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系统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防灾公园文献综述[摘要]: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城市绿地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城市绿地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游乐场所等作用,同时,还具有防震、防火、防洪、减轻灾害的功能。
详细分析城市绿地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介绍城市防灾减灾植物的选择。
[关键词]:城市绿地;功能;植物选择;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一、前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气象、地震、洪涝、地质、海洋及农、林7大类自然灾害年平均损失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30%或GDP的3%~6%,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寓于自然之中,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对城市产生作用。
城市自然灾害种类很多,包括地震、地陷、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灾、旱灾、海啸、风暴潮、台风、龙卷风、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十多种。
我国是不时遭受严重地震震害的国家,有资料表明,我国有40%以上地区属于7度地震烈度区,且有70%的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处于地震区。
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整个城市将进入地震应急期。
为了确保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减少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和因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必须快速将人员撤离危险地区。
这是地震应急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所以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在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时,设置避难场所,引入“防灾公园”的设计理念,适当改造现有公园或新建防灾公园,以增强城市防灾抗灾功能。
二、防灾公园的规划要求2.1、避震疏散场所和防灾公园的概念避震疏散场所是临震预报发布后或地震灾害发生时把居民从灾害程度高的住所或活动场所紧急撤离、集结到预定的比较安全的场所。
避震疏散场所包括公园、广场、操场、体育场、停车场、空地、各类绿地和绿化隔离地区,防灾公园和防灾据点。
新疆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系统综合分析
尔 自治 区人 民政府批 准成立 ,园区面积拓展到一期 8 0 k m= 、
二期 6 0 k m ,最终将形成 1 4 0 k m 的工业 园区。
库 尔勒经济技 术开 发区 自成立之 日起 ,就 肩负着打造
一
流 的绿色环 保生态环 境重任 ,为使库 尔勒经 济技术 开发
区城 市园林绿 地得 到安全可持 续发展 ,较好地 发挥城 市 园
1 . 4 绿地植物群落 结构 与物种组成
1 . 4 . 1 绿 地群 落结构 开 发 区绿地 种 植结 构 多为 2层结
构 ,即乔木 +草坪 , 白鹭河风景 旅游景观 带及街头 节点绿 地8 0 %以上是 2~ 3层种植结 构 ,以乔灌 草的种植 方式为 主 ,防护绿地 9 O %是 1层结构 ,道路绿化 中有 中央 隔离带
景观 。通过对库 尔勒 经济技术开 发 区绿地 系统综合 分析 ,表 明各 类绿地 布局不 均 匀,植 物种 类单调。据此提 出,
应在 园 区外 围重 点加 强荒 山防护林 带的绿化 ,对 内应加 强 园区企事业单位庭 院绿 化的监督 管理 ,并且做好 绿化 苗
木和土地 资源的筹备 工作 ,从根 本上改善并提 高开发 区园林绿化 的整体 景观 效果和 生态效益。 关键词 :库 尔勒 经济技 术开发 区;城 市绿地 系统 ;现状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 区于 2 0 0 0年 7月 2 1日经新疆维吾
园、花 园、道路交通附属绿地 、各类企事业单位附 属绿地 、 居 住 区环境绿 地、 园林 圃地、经济 林、防护 林等各 种林地 以及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游 览绿地等各种城市园林绿地所组
成。 但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又 因地区和城市不同而不完全一样 。
1 . 3 园林 绿地各 项指标的变化
校园景观设计文献综述
1国外大学绿化设计校园景观设计文献综述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发展,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校园绿化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成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美的生活环境、和睦的学习氛围、优雅的人文景观,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生活情操、涵养其人文精神,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在生活和学习上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1]。
学生大部分时间集中在课堂学习,生活节奏较快,而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能很好地平衡生活节奏,不仅能为学生课外学习与休憩提供良好的环境,更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同时,校园绿化不仅是提高学校整体文化底蕴的有利途径之一,也是衡量和体现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准,在创建文明城市中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基于客观地理和气候条件下,不断地优化校园的环境,打造一个因地制宜、既能满足学生内外在需求、又能体现校园文化形象的校园绿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现状涂慧君在《大学校园整体设计》中指出,“校园”源于拉丁语“campo”,意指一块连绵不断的绿色场地,特指大学[2]。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时期出现了文人园,哲学家们在露天场地公开授课,例如柏拉图就曾经在雅典城内开设讲堂,园内配置有绿植、凉亭等,是校园绿化的雏形[3]。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广义的校园绿化及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校园特有的办公、学习、居住等功能性场所和其所处的微环境,也包含了校园景观形成的整体或局部环境营造的空间氛围,以及其打造的人文气息等非物质精神。
卞素萍在《国外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塑造及借鉴》中研究并阐述了国外大学的绿化塑造方法和特点,发现国外大学绿化景观的特点是开敞自由。
国外大学绿化设计的空间构造方法中,较为普遍的是利用自然的地理和地貌优势,再配合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来对空间界面进行围合,引以形色协调的绿植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构成自然边界[4]。
虽稍显简陋和单调,但却也体现了西方思想开放的价值理念。
其采用大规模观赏绿地,乔、灌、草的合理搭配,营造出开阔的露天区和阴凉区,能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营造出小环境,供以不同需求的学生休憩和学习。
绿地系统规划资料总结
