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板固定术

合集下载

夹板固定术护理范文

夹板固定术护理范文

夹板固定术护理范文
在进行夹板固定术护理前,护士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包括夹板、绷带、需要的手术器械、消毒液、手套等。

护士在操作前应进行好个人防护,戴好手套,消毒好双手,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解释术前整个过程,以减轻患者的紧张与恐惧感。

2.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包括伤情及器官损伤等情况,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3.对需要固定的部位进行局部消毒,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4.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夹板材料和形状,并确认固定部位需要加填软垫以保护皮肤和组织。

将夹板固定在适当位置,避免对伤口造成额外的损伤。

5.配合医生或骨科专家完成手法。

根据具体病例,采用手法有不同的技巧。

在操作过程中,要细心检查每个细节以确保夹板的正确摆放。

6.夹板固定后,检查患者的手术部位,确保夹板与伤口之间没有任何异常,如血液渗漏、骨端突出等。

7.患者固定术后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按时更换夹板及其附件及维持术区卫生。

8.夹板固定期间,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变化,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夹板的稳定度和皮肤的刺激情况,如红肿、水肿等。

9.护士应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及进行合理的疼痛管理,如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10.在进行术后康复的过程中,护士需相应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并教育患者在生活中的日常活动中需避免不适当的动作,以力保术后的稳定和康复情况。

11.在病人即将出院时,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康复评定,并对固定部位进行拍片检查,确保骨折愈合良好,加强对患者的离院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以加快康复进程。

小夹板外固定术

小夹板外固定术

小夹板外固定术小夹板外固定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护理手段,主要用于骨折的固定。

在进行小夹板外固定术时,需要严格遵守院内的相关操作规范和护理流程,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和术后得到合理、科学的护理。

本文将从手术前准备、手术操作以及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提供参考。

一、手术前准备1.收集患者相关信息。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以及手术前检查结果等。

2.术前准备患者。

清洁患者皮肤,通知患者进行禁食禁水,并向患者解释手术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

3.准备手术器械和物品。

按照手术清单准备所需的器械和物品,确保器械的完整性和无菌状态。

二、手术操作1.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

进行洗手消毒后,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确保手术操作的无菌性。

2.准备患肢。

清洁患者受伤部位的皮肤,彻底去除表面的血液和污物。

3.正确固定夹板。

根据医生的固定要求和患者受伤部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夹板,将其固定在受伤部位,注意夹板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4.注意疼痛控制。

手术中,需要确保患者在麻醉下,以减少疼痛感。

在固定夹板时,注意调整夹板的紧松度,保证固定部位牢固而不过紧,避免加重患者的疼痛。

5.术后处理。

在固定完成后,检查夹板的牢固性和固定部位的血液供应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三、术后护理1.观察固定部位。

术后应密切观察固定部位的情况,包括血液供应情况,皮肤颜色和温度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向医生报告。

2.注意伤口护理。

术后应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3.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后的需要,调整饮食种类和摄入量。

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帮助伤口的愈合和骨的修复。

4.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需要,及时给予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5.术后康复指导。

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的使用等方面内容,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总结起来,小夹板外固定术是一项常见的创伤护理手段,对于骨折的固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
指(趾)端清洁,以便观察血运情况。
小夹板固定适用范围
小夹板固定治疗常用于肱骨、尺桡骨、胫腓 骨、桡骨远端以及踝关节等部位的骨折,对 一些关节骨折、关节附近骨折及股骨骨折等 多部适宜小夹板固定治疗
禁忌症
A、较严重的开放性 骨折。
B、感染或软组织损 伤,肿胀严重,甚 至有水泡的四肢骨 折。
C、难以整复的关节 内骨折。
夹板固定的适应证
A、四肢闭合性骨折。下肢骨折因大腿肌肉有较 大的收缩力,常需结合持续皮牵引或骨牵引。
B、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后创口已 愈合者。
C、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小夹板固定要求
1、换药时体位正确,下肢换药时要垫木垫、必要 时垫腰板。
2、绷带包扎的方法:环行法、螺旋法、螺旋反折 法、“8”字包扎法。
⒊皮肤温度 血循环障碍时肢端温度较健侧低,甚 至冰冷。
小夹板外固定的观察护理
⒋皮肤颜色 若动脉供血受阻,患肢为贫血 性缺血,肢端皮肤变为苍白;若静脉回流受 阻,患肢为淤血性缺血,肢端皮肤呈青紫色。
⒌感觉异常 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 纤维最早出现异常改变,表现为肢端麻木、 感觉迟钝或消失。
小夹板外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构造
小夹板的构造:
A、柳木或彬木块 木
B、棉垫

