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和控制感对全球温暖化成因和前景判断的影响_葛岩
传播地理学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_札记
《传播地理学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阅读札记1. 《传播地理学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内容概览在《传播地理学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作者深入探讨了近年来传播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空间转向。
这一转向不仅为传播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有力工具。
该书开篇即对传统的传播学研究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指出传统研究多集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接收上,而忽视了空间因素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空间因素在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内容概述部分,作者详细阐述了空间转向的核心理念和理论基础。
空间被视为与时间同等重要的传播要素,它影响着信息的流动、受众的认知和行为,以及传播媒介的布局和运作。
作者还介绍了多种分析空间关系的方法和工具,如GIS技术、空间分析模型等,这些工具帮助研究者更直观地揭示空间因素在传播中的作用。
在后续章节中,作者结合具体案例,对空间转向在传播地理学、媒介研究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剖析。
在分析广告传播时,作者运用空间转向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广告信息在不同空间中的扩散机制和受众的接受过程;在探讨社交媒体影响力时,作者则从空间的角度分析了社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用户互动模式。
《传播地理学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一书通过对该领域前沿理论的全面梳理和实践应用案例的生动展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对于推动传播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传播地理学在媒介研究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
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媒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是指从传统的“中心边缘”研究模式转变为强调地域差异和多样性的研究视角。
这一转向的提出,旨在克服传统媒介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单一性、刻板性和片面性,更加全面地认识媒介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和演变规律。
考点巩固卷03 论据与论点(原卷版)
考点巩固卷03 论据与论点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 15分实际得分: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世界气象组织1月12日发布新闻公报,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
这打破了最暖纪录,也超出了许多气候科学家的预期。
升温可能还未停止。
2024年,厄尔尼诺天气模式进入第二个年头,这通常会加剧全球变暖。
1月,温暖的海水涌入东热带太平洋,全球海洋气温明显高于同期平均水平。
英国《自然》网站刊文称,随着人类持续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2024年可能会出现比2023年更极端的天气和气候事件。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主任萨曼莎·伯吉斯表示,2024年热浪还会继续,但无法预测它们将在何时何地发生。
各种气候数据服务机构一致认为,2023年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7月6日),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7月),以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几个月(包括6月—12月)。
当研究人员将现代温度记录与古气候温度指标相结合时,他们发现,2023年可能是10万年以来最热的一年。
伯吉斯说,造成2023年极端天气的因素很多。
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68亿吨。
2022年,汤加火山喷发,向大气中注入了吸热的水蒸气,也是一个因素。
另一个因素是厄尔尼诺现象。
模拟表明,地球现在处于或接近厄尔尼诺现象的顶峰。
伯吉斯说,目前全球海洋的高热量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为海洋热浪提供动力。
但研究人员仍未确定,2023年的极端气温是全球变暖正在加速的迹象,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全球气候系统自然变化造成的波动。
受气候变化影响,2023年的极端天气频现。
其中包括5级飓风“奥蒂斯”,它突袭了墨西哥城市阿卡普尔科,致数十人死亡。
加拿大魁北克6月和7月的野火产生的烟雾蔓延到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的许多城市,甚至漂洋过海到了欧洲部分地区。
7月和8月,希腊各地大火肆虐,烧毁了森林,夺走许多人和动物的生命。
《2024年舆论影响力、有限关注与过度反应》范文
《舆论影响力、有限关注与过度反应》篇一一、引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舆论的影响力愈发凸显。
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还是传统媒体上的新闻报道,舆论的传播与影响力无处不在。
然而,人们在享受信息传递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过载和注意力分散的问题。
有限关注与过度反应成为舆论传播中的两大现象,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舆论影响力、有限关注与过度反应的关系,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及影响。
二、舆论影响力舆论影响力是指公众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关注度、讨论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
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舆论事件往往能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甚至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舆论影响力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事件的敏感性、话题的新颖性以及媒体的报道方式等。
在信息化社会,舆论影响力的大小往往决定了事件的发展走向和解决速度。
三、有限关注有限关注指的是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和处理的限制。
由于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人们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只能关注到一部分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这种有限关注导致了信息的选择性和片面性,使得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往往不够全面和客观。
