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正式版)
消防疏散楼梯间

1.施工要求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楼梯间及疏散通道的尺寸、位置、材料等符合规范要求。
(2)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楼梯间及疏散通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消防技术标准。
2.验收标准
(1)楼梯间及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高层住宅
增加条款:
(1)每层楼应设置至少两部疏散楼梯,提高疏散效率。
(2)住宅内应配备紧急逃生器材,如逃生绳、逃生梯等。
说明:高层住宅火灾风险较大,增设疏散楼梯和逃生器材有助于提高居民自救能力。
3.写字楼
增加条款:
(1)设置紧急疏散预案,明确各部门、各楼层的疏散路线和责任人。
(2)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应对能力。
消防疏散楼梯间
一、背景与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消防疏散楼梯间作为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生命通道,其安全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为确保人员安全,提高疏散效率,现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消防技术标准,制定本消防疏散楼梯间方案。
二、设计与规范
1.楼梯间设置
(1)楼梯间位置:楼梯间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两端或侧面,便于人员疏散。
(2)定期对防烟排烟系统进行维护训,提高其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意识和能力。
本方案旨在规范消防疏散楼梯间的设计与施工,确保其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发挥生命通道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方案,切实履行职责,共同维护消防安全。
说明:写字楼人员密集,火灾发生时需有序疏散,制定预案和进行演练有助于提高疏散效率。
4.医院及养老院
增加条款:
(1)针对病患和老年人,设置无障碍疏散通道和专用疏散设备。
6.4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建筑构造6.4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5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6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6.4.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 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6.4.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置防烟设施。
2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3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4.5㎡。
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0㎡。
4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 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
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与建设要求

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与建设要求消防疏散楼梯是建筑物内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起到保障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作用。
正确的设计与建设是确保楼梯的功能和效益的基础。
本文将就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与建设要求进行详细探讨。
一、楼梯宽度的要求楼梯宽度是影响疏散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相关规定,室内楼梯宽度应能够容纳人员高峰时的流量,具体要求如下:1. 疏散楼梯的宽度一般不低于1.1米,以确保人员的迅速疏散;2. 对于高层建筑或大型公共场所,楼梯宽度的要求更高,一般不低于1.5米。
二、楼梯坡度及踏步数的要求楼梯的坡度和踏步数对于日常行走和疏散速度都有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进行设计:1. 楼梯的坡度一般控制在30°~40°之间,以保证人员上下楼梯时的舒适度;2. 每个踏步的宽度一般不低于30厘米,高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以保证人员行走时的稳定性。
三、楼梯间及井道的设置要求楼梯间及井道的设计与建设对于整个消防疏散系统的完善至关重要:1. 楼梯间应该采用防火材料进行封闭,确保火灾不会蔓延至楼梯区域;2. 楼梯间内应保持通风顺畅,以减少烟雾对人员疏散的影响;3. 楼梯井道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装置,以提供更好的灭火能力。
四、疏散指示标识的设置要求疏散指示标识是指示人员疏散的重要装置,正确设置能够提高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效率:1. 楼梯间的出口处应设置明确的疏散指示标识,标识应清晰、明亮,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找到疏散通道;2. 指示标识应以图形和文字相结合,包括箭头、疏散通道等,以确保不同人群的识别;3. 标识的高度应适当,以便人员能够迅速发现。
五、楼梯防滑及照明设施的要求在疏散过程中,楼梯的防滑性能和照明设施的良好状态都对于人员的安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 楼梯的踏步表面应采用防滑设计,以减少人员下楼时的滑倒风险;2. 楼梯的照明设施应保持良好状态,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后能够清晰看到楼梯及周围环境。
六、消防设备设置要求除了疏散楼梯本身的设计外,周边消防设备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1. 在疏散楼梯旁应设置灭火器和消防栓等消防设备,以备紧急情况下的使用;2. 消防设备的摆放位置应显眼,并配有明确的标识,以方便人员使用和发现。
消防安全建筑物疏散楼梯的设计和规范

消防安全建筑物疏散楼梯的设计和规范消防安全是建筑物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而疏散楼梯的设计和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内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探讨消防安全建筑物疏散楼梯的设计原则和国际规范。
1. 楼梯位置和数量为了满足疏散的需求,建筑物应有足够数量和合理安排的疏散楼梯。
通常情况下,大型建筑物应设计为多个疏散楼梯。
