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和减轻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岩土工程前期调查和勘察:在进行岩土工程建设前,对工程地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2.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在完成前期勘察后,要根据调查结果合理规划和设计岩土工程,避免在潜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建设,或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加强监测系统建设:建设和完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监测系统,包括地面位移监测、水位监测、应力监测等。

通过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化过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与地下水的关系密切,因此,合理的排水系统建设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采取合适的排水方式,通过引导和控制地下水的流动,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5.加强护坡和加固技术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用相应的工程技术进行加固和防护,如使用护坡技术、加固土体或地质构造等。

这些技术可以增强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6.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建设: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时,及时调动救援力量,采取科学有效的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的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7.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通过法律的约束和政策的支持,提高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总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需要从前期调查和勘察、规划和设计、监测系统建设、排水系统建设、护坡和加固技术建设、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建设以及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四篇)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四篇)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运动、地下水运动、地质构造、地貌发育等原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活动带来威胁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预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专家、技术人员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预防地震、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角度,提出地质灾害预防方案。

一、预防地震灾害:1. 建立完善的地震预警体系:建设地震监测网络,提高预警准确率和时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逃生和防护措施。

2. 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采用抗震设计和施工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一定的震动。

3.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通过开展地震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地震科学知识,培养人们的自救互救意识,提高地震应急能力。

4.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反应流程,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应对能力。

二、预防地面塌陷灾害:1. 加强地质调查和监测:加大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调查力度,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地下水位变动、地下空洞等危险因素,做好预警工作。

2. 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和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面塌陷。

3. 实施土地整治和防控措施:对地面塌陷区进行土地整治和防控,采取固结填土、地下排水等工程措施,增加地基稳定性。

4. 普及防控知识和技能:开展地面塌陷防控培训,提高公众对地表下陷灾害的认识,教育人们如何正确应对和预防地下水调查。

三、预防山体滑坡灾害:1. 加强山体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山体植被,防止大规模砍伐和过度开发,减少山体土壤侵蚀,提高山体的稳定性。

2. 建立山体滑坡监测体系:建立山体滑坡监测网络,通过监测滑坡体的位移、地下水位和地震等数据,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

3. 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对已发现的山体滑坡隐患点进行治理,采取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和水土保持等综合措施,增加山体的稳定性。

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

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

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地质灾害是由自然地质力学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引发的一类自然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这些灾害常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的相关内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

一、地质灾害预警技术地质灾害预警技术是指通过对地质灾害相关因素的监测和分析,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现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地质灾害预警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震预警技术地震预警技术是指通过监测地震前兆信号,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地震。

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震源深度、地震波幅度等参数的分析,可以预估地震的烈度和到达时间,从而迅速采取撤离人员和防止损失的措施。

2.滑坡预警技术滑坡预警技术是通过监测滑坡形变、地表位移和水位等参数,判断滑坡的活动性和危险性。

通过研究滑坡物质的物理力学性质,可以建立滑坡的预警模型,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泥石流预警技术泥石流预警技术主要通过监测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地表径流等参数,判断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趋势。

同时,结合泥石流发生的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可以预测泥石流可能发生的区域和范围,提前采取疏导和警戒措施。

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是指通过建立灾害防控系统,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来减少和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防治技术工程防治技术是指通过修筑护坡、护岸、排涝系统等工程设施,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通过规划和建设防灾工程和应急通道,提高社会抗灾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

2.植被防治技术植被防治技术是通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增加土壤的抗冲刷和保持力,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合理的植被覆盖和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可以稳定山体和土壤,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

3.规划管理技术规划管理技术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城市和基础设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息息相关,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地质环境中,地质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包括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生态修复等。

一、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指对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土壤和岩石进行系统的工程控制和治理。

主要包括地基处理、边坡工程、隧道工程等。

地基处理是指对于土壤地基进行加固或改良,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体加固、针灸加固、土体改良等。