四、过度反应过度反应指的是人们对某一事件或信息的反应超过了其实际影响程度。
在舆论传播中,过度反应表现为对事件的过度解读、情绪的过度宣泄以及对后果的夸大等。
过度反应往往源于人们的情绪化、从众心理以及媒体的不实报道等因素。
在社交媒体时代,过度反应更容易发生,因为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人们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
五、有限关注与过度反应的关系有限关注和过度反应在舆论传播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方面,由于有限关注,人们只能接收到部分信息,这为过度反应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过度反应又加剧了信息的传播和影响,使得舆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此外,媒体在其中的角色也不容忽视。
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和点击率,往往会夸大事实、制造话题,从而加剧了有限关注和过度反应的程度。
六、应对策略为了应对有限关注和过度反应带来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 提高媒体素养:人们应提高自己的媒体素养,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避免被虚假信息和情绪所左右。
2023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答案答案
2023年内蒙古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1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PM2.5污染重要集中在()。
(1.0分)A亚洲IB. 欧洲C非洲D. 大洋洲I我的答案A烽答对2. ()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
(1.0分)A. 十六大报告B. 十七大报告C. 十八大报告D. 十九大报告我的答案D烽答对3全球气候变化重要是()增长导致的全球变暖。
(1.0分)A有害气体B稀有气体C温室气体D空气污染物我的答案C寸答对4. ()提出,必须牢牢把握物联网新—轮生态布局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深化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1.0分)A. 《“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行方案》B.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C.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23—2023年)》D.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23)》我的答案C寸答对5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
(1.0分)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我的答案C寸答对6. 国际社会在1997年制定了—项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它是()。
(1.0分)A. 《巴黎协定》B. 《京都议定书》C.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我的答案B烽答对7可连续发展的原则不涉及()。
(1.0分)A. 公平性原则B连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 特殊性原则我的答案D烽答对8. ()是国际上第—个对碳关税进行立法的国家。
(1.0分)A美国B. 印度C俄罗斯D. 中国我的答案A烽答对9党的()报告提出进—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规定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0分)A. 十九大B. 十八大C. 十七大D. 十六大我的答案A烽答对10截至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
(1.0分)A.2B.3C.4D.5我的答案C寸答对11. 十九大报告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年继续生态文明答案——绝对全【范本模板】
2020年继续教育答案《生态文明建设》1.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
(1。
0分)A.生态科技B。
能源类型C.市场D。
资本我的答案:C√答对2.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绿色产业划分为()大类别。
(1.0分)A.5B。
6C。
7D.8我的答案:B√答对3。
根据国外的经验,当环境治理投入占GDP比重为()时,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1.0分)A.1%~1。
5%B.1。
5%~1.8%C。
1.8%~2%D。
2%~3%我的答案:D√答对4。
()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
(1。
0分)A.1986B。
1987C.1988D。
1989我的答案:B√答对5。
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1.0分)A.人才B。
教育C.科学技术D.制度我的答案:C√答对6.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1。
0分)A.永续发展B。
生态公正C。
共生和谐D。
持续文明我的答案:C×答错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是()。
(1。
0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
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我的答案:D√答对8。
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是()。
(1.0分)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D。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我的答案:A√答对9.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是().(1。
0分)A。
成效显著B.成就显著C。
成效卓著D。
成就卓著我的答案:A√答对10.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其基本特点为: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2024数字时代的心理健康
2024数字时代的心理健康1、信息过载这一概念,最早于()年由()提出。
C、1974,Jacoby2、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同比增长速度为(),位居全球第()。
A、9.6%、一3、()是一个人在脑力层面的精力;反映了思维的深刻度和思维的灵活性。
当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任务和快速的变化时,灵活的思维和高度的专注力变得至关重要。
C、思维精力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精力管理的一项是()。
A、时间管理5、()是数字技术利用的基础,属于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前端”问题。
以数字可及性为标准,指数字技术拥有者与缺乏者之间的差异。
A、使用沟6、哈佛医学院教授罗伯特在TED演讲上指出,让生活更有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是()。
A、良好的社会关系7、()年《泰晤士报》文学副刊首次提出“回音室”效应。
B、19808、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四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是老年群体最为常用的求助途径。
