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分析
央视《新闻联播》改版形态及传播效果浅析
果决定是 否报道 ,报道要求 简短精炼。 随 头 条基 本都是有关领导人 的公务活动 、 会
2 0 0 2年对 《 新 闻联播 》 的抽样分析 中 , 时 政类新 闻包括领导人活动 、 会议和政策等 在 《 新 闻联播 》 中所 占据 的时长平均在 5 0 %以上 , 1 5 分钟 多⑦ 。 《 新 闻联播 》 改版
中还 现 了服务 性专栏 。 比如 2 0 1 3年 1 月 2日, 《 新 闻联播 》中播 出 “ 生活 服 务 台”专题 , 先后介绍过雪 地开 车的注意事 项, 而 在随后 的 “ 春运 服务 台”和 “ 新春 服务台” 等 服务性专栏 中则 向观众详 细
改变 , 2 0 1 3 年 之后 ,其改 版 力度 逐步 增
大, 新生 代播音 员相 继亮相 , 播 出内容 由
大 量 的 领 导 人 会 议 新 闻转 向 “ 大 事 +民
发 观众 的共 鸣 ,同时使 节 目变 得活泼 生 动、 富于张力 。 此外, 《 新闻联播 》 “ 走 基 层 ” 的系列报 道 ,摒弃 了让人心生厌 倦
实 际上 , 2 0 1 2年下 半年 以来 , 《 新闻
联播 》 的节 目内容和节 目编排就 在逐步
文稿 , 对其他主要领导人 的国务活动报道
也相对减少 , 内容也大 大缩短 。 而 民生新 闻则逐渐增多 ,菜价 上涨 、 P M2 . 5和成都
曹家巷拆迁这些来 自基层 、 贴近 民生 的报 道增多 , “ 三农 ”、 “ 医改” 问题也常常 占
一
其收视率也显著上升。 《 新 闻联播 》,总体 上呈现 出一种高端 大 接 地气 ,
一
直以来 , 《 新 闻联播 》 以正面宣传
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研究与分析
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研究与分析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之一,央视《新闻联播》一直以其权威性和客观性享有盛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央视《新闻联播》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
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栏目便是一次值得关注的尝试。
本文将对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一、栏目背景“新春走基层”栏目是央视《新闻联播》在每年春节期间推出的一档专题栏目,旨在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真实报道农村生活和现状,带给观众更真实、更直观的春节气氛和风土人情。
该栏目的推出符合当前农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也是央视《新闻联播》致力于保持与时代同步的重要举措。
二、栏目形式“新春走基层”栏目主要以纪实报道和人物访谈为主,通过真实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向观众呈现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变化。
该栏目还会邀请专家学者对农村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提供理性的思考和建议。
栏目还会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使观众在感受时代变迁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农村的生活和发展。
三、栏目意义“新春走基层”栏目对于央视《新闻联播》来说,是一次对自身报道模式的重大创新。
过去,央视《新闻联播》更多地关注政治、经济等大局面,而在农村生活和民生问题上的报道相对较少。
通过推出“新春走基层”栏目,央视《新闻联播》可以更好地贴近民生,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提高观众的新闻参与感和获得感。
该栏目对于观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深度了解农村生活的机会。
春节期间,大多数城市居民都会选择在家中休息或外出旅游,较少有机会亲自走进农村。
而通过“新春走基层”栏目的报道,观众可以坐在家中,就能感受到农村的喜庆氛围、人情味道,真正领略到中国农村的巨变和生活面貌。
该栏目对于农村发展来说,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乡村旅游等产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着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单一、人才外流等问题。
中央新闻报道的知识点归纳
中央新闻报道的知识点归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向我们传递着国内外的重要消息和知识。
中央新闻报道作为我国权威新闻机构之一,定期发布各种重要信息。
本文将归纳中央新闻报道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当今的国内外形势。
一、重大政策发布中央新闻报道经常发布我国政府的重大政策。
这些政策可能涉及经济、教育、环境、科技等各个领域。
例如,最近中央新闻报道了国家教育改革的一项新政策,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此类政策的发布对于我们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以及个人在其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二、重要经济数据发布中央新闻报道还定期发布国家的重要经济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率、物价指数等。
通过了解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例如,中央新闻报道最近公布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三、重大外交事件报道中央新闻报道还关注并发布国际上的重要外交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涉及国家间的紧张关系、贸易争端、国际组织的合作等。
通过了解这些外交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形势,以及我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例如,中央新闻报道最近报道了一场重要的国际峰会,该峰会旨在增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四、社会热点问题报道中央新闻报道还关注社会上的各种热点问题,并对其进行报道和分析。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社会治安、环境保护、教育问题等。
通过了解这些报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上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政府和民众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
例如,中央新闻报道最近报道了一起社会热点事件,该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总之,中央新闻报道作为我国权威的新闻机构,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重要信息和知识。
