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合集下载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输血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来确保患者安全。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的建立,是为了规范输血操作流程,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一、输血管理制度1.1 输血安全责任制度1.1.1 医院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输血安全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1.1.2 输血科室要配备专业输血医师和护士,开展规范的输血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1.2 输血操作规范1.2.1 输血操作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输血质量。

1.2.2 输血前需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检查,包括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

1.2.3 输血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输血速度、输血量和输血时间,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1.3 质控体系建设1.3.1 建立完善的输血记录和追溯制度,对输血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

1.3.2 定期进行输血操作的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输血操作技术规范2.1 输血前准备工作2.1.1 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2.1.2 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和血液制品,对输血液制品进行核对和检查。

2.2 输血操作流程2.2.1 采血前要做好消毒和穿刺准备,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和针头。

2.2.2 输血过程中要注意输血速度和患者反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2.3 输血后处理2.3.1 输血结束后要对输血器材进行正确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2.3.2 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测,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结语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的建立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输血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做好输血操作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输血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精选全文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精选全文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要求,护理部制定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1、血标本采集:临床医师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并下达交叉配血医嘱后,护士遵医嘱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号、床号、血型和诊断,给病人采血,试管上注明科别、床号、姓名、住院号,于输血日前送输血科。

2、取血:(1)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要认真核对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和血袋号、姓名、性别、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并签字。

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绝领取,并通知相关人员。

须将血袋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2)从血库取回的库存血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全血、成分血和其它血液制品应从血库取出后30分钟内输注,一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在4小时内输完。

(3)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3、输血:(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是否相符,并实行双签字。

(2)输血前用物查对:再次检查血袋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对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6)出现异常情况时处理措施如下:a、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临床输血相关制度

临床输血相关制度

临床输血相关制度临床输血相关制度:一、临床用血申请制度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各血。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同意书》记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术前自身储血由血库负责采血和储血,经治医师负贡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检、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6、对于Rh(D)阴性和其它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共同型输血。

7、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族或监护人签字赞成,由血站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血库人员共同实施和医院。

二。

输血前核查制度根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第二十九、三十条规定,输血前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双查双对,为保证临床患者输血安全,特制定以下制度: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以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正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例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三、受血者输血前检查制度依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凡申请输血患者,输血前必须进行输血相关指标以及经血液传播疾病检查,为保证临床患者输血安全特制定以下制度:1、凡申请输血患者,必须做经血传播疾病输血前九项的检查,内输血过程中实施检测并有完整记录。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输血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临床用血的采集、储存、制备、供应、输血技术操作和输血后管理等环节。

第三条医院临床输血工作应当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充分保护血液资源,提高输血治疗效果,降低输血相关风险。

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医院临床输血工作。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门、输血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二章临床用血管理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和血液资源状况,制定临床用血计划,合理使用血液资源。

临床用血计划应当包括用血总量、品种、供应方式等内容。

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应当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经上级医师审核签字,科室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备血。

第七条医院应当建立临床用血评估制度。

临床用血前,医师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输血指征、输血风险等。

评估结果应当记录在病历中。

第八条医院应当推广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技术,提高临床输血治疗效果。

成分输血包括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

自身输血包括术前自体备血、术中血液回收等。

第三章输血操作管理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输血操作规范。

输血操作规范包括输血前准备、输血过程管理、输血后观察等内容。

第十条输血前,医护人员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紧急情况下,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应当以患者最大利益为原则,决定输血治疗方案,并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输血。

第十一条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应当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血液制品管理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血液制品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血液制品领取:医生确认需要输血并下达输血医嘱后,护士方可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时,护士必须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ABO及RH)、血液种类及血袋号、血液采集日期及失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字,方可将血液及其制品取回。

2、血液制品的输注:(1)取回的血液按照血液的种类在规定的时限内输注,不得自行储血,取回的血制品应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

如遇特殊情况暂时不能输注,在未启封的情况下,及时送回输血科代为保存(冷沉淀及血浆不得超过4小时)。

需输注时再到输血科取回。

(2)输血前必须两人核对,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准确无误方可输血,如果病人或家属对血型有疑问,需要重新采血做血型鉴定,无误后方可输血,并由两人在输血单上签名,并做好输血登记。

