利之 分 即
善 恶 之 分 , 这 里 已 经 表 现 出 把 义 和 利 对 立 起 来 在
了 。 这也是 孟 子对孔 子 思想继 承 和发展 的地 方 。
第 8卷第 3期
201 2年 7月
沈 阳工程 学 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un l f h n a gIs tt o n ier g S ca S i c s o ra o e yn tue f gn e n ( o i c n e ) S ni E i l e
而 “ 义 而 富 且 贵 , 我 如 浮 云 ” 。 “ 利 思 义 ” 不 于 见 , “ ” 面对利 益 及诱 惑选 择 时 , 子将 道 义标 准 作 为 利 是 孔 第 一评判 准 则 。
孔 子是 春 秋末期 著 名思 想家 , 儒学 创 始人 ; 孟子 是 战 国时期思 想 家 , 继孔 子之 后 的又一 位儒 学 大师 , 是 是 战 国时期儒 学 的集 大成 者 , 因此 , 他们 在思 想上 具有 传
孟 子继 承 了 孔 子 的 思 想 , 虽 然 没 有 提 出 “ 利 他 见 思义” 的观 点 , 是 他 很 赞 同 此 主 张 , 说 : 非 其 道 , 但 他 “ 则一 箪食 不 可受 于人 ; 如其 道 , 舜 受 尧 之 天 下 , 以 则 不 为 泰 。 在 孟 子 看 来 , ” 即使 是 贵 为天 子 , 如果 不 符 合
道义 , 也是 不 屑一 顾 的 。从 这 里 可 以 看 出 , 对 “ ” 他 利
利益 , 指功 效 ,义 ” 正 当 的行 为 。2子路 日 : 君子 又 “ 指 “

孔子孟子义利观_孔子孟子义利观介绍

孔子孟子义利观_孔子孟子义利观介绍

孔子孟子义利观_孔子孟子义利观介绍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代表人物,不过他们在对待义利观时却有所差别。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孟子义利观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对“义”“利”的反思按照传统的说法,儒学具有修己和安人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是无法截然分开的。

但不论是修己还是安人,儒学都以“君子”为其枢纽的观念: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安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

从这一角度说,儒学事实上就是君子之学。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研究任何问题都不能离开“君子”这个观念。

孔子谈“义”就紧扣“君子”。

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又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当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回答说:“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在孔子看来,义是君子的立身之本,是君子行为的最高标准。

君子处事合于义则作,不合于义则不作。

在孔子思想中,与君子对照的是小人,与义对照的是利。

他的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就是这种观念的充分体现。

在这里需要着重说明一下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

依照朱熹的解释,“喻”是晓的意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君子了解义,小人了解利。

但据当代学者张诒三的考证,“喻”字应理解成“愉”字,意思是“勤劳”、“劳苦”,“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应理解成“君子为了义而劳作,小人为了利而劳作”。

本文采用张诒三的观点。

因为这个解释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孔子的义利观。

即君子以“义”为安身立命之地,小人以“利”为安身立命之地。

若此理解是合理的,那么孔子实际上就是把求利与求义的分野看作是小人与君子的分别。

孔子对“义”、“利”没有作具体的界定,但从其言谈中可大体了解其含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可见“利”包括“富”、“贵”、“安居”、“饱食”。

这些“利”是指满足个人需求的“私利”。

【最新】不义而富且贵,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19页)

【最新】不义而富且贵,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1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不义而富且贵,阅读答案篇一:论梁元帝读书阅读答案篇一:论梁元帝读书阅读答案上一篇:下一篇:篇三:论梁元帝读书阅读答案201X年北京顺义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201X届高三文化经典练习与答案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201X届高三文化经典练习与答案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文化经典研读练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2 分)①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 ? (1)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句回答)(3 分)答:(2)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 ,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9 分)答: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2 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论语》)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来自:WWw. : 不义而富且贵,阅读答案 )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 (《礼记?学记》)(1)简要概括孔子和《礼记》的“教学观”的共同点。

(4 分)答:(2)孔子和《礼记》表述的“教学观”有所不同,请简要评析。

(8 分)答: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2 分)①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②闻道者,必真知而笃信之,吾辈自己不能自信,心中已无把握,焉能闻道?(《曾文正公全集》)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所体现的精神,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高中论述类阅读:利,是不言私利,反对见利忘义,不想因利而害义的观点。从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高中论述类阅读:利,是不言私利,反对见利忘义,不想因利而害义的观点。从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高中论述类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儒家的重义轻利,是不言私利,反对见利忘义,不想因利而害义的观点。

