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一基础实验
化学实验(一)——基础实验【难点解析】1.量筒、托盘天平的用法(1)正确使用量筒的关键:量筒放平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产生误差的原因一般是视线偏高或偏低(即俯视或仰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a.画出示意图,比较直观地读数,b.借助谐音,简记“俯小”,即俯视则实际质量偏小,反之“仰大”.(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左物右码”放置,读数.假设“左物右码”放颠倒了,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运用的是天平平衡的原理:左=右+游码质量.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1)如下图所示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先将止水夹打开,从长颈漏斗处向锥形瓶中加水,待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时,关闭止水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长颈漏斗中液面不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几种气体的制备方法比较想一想上表中的注意事项的目的是什么?4.区别几种常见气体氧气具有氧化性,显著的化学反应是支持可燃物燃烧.而氢气常温下稳定,但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主要表现出还原性,与此类似的是一氧化碳,但它们的氧化产物不同.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它的水溶液显酸性,它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例题精讲】例1 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氢氧化钠先放在纸上再称量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解析:加热试管时,应将试管夹在试管夹上或固定在铁夹上;烧杯、烧瓶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进行;易吸湿或有腐蚀性的固体应放在烧杯或表面皿上称量.因此,选项A、B、C均不正确.答案:D例2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需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量筒、托盘天平、试管B.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C.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药匙D.酒精灯、烧杯、量筒、玻璃棒解析:配制溶液一般需要经过三步:计算、称量、溶解.量取需要浓盐酸时(当溶质为固体时一般采用称取),使用量筒、胶头滴管;溶解时一般需要烧杯和玻璃棒.答案:B例3 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试回答:(1)图中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加入甲容器中液体的液面最低应至____________处(填“a”或“b”).(3)插入乙容器中的导管下端约至____________处(填“c”或“d”).(4)实验室可用甲装置制得的气体有____________.解析:对于甲容器,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e中逸出,液体应加至a处,使长颈漏斗末端插入液面下(液封).对于乙容器,为了便于将乙中空气排尽,应将导管下端伸至集气瓶的底部.甲装置适用于“固体+液体”不加热型气体的制取.答案:(1)长颈漏斗(2)a (3)d (4)H2、CO2【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 B.水槽 C.长颈漏斗 D.导管2.下列使用药品的用量正确的是A.用量越多,现象越明显越好B.用量越少,越节约药品越好C.液体最多不超过2 mL,固体以刚好盖住试管底部为宜D.要按照要求,以现象明显并节约药品为标准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斜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A.肯定大于15 mL B.肯定小于15 mLC.肯定等于15 mL D.可能大于或小于15 mL4.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把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B.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人C.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D.实验产生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5.下列有关实验注意事项,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不能混入可燃性物质B.加热液体时,玻璃容器的底部不能跟酒精灯灯芯相接触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D.用滴管滴加液体,滴管下端不能触及容器口或内壁6.用pH试纸测试一瓶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将该溶液倒些在pH试纸上B.往瓶中的溶液里投入pH试纸C.将pH试纸一端浸入该溶液中D.用洗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然后滴在一小张pH试纸上7.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A.用水冲灭B.用手扑灭C.用湿抹布盖灭D.用泡沫灭火器救火8.某学生在实验室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称得食盐质量为15.6克(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A.14.4 g B.15.6 gC.15.0 g D.14 g9.用水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C.氯化钾、二氧化锰D.硫酸铜、氢氧化钠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打开盛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雾出现C.用H2和CO2两种气体分别吹制的肥皂泡,在空气中均能上升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11.实验室用石灰石与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硫酸的原因是A.会生成微溶物覆盖在块状的石灰石表面使反应难以继续进行B.反应太剧烈,收集气体困难C.硫酸不与石灰石起反应D.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纯12.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主要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过滤、溶解、蒸发B.溶解、蒸发、过滤C.蒸发、溶解、过滤D.溶解、过滤、蒸发13.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但反应若不加指示剂则无明显现象的是A.氯化铁溶液B.碳酸钠溶液C.稀盐酸D.硝酸钠溶液1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应紧贴试管内壁B.直接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水的量筒中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15.