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的小夹板固定
骨科夹板固定实验报告

骨科夹板固定实验报告实验三骨折、脱位的夹板固定 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指骨骨折和指关节脱位的固定,正确掌握锁骨骨折的肩环固定法和熟练操作肱骨干骨折、前臂骨折、手腕部骨折、股骨骨折、小腿骨折、踝足部骨折及肩关节、肘关节脱位的夹板固定。
2 实验原理3 实验器材 2 实验原理利用夹板的坚硬抗屈折作用,用绷带、三角巾配合对骨折部位稳定或夹持起固定和保护作用。
3 实验器材各种长度的宽度的夹板、绷带、三角巾、棉花等。
4 实验步骤与方法⑴骨折的固定①锁骨骨折 4 实验步骤与方法⑴骨折的固定①锁骨骨折用3条三角巾分别折成宽带,两条做成环套于双肩,另一条在背部两环拉紧打结,腋下放置棉垫等松软物,以防腋下组织受压,最后以小悬臂带将伤肢挂。
③前臂骨折夹板固定法②肱骨干骨折夹板固定法③前臂骨折夹板固定法②肱骨干骨折夹板固定法④手腕部骨折夹板固定法④手腕部骨折夹板固定法⑥股骨骨折夹板固定法⑤远位指骨基底背侧骨折⑥股骨骨折夹板固定法⑤远位指骨基底背侧骨折⑧踝足部骨折夹板固定法⑦小腿骨折夹板固定法⑧踝足部骨折夹板固定法⑦小腿骨折夹板固定法⑵关节脱位的临时固定②肘关节后脱位固定法①肩关节脱位固定法 5 注意事项 5 注意事项⑴及时固定,尽量避免移动断端而加重伤情。
⑵固定用的夹板长度、宽度要适当,应将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
⑶要用软布、绷带或棉花包垫后再上夹板,以防局部压迫性损伤。
⑷四肢骨折固定时要露出肢、趾端,便于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
⑸肢体明显畸形时可先缓慢纵轴牵引。
⑹骨折夹板固定完,用布料包扎稳定时,结应打在肢体外側。
⑺固定后上肢挂胸前、下肢与健腿捆缚一起. 6 思考题 6 思考题⑴骨折是否都可以用夹板固定。
⑵骨折固定应注意的事项。
下肢骨折的小夹板固定PPT课件

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如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 手术内固定等,以达到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效果,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03
小夹板固定技术
小夹板固定的原理和优点
原理
利用小夹板固定骨折部位,通过外力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促进骨折愈合。
优点
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对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影响小,有利于 骨折愈合。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小夹板固定在下 肢骨折治疗中的最佳适应症和禁忌症,
规范操作流程。
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和对照研究,对比 小夹板固定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依
据。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新型的小夹板 材料和设计,提高固定效果的稳定性和 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 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基层医生的
小夹板固定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易于普及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和野外急救。
小夹板固定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小夹板固定并不能适用于所有 类型的骨折,对于某些不稳定 骨折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固定 效果。
小夹板固定的疗效与医生的操 作技能和患者的依从性密切相 关,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规 范操作。
为了克服小夹板固定的局限性 ,需要进一步改进固定材料、 设计和方法,提高固定效果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下肢骨折 可分为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 踝关节骨折等。
下肢骨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高能量损伤(车祸、跌落等)、低能 量损伤(跌倒、扭伤等)、病理性骨 折(肿瘤、骨质疏松等)。
发病机制
外力作用于下肢骨骼,导致骨结构断 裂。
下肢骨折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诊断
夹板固定手法

胫骨结节骨牵引