边坡工程是指对于山体边坡进行加固和支护,以防止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

常见的边坡工程措施包括护坡、加固桩、挡土墙等。

隧道工程是指对于地下隧道进行结构加固和排水处理,以防止地质灾害对隧道的破坏。

岩土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对于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常见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

地质灾害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地震监测仪、地质雷达、水土压力传感器等。

通过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得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基于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判断,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以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通过自然生态恢复和人工修建的方式修复地质灾害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地质灾害常常伴随着土石流、滑坡等现象,对于周边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生态修复可以通过种植植被、加固土壤等手段,恢复受灾区域的生态系统功能。

种植植被可以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和抗冲刷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加固土壤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刷和抗滑性能,减轻灾害对土壤的破坏。

生态修复是地质灾害防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灾害产生的损害。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方案和应急预案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方案和应急预案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方案和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是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而制定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的建议:
1.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及时预警各类地质灾害,提醒人们采取措施。

- 强化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开展全面的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确定潜在的灾害风险区域,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防治水平,例如,地震工程、滑坡治理技术等。

- 推进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防护林网建设等方法,加强对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的生态修复,提高地质灾害的抵抗能力。

2.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 建立灾害防治组织机构: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或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统筹协调。

- 健全预警机制:建立灾害预警发布系统,明确各类地质灾害的预警指标和预警级别,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措施、受灾地区的撤离和安置措施、物资和人员调配措施等。

- 做好宣传教育:加强地质灾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建议,实际的具体方案和预案需要根
据具体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灾害风险情况来制定。

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指在岩土工程中,由于地质原因导致的各种灾害。

这些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地面塌陷、地下水涌流等。

对于岩土工程来说,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导致工程的破坏,给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研究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措施十分重要。

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1.地质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的前期,地质勘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地质构造、岩土性质等的详细调查,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采用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如地震勘探、地质雷达等,可以提高勘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抗滑和防渗技术:滑坡是岩土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采用抗滑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滑坡的发生。

常见的抗滑技术包括:增加岩土体的抗滑稳定性,如加固坡面、设置锚固等;利用抗滑结构,如桩墙、挡土墙等;控制地下水位,减小坡面的含水量,从而降低滑坡的风险。

3.防爆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由于蓄积的瓦斯或火药等可燃气体的存在,可能导致爆炸事故。

防爆技术是确保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见的防爆技术包括:控制可燃气体的生成和积聚,如通风、排气等;选择适当的爆破方式和工具,以降低爆炸的风险;合理使用防爆设备和防护措施,如防爆灯、防静电装置等。

4.防治地下水灾害技术:地下水涌流会导致岩土工程中的坍塌和涌水等问题。

采用防治地下水灾害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灾的发生。

常见的防治地下水灾害技术包括: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如设置排水系统、注浆、减水等;加固和加密岩土体,提高其抗渗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以降低渗水的风险。

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通过加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可以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控制水平。

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预测体系,加强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

2.加强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主体和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监管和防控,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是一种由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引发或加剧的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一、搜集地质信息搜集地质信息是地质灾害预防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质灾害易发区、灾害类型、发生时间等基本信息,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卫星遥感、遥感图像解译、地质调查等手段搜集地质信息,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是及时处理、减少灾害损失的关键。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监测地质灾害,如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地形测量技术、地震仪器、水文测量仪等,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和趋势,以便灾害的早期预警和准确预报。

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报群众,做到人员、财产的及时疏散和转移。

三、加强工程防治加强工程防治也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包括抢险、治安加固、预警监测等。

在灾后抢险中,应采取迅速、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人员安全的同时采取控制灾害、清理垃圾、恢复秩序等综合措施。

治安加固则是指对危险性较大的灾害点进行抢险、整治、加固,以便减少灾害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预警监测则是指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常年易发灾害点进行监测,对情况不明的地方要及时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四、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全方位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加强地质灾害宣传教育,倡导科学合理开采和利用地下资源,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积极作用,达到预防、减轻、化解灾害的目的。

