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工艺学-第三章 胶粘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胶粘剂的固化
固化:通过适当方法使胶层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热熔胶的固化
溶液型胶的固化
乳液型胶的固化
增塑糊型胶粘剂的固化 反应型胶粘剂的固化
按 固 化 方 式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3.3 粘结接头的设计
1 接头及其受力情况:相当复杂,主要机械力
优点: 对胶接现象可以部分解释。 缺点: 无法解释不发生化学反应的胶接现象。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其它胶接理论
配位键理论
弱界面层胶接理论
五环说
胶接强度
胶粘剂
• 分子结构 • 配方设计
被胶接材料
• 性质 • 表面处理 • 操作工艺
环境
• 环境介质 • 应力状况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机械结合理论
观点:
该理论认为,粘合剂浸透到被粘物表面的空隙中,固化 后就象许多小钩和椎头似地把粘合剂和被粘物发生纯机械咬 和与镶嵌,这种细微的机械结合对多孔性表面更为显著 。
特点: 机械连接力和摩擦力有关。
F
WH
F:摩擦力; W:法线压力; H:固体表面的凹凸高度; 1/λ:单位长度的凹凸高度。 缺点: 对非多孔材料黏结无法解释。
I ,I
化率; ——偶极矩 (永久,诱导)
在范氏力中 起主要作用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认为胶接过程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胶粘剂分子通过布朗运动,向胶接 物体表明移动扩散,使二者的极性基团或分子 链段互相靠近。 第二阶段:吸附力产生。作用能E如下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影响胶接强度的因素
胶层厚度 被胶接物的 表面状态 弱界面层 内应力 交联度 胶粘剂的 固化
胶接强度
分子量及分 子量分布
极性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3.4 各种胶粘剂介绍
• 硅酸盐类:硅酸盐水泥、硅酸钠(水玻璃)
前苏联:Mcbain J W.J Phys Chem,1926,30:114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化学键理论
观点:
化学键理论认为粘合剂与被粘合物之间除存在 范德华力外,有时还可形成化学键。化学键的键能比 分子间的作用大的多,形成较多的化学键对提高胶接 强度和改善耐久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胶粘剂与被胶接材料 表面间的距离是产生 胶接力的必要条件 胶接体系内分子接触 区(界面)的稠密程 度是决定胶接强度的 主要因素 物质的极性有利于获得 高胶接强度,但过高会 妨碍湿润过程的进行
必要非充分条件
胶粘剂湿润被胶接材料的表面 产生物理吸附
H2O
高的胶接强度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a u a u ED 1 1 6 2 2 R a ,a 式中: u 1,u2 ——分子极 1 2
2 2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 间的作用力。 3 I1 I 2 a1 a2 EL I I R6 2 1 2
1 式中:2 I1 , I 2 ——分子 电离能
剪切力 拉伸力
剥离力 不均匀扯离力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接头形式选择原则 2 接头形式选择原则: 胶层承受剪切力和拉伸力, 避免剥离力和不均匀扯离力。 增加粘结面积 防止层间剥离 避免应力集中 胶层均匀 加工容易,方便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相关定义 胶接接头(adhesive joint):通过胶粘剂而得到 的组件。 被粘物(adherends):接头中除胶粘剂外的固 体材料。 粘结(adhesion):胶粘剂把被粘物所受的载荷 传递到胶接接头的现象。 粘附力(practical adhesion):强度由被粘物和 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决定。
总结
• 胶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上几种胶接理论即有实验事实 作依据,又都存在有局限性 • 对于固体和胶粘剂产生胶接作用的原因,可概括为: (1)相1和相2机械结合作用。包括:①胶钉理论(anchoring); ②被胶接固体经表面处理后产生触须(whisker)状凸起,相1与 相2纠缠咬合(interlocking)。 (2)相1和相2的化学吸附结合作用。包括:①通过相互扩散, 在分子之间产生分子间的拉引作用力(内聚力);②相1相2密 切接触,产生分子间的拉引作用力;③相1和相2通过化学键结 合在一起。 • 胶接效果是主价力、次价力、静电引力和机械作用力等综合作 用的结果。
该理论认为:在胶接接头中存在双电层,胶接 力来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 胶接功等于电容器瞬间放电的能量,计算公式 如下:
WA
2Q 2

h
WA--胶接功;Q--电荷表面密度; h--放电距离;ε--介质的介电常数
前苏联:Mcbain J W.J Phys Chem,1926,30:114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树脂型
合成有机 胶粘剂
橡胶型 复合型
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 聚硫橡胶、端羧基橡胶、有机硅橡胶、热塑 性橡胶 酚醛-聚乙烯醇缩醛、酚醛-氯丁橡胶、酚醛丁腈橡胶、环氧-酚醛、环氧-聚酰胺、环氧丁腈橡胶、环氧-聚氨酯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1.无机胶粘剂:即由无机盐、无机酸、无机碱和金属氧 化物、氢氧化物等无机物组成的胶粘剂。 按化学成分:硅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硼酸盐等。 按固化机理:气干型,水固型,热熔型,反应型。 特点:耐热性,阻燃性,耐光性,耐油性比有机胶粘 剂好,抗老化,原料价廉,(一般耐900~1000℃) A 热熔型胶粘剂 低熔点金属(如锡焊),玻璃陶瓷等 B 水固型胶粘剂: 有水泥,石膏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扩散理论
