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分析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分析孔子与孟子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对孔子与孟子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究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敬重天命的态度孔子和孟子都是虔诚地敬重天命的。
他们认为,人类存在于天地之间,应该尊重天地的规律,并追求道德、真理和智慧。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尊重天命,从而遵循道德。
他主张“天命之谓性”,即天生的本性是与道德相合的。
孔子认为,人性中天赋的道德观念可以通过自我修养和学习来加以培养和发扬。
孟子则主张“天下之大,唯人为贵”,认为人类是自然之中最为重要的存在。
他强调,人性本善,应该通过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来培育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人性观点的差异在人性观点方面,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人性包含了善恶两个方面。
他提倡儒家思想中“仁”,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爱他人的品质。
孔子认为,当一个人追求“仁”的品质时,他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孟子则主张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的道德感,因此应当对他人施加照顾、仁爱和尊重,从而体现出人性中的善良。
孟子认为,要抑制人们邪恶的倾向,就应该培育人们良好的习惯、品德和道德观念。
三、关于君臣、民众的道德责任孔子和孟子在对于君臣、民众的道德责任上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君臣有道德责任,应该为了百姓的幸福而努力工作;而百姓应该忠实服务君王,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
孔子强调了“仁治”的思想,即通过道德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孟子则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
他认为,贵族应该注意自己的义务,而百姓则应该关注自己的权利。
孟子主张“民为邦本”,认为国家的根本由人民组成。
他提出了“王道”思想,即君王应该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关于个人修行的渠道孔子和孟子的观点在个人修行的渠道上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修行应该从自身开始。
他主张通过自我反省和学习,追求属于个人的完善。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
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
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爱人者,人常爱之。
敬人者,人常敬之。
”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
(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
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
孔子与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异同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
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
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
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
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
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
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
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
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孔孟仁政思想的差异
孔孟仁政思想的差异在儒家学说中,孟子向来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对孔子的思想有继承也有发展,在治道观上也是如此。
治道即治理之道,为政之道。
在治道观上,孔子主张施行德政;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孔子德政与孟子仁政的异同。
相同点:1、孔子德政和孟子仁政的目标都是重建社会伦理秩序。
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讲“正名”; 孟子讲不“遗其亲”、不“后其君”, 讲“尧舜之道, 孝弟而已矣”。
《中庸》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伦为“天下之达道”。
在儒家理念中, 五伦既是每个人, 也是家、国、天下共同的存在方式, 从个人到家、国、天下, 离开这五种伦理关系都不能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
因此, 社会伦理秩序的建建设和维护一直是自孔孟以来儒家治理的根本问题。
2、在孔孟思想中,仁即德的内涵,因此二人都把仁德视为“为政”的根本要素,这是二者之所同。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政”的“政”是指法制禁令, “刑”指刑罚, “政”、“刑”都是强制性的规范, 只能制约民众外在的行为,不能养成内在的羞耻心、价值观, 人们不违背规范, 只是规避可能受到的惩罚, 并不认为违背规范是可耻的,“道之以德”, 是通过为政者道德人格的魅力与其德行的感召, 兴起民众为仁向善的心志, 在内在心志的驱动下,自觉自愿、自动自发地效法为政者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
“齐之以礼”是通过礼乐的教化、规范功能, 使社会推崇的道德伦理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内心, 养成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孟子说: “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
”他认为“以力服人”只能是暂时的, 并且还会在人们心中积聚不满情绪, 一旦有机会, 就会爆发为反抗行为, 破坏社会秩序。
“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无论力之大小强弱, 都会自觉自愿地效法为政者的价值导向, 遵循社会伦理规范。
孔孟一致认为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和稳定不能靠外在强制, 只有在人们内心道德意识的自觉驱动下养成的、自动自发的行为习惯才是最可靠的, 在位者的德行则是全社会道德意识自觉和伦理行为习惯养成的价值之源。
孔孟的异同点
孔孟的异同点引言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比较孔子和孟子的异同点,包括思想观点、教育理念、政治主张等。
思想观点1. 人性观•孔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通过道德修养可以使人自我完善,并通过自己的榜样影响他人。