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番茄4.0~4.4;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B.番茄汁属酸性食品C.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食品D.苹果汁酸性比牛奶强二、填空题16.实验室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氢气和氧气,在制取这两种气体的过程中,有两项主要的操作是完全相同的,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均有错误,指出错误所在,并简要回答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a)制取氢气的简易装置(b)液体的倾倒(c)加热结晶水合物(d)氢气的干燥a.错在__________,b.错在__________,c.错在__________,d.错在__________.a.后果是_________,b.后果是__________,c.后果是__________,d.后果是__________.18.填写下列实验操作的目的.19.实验室常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后用图A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2)若二氧化锰中混入了炭粉,则受热后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如果将15%的过氧化氢(H2O2)溶液和二氧化锰(催化剂)混合,选用图B装置(仪器c是分液漏斗,上面的活塞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行实验,常温下即可制得氧气(同时生成水),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换此装置中的药品,则还可制取____________气体.(3)比较上述两种制氧方案,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玲玲同学在家做实验(如图所示),杯底放一支小蜡烛和碳酸钠粉末,沿杯壁缓缓倒入一定量的醋(含有3%~5%的醋酸).他能观察到的现象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为测定某专用实验室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需对室内空气取样检验.请设计一简单方法,取出室内空气样品.可供选用的实验用品有:烧杯、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胶皮管、玻璃片、水.22.取一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一支洁净的试管底部,将试管倒放在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铁丝稳定而不下落),再装配一支没有铁丝的试管做对照实验(如右图).数天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实验,你对防止铁制品锈蚀有什么建议?23.现欲通过加热氯酸钾和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由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残渣中提纯得到,其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的混合物两个对比实验,比较生成氧气速率的大小来证明高锰酸钾制氧气残渣中的二氧化锰是否具有催化作用.试回答下列问题:(1)要从残渣中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锰固体,需依次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烘干三步主要操作.(2)进行上述对比实验,并限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生成的氧气,必需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①试管②单孔橡皮塞③酒精灯④铁架台⑤集气瓶)(3)若要进一步证明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而不是一般的反应物,上述的实验中还要用到托盘天平,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不用使木条复燃的方法,你还能使用哪种简单的方法来检验生成氧气的速率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二氧化锰具有催化作用,用你的方法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三、综合实验24.南京著名的风景点珍珠泉,水底有大量气泡冒出,像串串珍珠,珍珠泉因此得名.某学生推测这种气体可能是沼气.查资料得知沼气中含60%~70%的CH4,还含有CO2、N2和CO等.他想用实验检验珍珠泉冒出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雪碧汽水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泉水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收集.(1)这种集气法叫____________.针对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的缺点,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上图所示,若用水将瓶中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____________导管(填A或B).(3)假设这种未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剩余气体通过浓硫酸(以上两步中能被吸收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再通入纯氧气中点燃,将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石灰水变浑浊.仅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此未知气体的组成,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小明同学在研究某气体(纯净物)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将铜丝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由光亮的红色变为黑色,趁热将表面变黑的铜丝放入盛有这种气体的集气瓶中并密闭集气瓶,观察到铜丝表面的黑色又变为光亮的红色.”上述变化中黑色物质是(写名称)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现象推断这种气体可能是(要求写一种)____________.如果要验证你的推断,在上述密闭的集气瓶中,还需继续进行的实验是(步骤、现象、结论)____________.通过以上探究,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2)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A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请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①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方案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D 2.D 3.C 4.B 5.D 6.D 7.C 8.A 9.C 10.B 11.A 12.D 13.C 14.D 15.C二、16.(1)排水法收集气体(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7.a.长颈漏斗的导管没有伸入液面以下 b.标签未向着手心 c.