C、棉布
棉垫 棉布
夹板外固定的原理
夹板固定是从肢体的生理功能出发,通过扎 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压垫对骨折断端防止或矫 正成角畸形和侧方移位的效应力,充分利用肢 体肌肉收缩活动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肢体 内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不平衡重新恢复,达到 平衡。
助手牵引手法: 一助:一手握患侧拇指,另一手握其余四指, 沿前臂纵轴,向远端牵引。(分)

树脂钢丝夹板固定术

树脂钢丝夹板固定术
操作方法:
(1)钢丝结扎:取直径0.25mm 不锈钢丝一段,从 中间弯成U形,钢丝从固定基牙的远中牙间隙穿 过,两端分别位于唇面和舌面,钢丝在每个牙间 隙进行 “8”字形唇舌侧交叉,直至另一侧固定 的基牙,如此将牙栓结在一起。最后钢丝末端拧 紧,剪去多余钢丝,断端弯于牙间隙内,注意切 勿刺激牙龈。钢丝固定位置应在牙齿邻接区与舌 隆突之间。
织的负荷, 保护和加固受损的松动牙, 在生理性
咬合刺激下达到组织愈合。而且该方法是弹性固
定,可以防止因金属结扎丝结扎时对牙周组织造
成二次创伤, 维护牙周组织健康。
Thank you !
得到可靠的固定,又不会产生弹性形变使牙移位。
适应症
1、外伤松动牙。 2、牙周常规治疗后仍松的牙齿。 3、牙周手术前防止牙术中损伤。 4、根管内种植术辅以外固定。
方法
材料 :
普通树脂材料,修复科常用 0.25mm 不锈钢丝。
基础治疗 :
牙龈外伤行清创术,牙冠部分冠 折者并牙髓炎者行根管治疗术。
方法
方法
(2)光敏复合树脂覆盖加固: • 酸蚀:清洁牙面后,用50%磷酸处理1分钟。


涂布粘结剂:清水冲洗酸蚀剂,吹干牙面后涂布 一层粘结剂,光照1分钟。
复合树脂覆盖:用光敏复合树脂将钢丝覆盖,数 值不宜太厚,以免光固化不全或妨碍咬合,厚度 以能遮盖钢丝使唇面不露颜色为好。 修整外形:用刻刀修整,邻面应不压迫龈乳头, 不形成悬突,牙齿及牙列外形光滑美观。 光固化,打磨抛光。
前牙的树脂钢丝夹板固定术

主要内容
1. 概念
2. 适应症 3. 方法
4. 牙外伤的固定时间
5. 牙外伤的固定要求
概念
树脂钢丝夹板固定术:

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

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

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小夹板外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通过外固定器将骨折部位固定起来,促进骨折的愈合。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骨折能够正常愈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小夹板外固定术的护理指南:1.术后第一时间将患者转移到病房,并保持患者的体位平稳。

小夹板外固定器要摆放在固定架上,保持稳定。

2.定期观察伤口的情况,包括红肿、渗液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受到感染。

3.监测患者疼痛的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并遵守医嘱。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麻木、肿胀、皮肤苍白等神经损伤的症状,如有应及时报告医生。

4.严密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包括四肢末端的感觉和活动能力。

通过询问和观察患者,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神经损伤或肌肉萎缩。

5.患者需要保持肢体的固定,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和扭曲,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同时,定期检查夹板的松紧度,确保夹板紧固适度。

6.进食方面,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

特别注意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

7.适当进行运动和康复训练。

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恢复。

但一定要避免过度使用或过度运动,以免导致骨折线的脱位。

8.定期进行复查和拍片检查。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定期复查,以确保骨折的愈合进程,如发现骨折位置有松动、螺钉脱落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9.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有时会感到焦虑、沮丧等情绪。