总之,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公众和企业的共同配合和努力。

通过搜集地质信息、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工程防治和社会宣传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例(三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例(三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例____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一、背景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制定____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 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灾害损失,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2.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3. 推动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创新,提高防治技术水平;4.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化建设,提高预防和应急管理效能;5. 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工作。

三、主要任务1.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1)完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建立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确保能够及时掌握灾害发生的情况;(2)加强地质灾害预警能力,通过建立地震预警系统、滑坡监测系统等,提前预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3)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地质灾害救援队伍的建设,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

2. 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创新(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研力量的培养,建立健全科研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性研究;(2)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支撑与应用力度,推动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经验和技术。

3.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化建设(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整合各地质灾害数据和信息资源;(2)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3)发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四、落实措施1.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的落实(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提升监测预警系统的覆盖范围和精确性;(2)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3)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4)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调配资源。

地质灾害治理计划措施

地质灾害治理计划措施

地质灾害治理计划措施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是人类社会建设和居住的重大威胁之一。

由于地质灾害的规模、发生频率和成因的复杂性,急需制定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治理计划措施。

本文将探讨地质灾害的常见治理措施及技术。

治理措施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包括人工和自然两种方法。

人工方法包括护坡、加固、构筑边坡防护结构、建设排水系统、增加灌溉设施、导水排泥等。

自然方法包括植被覆盖、边坡改造、地形整治、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

这些预防措施对于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监测措施地质灾害发生前往往有预兆或征兆,因此对地质灾害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十分重要。

监测措施包括传统地质测量、遥感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数值模拟等。

各种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地质灾害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得人们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理。

应急措施当地质灾害发生后,要及时执行应急措施,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

应急措施包括迅速疏散灾区人员、封锁灾害影响区域、抢险救援、疏浚河道等。

应急措施的执行在防止二次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手段预警防范技术新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等,使得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准确性越来越高。

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及早发现某些地区的异常活动,把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使其在第一时间了解和做出反应,有力地减轻了灾害的损失。

排垦技术排垦技术主要是利用机械装备对含有大块石头和土壤的山坡或平原进行开采,分离开来,将石头深嵌入土层,进行固定。

排垦技术能够通过采石、疏游河道等手段,对山坡和平原进行平整加固,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土壤水分调整技术土壤水分调整技术可以减缓土壤含水量快速增加,从而达到减轻土壤压力、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土壤水分调整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水分调整、进行排水、增加草木覆盖、改善土壤结构等方法,使土壤保持持久的水分平衡。

结论地质灾害的治理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和技术手段。

我国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管理措施

我国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管理措施

我国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管理措施【摘要】地质灾害是由地球内部或地表地貌运动引起的灾害。

我国地质灾害严重性体现在频繁发生、损失惨重等方面。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存在不足,防治措施需加强。

加强地质监测预警、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提高防灾能力和减灾效果是应对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可有效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有效防范地质灾害风险,助力我国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质灾害、定义、严重性、类型、形成原因、防治管理现状、防治管理措施、地质监测预警、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防灾能力、减灾效果。

1. 引言1.1 地质灾害的定义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地质灾害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其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而且常常在无人居住的高山、深谷或者偏远地区发生,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地质灾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造成巨大的破坏,给灾区的人们带来极大的恐慌和困扰。

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了解地质灾害的定义及其严重性,对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地质监测预警、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提高防灾能力和减灾效果,才能有效应对地质灾害带来的种种挑战。

1.2 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1. 地质灾害频发:我国位于地质构造活动频繁的地区,加上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变化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频发不断。

每年都有大量的地质灾害事件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2. 影响面广泛:地质灾害涉及到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地域范围,包括山区、平原、海岸等多种地貌类型。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四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四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一、概述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原因导致的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灾害事件,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为了有效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__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按照科学合理、综合治理的原则,制定以下相关措施。

