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构造要求

合集下载

框架基础构造柱设置要求

框架基础构造柱设置要求

框架基础构造柱设置要求
框架是指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组织起来的构件或部件,通常用于支撑或组合其他元素,构建一个强大的整体结构。

也就是说,框架是由柱子、梁和其他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骨架结构,通过这些构件的紧密组合和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稳定、坚固的整体结构。

关于框架基础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适的材料。

2.确定合适的尺寸。

3.合理的间距。

在设置框架基础构造柱时,需要考虑柱子之间的距离问题。

一般情况下,柱子的间距应该尽量保持均匀,并且应该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

如果柱子之间的距离太远,就会增加构造的自重,并且会影响构造的稳定性。

如果柱子之间的距离太小,就会增加结构的阻力,影响施工的进度。

4.稳固的底座。

框架基础构造柱的底座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需要确保底座能够稳固地支撑柱子,防止柱子移动或倒塌。

底座的构造应该足够坚固,并且需要根据柱子的尺寸和负荷来确定表面积大小。

在铺设底座时,还需要考虑到地形的高差、水平度等因素,保持底座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5.正确的加固措施。

在框架基础构造柱的设置过程中,需要确定合适的加固措施,以增强柱子的承载能力。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在柱子的顶部和底部安装加固构件,
或者在柱子内部填充水泥或其它合适的材料。

在加固柱子时,需要根据柱子的负荷和实际需要来确定加固的位置和量度。

总之,框架基础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十分重要,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整个框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框架结构电梯井道的构造要求

框架结构电梯井道的构造要求

框架结构电梯井道的构造要求电梯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设备之一,在现代建筑中更是不可或缺。

而对于电梯的构造,其井道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梯井道的构造要求。

一、井道结构1. 井道壁:井道壁应该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和强度。

它的应力计算应该满足规定的标准。

2. 井道顶:井道顶也应该具备防火性能和强度。

同时,顶部应该采用非光泡型材料,以保证顶部的平整度和整体稳定性。

3. 井道底:井道底应该坚固耐用,同时能够承受电梯的重量和压力。

在井道底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基础的地质条件和井道底部的排水问题。

4. 支撑结构: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性,井道需要设置支撑结构。

这些支撑结构应该具备足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以确保井道的整体稳定性。

二、井道门1. 开门方式:电梯井道门的开门方式应该采用双开门式,以确保在井道门开门时工作人员和乘客都能够保持安全。

而且,井道门需要使用电子锁或者机械锁来保证门禁的安全性。

2. 门的材料:井道门的材料应选择不易燃的材料,例如钢板和玻璃等。

而且,这些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这意味着在火灾时,井道门能够阻止火势蔓延。

3. 门的尺寸:井道门的尺寸应该根据电梯的规格和公共建筑标准进行设计。

三、井道照明为了确保井道内的安全,井道应该设置充足的照明设施。

在井道内的墙壁上,应该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以便员工能够清晰地看到井道内的情况。

而且,井道内的照明设备也应该具备防水、防爆等防护功能。

这样,在发生意外情况时,照明设备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便救援人员进行救援行动。

综上所述,电梯井道的构造应该从安全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只有在井道的结构设计和井道门以及照明设备的选材和尺寸方面考虑完善,才能够确保电梯的安全性。

对于建筑师、设计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来说,他们需要深入了解电梯井道的构造要求,以确保井道的设计和相关设施的选材都能够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电梯在运转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谈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和柱的构造要求

谈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和柱的构造要求

谈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和柱的构造要求谈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和柱的构造要求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从混凝土框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要求、柱的加密区要求、梁柱节点区的箍筋加密要求和梁柱节点区纵向受力钢筋锚固要求四个方面探讨了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和柱的构造要求,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构造要求引言当今社会,人们对建筑的外形和功能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不管是工业类建筑还是居民建筑类,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工作越来越常用,已经在各类建筑中被广泛采用,越来越多的设计难题也摆在了设计师的面前,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和柱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需要设计师很好的了解相关的构造要求,并且能够在设计中经行很好的运用。

1.混凝土框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要求混凝土框架梁端的箍筋加密区需要合理的箍筋最大间距、长度和最小直径。

相关的参数如表1所示,如果梁端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1中箍筋的最小直径也要加大2mm。

2.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密区要求混凝土框架柱相关的加箍筋的最大间距、密区的长度、最小直径应符合表2的规定。

