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场消毒制度
牛场消毒方案
畜禽养殖·2024年第03期 21怀化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姚亚铃 何凌云 聂昂(续第2期第22页)一、环境消毒1.牛舍消毒 每天清扫、冲洗牛舍1次,每2周用消毒药液喷洒牛舍四壁、地面、饲槽及运动场1次。
牛出售后,先对牛舍进行彻底清扫、冲洗,并用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1~2周后方可购进新牛群。
对使用2年以上的牛舍,每年用20%的石灰乳粉刷内墙1次,粉刷高度为1.5米。
2.饮水消毒 饮用水应加入消毒剂消毒,每天洗刷水槽或饮水碗等饮水器具,每2周消毒1次。
3.生活管理区消毒 对食堂、办公室、宿舍、饲草饲料加工区及其周围环境应经常清扫。
每月用消毒药液消毒1次。
4.舍外周围场地消毒 应经常清扫,每2周用消毒药液喷洒消毒1次。
舍外的道路,每天都应清扫,每周用消毒药液喷洒消毒1~2次。
当场外有疫情威胁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5.粪污处理区消毒 应经常清扫,每2周用消毒药液喷洒消毒1次。
通过堆积发酵等处理工艺进行粪便消毒,通过厌氧消化等处理工艺进行污水消毒。
6.隔离区消毒 在使用完后应进行彻底清扫、冲洗,并使用消毒药液进行喷洒消毒。
二、人员消毒人员进场必须走消毒通道,更换工作服(鞋、帽),经过紫外线消毒或喷雾消毒以及脚踏消毒池后方可进场。
消毒池的消毒药液每周更换2次,并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更换不同的消毒剂。
工作服(鞋、帽)应定期洗涤,并用紫外线或消毒药液消毒。
三、车辆和器具消毒1.车辆消毒 车辆进场必须走专用消毒通道,应经过消毒池,并用消毒药液对车辆表面6.岗位人员培训 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开展生物安全技术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增强全员生物安全意识。
三、非洲猪瘟监测公司新建高标准检测实验室,功能分区合理,仪器设备先进,管理制度健全,具备非洲猪瘟检测能力。
根据“凡触必检、凡入必检、凡检必消、凡消必隔”的准则,制定非洲猪瘟监测方案,每月定期对场区内、外部环境和猪群抽样送公司自有实验室定期监测,对外来靠近或进入猪场的所有车辆、人员、物资全部采样监测。
畜禽养殖场消毒制度
畜禽养殖场消毒制度畜禽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但因生态环境和动物疫病的逐渐严峻,畜禽养殖场消毒工作愈显重要。
养殖场作为动物居住、生产、繁殖的场所,必须保证环境的卫生与消毒。
畜禽养殖场消毒制度是养殖业的基础,下面对畜禽养殖场消毒制度进行讲述。
一、畜禽养殖场消毒目的消毒目的是为了保护家禽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环境污染和防止疫源传播。
养殖场消毒主要是针对环境和设施等物体进行杀灭病菌的过程,达到杀菌、消毒和减少污染的目的。
二、畜禽养殖场消毒程序1.清洗清洗是消毒的前提,把牛舍、鸡舍等场所内的污迹、污渍、已经积淀在食槽、马桶、墙上等表面的有机物清除掉,是做好消毒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消毒工作之前必须完成的工作。
2.消毒消毒根据需要可采取化学灭菌、物理灭菌等方法:(1)化学灭菌常用的消毒剂有高锰酸钾、烧碱、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杀灭红高粱瘟、禽霍乱等细菌,但消毒时间较长,不能与食用饲料、肥料等物混合使用。
烧碱在高浓度条件下可杀灭许多病菌,但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对动物和环境的影响较少,但使用需要注意浓度、时间和温度等条件。
过氧乙酸具有杀菌效果快、作用广、安全可靠的特点,是非常理想的一种消毒剂。
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消毒剂,不易引起耐药性。
采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可以进行“无死角”消毒,可以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
(2)物理灭菌物理消毒法是指采用不同的物理要素,如高温、高压、辐射、空气干燥、紫外线等技术来达到杀灭病菌的效果。
物理消毒法的优点是不会引起对环境的污染并且效果持久,但其消毒时间会稍长。
三、畜禽养殖场消毒时间消毒的时间需要区别不同的消毒物质和消毒的场所的具体情况,以实际需要为准。
1. 对于空气式消毒,一般不少于1小时。
2. 对于实物垫席、管道、墙壁等的表面消毒,消毒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3. 对于器械的消毒,根据不同器械消毒剂的规定时间进行处理。
生猪养殖场常规消毒工作
生猪养殖场的常规消毒工作一、畜禽舍的消毒管理为避免尘土及微生物飞扬,清扫时应先用水或消毒液喷洒,然后对畜禽舍进行清扫。
畜禽舍清扫干净后,即可用消毒药喷洒或薰蒸。
消毒按一定顺序进行,一般从离门远开始,以墙壁、顶棚、地面的顺序喷洒,关门窗2-3小时,然后打开通风换气,再用清水冲洗料槽、地面等。
二、饮水和空气消毒使用水槽的养殖场要经常换水,保持清洁,水槽定期消毒。
通风换气是空气消毒最简便、减少空气中细菌数最有效的方法。
三、养殖场消毒池的管理养殖场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内放2-3%的火碱溶液或5%来苏尔溶液和草包,以便人、车进出时进行车底和轮胎的消毒。
消毒液注意更换,一般不超过1周。
四、粪便的消毒管理粪便常用的消毒方法有:1、掩埋法:将粪便与漂白粉或新鲜生石灰混合,然后深埋地下,深度2米左右。
2、焚烧法:只限于患烈性传染病的畜禽粪便。
3、堆积发酵。
五、污水的消毒如污水量小,可拌洒在粪中堆积发酵;如水源被污染,每立方米水,加入漂白粉8-10克,充分搅匀,数日后方可启用。
六、尸体处理1、掩埋法:此法简单,但不彻底。
2、焚烧法:是销毁尸体、消灭病原体最彻底的方法。
非烈性传染病尸体不常用。
3、发酵法:将尸体抛入坑内,利用生物热的方法发酵,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将尸体投入坑内,盖封木盖,经3-5个月发酵后,即可完全腐败分解。
七、人员的消毒管理1、饲养员进入畜禽舍时,应穿专用工作服,胶鞋,并对其定期消毒。
工作服煮沸消毒,胶鞋用3-5%来苏尔浸泡。
2、饲养员除工作需要外,不准在不同区域或栋舍之间相互走动,工具不得互相借用。
3、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坚持场区门前踏3%火碱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洗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畜禽舍门前消毒(盆),消毒后方可入内的消毒制度。
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模版(二篇)
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养殖场动物的健康和生产安全,制定本动物消毒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养殖场,包括禽畜养殖场、水产养殖场等。
第三条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动物消毒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动物消毒工作。
第四条养殖场应制定动物消毒管理规范,明确消毒的原则、方法、频率、时期等,并将其公示于养殖场。
第五条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动物消毒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六条养殖场应配备专业的动物消毒人员,并保证其接受相关培训和教育。