2. 楼梯宽度和高度疏散楼梯的宽度是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撤离的重要因素。
根据国际规范,公共建筑的楼梯宽度应不小于1.1米,而高层建筑的楼梯宽度应更大,以满足更多人员的疏散需求。
3. 通道和走廊疏散楼梯的设计还需要合理设置通道和走廊,确保人员能够顺利进入楼梯。
通道和走廊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设置任何障碍物,以便人员快速撤离。
4. 楼梯扶手和护栏为了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楼梯应配备扶手和护栏。
扶手的高度和宽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并且护栏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提供适当的支撑和防止人员坠落。
5. 疏散指示标识和照明为了方便人员迅速找到疏散楼梯,建筑物内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此外,楼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适当的照明设施,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并使用疏散楼梯。
6. 防烟措施为了保证疏散楼梯的畅通无阻,建筑物还应考虑安装防烟措施,如防烟门或防烟楼梯间。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烟雾对人员疏散的干扰,提供更安全的撤离通道。
7. 日常维护和检查为了确保疏散楼梯的可靠性和正常使用,建筑物的业主和管理者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如定期检查楼梯的结构和扶手的稳固性,确保疏散楼梯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总结消防安全建筑物疏散楼梯的设计和规范是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安全撤离的重要因素。
合理安排楼梯的位置、数量、宽度和高度,配备扶手和护栏,设置疏散指示标识和照明设施,安装防烟措施,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都是保证疏散楼梯功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关键要素。
以上原则和规范可以为建筑师、设计师和业主提供指导,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能达到国际标准。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0914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烟措施,且供电中断,一般会停止运行,上部楼层的人员只有通过楼梯才能疏散到建筑物的外边,因此楼梯成为最主要的垂直疏散设施。
一、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3.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
4.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5.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宜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不宜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配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6.4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建筑构造6.4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6.4.1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5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6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6.4.2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 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3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4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6.4.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置防烟设施。
2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3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4.5㎡。
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0㎡;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0㎡。
4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 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
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与布置

不燃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石材等,在高温下不易燃烧,能够为逃生者提供安 全的通道。这些材料具有优秀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楼梯在使用过程中 始终保持安全可靠。
难燃材料
总结词
难燃材料在遇火时不易燃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火势蔓延,为逃生者提供更多时间。
详细描述
难燃材料如阻燃木材、难燃塑料等,在遇到火源时不易迅速燃烧。这类材料在经过特殊处理后,能够在一定程度 上延缓火势蔓延,为逃生者争取宝贵的时间。在使用难燃材料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其 防火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与布置需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确保符合法规要求,保障公共 安全。
02
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原则
易达性
01
楼梯应位于显眼、易达的地方,方便人员快速找到 并使用。
02
楼梯的入口处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以免影 响疏散。
03
楼梯的宽度和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人员能够 快速通过。
安全性
楼梯的结构应牢固稳 定,能承受一定重量 和压力。
对于需要更换的消防设施和照明设备,应及时采购并更换,避免影响紧 急情况下的使用。
对于维修过程中可能影响消防疏散楼梯正常使用的,应提前通知相关人 员,并尽快完成维修工作。
安全教育
对使用消防疏散楼梯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告知 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定期组织消防疏散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疏散能 力。
