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物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壤物理学概念,以及土壤物理学在发展中形成了哪些特点
土壤物理学是指研究土壤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及其调节的学科。在30年代已经成为土壤学的一个分支,60年代发展较快,80年代在热带、亚热带农业开发和环境保护中日益重要。是由土壤物理学基础、应用物理学、土壤物理研究方法、土壤结构、土壤改良等组成。
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1)多来源、多分支,不断吸取其他学科新内容、新技术,如地学的农业气象、陆地水文、地下水动力学、地球物理勘探等;工程学的地质地貌学、土地学、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2)适用性强、应用面广。如参与工矿业、军事、农业、土壤和水资源利用保护、环境污染、监测等方面。(3)研究方法既有田间原位原状土壤研究和长期定位观测,又注意研究室内模拟实验和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主要成果有:早中期,出现有斯托克定律、普舍尔定律、达西定律、茹林公式、多级团聚模型等等;现代:有SPAC测定,土壤水、气、热流模型。(4)超微10-10研究水分子,宏观104m集水区。(5)近年来,从室内到大环境,空间变异。
2.土壤颗粒研究和质地分级问题研究进展
土壤颗粒性质对土壤性质影响很大。由于对土壤大小颗粒研究较多,所以质地分级缺少应用基础。其中苏联的卡钦斯基制(三类九等)较好。我国目前仍采用苏联分类的颗粒分级,特别是对我国西北地区适用。(1)根据各类土壤颗粒性质变化划分的粒级;(2)主要粒级含量并考虑阳离子交换量;(3)参与田间管理和作物管理;
中国在《中国土壤》的第二版中,推荐了新的颗粒质地分类机制。颗粒的界限、质地的分级基本上沿用苏联,但也有变动:粘粒上限由0.002~0.0001㎜改为粗的粘粒,小于0.001㎜为细粒;在质地中粗粉粒为0.05~0.01㎜,细粉粒小于0.01㎜等。
我国1980~199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采用卡钦斯基制,但1987年汇总时,采用国际制,均用数学方法处理转为国际制,造成数据失真。分级制的转换,必将有很大误差,特别是分选性强的土壤。其中国际制是1932年国际土壤会议制订的,分级粗糙不易使用。
3.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土壤水分研究、形态观念和能量观念结合。水分土壤物理研究的内容、方法与过去不一样。但近十年来,普及土壤水分能量学说及测定技术,来改造传统的形态观念,并形成自身的特点。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两种观念(形态和能量)相结合进行研究。
(1)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是水流方程或模型的基本参数;可以在图上引进水分参数,了解有效水数量与能量水平;可以看出不同质地土壤在相同吸力条件下水分含量不同。目前国内认为特征曲线限于15×105Pa以下,若其在1×105Pa的范围内,是植物的有效水范围。1×105Pa的比水容从102量级增至105(ml/Pa·g)说明有效水不是等效的。对于无效水,暂时以103~102为一个量级,小于102全部无效,可能与毛管断裂湿度有关。还有两个与灌水定额和临界地下水位有关的常数,田间持水量和气管断裂湿度,怎样从形态到能量结合还需进一步研究。
(2)土壤水分的监测和模型建立。①在建立达西定律考虑土壤空间变异,拓展了思路。②在建立模型的参数,需要从原位、原状去观测。③SPAC水流及生态学意义。土壤水势研究和土壤植物水势联合测定才刚开始起步。④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在理论水平上,没有用在实验上。
4.如何开展土壤物理学新兴和边沿领域的研究
土壤物理对温带研究较早,60年代才转向亚热带。到80年代,侵蚀、干旱等生态环境恶化,限制了温带、亚热带农业发展,因此土壤物理研究又开始受到重视。