第二章动物消毒管理制度第七条养殖场应制定动物消毒管理制度,明确消毒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八条动物消毒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动物消毒的目标和原则;(二)动物消毒的方法和工具;(三)动物消毒频率和时期;(四)消毒废物的处理;(五)动物消毒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六)动物消毒记录的保存和管理;(七)动物消毒的监测和评估;(八)其他相关事项。
第九条养殖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动物消毒管理计划,并将其落实在日常工作中。
第十条养殖场应进行动物消毒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三章动物消毒的目标和原则第十一条动物消毒的目标是保证动物健康和生产安全,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第十二条动物消毒的原则是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第十三条动物消毒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和工具,确保消毒效果达到预期。
第四章动物消毒的方法和工具第十四条动物消毒可以采用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等方法。
第十五条物理消毒方法主要包括热消毒、冷冻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
第十六条化学消毒方法主要包括氯化物消毒、臭氧消毒、过氧化氢消毒等。
第十七条生物消毒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消毒、菌苗消毒等。
第十八条动物消毒的工具主要包括喷雾器、喷施器、杀虫剂等。
第五章动物消毒的频率和时期第十九条动物消毒的频率和时期应根据动物种类、养殖场环境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来确定。
养殖技术-畜禽饲养场所的消毒
养殖技术-畜禽饲养场所的消毒
畜禽饲养场所的消毒
养殖场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养殖场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畜禽舍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
一、入场消毒
养殖场大门入口处设立消毒池(池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轮一周半),内放2%氢氧化钠液,每半月更换1次。
大门入口处设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一切人员皆要在此用漫射紫外线照射5~10分钟,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场区工作服、工作鞋,通过消毒池进入自己的工作区域,严禁相互串舍(圈)。
不准带入可能染疫的畜产品或物品。
二、畜禽舍环境消毒
畜禽舍除保持干燥、通风、冬暖、夏凉以外,平时还应做好消毒。
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
畜舍及运动场应每天打扫,保持清洁卫生,料槽、水槽干净,每周消毒一次,圈舍内可用过氧乙酸做带畜消毒,0.3%~0.5%做舍内环境和物品的喷洒消毒或加热做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mL)。
三、饲养用具的消毒
饲养用具包括食槽、饮水器、料车、添料锹等,所用饲养用具定期进行消毒。
清扫(清洗)饲养用具如饲槽应及时清理剩料,然后用清水进行清洗。
可分别采用浸泡、喷洒、熏蒸等方法进行消毒。
饲养器具用途不同,应选择的不同消毒药,如笼舍消毒可选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而食槽或饮水器一般选用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等进行消毒;金属器具也可选用火焰消毒。
四、地面土壤的消毒
地面用2-3%的烧碱消毒,且每周更换一次消毒液。
场区人流物流通道用石灰铺撒消毒,每十天更换一次石灰。
(责任发布:乔六花(实习))。
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3篇)
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养殖场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动物的密集养殖容易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传播,因此动物的消毒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是针对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的详细说明。
一、消毒管理的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原则:动物消毒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预防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因此在选择消毒方法和消毒频率时,应以预防为主。
2. 综合治理原则:动物消毒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养殖环境、养殖设备和动物本身的特点,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以达到最佳消毒效果。
3. 定期检测原则:定期检测动物消毒管理的效果,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消毒方案和消毒剂的使用量,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4. 安全使用原则:在进行动物消毒管理时,要注意防护措施和安全用药原则,避免给动物或人员造成伤害或中毒。
二、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1. 选择消毒剂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消毒剂对目标病原体的杀灭效果、残留物的安全性、对动物和环境的刺激性、使用方便程度等。
2.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氯化物类、酚类、醛类、过氧化氢等,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3. 在使用消毒剂前,应先进行消毒剂的有效性试验,确定合适的浓度和时间。
4. 在使用消毒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
三、动物场所的消毒管理1. 养殖场场地消毒:养殖场场地定期进行综合消毒,包括建筑物、设备、空气、地面等。
(1)清除垃圾、积水等异物,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2)对场地进行机械清洗,使用高压水枪清洗建筑物和设备表面。
(3)喷洒消毒剂,对场地进行喷雾消毒,确保所有角落覆盖。
2. 养殖场设备的消毒:养殖设备是病原体滋生和存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对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十分重要。
(1)机械设备的消毒:对养殖设备进行机械清洗,清除沉积物和附着物,然后进行喷洒消毒剂。
(2)喂养设备的消毒:每次喂养后,对喂养设备进行清洗、消毒,防止饲料滋生菌群。
3. 动物床舍的消毒:动物床舍是动物生活和繁衍的场所,对床舍进行定期消毒是保证动物健康的关键。
畜禽养殖场消毒制度
保障畜禽健康
健全的消毒制度能够保障畜禽的健 康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率,提高 养殖效益。
遵循法规要求