对于新员工或外来人员,应进行消防疏散楼梯的 安全教育,确保其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
楼梯的布置应考虑建筑物的特点 和使用功能,合理规划疏散路线
。
楼梯的设计应考虑未来可能的变 化,如建筑物的改建、扩建等,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
2023年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2023年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而高层建筑中的消防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作为高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居民和办公人员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2023年对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要求有以下几点:一、康复设计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计应考虑到有特殊需求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
楼梯间的通道应保持足够的宽度,以容纳轮椅和其他辅助设备的通过。
楼梯的坡度、踏步高度以及扶手的设计都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以减少特殊人群在疏散过程中的困难。
二、良好的通风条件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保障人员在疏散途中不会受到炙热空气的威胁。
楼梯间应具备合适的通风系统,能够及时将疏散途中产生的烟雾排出。
消防疏散楼梯上应设置适当的通风口,以保持楼梯区域的通风畅通。
三、明显的标示和指示灯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应设置明显的标示和指示灯,以指示人员疏散的方向。
标示和指示灯应能够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清晰可见,包括正常光照和紧急情况下的照明。
标示应包括火灾报警器、消防器材的位置以及应疏散到的安全出口的指示。
四、紧急照明和应急电源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应具备紧急照明和应急电源,以保障在火灾发生时,楼梯和楼梯间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
紧急照明系统应具备自动开启的功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亮起,确保人员迅速找到疏散的路径。
应急电源也应具备自动切换功能,在停电情况下能够及时提供电力供应。
五、防火材料和防火门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应使用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材料。
防火门的设计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起到有效的隔离作用。
防火门应具备自动关闭、自动锁定的功能,确保楼梯和楼梯间的进、出口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自动关闭,阻止火势蔓延。
六、定期维护与检查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定期维护与检查是确保其运行正常和可靠的重要手段。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消防疏散楼梯是指利用楼梯进行火灾逃生的通道,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火灾发生时,楼梯通道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通道,使人们能够快速、有序地逃离火灾现场,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与建设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消防疏散楼梯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在建筑物内部,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疏散楼梯,并且要保证其位置布局合理。
一般来说,消防疏散楼梯的位置应该分布均匀,覆盖整个建筑物的各个区域,方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最近的疏散通道。
同时,消防疏散楼梯应该安放在楼层的两个不同位置,以便在一侧发生火灾时人们能够通过另一侧的疏散通道逃生。
其次,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要合乎规范。
消防疏散楼梯的宽度是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消防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
在一般情况下,楼梯宽度应大于1.2米,当人员流量较大时,应相应增加楼梯的宽度。
此外,消防疏散楼梯的梯段高度和踏步宽度也需要符合规范,以确保人们能够舒适地通过楼梯通道。
此外,消防疏散楼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火灾烟气的排出。
火灾发生时,烟气会快速充满整个建筑物,妨碍逃生,甚至导致人员窒息。
因此,在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中要考虑烟气排出的方式。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将烟气排出到室外,通过设置合适的烟气排烟口,将烟气引导至室外。
另一种方式是利用消防疏散楼梯自身的设计来排除烟气,比如设置有防烟门、防烟垂壁等。
同时,消防疏散楼梯的建设要考虑人员逃生的安全性。
在楼梯通道的设计中,应设置防滑的楼梯踏板,以防止人们在逃生过程中因脚下滑动而摔倒。
此外,消防疏散楼梯的扶手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扶手的设置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使人们在爬楼梯时更加安全。
最后,消防疏散楼梯的维护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疏散楼梯的各个部分,确保其正常工作,是预防火灾和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此外,还需要设置相应的标志和指示牌,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人们能够快速找到疏散通道。
(消防安全)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烟措施,且供电中断,一般会停止运行,上部楼层的人员只有通过楼梯才能疏散到建筑物的外边,因此楼梯成为最主要的垂直疏散设施。
一、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3.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