绿地系统规划资料总结第一篇:绿地系统规划资料总结第一章绪论1.人于自然的关系经历的5 大阶段:人类依附于自然(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人类依赖于自然(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人类开始离开自然(农耕时代及城邑的建立)人类破坏自然(工业化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人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2.当今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3.城市与园林的关系城市规划中“绿色的理想”的五大规划概念:1)城市公园运动(19世纪初)2)田园城市的构想(1989年)领导人: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思想: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把积极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
规划用宽阔的农田地带环抱城市,把每个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万人左右,城乡结合首先是城市本身为农业土地所包围,农田面积比城市大5倍,田园城市的直径不超过2公里。
全部外围绿化带步行可达,便于老人和小孩进行日常散步,规划区有很大的公共绿地,除外围森林公园带以外,城市里业充满了花木茂密的绿地,市区内有宽阔的林荫环道、住宅庭院、菜园和沿放射形街道布置的林间小径等。
3)雅典宪章(1933年)领导人: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的帕提农神庙签署了《雅典宪章》思想:现代建筑的特征就是要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而现代城市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的问题,并明确提出要在城市中建造公园、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场等户外空间,并要求把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优美之地段开辟为大众使用的公共绿地。
4)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5)世界环境宣言(1992年)4.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与特色1)中国传统园林的不同时期的功能A古典园林的萌芽——“囿”:最早见于史载的园林形式为周文王的“灵囿”;B皇家园林的形式——秦汉宫苑:模拟还说仙山,有林苑、未央宫、建章宫和甘泉宫;C自然山水园得兴起——魏晋南北朝的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的主流;D自然山水园的发展——唐宋园林:气势博大,豪华壮丽的皇家园林,后至宋代则更注重生活环境的优化,全民都热衷于园林,宋代山水画、花鸟画兴盛,诗词入画,直接影响了园林的风格,确立了中国园林史上特殊的地位;E古典园林的辉煌时期——明清园林:《园治》在理论上总结了江南私家造园的技法,避暑山庄、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精湛的艺术水平;2)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A效法自然的布局B诗情画意的构思C园中有园得手法D建筑为主的主景E因地制宜的处理5.日本园林的特色和中国园林的相互关系日本庭园:日本庭园深受中国唐宋写意山水造园艺术的影响,他们经过自身长期实践与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主要有林泉山水庭园(包括枯山水)、茶庭以及缩景园。
绿地系统分析范文
绿地系统分析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迅速扩张,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和管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绿地系统进行分析,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绿地系统的定义与特征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的公园、花园、绿道、绿化带等组成的空间系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空间连续性:绿地系统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绿地元素,这些元素之间通过连续的绿地组成一个整体,并且与城市其他功能区域相连通。
2.绿地多样性:绿地系统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绿地,如公园、庭院、绿化带等,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各种休闲、运动和生态服务功能。
3.生态功能:绿地系统通过植物的吸附、调节作用,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收雨水等,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4.社会功能:绿地系统不仅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提供社交、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流。
二、绿地系统的优势与问题绿地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绿地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生态环境优化:绿地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湿度、调节气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居住环境的质量。
2.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地系统提供了适宜的生境条件,使得各种植物和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水资源调节:绿地系统可以吸收雨水,减少洪涝风险,并通过地下水补给和植被蒸腾维持城市水平衡。
4.社会文化价值:绿地系统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提供方便的社交和文化活动空间。
然而,当前城市绿地系统面临一些问题:1.绿地空间不足:城市绿地总体面积较小,无法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且分布不均衡。
2.绿地质量差:部分绿地面临土壤污染、水源不足、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无法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
园林专业文献综述范文
园林专业文献综述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学越来越引人注目。
园林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涉及植物、土壤、气候和水文等多个学科领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城市景观设计、植物生态学、土地利用和城市气候等方面。
在本文中,笔者将综述园林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一、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生态服务,还能改善城市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关研究表明,城市绿地系统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城市内空气质量。
此外,城市绿地系统还可以产生影响气候和降低城市气温的作用。
研究人员使用地理信息技术来模拟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并评估其生态效益。
二、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是园林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目的是为城市提供舒适、美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
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近年来研究者主要关注于绿化带的设计、街道绿化、院子和公园的设计等。
对于每一个场地的设计,都要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因素,比如地形、气候、植被等,以便为场地的使用者打造一个最具感染力的空间。
同时,城市景观设计也需要考虑其可持续性,包括使用可持续性材料、在设计中引入生物多样性等。