适应症 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等 操作步骤 置于牵引架上,标记后消毒铺巾,局部侵润麻醉,胫骨结节下 2cm,再向后2cm,自外侧向内侧进针。酒精纱布保护针孔。 放置牵引弓。牵引重量为7-8kg,维持重量3-5kg。
跟骨牵引
适应症 适用于小腿开放性骨折、胫骨不稳定性骨折、胫骨平台骨折。 操作步骤 进针部位:踝关节中立位,内踝下端至跟后下缘连线的中点, 即由内向外的进针穿刺点。牵引重量开始为4~6kg,维持 体重2~3kg。
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引
1.适应症
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 不稳定或开放骨折 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脱位 学龄儿童不稳定骨折 颈椎骨折与脱位 关节挛缩畸形 手术前准备
2.禁忌症 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 牵引局部骨骼有病变以及严重骨质疏松者 牵引局部需要切开复位者
尺骨鹰嘴牵引
适应症
一、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移位和局部肿胀较严重,不能 立即复位固定者。 二、陈旧性肩关节脱位。 操作步骤 1.牵引过程中肘关节始终屈曲90:前臂放在旋前旋后中间位。在尺骨鹰嘴 顶点下2厘米左右处,尺骨嵴旁一横指处,消毒、麻醉后,将固定在手摇钻上的 克氏牵引针从内侧标记点刺入到尺骨,转动手摇钻穿过尺骨鹰嘴,再钻向外侧 标记点。注意切勿损伤尺神经、钻入关节腔或仅穿过皮下组织,造成不良后果 或影响牵引。 2.使牵引针两端外露部分等长,安装牵引弓。把牵引针两端超出的部分弯 向牵引弓,并用胶布固定,以免松动、滑脱或引起不应有的损伤。然后拧紧螺 旋,将牵引针拉紧。牵引弓系上牵引绳,在与上臂呈直线的方向进行牵引,同 时将伤肢前臂用帆布吊带吊起,保持肘关节在直角位置。牵引重量为2—4公斤 。
骨科见习课件:小夹板固定

小夹板固定的松紧度需随时调整, 管理较麻烦。近几年来,国内发生因 使用小夹板不当所致缺血性挛缩的病 例似较其他方法多而严重,故小夹板 固定治疗应由技术熟练者操作,而且 术后必须严密观察,随时调整处理。
再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意事项
(6)在伤肢固定后1~3d内要特别注意观 察伤肢末梢血循环及感觉情况,并随时酌 情调整捆扎布带的松紧度;然后根据伤情 和整复情况决定复诊间隔时间,随时调整 夹板、纸压垫位置及布带松紧度,并定期 透视或拍摄x线片,了解骨折断端对位及 愈合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般骨 折4周可拆除夹板固定。
近几年来国内发生因使用小夹板不当所致缺血性挛缩的病使用小夹板不当所致缺血性挛缩的病例似较其他方法多而严重故小夹板例似较其他方法多而严重故小夹板固定治疗应由技术熟练者操作而且固定治疗应由技术熟练者操作而且术后必须严密观察随时调整处理
小夹板固定
小夹板局部固定是利用与肢体外形 相适应的特制夹板固定治疗骨折。多数 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不包括骨折邻近关节, 仅少数邻近关节部位的骨折使用超关节 固定。
固定方法
固定方法
固定方法
固定方法
固定方法
注意事项
(1)伤肢体位应放正确,外套纱套或包 1~2层棉纸,以免压坏皮肤。
(2)选择纸垫的大小要合适,要符合肢 体骨骼的外形,太短或过长都不适宜。 放置加压点要准确,并用胶布固定,以 防移动。
注意事项
(3)选用小夹板的型号要合适,且要按 规定顺序放置前、后、内、外侧的夹板, 由助手扶托稳固,以便用布带包扎固定。
小夹板固定
小夹板可用柳木、椴木或杉木,根据 伤肢的部位、长度及体型,做成各种不同 规格及形状而又适合固定伤肢用的小夹板。 厚度一般为3~4mm,四边刨光,棱角修 圆,肢体面衬以毡垫,外用纱套,配以各 种类型的纸垫或棉垫,作为外固定材料。
小夹板固定护理有哪些8则

小夹板固定护理有哪些8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小夹板固定护理有哪些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小夹板固定护理常规范文一》小夹板固定护理常规按骨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小夹板固定前的护理评估:1. 患处血液循环,包括肿胀、皮肤温度、感觉、动脉搏动等情况;2. 有无活动及功能障碍;3. 患者对固定的认识和心理反应;4. 固定所需的用物。
1. 小夹板固定期间评估:1. 固定松紧度是否适宜;2. 患处血液循环、包括肿胀、皮肤温度、感觉、脉搏搏动等情况;3. 有无疼痛及功能活动障碍。
【护理措施】1. 小夹板固定前向患者说明固定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2. 协助医师固定。
3. 维持有效固定. 搬动患者时,应平移或平托固定部位,严防骨折段端移位。
4. 及时评估和调整固定的松紧度,以保持1cm 为宜。
5. 预防固定部位皮肤受压和受损. 保持小夹板的清洁和皮肤卫生,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
6. 预防和减轻患肢肿胀. 抬高患肢,以利于肢体消肿。
7. 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感觉及运动功能。