4.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5.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宜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不宜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配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7.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过10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度不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大于60°的金属梯。
8.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
9.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离地面3.0m高处设置。
10.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
2个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

2个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摘要:一、前言二、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标准三、两个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规定四、保持疏散间距的重要性五、结论正文:一、前言消防楼梯作为建筑物的重要安全设施,对于火灾发生时的疏散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消防楼梯时,疏散间距是一个关键参数,影响着人员在火灾中的疏散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两个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问题。
二、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标准根据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的规定,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应满足以下标准:1.楼梯间应设有至少两部楼梯,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有足够的疏散通道供人员使用。
2.楼梯间之间的距离应根据楼梯的宽度、高度、倾斜度等因素确定,以保证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安全。
三、两个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规定在实际建筑设计中,两个消防楼梯之间的疏散间距应满足以下要求:1.两个消防楼梯应分别设置在建筑物的两侧,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可以从不同方向进行疏散。
2.两个消防楼梯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增大,以防止火灾扩散和烟火蔓延。
具体距离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火灾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
四、保持疏散间距的重要性保持适当的疏散间距对于火灾疏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有利于人员的快速疏散:适当的疏散间距可以缩短疏散时间,提高疏散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2.有利于防止火灾扩散:两个消防楼梯之间的距离可以起到隔离火源的作用,降低火灾蔓延的速度。
3.有利于烟气的排放:适当的疏散间距有利于烟气及时排出,提高疏散通道的能见度,增加人员的安全性。
五、结论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对于火灾疏散工作至关重要。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三篇)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烟措施,且供电中断,一般会停止运行,上部楼层的人员只有通过楼梯才能疏散到建筑物的外边,因此楼梯成为最主要的垂直疏散设施。
一、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3.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
4.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5.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宜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不宜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配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7.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过10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度不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大于60°的金属梯。
8.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
9.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离地面3.0m高处设置。
10.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
建筑物消防逃生楼梯规范

演练应模拟真实的火灾场景,以 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
演练结束后,应进行总结和评估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
化。
05
违反规范的后果和应对 措施
法律责任
法律制裁
违反建筑物消防逃生楼梯规范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包括罚款、监禁等。
民事责任
违反规范导致火灾等事故发生,相关责任人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应急照明
楼梯间应设置应急照明灯 具,确保在火灾断电的情 况下仍能提供足够的照明 。
疏散导流图
在楼梯口附近应设置疏散 导流图,指导人员按照最 佳路线进行疏散。
04
消防逃生楼梯的维护和 管理
定期检查
消防逃生楼梯应定期进行安全检 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
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楼梯的完整性 、照明、指示标志、消防设施等 ,以及任何可能影响逃生能力的
建筑物消防逃生楼梯规 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消防逃生楼梯的基本要求 • 消防逃生楼梯的设计 • 消防逃生楼梯的维护和管理 • 违反规范的后果和应对措施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确保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
