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沉静训练理论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实践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e74fe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3.png)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实践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着重研究人类的快乐、满足感和幸福感等积极心理状态。
与传统心理学关注消极心理问题不同,积极心理学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情感、积极性格和积极行为。
本文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1 积极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
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的病态现象和心理障碍,而积极心理学则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了人的优点、长处和积极心理资源上。
随着研究的深入,积极心理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1.2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核心概念:(1)幸福感: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个体对自身生活的整体评价和主观感受。
幸福感可以分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个层面。
(2)流畅经验:流畅经验是指个体在面临挑战性任务时,进入一种全神贯注、时间感消失的状态。
在流畅经验中,个体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获得积极心理的满足感。
(3)力量和优点:力量和优点是指个体的积极特质和能力,它们是人们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和幸福的基础。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的力量和优点进行挖掘和发展,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1.3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个案研究和干预研究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了解个体的主观体验、力量和优点以及积极情绪等方面的情况。
二、积极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2.1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积极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以往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学术成就,而积极心理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积极性格和积极行为。
教育者可以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提高其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
2.2 积极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也有广泛应用。
传统的管理方法主要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员工的绩效,而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动力。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1d21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8.png)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面对学业压力、生活挑战和人际关系等各种困扰,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变得尤其重要。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流派,强调幸福感、个人发展和社会支持等积极因素,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积极心理学是由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传统心理学过于关注病态、问题和缺陷,而忽视了积极的一面。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幸福感:个体对于生活的总体满意度,以及体验快乐、满足和自我实现的程度。
积极情绪:如喜悦、希望和感恩等情感,这些情绪不仅能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加适应能力。
个人优势: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点和才能,积极心理学鼓励人们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实现更高的成就。
与他人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幸福感,还能提供支持和资源,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期,身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生活质量以及未来的发展。
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大学生中,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促进心理健康通过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情绪和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帮助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在一个富有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容易形成归属感,从而降低孤独感和压力。
研究表明,具有积极心态的学生通常更有可能成功应对压力。
提升学习效果积极心理状态对学习效果有显著促进作用。
当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与兴趣时,他们会更加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
积极心理学强调运用个人优势,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激励学生发现并使用自己的优势,来提升学习动机。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积极心理学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与人际关系。
通过增强沟通技巧、自我表达及同理心,学生能够更轻松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不仅对他们的个人成长有帮助,还能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与模式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与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06283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f.png)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与模式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旨在研究人类幸福感、个体优势和积极情感等主题。
与传统心理学关注疾病、问题和负面情绪不同,积极心理学聚焦于个人的成长、积极体验和潜能开发。
本文将探讨积极心理学的定义以及其常见的模式。
一、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并于2000年正式被引入心理学领域。
它强调个体的优势而非弱点,注重人的积极品质、性格特点和幸福感,旨在帮助人们提升生活质量、寻找个人潜力,并实现幸福和满足感的最大化。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是积极情绪、个体优势和幸福感的研究。
它探索人们的快乐经验、优秀品质和高效功能,并将这些元素引入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积极心理学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积极心理状态的来源、影响因素以及与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促进人类幸福的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的模式1. 重视个体优势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个体优势和处境特性。
传统心理学常常将注意力集中在人们的弱点和问题上,而积极心理学则侧重于发现和发展个体的优点和天赋。
它鼓励个体发挥潜力、发展独特性,并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建立积极的认知和情感。
2. 倾向于积极情感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感的重要性。
它研究快乐、满足感和幸福感,并探索积极情感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在应对挑战和逆境时,积极情感能够提升个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增强社交支持。
3. 注重幸福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幸福感的来源和提升方法。
它不仅关注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还涉及到生活满意度、目标实现和心理健康等因素。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介入和幸福感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幸福感的本质,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4. 倡导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积极心理学推崇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它关注人的潜能开发和自我实现,通过乐观心态和积极思维来促进个体的成长。
它强调自我关注和目标设定,注重个体的心理弹性和适应性。
积极心理学讲义
![积极心理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79277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4.png)
积极心理学讲义1. 引言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积极性、幸福和个人成长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人类的优点和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这些优点和能力以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本讲义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
