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备份管理手册

合集下载

业务数据备份管理手册

业务数据备份管理手册

业务数据备份管理手册1 目的为保证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数据的可恢复性。

所有业务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核心业务系统、中间业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业务、VSS软件版本控制数据、第三方存管业务以及部门内具备特殊性的数据。

3 相关文件4 职责4.1 备份管理员负责日常备份的策略建立、实施、测试及管理。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备份策略的审批。

4.3 各区域副总经理负责检查自己区域内的备份实施是否正常。

5 程序5.1 备份策略DXC所有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均应备份。

5.2 备份的策划备份管理员根据DXC的业务要求、涉及信息的安全要求和信息对DXC持续运作的关键度,组织各系统分管副总和相应系统管理员共同填写《备份周期一览表》,识别出所有业务的备份周期及实施计划。

《备份周期一览表》应得到DXC总经理的审核批准。

5.3备份策略的实施备份管理员根据《备份周期一览表》按周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使用策略进行自动备份的数据,需要留有自动备份的日志;使用手动备份的数据需留有备份的日志留有《数据备份实施记录》,以备后查。

5.4 对于手动备份和自动备份的数据应做好标识系统自动的备份数据可按照系统规则进行标识。

用磁带进行备份时,应在显著位置标识备份信息,标识规则为“XX日备份数据”;用DVD进行备份时,应由支行机构代码+备份数据的起止日期构成。

手动异机拷贝时,应在目标信息处理设施上建立相应文件夹,文件夹命名应以“源系统拼音首字母缩写”命名,例如核心系统应命名为“HXXT”;子文件夹应根据备份时间进行命名,如“20110501”,表示此文件夹为2011年5月1日的备份数据。

5.5 对备份实施情况进行审查数据完整性的比对及备份介质的审查,对自动备份数据及手动备份数据,备份管理员对数据备份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审查方式是:“在每次备份完成后,检查备份日志,查看备份是否成功”。

审查完成后填写《备份数据审查表》,如需技术支持,请其他人员配合。

上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使用手册说明书

上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使用手册说明书

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使用手册上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DS数据安全产品部版权声明本文档版权归上海上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简称上讯信息),并保留一切权利。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公司和个人不得将此文档中的任何部分包括其中所含的所有资料进行复制、公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传播、散发给第三方。

否则,本公司将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档仅提供阶段性信息,因市场情况变化迅速,所含内容可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随时更新、修改,恕不另行通知。

所以,本文档仅供参考使用,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如因文档使用不当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信息反馈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郭守敬路498号20号楼邮编:201203电话:86-21-51905999 传真:86-21-51905959邮箱:********************目录1产品介绍 (7)1.1产品简介 (7)1.2产品架构 (8)1.3产品功能 (8)1.4工作环境要求 (9)1.4.1安装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客户端系统要求 (9)2安装与卸载 (10)2.1安装前准备 (10)2.1.1安全使用需知 (10)2.2服务器安装 (10)2.2.1硬件导览(产品外观以实物为主) (10)2.2.2硬件安装 (11)2.2.3配置部署 (13)2.3客户端安装 (15)2.3.1Windows操作系统下安装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15)2.3.2Mac OS X操作系统下安装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18)2.3.3Linux操作系统下安装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18)2.3.4Netware操作系统下安装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19)2.3.5Solaris操作系统下安装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19)2.4卸载 (20)2.4.1Windows操作系统下卸载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20)2.4.2Mac OS X操作系统下卸载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20)2.4.3Linux/UNIX/Solaris 操作系统下卸载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21)2.4.4Netware操作系统下卸载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21)3新手上路 (22)3.1.1安装虚拟机快速步骤 (22)4管理平台配置使用说明 (37)4.1数据保险箱管理平台登录 (37)4.2快速设置向导 (39)4.3系统设置 (42)4.3.1系统设置 (42)4.3.2邮件设置 (43)4.3.3网络设置 (46)4.3.4防火墙设置 (47)4.3.5安全套件 (48)4.3.6升级 (49)4.3.7备份/恢复 (49)4.3.8电源设置 (52)4.3.9恢复出厂设置 (52)4.4存储设置 (53)4.4.1磁盘管理 (53)4.4.2加密管理 (56)4.4.3磁盘卷管理 (57)4.4.4热备盘管理 (61)4.5用户管理 (61)4.5.1用户管理 (61)4.5.2群组管理 (62)4.6文件共享 (63)4.6.1共享管理 (63)4.6.2文件管理 (64)4.6.3SAMBA (66)4.6.4FTP (66)4.6.5NFS (67)4.6.6AFP (68)4.6.7ISCSI (69)4.7虚拟平台 (72)4.7.1虚拟机 (72)4.7.2虚拟磁盘 (73)4.7.3安装镜像 (74)4.7.4全局设置 (75)4.8备份服务 (76)4.8.1备份服务状态 (76)4.8.2备份服务管理 (76)4.8.3异地同步复制 (84)4.9系统日志 (87)4.10帮助 (88)5客户端配置使用说明 (88)5.1开始使用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88)5.1.1从系统托盘快速启动(仅限于Windows操作系统) (88)5.1.2登陆对话框 (89)5.1.3语言选择 (90)5.1.4操作主界面 (90)5.1.5用户设定 (91)5.1.6备份日志 (93)5.2设定备份集 (93)5.2.1备份集类型 (94)5.2.2备份来源 (95)5.2.3备份计划任务 (97)5.2.4连续数据保护(CDP) (97)5.2.5加密 (100)5.2.6备份过滤器 (101)5.2.7备份前/备份后命令 (104)5.2.8临时文件夹 (106)5.2.10追踪符号链接(仅适用于Linux/Unix/Mac) (107)5.2.11微软卷影复制服务(VSS) (107)5.2.12保存策略 (108)5.2.13额外备份(离线备份,注销提醒) (111)5.2.14In-file delta(文件中差异备份) (111)5.2.15本地复制 (111)5.2.16在多台电脑上使用一个备份账户 (114)5.3备份 (114)5.3.1数据是如何备份的 (114)5.3.2备份文件到备份服务器上 (115)5.3.3备份文件到本地磁盘(文件种子加载工具) (118)5.4恢复 (119)5.4.1从备份服务器上恢复备份的文件 (119)5.4.2从移动设备恢复备份的数据 (120)5.4.3在线恢复的IP地址限制机制 (121)5.5In-file delta(文件中差异备份)技术 (121)5.5.1概述 (122)5.5.2数据块大小 (124)5.5.3文件大小 (124)5.5.4上传完整文件 (125)5.5.5高级In-file delta(文件中差异备份) 类型 (125)5.6备份/恢复 Oracle 8i/9i/10g数据库 (126)5.6.1要求 (126)5.6.2概述 (127)5.6.3如何备份Oracle数据库(Physical Backup) (127)5.6.4如何恢复Oracle数据库 (131)5.6.5如何恢复单个表空间 (132)5.7第十章备份/恢复 Microsoft SQL Server 7.0 / 2000 / 2005 (132)5.7.1要求 (132)5.7.2概述 (133)5.7.3如何备份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 (133)5.7.4如何恢复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 (137)5.8备份/恢复 Lotus Domino / Notes (138)5.8.1要求 (138)5.8.2概述 (139)5.8.3如何备份Lotus Domino / Notes database(s) / file(s) on Windows (139)5.8.4如何恢复Lotus Domino / Notes database(s) / file(s) (143)5.9备份/恢复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146)5.9.1要求 (146)5.9.2概述 (146)5.9.3如何备份Microsoft Exchange 服务器 (147)5.9.4如何恢复Microsoft Exchange 服务器 (151)5.10备份/恢复 Windows 系统状态 (152)5.10.2概述 (152)5.10.3如何备份Windows 系统状态 (152)5.10.4如何恢复Windows 系统状态 (155)5.11Microsoft Exchange邮件层面的备份/恢复 (156)5.11.1要求 (156)5.11.2概述 (156)5.11.3授权 (156)5.11.4如何对Exchange单邮箱备份 (157)5.11.5如何对Exchange单邮箱恢复 (161)5.12备份/恢复MySQL 服务器 (163)5.12.1要求 (163)5.12.2概述 (163)5.12.3如何备份MySQL server (163)5.12.4如何恢复MySQL 数据库 (168)5.13邮件报告 (168)5.13.1新用户报告 (168)5.13.2忘记密码报告 (169)5.13.3备份报告 (170)5.13.4备份设定更改报告 (173)6关于上讯信息 (174)7产品支持 (175)1产品介绍1.1产品简介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企业对IT系统的依赖性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重要数据和文件以电子格式保存和传递。

