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合集下载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

七下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了解唐太宗的治国策略和治国举措,以及“贞观之治”的出现。

2.通过阅读教材第二目内容,知道武则天的治国举措以及影响。

3.通过阅读教材第三目内容,了解唐玄宗的治国举措以及“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

4.通过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举措共同之处,认识唐朝前期的政策与唐朝走向强盛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学习任务(一):梳理基础知识要求:阅读教材第6至9页的内容,完成以下填空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建立: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李世民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

3.革新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 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报考,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的政绩。

在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

4.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昌盛,历史上称之为“”二、女皇帝武则天5.地位: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

6.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创立制度;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7.作用: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8.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在贤相裁减的辅佐下,实行了系列改革:整顿,裁减,发展经济,改革;注重,编修经籍。

9结果,唐玄宗在位的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经籍。

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_ 时期,历史上称为“。

一、课中学习学习任务(二):通过阅读以下史料,结合课本内容,理解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未足,……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

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认识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掌握唐朝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认识一个时期的繁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唐朝繁荣昌盛的时代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

认识到繁荣背后是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原因。

2.教学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3.课堂讲解(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①介绍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和政策。

②分析贞观之治的表现及其原因。

(2)唐玄宗与开元盛世①介绍唐玄宗的治国策略。

②分析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其原因。

4.课堂讨论(1)对比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讨论两个时期繁荣的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从唐朝繁荣的背后,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5.案例分析以唐朝繁荣为例,分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之间的相互关系。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1)熟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点。

(2)结合本节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唐朝繁荣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导入新课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设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掌握开元盛世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②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难点:对武则天的正确评价。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MV武则天.教师:一首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又不乏女人味的《无字碑》唱尽武则天一生荣辱心酸,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经评价武则天"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出示标题.(二)合作探究:问题: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的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局面呢?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然后出示探究问题:(1)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都城?时间?(2)你知道什么是“贞观之治”吗?(3)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了解阅读情况并进行指导。

归纳出三个方面: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展示文献资料:材料一: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政要·论求谏》教师小结:唐太宗善于听取正确意见,能虚心纳谏,并展示谏臣魏征和房谋杜断.在唐太宗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优点,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因接受他人正确意见而受益非浅呢?请举例说明。

(让学生说身边的事情,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含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培养学生的概括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

学习重难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学习过程:预习提纲: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年,建立唐朝,定都。

2、唐太宗: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1)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2)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3)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2)、治国措施。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虚心纳谏,知人善任。

重用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4、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二、女皇武则天1、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为。

2、统治措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统治局面: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1.统治思想:(1)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2)重用贤能,任用为相。

2.改革措施:(1)整顿______,裁减冗员。

(2)发展经济,改革______。

(3)注重 ,编修经籍。

3.统治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人鼎盛时期,史称“”。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建立基本史实。

理解并记住“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2.了解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

识记唐玄宗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

3.知道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1)建立: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发展: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国号为“”。

2.“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

(1)治国措施用人上虚心纳谏,重用;广纳贤才,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政治上完善;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2)盛世局面: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二)女皇武则天1.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2.统治措施(1)打击敌对的。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

(3)继续推行贞观之治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统治局面: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1.统治措施(1)重用贤能,任用、宋璟为相。

(2)实行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统治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你怎么评价唐太宗?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参考教案2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参考教案2
方案一:回忆秦朝与隋朝的异同点,指出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暴政统治,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然后导入唐朝的建立。
方案二:利用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导入。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两个朝代 的异同点,指出隋朝的暴政统治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隋朝灭亡,唐朝
建立。
学生:讲述故事。其他学生边 听故事,边对提出的问题进展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唐太宗能做到从谏如流?唐太宗为什么把魏征比作一面镜子?
【过渡】在唐朝历史上,出现了我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你知道她是谁吗?
三、女皇武那么天
1、引导学生观看课文P10?武那么天?
画像,教师简介武那么天的经历。
2、郭沫假设评价武那么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
3、在你心中,你认为武那么天是怎样的皇帝?
教师总结: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开展,符合历史开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教师总结:这些贤才谏臣为唐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9?唐朝雨中耕作图?,认识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
2、电视剧?贞观长歌?再现了唐朝贞观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那么夭 D、唐玄宗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以下史实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那么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出色人物对历史开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2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2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微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贞观之治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繁盛时期,至今海外华人还被称为唐人、华人侨居地点还被称为唐人街,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这一繁盛时期的统治者——唐太宗,是如何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而缔造了一个盛世“贞观之治”的。