三、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是园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适应性、生态位和物种组成等。
植物有时候被视为城市空气的过滤器,因此植物的种植可以极大地改善城市环境。
研究发现,与种植大量单一品种不同,种植多种树种和植物更有助于提高生态效益。
此外,不同的树种还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对于城市植物园林设计的考虑,需要充分优化不同植物的生态位,使其在城市环境中具有最佳的生存条件。
综上所述,园林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城市景观设计到植物生态学,园林学研究范围广泛,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让读者对园林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文献综述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绿化带改造设计方案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绿化带改造设计方案一任君为园林06-1班指导教师薛晓飞摘要城市带状绿地以其线性的空间特质,作为构筑城市绿网的重要连接线,逐渐为城市管者所重视。
借助奥运会在京召开的契机,近年来北京的带状绿地建设有了新的发展。
本文着重从带状绿地的形成方式、生态、功能、景观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海淀区清华东路带状公园景观设计为实例,该方案在详尽全面的分析现状基础之上,对应于带状绿地的新发展,制定了“将自然引入城市,打造绿色生态长廊,综合体现城市道路绿化带的生态、防护、安全、美观的功能,并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娱乐运动需求”的设计对策。
通过记录清华东路带状公园的设计手法、施工总结,探索为适应和推动城市带状绿地新发展,相应采取的将公园建设与周边区域的人文背景和功能需求的有机结合方式,开发新材料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体现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关键词:北京,带状,城市道路,公园,清华东路A Planning and Design on the Greenbelt in Tsinghua Road of HaidianDistrict in Beijing(Solution One)Yuanlin 06-1Ren JunweiSupervisor Xue XiaofeiAbstractLinear Green in the space of its linear nature,as important to build urban green network cable,and gradually the city were valued by management. With the Olympic Games held in Beijing an opportunity,in recent years,Beijing has a new ribbon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of green belt approach,ecological,functional,to discuss four aspects of the landscape,and to strip Tsinghua East Road,Haidian District,Park landscape design as an example,the program has a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basis,corresponding to The new green belt development,development of the "will naturally into the city to create a green corridor,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green belt urban roads,protection,security,aesthetics,functionality,and meet the recreational sport around the needs of the residents" of the design countermeasures. Band by record Tsinghua East Road,the park design techniques,construction summary,to explore and promote the city to adapt to new developments in green belt,will be taken to the Regional Park and the surrounding background and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human organic integration,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garden constru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Olympics","People's Olympics" concept.Key words:Beijing,Strip,Urban Roads,Parks,Tsinghua East Road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 I II 2北京市带状绿地开发现状简述 (3)3带状绿地的类型、功能及设计要点 (4)3.1带状绿地的类型 (4)3.2带状绿地功能的新发展 (4)3.3带状绿地设计要点 (5)3.3.1序列式景观 (5)3.3.2综合型带状公园 (5)4街旁绿地的功能及设计要点 (6)4.1街旁绿地的功能 (6)4.2街旁绿地设计要点 (6)4.2.1注重与城市空间布局的衔接 (6)4.2.2注重与交通组织的联系 (7)4.2.3注重与周围环境的结合 (8)4.2.4注重内部空间的多样性 (8)4.2.5注重内部小品设施,体现艺术特色 (8)5街旁绿地植物种植 (9)5.1“适地适树”选择植物品种 (9)5.2选择植物品种应强调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9)5.3选择的植物品种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10)6以清华东路为例对狭长带状的街旁绿地的实例分析 (11)6.1周边环境分析 (11)6.2设计策略分析 (11)6.3种植设计分析 (13)7结语 (15)参考文献 (16)街旁绿地最早被称为街旁绿地或街头小游园,自从美国的佩雷公园正式开园,街旁绿地便成了一种新形式的城市公共空间。
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分析
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分析摘要: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对城市绿地是否形成稳固的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效果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改善建议。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现状;科学布局随着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形象建设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
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是城市形象建设的自然物质基础,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如何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绿地总面积的占地比重,提高人均绿地占有面积,提高城市绿地的质量,并因地而异的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
本文结合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特征分析,主要从生态城市的内涵着手,论述城市绿地系统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进而讨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合理布局,为大连市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出对策及建议。
1 大连绿地系统现状1.1 大连市绿地概述由于大连市建成区的地理环境复杂,受气候、水资源、土壤、街道狭窄曲折,建筑密度大等原因影响,造成城市的绿地面积少,而且分布不均。