2.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倾向于积极的心态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天生倾向于积极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积极心态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通过培养积极的心态,个人可以更好地克服困难,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2.2 重视个体的优点和力量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优点和力量,而非过分关注个体的缺点和弱点。
通过认识和发展个体的优点和力量,个人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提高自己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的表现和满意度。
2.3 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帮助个人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通过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个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3. 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方法3.1 培养感恩心态感恩心态是积极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实践方法。
通过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关注和感恩身边的积极事物和人际关系,个人可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建议每天写下一些让自己感到感恩的事情,这样可以培养持续的感恩心态。
3.2 培养乐观心态乐观心态是积极心理学的另一项实践方法。
通过积极乐观地看待事物,个人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建议每天告诉自己一些积极乐观的话语,以培养乐观的心态。
3.3 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积极的人际互动,个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沉静训练理论
![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沉静训练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e25362531b765ce05081494.png)
实践学校积极心理学开篇第一章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二、积极心理学的常见问题第二章沉静训练一、什么是沉静训练?二、沉静训练带给我们什么?三、沉静训练名人四、腹式呼吸五、沉静训练注意要点六、演练第一章什么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给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寻找乐趣。
——柏拉图(约公元前400年)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如何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
积极心理学可以称为心理学领域的一门新开辟的领域,这个领域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事件。
每个人一生都会有巅峰和低谷,而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低谷。
虽然与其它心理学的分支相比,积极心理学把挫折看得更加微小,但是也承认挫折的重要性: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与糟糕的一面同等重要。
积极心理学认为,生活的核心并不只是避免麻烦、防止困扰,因而更加关注人生中那些风景美好的一面。
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是那些发生在正常轨道上的事件。
积极心理学认为,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可以通过消除恶劣的环境,也可以通过发现品格和塑造品格来实现。
积极心理学1998年正式命名,主要创建者以及积极倡导者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博士,时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也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
创始这一领域的原因是一些心理学家认识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更多关注人类有偏差的方面而致力于如何纠正偏差。
心理病理学的这一方面已经得到了认同。
在理解、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心理学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有超过十几种的疾病,在过去被认定为无法医治,而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从心理方面还是药理方面。
但是这种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大部分科学心理学家都不重视研究如何使人们做正确的事情,并且那些杰出的心理学家、优秀的演讲者和知名专家们很少谈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发展使得心理学家的在假设显示出的是人类天性的病态模型。
积极心理学定义
![积极心理学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6cd06d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e.png)
积极心理学定义积极心理学:探索幸福与成就的科学引言: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幸福、成就和个人发展的科学。
它关注的是人类的优点、积极情感和个人成长,旨在帮助人们实现更加有意义和满足的生活。
本文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历史背景、核心概念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与传统心理学关注的问题不同,更加关注人类的优点和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帮助人们提高幸福感、发现个人优势并实现个人成长。
二、积极心理学的历史背景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源于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
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的问题和病态心理,而忽视了积极的方面。
马丁·塞利格曼等心理学家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只关注人们的痛苦和问题,而忽视了他们的幸福和优点。
于是,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成为一门全新的研究领域。
三、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1. 幸福感: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和快乐感受。
它包括积极情感、满足感和意义感。
2. 个人优势: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通过发现和发展这些优势,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实现个人成长。
3. 心流体验:心流是指人们在投入高度集中的活动中,完全沉浸其中,忘记时间和周围环境,体验到极大满足感的状态。
积极心理学鼓励人们追求心流体验,以提升幸福感和个人成就。
4. 积极情感: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感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喜悦、爱、希望、宽恕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1. 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被广泛研究和实践。
通过培养学生的个人优势和积极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
2. 工作场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也逐渐应用于工作场所。
通过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情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3. 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也被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
通过培养积极情感、提升心流体验和发现个人优势,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4eebdaae2bd960590c6778f.png)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于消极方面的研究远比对积极方 面的研究要成功。它反映了很多人类的缺点、短处、过失, 而很少关注人类的潜能、长处、实际愿望或心理高度。好像 心理学自愿固步自封,局限于研究黑暗低劣的一半。
——马斯洛
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 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治疗心理创伤;
2、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1)1998年1月,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召开的“艾库玛尔会 议”是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塞利格曼(Seligman)邀请了心理学 家契克森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福勒(Fowler)等人共 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方法和基本结构等问题,并指定了相 应的负责人。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 新的研究领域,以塞里格曼和米哈里·契克森 米哈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 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 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传统 (或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 心理学运动。
见见“积极心理学”的父母亲
Martin Seligman 塞里格曼(1998)
积极人格(个体层面)
(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社会层面)
问题1:凭你的直觉,你觉得积极心理学研 究哪些议题?
问题2:凭你的直觉,你觉得积极心理学研究哪些议题?