(完整版)Oracle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操作手册.doc

(完整版)Oracle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操作手册.doc

1ORACLE 数据库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手册1.1. ORACLE 参数设置进入 CMD 操作界面,使用sqlplus 连接数据库,图例 1 数据库连接操作连接语法: sqlplus system/Oracle2013@orcl参数说明参数说明备注sqlplus 语法命令system 数据库管理员用户名Oracle2013 system 用户密码数据库安装目录的tnsnames.ora 文件中可以找到orcl 数据库连接标示符Oracle11G 目录:C:\app\Administrator\product\11.2.0\dbhome_1\NETWORK\ADMIN图例 2 成功连接数据库环境变量设置 (在 Sqlplus 中执行 )create or replace directory <dir_name> as‘c:\tmpdir’;参数说明参数说明备注dir_name c:\tmpdir 路径名称文件路径也可以是另外的随意目录,用单引号括起来。

图例 3 环境变量设置1.2.数据备份备份脚本: expdp system/Oracle2013@orcl directory=file_pathdumpfile=ARADMIN.dat logfile=ARADMIN.log schemas=ARADMIN参数说明参数说明备注expdp 语法命令system 数据库管理员用户名Oracle2013 system 用户密码数据库安装目录的 tnsnames.ora 文件中可以找到orcl 数据库连接标示符Oracle11G 目录:C:\app\Administrator\product\11.2.0\dbhome_1\NETWORK\ADMINdirectory 文件目录名称导出数据库文件的存放目录dumpfile 数据库文件名称导出数据库文件的文件名logfile 数据库日志文件名称导出数据库的日志文件名称schemas 数据库用户操作:图例 4 数据库备份操作成功导出。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手册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手册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手册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技术手册旨在为数据库管理员提供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详细步骤和技术要点,确保数据库能够在灾难事件发生后尽快恢复,并保护数据的完整性。

第一部分:备份1. 定期备份数据库备份应该成为日常操作的一部分。

建议将备份计划定期安排,以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

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敏感性来决定备份频率,如每天、每周或每月。

2. 分级备份分级备份包括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

完全备份将整个数据库备份到磁盘或磁带上,而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发生的变化部分。

通过分级备份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备份时间。

3. 存储介质选择选择适合的存储介质对于数据库备份至关重要。

可选的存储介质包括本地磁盘、网络存储设备和云存储服务。

需要考虑存储容量、读写速度和数据安全性等因素。

4. 备份验证备份完成后,验证备份文件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恢复一个样本数据库来确认备份文件是否可以成功恢复。

第二部分:恢复1. 选择恢复点当数据库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恢复点。

可以根据备份的时间戳或事务日志来确定最近的备份点。

2. 数据库还原数据库还原是将备份数据重新加载到数据库中的过程。

根据选择的恢复点,可以使用备份文件进行完全还原或增量还原。

还原过程需要保证数据库事务的一致性。

3. 日志恢复在数据库故障或崩溃后,可能存在未提交的事务或部分事务记录丢失的情况。

通过应用事务日志,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最近的一致状态。

4. 测试恢复过程在实际灾难发生之前,测试恢复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进行恢复测试,可以帮助发现备份和恢复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

第三部分:最佳实践1. 多重备份为了数据安全和可靠性,建议实施多重备份策略。

除了常规的定期备份,可以考虑使用磁带库、远程备份和异地备份等方式。

2. 数据库容灾数据库容灾是一种通过在远程地点建立热备份数据库来保障系统可用性的方法。

MySQL数据库备份图文操作手册

MySQL数据库备份图文操作手册

MySQL数据库备份图文操作手册MySQL数据库备份图文操作手册1.简介1.1 数据库备份的重要性1.2 目标读者1.3 文档版本历史记录2.数据库备份概述2.1 什么是数据库备份2.2 数据库备份的目的2.3 数据库备份的策略2.4 备份类型(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3.准备工作3.1 确认备份存储位置3.2 确认备份时间3.3 准备备份工具4.数据库备份操作步骤4.1 登录MySQL服务器4.2 创建备份脚本4.3 执行备份脚本4.4 验证备份文件5.数据库还原操作步骤5.1 确认还原文件的位置 5.2 创建还原脚本5.3 执行还原脚本5.4 验证还原结果6.定期备份的自动化设置6.1 使用定时任务管理工具6.2 设置自动化备份计划7.备份策略优化7.1 压缩备份文件7.2 分割备份文件7.3 备份文件的存储和管理8.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8.1 备份过程中出现错误8.2 还原过程中出现错误8.3 备份文件丢失或损坏附件:备份脚本示例(附上实际备份脚本代码)注释:- 数据库备份: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结构保存到文件或其他存储介质中,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还原。

- 定时任务管理工具:例如cron或Windows任务计划程序,可用于定期执行备份操作。

- 压缩备份文件:通过使用压缩算法对备份文件进行压缩以减小文件大小,节省存储空间。

- 分割备份文件:将备份文件拆分成多个较小的文件,方便存储和传输。

- 备份文件的存储和管理:存储备份文件时应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建立良好的备份文件管理策略。

SQL2000数据库维护计划(数据库备份)手册

SQL2000数据库维护计划(数据库备份)手册

SQL2000数据库维护计划(数据库备份)手册
●首先启动如图1的服务(选择“服务—SQL Server Agent”,点击“开始/继续”,
并将“当启动OS时自动启动服务”打上勾,表示系统启动,服务一起启动,设置好请关闭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
●点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将控制台根目录展开,定位
到(local)(Windows NT);
●展开,出现:
●右击“数据库维护计划点工具”,新建“数据库维护计划”,点下一步,出现如图3,
在如下数据库将自己分店数据库打上勾,
点击二次下一步,调度里点击”更改”,把备份数据的时间改为适合自己门店的时间(早上开始营业时间,比如上场是9:00:00营业,可以将时间设置9:30:00),
点击“下一步”,出现如图:
在点击“更改”,出现如图:
图4
选中“使用此目录(S):通过此按钮更改备份文件夹,建议使用“D:
\ICSQLPOS\databackup”目录,一定不能使用默认备份目录,在“删除早于此时间的文件(R):打上勾,并选择3天。