D、老年群体之间互帮互助9、针对信息过载,我们有哪些缓解方式?()D、设置信息优先顺序、设置断网时间10、()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首次对数字鸿沟进行了界定,即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B、199911、“番茄工作法”是针对()的管理方法。
B、时间12、“物理远离法”是针对()的管理方法。
C、注意力多选题1、数字时代中的信息呈现出哪些特征?()A、数字化B、网络化C、智能化2、信息过载带来的后果有哪些?()B、导致社交媒体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C、导致社交媒体用户不再使用此类社交媒体或向其他替代性网络服务转移D、导致社交媒体用户的情绪枯竭E、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控制策略3、推荐系统一般会从那些方面入手,以提升用户对推荐数据的满意度?()C、内容特征D、用户特征E、环境特征4、针对信息茧房,我们有哪些缓解的方式?()A、多平台、多角度地获取信息C、阅读不同形式的创作内容D、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5、数字化的工作环境下,为了弥补工作和生活失衡,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个人管理?()C、精力管理D、时间管理E、注意力管理6、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哪些方面的作用?()C、可以排解孤独寂寞D、使人意识到关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E、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保护我们的大脑7、信息茧房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后果?()C、信息选择性接触D、谣言回音室8、数字化社交会给人类带来哪些问题?()A、持续的电子屏幕刺激会加强基本感官通路,会导致和其他刺激之间的联系所减少B、我们会根据他人对我们的反应来形成自我意象C、个体为融入网络社群,表现出不同于现实的人格或者角色D、当个体在网络上付出的情绪劳动太多,个体在线下就会变得疲惫不堪9、在数字化工作中,有哪些较为实用的时间管理方法?()A、番茄工作法B、时间盗贼法C、限时原则10、若想要应对数字鸿沟,我国给应当采取哪些措施?()B、健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现有顶层设计C、加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D、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E、践行相关企业责任,持续提升数字服务效能11、当人们因使用数字信息而造成某种伤害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这种伤害的影响?()A、学会宣泄B、尝试锻炼C、自由舞蹈D、看喜欢的节目1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进行线下社交的数字断舍离?()A、在参与线下社交活动时多寻求面对面的互动与反馈B、将移动设备“去个体化”,成为你们共同的“玩具”C、如果有事不得不使用移动设备,请给予他人尊重13、哪些原因促使老年人产生数字鸿沟?()C、生理机能上的衰退D、代际交流贫乏E、对互联网的不信任14、若想要提升思维精力,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A、充分休息C、适度锻炼D、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E、培养积极情感15、我们应当怎样提升数字化友谊的质量?()C、认识到网络社交的局限性与肤浅性D、使用更为丰富、即时的表达与反馈E、防止上当受骗,谨防敲诈勒索等诈骗行为判断题1、凯斯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指出,信息茧房现象是由于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往往是全方位的,用户往往会基于个人偏好去选择接触媒介信息,长此以往,就会把自身束缚在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之中。
大数据视野下传媒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
第4卷第05期传媒观察大数据视野下传媒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孙冠南(吉林动画学院,吉林长春130000)摘要:本文立足于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以时代发展的眼光选择新一代革命性的大数据技术为视野,针对 传媒业的现状和在大数据信息技术时代下的利害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专业的角度为传媒业在时代下的 挑战与机遇提供可行性发展方向分析,为后续或相关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革命;传媒业;全球化;互联网视野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1 ) 05-0011-02—、引言由麦肯锡公司率先提出的大数据时代特征随着互 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领域扩张,逐渐蔓延覆盖到各 个领域专业内容中,以势不可挡的大数据浪潮的形式 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将对传统领域发展变衍的研究置 身于大数据时代视角下进行分析,是继立足市场化视 野、全球化视野和互联网视野的观察分析视野以来另 一重要研宄趋势和分析角度。
关于大数据视野下的传 媒业领域发展前景的探讨研究对观察分析者的时代敏 感度、信息分析能力和发展的思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 要求。
明确大数据浪潮的实际概念和具体影响是构建 大数据视野分析架构的必要前提,而深入掌握传媒业 领域内容与发展规律则是分析其发展前景中的挑战与 机遇的核心基础。
针对传媒业领域而言,分析其整体发 展的机遇与挑战可以尝试从行业市场需求、行业发展 潜力等多个维度着手进行辩证探讨。
二、迎面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战略意义以数据信息为本质的大数据技术是我国信息化建 设进程中的核心支撑部分,其背后的互联网思维特征 对整个传统行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颠覆的效用。
作为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位居世界一流梯队的契机之一,大 数据市场整体发展空间巨大,市场估值突破百亿元,成 为新时代背景下各国重点开发的潜力技术市场。
在国家与地区层面而言,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市场 开拓对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多重维度均具有重要意 义。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理论整理
1、框架理论:框架理论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高夫曼(Goffman , 1974)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
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
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
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
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关于框架如何而来,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2、第三人效果理论: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舆论学季刊》发表题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1978年到1982年间进行四次实验,验证第三人效果的存在。