护士需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鼓励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心态。

10.日常生活护理。

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澡、更衣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排尿或排便时需要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压迫到骨折部位。

总的来说,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神经功能监测、肢体固定、饮食、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促进骨折的愈合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小夹板固定技术评分标准

小夹板固定技术评分标准

小夹板固定技术评分标准一、准备工作(20 分)1、物品准备齐全(10 分)检查小夹板、衬垫、绷带、固定带等物品是否齐全、完好,缺少一项扣 2 分。

小夹板的规格和型号应与骨折部位相适应,不合适扣 5 分。

2、患者体位正确(10 分)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便于操作的体位,体位不当影响操作扣 5 分。

充分暴露骨折部位,未充分暴露扣 5 分。

二、骨折复位(30 分)1、复位手法正确(15 分)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复位手法,如牵引、旋转、折顶等,手法错误扣 10 分。

复位过程中动作轻柔、稳定,避免粗暴操作导致二次损伤,操作不当扣 5 分。

2、复位效果良好(15 分)复查 X 线或通过触摸判断骨折端对位对线情况,对位对线不良扣10 分。

达到功能复位标准,未达到扣 5 分。

三、衬垫放置(20 分)1、衬垫选择合适(10 分)根据骨折部位和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衬垫材料,如棉垫、泡沫垫等,选择不当扣 5 分。

衬垫的厚度和大小应适中,不符合要求扣 5 分。

2、衬垫放置位置准确(10 分)在骨折部位、骨突处及可能受压的部位准确放置衬垫,位置错误一处扣 2 分。

衬垫应平整、无皱褶,不符合要求扣 2 分。

四、小夹板固定(20 分)1、小夹板固定顺序正确(10 分)按照先中间、后两端的顺序固定小夹板,顺序错误扣 5 分。

固定带的松紧度适宜,过松或过紧扣 5 分。

2、小夹板固定牢固(10 分)检查小夹板固定后的稳定性,有松动现象扣 5 分。

骨折端无异常活动,有异常活动扣 5 分。

五、包扎(10 分)1、绷带包扎方法正确(5 分)采用螺旋形或“8”字形包扎法,包扎方法错误扣 3 分。

绷带包扎均匀、紧密,有松散现象扣 2 分。

2、注意观察末梢血液循环(5 分)固定完成后,应立即观察患肢末梢的血液循环,如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未观察扣 3 分。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处理不当扣 2 分。

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小夹板固定技术进行量化评估。

夹板固定技术

夹板固定技术

夹板固定法技术用扎带或绷带把木板、竹板、硬纸或塑料制成的夹板固定在骨折已复位的肢体上,以利于骨折断端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愈合,同时配合以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肢体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夹缚疗法。

简史夹板固定法开创于公元4世纪,《葛氏方》已载有竹简固定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强调治疗骨折要”善系缚”。

唐代蔺道人治骨折,骨干骨折用杉树皮固定;关节处骨折用绢帛麻绳包扎固定,固定后要时时作关节屈伸运动.这种固定骨折局部而不固定上下临近关节,并时时作关节活动锻炼的原则与方法,就成为夹板固定法的独特技术。

宋代《永类钤方》治疗前臂骨折用4块长短不一的夹板固定,与现代的固定方法相同,提出了扎带松紧应根据骨折类型而定,有紧有松。

横断骨折宜两头紧中间松;斜形骨折宜中间紧两头松。

髌骨骨折采用竹箍固定,为后世抱膝器的前身.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论述束缚敷贴用药甚详,载有杉树皮、竹皮双重固定法。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记载用牛皮制披肩固定肩部骨折,用杉木板制的通木固定脊柱损伤,用小竹片、小杉条制的竹帘杉篱固定四肢骨折,用抱膝治疗髌骨骨折等。