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以及血液的包装是否完好。

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瓶)号(储血号)、血型(ABO及RH)、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3)输血时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准确记录开始输注的时间。

每次只进行一名患者的输血操作,以免发生差错。

血液制品中严禁加入其它药物。

(4)输血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连续输注不同献血者的血液时,两袋血之间需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输血管路冲洗干净。

(5)输血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不良反应及时配合医师处理并上报输血不良反应。

3、输血后处理:(1)记录输血结束时间并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保留在病历中。

(2)用后的血袋及时送达输血科低温保存24小时,以备必要时复检。

(3)剩余的血液及其制品须废弃,不得再次使用。

用物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医院临床输血制度

医院临床输血制度

医院临床输血制度1. 引言在现代医学中,输血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

医院临床输血制度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安全、规范和高效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临床输血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2. 背景输血作为一项涉及生命健康的治疗措施,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操作。

医院临床输血制度的出台,旨在规范输血过程,减少输血风险,提高输血效果。

3. 目的医院临床输血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适应性和有效性。

具体目标包括:•确保输血血液品质的安全和稳定•确保输血血液的准确配对和标记•落实输血前的相关检查和评估•规范输血操作和注意事项•确保输血后的监测和处理4. 输血配对与鉴定4.1 输血血型鉴定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对患者和供血者进行血型鉴定。

这是为了避免发生血型不匹配引发的输血反应。

血型鉴定应由专业的实验室人员在规定的操作流程下进行,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4.2 配血试验在确定患者和供血者血型匹配后,还需要进行配血试验。

配血试验是为了确定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间的亲和性和兼容性。

配血试验应根据相关标准和指南进行,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

4.3 交叉试验交叉试验是为了确保受血者对供血者的血液没有不良反应。

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交叉试验,将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进行反应。

只有交叉试验阴性的样本才可以进行输血。

5.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需要完成。

5.1 患者评估在确定需要输血的患者后,需要进行患者评估。

患者评估包括患者的全面检查、病史询问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这些评估结果将用于评估输血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5.2 输血血液的准备在输血前,需要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血液制品。

这包括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等。

血液制品的准备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血液品质的稳定和安全。

5.3 输血设备的准备在输血前,需要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设备。

通常包括输血管、输血针、输液泵等。

这些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临床输血工作,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临床科室开展的患者输血治疗和血液制品使用工作。

第三条临床输血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输血技术规范,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第四条医院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输血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门、输血科、感染管理科、护理部门、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完善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临床输血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安全知识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第七条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评估临床输血工作,对临床输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八条输血科是医院临床输血工作的技术部门,负责血液制品的采购、储存、分发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第三章临床输血管理第九条临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合理选择输血治疗方案,并遵循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十条临床医生在开具输血医嘱时,应当注明输血种类、剂量、输血速度和输血时间等,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风险。

第十一条临床护士应当严格执行输血医嘱,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前,应当认真核对患者身份和血液制品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

第十二条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第十三条临床科室应当定期对输血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输血治疗方案。

第四章血液制品管理第十四条输血科应当根据临床需求和血液制品供应情况,合理采购和储备血液制品。

第十五条输血科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输血技术规范,对血液制品进行储存、分发和质量控制。

第十六条临床科室应当合理使用血液制品,避免浪费和滥用。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委员会及职责、会议记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委员会及职责、会议记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委员会及职责、会议记录一、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我院临床输血管理,提高临床输血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临床输血管理原则1.1 科学、合理、安全、有效使用血液制品。

1.2 优先使用自体输血、成分输血,严格控制异体输血。

1.3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

第二条临床输血管理组织2.1 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2.2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成员包括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2.3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临床输血管理职责3.1 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监督实施。

3.2 监测、分析临床用血情况,推进临床用血科学化、规范化。

3.3 组织临床输血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临床输血知识水平。

3.4 审核临床输血申请,确保输血适应症准确。

3.5 监督临床输血操作,保障输血安全。

3.6 处理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及时上报。

3.7 开展临床输血研究,提高临床输血水平。

第四条临床输血管理程序4.1 临床输血申请: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填写输血申请单,经主治医师签字同意后,报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核。

4.2 输血科配血:输血科收到输血申请单后,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液安全。

4.3 输血前检查: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感染筛查等,确保患者适合输血。

4.4 输血过程:医护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输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输血安全。

