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人体的稳态 体温调节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高中生物课程中,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一个重要且广泛的知识点。

内环境指的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一组恒定的内部条件,包括体温、血液浓度、pH、离子浓度等,而稳态则是指维持内环境恒定的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点。

一、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

人体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营养物质和氧气,排泄代谢产物和碳 dioxide等,因此与外界保持物质交换。

同时,人体还需要与外界进行热量和水分交换,从而维持体温和电解质稳定。

二、重要的内环境参数1.体温:人体平均体温是37℃,上下波动范围在36~37.5℃之间。

体温的调节是维持人体功能正常运作的关键。

2.血液浓度:血液中的物质浓度需要保持恒定,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浓度、蛋白质的浓度以及水分的浓度等。

3.pH值:细胞内和细胞外的酸碱度需要保持恒定,维持在适合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范围内。

人体的正常pH值为7.4左右。

4.电解质浓度:维持体液中的离子浓度(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关键。

5.压力:正常的血压和气压维持是维持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正常运作的前提。

三、维持内环境的机制1.反馈调节:人体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恒定。

负反馈调节是一种常见的调节方式。

它是指当一些参数偏离正常范围时,机体会通过一系列的反馈信号来调节该参数,使其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2.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传递和调节内环境恒定。

神经冲动可以传递到各个器官和组织,调节各种生理反应。

3.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对各种生理过程进行调控。

例如,甲状腺素可以调节代谢速率,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等。

4.呼吸系统的调节:呼吸系统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维持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的恒定。

5.肾脏的调节: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产生和排泄,调节体液的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

2021高考生物训练15人体稳态及其调节方式含解析

2021高考生物训练15人体稳态及其调节方式含解析

人体稳态及其调节方式例1.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 、B 、C 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B 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 .A 渗回B 和渗入C 的量相差不大C .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 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低D .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 中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解析】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其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A 正确;组织液A 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 ,少部分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C ,B 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血糖经I 端到组织液并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所以Ⅱ端葡萄糖含量变低,C 正确;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大量血糖经I 端进入A ,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经图中Ⅱ端到血浆,所以Ⅱ端比I 端胰岛素含量高,D 正确。

【答案】B例2.人体内有些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的调控,常见的有下列两种途径:途径1:下丘脑―→腺体――→分泌激素途径2:下丘脑―→垂体―→腺体――→分泌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经由途径1分泌的激素都不存在反馈调节B .经由途径2分泌的激素都可使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方式不同于途径1、2D .途径1分泌的激素与途径1分泌的激素只存在拮抗关系【解析】血糖调节过程中激素的分泌符合途径1,而血糖调节过程存在反馈调节,故经由途径1分泌的激素可存在反馈调节,A 错误;途径2为分级调节,经由途径2分泌的常见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属于脂质,二者都不能使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 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运输到垂体储存,故抗利尿激素分泌方式不同于途径1、2,C 正确;途径2分泌的激素与途径1分泌的激素可能存在拮抗关系,也可能存在协同关系(如甲状腺激素和经过途径1产生的肾上腺素在促进产热方面属于协同作用),D 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三2.1人体的稳态 稳态的生理意义2

高中生物必修三2.1人体的稳态    稳态的生理意义2

课题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体温调节(第 3 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体温概念、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器官;2.了解体温的调节过程;3.了解体温调节的生理意义。

【重点难点】体温的调节过程【学习过程】一、体温调节(一)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及意义1.人的体温是指。

的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温。

2.人体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因:在和等的共同协调下,人体的和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人体热量的来源是等在各组织器官中进行分解代谢时所产生的。

4.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和。

5.人体的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它可以通过、、等方式直接散热。

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出汗成为惟一的散热方式。

6.体温恒定的意义:保证了酶的活性,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体温调节的过程根据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体温感觉中枢是。