快乐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 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 没有信用卡没有她 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
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
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 在街上,在桥下 在田野中 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
3、西方广大的普通民众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 高。
由于民主运动的发展和人类自我认识的提高,西方民众对 自己的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他们比以前更 渴望过有意义的幸福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和看法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和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7de60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1.png)
积极心理学的理解和看法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在积极心理学中,幸福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与个体的情感体验、思想和行为有关。
因此,通过调整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可以改善个体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改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来提高幸福感。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
积极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积极的思维方式也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个体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个体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来提高。
例如,积极情感体验包括快乐、满足、感激、娱乐、兴奋等等。
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个体可以更好地体验生活的美好之处,从而提高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积极的行为方式来提高幸福感。
积极的行为方式包括参与社交活动、锻炼身体、追求自己的梦想等等。
通过积极的行为方式,个体可以更好地体验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高幸福感。
在积极心理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流”。
流指的是一种心流体验,即在某一活动中,个体完全投入,并忘却了自我,感受到
了快乐和满足感。
流体验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它通过调整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来提高幸福感。
通过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体验积极的情感、采用积极的行为方式以及体验流体验,个体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百科
![积极心理学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8d8331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0.png)
积极心理学百科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个体优势、幸福感和心流体验的心理学分支。
它强调对积极情感、积极行为和积极思维的研究,旨在帮助人们实现更加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
本百科将为您介绍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和相关概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原则。
一、积极情感积极情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喜悦、对美好事物的兴趣、满足感和幸福感等积极的心理体验。
研究表明,拥有积极情感的人更有可能取得工作成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享受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1. 喜悦喜悦是积极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我们经历欢乐、喜笑颜开的时候,身体释放出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快乐激素,提升我们的心情和幸福感。
要提升喜悦感,可以从积极的情感和体验中寻找乐趣,比如参加有趣的活动、和朋友一起笑闹等。
2. 兴趣兴趣是我们对某个领域的好奇和热情,它可以激发我们的积极行为。
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我们更容易投入其中,享受到心流体验。
心流是一种全神贯注、忘记时间的状态,它给予我们满足感和成就感。
为了培养兴趣,我们可以尝试新的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与领域专家交流等。
3. 满足感满足感是对自己的成就和满意的评价,它和积极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和自尊有关。
当我们完成一个目标、克服困难或者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时,我们会感受到满足感。
要提升满足感,我们可以设定具体的目标,实现小步骤的成功,并给予自己合理的奖励和认可。
4. 幸福感幸福感是对于整体生活的满意度和快乐感。
积极心理学强调,幸福感不仅仅与物质条件和外在环境有关,它也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价值观、社交关系和积极情感等。
为了提升幸福感,我们可以培养积极的心态,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寻找生活目标和意义。
二、积极行为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行为对于个体幸福感的重要性。
积极行为不仅让我们感到满足和有成就感,还能带来社会正面的反馈和影响。
以下是积极行为的几个重要方面。
积极心理学知识点大一上册
![积极心理学知识点大一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d2248e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1.png)
积极心理学知识点大一上册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心理健康、幸福和快乐的学科。
它研究的不仅仅是心理问题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更加注重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心理态度。
本文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述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它强调研究人类的优点、幸福感和心理强大之处,与传统的心理学关注点不同。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并不仅仅是消除痛苦和负面情绪,更是追求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
二、正向心理学的核心概念1. 积极情感: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感的重要性,如喜悦、满足、希望等。
这些情感不仅能提升个体的幸福感,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
2. 个体优点: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优点和优势。
通过发现和培养自身的潜力和天赋,个体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3. 心流体验:心流体验是一种全身心投入于某项活动中的状态,通常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感到忘我、愉悦和满足。
积极心理学鼓励人们多参与并追求能够让自己沉浸其中的活动。
4. 意义与目标: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追求意义和目标是重要的幸福来源。
拥有明确的目标和为之奋斗的人更有可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 积极情感在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积极情感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组织可以通过创建积极的工作氛围和提供适当的奖励,来增强员工的积极情感。
2. 个体优点在教育中的应用:了解学生的个体优点和潜力,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个性发展,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3. 心流体验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运动员在心流状态下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发挥出更好的竞技表现。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练应该注重运动员的体验,帮助他们进入心流状态。
四、积极心理学的挑战与展望尽管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
![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3e90f1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0.png)
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积极心理学是指关注人类积极心理特征和优点的一门心理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幸福、满足感、希望、爱、勇气、乐观等积极心理状态和情感,以及这些状态和情感的形成、发展和维持机制。
积极心理学的实践目标在于帮助人们增强积极情感、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积极心理学的前身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幸福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强调人的生命意义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旨在探讨人类积极心理的本质和实现方法。