二、地震防治1.加强地震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升地震预警精度和时效。

2.推进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域分级,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3.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系统,强化地震应急演练和培训。

4.加大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土地利用管控力度,对地质灾害风险高的区域限制建设。

三、滑坡与崩塌防治1.制定滑坡与崩塌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2.加强滑坡与崩塌治理技术研发和应用,修复破坏地质环境。

3.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合理用地。

四、泥石流防治1.建立泥石流监测系统,完善预警机制,加强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

2.加强泥石流沟道治理,提升防治效果。

3.加强泥石流易发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控制减少人口和财产暴露度。

五、地质灾害应急救援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责任分工。

2.加强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培训,提升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和发布机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灾害信息。

六、科研和技术支撑1.加强地质灾害科学研究,提升对地质灾害成因及演化规律的认识。

2.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防治水平。

3.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升预警准确率和时效性。

七、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1.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经验。

2.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防治的交流和合作机制,推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经验的交流。

八、宣传和教育1.加强地质灾害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2.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人员队伍建设。

九、预算安排1.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定相关的预算安排。

2.加强对财力、物力的管理和监督,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3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3篇)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我镇地处皖南山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属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灾害点位于镇村小河里组,灾害类型为滑坡,规模主轴长___米,最大宽为___米,估计厚5—___米,体积___万立方米,诱发原因为强降雨,威胁小河里组___户___人,约___万元财产。

一、防治方案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地下水活动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而造成的,我镇拟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防治。

首先在滑坡位置竖立醒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标志牌,同时发放群防群测“明白卡”,加强农户特别是受威胁对象的防治意识;其次,做好对该灾害点的监测工作,设定监测人,做好日常监测数据的纪录,雨季尤其是强降雨期间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再次,要治理灾害点的地表条件,要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保证植被覆盖率,同时适当削方减载,采取支档、避让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二、应急预案(一)灾前预警一方面根据县气象局的异常暴雨天气预报发现监测点出现异常变化时,由办公室提前通知灾害易发点的责任人,发出预警;另一方面根据监测人对灾害点的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判断出险情时发出预警。

预警方式为鸣锣,同时向受害点群众发出警告,要求尽快疏散,尽可能搬离灾害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强___领导成立领导组,由镇长任组长,明确责任,统一部署救灾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明确分工责任,服从___领导,保障救灾效率。

(三)防灾措施根据小河里滑坡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确定险情发生后的撤离路线为向滑坡体的两侧疏散,最后在龙山村路集中,要有___有纪律地在监测人汪___的带领下,尽快逃离灾害点,严禁向灾害体运动前方撤离,尽可能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防灾机构组成1、灾害调查组:由国土所牵头,负责灾情调查上报和监测点的建立,危险区、段、点的确立。

2、宣传教育组:由中学及中心小学牵头,负责防治知识宣传、灾情收集报道。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构造、地貌、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原因所造成的地质现象,对人类安全和生产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下面列举了一些建议。

1.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是防止和减轻地质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应当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演化和趋势,提前预警,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2. 加强地质环境规划和管理对于高风险区域,应制定严格的地质环境规划和管理办法,包括限制开发、加强监管等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干扰,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3. 加强工程建设和维护在工程建设中,应采取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如建设抗震、抗滑、防洪等设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同时,对于已建成的工程设施,应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隐患。

4. 加强科普教育和宣传对于地质灾害的知识和防治方法,应开展针对性的科普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减少人类因不了解防治措施而引发的地质灾害。

5. 加强政府管理和监督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公众的安全和权益。

6.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应当及时启动应急救援体系,实施抢险救灾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 推广环保型生产方式环保型生产方式能够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应加大环保型生产方式的推广力度,减少人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8. 加强地质灾害研究和技术创新地质灾害研究和技术创新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应加强地质灾害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防治地质灾害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9.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地质灾害是全球性的问题,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地质灾害防治的经验和方法,共同应对地质灾害的挑战。