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畜禽 养殖场必须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 确保生产安全。
消毒术语解释
消毒
指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消除或杀灭环 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预防和控制疾 病传播的过程。
化学消毒法
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
仪器检测法
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对消毒后的环境进行检测,如空气消毒效果检测 仪、表面污染监测仪等,以量化评估消毒效果。
消毒效果评估标准
病原微生物杀灭率
评估消毒剂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杀灭率越高说明消毒效果 越好。
环境清洁度
通过对环境表面的细菌总数、尘土量等指标进行检测,评估消毒后 环境的清洁程度。
员工卫生习惯
THANKS
感谢观看
可操作性原则
选择高效、环保的消毒剂和设备,确保消 毒效果显著。
制定的消毒制度要易于实施和操作,符合 实际生产需求。
02
养殖场消毒流程
日常消毒流程
制定消毒计划
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日常消毒计 划,包括消毒对象、消毒时间、消毒剂
选择等。
实施消毒
按照消毒计划,对养殖场舍、场地、 设施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消毒全面
根据疫情和环境变化,及时调 整消毒频次和强度,确保畜禽 养殖场的安全生产。
05
畜禽养殖场防疫管理
人员出入管理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
01
严格限制养殖场内人员出入,非养殖场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避免带入病菌。
进入人员消毒
02
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进行消毒处理,包括更衣、换鞋、洗手等
畜禽消毒池管理制度
畜禽消毒池管理制度一、概述为了确保畜禽养殖场的卫生安全,有效预防疫病传播,保障畜禽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消毒池是畜禽养殖场的重要设施之一,其作用是在农场的畜禽产品、设施和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消毒杀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二、消毒池管理责任1.养殖场负责人应明确消毒池的管理责任,制定消毒池管理制度,指导全体畜禽养殖人员严格执行。
2.消毒池管理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负责池内日常清洁、维护和消毒工作。
3.养殖场相关管理人员应每周对消毒池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
三、消毒池的建设1.消毒池的选址应远离畜禽舍和饮水源,周围环境应保持整洁。
2.消毒池应根据养殖场规模和需求确定大小和数量,保证日常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3.消毒池应配置专用消毒药剂,合理使用,确保消毒效果。
四、消毒池的日常管理1.消毒池管理员应每日对消毒池进行清洁,清除污泥和浮渣,保持水质清洁透明。
2.每次使用前,应先进行适量消毒液的配制,然后将工具、器材完全浸泡于消毒液中,保证充分消毒。
3.消毒池管理员应定期检查消毒液的浓度,确保其达到消毒要求。
4.消毒池管理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不传播病菌。
五、消毒池的维护与保养1.消毒池应定期清洗、漂洗并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2.消毒池的水质应定期检测,保持清洁卫生。
3.消毒池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禁止乱丢杂物,确保消毒池的使用效果。
4.消毒池出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确保消毒池正常使用。
六、消毒池的使用注意事项1.消毒池在使用过程中应远离火源,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2.使用消毒药剂时应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方法使用,不得随意更改。
3.使用消毒池时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接触化学药剂,确保健康。
4.使用完毕后,应做好消毒工具的归还、清洗和存放工作,保证卫生。
七、消毒池的监督检查1.养殖场负责人应定期对消毒池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卫生监督机构应定期对消毒池进行抽检,确保畜禽养殖场的卫生安全。
养鸡消毒管理制度范本
养鸡消毒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概述为了保障养鸡场的卫生环境,提高养鸡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特制定本消毒管理制度,明确消毒管理的责任分工和具体措施,以便确保养鸡场的正常运营和鸡群的健康生长。
第二章消毒管理责任1. 养鸡场负责人应当负责制定养鸡消毒管理制度,并且对其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养鸡场管理员应负责具体的消毒工作,包括消毒计划的制定、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消毒效果的监测等。
3. 养鸡场的兽医应当做好养鸡场的消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工作,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章消毒管理措施1. 按照消毒周期制定消毒计划,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每月进行一次大规模消毒,保证鸡舍和设备的整体卫生。
2. 使用专业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如漂白粉、复方福尔马林等,确保消毒效果。
3. 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应按照说明书进行,严格控制消毒浓度和使用量,避免浪费和过量使用。
4. 定期检测消毒效果,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消毒计划和措施。
第四章消毒记录和汇报1. 养鸡场管理员应当建立健全的消毒记录系统,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和消毒剂使用情况等信息。
2. 每次消毒结束后,养鸡场管理员应当向养鸡场负责人和兽医报告消毒情况,及时处理消毒中出现的问题。
3. 养鸡场负责人应当定期审核消毒记录和汇总报告,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第五章处罚和奖励1. 对于消毒工作不到位、效果不好的情况,养鸡场负责人应当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相关人员加强消毒工作。
2. 对于消毒工作表现优秀、效果良好的人员,养鸡场负责人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其继续努力。
第六章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养鸡场负责人同意后进行。
2. 本制度解释权归养鸡场负责人所有。
