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
学习目标:
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理论
农业政策分析与经济福利
农业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
农业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农业政策分析中的经济原理
一、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问题的分析置于政治研究领域,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政策决策;是研究非市场决策、对政府决策过程进行经济分析的一种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重心不在于价值判断,即不纠缠于国家这样做是否会比那样更好;它更关注于为什么,国民作为一个集体,选择了这个而不是那个。它是用经济学工具提示公共产品的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它所关注的问题如政治个体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引出的利益团体的行为特征对政策决策的影响等。该理论假定所有政治行为人(选民、纳税人、候选人、立法者、官僚集团、利益团体、政治党派、官僚体制与国家政府),都与市场行为人的表现一样:自利、理性并追求政治利益的最大化。政党及其候选人对原则性问题的讨论并无实质兴趣,而只是对在竞选中获胜情有独钟。因此,任何政党及其候选人总是力图寻找那些最能吸引多数选民的政策立场。
该理论认为,政府计划大都与公共产品有关。一个理性经济人会联合那些有共同需要的人,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向政府部门旋压,设法寻求特定利益——补贴、特权或保障。这些特定利益的成本可分散至所有纳税人身上,而这些人并不愿意承担该成本。这种利益集中于少数人而成本分散于多数人的现象,导致社会上少数具有同质性利益的、高度组织化的利益集团的形成。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投票机制问题:作为代表,政府如何了解民众的偏好、偏好的表达方式、偏好的加总方式;作为民众如何组成利益集团表达特殊要求等。
官僚行为和政府膨胀问题:
二、委托——代理理论
政策制定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党,它们代表的是人民的意愿(利益)。
“人民”是可以划分为具有共同需要、利益和信念的阶层和群体(利益集团、政党、工会、卡特尔,以及具有传统形象的资本家和工资收入者)。这些通过自己的组织,采取共同行为,来确保自己的偏好能够压倒其他群体的偏好。他们不再以个体,而是以社会主体的角色出现。这样个体与主体之间就形成了委托——
代理关系。每个群体(或社会主体)都希望自己能够影响政府的行为(如采取扩张或紧缩政策、采用不同税率、对特殊部门的保护等)。
这一理论将种类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契约关系,从现代产权结构来看,财产的所有者是这一契约关系的委托人,而管理者为代理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又经济经常不相一致。所以委托人不得不对代理人的行为后果承担风险。
这种方法可用于分析各经济主体之间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农产品地区封锁等政策行为后果。
三、组织行为理论
组织行为理论把社会行为分成:个人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等。该理论并将组织行为看作是当代行为科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的行为。它对组织结构变革和行为方式变化趋势的分析,对促进组织结构变革和行为方式变化原因的分析,对我们分析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农业政策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组织变革:又称组织发展
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内外环境变化,有计划地对组织系统做出以改变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为重点的系统变革,以保持和增进组织的生命力和效率。
四、农业政策与经济福利的关系
(一)经济福利与政策的关系
政府制定农业政策的目的在于推动农业向满足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政策制定者主要是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价格,达到改变整个农村经济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所以,农业政策的研究要求我们考虑把出现在现实社会中的可以选择的经济情况,分成“较好”和“较坏”的等级问题,而讨论这一问题的理论大多来自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成员集团的福利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同研究个人行为与企业行为的微观经济学不同,它是关于整个社会的目的达到的程度,而不是它的成员的私人目的达到的程度(D·M·Winch)。
福利经济学,努力阐述某些主张,根据这些主张,我们可以按较好或较坏的尺度,把现实社会中可以选择的情况分成等级(E·J·Mishan)。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对于可以选择的政策之间以及好与坏的制度之间,怎么样和用什么标准做出或应该做出他们的选择的理论(Arrow and Scitovsky)。
由此可见,福利经济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研究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之间的关系。一个理性的个人可以在各种事物之间排列出好坏、有无差异等等的偏好秩序,福利经济学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找出社会整体的“偏好秩序”,经济学的许多问题都有赖于对“社会偏好”和“社会福利函数”的理解。政策的出台必然涉及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调整,寻求满足每个成员福利最大化是政策研究的首要任务。福利经济学和农业政策的联系是明显的,以致于农户、农业企业和地区
政府等各自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总是以自己从某项已出台的农业政策中获取利益的多少来评判农业政策的优劣,并以此作为政策行动的依据。
考察福利经济学的全部内容不是本书的重点,我们在些集中讨论福利经济学对农业政策研究有特别关系的两个方面:
一是由完全市场经济形成的资源配置和产品分配,可以看作经济效率高的,政府政策导致背离这些条件的范围,可以看作经济效率低的。
二是可以衡量某一政策变化的福利效果。
(二)新旧福利经济学简介
关于“效用”:
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安排生产,生产的产品在消费者中如何进行分配,以达到人类的最大满足”。
这是的满足也称满意度,或个人的幸福指数,也称效用。
一个人的幸福与许多因素有关:一是与享受到的物质的数量有关(衣食住行);二是与其他因素有关(闲暇、安全、健康、婚姻与家庭、荣誉感、知足感等)。“健康是1,名和利不过是1后的面的0”。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享受到的物质数量。
如果用U表示一个人的满意程度,x n表示享受到的第n种物质的数量,则下面的函数被称为效用函数:
U=F(X1, X2, … X n)
1、旧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最早由庇古(Pigou)、马歇尔(Marshall)等人建立起来。建立的基础是“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的理论假设:效用可以在不同人之间进行比较,个人效用函数是连续的,且边际递减,从而每个人都可以用某种确定的基数值(如1,2,…)来衡量、比较和表示效用满足的大小;而社会福利就是个人效用的加总。
个人效用函数的性质理解:
①效用函数是递增函数:
例如:当一个人饥饿时,他所拥有的馒头越多,他得到的满意度越大,也就说明一个人占有的物质越多,效用越大。
②边际效用递减:
当他吃第一个时,他非常满足,获得较大满意度(效用);当吃第二个时,获得满意度相对较小;此时,如果他感觉饱了,那么第三个对他就没什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