自此,积极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和目标导向。
它强调人类积极心理特征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积极特征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广泛,包括乐观、幸福、流畅体验、敬畏、感恩、感知控制、积极情感、社交支持、自我效能和自我实现等方面。
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倡导乐观态度。
乐观的态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增强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正面思考、积极倾听和关注他人等方式培养乐观态度。
2.培养感知控制感。
感知控制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强调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掌控能力,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控制训练、认知重构等方式提高感知控制感。
3.强调社交支持。
社交支持是指人们在社交关系中获得的帮助和支持。
社交支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减少负面情绪和疾病风险。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社交关系、倡导情感表达等方式提高社交支持。
4.强调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指个体在追求个人目标和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潜能和自我完善。
自我实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设定个人目标、提高自我认知等方式实现自我实现。
积极心理学概论文档
![积极心理学概论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9a06a6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7.png)
第二组被试),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受试者(第 多次试验后,蜂鸣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但不狂奔
积极心理学希望找到:怎样建构“积极”,建构“积极”过程中有何特征 如乐观主义、自我效能、自我弹压等,还包括人在正确的时间能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各种资源和技能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解决所面临困
积极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 1. 定义
• 利用心理学现有比较完善、有效的实验与测量方法, 研究人类本身潜力的科学。要求心理学家用开放的、 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 2. 目的
• 发掘使个人及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 3. 研究源自象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二)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
• 积极力量(positive strength)包括与良好结果相 联系的某些人格特质。
• 如乐观主义、自我效能、自我弹压等,还包括人在 正确的时间能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各种资源和技能来 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解决所面临困难的能力。
• 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研究积极力量: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二)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
• 1. 主观层面:积极的主观体验
• 过去:满足、满意、骄傲、安宁、成就感…… • 现在:高兴、幸福和身体愉悦…… • 将来:乐观、自信和希望……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2. 诞生 2000年1月,塞利格曼(Seligman)和契克森米
哈伊(Csikszentmihalyi)在世界著名的心理学 杂志《 心理学家》共同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 一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同一期的《 心理学家》杂志还刊载了一个积极心 理学的专辑,大多数是由一些最著名的心理学家 撰写了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沉静训练理论
![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沉静训练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1df531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9.png)
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沉静训练理论实践学校积极心理学开篇第一章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二、积极心理学的常见问题第二章沉静训练一、什么是沉静训练?二、沉静训练带给我们什么?三、沉静训练名人四、腹式呼吸五、沉静训练注意要点六、演练第一章什么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给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寻找乐趣。
——柏拉图(约公元前400年)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如何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
积极心理学可以称为心理学领域的一门新开辟的领域,这个领域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事件。
每个人一生都会有巅峰和低谷,而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低谷。
虽然与其它心理学的分支相比,积极心理学把挫折看得更加微小,但是也承认挫折的重要性: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与糟糕的一面同等重要。
积极心理学认为,生活的核心并不只是避免麻烦、防止困扰,因而更加关注人生中那些风景美好的一面。
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是那些发生在正常轨道上的事件。
积极心理学认为,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可以通过消除恶劣的环境,也可以通过发现品格和塑造品格来实现。
积极心理学1998年正式命名,主要创建者以及积极倡导者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博士,时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也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
创始这一领域的原因是一些心理学家认识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更多关注人类有偏差的方面而致力于如何纠正偏差。
心理病理学的这一方面已经得到了认同。
在理解、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心理学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有超过十几种的疾病,在过去被认定为无法医治,而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从心理方面还是药理方面。
但是这种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大部分科学心理学家都不重视研究如何使人们做正确的事情,并且那些杰出的心理学家、优秀的演讲者和知名专家们很少谈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发展使得心理学家的内在假设显示出的是人类天性的病态模型。
名词解释积极心理学
![名词解释积极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9bb6af6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2.png)
名词解释积极心理学啥是积极心理学呢?这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玄学,而是能让咱们生活变得更加灿烂的一门学问。
你想想,咱们每天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有顺心的,也有闹心的。
积极心理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咱们打开那扇通往快乐和满足的大门。
比如说,你今天上班被老板表扬了,心里美滋滋的,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但积极心理学可不只是让你感受一下这种短暂的快乐,而是教你怎么把这种积极的感觉变成一种持久的心态。
这就好比是锻炼身体,偶尔跑一次步可能让你当时觉得挺爽,但坚持长期锻炼才能让你的身体真正强壮起来。
积极心理学就是要让咱们的心灵也变得强大而有韧性。
它还关注咱们的优点和长处。
很多时候,咱们总是盯着自己的不足,觉得这不行那不行的。
但积极心理学告诉你,嘿,别光看那些不好的,你身上的闪光点可多着呢!就像一颗宝石,不能只看到它表面的瑕疵,而忽略了它内部璀璨的光芒。
比如说,你可能觉得自己唱歌不好听,但你画画很棒啊;或者你觉得自己数学不行,可你语文作文写得那叫一个精彩。
积极心理学就是要让你发现这些被你忽视的宝藏。
而且,积极心理学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你想想,和朋友一起开怀大笑,和家人一起温馨团聚,这种温暖的感觉是不是特别美好?这就是积极心理学所重视的社交支持,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怀抱,在你累了、困了的时候给你力量。
咱们再打个比方,积极心理学就像是一个贴心的导航,在你迷茫的时候告诉你,别担心,走这边,前面有美景等着你。
它不是让你逃避困难,而是让你带着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一切。
所以说,积极心理学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能融入咱们生活,让咱们变得更加幸福、更加有活力的好东西。
它让咱们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发挥自己的优势,珍惜身边的人,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天的挑战。
总之,积极心理学就是咱们心灵的阳光,照亮咱们前行的道路,让咱们的生活充满希望和力量!。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542fc5f1ccbff121dc36835b.png)
(2)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吃吃喝喝,然后愉快地等待世界末日的 来临?像许多参加囚徒困境的游戏的人一样,每个人都追求 将个人利益最大化,结果造成对整个集体的伤害?