3.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区的箍筋加密要求设计过程中不考虑抗震条件时,框架节点里面应当放置水平的箍筋,所放的箍筋要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柱中箍筋的相关规定,但箍筋之间的距离最好小于250mm。

如果在节点四周有梁,节点里面可以只放周边的矩形箍筋。

如果框架的顶层端节点里面有梁上半部分的柱外侧纵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相互搭接的接头,节点里面的水平箍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里面相关的规定。

混凝土框架在抗震设计的时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里面有相关的规定,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混凝土框架应当对节点核心区域的有关抗震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抗震等级为四级的混凝土框架节点可以不进行验算,但是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符合相关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

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区的箍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要按照表2的要求,也就是跟混凝土框架柱端加密区的箍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的相关构造要求。

三级框架梁的构造要求

三级框架梁的构造要求

三级框架梁的构造要求1. 三级框架梁的基本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三级框架梁。

乍一听,可能觉得这名字有点高深,但其实就像一块美味的蛋糕,切开来慢慢品尝,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

首先,框架梁就是我们建筑里常见的结构之一,简单说就是用来支撑建筑物的梁。

至于“三级”这个词嘛,简单来说就是这梁有三层构造,各自的任务也不一样。

框架梁就像是建筑的脊梁,没了它,楼房可就得打折扣了。

想象一下,一栋高楼大厦,顶部的那块梁就像是撑天的大力士,底下的则是稳重的地基,这样一来,整个建筑就稳如泰山,不怕风吹雨打。

1.1 三级框架的层次划分在这三级框架中,第一层一般是承重的,得顶住上面的各种压力。

就像你家里的橱柜,底层的架子得结实,不然上面放的那些罐头、书本可就危险了。

第二层则相对轻松一些,它主要是用来连接各个部分的,起到辅助作用。

而第三层嘛,基本上是负责一些轻巧的装饰,比如说吊灯什么的,虽然不重,但绝对不能少。

1.2 各层构造的细节在这每一层构造中,材料的选择可不能马虎。

你想啊,做底层用点便宜的材料,结果承受不住重压,那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般来说,底层常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强度杠杠的。

中间层可能会用点轻质材料,像是钢结构,既能减轻重量,又能保证强度。

至于顶部嘛,轻巧的铝合金就很合适,既美观又不重,简直是完美搭档。

2. 三级框架梁的构造要求说到构造要求,那可是有讲究的。

首先,咱们得确保每一层的连接都要稳固。

想象一下,如果你搭了一个积木塔,底下的块不稳,那上面再高的层数也不管用。

为了确保这连接的稳固性,通常会使用一些高强度的螺栓或者焊接技术。

毕竟,安全第一,别让自己的“积木塔”一不小心倒下了。

2.1 材料的选择然后就是材料的选择了,这可得看得仔细。

用错材料,后果可不堪设想。

比如说,钢材的强度、抗拉能力得合乎标准,否则可能就会出现“折翅”的情况,哪怕是小小的应力也能把整个结构弄得岌岌可危。

还得考虑到环境因素,比如潮湿、温度变化等,这些都会对框架梁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框架结构中柱的抗震构造要求

框架结构中柱的抗震构造要求

框架结构中柱的抗震构造要求一、引言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抗震构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抗震构造的设计和施工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框架结构中柱的抗震构造进行详细介绍。

二、框架结构中柱的作用框架结构中柱是承受楼层荷载并传递到地基的主要承载构件。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柱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地震等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荷载。

三、框架结构中柱的抗震设计原则1.合理选材:在选择柱子材料时,应考虑其强度、韧性等因素,以确保其能够承受地震荷载。

2.合理布置:在布置柱子时应考虑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平衡性,并且避免出现单点失稳现象。

3.合理截面:为了保证柱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大小的截面形状。

4.合理连接:柱子与梁、板等构件之间的连接应该牢固可靠,以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四、框架结构中柱的抗震施工要求1.加强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加强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业的监理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加强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物品的安全。

五、框架结构中柱的抗震检测评估1.定期检测:建筑物竣工后,应定期对其进行抗震性能检测评估,以确保其能够承受地震等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荷载。

2.科学评估:在检测评估过程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

六、总结框架结构中柱是建筑物承重的主要构件之一,其抗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

因此,在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柱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且能够承受地震等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荷载。

框架梁构造要求

框架梁构造要求

6.3框架梁构造要求6.3.1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当梁高较小或采用扁梁时,除验算其承载力和受剪截面要求外,尚应满足刚度和裂缝的有关要求。

