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分析化学实验问答题答案

江苏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分析化学实验问答题答案
江苏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分析化学实验问答题答案

1.何谓“双指示剂法”,混合碱的测定原理是什么?

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时,在同一份溶液中测定,试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中混合碱的成分各是什么?1)V1=0,V2≠0; 2)V1≠0,V2=0; 3)V1>V2; 4)V1<V2; 5=V1=V2

3.用HCl滴定混合碱液时,将试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滴定,将会给测定结果带来什么影响?若到达第一化学计算点前,滴定速度过快或摇动不均匀,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

(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

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5.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 2CO 3的质量范围?称

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A T T A M C V m ???=1000

1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 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 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 ,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

6.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 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

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7.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答: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8.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

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9.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答: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以HCl标准溶液连续滴定。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

10.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

组成?

(1)V1=0 V2>0(2)V1>0 V2=0(3)V1>V2(4)V1

①V1=0 V2>0时,组成为:HCO3-

②V1>0 V2=0时,组成为:OH-

③V1>V2时,组成为:CO32-+ OH-

④V1

⑤V1=V2时,组成为: CO32-

铅铋混合离子的测定

思考题答案

(1)不可以。因为Bi3+在溶液的PH=5-6时就已水解了。

(2)用氧化锌做基准物标定EDTA标准溶液。因为当溶液的PH=5-6时,Zn2+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在测定Pb2+时,Pb2+与EDTA 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溶液的PH=5-6。滴定条件一致可以减小误差。(3)PH值过大,Bi3+水解;PH值过小,Bi3+与EDTA络合不完全。(4)二甲酚橙属于三苯甲烷显色剂,易溶于水,它有七级酸式离解,其中H2ln5-至ln7-呈红色,H7ln至H3ln4-呈黄色。由于各组分的比例随溶液的酸度变化,所以它们在溶液中的颜色也随酸度而变化。在PH<6.3时呈黄色,PH﹥6.3时呈红色。

二甲酚橙与Pb2+、Bi3+形成的络合物呈红色,它们的稳定性小于Pb2+、Bi3+和EDTA所形成的络合物。

1按本实验操作,滴定Bi3+的起始酸度是否超过滴定Bi3+的最高酸度?滴定至Bi3+的终点时,溶液中酸度为多少?此时在加入10mL200g?L-1六亚四基四胺后,溶液pH约为多少?

答:按本实验操作,滴定Bi3+的起始酸度没有超过滴定Bi3+的最高

酸度。随着滴定的进行溶液pH≈1。加入10mL200g?L-1六亚四基四胺后,溶液的pH=5~6。

2.能否取等量混合试液两份,一份控制pH≈1.0滴定Bi3+,另一份控制pH为5~6滴定Bi3+、Pb2+总量?为什么?

答:不能在pH为5~6时滴定Bi3+、Pb2+总量,因为当溶液的pH 为5~6时,Bi3+水解,不能准确滴定。

3.滴定Pb2+时要调节溶液pH为5~6,为什么加入六亚四基四胺而不加入醋酸钠?

答:在选择缓冲溶液时,不仅要考虑它的缓冲范围或缓冲容量,还要注意可能引起的副反应。再滴定Pb2+时,若用NaAc调酸度时,Ac-能与Pb2+形成络合物,影响Pb2+的准确滴定,所以用六亚四基四胺调酸度。

1. 描述连续滴定Bi3+,Pb2+的过程中,锥形瓶中颜色变化的情形,以及颜色变化的原因。

要点:pH=1时:Bi3+ + In = Bi3+-In(紫红色)

Bi3+-In(紫红色) + EDTA = Bi-EDTA + In(黄色)

pH到5~6:Pb2+ + In = Pb2+-In(紫红色)

Pb2+-In(紫红色) + EDTA = Pb-EDTA + In(黄色)

四思考题: 1、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答:水样的采集应注意:(1)具有代表性(2)取样时不要污染(3)尽量不改变水样的成分。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可适当加入硫酸酸化。

水样的储存应注意:(1)应尽快分析。必要时在0~5℃保存,48小时内测定(2)采集污染水样时可适当稀释,以防微生物繁殖过快。

2、水样加入KMnO4煮沸后,若红色消失说明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答:红色消失说明样品的COD过高,KMnO4的量不够,需补加KMnO4 二水合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