1949年以来,夹板固定法经过整理提高,应用于长骨干骨折,缩短平均治愈日数约1/3。

当前的研究侧重在固定理论、应用范围、固定材料、固定方法的改进。

器材主要是夹板、压垫和扎带。

1、夹板。

要求具有可塑性、有一定牢度和弹性三种性能。

其材料有柳木、杉树皮、竹片、塑料板、三合板、马粪纸、工业硬纸等。

但用于股骨部位则需再加其他夹板双重固定。

夹板的规格、长度视骨折的部位不同,分不超关节和超关节夹板两种.不超关节夹板长度以不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超关节夹板用于关节附近或关节内骨折,超过该关节。

夹板宽度可按肢体形状分为大致相等的四块或两宽两窄的四块,包扎时夹板间留有0。

5~1厘米的空隙。

夹板两端和边缘要呈圆角钝边。

木制、竹制或塑料板的一面衬以毛毡并用棉织套包裹夹板。

树皮类夹板,两端应锤成向上翘起的刷状软边,使用时下衬棉花垫。

中医夹板固定术(1)

中医夹板固定术(1)

关节僵硬
长期夹板固定可能导致 关节活动度减少,引发 关节僵硬。
肌肉萎缩
夹板固定期间缺乏有效 锻炼,可能导致肌肉萎 缩。
预防措施建议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夹板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夹板和固定方法,确保固定
效果稳定且舒适。
定期调整夹板
在固定期间定期调整夹板的松 紧度和位置,避免过紧或过松

定期随访和效果评价
随访时间安排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随访计划 ,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进行定期随访。
随访内容
了解患者康复情况,评估关节功能 、肌肉力量、生活质量等指标,及 时调整康复计划。
效果评价
通过专业量表、影像学检查等手段 ,客观评价患者康复效果,为患者 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复指导。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消毒准备
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 毒,铺无菌巾,确保手 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手法复位技巧讲解
麻醉选择
根据骨折部位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 方式,如局部麻醉、神经阻滞等。
复位技巧
复位原则
遵循“逆损伤机制”的原则,通过手法将骨 折端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
利用牵引、旋转、按压等手法,结合患者体 位和肌肉松弛程度,进行复位操作。
02
01
复位后检查
通过影像检查确认骨折端复位情况,确保复 位效果满意。
04
03
夹板固定方法演示
夹板放置
绷带包扎
将选好的夹板放置在骨折部位的两侧,确 保夹板与皮肤紧密贴合。
用绷带将夹板固定于骨折部位,注意绷带 的松紧度要适中,既要保证夹板的稳定性 ,又要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1.准备工具:外固定系统包括小夹板、螺钉、螺钉固定器、手术器械等。

在开始操作前,确认所有工具齐全,并进行消毒处理。

2.骨折预处理:将患者的伤肢进行适当的清洁消毒,确保术区干净无菌。

根据骨折情况,将受伤部位复位。

3.选择夹板:根据患者的具体伤情以及骨折部位的位置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小夹板。

小夹板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夹板安装:将选定的小夹板固定在受伤部位上。

首先,将夹板的一端放置在伤肢的远端,确保夹板与骨折部位完全接触。

然后,使用螺钉和螺钉固定器将夹板稳固地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

螺钉需要注意插入深度,以免伤及骨髓。

5.软组织保护:在夹板固定完成后,需要检查周围的软组织情况。

如果存在软组织损伤或赘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骨折稳定。

6.X线确认:在完成夹板固定后,需要进行X线检查,确认骨折部位的复位和夹板的位置是否正确。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7.伤肢固定:在确认骨折复位和夹板位置正确后,对伤肢进行固定。

可以使用绷带或其他固定材料将患者的伤肢与夹板固定在一起,以增加稳定性。

8.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监测有无并发症,如感染、血栓等。

同时给予伤肢适当的保护,避免过度运动或受力,防止骨折再次移位。

总结: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骨折固定方法。

操作时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夹板、正确固定,并注意术后的护理工作。

术中要注意骨折复位和夹板位置的确认,术后要定期进行复查和观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活动,加快骨折愈合。