在计算梁的挠度时,可扣除梁的合理起拱值;对现浇梁板结构,宜考虑梁受压翼缘的有利影响。

6.3.2框架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抗震设计时,计入受压钢筋作用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值,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2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6.3.2-1规定的数值;3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4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5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6.3.2-2的要求;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6.3.3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2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的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

6.3.4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箍筋尚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框架梁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ρsv≥0.30ft/fyv(6.3.4-1)二级ρsv≥0.28ft/fyv(6.3.4-2)三、四级ρsv≥0.26ft/fyv(6.3.4-3)式中ρsv———框架梁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

剪力墙及框架结构构造要求汇总表

剪力墙及框架结构构造要求汇总表
0.2%
贯通全长的钢筋
1.不少于上部或下部
较大面积的1/4
2.不少于2φ14
不小于2φ12
1.跨中上部,至少
2φ12,可以搭接
2.支座下部,至少两根钢筋.
上部钢筋切断
1.通长钢筋不允许切断后搭接;
2.非通长钢筋可在柱边外0.2Ln处切断
1.距柱边至少
0.25Ln;
2.与上部跨中钢筋
搭接长度1.2La
300mm
300mm
300mm
横向300mm
竖向400mm
分布钢筋最小直径
¢8mm
¢8mm
¢8mm
¢8mm
横向¢6mm
竖向¢8mm
水平分布钢筋连接
搭接长度为laE
接头错开500mm
搭接长度la ,
接头错开500mm
竖向分布钢筋连接
每次接头50%,接头错开500mm
加强部位每次接头50%,错开500mm
直径≥22mm
宜焊接
直径≥22mm
宜焊接
搭接长度
1.2la+5d
1.2la
1.2la
la
接头位置
1.在受力较小位置搭接,每次搭接一半;
2.相邻接头位置间距,焊接≥500mm,搭接≥600mm;
3.距楼板至少为hc,宜为750mm。
锚固长度
la+10d
la+5d
la
la
la
2










加密区范围
3
框架梁
一般要求
截面尺寸
构造要求
1.hb≈(1/8~1/12)lb; hb≤1/4lbn;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一、框架结构:GB50011-2010第13.3.4-4条:墙长大于5m 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 或层高2 倍时,宜设置混凝土;墙高超过4m 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de)水平系梁.这与12ZG003第38页要求相同.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6.3.4 条填充墙与框架(de)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有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de)方法.1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de)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2) 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距宜不大于20 倍墙厚且不大于4000mm ,柱宽度不小于100mm.柱竖向钢筋不宜小于~10 ,宜为rTR 5 ,坚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竖向钢筋与或其挑出部分(de)或预留,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 , 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lOd (d 为).柱顶与框架梁(板)应预留不小于15mm (de)缝隙,用硅自同胶或其他弹性封缝.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100mm (de)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 (de)单筋混凝土柱;2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de)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2) 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de)上端或下端、门洞口(de)上端设置钢筋泪凝土带,钢筋昆凝土带应与过梁(de)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de)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钢筋混凝土带(de)1昆凝土等级不小于C20 .当有洞口(de)填充墙尽端至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 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3) 填充墙长度超过5m 或墙长大于2 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 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de)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 时,宜沿墙高每2m 设置与柱连接(de)水平系梁,梁(de)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6.5.2房屋顶层墙体,宜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7.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12g614-1第17页规定门洞大于2100mm时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12g614-1第18页如图所示:窗间墙不得小于1000mm否则采取1、加钢筋砼独立柱;2、把该处(de)改成设置等加固措施.高层在高规6.1.1.2中有明确规定,若是两个相邻房间(de)窗,窗间墙不得小于1200mmGB50011-2010第13.3.4-4与12G614-1中墙长规定似乎有点矛盾.二、砌体结构:关于多层砖砌体房屋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规定:第7.3.1条:1、楼电梯间(de)四角2、楼梯段上下端对应(de)墙体处3、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4、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5、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6、较大洞口两侧.(内墙指不小于2.1m(de)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构造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但洞口侧墙体应加强.)构造柱最小截面240×180mm,纵向钢筋4根12,箍筋间距不宜小于250mm,且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做,并每隔500mm设置2根6(de)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伸入墙体不小于1m,构造柱下端伸入室外以下不小于500mm,或与埋深不小于500mm(de)地圈梁相连.GB50003-2011第6.2.8 当梁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1 对240mm 厚(de)砖墙为6m; 对180 mm 厚(de)砖墙为4.8m;第10.2.4如图所示:。