•孟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也具备良知。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发展良知,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2. 教育观•孔子:注重教育培养,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礼仪、音乐、书法等传统文化,并倡导“君子”教育模式。
•孟子:强调以爱心去教育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并提出“三纲五常”的教育原则。
3. 家庭观•孔子:强调家庭伦理,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够治理好家庭和国家。
•孟子:注重父子关系,主张“亲亲、尊尊”,认为父母应该以榜样的力量来教育子女,并倡导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观。
政治主张1. 统一思想•孔子:主张通过君主的德行来统一民众的思想,使人们都能够遵循礼仪和道德规范。
•孟子:认为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去统治国家,通过行善和榜样的力量来感化民众。
2. 治理原则•孔子:提出了“仁政”、“君子政治”的理念,强调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去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
•孟子:倡导了“民贵君轻”的政治观点,认为君主应该尊重民众的需求,并以公平正义的原则来处理政务。
影响与传承1. 影响范围•孔子: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儒家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教育体系•孔子:创办私塾,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并将自己的思想传授给后人。
他提出了“教育无疆”的理念,强调普及教育。
•孟子:在教育方面,孟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并倡导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理念。
结论综上所述,孔子和孟子在人性观、教育观、家庭观以及政治主张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两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他们在一些核心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并探讨他们在道德观念、人性论和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异同。
一、道德观念比较孔子主张“仁”和“礼”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修养自身的德行和遵守社会规范可以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他认为“仁者爱人”,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准则。
孔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人品德的培养和对他人的关怀。
相比之下,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性的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有“良知”的存在,每个人都具备了解和追求善的能力。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仁爱”和“义”的实践,并认为政府的责任是保障人民的福祉。
孟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追求善的过程中发挥良知的作用。
二、人性论比较孔子对人性的看法相对较为保守。
他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有限的,人们需要通过修身来充分发挥和发展自己的人性。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他特别注重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来调节人性的缺陷。
相比之下,孟子对人性的看法更加积极。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天生具备良知,能够辨别是非善恶。
他主张通过追求“仁”和“义”来发扬人性的本善,并且相信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力。
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的天赋和主体性,强调个人应当积极主动地追求善与公正。
三、政治理论比较孔子的政治理论主要集中在家庭和社会的治理上。
他主张通过道德的典范来领导社会,通过仁爱和礼仪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孔子强调君主的德行和贤能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德才并重的人才能担任政治领导职位。
他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对立观念,认为君子应该以德治国,小人则以权力和私欲来驱动。
孟子的政治理论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公正。
他认为君主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支持,君主应该为人民谋幸福。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异同点)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教育功能孔子和孟子在人的个性形成上都肯定教育的功能,但论点不完全相同。
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学习不同而相差愈远。
孟子是根据他的性善论肯定教育的功能。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都是生来就有的。
不过孟子认为这些道德品质最初只是一种萌芽或端倪。
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以下引证《孟子》只注章名)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告子上》)可见孟子所说的性善,并不是天生完成的仁德,而是形成仁德的先天素质,要想充分发挥天生素质,那就需要教育。
孟子就是这样以他的性善论来肯定教育的功能。
孟子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否则人就不能成为人,而与禽兽差不多了。
他说:“人之为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滕文公上》)人的天生善性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形成并完善起来。
孟子认为,教育可以超出禽兽范畴,提高人的价值,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孟子这个见解是很可贵的。
孟子和孔子同样认为教育对形成人的个性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孟子在说理上或论证上,比孔子显得更深化了。
二、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根据孔子的“庶、富、教”思想,对人民实施教育,是在人民生活富裕之后的事情。