点击四次“下一步”,再将“数据库维护计划”字样更改“分店数据库备份”,再点击“完成”。

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手册

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手册

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手册一、简介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手册是为了帮助用户学习和掌握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手册主要介绍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数据备份1. 概念数据备份是指将重要数据复制到另一个存储介质,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备份可以在硬件故障、人为错误或其他灾难发生时恢复数据的完整性。

2. 常用备份方法(1)完全备份:将所有数据复制到备份介质,可以提供最完整的数据恢复。

但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较长。

(2)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节省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

恢复时需要先还原完全备份,再应用增量备份。

(3)差异备份: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的所有更改数据,恢复时只需应用最近的差异备份。

3. 数据备份步骤(1)选择备份工具: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备份工具,如操作系统自带备份工具或第三方备份软件。

(2)确定备份目标:选择备份存储介质,如外部硬盘、云存储或网络共享文件夹。

(3)制定备份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备份频率、备份方式和备份保留期限。

(4)执行备份操作:按照备份工具的界面指引进行备份操作,选择相应的备份类型和目标路径,开始备份过程。

(5)验证备份数据:备份完成后,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还原性,确保备份成功。

三、数据恢复1. 概念数据恢复是指在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从备份介质中还原数据到原始位置或另一个设备的过程。

2. 常用恢复方法(1)完全恢复:将完整备份的数据恢复到原始位置,恢复完整的数据集。

(2)增量恢复:先将完全备份还原,再依次应用增量备份,恢复最新的数据集。

(3)选择性恢复:仅恢复特定的文件、文件夹或数据库表,避免恢复大量无用数据。

3. 数据恢复步骤(1)选择恢复工具:根据备份方式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恢复工具。

(2)连接备份介质:将备份介质连接到计算机上,并确保能够正常读取备份文件。

(3)选择恢复源和目标:选择备份源、恢复目标路径和恢复类型。

备份数据操作规程

备份数据操作规程

备份数据操作规程一、概述在信息化时代,数据备份是一个重要的安全措施,能够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为了保障公司数据的安全,提高数据的可用性,特制定此备份数据操作规程。

二、目的通过规范化备份数据的操作流程,确保数据备份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以应对数据丢失、灾害恢复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风险。

同时,也能够提供一个指导性的操作手册,使每个员工都能顺利地进行数据备份工作。

三、操作规程1. 定期备份数据备份应该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和变动频率进行不同层次的定期备份。

具体的备份频率如下:a. 重要数据:每天备份b. 温和重要数据:每周备份c. 普通数据:每月备份2. 确定备份介质备份介质应根据数据量和备份要求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如硬盘、磁带、光盘等。

备份介质应具备可靠性高、容量大、易于管理和迁移的特点。

3. 制定备份计划为了避免数据备份过程中的混乱和遗漏,应制定详细的备份计划。

备份计划应包括备份时间、备份介质、备份内容等要素,并进行合理安排。

同时,备份计划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4. 分级备份为了提高备份效率和节省存储空间,可以采用分级备份的策略。

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和变动频率,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采取不同的备份策略。

例如,可以将重要数据进行完全备份,而对于温和重要数据和普通数据,则可以采用增量备份或差异备份。

5. 定期校验备份数据为了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应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校验。

校验包括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可还原性以及对应数据的正确性。

若发现备份数据异常或无法还原,则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重新备份。

6. 存储备份介质备份介质的存储应高度重视,以免造成数据的丢失或泄露。

备份介质可以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如专门的备份服务器房间或保险柜中。

同时,备份介质应定期进行检测和更换,以防止介质老化或损坏导致备份失效。

7. 灾难恢复测试为了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恢复能力,在制定备份策略后,应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测试。

ISO27001:2013数据备份管理办法

ISO27001:2013数据备份管理办法

数据备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数据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数据的传输、归档、处置安全管理、以及数据备份行为,确保各类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成都万江港利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条定义:本管理办法所指的数据指计算机系统存储的信息,包括战略规划信息、业务决策信息、市场信息、客户信息、项目信息、操作信息、系统信息、财务信息、管理和控制信息、人事信息等。

第二章数据的备份管理第四条数据备份采取定期备份与动态备份相结合的原则。

定期备份按一定周期有计划进行;动态备份是指当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发生较大变动后,实时进行的备份。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数据定期进行备份,在系统变更或较大应用调整前进行一次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备份,并同时同步备份机上相关内容;对系统和应用的配置备份定期进行。

第五条数据备份采用0级备份或增量备份。

数据备份策略的制定应综合系统性能、存储容量、数据量增长速度、业务需求、备份方式、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型号、有效期等因素。

备份策略的制定应考虑在特殊日、版本升级日增加备份(主要系统的数据备份见附件)。

第六条数据备份时,要仔细检查备份作业或备份程序的执行结果,核实目标备份与源备份内容一致,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第七条数据备份时,应及时记录备份情况,包括备份作业,备份周期、时间、内容、数据保存期限,介质型号、介质容量、业务种类、转存情况、异地备份记录、相关变更记录等信息,并进行当日备份的问题记录。

第八条数据备份介质使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存储介质,一般采取定期循环、覆盖使用的策略,但对关键的帐务类数据,备份介质须永久保存。

第九条对数据的保管,应编制数据存储介质保管清单,清单内容应包括介质编号、备份内容、备份时间和保留期限等重要信息。

第十条存放备份数据的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

标识必须使用统一的命名规范,注明介质编号、备份内容、备份时间和有效期等。

第十一条按照数据保存期限,对于到期的数据存储介质应及时进行清理,并将清理后的存储介质转为可用介质。

局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局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局数据备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局内数据备份管理工作,提高数据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业务连续性,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局内所有数据备份工作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具体责任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管理员、运维人员、安全管理员等。

第二章数据备份管理责任第三条数据备份管理工作由数据备份管理员具体负责,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和计划,确保关键数据备份完成并及时更新;2. 定期检查数据备份设备和系统运行情况,确保备份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3. 协调相关部门合理安排备份任务,确保备份工作正常进行;4. 处理数据备份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第四条数据备份管理员应定期组织数据备份工作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备份技能和意识,确保备份工作正确进行。

第五条数据备份管理员应定期对备份策略和计划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备份方案,提高备份效率和可靠性。

第三章数据备份管理流程第六条数据备份管理流程包括数据备份设备选购、备份策略制定、备份计划制定、备份任务分配、备份监控和异常处理等环节。

第七条数据备份设备应选择性能稳定、容量充足的备份存储设备,确保备份数据安全可靠。

第八条数据备份策略应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重要性制定,包括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等方式,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第九条数据备份计划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备份策略,明确备份周期、备份时间和备份内容,确保备份任务定期进行。

第十条数据备份任务应根据备份计划合理分配,确保备份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第十一条数据备份监控应定期检查备份设备和系统运行情况,确保备份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第十二条数据备份异常处理应及时响应和处理,确保备份任务正常进行,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第四章数据备份管理记录第十三条数据备份管理人员应建立备份记录和备份日志,包括备份设备信息、备份任务情况、备份异常处理记录等内容,便于备份工作监督和审查。