新授下面我们将和同学们从“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贞观之治的表现”三方面进行探究学习贞观之治。

一、什么是“贞观之治”呢?“贞观之治”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社会历史局面。

因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结合下面一段材料,阅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原因?君王好比船,百姓好比水,水既能够承载船航行,也能够将船掀翻。

这段话反映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说明了君主与百姓的辩证关系。

因此他谨慎治国,积极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一)“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原因:唐太宗吸取了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除此主观原因之外还有哪些客观原因呢?请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分别从“用人上”、“政治上”、“经济上”和“边疆管理上”四个方面讨论、探究:“贞观之治”出现的客观原因?(二)“贞观之治”出现的客观原因:在用人上:材料二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所以他很重视选官和用人。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历史,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对历史学科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是,学生对唐朝时期的历史知识了解相对较少,对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含义和意义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唐朝时期的历史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掌握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情况。

2.教学难点:对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含义和意义的理解,以及唐朝时期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

2.阅读史料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历史事件的相关图片、图表等资料。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武媚娘传奇》主题曲——无字碑)一生飘泊摆渡临岸却孤独问天地向谁倾诉千载历史我回顾恩怨情仇怎堪数帝王家终究是不归路玄武兵变沧桑马蹄声声乱……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

完整巨石,通高7.53米,宽2.1米,厚1.649米,重达百吨。

对于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一字不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了解这段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学生阅读教材“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一目,说出唐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是谁,都城在什么地方。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最后再次强调并归纳学生的回答。

3.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相关史料,了解“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并在课上分享交流。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最终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4.材料展示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

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5.教师讲述:唐太宗说这段话既是用来提醒自己与当朝为政的官员,也是为了警示后人。

唐太宗时刻提醒自己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那么,他是怎样以古为镜、以人为镜的呢?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有关唐太宗的治国策略的基本史实。

初中历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初中历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课前准备
教学环节
内容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
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 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设计意图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 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 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 李渊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1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 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 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 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 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 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 的。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 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述有关魏 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2
教学环节
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讨论: 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 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随笔 或教学反 思
3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 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强调) 展示武则天画像,边引导学生看图,边简介武则天经历。 重点介绍武则天的统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 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后,引用郭沫 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个重要阶段——“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与昌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唐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阶段的历史特点,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具有较强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认识这一时期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自豪民族文化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难点:分析唐朝繁荣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一时期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唐朝的繁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课件。

3.素材: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

4.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地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繁荣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阶段的历史特点。

提问:“你们认为,唐朝为什么能够出现‘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样的繁荣局面?”2.呈现(15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唐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019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2019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

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

“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

1课时一、导入新课以一首唐诗即杜甫的《忆惜》:“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倶丰实。

”开篇,引导学生回答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教师叙述:诗中描写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那么,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等景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二、讲授新课(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随后平定了全国。

2.继唐高祖之后,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3.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人才,知人善任。

知识拓展:唐太宗的用人唐太宗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能够用人唯贤,不拘一格。

他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他的大臣和将领,有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有的以前是农民起义的将领,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如魏征还曾策划要谋害他。

但唐太宗注重他们的才干,不计前嫌,委以重任,用其所长。

唐太宗的用人唯贤,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4.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5.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6.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部编七下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部编七下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❶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618年,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李世民登基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图片:从唐太宗的名言,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由此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原因)(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精品教学课件与学生学案(部编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精品教学课件与学生学案(部编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考点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 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2. “贞观之治”①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②改革的新措施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考点二女皇武则天1. 表现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她重视发展生产。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2. 影响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考点三“开元盛世”考点梳理1.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 统治措施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知识小测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建立:618年,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1)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____”,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

(2)措施:纳谏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大臣________敢于进谏,前后进谏200多次。

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朝中人才济济,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有善于谋略的________,敢于决断的杜如晦。