就是说,在人民经济有保障的条件下来进行教育。
孟子在教育与经济关系问题上谈得比孔子更详细、更深刻。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他把政与刑的作用和德与礼的作用加以比较,认为德礼对于治理国家是最有效的,因为政、刑只能使人民不犯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礼教来引导人民,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从内心归服。
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实施教育。
孔子把政治和教育看成一回事,认为德政和教育实质相同。
孟子继承孔子这一思想,并进一步作了发挥。
他明确地区别了政治和教育的不同性质和作用。
孟子说过:“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孔孟的异同点
孔孟的异同点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思想有着一些明显的异同点。
一、异点1. 对人性的看法不同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但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会变得不好。
他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学习来修身养性,使自己变得更加善良。
而孟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但是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使人变得更加善良。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自我完善来达到道德的高度。
2. 对仁爱的理解不同孔子认为仁爱是人类最高尚的品德,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
他认为仁爱应该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包括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
而孟子则认为仁爱应该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还应该包括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等。
3. 对政治的看法不同孔子认为政治应该以仁爱为核心,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仁爱的品德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君主应该尊重民众,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政策。
而孟子则认为政治应该以道德为核心,君主应该以德治国,以道德的力量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君主应该尊重民众,但是也应该有权威和力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同点1. 倡导修身养性孔子和孟子都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自我完善,才能达到道德的高度。
2. 倡导仁爱孔子和孟子都认为仁爱是人类最高尚的品德,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
他们认为人们应该以仁爱为出发点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 倡导民本思想孔子和孟子都认为政治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政策。
他们认为君主应该尊重民众,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治理国家。
总之,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的思想有着一些明显的异同点,但是他们都倡导修身养性、仁爱和民本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
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一、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4、仲弓问仁。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继承孔子这种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爱人者,人常爱之。
敬人者,人常敬之。
(《孟子·离娄下》)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二、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1. 人性问题。
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
孔子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要“温良恭俭让”。
孔孟思想的异同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
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
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
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四曰:十二字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此外,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以诗、礼、乐作为教育内容。
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和六艺(都可称作六艺,但在此以区别)。
论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V1
论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V1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思想虽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异同。
一、政治观点方面:1. 政治目标孔子的政治观点最终目标是推动“仁政”,即通过实施仁政来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和谐。
而孟子认为最终目标是实现“天下太平”,即使所有的人都可以安享福利。
2. 政治原则孔子强调纲常,认为在实行政治活动时应该遵循道德规范和法律,强调以仁德治国,推崇“以德为先”。
而孟子则更加强调政治实践,他认为在实践中才能够体现真正的德行。
他持中庸之道,认为应该让天赋人权成为一种平衡。
3. 政治立场孔子重视传统和尊重靠前人给出的坚实思想。
他主张实行封建制度,强调君主应该对人民负责。
而孟子则主张打破成规,干预国家事务,强调在忠诚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制度,并通过对这些制度的维护来实现“天下太平”。
二、实践观点方面:1. 社会阶级孔子认为社会阶级应该有严格的层次,贵族应该担任治理角色,而平民应该负责生产和交税。
而孟子则认为社会阶级应该是不固定的,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个人发展和社会服务来确定社会地位。
2. 战争观念孔子认为战争应该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是用来解决争端和问题的。