虽然经过近几年来的大规模绿化建设,绿地面积有所增加,但与国际性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大连市总面积1257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41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0平方米。
大连市绿地系统是由公共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和广场游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和海滨风景区八大系列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园林绿地体系(如图)。
目前大连市建成区规划总用地11538公顷,其中绿地率42%;公园46处,包括居住区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205处;行道树3.75万株,覆盖面积为63.66公顷;居住区绿地包括居住小区及小区以下的绿地,风景林绿地不包括风景区内风景林,风景区绿地不包括公园、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
城市绿地系统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研究付佳琳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沈阳110168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的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充,各种资源不断向城市倾斜,城市绿地系统能够改善环境恶化、空间急促等问题。
本文从概念、特征、发展历程、功能以及关于城市绿地系统各方面的研究简述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功能1.基本概念1.1城市绿地的概念城市是人类生活游憩的集中区域,是各种活动的载体;绿地在我国的概念是指用于种植,并有一定的功能和用途的开敞空间。
关于绿地我认为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指对城市具有生态性和景观性并且可以供居民游憩的区域。
1.2绿地系统的定义及特征《中国大百科全书》规定,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城市内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园林和绿地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于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城市。
城市绿地系统具备这些性质:(1)差异性特征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完整但作用有所差异。
虽然现在的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很多种形式和各种各样的功能,但是不同的绿地类型应该既能够相互有所关联,又都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多层面性特征现代城市绿地系统在不同层面上理解有一定区别。
宏观层面上,以自然生态保护为基础;中观层面上以构建城市景观为基础;微观结构层次利用各种开敞空间进行自然景观的设计和绿化。
但是多个层面的效果理应能够有效地融合统一,实现各种效果的最佳组合,发挥最高效的作用。
绿地系统的整体效应应该大发挥了“1+1>2”的作用,并且合理的绿地系统是平稳发展和长期进行的。
(3)时变性特征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元素的一个,而以植物为基础的城市绿地景观会随着时间而去发生变化,产生不一样的景观。
(4)公共性特征现代城市绿地系统已不同于古代只属于贵族,公共性是其显著特点,城市绿地是一个面向所有居民的市政管理服务没施和开放社会公共文化空间。
1.3绿地系统的发展历程城市绿地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创造期、公共绿地期和生态绿地期。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综述作者:项丽娟来源:《现代园艺》2011年第14期摘要:园林绿化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了我国当前园林绿化和城市森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最后提出了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绿地率;绿化覆盖率0 引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生态压力日益加剧。
我国的城市绿地建设在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城市生态环境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在城市绿地建设取得进步的同时,城市绿化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和偏差,阻碍了园林绿化水平的进一步的提高。
本文就目前我国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有所促进。
1 绿化进展1970年代末,我国提出城市绿化“连片成团,点线面相结合”方针后,城市绿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80年代后,出现了北方以天津为代表的“大环境绿化”,南方以上海为代表的“生态园林绿化”。
1999年底,全国667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591,000hm2,绿地率23%,绿化覆盖率27.44%,人均公共绿地6.5m2,涌现出北京、大连、烟台、青岛、南京、厦门、深圳、珠海、南宁等20个“园林绿化先进城市”[1]。
2001年,国家建设部又命名海口、三亚、长春等10个“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区”。
2002年筹集2亿资金开展“绿色南京”工程,将森林引入城市。
2 当前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 草坪建设成风近年来,国内大草坪的流行源自大连市,确实提高了城市品位,深受市民欢迎,也着实让国内旅游者眼睛发亮,随后各城市竞相仿效,大片铺设草坪,而点缀的植物很少,虽然简洁但欠丰富,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极其有限。
据有关资料表明,草坪的养护费用是树木群落的3 倍,特别是水,每m2草坪“喝”1次水需要 1.2t。
文献综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花境在南京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姓名:***学号:n*********学院:风景园林学院专业:园林年级:2017级指导老师:***一、前言近年来,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发达城市中,花境被应用于城市绿地的各类形式逐渐兴起。
花境以其景观的丰富性、生态性、长周期性、低养护性等优点,非常适宜道路绿化的景观要求。
在现如今的园林景观中,花境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其中,而且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整个布局进行改革,使其中的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外观造型更加吸引眼球是整个城市绿化中的亮点部分。
通过这种革命性变动,使得花境不再束缚于较小的庭院景观应用中,更是在大型城市绿地中广泛应用。
伴随经济的发展与开放的深入,南京已经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交流经验、互动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南京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作为体现城市精神与品味的城市道路景观,在提升城市地位、打造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花境的推广和运用,一方面迎合了人们追求自然气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契合了建设与国家文明城市相匹配的城市绿化的需求,与此同时花境的成功规划与设计营建,亦将会成为古都南京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二、花境在国内外发展历程及养护管理(一)花境景观的溯源与发展通过对国内外书籍、期刊杂志、网上信息所做的搜集研究发现,国内外对有关城市道路花境设计方面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鲜有理论结合实际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国外,在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亦十分匮乏,这将有待发展并渐成体系。