从此该理论在国际传播学界得到广泛重视。
P46_901.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过程理论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2.“自我与客我”理论:米德认为,人得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新闻报道中的情感操控与受众反应
新闻报道中的情感操控与受众反应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铺天盖地,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在这海量的新闻中,却存在着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情感操控。
这种操控不仅影响着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更对受众的认知和情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谓新闻报道中的情感操控,指的是新闻从业者通过各种手段,有意地引导受众的情感倾向,从而达到某种目的。
这种手段多种多样,有的是通过选择特定的词汇和语句来渲染氛围,有的是通过突出某些细节而忽略其他重要信息,还有的是通过刻意安排新闻的呈现顺序来影响受众的关注度。
比如,在报道一起犯罪事件时,某些媒体可能会使用“穷凶极恶”“丧心病狂”等极具煽动性的词汇来描述犯罪嫌疑人,从而让受众在还未了解全部事实之前就先入为主地产生强烈的愤怒和厌恶情绪。
又或者,在报道社会问题时,只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和负面影响,而对已经采取的解决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只字不提,导致受众感到绝望和无助。
这种情感操控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
一方面,激烈的媒体竞争使得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和收视率,不惜采用夸张、煽情的手法来制作新闻。
另一方面,某些利益集团也可能会利用媒体来操控公众情感,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或其他目的。
那么,这种情感操控会给受众带来怎样的反应呢?首先,它会影响受众的判断和决策。
当受众的情感被操控后,往往会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仅凭直觉和冲动做出判断。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重要问题时做出错误的选择,甚至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情感操控会破坏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
一旦受众发现自己被误导或欺骗,就会对媒体产生怀疑和不满,进而不再相信媒体所报道的内容。
这对于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此外,长期受到情感操控的受众,可能会出现情感疲劳和冷漠的现象。
当过多的虚假或夸大的情感刺激充斥在生活中时,人们会逐渐变得麻木,对真正需要关注和关心的问题也失去了热情。
为了避免新闻报道中的情感操控,我们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山东高三高中政治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政治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不久前,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拟于2011年11月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
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①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②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③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④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其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
网民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信息。
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人类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对大数据中所蕴含规律性信息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对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②对大数据有效地组织和使用,根源于人们对大数据特有价值的正确认识③对大数据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④大数据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大数据”本身却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下列诗句反映的哲理与其一致的是A.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B.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D.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4.2015年6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成功利用人类的大脑意念遥控活体蟑螂。
这只蟑螂借助技术手段,在人脑的指挥下,竟然完成了S形轨迹和Z形轨迹等任务。
这说明了:①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决定了实践的进程和结果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反映了事物本质规律才具有主动创造性④实践需要促使意识活动趋向自主选择和主动创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二年。
广播电视传输与全球气候变化宣传考核试卷
7.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8.公众的参与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没有实质性帮助。()
9.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局限于粮食产量。()
10.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注:以下为答案,请自行核对)
D.世界贸易组织
6.广播电视宣传全球气候变化时,以下哪种方式最能吸引观众关注?()
A.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
B.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来说明问题
C.忽略气候变化的严重性
D.过分夸大气候变化的危害
7.以下哪项不是广播电视传输在气候变化宣传方面的优势?()
A.传播速度快
B.受众广泛
C.容易产生误解
D.可以及时更新信息
8.在全球气候变化宣传中,提高公众参与度的策略可以包括举办________、提供互动平台和鼓励个人行动等。()
9.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有粮食产量的________、农作物种植区域的改变和农业灾害的增加等。()
10.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水供应的不稳定、________的恶化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等。()