10. 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防治地质灾害的专业技能和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工程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工程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工程措施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在许多地区,地质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工程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工程措施,以期提供有关方面的参考。

一、山体工程防治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陡峭山坡地区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山体滑坡,可以采取一些工程措施。

首先,通过钻探和地质勘测找出潜在的滑坡带,并对其进行监测。

其次,可以采用爆破和挖掘等方式来改变山体的结构,增加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安装抵抗滑坡的支撑结构来减少滑坡风险。

二、泥石流治理泥石流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降雨引起的一种地质灾害。

为了防止泥石流发生,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技术和工程措施。

首先,对于泥石流的形成区域可以进行表土剥离,以减少坡面土壤的侵蚀。

其次,可以在泥石流通道中设置阻挡堤坝,以减缓泥石流流速,降低破坏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植被恢复和保护措施来增加地表的稳定性,降低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三、地面沉降防治地面沉降是由于地下水开采、地质构造调整等因素引起的一种地质灾害。

地面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坏。

为了防止地面沉降,可以采取一些水文控制和土壤加固的措施。

首先,可以合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以降低地面沉降的速度。

其次,可以采用土壤加固技术,如灌浆、夯实等,增加地下土壤的密实度,减少沉降的程度。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工程措施对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山体工程防治、泥石流治理和地面沉降防治是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然而,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灾害类型也存在差异,因此,具体的防治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技术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技术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技术建议1. 地质灾害的“老朋友”地质灾害,这个词听上去有点吓人,但其实它就像个不请自来的“老朋友”,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惊喜(当然不是好玩的那种)。

你知道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泥石流、滑坡、地震这些家伙时不时就会跳出来捣乱。

特别是大雨过后,山坡上的泥土就像被撩拨的火焰,随时可能“噼啪”一声,倾泻而下。

想象一下,如果在家里看电视,突然窗外就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音,那可真是让人吓得心脏要蹦出来了。

1.1 了解地质灾害首先,咱们得了解这些灾害的“性格”。

泥石流,它像个顽皮的孩子,见到水就忍不住要冲下山;而滑坡呢,就像个沉默寡言的大叔,平时一动不动,但一旦发作,哎哟,那可真是风卷残云,绝对不留情面。

所以,了解它们的“性格”,有助于我们在灾害来临之前做好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1.2 灾害频发的区域其实,地质灾害多发的地方,就像是那些年年都有花开的老树一样,总是有迹可循。

我们国家的西南地区,比如说四川、云南,地形复杂,山高水长,这里就特别容易出事。

要是你正在考虑买房,那可得擦亮眼睛,别选在那些“高风险区”!不过嘛,咱也不是要你不去,适当了解一下就好。

2. 防治措施的“高招”既然知道了“老朋友”的性格,那咱就得想办法应对它们。

别担心,这里有一些实用的防治措施,大家可以看看,绝对有用。

2.1 建设工程的“金钟罩”首先,工程建设方面,得像打游戏时加个“金钟罩”一样。

要选择合适的地点,不仅要看风景,更要看土壤的“脾气”。

在设计时,防治措施得充分考虑,比如说坡度、排水系统等等,做到万无一失。

还记得小时候玩沙子吗?一不小心沙子就会滑下来,所以得想办法让它稳稳当当地待在那儿。

2.2 监测与预警系统其次,科技在这里就显得特别重要啦!咱们可以借助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比如监测仪器、卫星遥感等,来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

想象一下,如果能够提前知道泥石流要来了,咱们就能像超人一样,提前撤离,岂不是美滋滋?而且,社区也要建立良好的预警机制,通知大家,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安全。