“在全球范围内,我的消耗量是无穷小的;这样的消费给我 带来了快乐,但对于世界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或者 发誓永远不会将我们的后代带入一个充满伤痛的世界?
• 正义(Strengths of justice) 与个人和群体之间的最优互动有关的积极品质: 公平:基于正义和公平的观念,对别人一视同仁;不 让个人感受干扰涉及到他人的决策;给每个人 一个公平的机会 领导力:鼓励群体,促其达成目标,并培养出良好的 组内关系。 团队合作:忠于群体;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
Schwartz和他的同事们在70个不同的国家进行了重复的研究, 在每个样本中发现了相似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区分出的十 个不同的价值观是: 成就感:和社会标准相联系的个体成功 善心:为别人着想 一致性:始终如一
享乐主义:个体满足感以及愉悦感 力量:社会地位、威望、以及对他人的控制 安全感:社会安全、和谐和稳定 自我定向:独立思考和行为,例如自由; 鼓舞:生活中的兴奋感、新奇以及挑战, 传统:尊重和接受他人的文化和宗教习俗 普遍性:理解、感激、和保护所有的人和大自然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2)积极的个人特质 乐观: 20世纪30年代George 主持“哈佛成人研究”的长期调查。80年 代中期,通过Seligman的牵线, Vaillant邀请Peterson到自己 的档案馆,利用过去几十年收集到的资料开展研究工作Peterson 使用维兰特档案库研究了一个人早期的思维方式与随后生活中身 体健康水平关系。
知道个人在环境中的位置,具有关于生活意义的信念,这种 信念能够塑造一个人的行为。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c312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7.png)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学科,它强调积极情绪、个人优势和生活意义的培养与发展。
本文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向读者展示如何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优势、积极情绪和个人目标的追求。
它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关注问题和缺陷的路径有所不同,而是通过鼓励个体寻找其内在的优势和积极情绪来促进其心理健康和成长。
1.1 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包括乐观、快乐、满足和幸福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积极情绪对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益,能增强抵抗压力的能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并改善人际关系。
1.2 个人优势个人优势是个体的潜力和才能,在积极心理学中被广泛关注。
它包括个体在认知、人际关系、情感和性格等方面的优势。
通过发展和运用个人优势,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提升自我效能和克服困难。
1.3 生活意义生活意义是个体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对实现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与社会、自然和宇宙的关系,鼓励个体寻找自身的目标和意义,从而提高幸福感和满足感。
二、积极心理学的原理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包括积极情绪的培养、个人优势的发展和生活意义的追求。
通过了解这些原理,个体可以更好地掌握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提升自身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2.1 积极情绪的培养培养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之一。
个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升积极情绪:(1)感恩:学会感激身边的人和事,每天写下几件自己感恩的事情,提高幸福感。
(2)乐观态度: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相信未来会更好,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
(3)培养兴趣爱好:寻找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其中,增加个人的快乐感。
2.2 个人优势的发展发展个人优势是积极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个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发展个人优势:(1)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个人特质、兴趣和优势,找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10fa4b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a.png)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积极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学科,旨在帮助个人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定义、重要概念、理论框架以及促进积极心理的实际方法。
⒈定义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关注的是个体的优点、幸福感、正向情感以及个体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
它以积极思维、情感和行为为研究对象,旨在帮助人们提升个人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⒉重要概念⑴积极思维:积极心理学强调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包括积极态度、乐观情绪、自信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评价,有助于增强人们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⑵幸福感:幸福感是个体对自己生活整体的满意程度和快乐感受,包括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和谐感。
积极心理学通过研究幸福感的构成因素,帮助人们提高生活满意度。
⑶优点: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个人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通过培养个体的优点,人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工作和生活表现。
⒊理论框架⑴值得型理论:该理论认为幸福感来源于认为自己的努力和经历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个体通过追求具有价值的目标和意义来达到幸福感。
⑵流畅型理论:该理论强调通过投入到一些具有挑战性但可以应对的活动中,个体可以获得心流体验。
心流体验是指在进行高度专注的活动时,个体完全投入其中、忘记时间和自我意识,感到极大的满足和愉悦。
⑶美德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拥有多种美德和品质,包括勇气、正直、智慧等。
培养这些美德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幸福感的提升。
⒋促进积极心理的实际方法⑴积极情感培养:通过积极的心理技巧和行为,如积极思考、表达感激和关心他人等,可以增加积极情感的产生。
⑵优点发展:通过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加以发展,个体可以提高自信和满意度。