1.加入稀HCl是为了防止产生BaCO3,BaHPO4沉淀以及生成Ba(OH)2共沉淀。稀HCl加入太多会增加Cl-的浓度,从而减小Ba2+离子的溶度积。

2.反应要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沉淀剂,主要是防止因局部过浓而形成大量的晶核。沉淀作用在热溶液中进行,可以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降低相对过饱和度,有利于晶核成长为大颗粒晶体,减少杂质的吸附作用。

3.倾泻法过滤沉淀是化学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其主要操作是用洗涤液少量多次洗涤烧杯中的剩余沉淀,直至沉淀完全转移到滤纸上。少

量多次洗涤沉淀,是为了溶解其中的微溶杂质,尽可能提高产物的纯度,也能使沉淀完全转移到滤纸上。

4.恒重是指两次灼烧后,称得重量的重量差在0.2-0.3mg之间,一般情况下,重量差值对不同沉淀形式应有不同的要求。坩埚和沉淀进行恒重操作时,每次应注意放置相同的冷却时间、相同的称重时间,尽可能保持各种操作的一致性。

5.灼烧BaSO4沉淀的温度不能超过900℃,否则,BaSO4将与炭作用而被还原生成BaS 。

消毒液中双氧水的含量测定

思考题1:配制KMnO4标准溶液是应注意些什么?

1、KMnO4有强的氧化性,所以在初步配制完成后要静止一段时间,使其可以与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充分进行反应。

思考题2:在配制过程中要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能否用滤纸?为什么?

2、因为KMnO4有强氧化性,可以和滤纸里的成分进行反应,所以不能用滤纸。

思考题3:用Na2C2O4标定KMnO4时为什么要在加热到75~85℃?3、因为温度过低反应较慢,温度过高容易产生副反应,草酸分解。

思考题4: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为什么开始滴入的紫色消失缓慢,后来却消失的越来越快,直至滴定终点出现稳定的紫红色?

4、滴定生成的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反应速度随Mn2+的量的增加而加快

思考题5:高锰酸钾法常用什么作指示剂?如何指示终点?

5、高锰酸钾法的指示剂是KMnO4本身,在100ml水中只要加1滴0.1mol·L-1KMnO4溶液就可以呈现明显的紫红色。而它的还原产物Mn2+则近无色。因此滴定至粉红色即为终点。

思考题7:H2O2有什么重要性质?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

7、H2O2在碱性介质中是比较强的氧化剂,在酸性介质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在溶液中很易除去。对环境无污染,使用时避免接触皮肤。

思考题8:用KMnO4法测定H2O2溶液时,能否用HNO3、HCl和HAc 控制酸度?为什么?

8、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KMnO4才能定量氧化H2O2,HAc不能达到此反应的要求,HCl可与KMnO4发生诱导反应,使反应不能定量进行。HNO3具有氧化性,会干扰KMnO4与H2O2的正常反应。

测试题1:KMnO4溶液要采用(间接法)配制。

测试题2:过滤KMnO4溶液可以用定量滤纸。( B)A 正确 B 错误测试题3:用Na2C2O4溶液标定KMnO4溶液时,温度要加热到

(75~85℃),滴定过程中温度不低于( 60℃)。

测试题4:用Na2C2O4溶液标定KMnO4溶液时,指示剂为(KMnO4自身),终点颜色为(浅红色;)。

测试题5: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用( H2SO4)调节酸度。

测试题6:KMnO4溶液应装入(酸式)滴定管中,读数需读(两侧最高点)。

社会学概论第三次作业及答案

注:请20分钟以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 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 第1大题 第2大题 第3大题 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 分。(总分32.00) 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是( 2.00分) A. 二元就业制度 B. 二元教育制度 C. 二元福利保障制度 D. 二元户籍制度 2.( )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容( 2.00分) A. 分工 B. 契约 C. 市场和计划 D. 产权 3.( )是社会制度的主体( 2.00分) A. 组织系统 B. 策略系统 C. 知识系统 D. 设施系统 4.( )具有极鲜明的政治色彩。(2.00分) A. 亚洲型城市 B. 欧洲型城市 C. 美国型城市