框架结构工程的规范要求和安全措施

框架结构工程的规范要求和安全措施

框架结构工程的规范要求和安全措施框架结构工程因其具有承重能力强、结构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为了确保框架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严格的规范要求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必不可少。

本文将介绍框架结构工程的规范要求和相关的安全措施。

一、规范要求1.构造设计规范框架结构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构造设计规范,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这些规范规定了框架结构的承重标准、材料选用、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要求,旨在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

2.施工工艺规范框架结构工程的施工应按照国家相关的施工工艺规范进行,如《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结构施工技术规范》等。

这些规范规定了框架结构工程施工的步骤、方法和要求,包括材料的加工、焊接操作、安装顺序等,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3.验收标准框架结构工程的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的验收标准,如《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工程结构验收标准》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框架结构工程验收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包括结构的可行性、材料的合格性、连接的可靠性等,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安全在框架结构工程的施工现场,应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明确危险区域和安全通道。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并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

同时,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材料的质量控制框架结构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如钢材的强度、焊接材料的质量等。

施工单位在采购材料时应选择正规的供应商,并进行材料的质量检测,确保材料的合格性和可靠性。

3.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在框架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围护网、安全网等,防止高空坠落和物体滑落造成的伤害。

施工单位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进度和工艺的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4.工程验收的安全性在框架结构工程的验收过程中,应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安全储备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框架柱是建筑物中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构件之一,其结构设计和配筋要满足一定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在承受荷载和抗震等方面的安全性能。

下面是框架柱构造配筋需要满足的一些规范要求:1.柱截面的选择:柱截面的选择需要考虑到荷载大小、柱高度、柱间距等因素。

一般来说,柱的截面尺寸要足够大以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2.配筋率的确定:配筋率是柱截面中钢筋截面面积与柱截面面积之比,可以衡量柱受力的能力。

根据规范的要求,柱的配筋率一般不得小于0.01、为了保证柱的抗震性能,柱的配筋率一般较高,一般在0.02至0.08之间。

3.钢筋的布置:钢筋的布置应合理、紧凑,以保证柱的受力性能。

钢筋的布置要考虑受力方向和大小,以及抗震性能等因素。

一般来说,柱的钢筋应按照规范要求分布在四周,且纵向钢筋应尽量均匀分布。

4.构件间的连接:柱与其他构件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预埋钢筋等。

5.钢筋的直径和间距:根据不同的荷载和受力情况,柱中的钢筋直径和间距要满足规范的要求。

一般来说,柱顶部和底部的钢筋直径要较大,以增强柱的承载能力。

6.端部处理:柱端部的处理对于柱的抗震性能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柱端部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加粗、加密钢筋、设置加固片等措施,以提高柱的抗震性能。

7.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了保护钢筋不受腐蚀和损坏,柱外部应设置一定的混凝土保护层。

保护层的厚度根据规范的要求,一般不得小于柱的最大粗径钢筋直径的2倍。

总之,框架柱的构造配筋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在承受荷载和抗震等方面的安全性能。

这些规范要求包括柱截面选择、配筋率确定、钢筋布置、构件连接、钢筋直径和间距、端部处理以及保护层厚度等。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才能保证框架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请问高层框架结构构造柱设置要求是什么

请问高层框架结构构造柱设置要求是什么

请问高层框架结构构造柱设置要求是什么?我记得好像应该是所有转角处,及墙长大于四米都得设置构造柱,这个说法对吗~具体规范是什么啊?我翻04G329,上面只有做法没有设置位置的要求!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1)墙体的两端,(2)较大洞口的两侧,(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构造柱是保证墙体的稳定,和梁有关系。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2)在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 (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mm。

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

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

高层建筑结构-框架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框架结构设计
--Mmax及相应的N、V Nmax及相应的M、V Nmin及相应的M、V Vmax及相应的M、N
梁端弯矩调幅
竖向荷载下框架梁端弯矩的调幅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 分布,减小梁端负弯矩,相应增大梁跨中弯矩。
调幅后的支座弯矩为:
M' =βM 式中 M'—— 梁支座截面调幅后的弯矩;