以上即为养鸡消毒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各养鸡场能够严格执行,确保养鸡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养鸡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4篇)
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动物的健康和防止疾病传播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的内容:1. 消毒设备和消毒剂的配备:养殖场应具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如喷雾器、洒粉机等,并保持其正常运转。
同时,应储备适量的消毒剂,如氯酚、漂白粉、过氧化氢等。
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量应根据动物种类和养殖环境的不同确定。
2. 消毒时间和频率:根据动物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的特性,制定合理的消毒时间和频率。
通常情况下,养殖场应在动物入场前、生病动物隔离时和养殖季节结束后进行全面消毒。
此外,在发生疫情或疾病暴发时,还应及时消毒疫区和病房。
3. 消毒程序和操作规范:养殖场应制定详细的消毒程序和操作规范,包括清洗、消毒和干燥等步骤。
一般来说,先将养殖舍、储存设施等清洗干净,去除残留的饲料、粪便和脏物,然后使用适量的消毒剂进行喷洒、喷雾、洒粉等消毒方式。
最后,应等待一定时间,让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并确保养殖环境彻底干燥。
4. 消毒记录和检查: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消毒记录,详细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消毒剂种类和用量等信息。
此外,还应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消毒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纠正消毒不到位的问题。
5. 员工培训和管理:养殖场应对员工进行动物消毒管理的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消毒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
同时,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消毒程序的严格执行。
总之,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动物的健康和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养殖场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高度重视。
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2)(一)免疫制度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市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畜禽场消毒管理制度
畜禽场消毒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畜禽场的生物安全,防止疫病传播和交叉感染,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和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畜禽场,包括养殖场、屠宰场、销售场等。
三、消毒管理要求1.消毒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消毒原理和技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严格按照消毒计划进行消毒作业,及时清除畜禽场内的秽物和污物。
3.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进行消毒处理。
4.消毒设备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5.消毒完成后,应对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做好记录。
6.对于有疫病传播风险的区域,应加强消毒频率,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7.消毒剂的储存和管理应符合相关规定,避免误用和泄漏。
8.消毒记录应详细记录消毒日期、地点、消毒剂种类和浓度等信息,方便监管和追溯。
四、消毒原则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
消毒剂应选择对目标微生物具有高效杀灭作用的产品,浓度要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正确调配。
2.确保消毒作业覆盖全面。
消毒液要均匀喷洒或涂抹到所有可能受污染的区域,确保每个角落都得到消毒。
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消毒方式。
可以采用喷雾、喷洒、擦拭等方式进行消毒,视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4.消毒时间要充分。
不同的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时间不同,应根据产品说明进行正确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5.对重要设施和器具要加强消毒。
对于经常接触畜禽的设施和器具,消毒频率要加大,确保无菌状态。
五、消毒剂的选择1.氯化氢:常用于消毒污水、废水和畜禽场周围环境,对细菌、病毒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2.石灰:主要用于消毒畜禽场内的地面和墙壁,对真菌、细菌有杀灭作用。
3.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水源和饮水设施,对细菌和病原体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4.乙醇:适用于消毒装备和器具,对大部分细菌和病毒有杀灭作用。
5.福尔马林:适用于消毒空气和封闭环境,对细菌和病毒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六、消毒操作流程1.清理环境:将畜禽场内的秽物和污物清除干净,确保消毒剂可以充分作用。
养殖场消毒防疫制度范文(3篇)
养殖场消毒防疫制度范文一、养殖场谢绝参观,严禁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畜禽养殖场。
二、养殖场所有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养殖场各项工作制度,认真执行消毒制度。
定期对养殖场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动物饲养舍要保持通风,坚持每日打扫舍内卫生,保持料槽、水槽干净,消毒程序和消毒药物的使用等按规定执行。
三、养殖场职工在自己家中不得饲养与所在养殖场同类的动物,不应到市场购买与所在养殖场同类的动物产品。
养殖场内不得饲养与本场不相关的动物。
不得承接场外其他养殖场动物诊疗和现场指导。
四、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畜种前调查产地是否为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新引进的畜禽必须隔离饲养一个月以上,确认无传染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五、畜禽养殖场内发生重大疫情,要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防疫部门,经确诊后,应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有效的防制措施。