(1)对土壤结构的再认识。①威廉斯的弹力结构,用来评价土地肥沃与否,但有一定的局限,如新疆土壤弹力差,但肥力也有较高地区,可种植水稻;②卡钦斯基制,小团块结构有水稳性,多孔性弹基结构稳定性强,但缺乏空气;③中国60年代初,水、肥、
气、热对土壤的综合调节形成综合肥力,强调创造适合土壤的根层结构和土体结构,强调土壤复合体、土壤微团聚体是土肥基础;④贝佛尔提出土壤中原生颗粒和次生颗粒的粒间排列模式,是影响土肥的重要因素。
(2)土壤电磁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首先从浙江开始波及全国,用磁化仪测量土壤磁场,特别是西北地区宁夏测得土壤磁化率:粘土>沙土>粉土;变质岩>河成岩>土壤。电磁犁使土壤磁化,养分增加但成本太高。磁化水可改良盐碱地,成效很大但成本太高。
(3)新型研究方向。包括空间变异、土壤溶质迁移、土壤溶质扩散等新兴研究领域。
5.土壤孔隙及其特点,研究土壤孔隙的重要意义
土壤孔隙是指土壤内部有许多不规则的小孔,大小不同,形成三度空间网,对水分、空气影响较大。
孔隙分级:①无效孔隙,<0.001㎜,压力1000~2000Pa;②毛管孔隙,>0.001且<0.1㎜,能存水,是有效孔隙;③非毛管孔隙,>0.1㎜,不能存水,但能存空气和排水。其中毛管孔隙是土壤中最重要的孔隙。有很大的毛管力,使自由水在毛管中上升到一定高度,水柱高度可达1m。实际工作中,通过毛管力保持水的孔隙称为毛管孔隙,相反,不能保水能存空气的孔隙称为非毛管孔隙。
研究土壤孔隙的意义:土壤孔隙特别是土壤毛管孔隙,对于土壤的质地研究、土壤的结构研究、土壤的有机质研究以及土壤的水分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6.试述土壤结构形成机制,以及如何把Δ电位降低到临界值的途径
土壤颗粒在压力等条件下形成大小不同的微团聚体和团聚体,两者称为土壤结构。不同土壤结构不同,同一土壤不同剖面结构不同。
土壤结构形成机制:(1)微团聚体机制学说。①多级的团聚学说,原生的土粒(单粒),变为复粒,
再次粘结,经过多次粘结形成。②粘团学说,主张多级复合团聚作用,最初
也是颗粒的复向粘结成为粘团,是基本单位,再和其他粘团或有机质胶体互
相团结,甚至粘沙相互粘结成为微团体或团聚体。
Δ电位取决于胶体表层电荷和扩散层厚度,而扩散层厚度决定于补偿离子厚
度。补偿离子电荷少,水化度大的离子形成的扩散层厚,Δ电位高;反之,
电荷大,水化度低的离子形成的扩散层薄,Δ电位低。因此,同一胶体体系
中,胶体性质不变,Δ电位随扩散层的厚度改变。
(2)胶体凝聚作用。胶体表面的电荷为双电贺,附近是非电荷活动区。当粘粒
在土壤中运动时,Δ电位升高,相排斥力升高,只有降到一定临界值时,粘
粒间的排斥力(库仑力)<吸引力(范得华力),最终相互凝集形成胶体。
Δ电位降低到临界值以下,可通过:①改变交换性离子种类,各离子的凝聚
力原子价和水化半径不同而不同,离子价高凝聚力越高。②距离粘粒越近,
Δ电位越低,凝聚力越高。③同价离子中,凝聚力取决于水化半径,水化半
径小的,凝聚力越强,那么Δ电位就越低。④增加介质中的电解质浓度,农
业中常用晒田、烤田等降低土壤中的碳,使胶体很快凝聚,形成团聚体。
(3)水膜粘结作用。在潮湿的土壤中,粘土颗粒常以“-”吸引极性水分子,且
定向排列形成薄水膜。距离越近定向程度越高,排列越紧密,其Δ电位就越
低,可降到临界值。
7.试述有机质在结构形成中主要理论
土壤胶体分为无机胶体、粘土颗粒、有机质、微生物分泌物和菌丝等,在土壤结构形成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有机质在结构形成有其特殊的地位。
有机质参与土壤结构中团粒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水稳性和多孔性,且不易被破坏。其中>0.05㎜的,与有机质含量相关性很高,特别是粘粒<25%的,相关性更明显。土粒与团粒相团聚的有机质有:腐殖质、多糖、蛋白质、木质素等。(1)腐殖质在土壤有机质中数量较多,一般为50%~60%,抵抗微生物的分解,在团粒形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富敏酸胶结。如丘林—加彭理论:①通过Ca2+作为键桥连接在一起,称为褐富酸钙团粒“G1”,主要分布在距离根较远的10~20㎝处,通气良好,但稳定性不高,可用NaCl
等中性盐拆开。②通过Al3+、Fe3+氧化物作为键桥与腐殖质连接,“G2”,稳定性高,加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