⑶心理幸福训练:通过参与积极心理幸福训练项目,如感恩训练、乐观训练等,可以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附件请参见相关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引用:在文中引用其他研究或文献时,需要注明来源,以遵守学术规范和版权法。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https://img.taocdn.com/s3/m/b71e28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2.png)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引言概述: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绪和行为中积极因素的学科。
与传统的心理学关注问题和病理,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优点、幸福感和成长。
本文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定义、起源和研究方法,并讨论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积极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干预和积极教育等五个方面。
正文:一、积极心理学的定义1.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优点和幸福感的科学学科。
2. 它与传统心理学的病理导向不同,更关注积极因素的培养和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的起源1. 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类势能理论。
2. 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流畅经验”和“幸福感”等概念。
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积极心理学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实验和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2. 研究者常常利用问卷调查、生物学指标和行为评估等工具来测量积极因素。
四、积极情绪1. 积极情绪包括喜悦、希望、乐观和满足等,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2. 积极情绪能提高个体的抗压能力,增强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五、积极人格特质1. 积极人格特质包括乐观、自尊、勇气和自律等,这些特质有助于个体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2. 积极人格特质可以通过个体的努力和培养得以增强,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六、积极人际关系1. 积极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的积极交往和合作关系。
2. 积极人际关系能提供支持、鼓励和安全感,有助于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幸福感。
七、积极心理干预1. 积极心理干预是指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个体克服困难和发展潜能。
2. 积极心理干预常常包括个体咨询、群体培训和幸福工程等形式,为个体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八、积极教育1. 积极教育是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促进学生的积极成长和学习能力。
2. 积极教育强调鼓励、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等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自我发展意识。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04aa54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4.png)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积极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探索人类幸福、满足感和正面心理体验的原因与实现方法。
本文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并探讨其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 心流理论心流理论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由心理学家米哈赛·契克森米哈赛·契克森米哈赛·契克森米哈赛·契克森米哈赛·契克森米哈赛·契克森米哈赛·契克森米哈赛·契克森发展而来。
心流是一种全神贯注且投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感受到深度快乐和满足感。
2. 借力人的力量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支持和合作对于个体的幸福和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借力人的力量意味着通过社会关系和团队合作来实现个人的目标,并且帮助他人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
3. 充分利用个体的优势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优势和优点,而不是专注于纠正缺点和弱点。
通过了解和发展个体的优势,可以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1. 积极情绪的培养积极心理学通过培养积极情绪,如乐观、喜悦和希望感,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
积极情绪不仅可以改善个体的自我感觉,还有助于预防或缓解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2. 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积极心理学注重建立积极、支持性的人际关系。
通过积极的人际交往和互助,能够提升个体的情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增强社会凝聚力。
3. 自我成长和实现个人目标积极心理学鼓励个体发展自己的潜力,追求个人目标,并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认知和目标设定来实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4. 积极心理干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中。
通过积极心理干预,个体可以学习和培养积极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
总结: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不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18a74d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0.png)
积极心理学引言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的分支,专注于研究如何提升人们的积极情感、个人优势和人类潜力。
与传统心理学关注于病态心理和问题解决不同,积极心理学旨在帮助个体提升幸福感、满足感和意义感,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概念和理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最早由马丁·塞利格曼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