D. 中东型城市 5.按照世界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 ) 属于正常状态。(2.00分) A. 超过0. 4 B. 达到0. 6 C. 0.3以下 D. 0.3~0.4之间 6.( )以工商业市民为主体,功能上具有多样性,城市结构极为复杂。(2.00分) A. 亚洲型城市 B. 中东型城市 C. 美国型城市 D. 欧洲型城市 7.按照婚姻形式的不同,家庭可以分(2.00分) A. 父权家庭、母权家庭和平权家庭 B. 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以及一妻多夫 C. 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 D. 父系制、母系制和双系制 8.在中国,( )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2.00分)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1世纪开始 D. 20世纪90年代 9.( )把人们分成白领和蓝领两个阶级。(2.00分) A. 林德的两个阶级模式 B. 马克思的阶级模式 C. 米尔斯的阶级模式 D. 三个阶级理论 10.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那里的农村社区大都由( )而来。(2.00分) A. 社会组合 B. 自然起源 C. 群体运动 D. 农村建设 11.( )是经济制度的调节方式。(2.00分) A. 产权 B. 市场和计划 C. 分工 D. 契约 12.按照世界通常标准,基尼系数( )就算进入警戒状态。(2.00分) A. 0.3~0.4之间

2011年12月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

2011年12月英语四级真题 Part Ⅰ Writing (30 minutes) 注意:此部分试题在答题卡1上.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entitled Nothing Succeeds Without a Strong Will by commenting on the humorous saying, "Quitting smoking is the easiest thing in the world. I've done it hundreds of time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Part 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mming and Scanning) Why Integrity Matters What is Integrity? The key to integrity is consistency--not only setting high personal standards for oneself (honesty, responsibility, respect for others, fairness) but also living up to those standards each day. One who has integrity is bound by and follows mor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even when making life's hard choices, choices which may be clouded by stress, pressure to succeed, or temptation. What happens if we lie, cheat, steal, or violate other ethical standards? We feel disappointed in ourselves and ashamed. But a lapse of integrity also affects ou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Trust is essential in any important relationship, whether personal or professional. Who can trust someone who is dishonest or unfair? Thus, integrity must be one of our most important goals. Risky Business We are each responsible for our own decisions, even if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has been undermined by stress or peer pressure. The real test of character is whether we can learn from our mistake, by understanding why we acted as we did, and then exploring ways to avoid similar problems in the future. Making ethical decisions is a critical part of avoiding future problems. We must learn to recognize risks, because if we can't see the risks we're taking, we can't make responsible choices. To identify risks, we need to know the rules and be aware of the facts. For example, one who doesn't know the rules about plagiarism may accidentally use words or ideas without giving proper credit, or one who fails to keep careful research notes may unintentionally fail to quote and cite sources as required. But the fact that such a violation is "unintentional" does not excuse the misconduct. Ignorance is not a defense. "But Everybody Does It" Most people who get in trouble do know the rules and facts, but manage to fool themselves about the risks they're taking by using excuses: "Everyone else does it," "I'm not hurting anyone," or "I really need this grade." Excuses can get very elaborate: "I know I'm looking at another's exam, even though I'm supposed to keep my eyes on my own paper, but that's not cheating because I'm just checking my answers, not copying." We must be honest about our actions, and avoid excuses. If we fool ourselves into believing we're not doing anything wrong, we can't see the real choice we're making--and that leads to bad decisions. To avoid fooling yourself, watch out for excuses and try this test: Ask how you would feel if your actions were public, and anyone could be watching over your shoulder. Would you feel proud or ashamed of your actions? If you'd rather hide your actions, that's a good indication that you're taking a risk and rationalizing it to yourself.