地质灾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种类及防治措施汇报人:日期:•地质灾害概述•常见地质灾害种类•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目录•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地质灾害概述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定义根据成因和表现形式,地质灾害可分为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震、火山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地质灾害常常导致人员伤亡,特别是地震、滑坡等灾害。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环境破坏地质灾害会破坏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会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030201地震、火山活动、降雨等自然因素是导致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堆载等也会引发地质灾害。

人为因素自然因素02常见地质灾害种类滑坡是指山坡上的土壤、岩石或泥土因自然因素,如地震、降雨或侵蚀,沿着山坡向下移动的现象。

定义滑坡通常发生在具有陡峭山坡的地形,由于土壤或岩石的内部结构改变或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导致山坡失去稳定性。

原因滑坡可能会导致建筑物、道路和农田的损坏,同时也会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影响滑坡泥石流定义泥石流是指大量泥沙、石头和水混合而成的流动体,通常在山区和峡谷地区发生,沿着山坡向下流动。

原因泥石流通常是由于暴雨、地震或侵蚀作用导致的,这些因素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失去稳定性。

影响泥石流可能会导致建筑物、道路和农田的损坏,同时也会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崩塌是指山坡上的土壤、岩石或泥土因自然因素,如地震、降雨或侵蚀,突然向下崩塌的现象。

定义崩塌通常是由于土壤或岩石的内部结构改变或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导致山坡失去稳定性。

原因崩塌可能会导致建筑物、道路和农田的损坏,同时也会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影响崩塌原因地面塌陷通常是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沉降等原因导致的。

定义地面塌陷是指地面突然向下沉陷的现象,通常发生在城市和工业区等地方。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分析地质灾害滑坡是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等原因造成的地质体的移动,长期以来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掌握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

一、地质条件评价技术针对不同地形、地质条件,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技术,以确保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岩性复杂的地区,需要采用综合岩石力学方法进行岩体稳定性评价,结合现场观测和工程实践进行验证,制定出合理的防治方案。

二、工程结构设计技术在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应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例如现代建筑技术、遥感技术、数字地形模型等工具,对滑坡灾害进行结构设计,以确保防治措施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同时,应考虑到施工方法、建造材料等各种因素,提高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三、预测与监测技术预测与监测技术是滑坡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作出调整,减少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种监测技术被应用在预防工作中。

例如,全站仪、GPS、水平仪等能够精确测量位移变化和形变量,预测未来滑坡变形的趋势。

如需实时监测,可以布置遥感传感器等,通过网络传输提供数据支持。

四、防治措施防治措施是滑坡防治的关键步骤之一,根据不同的滑坡形态和地质条件,采取控制、治理或排除的方式进行干预。

常见的方法包括:(1)控制调节法,例如增大坡脚的承载能力、采用人工填土,以增加土体的稳定性。

(2)工程控制法,例如加固和加筋土体、设置排水和防渗措施,以达到稳定、加固和增强地基效果。

(3)综合使用法,例如组合各种防治措施,以提高控制效果和防治能力。

总之,采用预测、评估和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和减灾的目的,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巨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该技术可以通过科技进步不断创新,应用于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施工现场防止地质灾害的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防止地质灾害的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防止地质灾害的技术措施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壳运动、地下水、地震等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

在工程施工现场,由于施工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干扰,地质灾害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因此,为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岩层固结、排水措施、坡面防护等方面,详细论述施工现场防止地质灾害的技术措施。

一、岩层固结措施岩层固结是指通过注浆、喷射混凝土等方式,将松散的岩石固结为坚固的岩体,以提高地质灾害的稳定性。

施工现场通常会采用以下措施来进行岩层固结:1. 注浆加固:通过在岩石裂缝或空隙中注入固化材料,如水泥浆、聚氨酯等,使岩石形成坚固的固结体。

注浆加固可有效增加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岩层变形和滑动的概率。

2. 喷射混凝土:对于岩层较松散或岩体裂缝较多的情况,喷射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固结措施。