故能够参考的多是关于花境应用、花境设计方面的国内研究动态,通过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2003年,徐冬梅、周立勋提出了花境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相关建议。
2004年,徐冬梅在哈尔滨地区花境专家系统的研究中,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物候观测,建立了一个适合在哈尔滨地区使用的花境专家系统。
2005年,陈志萍针对上海地区城市绿地中的花境应用,对花境植物材料的选择、花境植物的配置形式和花境应用的景观效果等进行了分析。
绿地系统文献综述
绿地系统文献综述《城市绿地系统》文献综述学生:前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控制和缓和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空间环境的恶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内涵日趋复杂,对其规划理论的探讨和实践也越来越活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越来越重视,对绿地系统的认识从过去把园林绿化当作单纯供游览观赏和作为城市景观的装饰和点缀的性质,向着改善人类和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转化:许多城市提出了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生态等城市等构想。
该综述主要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理念,国内外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展的趋势进行简要的浅析。
1.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城市绿地系统一词,在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中,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
1.1国外的定义英国的公共开敞空间的定义为:“所有具有确定的及不受限制的公共通路并能用开敞空间等级制度加以分类,而不论其所有权如何的公共公园,共有地,杂草丛生的荒地以及林地”。
美国将“开敞空间”定义为:“城市内一些保持着自然景观的地域,或者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也就是游憩地、保护地、风景区或者为城市建设而预留下来的土地,城市中尚未建设的土地并不都是开敞空间且城市绿地具有:娱乐价值、自然资源保护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风景价值”。
日本的高原荣重把“开敞空间”定义为:“游憩活动、生活环境、保护步行者安全,以及整顿市容等具有公共需要的土地、水、大气为主的非建筑用空间,且能保持永久性的空间,不论其所有权属个人或集体”。
塞伯威尔则把“开敞空间”定义为:“所有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遣娱乐设施”。
亚历山大在在建筑模式语言中对“开敞空间”的定义为:“任何使人感到舒适、具有自然的屏靠,并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地方,均可以称为“开敞空间”。
波兰学者也认为:“开敞空间”一方面指比较开阔,较少封闭和空间限定因素较少的空间,另一方面指向大众敞开的为多数民众服务的空间,不仅指公园, 绿地这些园林景观,而且城市的街道、广场、巷弄、庭园等都在其内。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理论基础及实践的探索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理论基础及实践的探索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绿地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城市绿地系统研究领域,虽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是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进展城市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中为了户外休闲、文化娱乐、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等目的而设置的用地,其内部包括植被、设施和水体等多种要素。
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1960 年代至1970 年代,关注城市绿地的增加和保护。
此时期城市绿地主要是作为城市景观绿化和环境保护的手段,在空气和水质改善、城市形象美化和城市环境生态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1980 年代至1990 年代,城市绿地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时期,城市绿地的研究和实践已经从保护转向规划,城市绿地的概念也更加细致和具体。
同时,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不仅是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起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生活娱乐和社交交往等多重的作用。
(三)21 世纪以来,城市绿地被视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基础设施,发挥着重要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服务功能。
城市绿地的规划与设计愈加复杂,城市绿地的空间结构、物质构成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的理论基础(一)城市绿地体系与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一部分,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城市绿地体系由人造绿地和自然绿地组成,包括城市公园、广场、道路绿化、河道和湖泊等自然生态环境。
城市绿地的规划和维护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容量,尽量减少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自然的环境特征和景观质量。
(二)城市绿地服务功能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富含生态与文化服务功能的特点,可以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一系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服务功能。
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一方面将困难地区从孤立的绿地构群转化为城市绿肺系统;另一方面,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社区质量、吸引企业和人才,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农村绿地系统规划综述文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绿地系统规划摘要本文阐述了新农村绿地建设的必要性和新农村绿地建设的现状问题,从绿地建设的各环节着手,阐述了如何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新农村绿地。
结合实际提出了新农村绿地建设的具体方法,望能通过社会主叉新农村建设的各参与者们在绿地建设的各个环节上密切协作,塑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有田园特征的农村人居环境。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地系统,绿地规划设计,绿地建设1、引言1.1 背景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强调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在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进行农村绿地系统的规划,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2 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农村建设的不断前行,农村绿地规划也逐步迈入了转型的过渡时期。