六、对病死畜禽应采取妥善办法在场内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出售和食用或流入它处,防止疫病扩散。
七、严格执行本场动物免疫程序,所用疫苗均来自正当渠道,每次免疫都应详细记录,且通过免疫识读器上传本场动物免疫情况,初免动物加施____耳标。
八、认真填写养殖档案,其内容包括。
动物来源,饲料消耗情况,发病率、死亡率及发病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查及检疫结果,用药及免疫接种情况。
所有记录应在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
九、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等不清洁的饲料和动物副产品。
定期对所饲动物驱虫,搞好灭鼠、灭蚊蝇及吸血昆虫等工作。
患病动物选择适当药物进行疫病防治,严格执行休药期。
十、积极配合上级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检疫监督和病源检测、免疫抗体水平检测。
养殖场消毒防疫制度范文(2)1. 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加强养殖场的消毒防疫工作,确保养殖场环境卫生,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本制度适用于养殖场的消毒防疫工作。
2. 原则2.1科学性原则本制度制定的消毒防疫措施,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2综合性原则养殖场的消毒防疫工作应综合考虑养殖环境、养殖方式、病原体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防疫措施。
养殖场消毒防疫制度(3篇)
养殖场消毒防疫制度1、养殖场严格按照规定的畜(禽)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
2、使用的疫苗要分类保管,合理储存,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3、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破损或物理性状改变的严禁使用。
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按照规定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
4、防疫器械使用前要严格消毒,更换针头,以免交叉感染,出现免疫反应时要及时救治。
5、每次免疫要做好登记工作,注明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号、疫苗生产期、有效期、免疫剂量等。
消毒制度1、新进场羊只必须在隔离圈舍观察一周,并进行消毒和防疫,经检疫合格后入场;2、饲养人员应随时注意观察猪群饮食和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驻场兽医,立即现场检查、诊断、治疗和隔离;3、发现凝似传染病要立即封锁现场,禁止病畜出入,并及时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4、按照国家和本场规定的免疫病种、免疫程序,按时免疫并做好免疫档案;5、兽医和饲养员在处理疫情后,要立即将污染的衣服、工具进行消毒等无害化处理;6、病死猪只必须在制定地解剖,其尸体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
一、消毒制度1、全场外围设围墙,防止外人或者外畜进入,场内外保持清洁,道路、坏境每月消毒两次,特殊情况下每周消毒一次;2、养殖区入口处设置参观者须知,凡进入者必须严格遵守;3、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必须保持有效浓度,每周更换一次,并保持一定的水深;4、所有人员进入养殖区必须更换场内工作服、工作鞋,严格消毒;5、严禁饲养其他动物,做好灭蝇、灭蚊、灭鼠工作;6、运载工具进出要进行严格消毒7、应选择两种以上经国家gmp认证企业生产的消毒药,并按照规定交替使用。
二、消毒制度1、大门口消毒池内每周更换一次消毒药物。
饲料和排泄物运输车辆进出必须走消毒池,外来车辆不得进入。
2、消毒更衣室内上____紫外线灯,下铺麻袋,麻袋用____%火碱液洒湿。
进场人员必须在消毒室内紫外线消毒____分钟并换上本场备用工作服和胶鞋。
3、搞好场区内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杂草和生产垃圾,粪便、垫料等要堆放到指定地点堆积发酵。
养殖场消毒规章制度
养殖场消毒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养殖场的卫生环境和动物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包括消毒对象、消毒方法、消毒频率、消毒管理等内容。
第三条养殖场的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四条养殖场应设立专门的消毒工作人员,负责消毒工作的执行和管理。
第五条每年应对养殖场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消毒工作,确保养殖场的消毒工作达到标准。
第二章消毒对象第六条养殖场的消毒对象包括养殖场的场地、设施、设备、饲料、水源、动物、产品等。
第七条消毒对象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第三章消毒方法第八条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等。
第九条物理消毒主要包括热水消毒、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第十条化学消毒主要包括接触消毒、喷雾消毒、洗涤消毒等。
第十一条生物消毒主要包括生物制剂消毒、微生物消毒等。
第四章消毒频率第十二条养殖场应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消毒频率。
第十三条场地、设施、设备等硬件消毒一般每月进行一次。
第十四条饲料、水源、动物等软件消毒一般每周进行一次。
第五章消毒管理第十五条消毒工作应由专职消毒人员负责,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十六条消毒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七条消毒工作必须配备相应的消毒设备和消毒药剂,确保消毒效果。
第十八条消毒工作必须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消毒效果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第十九条消毒人员必须接受相关消毒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消毒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第六章处罚规定第二十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责任人员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规章制度严重影响养殖场卫生环境和动物健康的,责任人员应终止职务。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规章制度由养殖场管理机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范文是为了保障养殖场内动物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下面是一个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的示范:1. 定期消毒:养殖场应制定消毒计划,定期对饲养设施、装备、工具及动物密集区域进行消毒。