2.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至体温调节中枢。

寒冷环境中人通过汗腺分泌,皮肤血管,血流量,来减少散热。

同时立毛肌,骨骼肌,和分泌量增加,代谢加快来增加产热。

3.在炎热环境下,皮肤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也将兴奋传至中枢,通过皮肤血管____ ,血流量____ _,汗腺分泌_____,增强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

【注意】(1)人体在寒冷时的体温调节方式是调节。

参与调节的激素:。

(2)在炎热时的体温调节方式是。

【作业布置】1.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2.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

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3. (2015届南京模拟)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原因是()A. 机体产热大于散热B. 机体产热小于散热C. 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D. 体内物质代谢速率比变温动物快4. (2016届泰州中学模拟)2013年12月,扬州及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严重连续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暴增,许多人出现高热症状,医生必须给病人降温。

高中生物—人体的体温调节

高中生物—人体的体温调节

冷觉感受器 热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神经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皮肤血管、立毛肌 、汗腺
分布 皮肤、粘膜、
内脏器官
下丘脑
皮肤
寒冷和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

寒 冷 环


肤 冷 觉 感
脑 体 传入 温
传出

受 神经 调 神经





炎皮 肤
丘 脑
热温

环 境
觉 传入 感 神经 受
温 传出 调 神经 节



血管平滑肌收缩 皮肤立毛肌收缩
减少散热
骨骼肌战栗
肾上腺分泌 肾上腺素 甲状腺分泌 甲状腺激素
机体代谢 活动加强
增加产热
血管平滑肌舒张
增加散热
汗腺分泌汗液
体温恒定的意义
体温相对恒定,是维持集体内环境稳定, 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 条件。
体温的调节(寒冷时)
寒冷 刺激 皮肤的冷觉 兴奋 下丘脑体温
体温调节结构:
实验:保留下丘脑 体温恒定 体温调节的
破坏下丘脑
体温不恒定
主要中枢在 下丘脑
体温感觉中枢:大脑皮层
温觉感受器
感受器
皮肤、黏膜、内脏器官
冷觉感受器
皮肤对寒冷的反应
皮肤以哪些方式来减少热量的散失?
皮肤对炎热作出什么反应?
皮肤散热的途径有哪些?
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结构
反射弧
具体结构
感受器
感受器
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 立毛肌收缩→缩小毛孔、形成隔离层 →减少散热

(精品人教)2020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的个体稳态第一节第2课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学案苏教版必修3

(精品人教)2020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的个体稳态第一节第2课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学案苏教版必修3

第2课时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学习目标1.简述体温概念、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器官。

2.说出体温的调节过程。

3.能说出人体水和盐的主要摄入和排出途径。

|基础知识|一、体温调节1.体温(1)概念: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大约37 ℃。

(2)常用测量部位:直肠、口腔和腋窝。

其中直肠的温度最接近体温。

2.体温调节(1)体温恒定的原理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热量的来源和去向①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旺盛的器官,产热量很大;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剧增。

②热量由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的分解代谢产生。

③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

④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等直接散热,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差。

(3)调节中枢:下丘脑。

(4)温度感受器:有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两类。

(5)体温差异:个体间的体温相差一般不会超过1__℃,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约高0.3 ℃,且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此外,人在患病、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刚刚进食后,体温也会略微上升。

(6)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当体温过低或过高时,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代谢速率变慢,使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紊乱,甚至生命活动停止。

因此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水盐调节1.水的平衡(1)饮食和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其中饮食摄入的水是主要来源。

(2)去向:泌尿系统、皮肤、肺和大肠,其中泌尿系统是排水的主要途径。

2.盐的平衡(1)主要来自于饮食。

(2)去向:通过尿液、汗液和粪便排出。

3.尿液的形成(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2)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肾小球滤过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除外原尿――→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尿液 4.水平衡的调节(1)引起调节的因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或降低。