而孟子则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准备和谨慎应对,才能真正的实现“天下太平”。
3. 国际关系孔子认为,国家应该尊重邻国,遵守道义规范,避免用武力来打破现有的和平。
而孟子则认为,为了实现“天下太平”,国家应该在军事上保持某些水平,以便在必要时保卫自己的利益。
总之,孔子和孟子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思想为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
虽然他们的政治思想在某些方面略有差异,但他们都致力于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他们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都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上却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以探讨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首先,孔子和孟子都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的过程。
然而,他们对于德行的理解却有所不同。
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个人的修养和家庭的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孟子则强调“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和培养。
他主张培养人的仁爱之心,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公正。
因此,孔子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而孟子则更注重社会伦理和公共道德。
其次,孔子和孟子的教育方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原则,即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和朋友之道,以及仁义礼智信五种常行之德。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则更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启发性。
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培养人的智慧和判断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另外,孔子和孟子对于教育的目的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以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他主张通过学习经典和传统文化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孟子则更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实用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智慧和才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他主张通过实践和启发来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判断力,以实现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进步。
最后,孔子和孟子对于教育的对象也有所不同。
孔子主要关注的是贵族子弟的教育,他认为贵族子弟是培养社会领导者和文化传承者的重要对象。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贵族子弟的德行和修养,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则更关注普通人的教育,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只要有志于学习和进步。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为师者的启示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为师者的启示作者:蒋晓彤牟维珍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年第06期孔子、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套培养人才的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孔子与孟子教育思想的相同点(一)人人都应受教育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通过教育,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水平都会得到提高,但人与人之间也逐渐会产生差距。
这就是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还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人人都能接受教育。
孟子倡导“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这四端虽然是人本身所固有的,但它们还只是善的萌芽,如果要成为“君子”,还必需经过后天的教化,使其得到扩充和发展。
(二)因材施教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深入地了解了弟子们的能力水平及性格特点等情况,以便对其施行不同的教育方式。
在《论语·先进》篇中就有这样的一个生动例子:“子路问孔子:…我听到的事应该马上去做吗?‟孔子说:…你的父兄还在,你应该先去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一会儿冉有也来问:…我听到的事应该马上去做吗?‟孔子说:…你应该马上去做。
‟公西华很奇怪,就大胆地去问孔子:…冉有和子路问的是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您的答复却不一样呢?‟孔子说:…子路的胆量有两个人的大,所以我要压压他。
冉求平日做事爱退缩,所以我要鼓励他。
‟”孟子也很注意因材施教,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和孔子一样都注意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这种教育方式也受到了学生的赞扬,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曾经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三)对学生充满感情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在生活中,他平易近人。
孔子和孟子思想有什么异同
孔子和孟子思想有什么异同孔子和孟子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那孔子与孟子思想有什么异同?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异同,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他们都推崇“仁政”思想,但在本质上两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首先是两人的性格上。
孔子幼年家里贫穷,他的满腹才华,基本都是靠自学。
他向长者请教学问的时候,都是彬彬有礼,这也就塑造了他敦厚的性格。
他教育学生,总是不厌其烦。
甚至连性格暴躁的子路也被他感化,心甘情愿拜他为师。
而孟子则不同,孟子的性格较刚烈,愤世嫉俗。
这也可能是孟子生活的年代已经和孔子有所不同。
