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心理学的诡计》页PPT文档27页PPT
心理学中的诡计
心理学中的诡计1利用首因效应,在第一次见面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
通常,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某人或者某物,今后与之打交道的过程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
2善用近因效应,让对方将不快改为好印象。
近因效应是指交往过程中最后一次见面或者最后一瞬间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会在对方的脑海中留下很长时间,不但鲜明,且能左右整体印象。
如果你在与人初会的过程中,犯下了某种错误,或者表现平平的话,可以在分手之前,做一个良好的表现,以改变对方对你原来的印象。
3善于倾听是赢得对方好感的关键只有用心倾听,我们才能获得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完整信息,也才能让说话者感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
4尽量让对方多说,引导对方多说。
设问是了解对方心理的一大利器,也是接近那些难以接近的人的最好办法,通过巧妙地设问,让对方多多谈论自己。
要知道,人们谈论自己的时候,总是最高兴,投入的,只要对方高兴了,最容易与你形成互动。
5没有沉默,一切交流都无法进行。
沉默并不代表没有声音。
人际交往中,适时沉默是一项有效的心里技巧。
保持适当的缄默,让自己处在暗处,令人难以捉摸,反而更能占据主动地位,沉默与精心选择的词具有同样的表现力。
6恰当地发问,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提问时一门艺术,你选择的提问语言,是引入问题的方法等等,都能戏剧性地影响他人回答问题的质量。
恰当地提问能够引导被问者的谈话,帮助你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肤浅或者糟糕的提问只能得到无效的信息,甚至别人的拒绝。
7声音时一面镜子,善用声音表现自我。
声音像一面镜子,它能传递出人们许多潜在的信息,直接影响沟通效果。
与人沟通,我们必须重视声音的表现力。
一方面要辨别别人的声音,了解别人的心情,另一方面,要善于发挥声音的作用,用声音表现自我。
8自信是给对方的定心丸,要让自己看上去自信。
心理学诡计
一鸣惊人有个心理学的小招数:下属用来让上司称赞,孩子用来让父母惊喜。
设想你在公司会议上作报告。
在场的有些人与其说是同事,不如说是敌人。
他们老是对你的方案吹毛求疵。
对付他们,你可以用这个方法:在会前发得提纲里,只见书主要内容,又以略去某些细节和解释。
你的敌人会以为你忽略了某些方面,于是在哪些方面策划对你的攻击。
开会时,当他们洋洋得意地把那些问题提出来后,你侃侃而谈,显得比秃鹰屏幕都光彩夺目。
对手们下次发难,就的三思而行了。
这个招数还可以用于别的情况。
当你努力改变别人的看法时,比如应聘面试、商业谈判合资格口试等,都可以先假装糊涂,然后再怕旁征博引,把各种事实一一道来。
孩子们也会利用这个招数。
他们先是“忘了”告诉你他们懂得东西,但后来在你没有料到的场合,却突然说出那方面的知识,让你大吃一惊,称赞一番。
比如,你为儿子开生日聚会,一切都顺利,参加聚会的孩子都很乖。
但是,当大家唱完生日歌鼓掌祝贺的时候,你儿子却突然独唱生日歌,而且市唱的是俄语!你大吃一惊,又面带得意之色。
你从来不知道儿子会唱俄语歌,更没想到他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露一手。
心理学的招数就是:不谈某些重要细节,让别人以为你不懂。
当对手迫不及待地指出你的遗漏时,你就可以用有力、充分的事实回击。
于是你立刻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而挑毛病的人倒好像个恃强凌弱的小人。
总之,在别人毫不提防的情况下,提供重要的事实,或者表演你的绝招,都可以使你引人注目。
人际关系经常困扰信息研究者的一个问题是:关系和知识,哪个更重要?大部分人,特别是当父母的,都告诫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