(2)调节中枢:下丘脑。

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配套课件:第24讲 人体的稳态(一)——稳态与体温调节

2015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配套课件:第24讲 人体的稳态(一)——稳态与体温调节
(2)甲是细胞内液,由细胞内液到达乙(组织液),至少经过1层 膜,由乙到达丙,经过的是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由1层细
胞组成,由乙到达丙至少经过2层膜。所以由甲运输到丙至少
经过了3层膜,即6层磷脂分子。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
知识延展 1.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 、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 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 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 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第八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
2.下列哪些器官的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无关( D )
A.肾脏的排泄 B.血液循环 C.胃肠消化吸收 D.声音刺激引起听觉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
解析:肾脏通过排泄调节内环境中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血液 循环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将代谢废物运到相应器官排出 体外;胃肠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
生物个体的稳态
突破 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 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D )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 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B.只有②③④
⑤肾炎导致
C.只有①③⑥
D.①②③④⑤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八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2.1.2体温调节_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2.1.2体温调节_教案设计

一、课题:生物高二苏教版新课标 2.2《人体的稳态之体温调节》教学设计二、教材分析:苏教版《人体的稳态》一节涵盖内容丰富,其中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的考试要求层次为A,而血糖调节的考试要求层次为B。

这些知识与人体健康联系密切,一般可结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命题,可能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而本节内容为体温调节的知识点,具体讲的是人体自身在寒冷和炎热环境中如何调节体温的相对稳定状态。

首先了解人体的产热过程和散热方式,明确体温相对恒定的机制;然后结合学生在寒暑天的自身体验,复习寒冷环境与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节过程和调节方式,提醒学生注意完整反射弧的书写。

三、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

2. 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

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该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要充分运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和多媒体材料来构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体温调节的过程及调节机制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到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等很抽象,而寒冷与炎热环境中的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变化更令学生难以捉摸。

因此在知识的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丰富学生对产热和散热的感性认识。

3.学生已经知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但对集体如何调节产热与散热的机制还不知道。

4. 学生对体温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仅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四、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突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体温的概念,来源。

2、解释体温的相对恒定。

3、探究体温的调节机制;描述体温的调节过程。

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人体的稳态之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人体的稳态之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三人的体温及其调节教学目的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A:知道)。

2.体温的调节(A:知道)。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体温的意义及其调节。

2.教学难点体温的调节。

教学过程【板书】人的体温人的体温及其意义及其调节体温的调节【注解】一、人的体温及其意义(一)概念:人身体内部的温度(不易测量)口腔温度:平均为37.2℃(二)常用代表体温腋窝温度:平均为36.8℃相对恒定,有波动;直肠温度最直肠温度:平均为37.5℃接近机体内部温度。

(三)意义:是保证酶的活性,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二、体温的调节(一)体温的来源: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二)体温的调节(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同类题库】人的体温及其意义(A:知道).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体温的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B.有关神经兴奋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体温C.体温是机体不间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D.体温调节可保证在任何条件下体温的相对稳定.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C)A.人的体温来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人的体温是指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有多个,其中最接近人体体温的是(C)A.口腔温度B.腋窝温度C.直肠温度D.掌心温度体温的调节(A:知道).人在15℃的环境里和5℃的环境里穿的衣服一样多时,体温是恒定的。

而且在这两种环境中既不出汗,也无寒战,这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B)A.增减产热量B.调节皮肤血管口径C.立毛肌收缩或舒张D.拱肩缩背以保温或伸展肢体以散热.关于体温调节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体温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B.有关神经兴奋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从而保持体温C.体温的稳定是机体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D.该调节可以使机体在任何环境下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天气变冷时下列哪项在体内的分泌会增加(B)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黄体素D.生长激素.在温和气候中,从事轻体力劳动的人,每日能量的输出(散热量与机械功)约为12552kJ,如果人体每日消耗的有机物按葡萄糖计算,最少需要分解葡萄糖(A)A.787.23g B.832.01g C.1322.04g D.1946.05g .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以降低体温。

