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岚《当代中国美学精神理论建构的文化引领作用》阅读练习及答案
哈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高三上十月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到审美与文艺创造上的产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和各家各派思想的产生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我们在考察中华美学精神时,也要充分注意各家各派尤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重要作用。
而论及儒家思想的美学影响,核心的一点就是对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的境界追求。
中华美常精神一向与善和真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
从善的角度来看,儒家把“仁者爱人”看作最高的善。
仁与礼分不开,礼也不能脱离仁。
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即离开了任,礼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孔子所说的“爱人”,又不仅仅是爱自己,而是把爱己与爱人高度统一起来,“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一种真诚博大的人道精神。
培育和发扬这种精神,和儒家所说的“治国平天下”、以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民本主义有密切相联,最终目的在于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而又爱好和平的国家。
因此,这种精神又与为国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分不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说的美,不能脱离以上所说的与最高的善相关的“仁”。
审美与文艺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陶冶人们的情感心理,使它符合“仁”的要求,直至如孔子所说的,使每一个人都以行“仁”为最大快乐。
这也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说的广义上的艺术一“ 乐”所担负的最重要的任务。
这里所说的“乐”,不只指音乐(声乐和器乐) ,还包含诗(歌词)和舞,舞又同舞者的动作节奏和舞者的服装及其花纹色彩有关。
所以,古代的“乐”实际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的表演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愉快,但目的又不仅仅在于引起审美愉快,而是要通过这种愉快去感发人们的“仁”心。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乐何”,即离开了“仁”,“乐”就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可言。
荀子也曾说过,“乐”的作用是为了“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
2024年吕梁市高三语文5月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吕梁市高三语文5月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学衡派是中国近代的一个文化流派。
因《学衔》杂志得名,其代表人物为梅光迪、吴宓。
胡先臻等。
《学衡》杂志的办刊宗旨为“论究学术,阐求真理。
昌明目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数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
学衡派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二十世纪初期,中西文化沟通的观念已在中国知识界得到广泛认同,学衡派成员在出国之前,既接受过传统的启蒙教育,又接受过颇具时代特征的新学教育。
已经具备现代知识结构。
他们的中学素养、西学素养都很高。
在留学欧美期间,他们对西方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而美国学者自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对他们的文化观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学街》杂志曾用八篇文章专门介绍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
新人文主义强调理性的力量,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奉行中庸平和的人生观。
反对个性张扬和情感泛滥。
学衡派成员接受了新人文主义思想,找到了中西文化的契合点,在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引导下反观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确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效部分,可以说,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催生了学衡派。
但是,促使学衡深产生的直接原因来自国内。
二十世纪初期,国内的新文化运动以激进的姿态发展起来,动摇了传统文化的权威地位。
面对这一情况,尚在欧美术学的吴宓等人极为痛心,他们认为,东西方文化正处于大交流时期,双方都在抛弃自己的传统。
又在向对方所抛弃的传统章扰。
新文化运动吸收的西方思想正是“西方所视为病毒者”。
被新文化运动抛弃的传统文化正是西方人所重视的。
他们认为新文化运动一味追求文化欧化。
正在把国家引入歧途。
因此,他们坚定了与新文化运动忧衡以挽救传统文化的想法。
回国后就创办了《学衡》杂志,学衡派以《学痴》杂志为阵地。
通过研究国学和进行实际创作来守护传统文化,通过引进西方文化来拓宽国人的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进行批驳,把自己学派的文化改造思想传播出去。
2024届高考语文(新高考全国Ⅰ卷)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三)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新高考全国Ⅰ卷)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三)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材料一:从近代美学观点看,王国维所用名词似待商酌。
他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就是“移情作用”,“泪眼问花花不语”一例可证。
移情作用是凝神注视,物我两忘的结果,叔本华所谓“消失自我”。
所以王氏所谓“有我之境”其实是“无我之境”(即忘我之境)。
他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所谓“于静中得之”),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实是“有我之境”。