从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中也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求富”、“恶贫”的观点。

孟子重“义”轻“利”,提倡“以义为先,不必曰利”的观点,也阐明了人们在待人接物中,只有先讲求了“义”,才可追求没有副作用的大利的道理。

后来董仲舒讲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与朱熹讲的“必以仁义为先”也都是这个道理。

因此,关于人的利欲问题,儒家诸子欲于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那就是重义轻利、以义为先。

其主旨就是主张在合乎“义”的前提下,去取得正当的、更长远、更大的“利”,从而在这个支点的基础上平衡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发展出一套修身治国之道。

由此可见,孟子的义利观着实开创了义与利理论的新篇章,为后世儒家诸子“义”的学说的生生不息奠定了基础。

中国儒家“义”的思想千年不衰,其中必然有值得我们当世借鉴的理论。

虽然有人认为儒学只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过时的东西,如同“义”这种准则性的学说于当世已经没有价值,但是这些人忽略了儒学对我们民族性格、生存处世方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畸形的。

孟子大义为先的思想,激励着近代革命人士为民族大义前赴后继、舍生取义,让民族于危难中重义轻利,不论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还是在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重“义”的思想已然成为中国人血液中的因子,融入到危难之时的志士心中。

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见义勇为、大义为先”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

然而,当今社会中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发不义之财,得不义之利。

此类以利为上的功利主义,是一种缺乏诚信、道义的危险信号。

对于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我们的“义利观”应该与时俱进,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欣赏、钦佩并推崇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行为。

儒家义利观的提出——孔子和孟、荀的义利观

儒家义利观的提出——孔子和孟、荀的义利观

儒家义利观的提出——孔子和孟、荀的义利观杨树森(《逻辑修养与科研能力》112~118页,[/book/11637172/])摘要:义利关系与社会财富分配直接相关,在社会生产关系转型时期总是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我国学术界多认为“孔孟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这是对孔孟极大的误解。

孔子虽然强调义的重要性(尚义),但同时又承认私利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他们不反对人们(包括君子)在合乎义的前提下对私利的追求。

对孔、孟义利观的准确的概括应该是“重义不轻利、尚义不排利”。

关键词:孔子儒学义利观“义”与“利”是的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从本质上说它是一个有关社会财富分配的重大问题,因此在社会生产关系转型时期总是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我国目前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评价和对待传统义利观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

近有学者撰文指出:“由孔子提出的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下的物质利益原则是相悖的”①,类似的观点还常见于报刊时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义与利”条也说“孔孟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

其理由仅仅列举了两句简短的言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诚然,作为百科知识型的参考工具书,我们不能要求它在条目中对基本观点展开全面论证,但是它说“孔孟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确实代表我国哲学界和伦理学界的普遍观点,在一般知识阶层乃至普通老百姓中,它也基本上已成定论。

笔者认为,从现有典籍中有关孔、孟的言论和行为的全部材料看,说“孔孟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乃是对孔子和孟子一种极大的误解,用“义利对立,尚义排利”来笼统地概括儒家义利观的特点,也有失偏颇。