最新高中生物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最新高中生物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体温的机制: 产热过程————散热过程
2体温平衡的调节
寒冷环境 感受器 中枢 效应器
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散热减少
体 温 恒 定 立毛肌收缩 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 传出神经
肾上腺素增加,代谢加快
炎热环境
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
体 温 恒 定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 加,散热增加 传出神经
汗液分泌增加,散热 增加
散热>产热、散热<产热时,人的体温将会怎样变化?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 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 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 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会因体内热量散不 出去,导致体温升高。
题例领悟
例1:人的体温的相对恒定,意味着: A、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相等。 B、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机体的产热量少于散热量。 D、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
答案: A
相关考题
右图为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据图回答: (1)人体的体温调节是通过产热和散热两个机制来实现 的。当寒冷刺激时,体内的产热机制可通过图中的 B C DEG 实现,在体温调节作用中具有协同作用 的两种激素为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其共同的生理作用 促进新陈代谢 为 。 (2)人体温觉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 于 皮肤、下丘脑 。
解析:体温的稳定机制在于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保持相 对平衡,即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而非相等。
答案:D
题例领悟
例2:人体在一定限度内的发热对人体的影响是 A、有利的 B、有害的 C、无影响 D、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解析: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但在一 定限度内的发热对人体是有益的。

高中生物:体温调节

高中生物:体温调节

2、人的体温特点
1).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但不超过一度。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略高 于年老者
3).体温有性别差异,女性稍偏高。女性平均比 男性高约0.3℃,且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4).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是哪来的?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主要细胞器是什么?
2001年2月底的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的气温仍然在摄氏零下30度 以下。只有13个月大、刚学会走路的女婴艾里卡只穿着纸尿裤 和一件T恤衫走向零下30度的室外!
等她被发现时,身体已经僵硬,心脏也停止了跳动,体温 已经下降到摄氏16度!
在医护人员的救助下奇迹发生了:艾里卡的心脏突然跳动 了一下,接着竟然连续跳动起来!小家伙复活了。科学家因此 断言:冻体复活不是梦。
调节 过程
传入神经
当人处在炎热环境时 温觉感觉器兴奋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分析综合
传出神经兴奋
传出神经兴奋
皮肤血管收缩 血流减少, 散热减少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分泌增加,代谢加快, 立毛肌收缩,骨胳肌 战栗,产热增加
皮肤血管舒张 血流增加, 散热增加
汗液分泌增加, 散热增加
体温恒定
体温恒定
意义
保证了酶的活性,维持内环境稳定是新陈代谢 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人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停留过久,产热不能补偿 散热时,体温将降低,导致代谢紊乱。
由于环境间温度太高或其他环境原因导致体 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时,体温将升高,导 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中暑。
由于疾病(如病菌感染)引起体温调节中枢 不能正常调节体温时,人虽然处于炎热的环境中 也会觉得寒冷,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使体温 升高,导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发热。

2021年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2021年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知识点复习必修3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兴奋传导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人体的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体温调节.ppt

人体的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体温调节.ppt

3。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A.人在发热时常常服用阿司匹林降低体温,原 因是阿司匹林能够降低人体产热量 B.恒温动物体温的维持是建立在“产热=散热” 原则基础上的 C.当人体处在寒冷的环境中的时候,会出现一 种特殊的反应------寒颤,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 热量,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D.恒温动物只能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生存;而 变温动物,由于其身体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 变化而变化,所以变温动物能在任何环境下生 存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的分析综合
交感神经兴奋
皮肤对寒冷的反应示意图
体温的调节
炎热
刺激
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的分析综合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 量增加→散热增加 汗腺分泌增多 →散热量增加
皮肤对炎热的反应示意图
1.体温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如肾上腺素等激素)调节,其中神经 调节起主导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
内环境
一,内环境组成:
1, 体 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 浆 组织液 淋 巴
内环境
2,内环境概念: 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组 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做人 体内环境。 3,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间的关系: 血浆
渗透 渗透(90%)
组织液
渗透(10%)
淋巴
淋巴循环
4,稳态的概念: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 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 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是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
二,体温调节
1,什么叫人的体温?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来源于体内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 来的热量,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下,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 动态平衡的结果。