与其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似不如说“超物之境”和“同物之境”,因为严格地说,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须为自我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
“泪眼问花花不语”,“徘徊枝上月,空度可怜宵”,都是同物之境。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都是超物之境。
王国维说:“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他认为“有我之境”比“无我之境”品格较低,不过没有说明此优于彼的理由。
英国文艺批评家罗斯金(Ruskin)主张相同。
他诋毁起于移情作用的诗,说它是“情感的错觉”,以为第一流诗人都必能以理智控制情感,只有第二流诗人才为情感所摇动,失去静观的理智,于是以在我的情感误置于外物,使外物呈现一种错误的面目。
这也只是片面的真理。
情感本身自有它的真实性,事物隔着情感的屏障去窥透,自另现一种面目。
诗的存在就根据这个基本事实。
如依罗斯金说,诗的真理必须同时是科学的真理。
这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
依我们看,抽象地定衡诗的标准总不免有武断的毛病。
“同物之境”和“超物之境”各有胜境,不宜以一概论优劣。
比如陶潜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超物之境”,“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则为“同物之境”。
《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阅读答案
《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阅读答案《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阅读答案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在中国迈向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将一种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现实的文化形象,植入到我们的文化产品与文化表达方式中。
我们不能再以封建社会旧中国的文化特色、民国时代旧社会的文化符号作为我们当代国家的文化标志。
我们现在需要建构与传播的是能够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文化形象,而不仅是那些深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静卧在博物馆里的古董,沉睡在古籍中的文字。
有些古老文化可以作为文化遗产予以保存,但难以进入文化产业的流通市场进行推广。
而不能够进入流通市场的文化产品,无论过去怎样辉煌,都难以承担当代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时代使命。
进而言之,当代中国期望别人认同的并不只是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还是那些能够体现我们时代特征的、绚丽多姿的当代文化。
事实证明,不论是文化的形象建构还是文化的价值推广,一个不可忽略的有效路径是通过商业的路径,采用产业的方式。
文化价值的传播时常是通过文化产品的贸易、文化活动的交流来实现的。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是建构文化形象、体现文化精神、传播文化价值的最佳渠道。
如果将美国的好莱坞电影、BBC的电视、百老汇歌舞,包括美国的牛仔裤、麦当劳都排除在外,美国文化的传播载体还有什么?答案不言自明。
文化传播的规律与本质是相同的,我们不能够舍弃在文化产业的领域里对当代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不能够放弃在大众流行文化中对文化价值的植入,不能够忽视对新兴媒体巨大传播效应的利用。
我们的国产影片曾屡次超过好莱坞进口影片夺取年度单片票房冠军;我们有些品牌性的电视节目尽管创意取自欧美电视市场,但是现在反过来却在节目形态上影响到海外同类的电视节目的设计;我们流行音乐的组合还登上了欢迎外国政要的演出晚会……这些都是能够体现当代中国软实力的文化产品,在某种意义上它们都能作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代言者。
我们需要一系列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当代文化产品。
20240619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A2.D3.B4. ①拉开距离/错位差距②情感系统失衡/远离平衡③反馈和调节④审美价值/艺术感染力【1点1分,意思对即可】5.(1)该笔法有利于拉开人物心理距离,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2)使人物在儿童的躯壳内逾越常规地发展,进而表现作者对情感理想性的吁求。
③有利于展现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深刻性。
【1点2分,答出2点满分】6.C(“羡慕之情”错)7.B(体现其“老监生”的身份不准确,“对祥林嫂的嫌弃”以偏概全)8.回答了上文祥林嫂出逃和绑回的原因。
照应下文祥林嫂再到鲁镇的内容(为下文祥林嫂再到鲁镇做铺垫)。
串联祥林嫂两次出场时外在形象的变化。
答出“结构有波澜,情节更曲折”酌情给分。
【1点2分,共6分】9.最有价值的材料:逼婚再嫁。
(2分)深意:人物命运悲惨;人性冷漠无情;山民野蛮落后;礼教戕害百姓。
【1点2分,答出2点即可。
】如学生答“大伯收屋驱逐”“阿毛之死”并言之有理,给一半分。
10.ACE 11.D (“君”名作动) 12.C(与“艺术成就”无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礼的作用是在坏事发生前就加以禁止,法的作用是在坏事发生后加以处置;法起的作用是比较容易看得见的,而礼起的防患作用就难以被人们所理解。
”【1个分句1分】(2)假如我们凭借着这样大的国家,而自取下策(降低身份)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苟、定语后置、故事、是,1点1分】14. ①《春秋》阐明治世之道(王道),辨明为人处事的法则(人事)。
②《春秋》拨正一个混乱的社会,使其回归正道,切近有效。
③不通晓《春秋》,君臣父子都将承受天下最大的罪名。
(或阐明君臣父子之道)【1点1分,意思对即可】15.B (“就要到水影中苦苦寻觅”错)16.①写风,写云要表现出风云变幻的意态;写花草树木,要写你从花草树木中发现的生机与精神(独特的个性)。
②写大海不是要写大海的外形,要写出大海的波澜变化;写山要突出的是山的嶙峋奇绝。
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E级检测题(三)(解析版)
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E级检测题(三)(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华美学的中心线索与核心观点是“中和之美”。
《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论述揭示了“中和之美”的最主要的内涵。
“中和”的基本意义为含蓄而适当,其地位是“天下之大本”与“天下之达道”,即为天地万物的普遍性的、根本性的运行规律。
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之根本规律。
“致中和”的最终目的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文化讲求天地阴阳各在其位,从而阴阳交感、风调雨顺,万物繁茂。
这是中国文化观念中“天人之和”“阴阳相生”等的理论关怀。