但有的人则选择巴结谄媚有权势的人物,拉关系往上爬的途径。
那么,到底关系重要,还是知识重要?关系更重要。
信息学家的统计表明,只有12.5%的时候,知识在起作用;而87.5%的时候,是关系在起作用。
那么,怎么才能联系到你需要认识的人呢?这就用得着心理学招数了。
信息学专家指出,不论你想认识谁,最多经过6个中间人就可以认识。
心理学的诡计
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第一章洞悉人性,拿捏分寸1.利用首因效应。
在第一次见面时留下好印象2.善用“近因效应”,让对方将不快改为好印象3.善于倾听是赢得对方好感的关键4.尽量让对方多说,引导对方多说5.没有沉默,一切交流都无法进行6.恰当地发问。
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7.声音是一面镜子。
善用声音表现自我8.启信是给对方的定心丸,要让自己看上去有自信9.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最佳调料”10.微笑吧!一展笑颜,就胜过万语千言11.你的神态举止会透露许多真实的心理信息12.恰当使用肢体语言。
让你的表达富有成效第二章掌控心理。
把握尺度1.巧用移情效应,建立与对方之间的感情2.牢记互惠原理,让对方产生必须回报你的负债感3.让人做出承诺,他就有了必须要言行一致的压力4.掌握社会认同原理。
利用周围人的行为来影响别人5.多方面运用喜好原理赢得他人的好感6.引入权威效应,引导对方的态度和行为7.制造短缺的假象,可以极大影响对方的行为8.激起并满足对方的需要,你可以左右逢源9.要正面强化,增强对方对你的好感第三章以心交心,互惠互利1.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是双方互惠互利的前提2.讲述相似或相同的经历,让对方有志同道合的感觉3.缩短空间距离,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4.必要时替对方背黑锅,对方会回报你更多5.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有效6.故意效仿对方的动作,引发对方的好感7.冷庙高香提前烧,自然会有贵人帮8.让受屈者得到过望的回报,自会冰释前嫌9.故意先给对方好处,让对方不得不还以人情第四章将心比心,换位思考1.你为对方着想.对方才会为你着想2.看到对方的需要,了解对方的观点3.你愿意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待人4.请教对方“假设您是我”,令其为你着想5.关心对方最亲近的人,更能打动对方的心6.从对方易于接受的问题人手7.帮助对方要适当,接受对方的帮助也要适当8.把稍稍扩大的不利信息尽早告诉对方9.将你所期待的选择放在几个问话当中的最后一个第五章以心攻心,斗智斗勇1.打破常规,打乱对方的阵脚,创造取胜的机会2.先给自己的说辞披上“公正”的外衣3.善用你的视线.干扰对方的思想4.封锁对方的信息来源,激发对方的兴趣与需求5.利用“心理除法”,激发对方的“达到欲望”6.迎合从众心理,故意制造群龙之首7.故意暴露自己的“弱点”,麻痹松懈对方8.以突然的沉默唤起对方的注意9.告诉对方事情很难办。
《心理学的诡计经济学的诡计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2
为什么月嫂 难求而白领 过剩
03
为什么捡废 纸会成为进 入职场的敲 门砖
04
为什么不把 自己明码标 价
06
为什么成功 与努力工作 并非成正比
05
为什么洋打 工者也来中 国找饭碗
01
为什么热门 法学专业就 业难
02
为什么北大 高才生可以 卖猪肉
03
为什么大多 跳槽者会遭 到专家批评
05
为什么说在 市场的错误 中才能赚钱
为什么洛克菲勒付不 起小费
为什么黄金不是天然 的避风港
为什么债券投资没有 “葵花宝典”
为什么“高回报低风 险”项目不保险
为什么选择投资时机 比选择投资什么更重
要
为什么房子比爱情价 更高
为什么你会一夜暴富, 也能转瞬变成穷光蛋
为什么鸡蛋放在一个 篮子里不安全
01
04
故意在明显 的地方留一 点儿瑕疵
06
想不被排挤, 就要尊重单 位里的老前 辈
05
绝对不可当 猛虎,否则 会被赶出森 林
01
不拉帮结派 搞团体,上 司才会欣赏 你
02
揣着明白装 糊涂——更 胜一筹的职 场生存策略
04
面对公司里 的“皇亲国 戚”,有理 也要吃 “哑...