人体的稳态之体温调节教案苏教版必修

人体的稳态之体温调节教案苏教版必修

人体的稳态之体温调节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温调节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体温调节的原理和机制。

3. 了解人体温度平衡的维持及调节方式。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温调节的原理、机制及应用。

2. 教学难点:体温调节过程中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温调节的原理和机制。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体温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利用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体温调节过程。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资源:体温调节的相关图表、动画等。

2. 案例材料:生活中的体温调节实例。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稳态的概念,引出体温调节的话题。

2. 讲解体温调节的原理和机制:讲解体温调节的基本原理,阐述各器官、系统在体温调节过程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体温调节实例,让学生理解体温调节的实际应用。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体温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体温调节在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6.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探讨体温调节在其他动物中的特点和适应性。

2. 分析体温调节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体温调节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3. 课后作业:分析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清晰地讲解了体温调节的原理和机制。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体温调节的实际应用是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内环境及稳态的调节

高中生物内环境及稳态的调节

热 觉感受 体温调 ②汗液分泌增多 增加散热

节中枢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一.下丘脑与激素调节-------内分泌腺的枢纽
促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反馈调节)
促激素
垂体
甲状腺 性腺 肾上腺
21
二.下丘脑与神经调节
下丘脑刺激某一区域
刺激另一区域
心跳加快
交感神经兴奋 血压升高
消化器官运动 减弱 副交感神经 的兴奋 心跳变慢、血压 下降、消化器官 运动加强
非特 渐形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人 类
异性 免疫
特点: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 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免 疫 类 型
特异 性
来源:病原体或病原体的某种特征 物(抗原)侵入人体后,引起人体产 生专门抵抗该病原体的物质(抗体) 来消灭、排除这种病原体。
免疫 特点:只对具有抗原特征的病原体
起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
b .皮肤立毛肌收缩.
c.激素分泌:代谢加强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 素、糖皮质激素等)
炎热环境
体温调节: 神经调节
过程:
1.血管平滑肌舒张
皮肤温觉 传入神经 下丘脑 传出神经
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
(增加散热) 2.汗腺分泌
13
六.下丘脑与水盐平衡
1.饮水不足、 细胞外液 体内失水过多 渗透压升高 或吃的食物过咸时
宿主细胞 T细胞
抗原


被抗原

侵入的 组织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反应阶段
T细胞与靶细 靶细胞破裂死亡
胞紧密接触
抗原被消灭
淋巴因子