8. 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1. 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钙及易消化的食物,鼓励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果。
2. 指导患者小夹板固定的肢体功能锻炼。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范文二》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2)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
3)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
(4)注意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 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时,及时报告医师,进行调整.5) 经常巡视病房, 倾听患者主诉, 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 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 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 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时, 报告医师, 及时处理。
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优势多多

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优势多多阳江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李俊豪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是中医治疗骨折的传统疗法,在骨折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临床医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与中药治疗急腹症、针刺镇痛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是对世界医学有突出贡献的中医疗法。
中医治疗闭合性骨折的特色就是手法复位加上小夹板固定。
其特点就是简便,便宜,取材方便,处理方法简单,还不用开刀。
小夹板固定具有取材方便、费用低廉、骨折愈合快等优点,被称为CO(中国接骨术ChineseOsteosynthesis)学派,为弹性固定理念的经典代表。
CO就是应用现代解剖学及生物力学对传统小夹板技术进行了整理和提高的结果,是现代的小夹板技术。
其指导思想是“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核心是动静结合。
CO治疗骨折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有限的手术。
目前,骨折治疗在经历了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后,终于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弹性固定是最合理、最有利于骨折愈合的治疗理念和技术。
所谓“弹性固定”,就是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允许骨折端之间有“微动”现象,这样对骨折的愈合有利,但骨折端之间活动过大显然也不利于骨折愈合,会造成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这是多年临床实践证实以及学术界公认的事实。
骨折断端的微动和生物应力是骨折愈合的原动力之一。
“微动”是国内外承认的、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治疗手段,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可以控制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
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原理,一是通过布带的约束力、夹板的杠杆力及纸压垫的效应力来平衡引起骨折再移位的倾向力,使骨折远近端处于相对静止,即小夹板局部外固定不是企图将骨折断端绝对固定,只是保持骨折断端的相应解剖关系;二是肌肉的收缩活动使骨折断端产生纵向压力,纵向压力使骨折断端保持紧密接触,这是一种生理性刺激,有利于骨折愈合。
因此,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小夹板由于具有合理的构型和力学优势,具有保持骨折的相对稳定性,贯彻了功能活动的原则,能促进骨痂的形成,并使骨痂在功能状态下得到良好的塑形,这种治疗方法最根本的优点在于它体现的是“动静结合”和“弹性固定”的理念,这是它的精髓与灵魂所在。
夹板固定技术操作规范