第十四条数据备份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备份记录和备份日志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备份记录完整和可追溯。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手册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手册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手册一、引言备份和恢复是数据库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无论是面对意外故障、系统崩溃还是数据丢失,备份和恢复技术都能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手册将深入介绍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技术原理、方法和最佳实践,帮助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者更好地处理数据库相关问题。

二、备份技术1. 完全备份完全备份是将整个数据库的所有数据和对象复制到备份设备的过程。

这种备份方式适用于小型数据库,可以提供最全面的恢复功能并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2. 增量备份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的更改数据。

通过记录数据的增量变化,增量备份可以更高效地进行备份,减少存储空间的使用和备份时间的消耗。

3. 差异备份差异备份是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的所有更改数据。

与增量备份不同的是,差异备份会将更改的数据复制到备份设备中,而不会仅记录增量变化。

尽管差异备份比完全备份更快速,但相对于增量备份,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

实时备份是通过实时复制将数据从主数据库同步到备份服务器,从而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和持续性备份。

实时备份通常用于需要实时数据访问的关键业务系统。

三、恢复技术1. 完全恢复完全恢复是将整个数据库从备份设备中还原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通过完全备份和完整的事务日志,可以实现数据库的完全恢复。

2. 部分恢复部分恢复是只恢复数据库中的某个特定部分的过程,通常在发生故障或数据损坏时使用。

通过差异备份和相应的事务日志,可以实现部分恢复。

3. 热备份和冷备份热备份是在数据库仍然运行的情况下进行备份,不会中断对数据库的访问。

热备份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备份工具和技术,并且需要考虑并发写入数据的一致性。

冷备份是在关闭数据库之后进行备份,这样可以避免正在进行的事务对备份的影响。

冷备份需要确保数据库在备份期间不会进行任何操作,因此备份和恢复时间会相对较长。

四、最佳实践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增长情况,制定备份策略并定期执行备份操作。

根据数据库的重要性,可以选择每天、每周、每月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赖性。

veeam backup 12 使用手册

veeam backup 12 使用手册

veeam backup 12 使用手册第一章:简介Veeam Backup是一款专业的数据备份和恢复软件,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本使用手册将指导您使用Veeam Backup 12的各项功能,并详细介绍软件的安装、配置和操作方法。

第二章:安装2.1 下载安装程序访问Veeam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Veeam Backup 12安装程序。

2.2 运行安装程序双击安装程序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请确保您具有管理员权限,并且满足所需的系统配置要求。

2.3 接受许可协议在安装过程中,您需要阅读并接受Veeam Backup 12的许可协议。

点击“同意”继续安装。

2.4 选择安装位置选择Veeam Backup 12的安装位置。

建议将其安装在系统主硬盘上以获得最佳性能。

2.5 完成安装等待安装程序完成并点击“完成”按钮。

3.1 启动Veeam Backup 12双击桌面上的Veeam Backup 12图标,或在开始菜单中找到并运行该程序。

3.2 连接备份目标首次运行Veeam Backup 12时,您需要连接备份目标。

点击“连接至备份目标”按钮,并根据提示输入备份目标的相关信息。

3.3 创建备份任务在主界面上,点击“创建备份任务”。

按照向导的指示选择要备份的数据和备份目标,并设置备份时间表和其它参数。

3.4 配置备份设置在主界面上,点击“备份设置”以配置备份的高级选项,例如压缩、加密和保留策略等。

3.5 设置恢复选项在主界面上,点击“恢复选项”以配置数据恢复的相关设置,例如目标位置和恢复点的选择。

3.6 定期检查备份定期检查备份任务的运行情况,确保备份任务按计划执行,并且备份数据完整可用。

4.1 执行手动备份在主界面上,点击“手动备份”按钮,选择要备份的数据和备份目标,并手动触发备份任务的执行。

4.2 执行手动恢复在主界面上,点击“手动恢复”按钮,选择要恢复的数据和恢复目标,并手动触发恢复任务的执行。

Avamar备份和恢复oracle数据库操作手册

Avamar备份和恢复oracle数据库操作手册

Avamar备份和恢复Oracle数据库操作手册1.1 Oracle数据库备份首先要进入Sqlplus用archive log list—查看是否开启了归档模式;Oracle做热备份必须是归档模式,同时需要进入mount或open状态。

因此当发现不是归档模式时,需要采用以下步骤先把Oracle修改为归档模式才能正常备份。

1.首先关闭数据库:2.然后重新连接进sqlplus,再把Oracle启动到mount状态,然后修改成归档日志模式,修改完成后打开数据库到open状态(用alter database open 命令):1.2 Oracle数据库恢复注意:在Oracle恢复之前有几项准备工作要做:首先,在执行恢复之前,先关闭Oracle(SQL>shutdown immediate;);然后,删除联机日志和归档日志(或者转移到另外的目录)。

在测试时为了验证Oracle可恢复,在备份完成后删除了一些表,那么恢复前需要删除现有的联机日志和归档日志。

如果不删除日志,由于在恢复时,只会恢复控制文件和数据库,不会恢复日志文件,因此为了避免恢复后控制文件再去读取现有的日志文件(导致再次做删除操作),所以需要删除联机日志和归档日志(防止删除时正好联机日志做了日志切换)。

具体操作:把D盘oracle\product\10.2.0\oradata\test目录下的REDO01.LOG、REDO02.LOG的、REDO03.LOG 三个联机日志删除,然后再把D盘oracle\product\10.2.0下的相关归档日志删除。

再把Oracle启动到nomount状态,可运行如下命令:C:\Document and Setting\Administrator>sqlplus / as sysdba或C:\Document and Setting\Administrator>sqlplus /nologSQL>conn as sysdba;SQL>Startup nomount;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就可以在Avamar上执行恢复:1.登陆Avamar Administrator管理界面,选择“backup and restore”;2.进入“Backup and Restore”界面;1)选择客户机;2)选择Windows Oracle Rman。

XXX公司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管理办法

XXX公司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公司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管理,建立数据强制备份机制,保障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提高计算机系统抗风险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生产运行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管理。

第三条非生产运行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名词解释:常规备份是指在指定时间进行、具有固定备份内容和操作流程的数据备份,包括日备份、月备份、年备份等。

特殊备份是指不定期进行、具有特定备份目的的数据备份,包括应用系统软件备份、数据清档备份和指定数据备份等。

全量备份是指备份生产系统当前所有的数据。

增量备份是指备份自从上次备份操作以来新产生或更新的数据。

全系统备份是指备份整个系统的所有关键数据,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应用数据、数据库数据等保障系统恢复的必要数据。

第二章数据备份分类和保存期限第五条数据备份分为常规备份和特殊备份。

第六条各生产系统应根据业务连续性、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及系统数据安全等级要求制定备份策略,日备份可采取全量备份或增量备份方式,定期进行一次全量备份,最长间隔不超过1个月。