消防逃生楼梯的主要目的是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为建筑物内的人员提供安全、快速的疏散通道。
。
逃生楼梯应保持畅通,禁止堆 放杂物,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
能够快速通过。
逃生楼梯的照明、指示标识等 设施应完善、清晰,以便人员
快速识别。
定期对消防逃生楼梯进行检查 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1
02
消防工程管理规范中的建筑物疏散楼梯要求

消防工程管理规范中的建筑物疏散楼梯要求在消防工程中,建筑物的疏散楼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疏散楼梯的合理设计和规范要求,对于保障人员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设计要求、材料选择、施工要点等方面,探讨消防工程管理规范中的建筑物疏散楼梯要求。
一、设计要求1.楼梯宽度:根据消防工程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筑物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根据楼层人数和疏散速度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来说,每个楼梯宽度不应小于1.1米,主楼梯宽度不应小于1.5米,使人员能够快速、顺畅地疏散。
2.楼梯坡度:楼梯坡度是指楼梯台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根据规范要求,楼梯的坡度一般不应大于30度,以免人员在疏散过程中产生不适感或摔倒。
3.楼梯间距:楼梯之间的水平距离也需要符合规范的要求。
一般来说,楼梯之间的间距不应大于12米,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其他疏散通道。
二、材料选择1.楼梯扶手:楼梯扶手的选材应符合消防工程管理规范的要求。
通常采用不燃材料,如铁、不燃塑料等,以防止火灾蔓延。
同时,扶手的高度和尺寸应便于人员抓握,确保疏散过程中的安全性。
2.楼梯踏面:楼梯踏面的材料也需要选择防火性能好的材料,如防火砖、石材等,以增加楼梯的耐火性。
此外,踏面的防滑性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以防止人员在滑倒时造成伤害。
三、施工要点1.楼梯通道标识:根据规范要求,在楼梯通道的适当位置设置标识,方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疏散通道。
标识应采用明显的指示符号和文字,并保持清晰可见,以便于人员辨认。
2.灯光照明:为了确保楼梯通道在火灾或断电情况下仍能正常使用,疏散楼梯的照明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应选择应急照明设备或备用电源,以保持楼梯通道充足的照明亮度。
3.楼梯防烟措施:根据消防工程管理规范的要求,楼梯通道应设置防烟门或采取其他防烟措施,防止烟气向楼梯通道蔓延,影响人员的疏散速度和安全。
综上所述,消防工程管理规范中对建筑物疏散楼梯的要求包括设计要求、材料选择和施工要点等方面。
2个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

2个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概述在建筑物中,消防楼梯是保障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的重要通道。
为了确保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是需要严格遵守的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2个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消防楼梯疏散间距的定义消防楼梯疏散间距是指两个相邻消防楼梯之间的水平距离,它是为了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从一个楼梯转移到另一个楼梯,以提高疏散效率和安全性。
消防楼梯疏散间距的要求根据相关的消防法规和标准,2个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最大疏散距离疏散距离是指人员从火灾发生地点到达最近的消防楼梯的距离。
根据规定,最大疏散距离不得超过30米。
这是因为在火灾发生时,人员需要尽快远离火源,而较长的疏散距离会增加疏散时间和风险。
2. 楼层覆盖范围消防楼梯的疏散间距还需要考虑楼层的覆盖范围。
通常情况下,每个楼层应该有至少两个独立的消防楼梯,以确保人员能够迅速疏散。
如果楼层面积较大,可能需要增加更多的消防楼梯来满足疏散需求。
3. 楼梯宽度消防楼梯的宽度是保证人员能够快速、顺利疏散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规定,每个楼梯的宽度不得小于1.2米,确保人员能够同时通过。
此外,楼梯的宽度还需要根据楼层的人员密度进行合理确定,以确保疏散通道不会拥堵。
4. 楼梯之间的距离两个相邻消防楼梯之间的距离也是消防安全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根据规定,两个消防楼梯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
这是为了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即使一个楼梯被火势封锁,人员仍然能够通过另一个楼梯进行疏散。
消防楼梯疏散间距的设计与布局为了满足消防楼梯疏散间距的要求,建筑设计师需要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过程中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 楼梯位置消防楼梯的位置应该合理选择,以便人员能够迅速到达并使用。
通常情况下,消防楼梯应该位于建筑物的两端,或者分布在建筑物的不同区域,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接近并使用最近的楼梯。
2. 楼梯数量根据楼层的面积和人员密度,需要合理确定消防楼梯的数量。
消防疏散楼梯间

消防疏散楼梯间消防疏散楼梯间是建筑物中十分重要的区域,它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扮演着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快速撤离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消防疏散楼梯间在建筑安全中的作用、设计与管理要点等方面。
一、消防疏散楼梯间的作用消防疏散楼梯间是作为建筑物主要疏散通道的关键部分,它能够提供安全、迅速的撤离通道,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具体作用包括:1.1 保护生命安全:消防疏散楼梯间是人员疏散的主要通道,拥有良好的设计和管理能够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快速逃生,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1.2 阻止火势传播:消防疏散楼梯间作为防火分隔区域的一部分,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火门等设施,有效阻止火势传播到楼梯间,为人员撤离争取宝贵的时间。
1.3 提供安全撤离通道:合理设计的消防疏散楼梯间能够提供宽敞、通风良好的通道,方便人员快速撤离。
二、消防疏散楼梯间的设计要点2.1 楼梯间结构:消防疏散楼梯间应设置独立的楼梯井,与主体建筑相互分离,采用耐火材料作为隔墙,确保消防防火性能。
2.2 通风与照明:消防疏散楼梯间应设置通风和照明设施,确保紧急情况下的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减少恐慌情绪。