A.传播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B.展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C.强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威胁
D.介绍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
(注:以下为答案,请自行核对)
1. A
2. C
3. D
4. C
5. B
6. B
7. C
8. D
9. A
10. C
11. C
12. D
13. C
14. D
15. C
16. C
A.信号覆盖范围
新媒体视域下
新媒体视域下目录一、新媒体概述 (2)1.1 新媒体的定义 (3)1.2 新媒体的特点 (4)1.3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5)二、新媒体视域下的传播模式 (6)2.1 公众传播 (7)2.2 组织传播 (8)2.3 群体传播 (9)2.4 人际传播 (10)三、新媒体视域下的信息传播机制 (11)3.1 信息生产与传播的主体 (13)3.2 信息传播的内容 (14)3.3 信息传播的渠道 (16)3.4 信息传播的效果 (17)四、新媒体视域下的营销策略 (19)4.1 品牌传播 (20)4.2 产品推广 (21)4.3 客户服务 (22)4.4 整合营销传播 (24)五、新媒体视域下的挑战与应对 (25)5.1 信息安全问题 (26)5.2 数字鸿沟问题 (27)5.3 网络舆论引导问题 (28)5.4 法律法规建设问题 (29)六、新媒体视域下的未来展望 (30)6.1 技术创新与新媒体发展 (31)6.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33)6.3 全媒体发展态势 (34)七、结论 (35)7.1 新媒体视域下信息传播的重要意义 (36)7.2 我国新媒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7)一、新媒体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观点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新媒体是指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共享和互动的媒体形式。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时性:新媒体具有实时性的优势,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资讯。
互动性:新媒体强调用户参与,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与内容进行互动,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个性化:新媒体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多媒体:新媒体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丰富了信息的表现形式。
传播学概论第十一章(郭庆光版)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问题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一)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的两重含义P188(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次:1、传播效果三个层次;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动层面。
2、大众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P189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戈尔丁的四个类型;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效果的五方面课题P190三、传播效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麦奎尔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三种理论:常识理论、现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P193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早期的核心观点P193;“子弹论”的错误P195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这时期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特点和三个主要研究领域P195;“传播流”的概念P195(一)《人民的选择》:“伊里调查”概括出来的五个理论假说P196(二)《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个人影响》的四个“中介因素”P197;罗杰斯的大众传播过程的两个方面(信息流、影响流)P197。
(三)《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克拉帕的“五项一般定理”P198 (四)“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有限效果论”在传播观与理论框架上的缺陷P200;70年代后出现的理论或假设的三个共同特点P200;宏观效果论与子弹论的不同P200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传播过程的每个环节或因素都可能对传播效果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制约着传播效果的因素多种多样一、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一)信源的可信性效果:可信性两个要素P201;霍夫兰的“可信性效果”的概念P202(二)“休眠效果”:休眠效果的内容P203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种方法的各自利弊P203;两种方法的有效性与传播对象属性的关系P204(二)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免疫效果”的内容P205(三)“明示结论”和“寓材料于效果之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几个一般结论P206(四)“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对哪种方法更有效没有一致的原则P207 (五)“警钟效果”:贾尼斯的实验结果P208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一)舆论领袖的作用:舆论领袖的概念P209;舆论领袖具有四个基本特征P209;测定舆论领袖的三项指标P210(二)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的影响:考察群体对于个人影响的两个基本视角P210(三)传播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贾尼斯自信心假说P211这一章传播效果研究是个重点!!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极其理论(子弹论,传播流和有限效果论,耶鲁研究的各种理论)第一节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弄清楚就行了。
《2024年声浪传播理论视角下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品牌构建》范文
《声浪传播理论视角下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品牌构建》篇一一、引言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电影的传播方式和策略也日趋多元化。
在众多电影类型中,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凭借其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本文旨在从声浪传播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如何通过品牌构建,实现有效传播与影响。