第七条各生产系统须每天进行日备份。

日备份内容包括每天业务操作或批处理影响到的文件、能保障系统快速恢复所需的其它参数文件和数据文件。

第八条各生产系统日备份一式两份,保存期限不少于一个月。

第九条各生产系统须根据业务和系统运行要求,每月完成一次月备份,月备份采用全量备份方式,具体备份时间须在备份策略中明确。

备份内容应包括恢复生产所需的应用程序、数据库、数据库日志及相关目标程序。

生产系统月备份一式两份,长期保存或按业务要求时间保存。

第十条下列情况须进行全系统备份:1、根据业务和系统运行要求,每年至少完成一次年备份,具体备份时间在备份策略中明确。

2、进行操作系统升级、安装系统补丁程序、系统配置重大修改前,进行全系统备份。

3、新系统上线、系统退出服务或改变用途、系统发生故障需保留故障现场数据时,进行全系统备份。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操作手册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操作手册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操作手册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是数据库维护中至关重要的任务。

通过备份数据库,可以保护数据免受硬件故障、人为错误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而数据库恢复则可以帮助我们在数据库出现问题时快速恢复数据并使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手册,以帮助用户正确进行操作。

1. 数据库备份1.1 完整备份:完整备份是将整个数据库备份到磁盘或其他存储介质的过程。

完成完整备份的步骤如下:1) 登录数据库管理系统;2) 选择需要备份的数据库;3) 创建备份文件夹,并设定备份文件的命名规则;4) 执行备份命令,并将备份文件保存到指定文件夹中。

1.2 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是备份仅包含自上次最新完整备份以来所做更改的部分数据和日志的过程。

执行增量备份的步骤如下:1) 登录数据库管理系统;2) 选择需要备份的数据库;3) 检查上次完整备份的时间;4) 创建备份文件夹,并设定备份文件的命名规则;5) 执行增量备份命令,并将备份文件保存到指定文件夹中。

2. 数据库恢复2.1 完整恢复:完整恢复是将整个数据库从备份中还原的过程。

进行完整恢复的步骤如下:1) 登录数据库管理系统;2) 确保数据库处于停止状态;3) 将需要进行恢复的备份文件复制到指定文件夹;4) 执行备份恢复命令,并指定备份文件的路径;5) 等待恢复过程完成;6) 启动数据库,验证数据是否完全恢复。

2.2 部分恢复:部分恢复是将某个表或多个表的数据从备份中恢复的过程。

部分恢复的步骤如下:1) 登录数据库管理系统;2) 确保数据库处于停止状态;3) 将需要进行恢复的备份文件复制到指定文件夹;4) 执行备份恢复命令,并指定备份文件的路径和需要恢复的表名;5) 等待恢复过程完成;6) 启动数据库,验证数据是否部分恢复。

3. 备份和恢复注意事项3.1 定期备份:为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建议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备份频率,并制定备份计划。

3.2 存储介质:备份数据时,应选择可靠的存储介质,例如磁盘、网络存储或云存储等。

veeam backup 12 使用手册

veeam backup 12 使用手册

Veeam Backup 12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数据备份和恢复软件,以下是Veeam Backup 12使用手册的主要内容:
1.安装与配置:指导用户如何安装和配置Veeam Backup 12,包括安装步骤、
配置选项和系统要求等。

2.备份策略与计划:介绍如何创建和管理备份策略,设置备份计划,并定义备
份源、目标、备份频率和保留期限等。

3.备份类型:解释不同的备份类型,如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以
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备份类型以满足不同需求。

4.数据恢复:介绍如何从备份中恢复数据,包括单个文件、整个文件夹或整个
系统的恢复。

5.存储和管理:指导用户如何管理备份存储,包括存储位置、存储介质和存储
策略等,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高级功能:介绍Veeam Backup 12的高级功能,如重复数据删除、压缩和加
密等,以优化备份性能和存储效率。

7.监控与报告:指导用户如何监视备份进度、状态和错误,并提供详细的报告
功能,以便进行故障排除和性能分析。

8.故障排除与支持:提供常见问题的故障排除指南和技术支持资源,帮助用户
解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这本使用手册,用户可以全面了解Veeam Backup 12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从而有效地管理和保护企业的数据资产。

无论是初次使用者还是经验丰富的管理员,这本手册都能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

数据备份管理手册

数据备份管理手册

备份管理手册第一部分备份管理第一章数据备份管理第一节适用范围第1条为安全、准确地进行相关业务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正确处理系统数据备份/恢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特制定本《关于数据备份的管理办法》。

第2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各系统的数据备份/恢复管理工作,负责系统数据备份/恢复的全体人员都应按本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节管理规定第3条备份管理职责:1、负责制定业务数据的备份策略;2、负责制定和实施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全备份策略3、负责业务数据备份实施脚本的制定、执行和文件系统下备份数据的生成;4、负责检查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全备份实施以及数据备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5、负责检查业务数据的备份实施以及备份数据生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6、负责除对支撑系统原始话单、详单外的业务数据备份的光盘转储;7、负责故障情况下的全系统恢复;8、负责光盘备份数据的日常恢复;9、负责备份介质的安全保管;10、负责应用系统业务数据的日常维护。

第4条数据备份管理要求1、操作系统备份的最低频率为每季度一次,数据库全备份的最低频率为每周一次;重要业务数据的最低备份频率为每月一次;2、合理分配和使用备份资源,按时执行备份策略;备份策略延迟不得超过48小时;3、重要数据备份应保证双备份版本,并异地存放;4、备份恢复需求响应应在4小时内制定完成恢复计划,1个工作日内启动系统备份恢复;第5条各系统维护主管必须按《数据备份策略制订流程》为所管辖的系统按备份对象制订周期性的数据备份策略,并填写《数据备份策略表》(附表12),具体包括:1、各应用部门应负责制定业务数据备份策略,填写《数据备份策略表》,提交业务审核后实施;2、《数据备份策略表》应详细说明备份对象的基本情况、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备份内容、备份方案、后备方案;3、备份方式分为全备份、绝对增量备份和相对增量备份;4、备份周期分为天、周、月和其它;5、为每项备份对象的每种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制订一份《数据备份策略表》;6、《数据备份策略表》应按顺序编号,在填写《数据备份记录表》(附表13)的备份对象字段时应使用此编号。

木浪云融合数据管理平台 备份平台用户操作手册说明书

木浪云融合数据管理平台 备份平台用户操作手册说明书

木浪云融合数据管理平台用户操作手册(V5.0)摘要[本文是备份平台用户手册。

手册内容重点针对虚拟化和文件数据库平台的备份、恢复操作说明。

]一部署信息说明内容提要介绍了备份一体机部署位置、网络信息以及如何登陆使用。

1.1部署位置硬件设备位置图。

1.2网络信息分配的系统IP说明。

1.3登陆方式进入操作台及如何修改IP。

1.1 部署位置备份平台服务器部署在中心机房。

1.2 网络信息服务器BMC管理IP:192.168.255.254备份操作平台IP:10.16.36.101、10.16.37.101(千兆)10.16.38.101、10.16.39.101(万兆)。

此为默认IP,可以按照实际网络环境修改。

1.3登陆方式备份平台界面登陆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s:// IP回车即打开管理页面:“账号“处填写默认超级管理员admin,”密码“处输入123456(初始默认可修改)点击对号即进入备份平台操作页面:点击右上角“admin“→点击”网络设置“进入网络信息页面,下图为示例:的地址信息等,填写好后点击下方的”保存并修改网络配置“,下图为示例非现场实施标准:据端口“也要选择”新端口“,之后点击下方”保存并修改网络配置“按钮即可。