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d.进气口与出气口装反了 a.产生的氢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试剂瓶口流下的残液会将标签腐蚀 c.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后流向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d.氢气进入集气瓶后,会使浓硫酸从右边的导管喷出18.19.(1)a.铁架台 b.试管(2)发生爆炸 2H2O22MnO2H2O+O2↑ H2等(3)安全操作简便20.(1)有气泡产生(2)蜡烛熄灭21.取一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在实验室内,将瓶中的水倒掉,再盖好玻璃片,拿出室外.22.铁丝表面生成了一层红褐色的铁锈,装有铁丝的试管内水位上升,而对照试管内水位不上升;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23.(1)溶解过滤(2)①③ (3)利用天平称量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4)将产生的氧气通入水面下,看产生气泡的快慢多少.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氯酸钾产生的氧气在水中的气泡又多又快.三、24.(1)排水集气法用倒置的漏斗插入瓶口内(其他合理方法均算对)(2)A(3)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和其他含碳、氢元素的可燃性气体(或组成可能是CH4或可能是CO 和CH4).25.(1)氧化铜;H2或CO(写物质名称也可)H2:往上述密闭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白色硫酸铜粉末,若粉末变蓝,说明该气体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水,则推断成立.CO:往上述密闭集气瓶中注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出现浑浊,说明该气体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则推断成立.还原性(2)①B同学的实验方案合理②B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小花的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紫色石蕊变红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CO2作用的结果,而是酸作用的结果,CO2溶于水一定生成了具有酸性的物质.。
初中化学实验专题
会小于;
,可能的原因是
第 5 页
图1 图2 图3
)图1 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图2 为简易蒸馏装置,海水分别经图
1 装置单独处理后,所得水质成分的区别是。
)图3 为简易水电解器,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气体是。
)双氧水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干旱地区,有时需要取浑浊的坑水或打井取水作生活用水。
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浑浊,请你找出可能的原因(写一条)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先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进行消毒。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
)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将生活废水排入河流。
初中化学测定空气实验
初中化学测定空气实验一、引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而了解空气的组成对于我们理解环境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初中化学实验——测定空气实验。
二、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并可以初步判断空气中是否含有其他气体。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空气采集装置:由玻璃管和橡皮管组成的装置,用于采集空气样品。
2. 水密封瓶:用于收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
3. 镁带:用于与空气反应。
4. 火柴:用于点燃镁带。
5. 密封瓶:用于保存采集到的空气样品。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水密封瓶倒置于容器中,使瓶内的空气与外界隔绝。
2. 采集空气样品:将空气采集装置的玻璃管插入水密封瓶中,用橡皮管将装置与密封瓶连接。
3. 点燃镁带:用火柴点燃镁带,使其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4. 收集空气样品:当镁带燃烧时,将玻璃管缓慢抽出水密封瓶,使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
5. 密封保存: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倒入密封瓶中,并封好瓶盖。
五、实验原理镁带在燃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根据氧化镁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由于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因此可以初步判断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也很高。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称量氧化镁的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得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氮气的含量约为78%。
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合。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镁带的火焰接触到其他物品。
2.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操作,确保采集到的空气样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封好密封瓶,避免空气样品受到污染。
八、实验结论通过测定空气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空气的组成,发现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和氮气。
这对于我们理解环境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九、实验拓展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空气中是否含有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并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初中化学基础实验
初中化学基础实验1、量筒是有具体量程的量器,并在一定温度下(一般规定20℃~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会偏小,俯视会偏大;它只能精确到此为止0.1ml。
“大材小用”和“小材多次使用”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2、托盘天平:分度盘、指针、托盘、平衡螺母、游码、标尺、横梁、底座。