现企第二次作业及答案(1)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第二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一个是正确的。) 1.最早给控制下定义的是( A ),他认为:在一个企业中,控制就是核实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计划、所发布的指示以及所确定的原则。 A、法约尔 B、泰罗 C、孔茨 D、韦伯 2.控制的整体性特征是指(C )。 A、控制应能迅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B、控制主要是对组织中人的控制 C、控制是全体成员的工作,对象包括组织的各个方面 D、控制不仅仅是监督,更重要的是指导、帮助以及员工的参与 3.( D )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在实施矫正措施之前偏差已经发生了。 A、监督控制 B、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反馈控制 4.下列控制标准中,不属于货币控制标准的是( A )。 A、实物标准 B、价值标准 C、成本标准 D、收益标准 5.根据设计的生产能力确定机器的产出标准属于(B )。 A、统计标准 B、经验标准 C、定性标准 D、工程标准 6.科学管理之父泰罗首创的通过动作研究确定生产定额的方法是( B )的早期形式。 A、统计方法 B、工业工程法 C、经验估计法 D、德尔非法 7.在控制的过程中,( C )是控制的关键。 A、制定控制标准 B、衡量工作绩效 C、纠正偏差 D、制定控制计划 8.被许多公司称为“走动管理”的管理控制方法是(B )。 A、报告法 B、现场观察法 C、内部审计 D、比率分析法 9.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被认为是( D )。 A、企业重要的费用支出 B、和机器一样的生产要素 C、企业沉重的负担 D、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 10.需要工作分析人员亲自从事所要分析的工作,以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工作分析法是(A ) A、工作实践法 B、观察法 C、面谈法 D、写实法 11.在绘制技能管理图时,首次资料收集一般采用(C ) A、实践法 B、日志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12.某企业预计明年的销售量会大幅增加,根据统计,以前的人均销售额为每人500件产品,年销售5000件,预计明年将达到年销售12000件,销售部门设两个管理层次,管理幅度为5人,那么销售部门总共需要( A )人员 A、30 B、24 C、29 D、25 13.企业获得初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最重要的途径是( B ) A、劳务市场招聘 B、校园招聘 C、猎头公司招聘 D、再就业中心 14.适合于挑选管理人员的甄选方法是( C ) A、申请表 B、工作抽样 C、测评中心 D、履历调查 15.在开发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时,( C )比较合适。 A、课堂讲授 B、实际操作 C、案例分析 D、行为塑造 16.在立业阶段,员工最关心的是( B ) A、职业定位 B、发展和晋升 C、自我探索 D、职业安全 17.在下列比较法中,随着管理幅度的加大,越来越不适于采用的是( C ) A、简单排序法 B、强制排序法 C、配对比较法 D、交替排序法 18.对于一线生产工人,适合采用(B )进行绩效考评 A、行为法 B、结果法 C、特性法 D、尺度法 19.通过工作评价可以揭示(D ) A、各工作的复杂程度 B、各工作的资格要求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闭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资料 一、简答题(21小题) 1.为什么公共政策学科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科学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之一,就是政策科学的诞生。现代政府所面临的已经不是个别的、单一的、基本稳定或一再重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是越来越具复杂性、尖锐性、普遍性、专业性和动态性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公共政策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和现代政府的需要于20世纪50年代迅速兴起和发展起来。 2.什么是政策科学? 答:政策科学是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3.什么是公共政策? 答: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件等的总称。 4.政策的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政策导向功能。 (2)政策控制功能。 (3)政策协调功能。

(4)政策象征功能。 5.我国的官方政策研究机构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俩大类:一是综合型,主要是中央和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政策研究室(如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二是专项型:中央和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相关部门的研究室(如中共中央纪委研究室以研究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政策为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以研究金融政策为主)等。这类机构是专职政策研究机构。 6.什么是政策制定? 答:政策制定是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即指从问题界定到政策方案抉择以及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7.什么是政策方案? 答:政策方案是指对政策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的活动过程。 8.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答: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主要有:信息完备原则; 系统协调原则; 科学预测原则; 现实可行原则;民主参与原则; 稳定可调原则等。 9.什么是政策合法化? 答:政策合法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 10.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天津大学在线作业做题答案管理学(第三次作业) -

天津大学在线作业-管理学-第三次作业 作业答题结果 题目正确答案你刚刚晋升为车间主任,在你被提升之前,车间生产平稳发展,但现... B 企业在挑选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本着候选者越多越好的原则,最大可能... B 人力资源管理中认为,既有企业中没有用好之人,也有本身无用之人... B 在极为有利的情况下,人际关系型的领导者是有效的领导者。 B 参与型的领导是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期望下属发挥他们的最佳... B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针对某个空缺的职位,对申请者进行有... C 确立目标是()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 A 最基本的,又是比较简单的结构形式是() A 组织变革的阻力是消极的,应该坚决予以杜绝。 B 事业部制的优点之一是高层权力比较分散。 B 本次作业总分

作业答题结果 题目正确答案下列那一项没有正确描述现代绩效管理 A 在极为有利的情况下,人际关系型的领导者是有效的领导者。 B 判断一个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依据是: D 从组织工作角度看,下面哪种情况会造成组织工作的窒息? D 在人员的配备中,以下哪一条不是需要考虑的人员配备原则: A 一个管理者如果想在管理生涯中获得成功一定要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做... B 企业在挑选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本着候选者越多越好的原则,最大可能... B 某公司高层决策者对人力资源部提出目标,要求经过努力必须在一定... D 领导效率的高低和领导工作的成功与否是由领导行为本身决定的。 B 领导者是激发他人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管理者是解决问题以... A 本次作业总分 作业答题结果