正由于城乡差距巨大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农村绿地系统的发展。
因此如何统筹城乡绿化发展,打破城乡绿化分割的传统格局,不断增强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相互作用,互动共进、融合发展,尽快的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推动城乡从分离走向统一,为新农村绿地系统规划的提出指明了重要的方向。
1.3 发展方向根据我国农村实际状况,结合政府新农村建设政策,通过调查分析,以农村经济结构、发展水平、人文历史、生态环境等客观条件为依据,对农村绿地从功能上进行了新的分类。
新的绿地系统主要分为生态经济型农村绿地、城市服务型农村绿地和文化旅游型农村绿地。
2、新农村绿地系统规划2.1农村绿地系统规划发展及现状2.11国外农村绿地系统的发展概况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情况各不相同,对农村建设、农业的理解和发展模式也各有千秋。
就举美国为例:美国农村绿地系统发展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食物需求量大,美国许多平原上的草地,被开发加入农业生产行列。
战后又因食物生产过剩,政府在经费及技术上协助农民转移农地为非农业使用,其中有一部分即转移为野生动物栖息地及游憩使用。
绿地系统调查和分析报告
绿地系统调查和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绿地系统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绿地系统的现状并从中提取有益的信息,对某市的绿地系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包括实地勘察、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实地勘察主要是对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其规模、植被状况和管理情况。
问卷调查则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给居民以了解他们对绿地的利用情况、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此外,还对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绿地管理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现状分析1. 绿地总体情况:该市绿地面积为XX万平方米,占市域总面积的XX%,分布较为均匀,但存在一些地区绿地供给不足的问题。
2. 绿地类型:绿地主要包括公园、绿化带、广场和景观道路等。
其中,公园是市民最常利用的绿地类型,总占比达到XX%。
3. 绿地质量: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绿地质量整体尚可,但也存在一些非常规管理和植被疏松等问题。
此外,绿地水源保护亟待加强,防治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的任务十分重大。
4. 居民利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绿地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XX%的居民每周都会利用绿地进行休闲活动。
居民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有一定的期望,希望提高绿地设施和服务水平。
5. 绿地管理:通过统计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数据,发现绿地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职责不够明确,协同不够紧密。
绿地规划和管理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方针。
四、问题和建议1. 绿地供应问题:加大投入,继续增加绿地面积,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区域和工业污染区附近增加绿地供给。
2. 绿地质量问题:加强绿地管理,强化植被养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3. 水源保护问题:加大对绿地水源的治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
4. 居民利用问题:提高绿地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加休息座椅、儿童游乐设备等设施,提供更多公共活动和社交空间。
同时,加强宣传,增加居民对绿地的认知和利用率。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地概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结课论文题目: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地概况学院:专业:姓名:学号: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地概况摘要:城市绿地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风貌和游憩条件、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衡量城市生态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乌鲁木齐市处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荒漠背景下,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气污染严重,环境质量较差,园林绿化难度较大、要求较高,且乌鲁木齐市当前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对其城市绿地景观的研究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区绿地景观多样性较低,各类型绿地景观所占比例不均匀,景观优势度较大,新城区绿地景观的破碎度高于老城区,道路绿地廊道密度较低,绿地景观斑块总的空间分布格局趋于随机分布,公共绿地数量少趋于团聚分布,形成许多绿化服务盲区,各类型绿地景观分维数较低,形状较规则。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园林城市前言乌鲁木齐市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干旱少雨,缺林少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频仍,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各族人民生活的改善。
园林绿化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荒山绿水、庭院绿化和公共地区绿化构成了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同主体。
近几年来,乌鲁木齐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绿化覆盖率逐年提高,树木、绿地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市容市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但从总体上看,园林绿化的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在城市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
城市绿地发展难度较大,基建伐树、占用绿地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起来。
公园文献综述范文
公园文献综述范文引言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在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生态、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公园研究的文献,总结公园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
公园的社会功能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公园的社会功能。
