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沉静训练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学校积极心理学开篇

第一章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二、积极心理学的常见问题

第二章沉静训练

一、什么是沉静训练?

二、沉静训练带给我们什么?

三、沉静训练名人

四、腹式呼吸

五、沉静训练注意要点

六、演练

第一章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给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寻找乐趣。

——柏拉图(约公元前400年)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如何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积极心理学可以称为心理学领域的一门新开辟的领域,这个领域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事件。

每个人一生都会有巅峰和低谷,而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低谷。虽然与其它心理学的分支相比,积极心理学把挫折看得更加微小,但是也承认挫折的重要性: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与糟糕的一面同等重要。积极心理学认为,生活的核心并不只是避免麻烦、防止困扰,因而更加关注人生中那些风景美好的一面。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是那些发生在正常轨道上的事件。积极心理学认为,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可以通过消除恶劣的环境,也可以通过发现品格和塑造品格来实现。

积极心理学1998年正式命名,主要创建者以及积极倡导者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博士,时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也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创始这一领域的原因是一些心理学家认识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更多关注人类有偏差的方面而致力于如何纠正偏差。心理病理学的这一方面已经得到了认同。在理解、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心理学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超过十几种的疾病,在过去被认定为无法医治,而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从心理方面还是药理方面。

但是这种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部分科学心理学家都不重视研究如何使人们做正确的事情,并且那些杰出的心理学家、优秀的演讲者和知名专家们很少谈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发展使得心理学家的内在假设显示出的是人类天性的病态模型。

积极心理学认为,现在已经到了矫正这种不平衡的时候,需要向病态模型提出挑战了。我们需要将同等程度的关注放在优势和弱点上,一方面修补坏的世界,另一方面塑造好的事物,一方面帮助那些有疾病的人,另一方面充实那些健康个体的生活。心理学家致力于提升人类的潜质,因此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需要在关注病态模型之外,寻找更多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假设就是,人类善良美好的一面与病态的一面同样真实存在着。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这些话题并不是次要的、派生的、虚幻的、附带发生的或者其他猜想出来的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悠久历史,在东方可以延伸到儒家和道家,在西方可以延伸到雅典哲学家。这些智者的书籍里设计的问题有一些都可以概括到积极心理学的范畴下。什么是美好的生活?美德本身是否是它的奖励?快乐是什么?追求快乐的过程应该是直接的,还是通过完成其他的追求实现?他人和社会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例如孟子提出“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仁义精神,是正气,所有也叫“浩然正气”。一个人如果有了“浩然之气”会怎样呢?第一,他就会以天下为己任,以正义为担当,而且“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下》)。第二,他就会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第三,他还会成为世界上最美的人,因为他的身上有一种人格

魅力。孟子认为,正气需要我们精心培养它,小心呵护它,不去伤害它,它就会浩浩荡荡地充盈于宇宙(塞于天地之间),成为“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这种“浩然之气”如果充盈于一个人的胸中,那他就是“美人”,这叫“充实之谓美”。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是人的积极品质,是需要精心培养和长期积累的。

庄子提出“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即天下万物都有生存的群力,而且都有按照自己的天性和选择,来真实生存、自由生存的权利。他们都可以有自己的活法,也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你可以赞美鲲鹏,但也不必嘲笑燕雀。这里提出的接纳概念,就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概念。

积极心理学的前提早在1998年之前就已经初现雏形。早期的西方心理学家们关注的是天才,并致力于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很多心理学家江积极心理学座位人本主义德心理学的研究因素,如罗杰斯(Rogers,1951)、马斯洛(Maslow,1970)。积极心理学的名词并非由塞利格曼首次提出。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已经使用了这一词概括他所强调的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后来他说自己所做的是健康发展心理学的范畴。他将其它心理学范畴——所谓“常规心理学”——称为“地板心理学”。

在教育心理学中也有涉及,如尼尔(Neill,1960),之前的研究中也常常关注于幸福感,或者叫积极促进,代表人物有阿尔巴(Albee,1982)和考恩(Cowen,1994);在工作领域有班杜拉(Bandura,1989)等研究的效能感;对于天赋的研究(如Winner,2000);对一般智力的研究(如Gardner,1983;Sternberg,1985);以及对心理疾病患者在病态之余的生活质量的研究(如Levitt,Hogan,& Bucosky,1990)。

如今的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为了迎合最初的理论假设,或是为了显示研究的科学性而宣称是研究快乐和幸福的学科。当下的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独立于已有研究和理论的学术性范畴,希望通过关于自我意识的争论使生活更有意义,从而在心理学领域中获得自身价值。

至少,在某个时期,可以使得所有心理学家都承认,对美好生活的研究与对疾病的研究一样重要。

二、积极心理学的常见问题

1. 积极心理学只是快乐心理学吗?

积极心理学关注快乐和愉悦,但它研究的范围要远远大于此。积极心理学家研究积极的特质和性格——包括友善、好奇心、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价值、兴趣、天赋和能力。同时还研究可以促进幸福生活的社会因素——友谊、婚姻、家庭、教育、宗教,等等。

2. 积极心理学不考虑受苦的问题吗?

研究人类问题的心理学家目的很明确:要减少人们受苦的程度。而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幸福的取得并非理所当然,是有方法而循的。他们可以帮助所有的人,包括有问题的和没有问题的。

积极心理学同样也研究苦难和幸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经历过恶劣的生活事件并调整和适应过来的人们对生活的评价更加稳定。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积极是人天性中的一部分(泰勒,1989)。

3. 积极心理学是阿Q精神吗?

我们的文化常识中或许有将快乐和愚蠢联系到一起的刻板印象。有些人讽刺别人,称他们是快乐的傻子。然而,通过心理学研究,比较“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时,都发现那些快乐的人通常更优秀。他们在学校和工作中都更成功,与他人的关系更融洽,寿命也更长。

而对之上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发现,智商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有弱的正相关。虽然不是强相关,但不是负相关。任何情况下,“愚蠢”(如果这是一种智力分数低的反应的话)都与快乐无关。

4. 怎样学好这门科学?

学好这门学科需要体验式学习。那些教导我们养成好习惯的人,从孔子到如今的人们,都说这需要理论和实践并用。理论是重要的,一方面它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另一方面它为我们的行为贴上标签,给予人的相处构建体制。因为我们通过实践才能了解到抽象信息和现实的关系。而如果这种现实是我们自己的生活,那就会使我们更加印象深刻并从中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