题目正确答案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物质资源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定,就在于它是一种... A 领导者是激发他人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管理者是解决问题以... A 领导者的职位影响力与其本人的素质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B 职业生涯规划因一般只是涉及到个人,一般只是对员工具有重要意义... B 从组织工作角度看,下面哪种情况会造成组织工作的窒息? D 人力资源管理中认为,既有企业中没有用好之人,也有本身无用之人... B 你刚刚晋升为车间主任,在你被提升之前,车间生产平稳发展,但现... B 一个管理者如果想在管理生涯中获得成功一定要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做... B 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难建立、最难操作的是有效的员工绩效评价。 A 下列那一项没有正确描述现代绩效管理 A 本次作业总分 作业答题结果

2011-2012-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发改委面试真题及部分答案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发改委面试真题 1 农业科技下乡不能盲目,要结合农村发展情况深入基层。对于“把论文写在土地上”你怎么看? 2 农业技术人员短缺,现在要招一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领导让你针对此次培训进行前期的调研,怎么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 3 你是分管农业的工作人员,一天你在聚会时,突然听到有几个农业大学学者在谈论他们正在研究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这时你应该怎么办? 4 你是一个农业技术方面的推广人员,有一项种子种植技术,需要在农村推行试种,但是农民积极性不高,你怎么鼓励农民进行大规模试种?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发改委面试真题 2012年2月25日上午 第一题: 某邮递员26年如一日穿梭于山区进行邮寄工作,从没有投递错过一封信,但收入微薄,家境贫寒,你怎么看? 第二题: 你是卫生局网络公告栏的负责人,有个网友在公告栏上发帖子,写下了他在你所管辖区域内的某医院的不愉快经历并被大量评论转发,影响很不好,请问你怎么办? 第三题: 你是环保局工作人员,你所在城市小区垃圾处理改成按量收费,实施一段时间后,领导让你去调查实施的效果以及居民对此的意见,你怎么进行调查? 第四题: 你是招商局的工作人员,陪同一外籍考察团来考察你市的投资环境,在考察过程中考察团团长的笔记本电脑被盗,里面有很多信息,于是团长对你们当地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投资环境提出了质疑,不想再进行投资,请问你怎么办? 第五题: 市里要组织年轻干部到农村去锻炼一年,领导让你负责,但是很多同事找到你说要照顾家人,不愿意去农村,同时还有很多同事有了抵触情绪,请问你怎么劝说?

2012年2月25日下午 第一题: 你是县社保代表,要参加省社保大会,你会做什么准备. 第二题: 某省出台规定,综合电视台应减少娱乐节目播放,增加新闻节目播放,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第三题: 你在服务窗口工作,现在正在评选先进窗口,有观摩团来你单位参观,这时有群众与一个窗口的工作人员发生争吵,周围群众指指点点,观摩团也有人在录像,如果你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第四题: 选派能工巧匠、科技人员到农村去服务,你觉得应该着重注意哪几项? 第五题: 你在做一个方案,这个方案要与其他部门配合完成,已经做到了一半,此时你发现一个更加合适的方案,请问你怎么办? 2010年国家发改委面试真题及答案 1.谈谈对4万亿投资的认识。 【试题分析】综合分析类试题中的社会现象题目,主要是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时政把握能力。 【解题思路】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答此题:阐述出台此政策的背景、积极意义——介绍4万亿元资金的投资去向——如何确保此政策的贯彻执行。 【参考答案】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的一揽子计划,这不仅仅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带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是一剂强心剂。

大学英语(3)第二次作业题及答案.doc

第2次作业 一、阅读理解(本大题共100分,共5小题,每小题20分) 1. Prehistoric men and women enjoyed a more varied diet than people do now, since they ate species of plant and several hundreds thousands types of living things. But only a tiny percentage of these were ever domesticated. Modern shops have hastened a trend towards specialization which began in the earliest days of agriculture. The food of the rich countries has become cheaper relative to wages. It is speedily distributed in supermarkets. But the choice annually becomes less and less great. Even individual foods themselves become more standardized. We live in the world of carrot specially blunted in order to avoid making a hole in the bag, and the tomato grown to meet a demand for a standard weight of weighting tomatoes to a kilo. Siri von Reis asks: "Only the three major cereals (谷物类食物)and perhaps ten other widely cultivated species stand between famine and survival for the world" s human population and a handful of drug plants has served Western civilization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A rather obvious question arises: Are we missing something?” After all, there are 800 000 species of plant on earth. (1). Tn prehistoric times people. A.ate much more than we do today B.lived mainly on plant food C.had a wide-ranging diet D.were more fussy about what they ate (2). Most of us have come to expect A. no variation in our diet B. a reduction in food supplies C. a specialist diet D. food conforming to a set standard (3). The specialization of food was started by