1 2
iik iik
(i)
…3-9
基本步骤: 将框架分层 将除底层柱之外的所有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0.9; 分层后的简单框架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用不来将,
每一节点经过二次分配就足够了;
采用弯矩分配法的计算过程中,柱传递系数取1/3, 但对底层仍取1/2;
梁的弯矩为最后弯矩,柱的弯矩为上下层取代数和; 若节点处不平衡弯矩较大,在分配一次。
梁的纵向钢筋要求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 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 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 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2mm;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 的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 的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 截面弦长的1/20。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表6.3.5的规定;在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 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尚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 应大于100mm;在纵向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 尚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当梁的剪力设计值大于0.7ftbh0时,其箍筋面积配筋率应 符合下式要求:
控制截面 框架梁柱最不利内力组合 梁端弯矩调幅

框架梁构造要求

框架梁构造要求

6.3框架梁构造要求6.3.1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当梁高较小或采用扁梁时,除验算其承载力和受剪截面要求外,尚应满足刚度和裂缝的有关要求。

在计算梁的挠度时,可扣除梁的合理起拱值;对现浇梁板结构,宜考虑梁受压翼缘的有利影响。

6.3.2框架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抗震设计时,计入受压钢筋作用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值,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2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6.3.2-1规定的数值;3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4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5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6.3.2-2的要求;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6.3.3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2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的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

6.3.4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箍筋尚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框架梁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ρsv≥0.30ft/fyv(6.3.4-1)二级ρsv≥0.28ft/fyv(6.3.4-2)三、四级ρsv≥0.26ft/fyv(6.3.4-3)式中ρsv———框架梁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

框架梁抗震构造措施的基本要求

框架梁抗震构造措施的基本要求

框架梁抗震构造措施的基本要求
1.框架梁的墙体应采用抗震设计,墙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担水平荷载和地震引起的惯性荷载。

2. 框架梁的梁柱节点应采用预制混凝土节点,节点应具有足够
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震动力作用。

3. 框架梁的地基应进行抗震处理,采取有效的地震隔离和减震
措施,以减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4. 框架梁的水平抗震力应满足规范要求,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包括加固梁柱节点、加设抗震支撑、采用抗震加强板等。

5. 框架梁的构造材料应采用高强度、高耐久性的材料,如混凝
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0,钢筋应选用高强度钢。

6. 框架梁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抗震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经过严
格的验算和检验,确保结构的抗震能力符合要求。

- 1 -。

框 架 结 构

框 架 结 构

1.1 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布置
框架结构的墙体一般不承重,只起分隔和围 护作用,墙体在框架主体施工完成后砌筑而成。 框架填充墙通常采用较轻质的材料,以减轻房屋 的重量,减小地震作用。填充墙与框架梁、柱之 间应采用必要的连接构造,以增加墙体的整体性 和抗震性。
1.1 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布置
2. 框架结构的布置
1.2 框架结构的组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布置
框架结构一般是高次超静定结构,因 此必须先确定构件的截面形式和尺寸后才能 进行结构分析。
1.2 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布置
1. 框架梁、柱的截面形状及尺寸
1)框架梁
框架梁的截面形状一般为矩形。当结构整体 现浇时,楼板可作为梁的翼缘,梁截面就成为T形 或倒L形;在装配式框架中,框架梁截面可做成矩 形、T形或花篮形。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应满足框架 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案是指在纵向 布置框架梁,在横向布置次梁或连系梁,楼板沿横向布置,如 图6-3(b)所示。
在纵向框架承重方案中,次梁或连系梁的高度较小,有 利于设备管线的穿行,可获得较高的室内净空,且开间布置较 灵活,可以有效地利用室内空间,但其横向刚度较差,故只适 用于层数较少的建筑。
框架梁的截面宽度可取bb=(1/3~1/2)hb,为了保证 端部节点传力可靠,梁宽bb不宜小于柱宽的1/2,且不宜小 于200 mm。
1.2 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布置
2)框架柱
框架柱的截面形式一般采用矩形或正方形,其截面尺 寸可参考同类建筑确定或由柱所承受的轴力估算,也可近 似取柱截面高度hc=(1/15~1/10)H(H为层高),且不宜 小于400 mm;柱截面宽度可取bc=(1/1.5~1)hc,且不宜 小于300 mm。为了避免柱发生剪切破坏,柱净高与截面 长边之比宜大于4。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3)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宵小于4.2.采用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时,楼板应现浇,梁小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且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

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粱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