观点:胶粘剂和被粘物分子通过相互扩散而形成 牢固接头。 特点: 1.胶接强度与接触时间,胶接温度,胶接压 力,胶层厚度有关系。 2.胶粘剂分子量越高越不利扩散。 3.分子链的柔韧性增加,侧基减少,有利分 子扩散,胶接强度也有增加。 4.极性与极性和非极性与非极性聚合物之间 都具有较高的粘附力。 缺点: 不能解释高聚物以外的胶粘现象。
d.胶粘剂的性能
耐温性
低污染性
轻质性
粘接无破坏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e.胶粘剂的应用
胶粘剂除有传统的粘接用途,还有一些新的、巧妙的应用。 1
防腐蚀 用于军事领域
2
3 4
用作生物医用
防恐反恐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f.胶粘剂发展趋势
无 机
• 磷酸盐类:磷酸-氧化铜 • 硫酸盐类:石膏
胶 粘 剂
有 机
• 陶瓷:氧化锆、氧化铝
• 淀粉类:淀粉、糊精
天然有机 胶粘剂
• 蛋白类:大豆蛋白、血蛋白、骨胶、鱼胶、酪素、虫胶 • 硫酸盐类:石膏 • 陶瓷:氧化锆、氧化铝 • 热塑性:聚醋酸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 醛、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聚酰胺、 饱和聚酯等 • 热固性:脲醛树脂、酚醛树脂、间苯二酚树脂、 三聚氰按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聚异氰酸 酯、呋喃树脂等
c胶粘剂的分类
c胶粘剂的分类:胶粘剂种类繁多,组分各异, 有多种分类方式。 1、按物理形态分类: 水溶液型、溶液型、乳液(胶乳)型、无溶 剂型、固态型、膏状或糊状。 2、按化学成分分类: 1)无机胶粘剂 2)有机胶粘剂 3、按来源分类 1)天然胶粘剂 2)合成胶粘剂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3.3 如何正确选择胶粘剂
应考虑五个方面: 1.被粘接材料的性质 2.被粘接体应用的场合及受力情况 3.粘接过程有关特殊要求 4.粘接效率和粘接成本 5.同材料或不同材料间实施胶接,应对胶粘剂进 行选择 胶接工艺中最主要三个环节: 1.选择胶粘剂 2.胶接接头设计 3.表面处理
Company LOGO 2007.9
3.1 胶粘剂的定义及特点
胶粘剂(黏合剂)eltadhesive: a定义:靠界面间作用使各种材料牢固地粘接 在一起的物质。 b胶粘剂的组成: 粘料 稀释剂 填料 组成 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
增塑剂和增韧剂
偶联剂 和其他助剂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试中:
2 E 6 R 3 2 4 2 /(3kT) 8 I
--分子偶极矩;I--分子电离能;R--分子间距离
--极化率;k--波耳兹蔓常量;T--热力学温度
出处:Hofrichter C H.Ind.Eng.Chem,1948,40:329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粘结接头类型
粘结接头类型:型样各异,变化多端
对接接头(butt joint) 斜接接头(scarf joint) 搭接接头(lap joint) 套接接头(dowel joint)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3.2 粘接原理
吸附理论 胶接作用是胶粘剂分子与被胶接物分子界面 发生吸附作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特点: 1. 范德华力和氢键力 2. 具有热力学平衡 3. 根据胶接功可计算胶接强度 4. 润湿影响胶接强度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范德华力
偶极力:极性分子间的引力, 即偶极距间的相互作用力。
2 u1 u2 Ek 6 3 R T K 式中: u1 , u 2 ——偶极矩
2 2
诱导偶极力:由于受到 极性分子电场的作用而 产生的。
R——距离;T——绝对温度 K——波尔兹曼常数
将被胶接材料和固化的胶粘剂层理想化为电容器,即在胶接 接头中存在双电层,胶接力主要来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静 电引力的产生是相1电荷场相2电荷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贡献 成功地解释了粘 附功与剥离速度 有关的实验事实 缺陷
• 静电引力(<0.04MPa)对胶接强度的 贡献可忽略不计 • 无法解释用炭黑作填料的胶粘剂及导电 胶的胶接现象 • 无法解释由两种以上互溶高聚物构成的 胶接体系的胶接现象 • 不能解释温度、湿度及其它因素对剥离 实验结果的影响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C 磷酸盐类胶粘剂
基料:由酸式磷酸盐、偏磷酸盐、焦酸盐为基料或 直接由酸与金属氧化物、卤化物、氢氧物、碱性盐 类、硅酸盐、硼酸盐等的反应产物为基料。
固化剂: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硼酸盐、硅酸盐 以及金属盐等。
1)发展无溶剂性胶粘剂 现行的许多胶粘剂都含有大量挥发性很强的溶剂,这些溶剂 不仅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近年 来,引起了公众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样自然给胶粘剂工业带来 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向无溶剂的胶粘剂发展。 2)发展纳米胶粘剂 纳米胶粘剂是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纳米胶粘剂,有 可能在席卷全球的“纳米经济”急战中,抢夺一个技术制高点。 纳米胶粘剂将成为一颗耀眼的新的科技明星。 3)发展多功能胶粘剂 当一种胶粘剂同时具有多种功能的时候,它的应用价值往往 陡增,所以多功能胶粘剂是胶粘剂工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4)发展军事、国防用胶粘剂 发展军事、国防用胶粘剂是未来战争和防恐、反恐的需要, 因此它必定有着长足发展。
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的缺陷: 1. 解释不了胶粘剂与被胶粘物之间的胶接力 大于胶粘剂本身的强度。 2. 解释不了胶接强度大小与分子间的分离速 度关系。 3. 解释不了对于高分子化合物极性过大,反 而胶接强度降低。 4. 解释不了水的影响。
www.themegallery.com 第三章 胶粘剂
静电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