嵌入式系统试题闭卷及答案

《嵌入式系统》试题 闭卷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入题后括号中):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一般而言,嵌入式系统的构架可以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存储器、输入/输出和软件,一般软件亦分为操作系统相关和()两个主要部分。 2、根据嵌入式系统使用的微处理器,可以将嵌入式系统分为嵌入式微控制器,(),()以及片上系统。 3、操作系统是联接硬件与应用程序的系统程序,其基本功能有()、进程间通信、()、I/O资源管理。 4、从嵌入式操作系统特点可以将嵌入式操作系统分为()和分时操作系统,其中实时系统亦可分为()和软实时系统。 5、内核负责管理各个任务,或者为每个任务分配CPU时间,并且负责任务之间的(),内核的基本服务是()。 6、嵌入式开发一般采用()方式,其中宿主机一般是指()。 7、哈佛体系结构数据空间和地址空间(),ARM7TDMI采用()的内核架构,ARM920T采用()的内核架构。 采用()级流水线结构,ARM920TDMI采用()级流水线。 9.按操作系统的分类可知,Dos操作系统属于顺序执行操作系统,Unix 操作系统属于()操作系统,VxWorks属于()操作系统。 10、ARM7TDMI中,T表示支持16位Thumb指令集,D表示(),M表示内嵌乘法器Multiplier,I表示(),支持在线断点和调试。 二、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题后括号中):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要使CPU能够正常工作,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处理器必须满足的。() (A)处理器的编译器能够产生可重入代码(B)在程序中可以找开或者关闭中断(C)处理器支持中断,并且能产生定时中断(D)有大量的存储空间 2、下面哪种操作系统最方便移植到嵌入式设备中。() (A)DOS (B)unix (C)Windowsxp (D)linux 3、下面哪个选项不是SUB设备的特点。() (A)串行通信方式(B)不可热拨插 (C)分HOST、DEVICE和HUB (D)通信速率比RS232快 4、下面哪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很少用于手机终端设备上。() (A)Symbian (B)WinCE (C)uc/os (D)linux 5、以下哪项关于SRAM和DRAM的区别是不对。() (A)SRAM比DRAM慢(B)SRAM比DRAM耗电多 (C)DRAM存储密度比SRAM高得多(D)DRM需要周期性刷新 6、uc/os操作系统不包含以下哪几种状态。() (A)运行(B)挂起 (C)退出(D)休眠 7、0x07&0x11的运算结果是。() (A)0x01 (B)0x11 (C)0x17 (D)0x07 8、以下哪种方式不是uc/os操作系统中任务之间通信方式。() (A)信号量(B)消息队列 (C)邮件(D)邮箱 9、以下哪种方式不是文件系统的格式。() (A)FAT (B)DOS (C)NTFS (D)Ext 10、在将uc/os操作系统移植到ARM处理器上时,以下哪些文件不需要修改。() (A) (B) (C) (D)OSTaskInit 三、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属于嵌入式设备。() 2、冯诺依曼体系将被哈佛总线所取代。() 3、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属于免费的操作系统。() 4、移植操作系统时需要修改操作系统中与处理器直接相关的程序。() 5、的最大通信速率为12M/S。() 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写出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2、试分析实时操作系统的工作状态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第三次测试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3-1-2)

单项选择 ================================================== 1.题号:3835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in() {int n[6]={1,2,3,4},i,j,k=2; int sum=0, min; min = n[0]; for(i=0;i<6;i++){ sum += n[i]; if( min>n[i] ) min=s[i]; } pritnf("%d,%d\n",sum, min); } A、10,1 B、6,1 C、10,0 D、0,0 答案: C 1.题号:3553 若有以下定义和语句: int a[15]={1,2,3,4},x; 则对a数组元素非法引用的是(). A、x=a[a[2]]; B、x=a[a[7]-1]; C、x=a[a[2]-1]; D、x=a[a[7]+1];

B 2.题号:3640 以下程序段给数组所有的元素输入数据,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入(). #include main() { int a[10],i=0; while(i<10){ scanf("%d",( ) ); i++; } return 0; } A、&a[i+1] B、&a[i] C、&a[++i] D、ai 答案: B 3.题号:3597 有以下程序: main() {int m[][3]={1,2,3,4,5,6,7,8,9}; int i,k=2; for(i=0;i<3;i++) printf("%d",m[k][i]); } 执行后输出结果是:. A、4 5 6 B、7 8 9 C、1 2 3 D、1 4 7