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的源头古代希腊,是以经商与航海为生存方式,与这种生存方式相应的几何哲学与数理哲学等成为其最基本的哲学原则,追求“形式和谐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成为其根本的美学原则。
朱光潜指出,“在早期希腊,思想家们首先关心的是美的客观现实基础。
毕达哥拉斯派把美看成是在数量比例上所现出的和谐,而和谐则起于对立的统一。
从数量比例观点出发,他们找出了一些美的形式因素,如完整、比例对称、节奏等。
”中国古代的“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体现。
中国文化追求人的德行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
中国古代“中和之美”的这种沟通天人的功能,与西方美学沟通感性与理性的功能是迥然不同的。
中国古代的“中和之美”观念,客观上包含着“太极”思维和阴阳相生的观念。
它不同于西方古代、现代哲学与美学的一切主客二分甚至是一分为二的思维模式,而是体现出一种相依相融的古典形态的现象学“间性”思维与“有机性”思维,特别适合于促进审美与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2024-2025学年江西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江西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几千年并不断发展和丰富。
这种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主张从实际材料中获得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以实践效果来检验认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突出了思想认识的来源及其真理性的检验问题。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中已经包含着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萌芽,如《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目就是来自民间生活的原始资料,或者是对这些原始资料的提升。
这表明,在萌生时期,中华文化就有注重采集实际资料的传统,注重从实际资料中抽象和提炼出反映社会生活或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思想。
这种自发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是中华先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言与行、思想与实际、理论与功用的关系,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
《论语》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这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和认识不能固执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必须符合实际;人们在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不一、言过于行都是不合理的。
《荀子》提出“验符论”的思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凡论者,贵其有辩合、有符验”。
这就是强调,人们的言论一定要有事实根据,一定要能够经得起实际验证。
《韩非子》强调,言论必须注重事实和功用,若无事实基础和切实功用,则均为妄言虚语。
这些早期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
汉代大儒王充提出“实知”“效验”思想,强调必须从事实出发,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得出符合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知识。
在他看来,思想和言论“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就是强调从事实中获得认识,以感性经验和亲身实践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第四单元检测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4山西大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
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
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
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 迷娘是歌德在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塑造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意大利少女的形象。
“迷娘”原文为法文“Mignon”,意为“宝贝儿”。
她姓名不详,只因第一次自我介绍时称“人们叫我迷娘”,故而小说中以“迷娘”称呼她。
她早年被人拐卖到德国,流落街头卖艺为生,受尽虐待和摧残,后被威廉搭救并养育成人。
她逐渐对威廉产生了难以言说的爱恋,又时时思念着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最终因为无结果的爱情和无法实现的思乡之情而未老先衰、客死异乡。
“学习时代”的第二卷,歌德写了这样两个情节。
第八章迷娘跳舞。
她的舞姿“矫健、轻盈、敏捷而准确”“她身姿柔软,其严肃庄重却胜于优美悦目”,这唤起了威廉内心的保护欲和同情心,“渴望将这无依无靠的孩子像亲女儿似的装进自己的心坎儿”“用父爱在她心里唤起生活的快乐”。
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漳州四模)语文答案
语文科试题简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1.(3分)【答案】A【简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材料一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尤其是对以审美需求为代表的精神生活需求更为迫切。
”可见,这里的审美需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
2.(3分)【答案】B【简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作者的观点,把握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的能力。
原文说“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过程中,既要将审美文化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促进文明交流和互鉴;也要传承和发掘本土文化价值,满足本国人民的审美需求。
”可见,选项“就必须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推断不成立。
3.(3分)【答案】C【简析】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利用信息进行实证、推理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A项,体现材料二第四段所言普通人对“生活的质量和品味”的追求这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现;B 项,“‘国潮’元素”正是体现材料一第四段言及的“产品审美的符号价值超过使用价值成为消费的主导价值”这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征,及材料二第四段所言“人的衣食住行”“都伴随着审美”这一表现;C项,“充满东方美学的精品节目”体现的是“艺术审美”而非“生活审美”的范畴,不符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一观点。