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夹板固定术

中医夹板固定术

THANKS
感谢观看
注意观察肢体情况
密切观察肢体感觉和血液循环 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神经血 管损伤。
选择合适的夹板
根据骨折部位和程度选择合适 的夹板,确保放置软垫, 减少压迫,预防皮肤压疮。
预防感染
保持夹板和皮肤清洁干燥,避 免破损和感染。
06
中医夹板固定术的未来发展与展 望
夹板材料的改进与创新
02
中医夹板固定术的操作流程
操作前的准备
诊断明确
确定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移位程 度,以便选择合适的夹板和固定
方法。
准备材料
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夹板、绷 带、棉花等材料,确保清洁无菌。
患者准备
告知患者操作目的、过程和注意事 项,消除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 合。
夹板固定步骤
放置夹板
调整位置
根据骨折部位和需要固定的范围,放 置合适的夹板,确保夹板与皮肤之间 有足够的棉花等软衬垫。
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减轻肿胀
中医夹板固定术能够有效地减轻软组织损伤引起 的肿胀和疼痛。
促进修复
通过固定损伤部位,为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提供良 好的环境,加速愈合过程。
预防进一步损伤
固定损伤部位后,可以预防进一步的损伤和炎症 反应。
05
中医夹板固定术的并发症与预防 措施
并发症类型
固定不牢
皮肤压疮
功能恢复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中医 夹板固定术能够逐渐恢复 患者的关节功能,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在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关节复位
中医夹板固定术能够有效 地将脱位的关节复位,恢 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
维持稳定
固定关节后,可以保持关 节的稳定,防止再次脱位 或损伤。

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

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
1、夹板厚度0.3-0.6CM。 2、夹板要平整、结实、有一定的弹性。 3、选用纤维纹理较严密的第二层杉树皮 第一层
粗皮削去 。 4、夹板表层和内层削平整,夹板两边削齐,夹板两
端修剪成小弧形,夹板端头可以压软1cm。 5、夹板宽度比伤肢周径小,约为伤肢同一平面周
径3/5-4/5。 现代多选用已经制好的夹有海绵衬垫的三合板。
小夹板外固定的原理
1. 布带对夹板的约束力 2. 固定垫对骨折断端的效应力 3. 肢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肌
肉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失衡重新恢复平衡。
小夹板包扎要求
1、换药时体位正确,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防止坠床或摔 倒。
2、护士掌握绷带包扎的方法:环行法、螺旋法、螺旋反 折法、“8”字包扎法。
㈡压迫性溃疡
常常发生在夹板两端或骨骼隆突部位,是由于夹板边缘 粗糙坚硬,摩擦挤压皮肤,或夹板过紧、衬垫不当、压 力垫硬厚等,使肢体局部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缺血而发 生坏死、溃疡。
㈢骨折端移位
骨折在未愈合之前都有发生再移位的可能。其主要原因 有:①夹板固定松弛,②压力垫放置不妥当,③患肢体 位摆放不当,④功能锻炼不正确,⑤去除夹板过早,⑥未 能按时复查。
6、长管骨折夹板包扎方法正确。 束带包扎方法顺序,先中 间、再骨折近端、最后是骨折远端 。
7、超肩、超肘、超踝、锁骨、足底夹板包扎方法正确。 8、外层束带结打在夹板上,方向统一,结头留1.5cm,结头结
实。 9、小夹板之间有1、5~2cm的空隙。 10、伤肢指 趾 端外露 有伤口除外 ,指 趾 端清洁,以便观察
㈡血液循环
缺血性并发症为小夹板外固定后最常见,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治疗的全过程中都应严密 观察,如有异常须及时处理。
患肢血液循环的观察以对肢端血液循环的观察为最直接、简便。主要护理观察指标包括。

上肢夹板固定操作方法

上肢夹板固定操作方法

上肢夹板固定操作方法上肢夹板是用于固定上肢骨折或关节脱位的外固定装置。

下面将详细介绍上肢夹板的固定操作方法。

1. 评估患者状况:在进行夹板固定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患者状况的评估。

检查患者是否有其他伤口或损伤,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对药物过敏情况。

还需要评估肢体的神经、血管情况,有无神经、血管受压的症状。

2.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清洁、消毒和麻醉操作。

清洁和消毒操作是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

对于麻醉操作,可以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具体根据患者情况确定。

3. 软组织保护:在进行夹板固定前,需要进行软组织保护。

将患肢置于舒适的位置,并在皮肤上方垫上软垫,以减少夹板与皮肤之间的摩擦,避免皮肤损伤。

4. 夹板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夹板。

常见的夹板有膝关节至手腕、肩关节至手腕的夹板以及肩关节至肘关节的夹板。

夹板的选择取决于受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确保夹板的尺寸合适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