整理2011-2012年重庆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和标准答案 重庆公需科目

整理2011-2012年重庆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和标准答案重庆公需科目 2011-2012年重庆公需科目考试(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单选题 1.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地在我国()省。青海省 2. 科研规程共分五步,第二步是什么技术 3.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期间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应不少于()学时。100 4. 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5.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要依据:观察的目的 6.2011 年 11 月 3 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器()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对接,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神州八号 7. 关于概念的定义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定义项应直接或间接包换被定义项 8. 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依据:观察的目的 9. 下列属于逻辑的分析方法特点的是概括性 10. 应用研究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 11. 主,客观条件和时机问题等属于确定选题的基本要求中的问题要有可行性 12.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期间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应不少于()学时。80 13. 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是实验室中的观察 14. 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区分度 15.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等级数据资料 16.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是资料的审核 17.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区分度 18.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是等级数据资料

19.科研规程共分五步,第一步是什么决策 20.博士学文获得者,可初定为()职务任职资格。中级 21.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反战而形成的教育试验,相关的教育家除佩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外,还有蒙台梭利和杜威 22.科研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继承性 23.2011 年 11 月 22 日,全国第()次文代会、第()次作代会在北京举行,台湾首次以代表身份参会,与其他代表一样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九、八 24.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提取专技人员的继续教育经费。 2.5% 25.案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26.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完全归纳法27.2010-2011 年公需科目课程名字叫: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 28.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北极科考船为()号。雪龙号 29.抽签,随即数目表属于简单随即取样 30.下列不属于中东地区国家的是:利比亚31.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蒙台梭利和杜威 3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是做出创新 33.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期间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应不少于()学时。90 多选题 1.实验结束后没有结果的原因有: 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实验方案不对 2.科研阻碍的成因有: 技术发展滞后势力阻挠传统的观点科学管理方法不科学有效 3.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团队的leader(领导者)要具备哪些能力:

建筑施工技术第二次作业主观题答案

四、填空题 1、电渣压力焊主要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钢筋的接长。 2、为了防止大面积的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由于温度变化等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对防水层必须设置分格缝。 3、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体积因松散而变大,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原来体积的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4、具有“后退向下,强制切土”特点的土方施工机械是反铲挖土机。 5、砌砖墙需要留置斜槎时,斜槎长度不应小于其高度的2/3。 五、名词解释题 1、零线 答:不挖不填的点为零点,所有零点的连线,即不挖不填的线为零线。 2、可泵性 答:可泵性是指运输至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可通过输送泵送至浇筑点,高效率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一般在一定的泵压下,混凝土能够输送的越远或越高,发生堵管的几率越低,则混凝土的可泵性能越好。混凝土企业试验室通常采用坍落度试验与压力泌水试验结合评价混凝土的可泵性。 六、计算题 1、计算: 图(1)中钢筋为纵向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L=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量度差+弯钩增加值 =(260+ 2×550/sin45o+ 4230 +260)-×20×4+×20×2 = 6515mm 图(2)中箍筋的下料长度: L=[(H-2×保护层厚度)+(B-2×保护层厚度)]×2+调整值 按量内包尺寸的调整值,则: L=[ (600-2×25)+(250-2×25)] ×2+120 = 1620 mm 七、简答题 1、对模板及支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要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位置的准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性;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且便于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养护; (4)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5)材料轻质、高强、耐用、环保,利于周转使用; (6)工具模板及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 2、梁底模板支设时为什么进行反拱,反拱的要求是什么