它强调人类的积极因素,如乐观、幸福、流畅和意义。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其更注重个体的优势和可能性,而非病态和问题。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人类本性的积极因素: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天生具备一些积极的特质和行为,如好奇心、乐观、社交能力等。
这些积极因素可以通过培养和发展来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2.个体的优势和特长: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优势和特长,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潜力。
通过开发和利用个体的优势,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挑战,并提升自己的成就和满足感。
3.积极情感和情绪: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情感和情绪,如幸福、欣喜、希望等。
这些积极情感不仅可以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还能对身体健康和社交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4.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方法:积极心理学倡导一系列实践方法,如感恩练习、乐观思维、正向情感培养等。
这些方法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个体培养积极情感和习惯,从而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应用领域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不仅在心理学领域有所应用,还渗透到教育、工作、健康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培养他们的乐观和自信心。
同时,积极心理学也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提供支持和指导。
2.工作领域: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员工增强工作动力和满意度,促进工作效能和组织发展。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幸福感,减少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疲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学校积极心理学开篇第一章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二、积极心理学的常见问题第二章沉静训练一、什么是沉静训练?二、沉静训练带给我们什么?三、沉静训练名人四、腹式呼吸五、沉静训练注意要点六、演练第一章什么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给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寻找乐趣。
——柏拉图(约公元前400年)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如何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
积极心理学可以称为心理学领域的一门新开辟的领域,这个领域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事件。
每个人一生都会有巅峰和低谷,而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低谷。
虽然与其它心理学的分支相比,积极心理学把挫折看得更加微小,但是也承认挫折的重要性: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与糟糕的一面同等重要。
积极心理学认为,生活的核心并不只是避免麻烦、防止困扰,因而更加关注人生中那些风景美好的一面。
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是那些发生在正常轨道上的事件。
积极心理学认为,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可以通过消除恶劣的环境,也可以通过发现品格和塑造品格来实现。
积极心理学1998年正式命名,主要创建者以及积极倡导者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博士,时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也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
创始这一领域的原因是一些心理学家认识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更多关注人类有偏差的方面而致力于如何纠正偏差。
心理病理学的这一方面已经得到了认同。
在理解、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心理学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有超过十几种的疾病,在过去被认定为无法医治,而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从心理方面还是药理方面。
但是这种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大部分科学心理学家都不重视研究如何使人们做正确的事情,并且那些杰出的心理学家、优秀的演讲者和知名专家们很少谈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发展使得心理学家的内在假设显示出的是人类天性的病态模型。
积极心理学认为,现在已经到了矫正这种不平衡的时候,需要向病态模型提出挑战了。
我们需要将同等程度的关注放在优势和弱点上,一方面修补坏的世界,另一方面塑造好的事物,一方面帮助那些有疾病的人,另一方面充实那些健康个体的生活。
心理学家致力于提升人类的潜质,因此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需要在关注病态模型之外,寻找更多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假设就是,人类善良美好的一面与病态的一面同样真实存在着。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这些话题并不是次要的、派生的、虚幻的、附带发生的或者其他猜想出来的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悠久历史,在东方可以延伸到儒家和道家,在西方可以延伸到雅典哲学家。
这些智者的书籍里设计的问题有一些都可以概括到积极心理学的范畴下。
什么是美好的生活?美德本身是否是它的奖励?快乐是什么?追求快乐的过程应该是直接的,还是通过完成其他的追求实现?他人和社会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例如孟子提出“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仁义精神,是正气,所有也叫“浩然正气”。
一个人如果有了“浩然之气”会怎样呢?第一,他就会以天下为己任,以正义为担当,而且“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下》)。
第二,他就会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第三,他还会成为世界上最美的人,因为他的身上有一种人格魅力。
孟子认为,正气需要我们精心培养它,小心呵护它,不去伤害它,它就会浩浩荡荡地充盈于宇宙(塞于天地之间),成为“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这种“浩然之气”如果充盈于一个人的胸中,那他就是“美人”,这叫“充实之谓美”。
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是人的积极品质,是需要精心培养和长期积累的。
庄子提出“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