D项,“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沉浸式体验感”正是体现材料一第四段言及的“通过图像化、视频化、虚拟化对现实世界进行美化,或重新建构美的世界”这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征,及材料二第四段所言“把日常体验提升为审美体验”这一表现。
4.(4分)【答案】①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普遍性的向往和追求;②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企业要顺应社会需求,实现对文化产品的软创新,满足消费者的愉悦体验。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简析】本题主要考查迁移运用材料观点,分析社会现象,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认知能力”。
2024届西南大学附中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西南大学附中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23.1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
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
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它似有若无,无人注意,自在开放。
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
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
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
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
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
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
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
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曲曲地在丛树中逶迤,真把人的心牵向更远。
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亭不灵。
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
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
统编版语文高三上学期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三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题目:《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趋势》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文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快速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同样反映在文学领域。
当代中国文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的风格,而是出现了更多元化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迅速崛起,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另一方面,传统文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试图打破固有的模式,更加注重对人性的深刻挖掘与表现。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加深,中国文学也开始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
请根据以上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A. 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B.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C. 传统文学的模式保持不变D. 文学逐渐远离现实生活2.新世纪以来,什么因素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A. 人口增长B. 经济发展C. 互联网技术进步D. 教育普及3.当代中国文学对于人性的表现有什么特点?A. 忽视了对人性的描写B. 深刻挖掘与表现C. 仅限于表面的描述D. 回避复杂的情感问题4.全球化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哪些影响?A. 隔绝了中国文学与其他国家文学的交流B. 使中国文学更加封闭C. 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国际化进程D. 减少了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数量5.下列哪一项不是文中提到的当代中国文学发展趋势?A. 多元化B. 国际化C. 传统文学的探索创新D. 回归古典文学风格现在让我们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针对上述阅读理解题目,正确的答案如下:1.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B.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2.新世纪以来,什么因素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 - C. 互联网技术进步3.当代中国文学对于人性的表现有什么特点? - B. 深刻挖掘与表现4.全球化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哪些影响? - C. 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国际化进程5.下列哪一项不是文中提到的当代中国文学发展趋势? - D. 回归古典文学风格这就是我们为高三学生准备的一道现代文阅读题及其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A.放旷高蹈哀婉幽咽(yè)B.白露萧萧慷慨唾(chuí)壶C.上马横槊提跋樵(jiāo)渔D.沉郁顿挫抉别跋(bá)文2.文中括号中选用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回荡幽寂横居然B.回响幽寂怒果然C.回响幽冷横果然D.回荡幽冷怒居然3.文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气吞山河B.柔情似水C.月黑风高D.无所不为4.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白发萧骚一卷书不觉涕泗之横集满堂花醉三千客玉箫欲歇湘江冷B.满堂花醉三干客玉箫欲歇湘江冷白发萧骚一卷书不觉涕泗之横集C.玉箫欲歇湘江冷白发萧骚一卷书不觉涕泗之横集满堂花醉三千客D.不觉涕泗之横集满堂花醉三千客玉箫欲歇湘江冷白发萧骚一卷书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政府高级官员透露,IS越来越多地使用人肉盾牌,特别是儿童,以防止联军不对拉马迪等重要区域实行空中打击。