孔子时期还是春秋时期,周朝的礼乐尚未完全崩坏,而到了孟子的战国时期,各路诸侯互相攻伐,早已把礼乐全部抛到了脑后。
孟子自视为救国救民的济世能人,他看到诸侯交战,百姓饿殍遍野,其愤怒之情不愈言表,才有了“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话。
其次,两人对“仁义”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的“仁义”思想是建立在周朝的基础上,他提出的“仁”,还只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而到了孟子,他“仁”的定义更加形象化了,对“仁”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
第三,从施政角度来说,孔子比较偏向于“复古”。
他提倡恢复周朝时期的礼乐,他对礼乐的看法就是不僭越,所以他才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法。
而孟子则比较激进,在他看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施行暴政的君王总是一语中的,表现了他朗朗正气。
圣人孔子与亚圣孟子纵观几千年的浩瀚如烟的的历史,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一直的深深影响着我们。
两个人都是我国古代上伟大的思想家,以及哲学家。
他们的言行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于“仁”的看法,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意义。
孔子对于“仁”,正是以往关于“仁”的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首先他将“爱亲”作为是“仁”的源泉。
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将“仁”定为“爱人”。
孔子对于“仁”的伦理道德不仅仅指的是个人还指的是政治上的“仁”,尽管孔子对管仲在礼仪上的行为颇为不满,但是还是站在政治的立场对管仲进行批评。
论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1)
论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1)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塑造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石。
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人们所推崇和尊重。
然而,孔子和孟子政治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差异。
一、人性观点的不同孔子强调,人生而好善,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性中的“仁”是天赋的,是一种良好的品格,可以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被发掘和提高。
相比之下,孟子提出了“善恶之心人皆有之”,认为人性的本质是中性的,只有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才能让人性趋向于善。
二、政治观点的不同孔子强调君子的道德修养,认为政治的首要职责是教化君子,以德治天下。
他认为君子必须是行善者,才能维持天下的太平和安定。
相比之下,孟子认为君主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应该担负更大的责任,承担起为人民造福的重任。
同时,他强调贤能的重要性,认为政治领袖应该由德才兼备的人执掌。
三、治理方法的不同孔子提出“五常”理论,即仁、义、礼、智、信,强调以礼治国,使各级官员遵循这些道德规范行事,从根本上实现了国家的治理和稳定。
孟子认为道德感是人性的核心,而从管治的角度看,他鼓励间接的管治方法,强调将问题留给地方官员处理,而不是干预每个小细节。
四、国家理念的不同孔子认为,国家最终的目标是追求和平、安宁和人民的福祉。
他强调以仁德治国,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支持下,国家能够获得长治久安之道。
孟子则认为,国家应该遵循持久,保持谨慎和增强自我责任的思想,一旦国家的利益受到威胁,就有必要采取决断的行动,而不是保持平衡和稳定。
结论:总之,虽然孔子和孟子在一些思想中有所不同,但两位思想家都强调了在个人和国家层面上的“德治。
”他们认为一个具有经验,标准高的领导人将会是好执政者,可以制定坚定的原则并在实践中应用它们,从而为人民提供和谐安宁,因此他们的贡献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他们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在一些核心观念和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一、人性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人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区别。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天赋的善良本性,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够达到完善的状态。
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教学相长”,即通过学习和教育来培养人的德行和品德。
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但易变,他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善恶两种倾向,而人的善恶之间的选择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行为。
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性善论”,即通过道德规范和修养来培养人的善良品质。
二、教育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教育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人的品德,他主张通过学习经书和礼仪规范来培养人的修养和德行。
他提出了“六艺”的概念,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和知识都是他认为每个有修养的人都应该掌握的。
孟子则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情感和道德觉悟,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和善良本性。
他强调“以心行道”,即通过内心的感悟和理解来实现道德行为。
三、仁政思想孔子和孟子都十分关注政治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孔子提出了“仁政”思想,他认为政治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激励人民的道德修养和追求善良行为,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他强调君主应该具备仁德和谦逊的品质,以身作则来影响和感召人民。
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民的权利和社会的公平性,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以民为本的思想,关心人民的利益,并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
四、人际关系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孔子认为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礼仪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