4.5 输血后评估:输血后,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记录输血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第五条临床输血管理考核与奖惩5.1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考核,对违反输血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

5.2 对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安全输血制度及流程

安全输血制度及流程

安全输血制度及流程一、接到输血医嘱后,由两名护士确认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及试管,并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房(床)号、住院号、诊断等信息无误后,采集血样。

填写标签,两人核对无误后签名,粘贴标签。

二、取血护士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确认无误后方可取回。

三、在血库取回的血应在30分钟内输入,不得自行贮血。

四、严格按照各种血液成分输注的时间控制进行输注(见附表)。

五、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六、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速度,并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

七、如遇特殊情况,未能按时输血,应及时与血库联系,不能将血放入病区普通冰箱内保存。

八、输血完毕后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看,血袋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九、医护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入病历保存。

附安全输血流程遵医嘱输血→两名医护人员确认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及试管,并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房(床)号、住院号、诊断等信息无误后→采集血样→填写标签→再次经两人核对无误,由病区护士(ICU、手术室、病区中午和夜间值班由咨询台护士)陪同家属送至输血科→取血护士和血库发血者共同三查、八对,无误后取回→按照各种血液成分输注的时间控制进行输注→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无误后输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速度→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做好护理记录→输血完毕后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看→用后血袋按感染性废物处置→用后血袋按感染性废物处置→医护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入病历保存安全输血查对制度1.采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确认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及试管,并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房(床)号、住院号、诊断等,信息无误后,采集血样。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输血治疗的临床科室。

三、职责1. 医师职责(1)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输血治疗合理、安全。

(2)详细询问患者输血史、药物过敏史,评估患者输血风险。

(3)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输血方案,填写输血申请单。

2. 护士职责(1)认真学习并掌握输血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护理操作流程。

(2)协助医师完成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如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等。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4)严密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5)做好输血记录,及时反馈输血相关信息。

3. 输血科职责(1)严格执行血液采集、储存、配送等操作规程,确保血液质量。

(2)做好血液质量管理,定期对血液进行质量检查。

(3)及时向临床科室提供血液信息,确保临床输血需求。

四、输血安全管理措施1. 输血申请(1)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填写输血申请单,并与患者或家属充分沟通。

(2)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原始血型、Rh血型,采集防凝血样送输血科备血。

2. 输血前准备(1)护士核对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号、血型等信息。

(2)核对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血液容量、采集日期、有效期等。

(3)进行血液外观检查,确保血液质量。

3. 输血过程(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2)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3)输血完毕后,及时填写输血记录,并将输血不良反应反馈给输血科。

4. 输血后管理(1)做好输血后观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做好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评估和处理。

(3)定期对输血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持续改进输血护理质量。

五、奖惩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在输血护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患者输血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临床输血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范。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
1.输血操作的责任与权限:
-明确各类工作人员在输血操作中的责任和权限。

-规定签字或确认输血相关文件的责任人员。

2.输血设备与器材管理:
-设立并维护输血设备与器材的清洁、消毒、维修和保养制度。

-设定器材的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责任和权限。

3.输血血液管理:
-确保输血血液的质量和来源的追溯性。

-血液储存和使用的管理,确保血液的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

4.输血人员资格与培训:
-规定输血人员的资格和培训要求。

-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并进行培训记录和评估。

5.输血前后的医嘱与确认:
-规定输血前医生的医嘱内容和确认要求。

-规定输血后相关护理工作的记录和确认要求。

6.输血操作过程的质控:
-建立并维护输血操作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规定相关记录和评估。

7.不良事件的报告与处理:
-制定不良事件的报告要求,并规定相关责任人员。

-建立不良事件的处理机制,追踪处理结果。

8.临床输血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定期对输血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建立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加强安全管理。

以上是一个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参考内容,具体制度的制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输血安全管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传播疾病,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输血工作,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验、发放、输注等环节。

第三条我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由医务科、输血科、护理部等部门共同负责。

第四条我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科学规范,持续改进;(三)责任明确,追究到位。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输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验、发放、输注等环节。

第七条输血科设置以下岗位:(一)主任:负责输血科全面工作,主持输血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二)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输血科日常管理工作;(三)检验师:负责血液检验工作;(四)护士:负责输血护理工作;(五)其他辅助人员:负责输血科日常事务工作。