精确到0.1g①调平:称量之前要调整天平至两边平衡②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③被称物不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固体可用称量纸,易潮解、腐蚀性药品用玻璃器皿),不能称量热的物体;④添加砝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⑤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用后放回砝码盒内;⑥每架天平都有自己配套的一套砝码,不能混用。
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使用前应该注意:(1)观察它的量程。
若待测物的温度高于温度计能测的最高温度,温度计可能被胀破;若待测物的温度低于温度计能测的最低温度,则测不出温度值。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这样,用它测量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温度值。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没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2)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平底、圆底、蒸馏烧瓶三种)、锥形瓶(也叫锥形烧瓶或三角烧瓶)。
补:常见试管都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具有可受热,操作方便,可见度高等优点,因此试管常用作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供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也可以收集少量气体。
缺点是容易碎裂,因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骤冷或受热不匀时均能引起炸裂,使用时有以下注意事项:(1)为便于振荡,常温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沸出(2)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加热前必须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不能接触灯芯。
初中化学实验
(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任填一种),写出用此装置产生该气体甲烷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方法↑;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题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践与研究。
⑴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毒液体,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
贮运过氧①要收集干燥的氧气,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由气体发生装置开始)_________(E);②加入药品通常采用“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MnO2的反应容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二氧化碳的检验与验满方法①检验: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方法是将被检验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变,证明是二氧化碳,否则不是。
②验满:把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_______,证明已收集满;否则,未满。
气体的基础。
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常温型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A B)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b)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填写装置的字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1)药品的取用;(2)物质的加热;(3)溶解;(4)过滤;(5)蒸发;(6)仪器装配及气密性检查;(7)仪器的洗涤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药品的取用有“三不”:不能用手拿;不要将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不得用嘴尝①固体的取用方法:粉状固体用药匙,倾斜入底缓慢竖;块状固体用镊子,横放入口滑到底②液体的取用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靠容器口;③规定量固体的取用:天平调零、放称量纸、左盘物右盘砝码、右手拍左手腕靠振动加足固体质量;规定量固体的取用:量筒平放、视线与液凹面相切、读数正确;④浓酸、浓碱的使用:Ⅰ.酸、碱液流到桌上的处理步骤依次为中和、冲洗、擦拭。
Ⅱ.酸、碱液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步骤依次为擦干、水冲、涂液。
物质加热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检查:①灯芯是否平齐或燃烧;②酒精量是否少于1/4或超过2/3禁止:①禁止酒精灯对酒精灯点火;②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注意事项:加热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移动灯焰均匀加热,用外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
溶解仪器烧杯、玻璃棒(少量可用试管)溶解方法:①振荡试管内液体,应手腕动手臂不动;②搅拌时,轻轻搅拌,不可碰杯壁;③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过滤仪器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操作要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口;②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过滤纸;③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蒸发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操作方法:①放好酒精灯,调节好铁圈高度;②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的液体;③加热蒸发皿,不断用玻璃棒搅拌;④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装置检查(1)顺序:从下往上,从左到右。
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实验用品: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分液漏斗,锥形瓶,单孔橡胶塞,导气管,药匙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⑴按照右图连接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⑵或向锥形瓶里加入约2克(或1药匙)的二氧化锰,向分液漏斗里加入约30mL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组装好装置。
⑶将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
⑷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当有大量气体产生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反应方程式:⑸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闻氧气的气味。