即天下万物都有生存的群力,而且都有按照自己的天性和选择,来真实生存、自由生存的权利。
他们都可以有自己的活法,也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因此,你可以赞美鲲鹏,但也不必嘲笑燕雀。
这里提出的接纳概念,就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概念。
积极心理学的前提早在1998年之前就已经初现雏形。
早期的西方心理学家们关注的是天才,并致力于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
很多心理学家江积极心理学座位人本主义德心理学的研究因素,如罗杰斯(Rogers,1951)、马斯洛(Maslow,1970)。
积极心理学的名词并非由塞利格曼首次提出。
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已经使用了这一词概括他所强调的创造力和自我实现。
后来他说自己所做的是健康发展心理学的范畴。
他将其它心理学范畴——所谓“常规心理学”——称为“地板心理学”。
在教育心理学中也有涉及,如尼尔(Neill,1960),之前的研究中也常常关注于幸福感,或者叫积极促进,代表人物有阿尔巴(Albee,1982)和考恩(Cowen,1994);在工作领域有班杜拉(Bandura,1989)等研究的效能感;对于天赋的研究(如Winner,2000);对一般智力的研究(如Gardner,1983;Sternberg,1985);以及对心理疾病患者在病态之余的生活质量的研究(如Levitt,Hogan,& Bucosky,1990)。
如今的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为了迎合最初的理论假设,或是为了显示研究的科学性而宣称是研究快乐和幸福的学科。
当下的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独立于已有研究和理论的学术性范畴,希望通过关于自我意识的争论使生活更有意义,从而在心理学领域中获得自身价值。
至少,在某个时期,可以使得所有心理学家都承认,对美好生活的研究与对疾病的研究一样重要。
二、积极心理学的常见问题1. 积极心理学只是快乐心理学吗?积极心理学关注快乐和愉悦,但它研究的范围要远远大于此。
积极心理学家研究积极的特质和性格——包括友善、好奇心、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价值、兴趣、天赋和能力。
同时还研究可以促进幸福生活的社会因素——友谊、婚姻、家庭、教育、宗教,等等。
2. 积极心理学不考虑受苦的问题吗?研究人类问题的心理学家目的很明确:要减少人们受苦的程度。
而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幸福的取得并非理所当然,是有方法而循的。
他们可以帮助所有的人,包括有问题的和没有问题的。
积极心理学同样也研究苦难和幸福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那些经历过恶劣的生活事件并调整和适应过来的人们对生活的评价更加稳定。
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积极是人天性中的一部分(泰勒,1989)。
3. 积极心理学是阿Q精神吗?我们的文化常识中或许有将快乐和愚蠢联系到一起的刻板印象。
有些人讽刺别人,称他们是快乐的傻子。
然而,通过心理学研究,比较“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时,都发现那些快乐的人通常更优秀。
他们在学校和工作中都更成功,与他人的关系更融洽,寿命也更长。
而对之上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发现,智商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有弱的正相关。
虽然不是强相关,但不是负相关。
任何情况下,“愚蠢”(如果这是一种智力分数低的反应的话)都与快乐无关。
4. 怎样学好这门科学?学好这门学科需要体验式学习。
那些教导我们养成好习惯的人,从孔子到如今的人们,都说这需要理论和实践并用。
理论是重要的,一方面它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另一方面它为我们的行为贴上标签,给予人的相处构建体制。
因为我们通过实践才能了解到抽象信息和现实的关系。
而如果这种现实是我们自己的生活,那就会使我们更加印象深刻并从中受益。
第二章沉静训练一、什么是沉静训练?沉静训练来源于中国佛教参禅、道家静坐和瑜伽冥想,目前有很多叫法,如静坐、冥想或者正念。
就是一种静坐方法,我们在这里称为沉静训练。
科学研究证明沉静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力、创造力;提高学生身体免疫力,改善情绪,减低压力,提升幸福感。
目前世界很多学校开始引入,比如英国很多国立小学校就开始把静坐列入学生日常课中,美国目前至少有12个州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对学生开设正念课。
二、沉静训练带给我们什么?1、减轻压力1)降低乳酸浓度。
乳酸浓度与紧张和高血压有关,向血液中注射乳酸会让人产生不安的症状。
研究显示,冥想者乳酸浓度的降低是纯休息者的四倍。
2)另一个衡量压力的生理指标:皮肤抗轻度电流的程度。
冥想者这个指标下降了四倍。
2、增加幸福感正如运动后刺激身体分泌内啡肽产生快感,冥想也会让身体增加内啡肽。
3、改善情绪核磁共振扫描显示,人在情绪低落时(不安、愤怒、忧郁),右前额叶皮质的脑部线路最活跃。
相反的,快乐时(活力充沛、朝气蓬勃)则是左前额叶皮质的脑部线路活跃。
冥想可以重塑大脑,让脑部线路向左偏移。
4、更加适应高强度学习哈佛医学院副教授赫伯特.班森35年来致力于冥想“松弛反应”研究,他的研究显示,松弛反应的影响超越特定的冥想时段,而且练习冥想一段时间后会有很大的累积效果。
就像常上健身房的人即使出了健身房也能体验运动的效果一样(例如匆匆爬上一段楼梯不会气喘吁吁,或是可以轻松提起重的行李)。
同样的,冥想者练习一段时间后,更能适应高强度的学习。
4、提高专注力美国埃默里大学进行的一项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研究显示,与做对照组的非冥想者相比,有经验的冥想者在完成一项计算机任务时,能更有效的抵制持续不断的刺激,放下杂念,集中精力。
5、提高创造力冥想更容易让人产生顿悟,这就大大提升了人的创造力。
6、增强免疫力流感疫苗试验对冥想者和对照组分别注射流感疫苗,测试抗体活性。
冥想者的免疫系统产生更多对疫苗出现反应的抗体。
三、沉静训练名人国内:国学大师南怀瑾、搜狐总裁张朝阳国外:苹果已故CEO乔布斯、特斯拉CEO马斯克四、腹式呼吸所谓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腹部放松自然的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放松,自然凹入的呼吸法。
正确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要以比平时稍缓的速度,全身放松观照这个吸气过程,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气而鼓起,吸到自我感觉差不多的时候,此时不可憋气,然后自然缓缓将气吐出。
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
尽量用鼻子单独来完成以上呼吸的过程。
做完几次前述方式後,不但不会觉得难过,反而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
实际上测定腹式呼吸时的脑波,可以知道在缓慢地吸气时α波开始出现,而且在缓缓吐气时α波也持续出现。
腹式呼吸时,体内会产生一种前列腺素的物质,可消除活性养,并且扩张血管的功能。
当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动横隔膜时,它会从细胞内渗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养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个内脏,皆得以受到呼吸节奏的刺激。
这种刺激透过神经,做为一种和缓的呼吸节奏的自我调节信号传至脑,脑在接受这些刺激之後便成为α状态。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马上就会死亡,呼吸重要到几乎等於人生,只有会呼吸的人才有生机。
然而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浅呼吸过活(胸式呼吸),因此只使用到1/3的肺,另外2/3的肺都沉积著旧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