第八条各部门职责:(一)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全院输血工作,监督、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二)护理部:负责输血护理工作,确保输血安全;(三)检验科:负责血液检验工作,确保血液质量;(四)血库:负责血液储存、发放工作,确保血液安全;(五)感染管理科:负责输血传播疾病防控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三、血液采集与储存第九条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血液采集、储存合法、合规。

第十条血液采集前,应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

第十一条血液采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血液污染。

第十二条血液采集后,应及时将血液送至输血科进行检验、储存。

第十三条血液储存温度、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定期检查、维护储存设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十四、血液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可放在室温 下放置15到20分钟进行复温。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的 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需加温的情况为:
(一)血液加温应在专用血液加温器中进行,专人负责操作 并严密观察,不得在装有热水容器中加温。
(二)大量快速输血,成人>50ml/kg/h,儿童>15ml/kg/h。 (三)婴儿换血。
(三)多种血液成分输注时,应优先输注血小板,其次是冷沉淀, 新鲜冰冻血浆。
十、血液制品应单独输注,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 射用生理盐水。输血前要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十一、输血前两名护士核对医嘱、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完 整性、血袋标签内容、血液外观、血液有效期等。核对确认病 人身份,昏迷病人、意识模糊病人或者语言障碍病人要与家属、腕带信 息核对,评估病人一般状态,如:体温、血压、精神状况、肤色等。 十二、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静脉输血要使用输血器并遵循输血器使 用规范。 十三、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 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 下一袋血继续输注;如前一袋输注为红细胞、下一袋需输注血小板时, 需更换输血器。每袋血输注前应2人到床边核对。
(四)病人体内有强冷凝集素。
十五、急性大失血时需要快速补充血液—可加压输血。 (一)将血压计袖带围绕血袋,然后打气使袖带充涨起来起 加压作用。 (二)将血袋卷起来用手挤压,但袋内、加强输血过程监控:应该在输血开始前、输血开始时、输 血开始后15分钟、输血过程中每小时、输血结束时和输血结束后 30分钟、60分钟、4小时,对病人进行监测(重点在输血开始后的 最初15分钟),严密观察受血者生命体征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医院安全输血操作细则范文(3篇)

医院安全输血操作细则范文(3篇)

医院安全输血操作细则范文一、引言输血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医疗技术,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有效进行输血操作对于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医院输血工作,制定本操作细则范本,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 确保医疗设备的功能完好,如输血泵、输液管路等应定期检查并标识合格。

2. 配备充足的输血用血液制品,确保血库库存充足并符合质量要求。

3. 所有参与输血操作的医务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4. 注册或登记输血相关信息,包括输血血液制品信息、输血医务人员信息、受血者信息等。

三、输血操作流程1. 核对患者身份a. 与患者或其家属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住院号等必要信息,确保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b. 与体检科核对患者的体检报告,确保患者的血型和体检结果符合输血要求。

2. 核对输血用血液制品a. 核对输血用血液制品的标签信息,包括受血者姓名、受血者血型、血袋编号、血制品名称、血制品批号等。

b. 与受血者本人核对血袋标签信息,确认核对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c. 核对输血用血液制品的有效期,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3. 准备输血设备a. 打开输血设备包装,检查输血管路是否完好无损。

b. 严禁使用已超过有效期的输血设备,确保输血设备的洁净和安全。

4. 建立静脉通路a. 选择合适的输血静脉通路,如静脉输液针、导管等。

b. 采用无菌技术建立静脉通路,并固定好输液针或导管,避免滑脱和感染。

5. 输血操作a. 进行滴速试验,根据患者耐受状况确定输血速度。

b. 连接输血管路和输血泵,严禁使用过期或损坏的输血管路。

c.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生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d. 输血过程中记录输血的时间、速度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等重要信息。

6. 输血结束a. 输血结束后,及时停止输血泵,并关闭输血管路,避免血液外溢和感染。

b. 停止输血泵后,给予患者适当的液体补充,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临床输血核心制度