必须澄清对孔、孟的误解,搞清楚儒家义利观的历史发展的轨迹,才能对儒家义利观的本来面貌得到一个客观而完整的认识,才能正确评价儒家义利观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一、儒家义利观的提出——孔子和孟、荀的义利观(一)从孔子的言论和行动看孔子义利观的本来面目义利关系涉及到社会财富的分配,它在私有财产和私有观念出现以后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卷子的题孔子的富贵观与孟子的义利观有何联系道德和利益的矛盾,是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也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矛盾.如何认识、处理具体的利益要求和具体的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古往今来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道德和利益的关系,用传统的学术术语,可归结为义和利的关系.作为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义利关系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早已为我们的先哲们所着重思考和论述.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试就先秦儒家学派的思想大师——孟子的义利学说作一番考察,以期厘清孟子的义利观,并寻找这一思想资源予以我们的现代启示.一、义利范畴的一般界说《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共计98次.如:⑴“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之诬民,充塞仁义也.”(《滕文公下》)⑵“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上》)⑶“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共计10次.如: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⑵“贵贵尊贤,其义一也.”(《万章下》)⑶“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常把“义”与“仁”、“礼”等字合成一词使用,谓之“仁义”、“礼义”等.(《孟子》一书“仁”字共出现157次,“义”字共出现108次,“仁义”一词共出现20次.)除“义”与“仁”、“礼”等合用外,孟子还常把“义”与“仁”、“礼”等道德范畴相提并论,以阐发他的仁义学说.如: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⑵“夫义,路也;礼,门也.”(《万章下》)⑶“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⑷“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⑸“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⑹“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从上面⑴—⑹项孟子对“仁”、“义”的界说来看,孟子主要把“仁”看作是人心理上一种应有的“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尽心下》)的道德品性,它是人之居,人之安宅.这种道德品性也就是孟子所认为的人该去修养的道德德目.而“义”,孟子主要把它看作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标准,一种道德规定,它是人路,人之正路.《孟子》一书中“利”字共出现38次,有五种意思.其一是指利益,作名词,共计24次.如: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⑶“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尽心下》)其二是有利于、利用的意思,作动词,共计8次.如: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上》)⑵“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尽心上》)⑶“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尽心上》)其三是锐利或利害的意思,作形容词,计4次.如: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公孙丑下》)⑵“恶利口,恐其乱信也.”(《尽心下》)⑶“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其四是以……为利,作动词,计1次.如:⑴“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尽心上》)其五是顺的意思,作名词,计1次.如:⑴“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离娄下》)可见,“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可以说相当于我们现在通常所使用的“利益”这一概念.尽管这种意义上的“利”并没有象“仁”和“义”那样,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具有很高的范畴性地位,且对义与利关系的思考尚未提升到我们现在所具有的理论高度,但他在《孟子》一书中对利与仁义、利益与道德的关系的思考与论述,却是极其丰富的.二、义利关系的一般原理孟子对义利关系一般原理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利益与道德关系的一般原理的探讨,即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探讨.首先,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尽心下》)“民非水火不生活”(《尽心上》),美色和富贵呢,则皆是“人之所欲”(《万章上》).他认为,对于生存着和需要生存着的人来说,有些需求是不可或缺的,有些是人所共同的:“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公孙丑》)“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告子上》)“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告子上》)因而当政者要顺着民众的需求,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梁惠王上》)人民生活需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重要依据,他认识到人活着就有需求,人的需求是开放的,而且一些需求必须不断地得到满足.但是,孟子又认识到人的物质生活并不等于人的全部生活,人的社会生活除了根本意义上的经济性外,还有道德性;失缺道德性,也就失缺了人与一般动物的差异性.因而,“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禽兽.”(《滕文公上》)其次,既然人的社会生活具有经济性和道德性,那么现实生活中物利和道德又是怎么一种关系呢?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 ___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梁惠王上》)人们如果没有一定的财用作为生存的保障,就很难形成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没有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就很容易“放辟邪侈”,违法乱纪,胡作非为.这,对于一般的平民来说,尤其如此.“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离娄上》)因而孟子主张当政者最重要的是“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离娄上》).如果当政者“制民之产”(《梁惠王上》,使得民众“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上》),直至做到与民同乐同忧,然而却不能王天下的,这从来都没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孟子肯定了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物质利益的增长和充裕,但他并没有认为物质利益增长和充裕了,则人们的道德水平就一定能自然地提高.