他提倡的是一种正面的道德互动和关爱之道。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在中国古代,孔子和孟子是两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孔子和孟子的教育思想,探讨他们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学生角色等方面的异同。
一、教育理念比较孔子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人的道德修养。
孔子强调人们应该具备君子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他认为个体的道德修养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孔子的教育注重教导学生在品德、礼仪和人际关系方面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比之下,孟子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人性的培养。
孟子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这种善良的本性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使每个人发展并实现自己的天性。
因此,孟子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
二、教育方法比较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传授和学习经典文化、注重礼仪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经典文化来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讲授礼仪来培养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规范。
此外,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鼓励学生思考并通过对经典文化的解读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孟子的教育方法注重亲身实践和启发式教学。
孟子认为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提倡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启发式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孟子鼓励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勇敢地克服困难,相信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三、学生角色比较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他们应该虚心接受教导,并遵循教师的指导。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尊重师长的权威,以及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孔子注重师生关系的亲密和师生间的相互理解。
孟子的教育思想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孟子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天赋,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孟子鼓励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结来说,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通过经典文化和礼仪教育来塑造良好的品德;而孟子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通过亲身实践和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脑筋急转弯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脑筋急转弯一、寓意洞察的孔子与情感关怀的孟子在人们心目中,孔子往往被视为思想深邃的智者,而孟子则被认为是释放爱与关怀的象征。
这两位伟大的中国哲学家都对人性和社会伦理有着独到的见解,然而他们在表达方式中体现的风格和特点却有所不同。
孔子在他的经典著作《论语》中,以简洁精炼的语言阐述了许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他善于从简单的日常情境中引申出深远的寓意,给人带来了思考和启示。
举例来说,当孔子被问及如何培养人才时,他简短而有力地回答:“视其所好而知其所可。
”这句话意味着我们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潜力去培养他们,这不仅体现了孔子对个体发展的关注,也体现了他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相比之下,孟子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怀。
他认为人是有感情的存在,而且正是通过情感来构建社会和谐。
孟子的观点在《孟子》一书中有很好的表现。
在书中,他多次强调如何培养和展示情感,以及通过爱和仁慈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联。
例如,他提倡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人,认为只有通过充分的关爱与善意,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孟子的观点更注重心灵的温暖和情感的交流,与孔子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辩证思维的孔子与平衡取舍的孟子孔子与孟子都是辩证思考的代表,他们在处理事情和问题时,总是能够把握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
然而,他们在权衡利益和取舍方面的观点有所不同。
孔子注重实际情况和现实利益。
他认为,人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灵活地取舍,以达到最大的利益。
在《论语》中,孔子说过:“愚公移山,虽远必诛。
”这句话通过寓言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问题,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
孔子认为,为了实现目标,人们应该努力追求,而不是被困难吓倒。
他的思想强调了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孟子更强调人的道德取舍和内心的平衡。
他认为,人应该坚持高尚的道德准则,并在个人和社会之间找到平衡。
孟子提倡“兼爱”和“仁慈”,他认为只有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行为,才能实现内外的平衡。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总结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总结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对社会和政治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建议。
下面将从人性、道德伦理、育人观念、政治观点等方面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总结。