2、氧气的性质把一根带火星的火柴棒伸入氧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氧气具有性质。
实验指导:1.取铁架台放在靠近自己的左侧,调整铁夹高度后,用铁夹固定锥形瓶;将带有分液漏斗的橡皮塞塞紧在锥形瓶口,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2.取水槽放在铁架台的右侧(其中加约1/2的水),把导气管放入水槽中,用双手捂住锥形瓶,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3.从铁架台上取下锥形瓶,把分液漏斗平放在实验台上,向锥形瓶中加一药匙二氧化锰(锥形瓶倾斜,药匙送入锥形瓶底,再把瓶子竖直)。
4.再将锥形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塞上分液漏斗,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约1/ 2容积的过氧化氢溶液。
5.在水槽中,把一只集气瓶装满水并用玻璃片盖好(瓶内不要留有气泡),将其倒立在水槽中。
6.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注意控制滴加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
7.等均匀冒出气泡时(约需30秒),把导气管伸入集气瓶中,(收集过程中需用手扶住集气瓶,同时注意观察分液漏斗中液体的量,快滴加完时,及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8.氧气集满后(瓶口有大气泡逸出),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立在实验台上。
9.把集气瓶口玻璃片移开一部分,用招手入鼻的方法闻氧气的气味。
初中化学_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讨论,能设计出分离食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案。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掌握粗盐中难溶杂质去除的基本步骤及每一步的操作要点。
2.感受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能总结出混合物分离方法并归纳出一般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过程,学生逐渐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并善于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从而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
2. 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实验原理】不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分离采取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技能2、知道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步骤3、能设计出简单可溶性杂质除去的方案【实验用品的准备】(分20组):粗盐、托盘天平、砝码、漏斗、药匙、小烧杯、大烧杯、玻璃棒、滤纸若干(4张/组)、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10ml量筒、胶头滴管、蒸馏水。
实验过程: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
抓住学生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就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酸碱盐知识,知道了海水晒盐的原理;在水的净化的学习中,接触了过滤操作;在实验活动5中进行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分组实验。
所以对于过滤和溶解的方法和操作比较熟悉,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少部分学生的认知基础不牢固,不能自主完成探究,在活动中比较被动,这部分学生应受到额外关注。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效果分析通过粗盐与精盐的对比,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提出问题--如何把粗盐提纯为精盐,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习题课件(河北专用)--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8.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9.(2021·石家庄质检)向某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 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C )
(3)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而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A(202.0·吉林打中考开)学了盛酸的有化学浓性质盐,某酸同学的以稀硫试酸为剂主题瓶, 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11.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 学反应)。
(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 无色变成___红__色____。 (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2_N_a_O__H_+__H__2_S_O_4_=_=_=_N__a_2S__O_4_+__2_H_2_O___。 (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__C___(填写序号)。 A.Na2CO3 B.CO2 C.FeCl2 D.Ba(NO3)2 (4)性质④说明NaOH变质是吸收了空气中的___C_O__2 __气体。
C.NBaO.H 向氧化D铁.C中aCO3加入足量稀硫酸,红棕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B.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
和水C,溶.液变向为中氯性,化红色消铜失 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Fe2O3+6HCl===2FeCl3+3H2O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目录(总表)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
√
试管、玻璃导管、单孔橡皮塞、胶皮管、 烧杯、试管架
水
√ 试管、量筒、试管刷、滴管、试管架
水
科学
-级 主题
二级主题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演示 分组
所需主要仪器及器材
所需试剂
备注
科学 探究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 制取与性质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 验室制取与性质
木条、药匙、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
所需试剂
水的沸腾 胆矾的研磨
√
铁架台、试管、酒精灯、玻璃片(或小烧 杯)、火柴、试管架
水
√
研钵、药匙
胆矾
胆矾的溶解、硫酸铜溶液与 化学变化 氢氧化钠的反应 的基本特
征