临床输血核心制度
三.申请输血量红细胞3U以下的,由经治医师提出申请,主 治以上医师签名审核。
一、标准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 法(试行)》、《临床输血 技术规范》和《三级综合医 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年版)(4.19.1.3 C2)。
三.申请输血量红细胞3U以下的,由经治医师提出申请,主治以 上医师签名审核。
一. 选用单一供者血制品,尽可能减少患者与多个供血 者抗原接触。
二. 采用自体输血。
三. 输洗涤红细胞。
附表一
输血传染病处理流程
疑似患者输血传染病 (确认HIV、HCV等传染病)
献血员目 前是否阳 性
献血员(血站)
用到其他 患者目前 情况
当时试验 记录及质 控
输血前传染 病检测(医 院)
当时实验 记录及质 控
内科输血原 则
一.急性贫血:失血量<600ml,不输血;失血量 800~1000ml时,可考虑输血;失血量在1500ml 以上,需要输血。
二.慢性贫血:Hb<60g/L,伴有明显症状者;某些 暂时无特殊治疗方法的遗传性血液病患者,在其生 长发育期,应给予输血,纠正贫血到一定程度,以 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贫血严重者,而又需要手术 者或是待产孕妇,应给予输血。
型无误。 ,以及其他肉眼可见的任何异常现象。
C4由输血科发血者和临床科室领血者共同按规定或流程执行核对。 C5有相关流程的培训与教育,并有记录。 B输血科与临床科室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A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四.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同 时要填好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报告送回输血科。
五.输血治疗时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应防止可能 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安全输血管理

安全输血管理

血小板的输注与护理
• 输注前要轻轻摇动使血袋内为云雾状,切 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如有细小 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血小板功能 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取来的 血小板应尽快输注。 • 用输血器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由于输注速度快,在输注过程中护士不应 离开患者,严密观察是否出现心脏负荷 过重等输血反应 • 血小板价格较高,输完后可用生理盐水 冲洗血袋及输血器; • 血小板ABO血型同型注入,Rh阴性患者 需要输入Rh阴性血小板
一、输血前的护理
• 输血前的护理包括受血者信息、血液信息、 输血记录单及以上三者间的核对和血液外 观质量的检查。
患者输血的准备
护士在输血前应掌握 • 病人的相关信息(如疾病的诊断、输血史、过 敏 史、妊娠史、传染病史、是否按有关规定 监测不规则抗体、有无肝肾衰竭等) • 输血的目的 • 病人输注的血液种类、血型、数量等资料。 这些资料有助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 注的 顺序、速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 在危险。
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 据文献报道,错误输血的原因:10%在于 医生处方和护士采样,36%在医院血库和 51%在血样的收集和管理,而床边核对环 节失败占所有操作程序错误的25%
• 血液标本是安全输血的源头!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
1、采血护士 采集配血血样,护士必须有初 级以上护士职称,实习、进修护士不得进 行。 2、核对输血申请 姓名、年龄、住院号、科 别、床号等患者信息。
密闭式输血 6.4.4.4血液制品不应加热,不应随意加入其他药 物。 6.4.4.5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应从血库中 取出后30分钟内输注,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 应在4h内输完。 6.4.4.6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监测。 6.4.4.7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24h。

临床护理安全输血制度及指南

临床护理安全输血制度及指南

谢谢大家
5、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 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报告并配 合临床医师和输血科人员,查找原因,做好核对,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做好记 录。
三、血液制品输注:
6、将输血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输血开始及结束的时间,输血的种类及量, 输血过程中患者的情况,输血不良反应。 7、输血完毕后将血袋放置冰箱冷藏区至少保存一天,以备必要时查对。
临床护理安全输血制度及 指南
内容提要
1 临床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2
2 临床输血指南
4
01 临床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1、患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2、血液制品提取及发放 3、血液制品输注
一、患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1、医生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后,根据医嘱,两名医护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 标签的试管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病案号/门急诊、病室、 床号、血型(RH因子)和诊断,无误后采集血样。不允许同时采集两个患者的交叉 配型标本。
2、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库存血不得加温,根据情况可在 室温下放置15-3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3、血液制品发出后一律不得退回。
三、血液制品输注:
1、输血前由两名注册护士共同核对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 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输血时,两名注册护士带病历及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 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RH因子)、输血同意书等, 同时让患者自诉姓名及血型,有疑问时再次查对,确认与配型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 液后,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动,准确无误后在交叉配血单上签时间 及双人全名,每组血制品均应有双人核对签名,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严格按照输血技 术操作规程进行血液或血液成分输注。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范文为保证输血的安全进行,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应制定规范的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护理安全输血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篇11医生填写患者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输血同意签字单后,护士核对原始血型、RH正反定性实验结果及患者姓名、病历号、家属同意书、采血样,并在配血单的指定处签名送血库备血。