B.由于金融市场的误导,让我们产生了错误的财富增长预期,过度投资和消费,结果背上债务,更值得身处十字路口的我们警惕。
C.选择加入SDR而非另立门户,中国对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的选择为今后在国际金融领域与欧美诸国的博弈与合作埋下了伏笔。
D.“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银幕上的英国特工詹姆斯·邦德之所以魅力十足的原因,离不开植入电影的各大奢侈品牌对他的“包装”。
【答案】1.A2.C3.D4.B5.C【解析】1.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项,唾(tuò)壶;C项,题跋,樵(qiáo)渔;D项,诀别。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回荡”:指(声音等)回响在耳边,发出回声;“回响”:指回声;反响;声音回旋激荡。
这里是想象项羽兵败的场景,叙写《垓下歌》意在突出声音回旋激荡,因此选用“回响”。
②“幽寂”:幽雅寂静,孤独寂寞,一般形容环境;“幽冷”:沉静清冷。
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二
D.从中国书法的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等方面,可以看出 中国书法是一个意象世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本报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伴随信息化时代扑 面而来,教育已发生深刻变化。”近日,在“教育与中国未来”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共享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不是处于移 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共享教 育就无从诞生和发展。
B.传统教育阶段,“有教无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口号;而 进入共享教育阶段,“有教无类”能落到实处,不同类别的人都 能受到很好的教育。
C.共享教育有传统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巨大的发展 潜能,然而受制于经费不足、设施不足等因素,我国一些地区 的成效并不令人满意。
10 / 30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D.尊重每个学习者的意愿和需求是共享教育的前提,在共 享教育体系下,每个学习者可以“随需所获”,同时每个学习者 也是“学以为己”。
C.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制作网络课件会给他们带来新的负 担,为此,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制作高质量的课件 供其他教师共享。
D.作为新生事物,共享教育未来会获得蓬勃发展。在其体系 下,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权被弱化,使用权被突出,教育资源的利 用效率会大大提高。
11 / 30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6.在共享教育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 的看法。(5 分)
D.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艺术,没有西方艺术的形象 模拟,而是以形写神。
2024年新高考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新高考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卷2024年1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人们感受一个民族文化的伟大,往往先是从直观领略其文化创造成果开始,继而才认同其文化观念及其所蕴藏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后者无疑是构成一个民族独特文化身份的内在因素与核心所在。
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语境中,人们就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更多共识,也提出了关于传统再生的各种理论设想,以及实践层面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无缝对接等问题。
中华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与表征,其独特的美学风格与意趣构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核心。
新时代的文化创造离不开对传统艺术资源与美学基因的选择和提炼,文化创新的过程就是对富有时代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审美精神的辨识、认知过程,也是对文化基因进行提纯和重新编码的过程。
因此,继承传统应从文化原点开始,追溯和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与本源,选择传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基因作为创新起点。
从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的关键性概念入手,从中捕捉和把握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或许是实现传统之现代转化的基本进路。
中国古代在文化艺术领域经由长期实践,形成一套独特的美学概念体系,诸如意境、气韵、形神、中道、谐和等。
它既是艺术创作的特征描述,更是艺术观念的特质体现,构成了中华古典审美的重要观念元素。
在这些艺术概念下形成的审美意趣与风格,在世界艺术殿堂中可谓孤标高致、魅力独具。
总体上看,在艺术领域中,西方更多地偏重于具象化、描述式、叙事性的表现,是色彩、画面的视觉冲击与场景讲述,更侧重于诉诸外在感官;而东方中国则偏倚于抽象化、象征式、感悟性的表达,是意境、韵致的营造与境界构筑。
意境美是中国山水画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的特征。
唐中期以来,逐步成熟的文人山水画,在笔墨韵致上更加注重依照主体的想象与意趣进行创作,现实形象退居其次,代之以抽象之形和象征之形,并于其中寄寓主体自身的艺术情怀与境界,由此形成“以形捉神”的独特审美创造方式。
宁夏银川2024_2025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宁夏银川2024-2025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美妙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妙生活的憧憬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动身点和落脚点”。