5. 固定夹板:将夹板放置在患肢的侧面,并通过绷带、绑带或扣带将夹板固定在患肢上,确保夹板紧密贴合,并提供足够的支撑。

在固定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

6. 加压止血:如果患者有出血的情况,可以在加固夹板时适当加压止血,以减少血液流出量。

但是要注意不要加压过大,避免对血管造成更大压力。

7. 定期检查:在夹板固定期间,应定期检查患者的肢体感觉、血液循环状况,以及夹板是否松动或移位。

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8.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包括固定部位的冰敷、升高患肢、保持创面清洁等。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病情的宣教,告知患者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避免用力活动、定期来院复查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肢夹板的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护士进行,并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的规范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结起来,上肢夹板固定操作方法包括评估患者状况、术前准备、软组织保护、夹板选择、固定夹板、加压止血、定期检查和术后护理等。

夹板固定术

夹板固定术

夹板固定术小夹板固定术是用扎带或绷带把小夹板固定在骨折已复位的肢体上,以利于骨折断端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愈合,同时配合以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肢体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1、四肢闭合性骨折,下肢因肌肉丰厚、收缩力大,应结合持续牵引。

2、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

3、陈旧性骨折适用于手法复位者。

【禁忌证】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3、固定不稳定部位的骨折(如髌骨、锁骨、股骨颈等)。

【准备工作】1. 器械和物品的准备:,口罩、帽子、手套,治疗盘(络合碘,棉签,胶布,无菌小纱布,局麻药),小夹板、绷带、固定垫、细绳。

2. 医生及患者的准备:检查患者肢体皮肤情况、肢体肿胀情况、肢体远端血供。

协助患者脱去外衣,暴露需要上甲板的肢体,清理患者肢体,祛除肢体上的油污、血迹等。

根据不同部位决定所需夹板的长度,准备相应长度的内存棉垫,将细绳剪好所需要的长度。

3. 术前沟通:签署操作知情同意书(1)必要性:可以固定稳定骨折,减少断端活动给患者带来的痛疼,减少断端活动造成的二次损伤。

(2)风险:①患者可能对麻醉药品和消毒药品过敏,出现意外。

②固定效果可能不理想,需要再次固定或者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③术后必须仔细观察患肢,并有可能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及患者坏死可能,必要时候需要松开小夹板,甚至切开减压可能。

【操作方法】1.将选好的固定垫准确的放置在肢体的适当部位,最好用胶布予以固定。

2.按照各部位骨折的具体要求,依次安放预制的夹板,夹板安放妥当后,由助手用两手扶托固定。

3.术者用四条布带捆扎夹板,先捆中间两道,捆扎时两手须将布带对齐,平均用力,缠绕两周。

4.捆扎的松紧一般以布带捆扎后能在夹板上左右移动1cm为标准。

【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出现患肢感觉改变:麻木、疼痛加重、肢体感觉减退或者丧失。

2.远端血供改变:肢体皮温降低变冷、肢体远端不能扪及动脉搏动。

皮肤颜色改变。

骨折小夹板固定术的操作要领和步骤

骨折小夹板固定术的操作要领和步骤

骨折小夹板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各种骨折,并且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

在进行这一手术时,医生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操作要领和步骤来进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接下来,我将由浅入深地向你介绍骨折小夹板固定术的操作要领和步骤。

1. 术前准备在进行骨折小夹板固定术之前,医生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和骨折情况。

医生需要准备好所有需要使用的手术器械、药物和固定材料,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医生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的过程、风险和注意事项,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同意。

2. 麻醉在手术开始之前,医生需要为患者进行麻醉。

常见的骨折小夹板固定术麻醉方式包括局部麻醉和全麻,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确保麻醉药物的使用安全。

3. 手术操作在患者实现麻醉状态后,医生可以开始进行手术操作。

手术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消毒,在手术部位周围清洁皮肤。

医生需要通过X光或其他影像学手段来准确定位,并对骨折部位进行准确的复位。

复位完成后,医生需要使用小夹板将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保持其正确的位置并促进愈合。