二虚拟化平台操作功能说明内容提要详细介绍了数据备份平台功能点,包括虚拟化平台,虚拟机备份,恢复,挂载,迁移及细粒度文件搜索及恢复等功能。

2.1虚拟化本地备份包括虚拟化平台,本地策略设定,虚拟机分组及备份等相关操作。

2.2虚拟机快照操作包括虚拟机快照恢复、挂载、导出、搜索等相关操作。

2.1 本地备份2.1.1 添加虚拟化平台步骤1:进入系统后,在右上角菜单点击“管理虚拟化平台”,进入管理虚拟化平台详情页。

步骤2:点击左上角“添加”按钮,添加相应虚拟化平台信息。

正常的vCenter平台添加后的状态为“在线“:步骤3:点击保存,即可将虚拟化平台信息录入系统中。

添加成功后,等待60-180s,该平台下虚拟机将会显示在虚拟化保护页面列表中2.1.2 修改虚拟化平台信息进入“虚拟化平台“页面:点击“编辑”,进入页面重新编辑IP、账号、密码等信息:填好后点击“保存”即可。

Solarwinds备份操作手册

Solarwinds备份操作手册

Solarwinds备份操作⼿册
Solarwinds6.0备份操作
1、⾸先将数据备份:点击solarwinds 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database utilties—database manager,如下图
打开solarwinds数据库管理器,加⼊本机数据库,右击需备份的数据库NetPerMon,选择backup database备份数据库,填写描述与备份路径和⽂件名,点击OK
2、将备份⽂件拷贝⾄新服务器,在新服务器上安装SQLserver2000并打上SP4补丁
3、安装solarwinds并注册,同样打开solarwinds数据库管理,右击数据库选择restore database恢复数据库(注意此时不要
运⾏软件,否则会弹出配置向导),浏览到刚才备份的⽂件netperfmon.bak,选择路径(例如以下D:\SolarWinds
DB\NetPerfMon.mdf)注意需在D盘下新建⼀个名称为SolarWinds DB的⽂件夹,否则会⽆效,点击OK开始还原,还原时间看备份⽂件⼤⼩⽽定,如果10G左右⼤约需15-20分钟
4、运⾏solarwinds配置向导,使⽤sa登陆SQL服务器,连接数据库选择路径注意选择刚才备份的的D:\SolarWinds DB路径,点击continue直到完成
5、以上步骤只是将数据库⽂件还原,然后需将节点信息还原,⾸先在服务中停⽌solarwinds的服务,打开数据库NetPerfMon —表,点击engines打开表—返回所有⾏
6、将原来servername修改为新的名字,然后将新名称整⾏删除,退出后重新启动Solarwinds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份管理手册第一部分备份管理第一章数据备份管理第一节适用范围第1条为安全、准确地进行相关业务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正确处理系统数据备份/恢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特制定本《关于数据备份的管理办法》。

第2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各系统的数据备份/恢复管理工作,负责系统数据备份/恢复的全体人员都应按本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节管理规定第3条备份管理职责:1、负责制定业务数据的备份策略;2、负责制定和实施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全备份策略3、负责业务数据备份实施脚本的制定、执行和文件系统下备份数据的生成;4、负责检查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全备份实施以及数据备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5、负责检查业务数据的备份实施以及备份数据生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6、负责除对支撑系统原始话单、详单外的业务数据备份的光盘转储;7、负责故障情况下的全系统恢复;8、负责光盘备份数据的日常恢复;9、负责备份介质的安全保管;10、负责应用系统业务数据的日常维护。

第4条数据备份管理要求1、操作系统备份的最低频率为每季度一次,数据库全备份的最低频率为每周一次;重要业务数据的最低备份频率为每月一次;2、合理分配和使用备份资源,按时执行备份策略;备份策略延迟不得超过48小时;3、重要数据备份应保证双备份版本,并异地存放;4、备份恢复需求响应应在4小时内制定完成恢复计划,1个工作日内启动系统备份恢复;第5条各系统维护主管必须按《数据备份策略制订流程》为所管辖的系统按备份对象制订周期性的数据备份策略,并填写《数据备份策略表》(附表12),具体包括:1、各应用部门应负责制定业务数据备份策略,填写《数据备份策略表》,提交业务审核后实施;2、《数据备份策略表》应详细说明备份对象的基本情况、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备份内容、备份方案、后备方案;3、备份方式分为全备份、绝对增量备份和相对增量备份;4、备份周期分为天、周、月和其它;5、为每项备份对象的每种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制订一份《数据备份策略表》;6、《数据备份策略表》应按顺序编号,在填写《数据备份记录表》(附表13)的备份对象字段时应使用此编号。

第6条数据库的备份按照启动模式分RMAN备份及逻辑导出备份。

数据库归档模式,采用RMAN备份要求每周一次,磁带保留3个月。

非归档模式,全备份及重要逻辑导出备份可按照应用情况选择备份频度,最低要求为一个月一次,在磁带中保留3个月,在存储磁盘上保留一份最近版本。

第7条数据库归档日志根据生成快慢情况定制合适的频度,但要求归档日志目录占用率在50%~60%,磁带保留6个月。

由于归档日志是执行精确恢复的重要数据,所以要求双备份版本。

同时为归档模式进行备份。

第8条重要业务数据备份由相关业务人员做备份数据生成工作,如:数据库历史数据、应用参数、配置文件、应用程序等。

导出文件要求采用固定格式的命名方式,通过名称可以辨别导出数据内容及时间。

导出文件存放目录也要求固定一致。

另外,要求生成的日志一同备份,日志文件名与导出文件名相同。

第9条数据库控制文件及参数文件要求每周一次全备份,磁带保留3个月。

第10条当月话单备份要求每周一次全备份,每天一次增量备份,磁带保留3个月。

第11条在线完整月话单备份要求每月一次全备份,磁带保留3个月。

第12条离线话单备份要求每月一次永久保留的全备份,同时为双版本不同磁带的保留方式。

第13条操作系统要求备份根盘所有内容,保证可以将系统故障前状态,每季度一次备份,同时在有系统变动之前及之后做好备份工作。

需要创建引导盘的,保留1至2份。

第14条在保证重要业务数据至少两个版本保留的情况下,尽量以节省介质耗费为原则。

第15条各系统管理员负责备份策略的制定,将制定的备份策略提交备份管理员审核,通过后由备份人员进行实施。

第16条应用系统管理员负责在指定时间前收集并生成文件至指定目录。

备份文件内部内容的有效性由应用系统管理员来保证。

第17条应用系统管理员对于生成文件命名由应用系统管理员统一安排固定规则。

第18条数据库管理员负责制定数据库参数文件、控制文件以及日志文件备份策略的制定;第19条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全备份的实施,其中对于归档模式下的数据库,由RMAN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库全库恢复到当前时间点;对于无法运行归档模式的数据库,定期进行数据库的全逻辑备份,保证数据库全库恢复到最近时间点。

备份管理员负责将数据备份至介质.第20条备份管理员负责将应用重要数据迁移至介质,并提供固定的目录及定制备份的定时策略。

第21条应用系统管理员负责对重要业务数据做备份数据生成工作,并按照固定格式进行命名(注意只能使用英文),存放到指定路径。

备份管理员制订策略定时对该目录下的文件进行备份删除。

如果应用系统管理员没有在策略指定的时间前完成操作,导致数据无法恢复,备份管理员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22条应用系统管理员负责备份策略的更新。