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
物质 的化 学变 化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 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
√ 试管、药匙、试管架
胆矾、水、氢氧化钠溶液
√
铁架台、试管、单孔橡皮塞、烧杯、玻璃 导管、胶皮管、试管架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药匙、酒精灯、
√ 火柴、漏斗、量筒(10mL)、滴管、铁架 粗盐、水
★
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坩埚钳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
氧气的性质实验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木炭的吸附性实验
√
我们周围
的空气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
集气瓶、烧杯、直角玻璃导管、弹簧夹、 燃烧匙、胶皮管、酒精灯、火柴、橡皮筋
-级 主题
二级主题
实验名称
初中化学实验目录
实验类型 演示 分组
所需主要仪器及器材
所需试剂
备注
初中化学常考实验基础
初中常考化学实验1.实验基本操作1. 液体药品的取用2. 稀释浓硫酸3. 给液体加热4. 酒精灯的使用5. 闻药品的气味6. 测定溶液的pH7. 量筒的读数8. 过滤9.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0. 蒸发11. 少量液体的滴加12. 给固体加热13. 固体药品的取用14. 固体药品的称量二、常见实验现象1. 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2. 物质发生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3. 其他实验现象多功能瓶的使用:收集密度大于空气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四、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除杂3. 常见物质的鉴别(1)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取两种纤维,依次灼烧,其中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天然纤维,如羊毛;无烧焦羽毛气味,且燃烧产物凝固成球状、捏不碎的为合成纤维,如涤纶。
(2)黄铜和金的鉴别取等量的两种金属,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的为黄铜,无现象的为金。
(3)合金和纯金属的鉴别合金的硬度通常比纯金属的硬度大,可用相互刻划的方法鉴别,如硬铝和纯铝。
(4)化肥的鉴别:a.看外观:氮肥、钾肥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
b.加水:氮肥、钾肥都能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
c.加熟石灰研磨:铵态氮肥(铵盐)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鉴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氢氧化钙,无明显现象的为氢氧化钠。
(6)硝酸铵和氢氧化钠的鉴别分别取适量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的为硝酸铵,溶液温度升高的为氢氧化钠。
(7)硬水和软水的鉴别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反之则为硬水。
4.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分离与除杂的原则⎩⎪⎨⎪⎧不增:不能引入新杂质不减:不能使被提纯物质减少易分:操作简单;易于分离(2)。
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初中化学基础实验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基础实验知识点汇总1.称量一般固体药品时在托盘两边各放等质量的白纸,称量有腐蚀性的固体时放在玻璃器皿(烧杯)里称量。
天平读数一般精确到0.1 克。
2.给试管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1/3 ,要用外焰加热,手持试管夹的长柄端。
3.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水平,读数一般准确到0.1 mL. 4.人呼出的气体中CO2,H2O比空气多,O2较少,呼出的气体其实主要是N2。
5.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未充分燃烧的炭黑;吹灭蜡烛,出现大量白烟,能否再被点燃?能,白烟是石蜡蒸气,有可燃性。
6.用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生成白烟,松开止水夹后,水倒流进集气瓶约占其剩余体积的1/5 ;导致结果偏小的原因是:①红磷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导致偏大的原因是:①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导致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而逸出②止水夹没有夹紧;为何不能用碳,硫,铁代替红磷C,S生成气体,瓶内气压没减少;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如果用木炭,则在瓶底放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
7.红磷在氧气燃烧生成白烟;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淡蓝色,在O2中燃烧火焰蓝紫色,在集气瓶底留一些水的目的是吸收产物,防止污染空气;铁在O2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需留水或铺细沙目的防止熔化物掉下瓶底,炸裂,此实验火柴梗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铁丝为何要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镁在空气中和O2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
铜加热变黑色(CuO)。
8.如右图所示,酚酞溶液会变红色,原因是浓氨水挥发的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8题9.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放出H2,正极放出O2,体积比为2:1 ,分子个数比为2:1 ,质量比为1:8 ,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电解时加入少量硫酸钠,氢氧化钠或稀硫酸,增强溶液导电性。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设计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设计作者:***来源:《化学教学》2020年第11期摘要:基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教与学的要求,梳理、分析初中化学3个版本教科书中“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设计的特点,从关注“有效浓度”、实验体系,重视实验数据的科学性,注重科学态度的发展和重视实验结果的评价等方面,强调实验活动设计的高级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 学生实验活动; 氯化钠溶液配制; 实验活动设计文章编号: 1005-6629(2020)11-0065-04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1 问题的提出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验为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都规定了学生必做实验,以确保学生有基本的动手实验活动机会。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是初中化学规定的8个学生基础实验之一,用到固体溶解、液体混匀、液体转移、搅拌等基本操作,配料计算和配制,既要求溶质的质量确定(精度由称量手段决定),又要求溶液的体积确定(由量筒、容量瓶的精度决定),是唯一一个使用多种定量仪器的实验[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教与学的要求中也包括了“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学生必做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如表1所示)[4]。