二、声浪传播理论概述声浪传播理论是指借助网络和媒体的力量,形成信息的广泛传播和扩散。
其核心在于信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的互动、传播、共鸣和影响,从而产生声势浩大的声浪效应。
该理论对于电影的传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温暖现实主义电影这一类型。
三、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温暖现实主义电影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传递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类电影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故事情节真实、贴近生活;人物形象立体、饱满;情感表达真挚、动人。
四、声浪传播理论在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品牌构建中的应用1. 精准定位与主题明确:在声浪传播理论指导下,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应首先明确自身定位和主题,通过与社会情感和文化的深度共鸣,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共鸣度,进而产生广泛传播和持续影响力。
2. 整合多平台资源:通过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多平台资源,构建跨平台传播的生态体系。
借助互联网平台的特点,形成多元化、多角度的传播路径,扩大电影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3. 强化口碑营销:通过优质的内容和情感共鸣,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借助社交媒体的力量,让观众成为品牌的传播者,通过他们的分享和推荐,进一步扩大电影的影响力。
4. 塑造品牌形象:通过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宣传语等手段,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同时,结合电影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品牌标识,增强观众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5. 持续创新与拓展:在品牌构建过程中,应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和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和观众需求。
同时,将品牌拓展到其他相关领域,如衍生品开发、跨界合作等,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价值。
传播学教程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一、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一)国际传播:鹤木真关于“国际传播”的定义P237(二)全球传播:全球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弗里德利克)P239二、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全球信息化传播系统形成对人类世界发生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P240;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对传统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的改变(形式:国际广播转为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内容:对外宣传转为全面的文化输出)P241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一、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情况:存在的差距与问题(“信息富有国”与“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P243二、“新世界秩序”论争: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3)第二阶段:《大众传媒宣言》(1978)、《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0)、《塔瓦罗宣言》(1981)第三阶段:“信息主权”“文化冲突”等新问题P247第三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新世界信息秩序”争论核心问题P248一、国际报道中新闻价值问题:“媒介中的外国新闻”研究的6个结论P249二、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信息主权的概念及其三方面内容P251、发展中国家学者的主张P252三、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文化帝国主义主义的三个特点P253、研究媒介帝国主义主义的两个现实问题P253-2541、什么是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答:国际传播就是超越国界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这种传播活动古已有之,适用范围广,例如各国元首的出访、外交家的斡旋以及各国间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交流、谈判与协商等等,都可以归入国际传播的范畴。
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是国家。
除了国家以外,还包括:(1)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等。
(2)超国家机构,如欧盟。
(3)同盟或地区集团,如北大西洋公约的组织、前华沙条约组织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等。
(4)跨国组织或运动,例如教会、国际红十字会、国际邮政联盟等。
(完整)传播学教程论述题简答题(全)
a 答:组织目标:宣传、传授或讨论,社会成员的参与具有自发性。制约因素:(1)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2)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3)公共性与 ing 公益性。 e 3、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答: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大众传媒拥有最大限度的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拥有广泛的舆 b 论监督的权利。另一方面,公共性和公益性也对大众传媒产生重要的制约,它要求传媒的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ir 4、试析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把关”作用及其实质。 e 答:作用:(1)在传播内容中极力夸大资本主义社会的繁荣、民主、和自由,制造“幸福生活”印象,灌输资产阶级价值观,以求增强社会成员对资 th 本主义制度的向心力;(2)通过无休止地刺激人们的享受欲望和把他们引向娱乐领域的方法,来转移社会成员对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问题的注意力; in (3)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变形为抽象、暧昧的“我们与他们”、“市民与官僚”、“温和的多数与好斗的少数”、“英国人与
他们的敌人”的对立和冲突,抹煞阶级统治关系,抑制劳动阶级意识的成长。(4)它们以传播通俗文化为名,实际上主要是选择通俗文化中落后的、对