喷射混凝土将水泥、砂石、膨胀剂等材料混合后,通过高压喷射技术,将混凝土喷射到岩体内部,形成坚实的支护体。

二、排水措施工程施工现场经常会遇到地下水问题,过多的地下水会导致土体的液化和岩体的失稳。

因此,在施工现场进行地下工程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来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排水措施:1. 井点降水:通过在施工现场钻探井点,降低井点周围的水位,减少地下水的压力。

井点降水常采用打井、注水泵抽水等方式进行。

2. 地下水封堵:对于地下水渗透较大的地层,可以采用封堵措施,如注浆封堵或井点压水等。

通过封堵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地下水的流动,减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

三、坡面防护措施在施工现场,由于坡面的破坏或不稳定,容易引发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

为了保证施工中坡面的稳定性,采取以下防护措施是必要的:1. 建立防护网:通过搭设防护网,将坡面加固,防止坡面的滑动和坍塌。

防护网通常采用高强度合成纤维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耐候性。

2. 植被覆盖:通过在坡面上进行植被种植,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坡面的抗冲击能力。

如何防止地质灾害的建议

如何防止地质灾害的建议

如何防止地质灾害的建议
要防止地质灾害,以下是一些可采取的措施:
1. 普及地质灾害知识:通过开展公共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及其防范措施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如何避免和应对地质灾害。

2. 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测技术和设备,实时监测地质活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过预警系统向公众发布灾害预警。

3.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求严格遵守地质勘察和评估标准,确保工程安全,降低因施工不当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

4. 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避免过度开发或不合理利用土地,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5.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包括应急预案、救援队伍和物资储备等,提高救援效率和响应速度。

6.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行业发展迅速,社会资源的需
求量大大增加,为进一步满足人们的资源需求和行业发展需求,要加强资源的开发。

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人为地质活动增加,地质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容易发生
各种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坑洞等,要有
效避免和解决此类情况,一方面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另一方面就要
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使用,提高地质灾害的安全防范水平,促进社
会经济的稳定长效发展。

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相关
内容以及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频率;损害程度;防范措施
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中,人口增加,为充分满足人们的生存、生活需求,
不同行业迅速发展,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大大增加。

资源开发以及建筑工
程项目的建设,导致地质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地质灾害的面积不断扩大,灾害
规模和灾害频率均在增加,对此,要综合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出地质灾害防治技
术和防治措施,保证人工资源开发行为和开发活动的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对
地质结构方面的破坏和影响。

考虑到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地质结构差异较大,人
工作业活动对地质影响程度不同,产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以及灾害规模均不同,需
要针对性地采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进行积极的防治。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
用也要根据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

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一)滑坡防治技术
在我国的不同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结构不同,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类
型也不同,其中滑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处理滑坡,需要以预防为主,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防治。

导致滑坡的人工因素有多种,在灾害防治中,要控制好地表水,减少水体对坡体影响,在具体实施中,对滑坡区域的地表水尤
其是外围部分地表水,控制在一定的边界内,可以适当修建截水沟,对地表水进
行截留。

如果在地势较低的区域,地表水较多,可以直接修建排水沟,排出水后,减少工程边坡受地表水的影响,也可以应用垂直孔来进行排水,对水平钻孔和盲
沟进行支撑,然后疏导抽干水。

滑坡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水文条件和地
质特征进行科学安排,确定好土体性质再改善土体力学强度。

(二)泥石流防治技术
在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通常可以采用一定的绕
避措施进行有效防治,但是因地势地形的问题导致绕避问题,可以运用排导技术
进行预防和控制。