06
职场中远离 是非,才能 远离麻烦
隐私,不要做 个透明人
适度“自污”, 2
巧使对方放松 警惕
3 拐弯抹角有时
比直来直去更 易被人接受
4 太老实就是愚
笨,灵活机变 助你路路畅通
5 模糊表态,以
避免误解和麻 烦
01
找对自己的 位置,近 “朱”远 “墨”
02
心理学的诡计-读书笔记
目
1
知识点分享
Contents
2
主要收获
3 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运用
主要收获
跳出舒适圈,进行角色转换, 总是有一个低徊的过程。信 心—受挫—重拾,这样的一 个轮回每个跳出舒适圈的人 都有,要正视这个时期,不 能失去信心,学会调节自己 的情绪和压力。
跳出舒适圈,无 可回避的是最初
的阵痛。
作为骨干,转换到管理岗位 上后,仍会特别关注业务上 的事情,但更应该意识到, 在业务上与管理上的时间分 配应该进行调换了,而管理 方法不是从书本上可以直接 习得的,需要不断反思,逐 步的寻求到方法。
创佳绩。现在部门越来越团队化,
各自负责其中的一个模块,如果互
相内斗,那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难做,
最后导致整个部门的效益不佳,个
人的利益自然无法保障。而唯有互 相合作,发挥各自所长,才能使部
团队风格的
门及个人的业绩最大化,才能给每 个人带来丰厚的回报。
建立
确立 目标
要明确认识到作为运 营团队的一员,我们有 清晰明确目标:即提升 分拨整体操作质量水平, 勇争第一。为团队树立 明确目标,这样团队成 员才能全力以赴,团结 协作,为实现目标而奋 斗。
推卸责任可以和习惯联 系在一起吗?有这么严重 吗?是的,正是这经常性 的习惯在影响潜意识,潜 意识进一步地影响着习惯。 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团队 的责任感与主动性,并让 主动性与责任感带领团队 驶向更为广阔的领域,从 而实现分拨的目标。
培养团队勇 于承担责任
的习惯
要有开放的 心态,大局
观
当你站在更高的角度去 看待问题和协作,结果会 完全不同。若不能有外及 内的审视自己的组织,而 局限在自己的岗位绩效和 “职责边界”,只会停滞 不前甚至使组织迈向失败 的深渊。学着从”自我” 转换到“我们”再到“他 们”,扩展视野和角度一 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胜 利。
心理学的诡计-第五章 以心攻心,斗智斗勇
《心理学的诡计》之人总是习惯遵循一定的思维思考,遵循一定的方法行事。
同时,也期望别人如此。
这个“一定”就是所谓的“常规”。
从心理学方面分析,如果对方的言行符合常规,则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否则会感到不安,甚至沮丧。
因为这一心理,不按常规办事往往能让人出奇制胜。
人人都要求公平,你有的我也该有,我承担的你也得承担,不然“不平则鸣”,甚至“不平则反”。
凡涉及分配,应尽量做到公平,如果实在无法做到,也应尽可能地让那些看上去不合理的分配,显得公正,让人们将此错觉为合理的根据。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视线的变化绝不只是单纯的眼睛关注角度的变化,而是富有深意的。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视线变化,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甚至是身份、地位。
通过变化自己的视线,可以传情达意,还可干扰他人,甚至完全左右对方。
如果一个人信息被封锁,就会产生不安,会对信息产生超出需要的渴求。
同时,可能精神涣散,失去判断能力,并导致情绪不稳定。
因为如此,选择恰当的时机切断对方所需要的信息或者提供对方所需的信息,就可以控制对方的心理,左右对方的行为。
“心理除法”战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战术,即是通过变换单位对同样数量的东西进行分割,给人以负担减轻的错觉。
比如分派任务时,将艰巨的任务化大为小,让对方感觉目标容易达成。
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对方便体验了“达到的喜悦”,由此增强完成大任务的信心。
从众心理,也叫“趋众心理”,是一种为适应团体或群体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信念的心理。
“从众心理”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课推销产品,吸引顾客,也推销自己的观点,迫使他人赞同自己。
人们普遍有一种心理,对比自己强大或与自己势均力敌的人怀有警惕心,对于比自己弱的对手则会放松警惕。
因此,在很多时候,故意示弱可麻痹对手,松懈对方的戒备心理,最终战胜对手。
突然沉默意味着彼此交流的突然中断,谈话的一方突然沉默难免对另一方的心理造成冲击,让其感到意外、不安,不得不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