gs 统治阶级有利的内容加以传播。 in 实质:大众传播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或“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之际,我们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 th 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这是因为,第一,大众传播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 ll 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要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 A 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第三,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 d 中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 n 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a 1.简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ing at a time 答: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另一种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这两种态度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传播学研究当中。
信息传播和控制感对全球温暖化成因和前景判断的影响_葛岩
原发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第10-14页传播学报二○一四年第二期新闻传播理论11信息传播和控制感对全球温暖化成因和前景判断的影响■ 葛 岩 陆 捷 秦裕林 何俊涛【内容摘要】 观察外部信息与内在控制感对于全球温暖化归因和解决前景判断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温暖化成因的信息会影响归因,但对前景判断影响不显著;个体控制感对归因和前景判断均有显著影响。
回归检验表明,比之外部信息,内在控制感对归因和前景判断有更强预测力。
本研究的发现支持传播效果研究从强调外部信息到重视受众内在特征的转向,并为理解对全球温暖化一类复杂问题的判断机制,提供了经验化解释和传播策略。
【关键词】 全球温暖化;控制感;归因;判断 一、背景与问题看过天气预报,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决定出门该穿多少衣服;目击有人动手打人,我们立刻知道那是错误的行为。
然而,当有人说转基因食品无害,我们相信吗?当有人说昂贵的护肤品能够让我们返老还童,我们相信吗?很可能有人信,有人不信。
信或不信,是由于接受的相关信息不同,抑或,还有其他原因?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形成判断时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双向的: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约翰·安德森,2012)。
通过感官,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形成知觉供进一步加工,曰自下而上。
与此同时,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也会被提取,渗入知觉、推理、判断等一系列环节,曰自上而下。
最终的判断既不完全由外部信息所决定,也不纯粹受控于脑中已有信息。
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中,理解判断的形成,须考虑外部信息传播的影响,也须考虑记忆、预设态度和判断者个性特征,还须考虑外部信息、内在因素与判断对象本身的性质(如穿什么衣服,或转基因是否导致断子绝孙)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
循此思路,本研究欲考察信息传播和内在心理特质———具体言之,控制感(perceived control)———对理解全球温暖化问题的影响。
全球温暖化被视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第10-14页传播学报二○一四年第二期新闻传播理论11信息传播和控制感对全球温暖化成因和前景判断的影响■ 葛 岩 陆 捷 秦裕林 何俊涛【内容摘要】 观察外部信息与内在控制感对于全球温暖化归因和解决前景判断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温暖化成因的信息会影响归因,但对前景判断影响不显著;个体控制感对归因和前景判断均有显著影响。
回归检验表明,比之外部信息,内在控制感对归因和前景判断有更强预测力。
本研究的发现支持传播效果研究从强调外部信息到重视受众内在特征的转向,并为理解对全球温暖化一类复杂问题的判断机制,提供了经验化解释和传播策略。
【关键词】 全球温暖化;控制感;归因;判断 一、背景与问题看过天气预报,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决定出门该穿多少衣服;目击有人动手打人,我们立刻知道那是错误的行为。
然而,当有人说转基因食品无害,我们相信吗?当有人说昂贵的护肤品能够让我们返老还童,我们相信吗?很可能有人信,有人不信。
信或不信,是由于接受的相关信息不同,抑或,还有其他原因?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形成判断时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双向的: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约翰·安德森,2012)。
通过感官,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形成知觉供进一步加工,曰自下而上。
与此同时,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也会被提取,渗入知觉、推理、判断等一系列环节,曰自上而下。
最终的判断既不完全由外部信息所决定,也不纯粹受控于脑中已有信息。
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中,理解判断的形成,须考虑外部信息传播的影响,也须考虑记忆、预设态度和判断者个性特征,还须考虑外部信息、内在因素与判断对象本身的性质(如穿什么衣服,或转基因是否导致断子绝孙)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
循此思路,本研究欲考察信息传播和内在心理特质———具体言之,控制感(perceived control)———对理解全球温暖化问题的影响。
全球温暖化被视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它不但是环境问题,更由于关涉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利益纠纷,也成为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和政治问题。
在各国首脑的峰会上,在主要国家的政治选举中,政客、专家、选民争论不休。
大声呼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环保主义者,似乎已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然而,另一群人却视温暖化威胁为故弄玄虚。
在科学家中也不乏有人相信,温暖化是大自然周期变化的结果,是难以避免的自然过程,与备受抨击的人类生活方式并无必然联系。
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如同转基因食品究竟有没有危害,高级护肤品有没有作用,中国房市泡沫何时将破裂,美国经济哪天会复苏一样,全球温暖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判断这类问题时,或因信息不完备,或因信息体量巨大难以处理,我们,甚至那些专家或自诩是专家的人们,都很难做出准确并令人信服的判断。
我们因此推测,面对温暖化问题,除外部信息之外,内在心理特征也会干预判断的形成。
本研究欲观察彼此对立的信息和被试主观控制感各自对温暖化归因和解决前景预期的影响,也观察二者可能产生的交互作用。