夹板固定技术操作规范夹板固定技术适用于长骨干骨折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等。
对于骨折部位严重移位或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应先行复位或手术治疗后再进行夹板固定。
同时,对于有严重软组织损伤或感染的患者,应慎重考虑夹板固定的适用性。
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
将所需器材和药品准备齐全,清洗消毒双手并佩戴手套。
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检查患肢的神经、血管情况。
2、制作夹板。
根据骨折部位和患者肢体形态选择合适的夹板,并加工成所需形状。
夹板两端和边缘要呈圆角钝边,一面衬以毛毡并用棉织套包裹夹板。
3、准备压垫。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压垫,将其剪裁成所需形状和大小,保证足够的面积和厚度。
4、固定夹板。
将压垫放置在夹板内,将夹板置于骨折部位的正侧面,用扎带将夹板固定在患肢上。
扎带应根据骨折类型而定,有紧有松。
横断骨折宜两头紧中间松;斜形骨折宜中间紧两头松。
固定时要保证夹板与患肢紧密贴合,且不得过紧或过松。
5、术后观察。
固定完成后,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肢体肿胀、感觉和血管情况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在固定期间,患者应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碰撞,定期复查并调整固定夹板的松紧度。
固定期间应注意局部卫生,保持患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注意事项】1、夹板固定前应先行复位或手术治疗,确保骨折部位正确复位。
2、夹板的规格、长度和宽度应根据骨折部位和患者肢体形态而定,固定时要保证夹板与患肢紧密贴合,且不得过紧或过松。
3、压垫的种类和大小应根据需要选择,压垫的面积要足够大,过小易在局部形成压迫性溃疡。
4、扎带应根据骨折类型而定,有紧有松。
固定时要注意扎带的位置和力度,避免压迫神经和血管。
5、固定期间应注意局部卫生,保持患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同时,患者应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碰撞,定期复查并调整固定夹板的松紧度。
夹板固定是一种常用的骨折固定方法,适用于四肢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等多种情况。
对于下肢长骨骨折或不稳定的骨折,可以结合牵引、支架等外固定方法。
骨折固定图解

骨折固定图解
常见的外伤。
凡是骨折或疑有骨折的肢体,都必须就地取材包扎固定。
如果伤处有出血,应先压迫止血,包扎伤口,再进行骨折固定;包扎固定后,把受伤送医院救治,在运送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摇荡和振动。
折用两块夹板或木棒分别放在上肢内外两侧,垫上柔软的衬垫,然后用三角巾或布带扎好固定,再用长三角巾或布带将前臂屈曲,悬吊固定在胸前(图8-
图8-1 上肢骨折夹板固定法
折让受伤者仰卧、小腿骨折时,取一块长度等于从脚到大腿中部的夹板,放在骨折的小腿外侧,骨突出部位要加垫,然后固定伤口上下两端。
腋下和大腿体外侧打结固定。
脚部用绷带“8”字形固定,使脚与小腿成直角(图8-2)。
如果大腿骨折,可取一块长度相当于自腋窝到夹板下加衬垫,用布条分段固定伤肢,在腋窝处和大腿上部,分别用布条围绕胸、腹部将夹板固定(图8-3)。
图8-2 小腿骨折夹板固定法
图8-3 大腿骨折夹板固定法
折千万注意不能把伤员扶坐起来,搬运伤员时也绝对不能一人抬肩一人抬腿,因为这样做可使脊柱弯曲,可能损伤脊髓和神经,造成不可恢复的瘫痪。
搬
架或门板,柔软的担架不能使用。
双下肢悬吊皮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疗 ] , 其 中双下肢悬 吊皮牵引配合小 夹板 固定是 治疗/ ] , J L 股 骨干骨折 常用的方法 之一 。 自 2 0 0 8年 1月 ~2 0 1 3年 7 月, 南 阳市第一人 民医院骨 科采用 双下肢悬 吊皮 牵引 配合 小 夹板 固定 治疗J ] , J L 股骨干骨折 2 1例 , 收到了 良好的治疗 效果 , 总结报告如下 。
牵引重量 的总和约为体重 的1 / 3—1 / 2 ¨ 2 J , 以患儿臀 部抬离 床面 2~3 c m为宜 , 嘱患儿 家长 面朝患 儿健侧 。先将 骨折 断端行 手法牵引复位再用皮牵 引维持 , 次E t 患侧大 腿使用 小夹板固定 , 每E t 调 整夹 板松 紧度 , 直 至骨 折部 位矫 正 达
对2 0 0 8年 1月 ~ 2 0 1 3年 7月收治 的2 1例 3岁以 内股骨干骨折患儿均行双下肢 悬 吊皮 牵引配合 小夹板 固定 治 疗 。结果 2 1 例 患儿均 获随访 , 随访平均 时间 6个 月, 最短 时间 1个 月, 最长 时间 2 4个 月。2 1 例 患儿股 骨干骨
折均获愈合 , 无 1例成 角畸形及双下肢不等 长。结论
首选 。并对患者 采用 无痛 碘 纱布 阴道联 合 清洗 很好 地保
持 了阴道 的卫生 , 在一定程 度上缓 解 了炎 症症状 。最后 给
分析 [ J ] .中国社 区医师 , 2 0 1 2 , 1 4 ( 2 7 ) : 3 5~ 3 6 .