可见,该实验对弘扬化学学科的价值,发展对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增强合作探究意识,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内容要求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学生必做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提示①整体规划实验及探究教学,发挥典型实验探究活动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实验用品: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分液漏斗,锥形瓶,单孔橡胶塞,导气管,药匙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⑴按照右图连接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⑵或向锥形瓶里加入约2克(或1药匙)的二氧化锰,向分液漏斗里加入约30mL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组装好装置。
⑶将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
⑷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当有大量气体产生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反应方程式:⑸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闻氧气的气味。
2、氧气的性质把一根带火星的火柴棒伸入氧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氧气具有性质。
实验指导:1.取铁架台放在靠近自己的左侧,调整铁夹高度后,用铁夹固定锥形瓶;将带有分液漏斗的橡皮塞塞紧在锥形瓶口,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2.取水槽放在铁架台的右侧(其中加约1/2的水),把导气管放入水槽中,用双手捂住锥形瓶,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3.从铁架台上取下锥形瓶,把分液漏斗平放在实验台上,向锥形瓶中加一药匙二氧化锰(锥形瓶倾斜,药匙送入锥形瓶底,再把瓶子竖直)。
4.再将锥形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塞上分液漏斗,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约1/ 2容积的过氧化氢溶液。
5.在水槽中,把一只集气瓶装满水并用玻璃片盖好(瓶内不要留有气泡),将其倒立在水槽中。
6.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注意控制滴加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
7.等均匀冒出气泡时(约需30秒),把导气管伸入集气瓶中,(收集过程中需用手扶住集气瓶,同时注意观察分液漏斗中液体的量,快滴加完时,及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8.氧气集满后(瓶口有大气泡逸出),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立在实验台上。
9.把集气瓶口玻璃片移开一部分,用招手入鼻的方法闻氧气的气味。
10.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缓慢地由上至下的伸入),观察木条复燃情况。
11.把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洗净锥形瓶,分液漏斗中若有剩余的过氧化氢溶液,按老师的要求放入指定的回收容器中。
12.完成实验报告。
13.整理实验台:桌子擦干净,仪器洗干净,摆放整齐(试剂瓶的标签对着自己),放好凳子。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标准序号考查评分点分值自评互评师评1 组装装置,正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12 正确加药品:向锥形瓶里加1药匙二氧化锰,分液漏斗里加6~8mL过氧化氢溶液(或往试管里加入2~3药匙高锰酸钾)13 正确组装装置:用塞子塞紧试管口, 固定在铁架台上 14 将集气瓶盛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15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或给试管加热) 16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 17 正确闻氧气气味 18 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19 正确回答问题 110 实验结束后,洗净仪器,整理桌面 1总分10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100mL烧杯2只,集气瓶,带导管的橡皮塞,15×150试管3支,20×200试管1支,镊子,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夹,铁皮架,木条,火柴石灰水,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蜡烛实验过程:1、按照装置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一支试管里加入2-3mL澄清的石灰水,备用。
3、在另一试管里放入几小块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小心地注入10-15mL稀盐酸,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住管口,观察试管里发生的现象。
4、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反应方程式;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过一会儿,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火焰,说明。
用玻璃片盖住已收集的集气瓶。
6、点燃铁皮架上的蜡烛,放人烧杯里。
拿起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
观察到的现象是。
操作流程及操作要领:1.①用烧杯(或试管)接约1/3的水;②取大试管和带导气管的橡皮塞按图连接好仪器;③把导气管的一端浸没在烧杯(或试管)的水中;④用双手握住试管,直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⑤从烧杯(或试管)中取出导气管;⑥撤下橡皮塞,导气管放桌上,大试管放回试管架上。
2.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2-3mL(试管内液体的高度约 2cm)澄清石灰水。
(瓶塞倒放,标签对着手心)3.用镊子夹取大理石(或石灰石)6-7块加入到大试管中(一横二放三慢竖)。
4.直接向试管内倾倒约1/4~1/3试管的稀盐酸(不要超过1/3,稀盐酸不要用量筒量取),然后,立即塞紧橡皮塞,5.把大试管放在试管架的孔洞处固定,也可以把大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调整铁架台铁夹的高度,铁夹一般夹在距管口三分之一处)。