所以,孟子指出,在尽量使物质享受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务必加强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使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所以孟子又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他甚至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可见,孟子早已认识到物利和道德相互作用的特殊关系,注意到:⑴ ___发展水平的提高是社会道德水平提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⑵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必须提高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同时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或者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的同时必须提高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⑶当政者要使社会稳定、繁荣、发展,就必须物质经济层面和文化道德层面双重着手,不得偏废一方.孟子所阐发的这些观点,从学理上来说是相当精辟和周全的.在物利与道德最一般关系的考察上,孟子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这些原理,无疑是令人叹服的.而孟子所阐发的物利与道德关系的一般原理,对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仍不失指导意义.三、义利并重的政治观孟子的学说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他“自任以天下之重”(《万章下》),“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滕文公下》),向诸侯等当政者传播和宣扬他的治国平世之道.因而,他讲义利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很强政治色彩,其核心之一就是主张政治统治、政治管理上要利义并重.“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园囿,使民不得衣食……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轼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滕文公下》)本着今不如昔、崇古尚贤的唯心史观,孟子认为当时的当政者不师先贤,不行仁政,不讲道义,只是一味地“好货”,“好色”,好“广士众民”,“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梁惠王上》)他们“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梁惠王上》).他们“制民之产,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死亡.”(《梁惠王上》)这些当时“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梁惠王上》)的民不聊生、社会动荡,孟子归结为根本上都是因为政治统治、政治管理上只讲利而不讲义造成的.所以梁惠王接见他的第一句话就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上》)时,孟子显得有些不耐烦,指出:“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他认为后义先利、唯利是图的话,就“不夺不餍”,必然“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必百乘之家”.“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梁惠王上》)“无礼义,则上下乱.”(《尽心下》)孟子认为当政者一方面要使君臣、父子、兄弟“怀仁义以相接”(《告子下》),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从而整个社会和谐、有序、稳定.另一方面,“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离娄下》)孟子认为当政者要对百姓实行仁政,体民心,察民情,以民为本,以民利为本,“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离娄上》);象舜那样“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滕文公上》);象舜那样“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当政者如果“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他甚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天真地认为只要以民为本,以民利为本,讲仁义,行仁政,则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即使是小国也可以保全而不被大国吞并,甚至可以王天下——“(宋)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滕文公下》)“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告子下》)在军事攻伐这一重大 ___上,孟子认为要从真正的道义出发,如汤征葛“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滕文公下》)那样方能兴师出兵.因而对齐攻燕,孟子依据百姓的利益得失来作评判:“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梁惠王下》)但是,如果攻取了却没有使百姓获得好处,反而“如水益深,如火益热”(《梁惠王下》),则不过是换个 ___罢了,实则“三王之罪人也”(《告子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如果军事攻伐等合乎民利,合乎真正的道义,孟子认为完全可以不顾什么礼制名份,甚至可以把君主杀了——“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四、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孟子义利观中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孟子肯定了人需求的必然性、合理性,但是孟子认为人求利逐利又不能没有一定的限制和规范,如果君臣、父子、兄弟等“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告子下》).所以人不能背义取利,不能以利害义,对待利要以义取之,以义与(予)之.第一,孟子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其核心是:“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万章上》)君子爱利,取之有道,获之有道,对一些有悖道义“求富贵利达”(《离娄下》)的途径和方法,有修养的人是以之为耻的.“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尽心上》)而“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万章下》).“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滕文公下》)如果人们能够做到严格地以义待利,那么就会“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不义之室而不居也”(《滕文公下》),甚至“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万章上》或者“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公孙丑上》).第二,孟子主张对待别人的馈赠也要按礼义谨慎地处理,不能随便接受,否则“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公孙丑下》)?君子的道德人格,是不能为金钱财物等所收买的.第三,孟子认为对嫁娶之事,也必须依礼义来进行.青年男女不能“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空隙相窥,逾墙相从”,否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滕文公下》).第四,对于“犹农夫之耕”的“士之仕”(《滕文公下》),即做官,孟子认为也要由之以道,不经合乎礼义的路子来谋得官做,就象青年男女钻洞爬墙以私会、私通一样,是被人所卑视和谴责的.