高中生物1.2.4体温调节课件中图版必修3

高中生物1.2.4体温调节课件中图版必修3

的枢纽。
1234
解析: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皮肤血管收缩,立毛 肌收缩,汗腺不分泌,从而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使体温维持恒定。体温调节既 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其中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 素的调节,促进产热代谢,提高体温,两者在升高体温上的作用是相同的,因 此是协同关系。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体液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下丘脑还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通过调节垂体的活动来调节其他 内分泌腺的活动。 答案:(1)减少散热,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思考感悟发烧是否就是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提示:发烧早期体温上升的时候,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如果保持在高 烧状态,则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一二三
二、体温的调节
1.寒冷环境下的调节
一二三
2.炎热环境下的调节
3.调节方式 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是通过神经—体液的反馈调节维持的。但这种 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调节过程发生障碍,就可能出现中暑或体温过低等病 症。
探究点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增加了产热量,其调节方式只 有体液调节。( ) 提示:× 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2.下丘脑有血糖、渗透压和体温调节的中枢。( ) 提示:√
探究点
3.机体安静时,脑产热量最大。( ) 提示:× 机体安静时,肝脏产热量最大。 4.在炎热环境中,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温觉感受器兴奋。( ) 提示:× 炎热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温觉感受器兴奋。 5.寒颤是人体对寒冷环境的一种反应,为机体提供一个快 速的产 热源。 () 提示:√
探究点
体温的调节
●问题导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的热量 (2)不 超过1℃ 产热 散热 动态平衡 (3)37℃ 温觉感受 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 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方式 (1)人体在寒冷时的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 节方式,通过调节来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从而维持体 温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 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氧化分解。 (2)在炎热时的体温调节方式也是神经—体液调节。 在炎热环境中可以减少产热,但不产热是不可能的,故 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
第二讲 体温调节
一、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1)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 内部 的平均温度,通常用 直肠温度 、口腔温度和 腋窝温度 来表示。无论严冬 还是酷暑,人的体温总是维持在 37℃ 左右。 (2)人的体温来自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产热器官主要是 肝脏 和 骨骼肌 。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旺 盛的器官,产热量很大;剧烈运动时, 骨骼肌 的产热 量剧增。
(3)人体散热器官:主要是 皮肤。散热方式有辐射、 传导、对流 等直接散热,散热的多少取决于 皮肤和环境 之间的温差,因此机体可以通过改变 皮肤血管 的功能 状态来调节散热量。
二、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 (1)在寒冷环境中,一方面皮肤里的 冷觉感受器 接受刺 激,将兴奋传至 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 皮肤血管收缩进而 减少 散热量;另一方面骨骼肌的紧张性 增强进而 增多 产热量,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 增加 提高了细 胞的代谢水平,也引起机体 增加 产热量。 (2)在炎热环境中,皮肤里的温觉感受器 接受刺激,也将 兴奋传至 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皮肤血 管 舒张 ,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热量 增加 。
()
(2)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
(3)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
()
(4)皮肤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
()
(5)男性的体温平均ຫໍສະໝຸດ 女性高。()(6)人的体温越高,代谢越旺盛。
()
(7)人在高烧不退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 )
(8)人在寒冷时散热少于炎热时的散热量。
()
答案:(1)× (2)× (3)√ (4)√ (5)× (6)×
[例2]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人的体温来源于____________。 (2)人体体温昼夜温差__________。保持体温相对恒 定,是机体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保持 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在炎热夏季15点时,人体体温约为__________, 写出此时体温调节的反射弧:__________。 [解析] 解答该题应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为基 础,运用整体的观点和动态平衡的观点去分析人的体温 调节。
(7)× (8)×
2.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
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加,机体散热
增加
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
维持体温恒定
解析: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 加,皮肤血管收缩,增加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人体调 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极端炎热环境中,除了靠神经 和体液调节外,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C
三、人体体温恒定的生理意义 (1)体温相对恒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2)当体温过低时,酶的活性 降低 ,代谢速率变慢,甚 至生命活动停止。 (3)当体温过高时,酶的活性 也会降低 ,甚至丧失,生命 活动也随之出现严重异常。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体的腋窝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温。
探究1.人体的体温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提示] 通常用直肠温度(36.9~37.9℃)、口腔温度 (36.7~37.7℃)和腋窝温度(36.0~37.4℃)来表示体温。 其中,直肠的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温。
探究2.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吗? [提示] 不是的,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是有差别的: ①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但不超过1℃,2~4 时体温最低,14~20时最高。 ②同一个人不同年龄阶段体温有差别,一般新生儿> 儿童>成年人>老年人。 ③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有差别,一般女性>男性,女 性体温平均比男性约高0.3℃,且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排 卵日体温最低。
探究3.人体的产热器官和散热器官主要有哪些? [提示] 产热器官主要有:肝脏、骨骼肌、脑、心脏等。 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 探究4.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如下图,请填写空缺的内容:
[例1] 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 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 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 [解析] 人体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产 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维持相对平衡的缘故,因此,无论是体 温低于或高于正常值,都同时具有产热和散热过程。在任 何环境条件下,体温调节需要神经和激素共同参与调节。 [答案]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