2护士到血库取血时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2.1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2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3血液库存日期,库存血在4℃冰箱中可冷藏保存2-3W,超过3W不能使用。

2.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2.5核对完毕在指定处签名。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血液种类、编号、血袋号及受血者姓名、病历号、原始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和医嘱。

5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及无菌操作制度。

6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道,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它药物。

输血前按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用0.9%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0.9%盐水冲管。

7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8.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9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9.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化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七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七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2.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1)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2)核对血袋标签。

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5.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检测)记录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确认1无误后方可输血。

6.输血时(1)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臵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2)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5)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①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文件类别:Y-HL-1 签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版次:日期:xx年5月
为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消除输血安全隐患,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一、患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1.医生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后,根据医嘱,两名医护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含Rh 因子)和诊断,无误后采集血样。

不允许同时采集两个患者的交叉配型标本。

2.采集患者血样后,采血医护人员必须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全名签字。

3.由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二、血液制品提取与发放
1. 配血合格后,用血科室医护人员持血液制品领取单到输血科取血时,必须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科别、病室、床号、献血者姓名、血袋号、血型(含Rh 因子)、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品种和血量、以及血液制品的外观(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标签卡无破损不清,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等,准确无
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全名后方可取发血。

2. 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库存血不得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形,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3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3.血液制品发出后一律不得退回。

三、血液制品输注
1.输血前由两名注册护士共同核对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输血时,两名注册护士带病历及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包括Rh因子)、输血同意书等,同时让患者自诉姓名及血型,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如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需与其家属共同进行确认,同时确认患者腕带标识。

确认与配型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准确无误后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黄单)上签时间及双人全名,每组血制品均应有双人核对签名,将血袋号标签贴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黄单)的背面。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严格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血液或血液成分输注。

3.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

输血前后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更换输血器。

4.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密切观察”的原则,输注前15min,以1~3ml/min为宜,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适当加快速度,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ml/min;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
50~100 ml/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 ml/min;输血前遵医嘱执行输血前用药。

5.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立即报告并配合临床医师和输血科人员,查找原因、做好核对,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做好记录。

若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及时报告医生,积极抢救处理。

6.输血的时间限制: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就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

(1)全血和红细胞在离开专用贮血冰箱后30分钟内输注,一个单位的全血或红细胞(200ml制备)2小时以内输注结束,倘若受血者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在40~60分钟内完成输注。

(2)机采血小板或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输注应以患者能够耐受的速度进行。

(3)新鲜冰冻血浆或普通冰冻血浆融化后应在30分钟内输注,如果是成年受血者100~200ml一般应在30分钟以内输完。

7.有多种成分血液成分需要输入时,应优先输血小板。

8.输血过程中监测
(1)对每袋输注的血液应在输血开始前,输血开始时,输血开始后15分钟,输血过程中每小时,输血结束后4小时对患者进行监测(重点放在输血开始后的最初15分钟)。

(2)监测指标为患者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速率、血压、体液平衡情况。

9.血液加温问题
(1)一般输血不需加温。

如输血量较大时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

需要加温的情况为:大量快速输血,成人大于50ml/(kg·h),儿童>15 ml/(kg·h),婴儿换血,受血者体内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冷凝集素。

(2)血液加温应专人负责操作并严密观察,在专用血液加温器中进行,不得在装有热水的容器中加温。

10.加压输血问题:加快输血方法是加压输血,加压输血应采用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

若没有加压输血设备可选择将血压计袖带围绕血袋,然后打气使袖带充气胀起来,可起到加压的作用。

11.输血完毕后再次核对,准确无误后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黄单)上签时间及双人全名。

将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贴在临床输血流程质控表的背面,采血者及核对者在临床输血流程质控表上签全名。

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

12.将输血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输血开始及结束的时间,输血的种类及量,输血过程中患者的情况,输血不良反应等。

13.输血完毕后将血袋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区至少保存一天,以备必要时查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