2.3 防火门与消防设施:楼梯间的每扇出入口均应设有防火门,并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以便火灾发生时进行紧急处理。
2.4 人员容量与标识: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规模,合理确定楼梯间的人员容量,同时设置安全标识,明确疏散通道和出口位置。
三、消防疏散楼梯间的管理要点3.1 定期维护与检查:定期对消防疏散楼梯间进行维护和检查,保证楼梯、扶手、照明、通风等设施的正常运行,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2 停车禁止与易燃物管理:楼梯间应严禁停放车辆及堆放易燃物品,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3.3 布局与防堵:消防疏散楼梯间不得设置在易燃物储存区域,同时确保疏散通道不被物品阻塞。
3.4 应急沟通:消防疏散楼梯间应设立紧急电话或应急通讯设备,方便人员与外界沟通。
结论:消防疏散楼梯间在建筑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员疏散的主要通道,对于保护生命安全和减少火灾损失至关重要。
消防安全建筑物疏散楼梯设置大全

消防安全建筑物疏散楼梯设置大全消防安全是建筑物设计和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疏散楼梯的设置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为您介绍消防安全建筑物疏散楼梯的设置大全,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及时、有序地疏散。
一、基本原则1. 疏散楼梯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用途和人员数量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置。
2. 疏散楼梯应与主楼梯相分离,避免交叉使用,以保证人员有足够的疏散空间。
3. 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火、防烟、防毒的材料和装修,以延缓火灾蔓延和提供疏散安全通道。
二、室内楼梯设置1. 室内楼梯应按照建筑规范的要求设置,包括楼梯的坡度、踏步的深度和高度等。
2. 室内楼梯的数量和宽度应根据人员数量及建筑面积合理确定,确保能够容纳并快速疏散所有人员。
3. 室内楼梯的出口应设置在不同的位置,避免单一出口造成人员拥塞。
4. 室内楼梯的楼层间距应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以防止火灾蔓延到上下楼层。
三、室外疏散楼梯设置1. 室外疏散楼梯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进行设置,确保人员能够安全地从建筑物外部疏散。
2. 室外疏散楼梯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不同位置,避免集中在同一侧面,以防止人员拥堵和楼梯燃烧导致疏散困难。
3. 室外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人员容量以及每分钟疏散的人数来确定,确保足够的通行空间。
四、紧急疏散通道设置1. 紧急疏散通道是连接室内和室外疏散楼梯的重要部分,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不同位置,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地疏散到室外。
2. 紧急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被障碍物、储物物品等堵塞,以确保人员迅速通过。
3. 紧急疏散通道应配备应急照明设备,在黑暗条件下提供足够的光源,便于人员疏散。
五、标识和指示牌设置1. 消防安全建筑物疏散楼梯的设置需要配备明显的标识和指示牌,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疏散通道。
2. 标识和指示牌应设置在楼梯口、走廊、隧道等明显位置,采用防火、防烟、防水的材料,并配备应急照明。
3. 标识和指示牌应清晰、明确,采用易于理解的图案和文字,确保人员能迅速理解和遵循指示。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范本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范本一、背景介绍在建筑物中,特别是高层建筑物中,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计与建设非常重要。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合理设计可以保障人员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的快速疏散,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本文将介绍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范本设计。
二、楼梯设计原则1. 通道尺寸:楼梯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
通常,每层楼应设置不少于两个疏散楼梯间,其宽度不小于1.2米。
2. 梯级与台阶:楼梯的梯级高度和台阶宽度应符合设计规范,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通常梯级的高度不超过20厘米,台阶的宽度不小于30厘米。
3. 扶手设计:楼梯的扶手应设置在合适的高度,以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稳定身体。
扶手的高度一般为0.9米至1.1米之间。
4. 疏散标志:在楼梯间应设置合适的疏散标志,如逃生指示标志、疏散标志等,以指导人员快速疏散。
三、消防疏散楼梯设计要点1. 位置选择:消防疏散楼梯应该设置在建筑物的两端或两侧,确保每个房间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到达疏散楼梯。
2. 安全门与防烟门:在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入口处,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门和防烟门,以防止火灾或烟雾蔓延到楼梯与楼梯间。
3. 通风与明亮:疏散楼梯与楼梯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光线,以提升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
4. 楼梯间的消防设备:每个楼梯间应设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灭火。
四、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范本设计1. 功能分区:根据建筑物功能和使用要求,将楼梯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分区,如办公区、商业区、住宅区等,以方便人员疏散和管理。
2. 纵深设计:为了减少楼梯和楼梯间的占地面积,可以采用纵深设计,即将楼梯轴线延长,并设置疏散平台或转角,以提供人员疏散时的休息和转向空间。
3. 防火分隔:为了防止火灾在楼梯间蔓延,可以在楼梯与楼梯间之间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门,以隔离烟雾和火焰,以保护人员的安全疏散。
疏散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分不清楚?看这里(1)