当应用做了调整,备份策略需要更新时,应用系统管理员首先提交备份策略修改申请,批准方可实施;审核通过后,备份管理员应及时更新《备份策略记录表》。

第23条各系统管理员根据策略要求按规定时间将数据放至指定目录。

如没有按策略操作导致备份失败,由相关责任人负责。

第24条临时数据的备份,要求先填写《事件处理协调单》,审核通过后实施。

第25条备份管理员负责每天检查备份策略的执行情况并做记录。

第26条对备份对象实施数据备份必须按相应的《数据备份策略表》实施,并将实施情况填入《数据备份记录表》,具体包括:1、备份对象,填写相应的《数据备份策略表》的编号;2、备份对象的简要说明;3、备份时间,必须填入备份实施开始时间,建议填入备份实施结束时间;4、备份方式;5、备份周期;6、介质编号;7、备份容量。

第27条备份数据恢复实施之前,必须填写《备份数据恢复记录表》(附表14),具体包括:1、备份数据恢复的基本情况,包括恢复类型(测试恢复或正式恢复)、恢复内容等;2、备份数据恢复的方案;3、备份数据恢复的后备方案(数据恢复失败时的处理方案);4、将《备份数据恢复记录表》提交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审核。

第28条备份数据恢复实施完成后,必须将实施结果填入《备份数据恢复记录表》。

第29条相关责任部门必须在备份数据恢复实施之前,对《备份数据恢复记录表》中的备份数据恢复方案和后备方案进行审核;并在备份数据恢复实施之后,对《备份数据恢复记录表》中的备份数据恢复结果进行审核。

第30条相关责任部门必须根据备份数据的性质,制订备份数据的保存时间。

第31条相关责任部门必须以磁带管理台账的方式对磁带进行管理,包括:入库时间、出库时间、备份内容、备份保存时间等。

第32条磁带被写满后,必须及时地从带库取出做异地保存,并贴以标签注明:备份内容、备份保存时间等。

第33条对取出的磁带,必须按不同的失效时间、系统及类别,分别放入固定的存放地点进行保存。

注意:存放磁带时要轻拿轻放,不要造成磁带的硬性损伤。

第34条磁带因损坏(如掐带、硬性损伤等)或超出保存时间而失效,必须在磁带管理台账中记录带号、失效/损坏时间、原备份内容等。

第35条数据备份作业人员必须如实、准确填写各项数据备份作业文档,不得涂改、伪造、隐瞒作业记录。

第36条数据备份作业文档的归档应按《有关日常维护的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条款执行。

第37条数据备份作业人员必须保证通讯联系的24小时畅通,实时响应。

第三节数据备份策略制订流程第38条此数据备份策略制订流程适用于为主机操作系统/高可用性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高可用性软件、应用服务器系统/高可用性软件、网络设备配置制订数据备份策略(《数据备份策略表》)。

第39条数据备份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流程说明:1、填写《数据备份策略表》,说明备份对象、备份对象说明/内容、备份方式、备份周期等基本信息;2、制订数据备份方案和后备方案,并填入《数据备份策略表》;3、如果会对生产系统造成影响,必须先在非生产环境中进行方案验证;4、将《数据备份策略表》和评估结果或实施测试结果一起提交中心领导审批;5、将批准后的《数据备份策略表》归档备份执行。

第四节备份数据恢复流程第40条此备份数据恢复流程适用于主机操作系统/高可用性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高可用性软件、应用服务器系统/高可用性软件、网络设备配置的数据恢复作业。

第41条备份数据恢复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流程说明:1、填写《备份数据恢复记录表》,说明备份数据恢复作业的基本情况、恢复方案及后备方案,并提交相关责任部门批准;2、相关责任部门领导对《备份数据恢复记录表》的方案进行审批;3、如果会对生产系统造成影响,必须先在非生产环境中进行方案验证;4、执行备份数据恢复方案,并将实施结果和介质使用情况填入《备份数据恢复记录表》;5、相关责任部门领导对《备份数据恢复记录表》的实施结果进行确认。