闭卷答案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闭卷) 1.克拉森是如何划分经济区域的? 克拉森针对传统的以收入水平为标准将区域分为增长区、停滞区与退化区的分类法提出按增长率进行区域分类。两个基本指标: 区域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人均收入水平之比(A ),区域增长率与全国增长率之比(B ) 四类区域: (A ≥1且 B ≥1) 繁荣区 (A <1且 B ≥1) 处于扩张过程的欠发达地区 (A ≥1且 B <1) 潜在的欠发达地区 (A <1且 B <1) 落后区。优点: 强调了区域的动态特征,不仅识别繁荣区与赤裸裸的贫困区,还识别了正在摆脱困境与可能面临滑坡的区域。可针对不同问题区域采取不同政策。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点。一方面,区域经济赋有“空间经济”的含义。任何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都离不开空间,其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过程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区委。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又通常是指国内特定地区的国民经济。区域经济还具备另外三个特点:(1)地域性。各个区域的不同特点和区情,使区域经济烙上强烈的地域性特点。(2)中观性。区域经济是一种承上启下,并有着自己的区域特点的中间性、非均衡性经济,是一种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3)相对开放性。与国家经济相比,区域经济在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运行规则和货币政策等方面是一致的,缺乏国家之间常有的人为障碍,如关税、进口配额、移民限制等,因而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但这种开放性只能是相对的,它受着空间距离和运输成本的制约。 3、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1953年,罗格纳?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探讨了贫困的根源,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其经济中存在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力量”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贫困的恶性循环。他由此得出了著名的结论:“一国穷是国为它穷”。纳克斯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都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他的“贫困恶性循环”包括两个方面:供给方面“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需求方面,同样存在着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纳克期认为,正是资本形成的供求两方面的约束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资本形成不足是“贫困恶性循环”的主要障碍。因此,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就必须大幅度地提高储蓄率,大规模地增加储蓄和投资,加速资本形成。同时他又认为,为了克服发展中国家市场狭小所造成的投资引诱不足问题,即资本形成的需求“瓶颈”,应当采取“平衡增长”战略,即在众多的行业中同步地投资,形成相互的需求推动,以投资带动投资,“供给创造需求”。 4、罗森斯坦大推进理论的主要思想及理论依据。 答案一:“大推进”理论的中心思想: 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增长理论绝大部分就是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和"资本供给不足"的双重发展障碍,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以给经济一次大的推动,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均衡,快速发展,走出"贫困恶性循环". "大推进"理论的依据——三个"不可分性": 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一气呵成,并且达到必要的规模才能使用.否则,资本事实上并未形成,经济增长丝毫得不到促进. 储蓄的不可分性: 储蓄并不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地增长,相反,它的增长是有阶段的.只有当收入的增长超过一定限度之后,储蓄才会急剧地上升,才会使更大规模的投资成为可能. 需求的不可分性: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必须有充分的国内市场或有保证的国际市场才能销售出去,从而收回投资.如果产品不能出口,或国内购买能力太低,大部分产品无人购买,投资也将以失败而告终。 答案二:要克服由于地区市场狭小、投资有效需求不足和资本供给不足的双重发展障碍,发展中国家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即在国家经济各部门同时增加投资,并合理分配投资,满足和增加各方面的需求,使市场扩大,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大幅度投入,以给经济一次大的推动,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均衡、快速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 5、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内在机制。 答:区域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增多或国民产出(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务)量的增多,衡量指标包括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经济发展包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 在互动关系。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如下:一是需求拉动机制;二是供给驱动:要素投入(包括中间品投入)驱动;三是产业传导机制:连锁效应;四是产业集聚效应。 6、简述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异同。 区域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区域经济增长是量的增长,而区域经济发展是质的提高。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是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第三次作业题目及答案

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题(20分) 1.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曲线。 2.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曲线。 4.利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5.个人收入减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6.国民生产总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统计标准。 7.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_______,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_______。 8.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9.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动。 10.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价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20分) 1.劳动的供给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后弯曲 D.是一条水平线 2.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增加 B.土地的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供给不变 D.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减少

2011年—2012年1月自考国贸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课程代码:001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国有丰裕的资本,故它应专门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 ) A.要素禀赋说B.比较成本说 C.绝对成本说D.产品生命周期说 2.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 A.上层建筑B.资本流动 C.自然条件D.社会生产力 3.一定时期内,当一国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时称为( ) A.贸易顺差B.贸易平衡 C.贸易出超D.贸易入超 4.在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加强了关税的保护作用的关税征收方式是( ) A.从量税B.从价税 C.混合税D.差价税 5.我国海关从1992年起采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是( ) A.《协调制度》B.《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目录》 C.《国际贸易标准分类》D.《海关税则目案》 6.在下列的进口许可证制度中,最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是( ) A.公开一般许可证B.特种进口许可证 C.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D.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7.出口国政府减免出口商品的直接税的做法属于( ) A.出口直接补贴B.出口间接补贴 C.出口信贷D.出口行业产业政策 8.世界贸易组织实行的最惠国待遇是( ) A.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B.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 C.“美洲式”最惠国待遇D.“亚洲式”最惠国待遇 9.根据关税同盟理论,下列属于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的是( ) A.贸易转移效应B.促进技术进步 C.加速经济成长D.刺激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