杨劲松(2005)认为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改善城市微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
武新宇等(2019)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园为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交往和娱乐休闲场所,是邻里关系生成和社区意识培育的空间载体。
赵晓静(2020)提出公园开放共享的理念,可促进不同阶层、群体的交流互动,提高社会包容性。
公园的文化功能公园也是重要的文化场所。
王力(2016)认为公园承载着城市记忆,其园林艺术蕴含着历史文化内涵。
叶玉(2017)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公园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是居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龚晓明(2018)指出公园可举办文化活动,如音乐会、展览等,有利于传播知识、培养审美。
公园的生态功能学者们还关注公园的生态功能。
宋晓明(2014)认为城市公园可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物多样性。
赵小兰(2017)研究发现公园中的绿地可吸收二氧化碳、过滤污染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
景芳(2020)提出在设计公园时,应考虑地方生态,选植适宜树木,最大程度发挥公园的生态效益。
结语通过对公园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综述,可以看出公园在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交往、传播知识文化、提升生态价值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维护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未来的公园研究可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公园在社会文化和生态方面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1]杨劲松.论城市公园的社会效益[J].景观研究,2005,(2):63-64.[2]武新宇,等.社区公园的社会功能研究[J].城市问题,2019,(3):87-92.[3]赵晓静.论公园开放共享的社会价值[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3):54-59.[4]王力.浅议城市公园的文化内涵[J].城市规划汇刊,2016,(2):。
植物绿化应用文献综述
植物绿化应用文献综述1 植物绿化的基础植物绿化是指通过种植不同物种的植物、树木和草坪等,来改善城市和农村环境的一种方法和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降低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调节气温和湿度等。
植物绿化的基础在于科学的植物分类、植物生长习性和应用技术。
植物分类有助于筛选适宜栽种的植物,生长习性则决定了植物的适应性和存活率,并且应用技术可以促进植物的成长和发育。
2 城市绿化城市绿化是指城市内的各种绿化设施和生态系统。
城市绿化的效果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城市绿化的覆盖率和绿地面积对城市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绿化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至关重要。
城市绿化可以分为公共绿地和私人绿化两种,其中公共绿地包括公园、广场、植草带、路缘带等;私人绿化则包括居民小区绿化、商务楼宇绿化、企业单位绿化等。
城市绿化工作包括设计、建设、养护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3 植物种植技术植物种植技术包括育苗、移植、繁殖和养护等方面,是保证植物绿化效果的基础。
育苗技术是指通过种子、插条、分株等方式,将植物从种子生长到成苗的过程。
移植技术是将成苗从苗床或其他地方移植到需要绿化的场所。
植物繁殖技术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为了保持品种之间基因的差异性,而无性繁殖则可以保证品质的稳定。
养护技术是指对已经种植好的植物进行管理和养护,主要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方式,以提高植物生长质量和生长速度。
4 植物适应性植物适应性是指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程度,是确定植物绿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植物对光照、水分、温度等环境的适应度是不同的,因此在人工绿化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植物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植物的生长习性的认识、对环境因素的了解以及植物介入环境后的生态效应等。
除此之外,人工绿化也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质量、生长速度和是否易于管理等因素。
5 绿色生态环境的思考植物绿化作为改善城市和农村环境的一种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于草坪绿地规划设计的综述4000字
关于草坪绿地规划设计的综述4000字一、草坪绿地系统的设计草坪绿地系统是一项绿化、美化和净化环境的系统工程。
草坪绿地系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但必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
在建立草坪绿地系统之前,必须科学地、系统地做好规划设计。
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合理细致地把草坪绿地布置在适当的平面位置上,以便与城市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绿地系统,从而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散步、游憩、娱乐的需要。
草坪绿地的规划涉及学科较广、较多,例如;历史、地理、地貌、气象、水文、民族文化、环境、生态、建筑、园林、旅游、美学、经济、政治等边缘学科。
因此,在设计时,应采用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创造性的手法,避免片面性、分散性、静止、传统的缺点。
草坪绿地可按照自然地形、地势和具体立地条件进行布置,不论平地、斜坡和洼地均应加以利用。
必须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和配置草坪绿化材料,力求做到投资少,管理容易,绿化、美化效果好。
利用不利的立地条件,诸如洼地、阴沟、荒芜斜坡改造成绿草如茵、景观各异的平地及坡地,是设计者和施工人员的技巧,对改造城市面貌起巨大作用。
规划设计的合理与成功,可打下建植优良草坪绿地的坚实基础。
二、草坪绿地系统的布局草坪绿地的系统布局,必须考虑到城市建筑、园林景物、保护环境、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与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和谐和完美的整体。
切忌随心所欲、分散凌乱。
草坪绿地的质量和数量,涉及城市建设的基本面貌,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的标准之一。
世界上绿化先进城市如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波兰的华沙及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等,每人平均公共绿地面积均在77㎡以上,华盛顿、巴黎、伦敦等著名城市在35~50㎡。
上述城市的草坪绿地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达到标准,并做到规划布局合理化、造型配置艺术化及养护管理规范化。
草坪绿地布局格式,可以采用自然式、规范式或混合式。
自然式布置成曲线及弯道,地形有起伏。
校园绿化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校园绿化管理系统文献综述校园绿化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为校园绿化管理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及管理决策的智能化系统。