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二级不应大于0.35.(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小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O.3.(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12-29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4.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φ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2;(2)一、二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5.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6.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直径不宜小于350mm.8.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12-3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0.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9.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宜对称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2.材料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3 Nhomakorabea伸缩缝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4.保护层厚度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5.钢筋的锚固长度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四、框架节点的构造要求
1.框架柱顶层中间节点
柱内纵向钢筋应深入顶层中间节点并在梁中锚固。柱纵向钢筋 可采用直线锚固,锚固长度不小于la,且必须伸至柱顶。当顶层节 点处梁截面高度不足时,柱纵向钢筋应伸至梁顶面然后向节点内水 平弯折。当顶层有现浇板且板厚不小于100mm时,柱纵向钢筋也可 向外弯入现浇板内。
单独基础
条形基础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3) 十字形基础:纵横两个方向的条形基础即连成十字形基 础。即不但在各片框架方向,而且在另一方向也布置成条形, 使两个方向的框架都连成整体。 (4) 筏板基础:建筑物的基础由整片的钢筋混凝土板组成, 板直接由地基土承担,称为片筏基础。分为平板式和肋梁式 两种。平板式是一大片厚达1~3米的平板,肋梁式似一倒置 的肋梁楼盖。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a) b/a≤1/6时 (b) b/a>1/6且h≤2.5m (c) b/a>1/6且h>2.5m时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6.柱在基础中的锚固
现浇框架柱与基础的连接应保证为固接,基础内的插筋及 其与柱的纵向钢筋搭接应满足如下要求: (1)插筋的直径、数量、间距均与柱内纵筋相同。 (2)插筋一般均伸至基础底部,且应≥la,并按构造要求设置 2~3道箍筋。 (3)柱筋与插筋搭接长度应≥1.2la。当柱界面内没变纵向受力 钢筋多余4根时,插筋与柱内纵向钢筋应在两个平面上搭接。 搭接去范围内,箍筋应按规定加密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一、一般要求
1.房屋的适用高度、高宽比、抗震等级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三、框架梁构造要求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2.框架顶层端节点
柱内纵向钢筋的锚固要求同顶层中间节点的纵向钢筋。柱外侧 纵向钢筋和梁上部纵向钢筋在顶层端节点及其附近部位的搭接应满 足上图所示要求。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3.框架梁中间层中间节点
(1)梁上部纵筋应贯穿中间节点,其截断位置同连续梁。 (2)下部纵筋的锚固视受力情况定,① 当计算中不利用 该钢筋强度时,锚固长度las≥12d(带肋钢筋)或las≥15d(光圆 钢筋);②当计算中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则 该钢筋应锚固在节点内。 (3)下部纵筋的锚固形式有三种: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5.上下柱的连接
上下柱的钢筋的连接宜采用焊接,也可采用搭接。 当柱每边钢筋不多于4根时,可在一个水平面上接头;当 柱每边钢筋为5~8根时,可在两个水平面上接头;当柱每边钢 筋为9~12根时,可在三个水平面上接头。在搭接 范围内的箍筋应满足搭接处的箍筋要求。 下柱伸入上柱搭接钢筋的根数及直径应满足上柱要求。 当上、下柱截面不同时的搭接,若折角小于1/6,下柱钢 筋可弯折伸入上柱搭接;当折角大于1/6,且层高>2.5m时, 应设置锚固在下柱内的插筋与上柱钢筋搭接;当折角大于 1/6,且层高≤2.5m时,可取消插筋,直接将上柱钢筋锚固在 下柱内,即将上柱钢筋作为插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7.框架结构的基础类型
多层框架房屋的基础按构造型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单独基础:是独立的块状形式,常用断面形式有阶梯 型、锥形、杯形。适用于框架层数不多,地基土均匀且柱距 较 大的情况。 (2) 条形基础:基础是连续带形,也称带形基础。把上部 各榀框架连成整体,使其不均匀沉降减少。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30mm和1.5d 25mm和d
25mm和d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4.框架梁中间层端节点
(1) 梁上部纵筋伸入节点的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且伸 过中心线不小于5d; (2) 当柱截面尺寸不够时,梁上部纵筋应伸至节点对边并 向下弯折,其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 la,竖直投影长度应 取为15d,以上投影长度均包含弯弧段在内。
二、框架柱构造要求
1.截面尺寸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2.轴压比
如果轴压比过高,混凝土承担的轴压力过大,则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压 溃,而发生脆性破坏。
12.6 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3.钢筋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上表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 小于0.2%;对建造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