2017年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中,有不少考生会把疏散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三个概念弄混淆,不少考生向优路教育建议,希望能把这三个楼梯间的区别介绍下。
今天优路教育从三个楼梯间的设置要求、适用范围等方面详细介绍下三者的区别。
设置要求:一、疏散楼梯间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7.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注: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2.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直通室外,确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用楼梯间,确需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二、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间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疏散通道,在消防设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作为主要疏散通道,具有直接影响人员疏散速度与安全的重要性。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计,并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布置。
首先,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应满足人员疏散的基本要求。
根据消防规范的要求,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根据楼层使用人数确定,一般为人员流量除以单位流量所需的最小宽度。
在选择材料方面,消防疏散楼梯应选用不燃材料,避免火灾发生时楼梯的燃烧,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其次,消防疏散楼梯的布局应符合逃生的需要。
疏散楼梯的位置应合理布置,便于居民或使用人员快速到达并进行疏散。
在建筑物不同楼层之间,消防疏散楼梯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楼层使用人数和层高确定。
此外,楼梯间的通道应无遮挡物,方便人员快速通过。
另外,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应保证其结构的稳固性。
疏散楼梯的结构设计应满足承重要求,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不易坍塌。
楼梯的踏面与扶手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提供良好的脚步支撑和扶手力度,方便人员疏散。
总之,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计对于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至关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员疏散的需要,合理布置疏散通道,并确保楼梯的稳固性和人体工程学原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员在火灾事故中的安全疏散。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中,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的设计需要高度重视,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为人员
疏散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
最后,通过严格的消防检查和日常维护,确保疏散通道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以应对不可预测的火灾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3460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正式版)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I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I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ItiPle Perspectives.文件编号:TP-AR-L3460(示范文本)编订: 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___编订人:某某某审批人:某某某消防疏散楼梯与楼梯间(正式版)使用注虑: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烟措施,且供电中断,一般会停止运行,上部楼层的人员只有通过楼梯才能疏散到建筑物的外边, 因此楼梯成为最主要的垂直疏散设施。
一、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Omo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3.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
4.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5•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宜敷设或穿越可燃气体管道,不宜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配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7.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净宽度不应小于0. 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o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过IO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度不小于0. 90m>倾斜角度不大于60。
的金属梯。
8.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
,且每级离扶手25OmnI 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OnImo9.高度大于IOnI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O. 6m,且宜从离地面3. Oni高处设置。
10.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OO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
二、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是低、多层建筑常用的基本形式,也称普通楼梯间。
该楼梯的典型特征是,楼梯与走廊或大厅都是敞开在建筑物内,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阻挡烟气进入,而且可能成为向其他楼层蔓延的主要通道。