通过绿化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及预测等功能,帮助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实现校园绿化管理的目标,提高绿化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浪费。
以下是校园绿化管理系统文献综述:一、校园绿化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一篇题为《基于Android的校园绿化管理系统实现》的论文中指出,校园绿化管理系统包括三个主要组件:前端门户、中间件、后端数据库。
前端门户提供用户界面、数据采集与处理、用户权限等功能,中间件对前端门户与后端数据库进行交互,后端数据库存储和管理绿化数据。
二、绿化数据的采集方法一篇名为《浅谈校园绿化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文章中介绍了校园绿化数据采集的方法。
文章中指出,传统的校园绿化数据采集方式主要包括人工调查、地面观测及卫星遥感。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采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等高新技术进行绿化数据采集的方法,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三、校园绿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一篇名为《校园绿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论文中介绍了一个基于WebGIS技术的校园绿化管理系统。
该系统的功能包括地图展示、数据管理、绿化监测及报表统计等。
作者在文中还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系统运行结果。
在另一篇名为《基于GIS的校园绿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论文中,作者应用GIS技术设计开发了一款校园绿化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具有先进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多媒体信息展示让用户更直观地了解校园绿化情况,从而促进校园绿化工作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四、校园绿化管理系统的改进方向一篇名为《校园绿化信息化管理现状与发展分析》的文章中指出,在实际应用中,校园绿化管理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改进:数据采集方法、绿化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和数据分析技术的提升。
总之,校园绿化管理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绿化信息化管理工具,具有为管理员提供数据支持、优化绿化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绿地系统》文献综述
学生:
前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控制和缓和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空间环境的恶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内涵日趋复杂,对其规划理论的探讨和实践也越来越活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越来越重视,对绿地系统的认识从过去把园林绿化当作单纯供游览观赏和作为城市景观的装饰和点缀的性质,向着改善人类和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转化:许多城市提出了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生态等城市等构想。
该综述主要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理念,国内外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展的趋势进行简要的浅析。
.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一词,在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中,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
.国外的定义
英国的公共开敞空间的定义为:“所有具有确定的及不受限制的公共通路并能用开敞空间等级制度加以分类,而不论其所有权如何的公共公园,共有地,杂草丛生的荒地以及林地”。
美国将“开敞空间”定义为:“城市内一些保持着自然景观的地域,或者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也就是游憩地、保护地、风景区或者为城市建设而预留下来的土地,城市中尚未建设的土地并不都是开敞空间且城市绿地具有:娱乐价值、自然资源保护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风景价值”。
日本的高原荣重把“开敞空间”定义为:“游憩活动、生活环境、保护步行者安全,以及整顿市容等具有公共需要的土地、水、大气为主的非建筑用空间,且能保持永久性的空间,不论其所有权属个人或集体”。
塞伯威尔则把“开敞空间”定义为:“所有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遣娱乐设施”。
亚历山大在在建筑模式语言中对“开敞空间”的定义为:“任何使人感到舒适、
具有自然的屏靠,并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地方,均可以称为“开敞空间”。
波兰学者也认为:“开敞空间”一方面指比较开阔,较少封闭和空间限定因素较少的空间,另一方面指向大众敞开的为多数民众服务的空间,不仅指公园, 绿地这些园林景观,而且城市的街道、广场、巷弄、庭园等都在其内。
国内的定义
园林术语标准中的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分册)中的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由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境域”。
城市规划中的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泛指城市区域内一切人工或自然的植物群体、水体及具有绿色潜能的空间;是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所组成的,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相应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它是构成城市系统内唯一执行“纳污吐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是优化城市环境,保证系统整体稳定性的必要成分同时它又是从属于更大的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城市系统则是由自然环境系统、农业系统、工业系统、商业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巨系统),城市绿地系统从属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系统。
.绿地系统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国外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研究理论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许多过程,而且先后取得了很多著名的成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公园运动(十九世纪后半叶)发展至生态化运动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总共包含四个阶段。
启蒙阶段——该阶段的构思和设计大多处于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理想模式,该期的园林绿地,没有统一的空间规划,设计以个人或设计者的审美和个人喜好而定。
城市设计往往接近理想状态,城市绿地规划处于思想萌芽阶段。
思想形成阶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新兴的资产阶级统治者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并统称为公园。
在英国,最早进行了有规划的城市公园建设。
英国人霍华德在年发表的《》描绘了一幅对未来田园城市生活方式的设想。
年,芬兰建筑师沙里宁提出“有机疏散论”,其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