所以孟子说,“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仕者,与钻隙之类也.”(《滕文公下》)第五,孟子认为君臣、父子、兄弟等人伦之间必须心怀仁义相处,如果人与人之间处处以私利来算计,唯利是图,“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怀利以相接”(《告子下》),那么其“终去仁义……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告子下》).第六,孟子也注意到了形式性道义和实质性道义有区别的问题.“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告子下》)孟子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义,利也”(《墨子·经上》,但他明确认为要权衡形式上的礼义与实质上的利益熟为重要,并取重要的一方面.如果符合真正的道义,也可以不遵循所谓的礼义规范而采取行动.“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告(父母)则不得娶……不得妻.”《万章上》)“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告子下》)“嫂溺不援,是豺粮也.”(《离娄上》)故孟子对特定条件下“舜之不告而娶……帝之妻舜而不告”(《万章上》,“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告子下》),“嫂溺援之以手”(《离娄上》)表示赞同.而这三者按当时通行的道德标准是为人们所无法接受的.甚至臣弑君这种当时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孟子也没有一概否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梁惠王下》)只要符合实质性道义,也可以违背所谓的道义即形式性道义而犯上作乱.所以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尽心下》)可见,在对待利益的一般原则上,孟子主张以义取之,以义与之.在具体的待人接物上,孟子主张要依当时社会所认可的具体礼义进行,如婚姻嫁娶,如接受礼物,如为仕做官,如处理家人、君臣、朋友关系等,并且要懂得权衡和变通,不拘泥,不死板.当然,待人接物的具体礼义是变化的,此时社会所认可的礼义标准也许过了一段历史时期就不为彼时的社会所认可,彼时社会所认可的礼义标准也许过了一段历史时期也不为此时的社会所认可.孟子当时所提倡的一些人伦道德标准,今天很多是无法接受的,我们就理应抛弃,如婚姻嫁娶和处理家人关系上带有封建主义色彩的道德标准等.但是,孟子所揭示的待人接物要依之以礼义的道理,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是正确的.作为“礼义之邦”的中国,这种生活上以义待利的文化传统我们理应发扬光大,并落实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五、崇义尚道的人生观生活观的最高内容是人生观,顺着孟子对以义待利生活观的论述,我们就进入了属于生活观深层次的人生观——把生活观和人生观剥离开来分析,是因为孟子对有别于一般生活观的人生观作了着重的论述.孟子所遗留给后世最宝贵的思想,也是影响后世最深远的思想,除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之外(但这种思想绝不是民主思想),就是崇义尚道的人生观.孟子高扬他崇高的道德精神,宣传和践行着一种崇高的、崇义尚道的人生价值取向或人生精神.孟子继承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的思想和精神,主张人应该有“舍生而取义”《告子上》的崇高精神理念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大丈夫人格.“周于利者凶年不杀,周于德者邪世不乱.”(《尽心下》)孟子认为人应该象追求使自己富足起来一样,追求自己道德的高尚和完美.如果“尊德乐义”(《尽心上》),那么就会“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因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尽心上》).孟子还认为,人在顺境得志而有条件有所作为的时候,就应积极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以利于天下之民;如果不得志而无条件有所作为的时候,就至少不得“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尽心下》),而是应该保全自己的道德品性,不失自己的个人之“善”.所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滕文公下》“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梁之味也.”(《告子上》)当人们有了崇高的道德境界,就能自由地、合乎礼义地对待外界的种种诱惑,做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尽心上》),达到完全自律自制、以德自慊的境地.面对利与义的严重冲突和对抗,孟子认为就应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这才算是真正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君子、大丈夫就当以身殉道,而不是以道殉身或以道殉人,“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尽心上》)所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此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告子上》)当然,孟子认为人们的道德水平也是有差异的,比如“士”和“民”就有差别:“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梁惠王上》)但是,本着性善论,孟子并不认为人就不能高尚和完美起来.他说,为什么人可以去生却不选择去生呢?为什么人可以避死却不选择避死呢?因为人心里有比生更高的追求,有比死更深的厌恶;比生更高的是道义,比死更深的是背叛道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告子上》)孟子认为人如果有崇高的道义追求和坚贞的大丈夫人格,万钟的俸禄,华丽的住宅,妻妾的侍奉以及别人的赞美和感激,在眼里又算得上什么呢?而有些人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而背弃道义,实在是丧失了他的本性啊.所以孟子感叹道:“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告子上》).“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滕文公下》,《万章下》)孟子极力主张人的一生应该生则有为,死则其所——“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活着就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尽心上》),且“自任以天下之重”(《万章上》).“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怎能“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尽心下》呢,惟有“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然矣”(《尽心上》).至于如何达到崇高而自由的精神境界,孟子在书中提出了“寡欲”说和“养气”说等,此不细述.结语纵观《孟子》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它洋溢着孟子作为那个时代一个知识精英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渝的救世情怀:以民为本,以利为本,崇古尚贤,崇义尚道,自承先圣,身任天下.正因为那个变革性、过渡性时代的礼乐崩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孟子以天下苍生黎民为念,高举仁义的思想大旗四处游说,奔走呼号.“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他“述唐、虞、三代之德”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尽管对那个时代来说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但他毕竟表达了黎民百姓渴望丰衣足食,渴望安居乐业,渴望和平、统一、稳定的心声;也对一些 ___相对采取有利于百姓生产、生活的仁政措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