消毒品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确保消毒效果。
2. 消毒程序:消毒前,对目标区域或设施进行清洁和脱水处理,确保消毒剂有效渗透。
根据消毒目的和消毒剂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如喷洒、浸泡、烟雾熏蒸等。
3. 消毒剂使用:为了提高消毒效果,并减少对动物及环境的伤害,应选择有效的低毒、低刺激、广谱的消毒剂。
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应按照厂商说明书或相关规定进行使用。
4. 消毒记录:养殖场应建立消毒记录,包括消毒日期、目标区域、使用的消毒剂及浓度、消毒方法等信息,用于监督消毒的合规性,并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依据。
5. 周期性检测:应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确认消毒的有效性,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可以使用菌落计数、核酸检测等方法进行定量检测。
6. 消毒员培训:应对消毒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消毒的重要性、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操作流程,提高消毒操作的规范性和效果。
7.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分类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的发生。
如有需要,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专业处理。
8. 疫情防控措施:在发生动物传染病疫情时,应加强消毒措施,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进行。
以上是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的示范,具体操作应根据养殖场的规模、动物种类和相关法规进行确定和落实。
同时,养殖场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和要求,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
养殖场动物消毒管理制度范文(二)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养殖场动物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提高养殖效益,确保生产环节达到卫生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养殖场的动物消毒管理工作。
养猪场消毒程序及消毒要点
养猪场消毒程序及消毒要点一、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
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场门口设消毒池,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3天更换一次。
有条件的养殖场,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在消毒室内洗澡、更换衣物,穿戴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
消毒室经常保持干净、整洁。
工作服、工作靴和更衣室定期洗刷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42毫升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
工作人员在接触畜群、饲料、种蛋等之前必须洗手,并用1:1000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3~5分钟。
二、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
在大门口猪舍人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5%来苏儿溶液,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每隔1~2周,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喷洒消毒道路;用2%~3%火碱,或3%~5%的甲醛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场地。
被病畜(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地面土壤,可用5%~10%漂白粉溶液、百毒杀或10%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停放过芽抱所致传染病(如炭疽、气肿疽等)病畜尸体的场所,或者是此种病畜倒毙的地方,应严格加以消毒,首先用10%~20%漂白粉乳剂或5%~10%优氯净喷洒地面,然后将表层土壤掘起30厘米左右,撒上干漂白粉并与土混合,将此表土运出掩埋。
在运输时应用不漏土的车以免沿途漏撒,如无条件将表土运出,则应加大漂白粉的用量(1平方米面积加漂白粉5千克),将漂白粉与土混合,加水湿润后原地压平。
三、猪舍消毒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据试验,采用清扫方法,可以使畜禽舍内的细菌减少21.5%,如果清扫后再用清水冲洗,则畜禽舍内细菌数即可减少54%~60%。
养殖消毒制度
养殖消毒制度养殖消毒制度是指在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病原体的繁殖,对养殖场、畜舍、设备、饲料等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
养殖消毒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禽健康,避免疾病的爆发和传播。
首先,养殖场的消毒工作非常重要。
养殖场是畜禽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中病原体最易滋生和传播。
因此,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是保障畜禽健康的首要条件。
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包括对垫料、畜舍、围栏、污水处理设备等的消毒,以及对污染区域的清洗和消毒,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与清洁。
其次,畜舍的消毒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畜舍是畜禽生活和繁殖的地方,人畜共居,容易滋生细菌和病原体。
一旦发生疫情,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定期对畜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对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病原体的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消毒工作主要包括清理畜舍,去除污物和异物,然后用消毒剂进行喷洒和擦拭,直至全面杀灭病原体。
再次,设备的消毒也要做好。
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如饲料机、饮水系统、保暖设备等,也容易滋生细菌和病原体。
所以,在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应对这些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
具体方法是将设备进行拆解和清洗,并用消毒液进行浸泡和擦拭,确保设备表面的细菌和病原体被彻底杀灭。
最后,饲料的消毒也非常重要。
饲料是畜禽生长和繁殖的重要来源,而且也容易滋生细菌和病原体。