( 收稿 E l 期: 2 0 1 3—1 2— 0 2 )
2 结 果
年 龄均在 3岁 以内。2 1例均为新鲜 闭合性 骨折 , 其 中产伤 骨 折 2例 , 跌伤 1 3例 , 坠落伤 6例 ; 横 形骨折 9例 , 斜形 骨 折 2例 , 螺旋骨折 7例 , 粉碎性骨折 3例。 1 . 2 治疗方法 将患儿置 于悬 吊牵 引床 上 , 以宽胶布 自大 腿 中上段至足 底5 c m均匀 粘贴 , 后 用绷 带包 扎 固定 , 并 将 双下肢行持续 9 0 。 悬 吊牵引 , 牵 引重量 为 2~3 k g , 双 下肢 作者单位 :河南省南 阳市第一人 民医院骨二科 , 河南 南 阳
急救下肢夹板固定操作方法

急救下肢夹板固定操作方法
下肢夹板固定是一种急救技术,用于固定下肢骨折或严重受伤的情况,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
以下是一种操作方法:
1. 首先,要保持冷静,并确保事故现场安全,避免二次损伤。
2. 在固定下肢之前,先检查是否有任何其他严重的受伤或出血。
如果有,应首先处理这些伤口。
3. 在等候急救人员到来之前,选择一张坚固的材料作为夹板,比如一条平直的木板、大块的纸板或者铝合金板。
长度应足够支撑从膝盖到足踝的下肢。
4. 检查下肢受伤的情况。
如果伤者感觉麻木或疼痛剧烈,可能是骨折、脱节或神经损伤等严重伤害的迹象。
5. 轻轻抬高受伤的下肢,尽量保持自然的位置。
尽量避免扭动或拉伤受伤的部位。
6. 将夹板放置在下肢的两侧,使其固定住伤口。
板子应位于膝盖的两侧和足踝的两侧,并延伸到脚的前端。
7. 使用绳子、皮带或布条轻轻地固定夹板。
不要使夹板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
环。
8. 如果出现严重的出血,请用清洁的绷带或布条进行固定和包扎,以控制出血。
9.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不要尝试移动伤者,以免加重伤势。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方法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急救人员的指导来进行。
在实施急救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和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夹板固定术

夹板固定术小夹板固定术是用扎带或绷带把小夹板固定在骨折已复位的肢体上,以利于骨折断端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愈合,同时配合以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肢体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1、四肢闭合性骨折,下肢因肌肉丰厚、收缩力大,应结合持续牵引。
2、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
3、陈旧性骨折适用于手法复位者。
【禁忌证】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3、固定不稳定部位的骨折(如髌骨、锁骨、股骨颈等)。
【准备工作】1. 器械和物品的准备:,口罩、帽子、手套,治疗盘(络合碘,棉签,胶布,无菌小纱布,局麻药),小夹板、绷带、固定垫、细绳。
2. 医生及患者的准备:检查患者肢体皮肤情况、肢体肿胀情况、肢体远端血供。
协助患者脱去外衣,暴露需要上甲板的肢体,清理患者肢体,祛除肢体上的油污、血迹等。
根据不同部位决定所需夹板的长度,准备相应长度的内存棉垫,将细绳剪好所需要的长度。
3. 术前沟通:签署操作知情同意书(1)必要性:可以固定稳定骨折,减少断端活动给患者带来的痛疼,减少断端活动造成的二次损伤。
(2)风险:①患者可能对麻醉药品和消毒药品过敏,出现意外。
②固定效果可能不理想,需要再次固定或者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③术后必须仔细观察患肢,并有可能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及患者坏死可能,必要时候需要松开小夹板,甚至切开减压可能。
【操作方法】1.将选好的固定垫准确的放置在肢体的适当部位,最好用胶布予以固定。
2.按照各部位骨折的具体要求,依次安放预制的夹板,夹板安放妥当后,由助手用两手扶托固定。
3.术者用四条布带捆扎夹板,先捆中间两道,捆扎时两手须将布带对齐,平均用力,缠绕两周。