第五节附表第42条本管理办法包括以下附表:附表W_1:《数据备份策略表》附表W_2:《数据备份记录表》附表W_3:《备份数据恢复记录表》第二部分备份策略表第一章CRM备份策略1)crmapp_app1客户端:crmapp2IP地址: 136.224.24.201备份内容:CRM后台程序包备份目录:crmapp2: /data1/weblogic/ear备份类型:文件系统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8:00-9:00保存时间:一个月2)crmapp_app2客户端:crmdb2IP地址: 136.224.24.15备份内容:CRM后台程序备份目录:crmdb2: /data1/webtst备份类型:文件系统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9:00-10:00保存时间:一个月3)crm_arch_backup客户端:crmdb1IP地址: 136.224.24.14备份内容:crm数据库归档日志备份备份目录:crmdb1: /usr/openv/netbackup/ext/db_ext/oracle/crm_arch_backup.sh 备份类型:数据库备份归档备份周期:每小时备份时间:保存时间:一周4)crmdb_hot_backup客户端:crmdb1IP地址: 136.224.24.14备份内容:CRM数据库数据文件备份备份目录:crmdb1: /usr/openv/netbackup/ext/db_ext/oracle/crm_hot_backup.sh 备份类型:数据库备份归档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4:00-8:00保存时间:一个月5)crmdb1_ora_exp客户端:crmdb1IP地址: 136.224.24.14备份内容:crm数据库归档日志备份备份目录:crmdb1: /usr/openv/netbackup/ext/db_ext/oracle/crm_hot_backup.sh 备份类型:数据库备份归档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4:00-8:00保存时间:一个月6)crmintf_app1客户端:zhjk1IP地址: 136.224.24.153备份内容:crm接口程序备份备份目录:备份类型:数据库备份归档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4:00-8:00保存时间:一个月7)crmintf_app2客户端:dzqddbIP地址: 136.224.24.备份内容:crm接口程序备份备份目录:备份类型:数据库备份归档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4:00-8:00保存时间:一个月8)qddb_exp_day客户端:dzqddbIP地址: 136.224.24.备份内容:电子渠道数据库备份备份目录:备份类型:数据库备份归档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4:00-8:00保存时间:一个月9)qddb_key_tab客户端:dzqddbIP地址: 136.224.24.备份内容:电子渠道备份目录:备份类型:数据库备份归档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4:00-8:00保存时间:一个月第二章计费备份策略1)acct_app客户端:acctdb2IP地址: 136.224.24.146备份内容:账务应用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10:00-11:00保存时间:一个月2)acctdb_ora_exp客户端:acctdb1IP地址: 136.224.24.145备份内容:销账库全库备份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17:00-6:00保存时间:两周3)bill_app1客户端:billapp1IP地址: 136.224.24.137备份内容:计费二批应用程序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9:00-10:00保存时间:一个月4)billapp_app2客户端:billapp2IP地址: 136.224.24.138备份内容:计费一批应用程序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8:00-9:00保存时间:一个月5)billapp_raw客户端:billapp2IP地址: 136.224.24.138备份内容:计费一批详单目录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归档备份周期:备份时间:保存时间:两周6)billdb_exp_mon客户端:billdbIP地址: 136.224.24.141备份内容:计费库全库备份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5:00-8:00保存时间:两周7)cjlz_app1客户端:cjlz1IP地址: 136.224.24.205备份内容:采集系统应用程序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0:00-2:00保存时间:两周8)cjlz_app2客户端:cjlz2IP地址: 136.224.24.206备份内容:采集系统应用程序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2:00-3:00保存时间:两周9)cjlz2_cjdata客户端:cjlz1IP地址: 136.224.24.205备份内容:备份原始话单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月15日备份时间:17:00-6:00保存时间:三年10)jfintf_app客户端:zhjk2IP地址: 136.224.24.154备份内容:接口程序备份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11:00-12:00保存时间:一个月11)statdb_detail客户端:statdbIP地址: 136.224.24.142备份内容:C固网详单备份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增量备份周期:每月23日备份时间:17:00-22:00保存时间:三年第三章结算备份策略1)jstx2_fs_backup客户端:jstx2IP地址: 136.224.24.33备份内容:于省内其他系统交互文件备份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周五备份时间:4:30-5:00保存时间:一个月2)zhjsap_fs_yshd客户端:zhjsappIP地址: 136.224.24.30备份内容:原始话单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月全备加每周增量备份时间:全备每月9日19:00-22:00 增量每周五19:00-21:00 保存时间:全备保存五年增量保存2个月3)zhjsapp_1year_backup客户端:jstx2IP地址: 136.224.24.33备份内容:于省内其他系统交互文件备份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月11号备份时间:4:30-5:00保存时间:一个月4)zhjsdb_info_backup客户端:zhjsdbIP地址: 136.224.24.28备份内容:数据库全备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周四备份时间:4:30-5:00保存时间:一个月5)zhjsdb_info_etc客户端:zhjsdbIP地址: 136.224.24.28备份内容:数据库系统配置文件备份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备份时间:保存时间:两周4)zhjsdb_log_backup客户端:zhjsdbIP地址: 136.224.24.28备份内容:数据库逻辑日志备份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两小时备份时间:保存时间:一个月5)zhjsdb_params客户端:zhjsdbIP地址: 136.224.24.28备份内容:数据库中的参数表备份目录: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周四备份时间:14:00-14:30保存时间:一年6)zhfxdb_info_backup客户端:zhfxdbIP地址: 136.224.24.29备份内容:数据库全备备份目录:/Informix/onbar/Informix_onbar_whole_backup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周四备份时间:22:00-23:00保存时间:三周7)zhfxdb_informix客户端:zhfxdbIP地址: 136.224.24.29备份内容:数据库程序备份备份目录:/informix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周三备份时间:3:00-7:00保存时间:一个月8)zhfxdb_log_backup客户端:zhfxdbIP地址: 136.224.24.29备份内容:数据库逻辑日志备份备份目录:/Informix/onbar/Informix_logical_log_backup 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半小时备份时间:保存时间:两周第四章OCS备份策略1)ocs_billing_ticket客户端:ocs1IP地址: 136.224.24.88备份内容:数据文件备份备份目录:/ztesoft/ocs/data;/ztesoft/abm/data 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3:00-3:30保存时间:一个月2)ocs1_billing_fullbackup客户端:ocs1IP地址: 136.224.24.88备份内容:数据文件备份备份目录:/ztesoft/abm/important_bak/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月15号备份时间:0:00-3:30保存时间:三年3)ocs1_balance_fullbackup客户端:ocs1IP地址: 136.224.24.88备份内容:数据文件备份备份目录:/ztesoft/abm/important_bak/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3:00-8:00保存时间:一年4)ocsdb1_cash_arch客户端:ocsdb1IP地址: 136.224.24.90备份内容:数据库归档备份备份目录:/oracle/archivelog_backup.sh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两小时备份时间:保存时间:三周5)ocsdb1_cash_fullbackup客户端:ocsdb1IP地址: 136.224.24.90备份内容:数据库全备份备份目录:/oracle/hot_database_backup.sh 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0:00-3:30保存时间:三周6)ocsdb2_bill_arch客户端:ocsdb2IP地址: 136.224.24.91备份内容:数据库逻辑日志备份备份目录:/oracle/archivelog_backup.sh备份类型:数据库归档备份备份周期:每两小时备份时间:0:00-3:30保存时间:三周7)ocsdb2_bill_fullbackup客户端:ocsdb2IP地址: 136.224.24.91备份内容:数据库全备份备份目录:/oracle/hot_database_backup.sh 备份类型:数据库全备份备份周期:每周日备份时间:3:00-7:00保存时间:三周8)ocsdb2_bill_inc客户端:ocsdb2IP地址: 136.224.24.91备份内容:数据库增量备份备份目录:/oracle/hot_database_backup.sh 备份类型:数据库增量备份备份周期:每周一到每周六备份时间:3:00-7:00保存时间:三周第五章VC备份策略1)vcapp_app1客户端:vcapp1IP地址: 136.224.24.207备份内容:数据文件备份备份目录:/unicard;/webapp;/usr/local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6:00-7:00保存时间:一个月2)vcapp_app2客户端:vcapp2IP地址: 136.224.24.208备份内容:数据文件备份备份目录:/unicard;/webapp;/usr/local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6:00-7:00保存时间:一个月3)vcapp1_orasoft客户端:vcapp1IP地址: 136.224.24.207备份内容:数据库程序备份备份目录:/oracle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月11号备份时间:19:00-20:00保存时间:两个月4)vcapp2_orasoft客户端:vcapp2IP地址: 136.224.24.208备份内容:数据库程序备份备份目录:/oracle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月12号备份时间:19:00-20:00保存时间:两个月5)vcdb_arch_backup客户端:vcdb1IP地址: 136.224.24.209备份内容:数据库逻辑日志备份备份目录:/usr/openv/netbackup/ext/db_ext/oracle/vcdb_arch_backup.sh 备份类型:数据库归档备份周期:每三小时备份时间:保存时间:一周6)vcdb_exp客户端:vcdb1IP地址: 136.224.24.209备份内容:数据文件备份备份目录:/vcfs1/expdata备份类型:全备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4:00-6:00保存时间:一个月7)vcdb_hot_backup客户端:vcdb1IP地址: 136.224.24.209备份内容:数据库全备备份目录:/usr/openv/netbackup/ext/db_ext/oracle/vcdb_hot_backup.sh 备份类型:数据库归档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6:00-9:00保存时间:一周8)vcdb1_orabak客户端:vcdb1IP地址: 136.224.24.209备份内容:全备备份目录:/orabak备份类型:数据文件备份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6:00-8:00保存时间:一周9)vcdb1_orasoft客户端:vcdb1IP地址: 136.224.24.209备份内容:全备备份目录:/oracle备份类型:数据库程序备份备份周期:每月9日备份时间:19:00-20:00保存时间:两个月10)vcdb2_orasoft客户端:vcdb1IP地址: 136.224.24.210备份内容:全备备份目录:/oracle备份类型:数据库程序备份备份周期:每月10日备份时间:19:00-20:00保存时间:两个月第六章经分备份策略1)nmdss1_edw_daily客户端:nmdss1IP地址: 136.224.24.70备份内容:全备备份目录:/arch/back备份类型:数据文件备份备份周期:每天备份时间:22:00-23:00保存时间:三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