首先是人性观。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天生都具备良善的本性,但随着成长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恶之心会有所不同。
因此,孔子强调应通过教育来提高人性的善良,使人们能够追求道德的完美。
相反,孟子认为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天性容易偏向于自私和欲望,需要通过教育和修行来约束和改善。
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天性是自私、贪婪和好斗的,而且没有道德限制时,人们会陷入混乱和动乱之中。
因此,荀子强调需要通过政治制度和自律来管理人性的恶,使社会保持稳定和秩序。
其次是道德伦理观。
孔子的道德伦理观强调仁爱和道德规范,他认为仁者爱人,应以仁爱来治理社会。
孔子主张通过仁义礼智信来约束行为,追求道德的完美。
孟子则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四端”的伦理观念,即仁、义、礼、智。
孟子认为人应该具备仁爱的品质,尊重他人,负责任地行动,并通过礼仪来规范行为。
荀子的道德伦理观则强调秩序和等级,他认为人们应当根据其社会地位和身份来遵守不同的行为规范,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再次是育人观念。
孔子提出了“以教为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育人观。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乐趣,通过榜样示范和启发引导,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孟子则更加注重教育的目标和效果,在育人方面提出了“教育养性”、“无是非之心”等观点。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改变人的性格和行为,使人具备仁爱、智慧和自律的品质。
荀子则较为强调礼仪和教化的作用,他认为通过教育和礼仪的规范来塑造人的品德和行为,使人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最后是政治观点。
孔子的政治观点主张君主为民服务,通过仁政来治理国家,追求社会的和谐和安宁。
孔子认为君主应该克己奉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良好。
孔子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异同第一,从两人的人格来看。
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那么偏向愤世疾俗。
孔子作为儒家的开创人自然要以身作那么,要他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这与孔子的人一辈子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此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老是恭恭顺敬。
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顺的适应一以贯之,因此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老是不厌其烦。
他是教师,也是长者,因此,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阻碍,并拜他为师。
宽恕始终是他的人一辈子信条,如在陈国,被他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动气。
但在原那么上那么义正词严,毫不妥协。
当他发觉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那么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但是,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路,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
孔子也愤世疾俗,只只是他最大的愤怒也确实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那么不同,他是“现今之世,舍我其谁”。
孔子的愤怒是避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因此,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阻碍来看,孟子的阻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观点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成立者和完善者。
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无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孟子那么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成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来自《中国图书商报》孟子的儒家首先,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也就是规定君臣、父子、夫妻主次关系的三纲在孔子思想里是找不到的。
因为孔子思想符合人性的绝对光速宇宙观。
在这样的宇宙观中,空间是完全相对的,没有哪一个空间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空间可以主宰其他空间。
于是,没有哪一个人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主宰其他人。
而儒家的三纲却在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中规定了一方主宰另一方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这君为臣纲似乎来源于孔子思想中的“忠”,但是通过对《论语》里“忠”的分析,可以看出《论语》里的“忠”并不是忠君这样狭隘。
《论语》中有一段话可能与儒家的三纲有些瓜葛,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但有意思的是,这段话不是描写君臣、父子关系的。
这段话出自于《论语》第十二章: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从政。
孔子说:“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说:“对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然有足够的粮食,我又能给谁吃呢?”可见上面这段对话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很显然属于“礼”的相对性,它在强调每个人尽管社会角色不同,但都有约束自己的准则。
孔子在这里没有涉及到君臣、父子的关系。
但是100年后的孟子和荀子将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演化成了君臣、父子。
如《孟子·滕文公上》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孟子·尽心上》中的“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
于是孔子思想在孟子手里转了个弯,从孔子重点强调“君、臣、父、子”各有自身的界限到孟子重点研究君与臣、父与子的关系,历史的发展似乎注定要发生这样的偏离。
尽管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对父子、君臣的关系描述得不清不楚,但是,这种对父子、君臣、夫妻之间关系的关注最终导致了儒家“三纲”的诞生。
儒家的“五常”来源于孟子的脉络则更为清晰。
《孟子·尽心上》中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到孟子对“仁、义、礼、智”排比。