4.捆扎的松紧一般以布带捆扎后能在夹板上左右移动1cm为标准。
【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出现患肢感觉改变:麻木、疼痛加重、肢体感觉减退或者丧失。
2.远端血供改变:肢体皮温降低变冷、肢体远端不能扪及动脉搏动。
皮肤颜色改变。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理伤膏外敷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理伤膏外敷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理伤膏外敷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理伤膏外敷是一种有效治疗骨折、扭伤等骨骼肌肉损伤的方法。
其优势在于简单易行、无创伤、有效快捷,可减轻疼痛,恢复受伤部位功能,降低感染风险。
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这种方法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1.手法复位步骤一:受伤部位敷上湿毛巾,可镇痛、减肿。
步骤二:确定骨折或脱位的部位。
步骤三:确定复位方向。
成人伸出手指,用空气画出一个“L”字(先成一直线,再向上画一个横线),被伤手的伤指顶端正好在“L”字上方,则代表其受伤部位需要向上复位。
如果走向是斜的,则该骨折脱位向内或向外复位。
步骤四:复位,一方面是手指不断捏压对应骨骼,在局部会产生稳定剪切,另一方面是通过对手指、手掌、手臂的伸屈、转动等动作,使骨头落位。
需要注意的是,复位过程不能太过粗暴。
2.小夹板固定步骤一:取用长度适宜、直径1cm左右的木棒或金属棒等,折成小夹板(即小桥),中心连接处一般不要超过电视机遥控器大小。
步骤二:夹板固定法有多种,最为常见的有横夹板法、竖夹板法。
横夹板法适用于肢体骨折,竖夹板法适用于脊柱骨折。
横夹板法步骤:夹板放置于骨折处,夹板两端超出受伤处,用绷带或底垫硬物绑扎在患部超过夹板的另一端。
急诊时,可以用衣服、毛绒玩具等松软物“塞别”夹板两端,帮助固定。
竖夹板法步骤:夹板放置于脊椎两边,朝向受伤侧,用绷带或底垫硬物绑扎在胸部及腰部。
此外,还可采用颈夹板与骖尾夹板来固定患者的头和下肢,以更好地帮助固定。
3.合理伤膏外敷固定成功后,可以用合理的伤膏外敷来促进伤口愈合、消炎止痛。
补气活血、消肿止痛、凉血止血等功效的伤膏属于草本系,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抗菌、止血消肿、调节免疫、增加血红素等作用,非常适合于自然疗法防治外伤。
需要注意的是,在伤膏选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产品,严格按照说明书和医生建议来使用,防止不必要的副作用。
以上就是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理伤膏外敷的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中医怎么治疗骨折

中医怎么治疗骨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建筑工程数量的增长,在日常生活中,骨折的致伤因素有所提升,从而增加了骨折问题的发生几率,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本文中,笔者从中医的视角入手,针对中医治疗骨折的相关方法进行了介绍与梳理,希望帮助广大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医骨折治疗方法。
一、骨折复位治疗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医同样需要患者进行拍片检查,这一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结合检查结果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合理明确并分析其是否存在骨骼错位的问题。
针对存在骨折错位问题的患者,中医应采用手法复位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有效促进错位骨骼的合理复位。
在手法复位治疗期间,可以采用提拉、挤压、旋转、牵引等方式帮助患者实现骨折部位的复位,在复位成功后,应及时引导患者卧床静养,以便帮助患者有效实现临床症状的合理缓解,促进其骨折部位的有效愈合,继而为患者健康的维系提供助力与保障。