为了防止饲料传播疾病,应对饲料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饲料加工和储存阶段使用消毒剂进行处理,确保饲料中的病原体被完全杀灭,从而保证畜禽的健康。
养殖消毒制度的实施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只有定期进行消毒,才能保证养殖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减少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消毒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遵守正确的操作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
此外,养殖消毒制度还需要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消毒意识和操作技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总之,养殖消毒制度对于养殖业发展非常重要。
养殖场消毒规章制度范本
养殖场消毒规章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规范养殖场的消毒管理工作,提高养殖场的生产水平和生产质量,保障畜禽养殖的健康环境,根据《畜禽养殖场消毒管理规定》,结合本场实际,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消毒管理责任1. 养殖场应划定消毒管理责任人,明确消毒管理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2. 消毒管理责任人应具备相关的消毒知识和技能,熟悉消毒工作流程。
3. 消毒管理责任人应定期检查消毒工作情况,制定消毒计划,组织实施消毒工作。
三、消毒工作流程1. 消毒前准备工作(1)提前准备好消毒药剂和消毒器具。
(2)对养殖场进行清洁整理,清除畜禽粪便和垃圾。
(3)对消毒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2. 消毒方法(1)空间消毒:采用喷雾、烟雾或气雾等方式进行空间消毒。
(2)物体表面消毒:采用刷洗、拖洗或喷洒等方式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3. 消毒药剂选择(1)消毒药剂应选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易溶解、无毒无害的药剂。
(2)消毒药剂应按照生产厂家的说明书和建议使用。
四、消毒频率1. 日常消毒:(1)饲料盆、水槽等饲料器具每日清洗消毒一次。
(2)圈舍地面、墙壁每日清洁,周一次消毒。
(3)畜禽粪便清理及时,保持圈舍干燥清洁。
2. 定期消毒:(1)对圈舍、设施等进行每月一次的全面消毒。
(2)消毒前应清除畜禽粪便、饲料残渣等,确保消毒效果。
五、消毒记录1. 消毒工作记录:(1)消毒管理责任人应编制消毒工作记录,记录消毒时间、消毒药剂、消毒方法等信息。
(2)消毒工作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上,以备查阅。
2. 消毒效果检查:(1)消毒工作完成后,应对消毒效果进行检查,确保达到消毒要求。
(2)如有不合格情况,应立即重新进行消毒处理。
六、消毒安全1. 消毒药剂储存:(1)消毒药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2)不得将消毒药剂与饲料、药品等混合存放。
2. 消毒器具使用:(1)消毒器具应保持清洁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2)使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卫生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制度
一、结合本合作社实际,制定消毒程序,并严格执行。
二、选择低毒、高效的消毒药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消毒。
三、场区出入口、生产区出入口、各圈舍出入口的消毒设
施、设备能正常使用定时更换消毒药,保持有效药液容量和浓度。
四、进入场区的车辆及随车物品经消毒池或消毒通道消毒后进场,随车人员经人行消通道消毒后进场;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更衣,经消毒池和消毒室消毒后进入生产区。
五、场内工作服、鞋帽、手套实行专人专用,并定期清、
消毒,不得带出。
六、所有生产资料进入生产区都必须严格消毒;运输动物、
动物产品的车辆,在装载和卸载后,及时进行清洗,消毒。
七、定期对圈舍、场地、用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清扫、冲洗
和消毒,必要时带畜(禽)消毒同时,结合环境消毒,消灭老鼠,
割除杂草、填干水坑,防止蚊、蝇孪生,消灭传播媒介。
八、发生一般性疫病或动物突然死亡时,立即对圈舍、处
理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强化毒。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按重大
动物疫情处置规定进行消毒。
九、按规定做好消毒记录。
免疫制度
一、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切合本合作社生产实际的免疫程序,并按程序实施免疫,建立免疫档案。
二、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进行免疫效果评估,适时调整免疫程序,保证免疫科学。
三、按照国家强制免疫计划,做好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工作,并自觉接受兽医主管部门和机构的监督检查和监测。
四、对体弱、有病、发育较差的畜禽,在病愈、体况健康后,及时补针免疫;对新补栏的畜禽,在隔离观察结束后进行一次强化补针免疫。
五、遵守国家兽用生物制品管理规定,使用来自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六、经向本地兽医主管部门备案自行采购或政府发放的强制免疫疫苗只限本场使用,不向场外销售。
七、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按要求储存、运输疫苗,保证疫苗质量。
八、免疫接种时,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使用疫苗。
疫苗开启后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使用注射用疫苗时,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九、对失效、使用残余的疫苗,以及用过的疫苗瓶、药棉等废弃物,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真实记录疫苗采购、使用情况,记录保存至疫苗有效期满后2年。
疫情报告制度
一、本合作社兽医定期对动物群体进行系统检查,观察群体健康状况,做好检查记录,并自觉配合本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病监测工作。
二、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立即向本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在报告动物疫情的同时,采取隔离患病动物、禁止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出场、限制人员进出等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并保存完整动物尸体备检。
四、报告动物疫情时,以书面形式真实报告发病的时间和地点,发病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已采取的控制措施,报告疫情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和联系方式,紧急情况时用电话报告。
.