6.取盛石灰水的小试管,将导气管伸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即停止通入气体,把小试管放回试管架;7.将导气管伸入正放在实验台上的集气瓶底部,瓶口盖上玻璃片;8.约2分钟后,用燃着的木条(或火柴梗)横放在集气瓶口(木条不要伸入瓶内,也不要远离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9.取出导气管,盖好玻璃片,待用;10.从小烧杯中取出铁皮架,点燃铁皮架上的蜡烛后放回烧杯中;11.拿起集气瓶,一只手扶住玻璃片,把集气瓶口靠在燃着蜡烛对面的烧杯口上,然后把集气瓶口的玻璃片移开一部分,沿烧杯内壁像倒水一样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熄灭,实验结束;12.将所有容器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用剩余的大理石(或石灰石)清洗后回收(放在指定容器中);13.完成实验报告;14.整理实验台:桌子擦干净,仪器洗干净,摆放整齐(试剂瓶的标签对着自己),放好凳子。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标准序号考查评分点分值自评互评师评1 连接气体发生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12 向一支试管里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 13 在试管里放入几小块碳酸钙 14 加入稀盐酸,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 15 将导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里,观察现象 16 用集气瓶收集气体,正确验满气体 17 点燃铁架上的短蜡烛,放入烧杯里 18 正确地往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 19 正确回答问题 110 实验结束后,洗净仪器,整理桌面 1总分10三、燃烧的条件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体检实验探究的过程实验用品:烧杯(250mL)、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蜡烛、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蒸馏水实验过程1、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2)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如图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由此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氧气(或空气)。
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观察到现象:。
实验指导:1.分别倒少量水、酒精于两只烧杯中。
注意倾倒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试剂瓶口紧挨着烧杯口。
2.用镊子夹取棉花蘸取水、酒精。
3.点燃酒精灯(注意灯帽放法)。
4.用镊子分别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注意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5.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用外焰加热、酒精灯熄灭方法。
6.将薄铜片放在三脚架上,用镊子夹取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
7.点燃酒精灯,加热铜片的中部。
8.利用蜡烛、烧杯设计实验方案。
9.完成实验报告。
10.整理实验台:桌子擦干净,仪器洗干净,摆放整齐(试剂瓶的标签对着自己),放好凳子。
燃烧的条件评分标准序号考查评分点分值自评互评师评1 考查评分点12 酒精和水的取用13 将蘸有水和酒精的棉花在酒精灯上加热14 熄灭酒精灯15 用镊子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16 将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在酒精灯上加热17 将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18 设计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的实验方案合理19 所设计方案操作现象明显,得出正确结论110 正确回答问题1 总分10答案:1、酒精燃烧、水不燃烧燃烧需要可燃物2、(1)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碎片更容易燃烧(2)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3、方案:点燃蜡烛,将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观察现象现象:蜡烛熄灭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实验目的1. 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2.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或镊子)、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砂纸、废液缸镁条、锌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铝片(金属片均为0.1毫米厚度,0.5厘米宽、20厘米长,镁条可用小段,都置于表面皿中)、稀盐酸(250毫升的细口瓶中)、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三、实验步骤 1.金属的物理性质(1)观察并描述金属、合金的颜色、光泽性质比较 镁条 铝片 铁片 铁粉 铜片 黄铜片 颜色、光泽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黑色粉末紫红色,有金属光泽金黄色,有金属光泽硬度 铜 _大于___ 铝 铜__小于____ 黄铜 铜___大于___ 铁(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或导热性、延展性)实验步骤(文字或图示均可) 现象结论 1.证明金属有导电性 用导线将金属片与电池、小灯泡连接 灯泡发光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2.证明金属有导热性 将铜片、铝片、有塑料膜或胶膜的硬纸片同时半浸入盛热水的烧杯中 金属片的另一端发热,纸片不发热 金属有良好的导热性3.证明金属有延展性用锤子敲击锌粒锌粒变成薄片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2.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反应用坩埚钳(或镊子)分别夹取打磨过的铜片、铝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铝片表面变化。
打磨金属片时,指导学生只要打磨需参加反应的那部分金属(约2厘米长)。
(2)金属与酸反应向5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约5毫升稀盐酸,再分别放入一片镁条、铝片、铁片、锌片、铜片, 然后观察现象。
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②实验项目 现象解释、结论、反应方程式 加热铜片 铜片表面由红变黑2Cu+O 2Δ2CuO 加热铝片铝片外表由银白色变成灰白色。
4Al+3O 2Δ2Al 2O 3金属反应方程式现象镁Mg+2HCl==MgCl2+H2↑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气泡,镁条迅速消失。
燃着的木条置于试管口,发出爆鸣声或燃烧。
铝2Al+6HCl==2AlCl3+3H2↑很快生成大量气泡,铝片逐渐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