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作为临床过程中常见中医骨折治疗方法,小夹板外固定可以通过外部小夹板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相应的固定处理,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骨折部位再次出现错位或损伤问题,有利于促进患者骨折部位复位效果的充分提升,对于其康复水平的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疗法对患者展开治疗时,医疗人员在对小夹板进行固定时应注意做好对于患者远端感知功能与血认情况的密切关注,避免小夹板固定过紧对患者神经与血管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小夹板的固定也不宜过松,因为过松往往不利于对患者局部骨折部位进行合理保护,其对于患者健康的维系极为不利。
三、中药治疗在临床过程中,对于骨折患者而言,中医药治疗往往有利于帮助其实现对于临床症状的合理缓解,对于患者骨折部位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在此过程中,常用的中药主要分为三类,包括活血化瘀类药物、补益肝肾类药物以及补益气血的药物。
其中,活血化瘀类的中药主要包括当归、红花、川芎、桃仁、延胡索以及牡丹皮等,其多数在骨折早期使用,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实现对于气血的科学调整,从而降低瘀血造成的肿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操作时一招一式 都要用心去做, 做到轻、巧、稳、 准,换药完毕。 检查伤肢固定效 果。
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复位和维持骨折在良好的位置, 必须要有合理的固定方法和器材。
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指 出:“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
• 唐代就主张用杉树皮夹板作外固定骨折处, 直至骨折愈合为止。
小夹板外固定是指用小夹板、压垫、绷带等 器材对骨折局部进行有效的外固定。
一切以实物为准……
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持续牵引
股骨大粗隆牵引:牵引的重量为体重的1/12 股骨髁上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8 胫骨结节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8 踝上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 跟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
小夹板外固定术的注意事项
1. 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宜抬高伤肢,以利消肿,密 切注意肢端的血运情况,肤温,皮肤感觉。指导 功能锻炼。
根据四 肢骨折不同 部位而具体 裁剪。
小夹板外固定术的步骤
骨折整复对位良好后,在助手擒拿扶正肢体, 根据骨折各个不同时期而选用适当的外敷药,外 敷骨折部位,然后用绷带包扎,在夹板两端放置 棉花垫后,依次序放置夹板后进行绑扎。
小夹板固定的绑扎方法
1.叠瓦式绷带绑扎法。 (阳春三叠) 适用于四肢长管骨 干的骨折。 2.超关节“8”字 交叉绑扎法。 适用于关节内骨折 或邻近关节的骨折。
2.定期换药,检 查骨位,调整 夹板在良好位 置。
3.绷带绑扎松紧适中(左右可移动0.5-1cm 为宜)绷带绑扎力度要均匀牢固,要标当 的 棉花 保 护。三人换 药时要熟练默契 配合,敷药、绑扎, 擒拿扶正, 一招一式,精益 求精。
5、绑带的打结应打在外侧夹板之中线平面上,结要 打得牢固和整齐,两头长短一致,留头约 2.5CM左右。
应用小夹板固定骨折,具有固定确实 可靠,骨折愈合快,使功能恢复良好,治疗 费用低,病人痛楚少的作用,并可以防止关 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的作用。
特性:1.可塑性;2.坚韧性;3.弹性; 4.散热好;5.质轻; 6.不阻碍X线的通透。 制作:取老树之皮,色泽黄润, 纹理平直粗厚而结实的二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