有意思的是五常之中唯一具备基本道德特点的“信”并不在孟子所列的基本道德之列,孟子仅举“仁义礼智”四德,而“信”被加入五常之中是在汉代,由于当时五行说盛行,为了配合五行说将“信”列入孟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四德而发展成五常。
可见,从孟子到儒家的三纲五常有着一定的传承脉络。
儒家可以被称为孟子的儒家,而儒家将孔子尊为他们的先师则仅仅是形式上的,儒家理论中的基本观点与孔子所指出的方向却是南辕北辙的。
《孟子》中关于孝的阐述不算多,五万字中“孝”总共出现了28次。
但是这之中,“不孝”的组合出现了11次,“大孝”的组合出现了2次,“孝子”的组合出现了4次。
而这些组合都是《论语》中所没有出现过的。
虽然孟子思想中的概念与孔子思想中的概念有很大不同,但还是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孔子思想的影子。
下面是《孟子·离娄上》中的一段: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说:“不孝有三种表现,没有后代是最重大的。
舜娶妻时没有告知父母,就是因为还没有后代。
君子认为这就算是告知父母了。
”孟子在阐述孝的时候还是考虑了传递,但是他所传递的不是道,而是人本身。
孟子将没有后代作为不孝之首,也就是说孝一定要先有儿子。
这完全歪曲了孔子思想中孝的本意,孔子思想中尽管将孝定义为“三年无改父之道”,但在《论语》中,也将师生关系列入孝的X畴。
可见孔子思想中孝所表达的传递是人与人之间广义的传递、思想的传递,今天我们学习古人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就是孝。
但是孟子首先将孝狭义为人的繁衍,在这样的改变之后,孝逐渐演变成今天《新华词典》中的解释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个看似不经意的改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后果。
首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导致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下的妇女在出嫁之后就要为生儿子而承受巨大的压力。
但是,能不能生儿子这本来属于微观世界的命题,属于由不确定性原理界定的部分,也就是说属于命运的一部分,由妇女承担这种来自命运的压力显然是不正确的、是不义的。
不仅如此,这种思想还给一些好色之徒提供了玩弄女性的理论依据,由于并不能保证每一次的生育都是男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人的世界早就终结了),于是,这些打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旗号的好色之徒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纳妾了。
但更为严重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彻底改变了孝作为道的载体这个重要的含义。
这样一来,人作为“域中四大”之一的伟大人性就被泯灭了,它突出了人肉体的、基因的、形式上的传递,这无疑是将人的动物属性放大了。
忠信在孟子思想中失去了核心地位作为人的绝对价值和绝对标准的忠信,在孟子思想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少。
篇幅大大超过《论语》的《孟子》,其中“忠”、“信”出现的次数只有《论语》的一半。
而且,“忠”、“信”所出现的部分都不是孟子思想的核心部分。
不仅如此《孟子·离娄下》中还有这样一段: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孟子认为,对于大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只看是不是正确的。
孟子所说的大人,有可能是士大夫,有可能是所谓道德高尚的人,但不管什么样的人,反正是特殊的人。
问题是,信本身就是正确的,因为诺言是可以被验证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如何将一个本身就正确的东西在去判断它正确与否,然后在决定是否遵守它呢?将“信”同“义”来比对就如同拿着正确的东西到处去验证其正确与否,而如果得出否定的结果,那才是真正荒谬的。
将“义”作为“信”的标准,完全是本末倒置。
人性本善与四德——仁义礼智在孟子忽略了忠信之后,他选择了“仁义礼智”四德作为思想的主线。
翻开《孟子》,可以找到许多关于“仁义礼智”的排比句,其中《孟子·告子上》中的一段最有特点。
首先是公都子问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公都子听人说人性原本无善无恶,只是人要它善便善、要它恶便恶。
由于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公都子才提出问题。
孟子于是作了如下的回答: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说:“如果从人的性情来看,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人性本善了。
而那些不为善的人,并不是由于他本身的问题。
因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就是仁;羞恶之心就是义;恭敬之心就是礼;是非之心就是智。
仁义礼智,并不是由外界渗透给我的,是我所固有的,只是我可能不知道而已。
”人不是天生就具备恻隐、羞恶、恭敬和是非之心人,而这四心与仁义礼智也不具备必然的联系。
因此,将仁义礼智作为人所固有的四德从而推导出人性本善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宇宙诞生之时,无恶无善,几乎毫无差别的基本粒子不停地诞生并且湮灭,而后一些能量较低的粒子留下来生成了构成万物的原子。
人也是一样,在人之初时,无恶无善,只有道。
而后大致一样的胎儿通过后天的经历演变出形形色色的人。
还是孔子说的准确“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第十七章)。
孟子思想的核心准则——善在仁义礼智之外,孟子引入了一个新的、更为高的准则,那就是“善”。
可以说,善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具备孔子思想中“信”的地位。
例如《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说:“子路,当人们告诉他的缺点,他就很高兴。
而禹听到善言,就对人行礼。
大舜比他们更高一层,将善与人共享,并乐于获取他人认为的善。
从农家、手工艺者、渔民到帝王,无非都是获取他人认为的善。
获取他人认为的善,才是与人为善的人。
因此,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与人为善。
”可见,在孟子思想中,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善不仅是君子追求的最高标准,还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依据。
孟子将“善”作为他的思想的根本,必然导致思想体系的相对与随意。
这也就是《孟子》之中充满了辩论,而且经常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
不仅如此,以善为基础的思想所采用的方法论很自然的是为我所用,随意变通的方法论。
孟子思想中的主要概念以及这些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到底符合哪种宇宙观呢?可以说孟子思想与绝对空间宇宙观有相吻合的部分。
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也是我们所关心的:由于孟子及儒家思想中的“孝”、“忠信”、“礼”、“仁义”都与孔子思想发生了严重的偏离,可以确定的是,孟子以及后来的儒家思想不符合绝对光速宇宙观。
“孔孟”这个词汇已经可以作古了,孔孟之间除了所使用的语言类似之外,在思想内核上很难找到相似之处,孔子是孔子、孟子是孟子、儒家是孟子的儒家。
由于与新的宇宙观不符合,在绝对光速宇宙观被确立的时候,孟子的儒家以及“孔孟”这个词汇都将被送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