追求“美妙生活”是中国人民对将来志向生活状态的憧憬和追求,带领广阔人民群众实现“美妙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使命。
要实现美妙生活,必须要弄清晰实现美妙生活的逻辑起点,而这一起点就是人的现实劳动。
②首先,“美妙生活”的主体在劳动中形成。
马克思认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意他的须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须要的手段”。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这种生命活动”是专属于人的特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分的标记之一。
所以,马克思针对人类历史的产生,强调“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美妙生活以发达的生产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前提,但是生活是否美妙首先关乎的就是人的主观感受。
而人的主观感受也会由于个体参与劳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而不同。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制约美妙生活的客观物质因素渐渐降低,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主观感受无法调整和把握。
因此,人的真正主体生成是实现美妙生活的关键,假如真正的主体缺失,那么丰厚的物质基础也就成为摆设,美妙生活也就无从谈起。
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上帝给予的,而是在劳动的过程中生成的。
③其次,“美妙生活”的愿景在劳动中产生。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我们曾经产生过多数关于美妙生活的期盼,早在《尚书·洪范》中就提出了长寿、富足、康宁、攸好德、考终命等关注个人福寿安康的生活志向。
而“大同社会”作为传统中国社会对志向社会的追求的代名词,也无疑表现了中国人对人类社会将来美妙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
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非常不满,痛斥之为名利争夺场。
黄宗羲所理想的学校,是超越功名利禄的文化传承与光大之地,是养士之所,又是涵育与推动思想解放与创新的精神家园。
在黄宗羲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体现思想解放的创新家园。
黄宗羲断然否认皇权与真理的等价性,强调是非不是任何专断的意志所能独裁,必经理性辨析而后定。
其间隐含了黄宗羲对学校的不迷信、不盲从而唯在求真求是的创新寄意。
黄宗羲曾痛斥科举祸国殃民,而其最大的危害则是“取士而锢士”,扼杀教育的启蒙与创新追求,使“经、训”俨然雷池,士人不敢越之半步。
黄宗羲痛斥科举强化了这种盲从迷信的学术风气,使“数百年亿万人之心思耳目,俱用于揣摩抄袭之中”,士林失去了思想的活力和探索的勇气,从而形成严重的“封已守残”。
有鉴于此,黄宗羲大声疾呼要冲破迷信,要学贵独创,学贵自得:“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黄宗羲反对“以水济水”,正是期待学校教育彻底摈弃科举的“锢士”之弊和“空华臭腐”的精神沉沦,而涵育独抒己见的勇气与冲破成见的创新活力。
黄宗羲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
”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是培养、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进而能博取功名利禄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梁。
具体说来是像东汉太学生那样,“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是如宋代的太学生那样,“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是,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
可能正是在此安君保国的意义上,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
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滋蔓出的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
诗品、词话、画论、书法、曲论、剧评、小说评点等等,无
一不细致入微曲尽其妙。
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能分出上中下品,能成为艺术家知音,具备精微的内行品味和深厚的艺术涵养,真的是内行看门道。
在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崇尚文治科举取士的中国,文人趣味便成了审美领域的引领者,权贵和百姓均乐于附庸风雅,文人趣味曲高和寡但自命不凡。
文人因本身就是艺术生产者和专业评判者,尽管常常遭受宗教道德政治文化的强势冲击,但长久看来仍始终把握圈内话语权,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传承系统。
(摘编自杨岚《当代中国美学精神理论建构的文化引领作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古典美学崇尚自然美的倾向。
B.艺术家只有在曲水流觞的雅和渔樵唱晚的俗中才能感悟到艺术的中和之美。
C.实用艺术以器物形式支撑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却没有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
D.因为文人始终把握着圈内的话语权,所以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传承系统。
1.A(B项,流觞曲水只是例子,用“只有在……”说法过于绝对。
C项,原文只是说没有获得传承优势。
D项,要想获得传承系统,还有一个条件是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中士人和僧道追求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是为了更深入体会自然之美。
B.文章第三段用丰富的例证,充分说明了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
C.文章最后两段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中国古典美学产生及传承的独特之处。
D.文章围绕着中国古典美学这一主题,逐层递进地论述了其主要特征和产生特点。
2.D(文章的论证结构应该是并列而不是递进。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体系性美学在产生的过程上有极大区别,后者是自上而下的。
B.如果不读中国古典美学,就无法找到写诗作画的门径,无法成为艺术家的知音。
C.如果审美领域的引领者因为曲高和寡就改弦更张,就很难形成一种传承系统。
D.崇尚文治科举取士,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文人趣味成为审美领域的引领者。
3.B(原文说“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并不意味着不读就找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