二、研究设计、假说与实验程序(一)研究设计本研究设定两个自变量和两个因变量,自变量为(1)有关温暖化成因不同观点的信息,(2)被试的自我控制感;因变量为(1)被试的温暖化归因,(2)被试对解决前景的判断。
1.自变量温暖化成因信息类型:无论是依据传播学或心理学研究传统,外部信息都被看作影响认知与判断的重要变量。
我们因此设定有关温暖化成因不同观点的外部信息为自变量,分为强调人为因素和强调自然因素两种类型(表1)。
个体控制感:社会认知心理学一直强调个体心理特征在认知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广为关注的心理特征之一是控制感。
依据怀特的定义,控制感指个体对周围世界可控制性的一种主观信念———感知或感受。
它源于个体应对环境时所需的对行为结果的可预期传播学报二○一四年第二期新闻传播理论21性,与人类进化过程有关(R.White,1959)。
表1 外部信息类型示例人为因素论摘要自然因素论摘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因素确实导致了全球的急剧增温。
人们普遍认为人口的急剧增加,大量的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大量森林的砍伐等,导致了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增大以及吸收量的减少。
过去100年全球气候增温是个不争的事实,增温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
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太阳辐射强度呈现前所未有的急剧上升态势,并在1998年至2005年达到峰值。
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得海洋表面温度增加,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相比之下,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不值一提。
对控制感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但研究者们对之的称呼不尽相同。
班杜拉所谓“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A.Bandura,1986),罗特笔下的“内部控制源”(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J.Rotter,1971),道尼使用的“个体效能感”(thesense of personal efficacy)(G.Downey,et.al,1987),都与控制感密切相关,可视为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
在班杜拉看来,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的事件的控制能力的自我知觉,是个体在行动前对自身完成该活动有效性的一种主观评估,从而是人们行动的重要基础(A.Bandura,1989)。
过往研究发现,在没有接受特别培训或者引导的情况下,个体的控制感会比较稳定。
通过干预认知、动机、情感和决策过程,控制感对个体行为与选择产生调节作用(A.Bandura,2001)。
有理由假定,由于信息之间的冲突,也由于相关信息的高度专业化,普通被试很难对温暖化这样的复杂问题做出理性判断。
当外部信息和个体知识不足做出有把握的判断时,判断者的心理特征———如控制感———便可能显著干预判断的形成过程。
本研究因此将控制感作为另一个自变量。
2.因变量温暖化归因和解决前景判断:面对不同观点的信息,受不同程度控制感的影响,被试对温暖化的归因,对解决前景的判断应会有所变化,故设定温暖化归因和解决前景判断为因变量。
归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选择;前景判断测量使用5级量表(1=“肯定无法解决”~5=“肯定有办法解决”)。
(二)研究假说延续过往研究肯定外部信息影响的思路,我们推测有关温暖化成因的不同观点会影响被试归因,故有假说:H1.比之阅读强调温暖化主要成因为自然因素的信息,阅读强调温暖化主要成因为人为因素的信息,被试更可能做出人为因素归因。
我们还推测,如果阅读强调温暖化主要成因是自然因素的信息,视温暖化为自然过程,被试更可能相信改变温暖化的努力将无济于事,故有假说:H2.比之阅读强调温暖化主要成因为人为因素的信息,阅读强调温暖化主要成因为自然因素信息,被试更可能做出温暖化难以通过努力来解决的判断。
由于温暖化属于难以依赖外部信息作出判断的复杂问题,个体内在心理特征应会显著影响判断结果。
又由于控制感强者通常更相信行为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量,该类被试可能相信人类行为对于温暖化成因和解决的作用。
我们假定:H3.比之弱控制感被试,强控制感被试更可能相信温暖化主要成因为人为因素。
H4.比之弱控制感被试,强控制感被试更可能相信温暖化能够通过努力解决。
至于外部信息和控制感对温暖化归因和前景判断影响力量的孰轻孰重,我们很难做出事前评判。
因此,实验使用不代表我们预设观点,仅供检验使用的工作假说:H5.比之阅读信息,控制感对被试的温暖化归因的影响更为显著。
H6.比之阅读信息,控制感对被试的前景判断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实验程序1.问卷实验使用两种阅读信息:(1)引用相关数据和专家言论,清晰表述温暖化成因主要是人为因素的观点;(2)引用相关数据和专家言论,清晰表述温暖化成因主要是自然因素的观点。
阅读信息从大众媒体中择选而来。
初稿完成后进行了两次预测(N=40x2),确定预期被试群体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不同的论据和观点。
两组被试在阅读不同信息后须作出判断:(1)温暖化(a)主要是人为因素所致,(b)主要是自然因素所致;(2)“通过共同努力是否可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5级量表)。
2.量表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王才康等,2001),通过对10个问题的5级测量获得每位被试控制感强原发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第10-14页葛岩陆捷秦裕林等信息传播和控制感对全球温暖化成因和前景判断的影响31度的均值。
在对预定被试群体中所做的前测(N=60)中,量表通过Cronbach可信度测量(ɑ=0.887)。
正式测试(N=110)所获控制感数据也通过了该测量(ɑ=0.946)。
3.测试2013年7月到9月,我们在上海四所高校招募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被试共110人。
其中,男性64人,女性46人,男女比例58.2%:41.8%;年龄在18至29岁之间,平均年龄22.518岁(SD=2.38)。
测试中,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人。
一组被试阅读强调人为因素的问卷,称人为组;另一组阅读强调自然因素的问卷,称自然组。
阅读后,被试先回答问卷中的问题,再填写自我效能量表。
三、发现(一)发现一人为组被试中,40人做出人为归因,15人做出自然归因;自然组被试中,24人做出人为归因,31人做出自然归因(图1-A)。
χ2检验显示,二者差别十分显著,χ2=9.567,df=1,p=0.002。
发现支持H1,说明外部信息类型对归因影响显著。
图1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二)发现二人为组被试中,认为“比较不可能”解决温暖化问题者17人,“不确定”者14人,“比较可能者”18人,“非常可能”者6人;自然组被试中,持上述选择的被试分别为21、15、17和2人(图1-C)。
两组均无人选择“肯定不可能”。
χ2检验显示,两组之间差别不显著,χ2=2.481,df=3,p=0.478。
发现拒绝H2,说明外部信息类型对前景判断无显著影响。
(三)发现三以5级量表的中值3为界,依每被试控制感均值将其划入强与弱控制感两组,强控制感被试59人,控制感均值3.746,弱控制感被试51人,均值2.306。
二组控制感差别显著,t=23.886,df=104.87,p=0.000,说明控制感组划分合理。
人为组中,强控制感者29人,弱控制感者26人,自然组中,强控制感者30人,弱控制感者25人。
控制感人群在两组间分布无显著差别,χ2=0.037,df=1,p=0.848。
人为组控制感均值为3.136,自然组为3.020,二者亦无显著差别,t=0.775,传播学报二○一四年第二期新闻传播理论41df=106.88,p=0.440,说明控制感在不同信息组间均匀分布,允许直接观察控制感对归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