在固定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不要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并确保小夹板的固定牢靠。

4. 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处理。

医生会为患者做好伤口包扎,防止感染和出血。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指导,包括注意伤口的保护、避免不当活动以及药物的使用和饮食调理等。

医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监测骨折的愈合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或康复措施。

总结而言,骨折小夹板固定术是一项常见而重要的外科手术,它需要医生严格按照一定的操作要领和步骤来进行,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在手术前的充分准备、麻醉的安全施行、手术过程的精细操作以及术后的细致处理都十分关键。

对于这一主题,我个人认为医生应该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技术水平,以保证手术的成功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中医夹板固定术

中医夹板固定术

中医夹板固定术
41/51
注意事项
❖ 5、定时进行X线检验,了解骨折是否再发生移位, 尤其是在2周内要经常检验,如有移位及时处理。
❖ 6、指导患者进行合理功效锻炼,并将固定后注意 事项及练功方法向患者及家眷交代清楚,取得患 者合作,方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7、夹板固定时间长短,应依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 到达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即可解除夹板固定。
股骨干
肱骨外科颈
肱骨干
桡骨下端
尺桡骨
中医夹板固定术
20/51
1、肱骨外科颈骨折
外展型:断端外侧嵌插内侧分离,向前、内成角 内收型:断端外侧分离内侧嵌插,向外成角
示例1、肱骨外科颈骨折 夹板固定
中医夹板固定术
21/51
肱骨外科颈骨折
❖ (1)外敷药品,绷带缠绕1~2层。 ❖ (2)放置夹板:前、外、后侧板下达肘部、上超
23/51
2、肱骨干骨折
❖ (1)手法整复操作示范(以中1/3为例)。 ❖ (2)敷药、绷带包扎1~2层 ❖ (3)骨折完全纠正,前后方各放长方形大固定垫,
轻度侧方移位,两垫加压,成角三垫。 ❖ (4)放置夹板:外、内、前、后侧板不超肘关节,
用3~4条扎带固定。 ❖ (5)屈肘90°,三角巾悬吊胸前。
(二)被动运动
中医夹板固定术
48/51
❖1.功效锻炼第一关键点:循序渐进。 应依据骨折稳定程度,可从轻微活动 开始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不 能操之过急,若骤然作猛烈活动而使 骨断端再移位,同时也要预防有些病 人在医务人员正确指导下不敢进行锻 炼,对这么病人应作耐心说服工作。
中医夹板固定术
49/51
中医夹板固定术
18/51
8、开始每七天酌情透视或拍片1-2次;如骨 折变位,应及时纠正或重新复位。必要时改作 石膏固定。

手术夹板固定头部的方法

手术夹板固定头部的方法

手术夹板固定头部的方法
手术夹板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固定患者的头部,以便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头部的稳定。

夹板可以有效地防止头部的移动,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手术夹板固定头部的几种常用方法。

1. 纱布包裹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固定头部的方法。

首先,将患者的头部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起来,确保固定的效果。

然后,使用强力胶布将纱布牢固地固定在手术床上,避免头部的移动。

2. 高枕头法:在手术前,将患者的头部轻轻地垫高,使用一块适当的垫子或被子,使头部与颈椎处于适宜的角度。

然后,用安全带或绷带将患者的头部紧紧地固定在手术台上,确保不会出现头部的晃动。

3. 夹板绑扎法: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用的手术夹板和绷带。

首先,将夹板放置在患者的头部,调整角度以适应手术需求。

然后,用绷带将夹板牢固地固定在头部周围,确保夹板与头部紧密结合,避免头部的移动。

4. 颅架夹板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更牢固的固定的手术操作。

首先,在手术麻醉后,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手术台上,使头部与手术台平行。

然后,使用专用的颅架夹板将头部牢牢地固定在手术台上,确保头部不会移动。

总结起来,固定头部的方法主要包括纱布包裹法、高枕头法、夹板绑扎法和颅架
夹板法。

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固定。

然而,在使用手术夹板固定头部时,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避免过度固定和造成不必要的不适。