对泥石流的可能影响范围进行勘察和计量,修筑排导沟,这主
要是对泥石流进行分流和改道,减少泥石流危害下流区域的程度,有效避开农庄
或者是庄家等。

还可以采用拦挡技术,拦挡技术就是起到阻挡泥石流的作用,在
沟道中修建拦砂坝,拦截固体砂石,阻挡较大石块冲击到下流流域,降低泥石流
的危害程度。

此外,还可以根据地区的自然情况,在泥石流下流流域修建专门的
淤泥储备场,对泥石流的泥沙、石块等进行流量上的调节,防止泥石流流量过大
造成对建筑物和植被等的破坏。

(三)崩塌防治技术
防治崩塌可采用的技术类型多样,包括修建护坡、护墙等,对可能存在崩塌
风险的部分进行支撑、阻挡或者是进行崩塌物的拦截,这些均是较为传统的防护
技术,但是应用效果明显,需要根据崩塌原因、崩塌现象等使用。

随着现代技术
的应用和发展,新型高效的崩塌防治技术也开始运用在实践中,例如SNS柔性拦
石网的使用,在具有较大坡度的斜坡可以使用这种新型材料,对落石进行拦截,
防治效果显著,在水电站和矿山等大型建筑施工中可以充分运用。

崩塌灾害的产
生多是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连接在一起的,在植被缺乏、长期大量降雨的情况下,山石出现明显的解体,防治崩塌的过程中可以综合性的运用多种技术,有效
防止和处理灾害情况,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对建筑、人等的危害程度。

二、其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生物措施
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多是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状况有关,在山区,由
于过度的人工开采行为,导致植被破坏、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对此,可以采用生
物措施进行积极地防治。

生物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措施,主
要是指运用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等方式防治地质灾害。

在生物性的种植中,补充
和完善植被系统,使其能够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以及滑坡等地质
灾害的发生。

在运用生物措施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当地的水文
条件进行分析,种植生命力强、能够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植被,可适当扩大植被
的面积,形成较大区域的植被防护体系。

(二)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也是一种人工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包括修建排水工程和截水工程等,两者在
综合运用中,能够起到躲避作用,其他的还包括支护工程和遮挡工程等,对崩塌
以及泥石流等起到控制和防护作用。

工程措施的应用可以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对地质灾害可能危及的区域的建筑物进行加固,或者是在外围一定距离内修
建防护栏、防护坡等也可以对建筑工程起到防护作用,其他的工程措施还包括卸
载工程和压脚工程,此类措施的适用性强,对于切坡引发的滑坡以及排出地表水
等均具有明显的作用,地质灾害防治效果显著。

(三)避让措施
在雨季由于降水量大、降水频次高,因而更加容易引发各种地质灾害,一旦
在某个区域内存在变形斜坡会增加地质灾害的危害范围,对此可以采取避让措施
进行防治。

有关部门可以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对城镇区域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类
型进行分析,制定应急预案,对相关人员和资产等进行转移,提前安置在准备好
的避难点,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设置有效的避让点,是为了起到搬迁的作用,将这种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进行转移和避让,风险预警和风险规避的作用明显。

但是设置的避让点需要采用就近的原则,否则搬迁成本过大,也不利于人员
和资产的快速转移,避让措施和搬迁措施的综合运用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地质灾害
规避效果,也是属于人工性的防护措施,对于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质开采的
规模和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地质损坏程度越来越严重,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各类资源的需求大,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采会造成严
重的地质灾害,给工程建设、项目开发以及人们的居住安全等均会带来不同程度
的影响,因而,要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展开积极的研究,重点了解灾害产生的
原因,研究出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同时,考虑到我国的地质灾害存在分布
分散和突发性强等特点,有关部门需要予以重视,结合实践情况,研究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采取生物措施、工程防治措施或者是避让措施等,有效防止和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廖何森,崔茂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对策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5):223-224.
[2]张煦,孙佳茜.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科技
风,2016(19):87.
[3]郭小斌.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有效措施[J].福建建
材,2016(09):46-48.
[4]朱钰.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资源信息与工
程,2016,31(03):171-172.
[5]修志超.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
发,2016,35(04):67-68+88.
[6]贾志宏.试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防措施[J].科技风,2013(13):128-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