五、不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动物疫情,不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动物疫情,不得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
六、确诊为一般动物疫病的,在本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采取隔离、治疗、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控制和扑灭疫情。
确诊为重大动物疫情的,配合本地政府按照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采取强制措施,迅速控制、扑灭疫情。
七、按规定做好动物疫情报告和诊断记录。
用药制度
一、严格遵守《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饲养生产企业审查办法》、《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严把兽药饲料产品质量关,对所使用的兽药饲料产品要从正规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购进,进货时严格审查产品相关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产品标签等内容,确保产品质量。
三、建立健全兽药饲料产品进货、使用登记备案制度,对兽药饲料的购进、使用和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如实记录下来,为溯源制度的实施打好基础。
四、不使用假劣兽药、人用药物、违禁药物、非法兽用生物制品和其他违禁物质。
不使用假劣饲料和“瘦肉精”、“蛋白精”、安定等违禁物质;发现有使用经销“瘦肉精”、“蛋白精”、安定等违禁物质和假劣饲料的行为,及时向兽药饲料主管部门举报。
五、严格执行《农业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193号公告)、《部分国家及地区明令禁用或重点监控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265号公告)、《兽药国家标准和部分品种的停药期规定》(农业部278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168号公告)、《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农业部560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658号公告)和《陕西省关于在畜禽生产中禁止使用违禁药物的决定》等兽药饲料管理规定,确保安全用药用料。
六、严格依法使用兽药饲料产品,自觉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质量抽检。
检疫申报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简称《动物防疫法》)和《陕西省动物防疫条例》(简称《条例》)及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国家对动物检疫实行检疫申报制度,动物检疫申报由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受理。
饲养、经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
单位和个人,在动物和动物产品出售或调离产地前,应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二、需提前进行检疫申报的,应依以下规定时间进行申报:动物产品、供屠宰或者育肥的动物提前3天;种用、乳用或者役用动物提前15天;因生产生活特殊需要出售、调运和携带动物或者动物产品的,随报随检。
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检疫申报后,应做好检疫申报登记并及时派出官方兽医(动物检疫员,下同)到场(户)或到指定的地点实施现场检疫。
四、官方兽医应当依照相关最新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检疫规程,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检疫。
经检疫合格的,出具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同时加施检疫标志;检疫不合格的,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理,其处理费用由畜(货)主承担。
五、官方兽医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禁止吃、拿、卡、要,不得刁难报检单位和个人。
六、检疫申报人故意制造障碍或阻碍检疫人员实施动物检疫的(如已将数量较大的动物先装满车后才申报等),检疫人员有权责令消除障碍或给予配合,否则不予受理。
七、严禁转让、卖买检疫证明,严禁检疫不出证或不见畜禽开证。
违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无害化处理制度
一、畜禽养殖场(户)应购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
二、
对病死畜禽应及时化制或焚烧后深埋,禁止乱扬乱
放病死畜禽,更不得将病死畜禽销售、贩卖或食用。
三、化制池内的消毒液要保持足够的消毒量及浓度,确保消毒彻底。
四、处理病死畜禽做好记录,并注明死亡原因。
标识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畜禽标识是指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耳标、电子标签,脚环以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
二、畜禽养殖者应当向当地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申领畜禽标识,并按照下列规定对畜禽加施畜禽标识;(一)新出生畜禽,在出生后30天内加施畜禽标识;30天内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从国外引进畜禽,在畜禽到达目的地10日内加
施畜禽标识。
(二)猪、牛、羊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的,在右耳中部加施。
三、畜禽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四、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产地检疫时,应当查验畜禽标识。
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五、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在畜禽屠宰前,查验、登记畜禽标识。
畜禽屠宰经营者应当在畜禽屠宰时回收畜禽标识,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保存、销毁。
六、畜禽经屠宰检疫合格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在畜禽产品检疫标志中注明畜禽标识编码。
七、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养殖档案制度
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各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饲养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四、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五、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六、畜禽
养殖场未建立养殖档案的,或者未按照规定保
存养殖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