在手术操作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固定方式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骨折小夹板固定术操作规程

骨折小夹板固定术操作规程

骨折小夹板固定术操作规程
一、用物准备
4-5块小夹板,1卷棉纸,1卷绷带,4根扎带,用纱布自制压垫1-3块,剪刀,酒精灯等。

二、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必要时适修整夹板外形,穿好扎带,在特定的部位订上图钉以防扎带滑动。

2.、做好解释,嘱患者放松。

3、再次仔细阅片,确定压垫或磨菇头放臵部位。

4、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骨折部位,取合理体位。

5、操作完毕,观察夹板的松紧、患肢血运、皮肤感觉、夹板固定部位远端肢体的运动等。

6、协助患者穿好衣裤,上肢骨折可患者悬吊制动。

7、交待患者注意事项。

8、整理复位场地,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三、注意事项
1、抬高患肢,以利肿胀消退。

抬高原则是患部高心脏水平,其远侧高于患部,如怀疑患肢有筋膜间室综合征,则不宜抬高。

2、肢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肿胀。

3、观察夹板固定部位远端肢体的运动。

4、防止骨突皮肤受压,如发现骨突处疼痛,及时打开夹板检
查。

5、及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夹板后的7~10天内,每天检查1~2次。

松紧度以扎带在夹板上上下移动1cm为宜。

6、定期X片复查,前2周每周2次,以后每周1次。

7、指导患者适时功能练习。

8、不稳定骨折不宜用敷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夹板固定术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 朱震宇
目的:
• • 骨折、脱位复位术后,防止骨折、脱位再 移位; 配合加压垫技术,对部分骨折进行持续复 位。
适应症:
• • • • 几乎所有的闭合性四肢骨折; 创面较小、经过清创闭合创面后的开放性骨 折; 某些陈旧性四肢骨折在经过手法整复后; 小夹板固定技术可以与牵引术配合使用。
操作前准备(一):
• • • 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准备物品:夹板、棉纸、 加压垫、绷带、剪刀; 核对患者姓名、性别、 住院号、入院诊断、 X光片、左右肢体; 核对医嘱、治疗单、 操作项目;

操作前准备(二):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取得患 者配合; 操作环境应 光线充足、 避风,冬天 注意保暖, 注意保护患 者隐私。
操作方法及程序:
取合适规 格的夹板,可 裁剪夹板以符 合患肢长度 。
操作方法及程序: 根据骨 折类型准备 好加压垫 。
操作方法及程序: 协助患者取 适宜体位,显露 患肢,手法整复 骨折后,将患肢 保持功能位或所 需的位置 。
操作方法及程序: 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安置加压垫并胶布 固定,棉纸包绕患肢。
操作方法及程序:
安放对骨折起主要固定作用的两块夹板, 绷带自肢体远端向近端环绕包扎使其基本稳定。
操作方法及程序: 再安置其他块夹板,继续绷带环绕包扎, 绷带的下一层压住上一层的1/2-1/3 。
操作方法及程序:
诸夹板 用绷带环形 包扎固定基 本稳定后, 剪断绷带。
操作方法及程序: 从远端端到近端缚扎带3-4根,每根 扎带绕肢体两周后结扎。
操作方法及程序: 带结打在最外侧夹板的棱线上,打 结方向一致。
操作方法及程序: 检查扎 带的松紧度, 以带结能上、 下活动各 1CM为准。
操作方法及程序:
检查患 肢末梢血运, 若发现末梢 血运不良, 需重新调整 绷带及扎带 的松紧度。
操作方法及程序:
予抬高患 肢,若是上肢 的夹板固定, 则需要用绷带 或前臂; 术前、术后与患者的沟通、 注意事项的交代是否到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最后,询问患者患肢的感受,是否有不 适感,并交代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 末梢血运不良的判断方法; • 末梢血运不良需及时就诊; • 肢体的固定位置(外伤者需抬高患肢); • 怎样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 • 下次复诊的时间; • 与医生的联系方式……
质量评估:
• • • 患肢固定位置是否正确; 夹板规格的选取、加压垫的放置是否正确; 诸夹板的位置是否正确,固定顺序是否正 确,松紧度是否合适,外观是否美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