政治进一步完善________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3.局面: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_______”。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技能目标: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形成的历史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吗?他有哪些历史贡献?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二、“贞观之治”:
师:课件出示“贞观之治”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哪位君主开创了“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形成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2.了解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唐玄宗的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方法,了解他们对唐朝的贡献。

3.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正确评价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所发挥的作用,使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唐太宗这一历史人物的人格品质。

5.了解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认同武则天的政绩,以及她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6.了解“贞观之治”及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的稳定,离不开忠臣良将的辅佐和广大人民的勤劳,当然也离不开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个人政治才干。

●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

难点:对唐太宗的评价。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回忆隋朝的繁盛,“那么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理解掌握隋炀帝的残暴行为,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太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学案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案”,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聚焦主题合作探究]一、唐朝的建立1.隋朝灭亡(1)展示隋炀帝陵:这是谁的陵?可以提供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四个历史人物的画像,请学生猜想。

(建议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方法是教师介绍与该图有关的信息:这座墓在南方地区,它位于古城扬州,它的主人死于非命,墓主人生前很有作为但也很残暴,他下令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

学生判断回答:隋炀帝的陵。

(2)隋炀帝为什么会死于非命呢?学生回顾旧知理解回答: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在起义的打击下,隋朝统治瓦解,隋炀帝也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3)隋朝曾繁盛一时,但迅速灭亡,思考一下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以前哪一个朝代?学生讨论回答:类似于秦朝,因为隋朝和秦朝都是短命王朝,都由于二世暴政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而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一篇介绍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文章。

文章主要阐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通过实施一系列、经济、文化改革,使得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全面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此外,学生应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后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繁荣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唐朝会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后世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针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讲解,深入剖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意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经济、文化特点。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
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

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3.知道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治国措施,理解其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

【合作探究导学】
【基础梳理】
1.唐朝的建立
(1)背景: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员________趁隋末农民大起义之机,起兵反隋。

隋炀帝被杀后,隋朝灭亡。

(2)建立:______年,李渊称帝,定都________。

(3)巩固:李渊建立唐朝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全国。

2.贞观之治
(1)政治前提: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____”,他就是________。

(2)以史为鉴
①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________,从善如流。

如________多次直言进谏。

②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如善于谋略的________和敢于决断的________。

(3)革新措施 ①政治上
A .进一步完善___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B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使________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 .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②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________。

(4)巩固边疆:发兵击败了控制漠北和西域广大地区的东、西突厥,加强了对________的统治。

(5)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基础梳理】
1.称帝: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在唐高宗去世后,她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________。

2.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统治措施
(1)政治上:打击敌对的________;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4.结果: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
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5.影响: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________。

【合作探究】
图一 图二
(1)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图一中的人物是谁。

简要叙述她的统治措施。

(2)她的统治结果如何?有何影响?她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3)图二是该人物留下的“无字碑”,据传是取其功过是非让后人评价之意。

你对她做何评价?
【知能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唐朝的建立时间、都城和建立者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581年、长安、李渊
B.589年、长安、杨坚
C.618年、长安、李渊
D.618年、长安、杨坚
2.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这说明他() A.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B.善于纳谏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
D.关心百姓生活
3.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一名中央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房玄龄、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②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你提出的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了他的采纳③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你看到很多士人报考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直接称帝的一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武则天曾下令,所辖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可得到升迁。

这体现了武则天( )
A.重用人才B.重视农业
C.善于纳谏D.发展科举
5.武则天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她以一袭红袍只身跨进中国古代封建男权统治的核心,其心不可谓不大,其志不可谓不坚,其谋不可谓不深。

下列关于武则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C.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视发展生产
D.她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哪一治世景象( )
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
7.从唐太宗李世民到武周皇帝武则天,再到唐玄宗李隆基,都实行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盛世的到来。

唐朝各“盛世”的相同点不包括()
A.政治比较清明B.边疆得到巩固
C.人民生活富裕D.国力比较强盛
二、非选择题
8.识读下列图片:
图一图二图三
请回答:
(1)图一的历史人物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他是谁?他在政治上推行了哪些革新措施?
(2)图二说的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推行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皇帝的统治效果及影响。

(3)上述两位人物在施政措施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图三是唐玄宗,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其统治前期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有什么社会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