敞开楼梯间安全可靠程度不大,但使用方便、经济,适用于低、多层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
三、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指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如图2-6-3所示。
封闭楼梯间有墙和门与定道分隔,比敞开楼梯间安全。
但因其只设有一道门,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进行疏散时难以保证不使烟气进入楼梯间,所以,对封闭楼梯间的使用范围应加以限制。
(一)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具体如下: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高层建筑的裙房;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其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当住宅建筑的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二)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并设可开启的外窗排烟,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2.建筑设计中为方便通行,常把首层的楼梯间敞开在大厅中。
此时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如图2- 6-4所示。
3.除楼梯间门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的房间门窗及管道井、电缆井的门或检查口。
4.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四、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系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前室或阳台、凹廊,通向前室、阳台、凹廊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设有两道防火门和防排烟设施,发生火灾时能做为安全疏散通道,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楼梯间形式。
(一)防烟楼梯间的类型1.带阳台或凹廊的防烟楼梯间带开敞阳台或凹廊的防烟楼梯间的特点是以阳台或凹廊作为前室,疏散人员须通过开敞的前室和两道防火门才能进入楼梯间内。
2.带前室的防烟楼梯间(1)利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
在平面布置时,设靠外墙的前室,并在外墙上设有开启面积不小于2 的窗户,平时可以是关闭状态,但发生火灾时窗户应全部开启。
由走道进入前室和由前室进入楼梯间的门必须是乙级防火门,平时及火灾时乙级防火门处于关闭状态。
(2)采用机械防烟的楼梯间。
楼梯间位于建筑物的内部,为防止火灾时烟气侵入,采用机械加压方式进行防烟,如图2-6-8 o加压方式有仅给楼梯间加压(图2-6-8b )、分别对楼梯间和前室加压(图2-6-8a)以及仅对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图2-6-8c)等不同方式。
(二)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发生火灾时,防烟楼梯间能够保障所在楼层人员安全疏散,是高层和地下建筑中常用的楼梯间形式。
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防烟楼梯间:1.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2.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4.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IOnI时。
(三)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防烟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规定设置防烟设施,并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
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合用;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 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 0 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 0 m2;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5.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五、室外疏散楼梯在建筑的外墙上设置全部敞开的室外楼梯,如图2-6-9所示,不易受烟火的威胁,防烟效果和经济性都较好。
(一)室外楼梯的适用范围1.甲、乙、丙类厂房;2.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丁戊类高层厂房;3.辅助防烟楼梯。
(二)室外楼梯的构造要求室外楼梯作为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 9m;2.倾斜度不应大于45°;3.楼梯和疏散出口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
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 OO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 25h;4.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门开启时,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5.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 Oni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其它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高度大于IOnI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面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 6m,且宜从离地面3. Om高处设置。
六、剪刀楼梯剪刀楼梯,又名叠合楼梯或套梯,是在同一个楼梯间内设置了一对相互交叉,又相互隔绝的疏散楼梯。
剪刀楼梯在每层楼层之间的梯段一般为单跑梯段,如图2-6-10所示。
剪刀楼梯的特点是,同一个楼梯间内设有两部疏散楼梯,并构成两个出口,有利于在较为狭窄的空间内组织双向疏散。
剪刀楼梯的两条疏散通道是处在同一空间内,只要有一个出口进烟,就会使整个楼梯间充满烟气,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采取下列防火措施:1.剪刀楼梯应具有良好的防火、防烟能力,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并分别设置前室;2.为确保剪刀楼梯两条疏散通的功能,其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 OOh的实体墙分隔;3.楼梯间内的加压送风系统不应合用。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