通过了解中央新闻报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经济形势、国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等。
因此,我们应该经常关注中央新闻报道,以便及时了解最新的重要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
高考作文中的央视新闻元素 时事素材的运用与分析
高考作文中的央视新闻元素时事素材的运用与分析高考作文是评价考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时事素材可以为作文增添亮点、提高文采。
而作为全国最权威的新闻机构,央视新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时事素材。
本文将就高考作文中央视新闻元素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央视新闻元素的特点央视新闻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其报道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央视新闻以广角的视角来报道国内外的时事热点,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问题,都能够提供深入的解读和丰富的案例。
因此,运用央视新闻元素可以使作文具备权威性和说服力。
二、央视新闻元素的运用方法1. 引用报道数据:央视新闻报道通常会给出大量的数据和统计,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支撑观点和提供具体案例。
例如,如果作文讨论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引用央视新闻中的数据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增加说服力。
2. 分析报道观点:央视新闻报道往往围绕特定观点展开,可以通过分析报道观点提供不同的角度和思考。
比如,如果作文讨论教育问题,可以引用央视新闻中不同专家的观点,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3. 借用新闻事件:央视新闻报道的新闻事件往往能够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可以作为作文的切入点和话题。
比如,如果作文讨论社会道德问题,可以借用央视新闻报道的相关事件,引发读者的共鸣,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央视新闻元素的应用案例1. 格式化央视新闻报道:以央视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写作,通过“标题+导语+正文”的结构来表达观点和论述。
这种方式可以使文章更加亲切和接地气,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 逆向思维应用央视新闻:通过对央视新闻的反向运用,即从央视新闻报道的结论开始,逐步展开论证,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种方式可以锻炼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 个人经验与央视新闻结合:结合个人经验和央视新闻报道,以个人经验为出发点,通过央视新闻的引用和分析,来支持和加强个人观点。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央视新闻”抖音短视频的内容分析
收稿日期:2020-06-10作者简介:孙玉凤,女,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新闻教研室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传播学研究。
“央视新闻”抖音短视频的内容分析孙玉凤(武昌首义学院新闻与文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4)摘 要: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符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优化,短视频恰好适应了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因此,短视频行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本文从传播学理论出发,分析了“央视新闻”抖音短视频的内容特色,通过其类型、人物角色、视频形式等特点,探索了“央视新闻”利用抖音短视频引导舆论的策略。
通过研究旨在为如何利用短视频在重大事件中发挥作用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央视新闻”;抖音短视频;内容分析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2-0051-03 短视频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发挥去“中心化”作用的同时,短视频着力构建公共话语空间,成为推动规范社会秩序、社会公德、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作为主流媒体的“央视新闻”以人民为中心、恪守新闻传播规律、做好意见采纳和谣言治理相统一,为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做出正确示范[1]。
一、内容生产机制完善,建立行业“标杆”“央视新闻”作为主流官方媒体有着自己成熟的信息源和采编团队,内容非常丰富且大多为自采新闻,不论是热点事件、重要会议,还是民生新闻、舆论宣传等均有涉及。
受众通过点赞、转发、评论等功能,转发自己喜欢的内容,促成网上网下“同心圆”的构建[2]。
“央视新闻”的信息一贯以严肃著称,与受众有一定的距离感,但通过“央视新闻”抖音短视频上发布的内容可以发现,其内容改变了受众对政治新闻的“刻板印象”,开始利用感性的、与受众密切相关的内容来进行叙述和情感表达,从而传播社会正能量。
“央视新闻”抖音短视频内容的文字风格与传统媒体不同,短视频的文字更加简短、凝练,不再是专业的、高级的术语,而是更贴近短视频用户的网络用语。
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研究与分析
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研究与分析央视《新闻联播》是中国国家电视台的重要新闻节目,每天播出的时长达到1小时半以上,是国内最重要的新闻资讯节目之一。
“新春走基层”栏目是《新闻联播》在春节期间推出的一个重要栏目,通过走访基层群众,报道他们的生活、工作和情感,展现中国各地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
本文将对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内容特点、报道手法以及影响。
一、《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内容特点1.全覆盖的报道对象。
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将目光聚焦在全国各地的基层群众,不限于一线城市,还会涉及到农村、边远山区等地。
这种全覆盖的报道对象,使得《新闻联播》的观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各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所面临的困难。
2.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
在“新春走基层”栏目中,除了对基层群众的生活进行报道外,更加注重对基层群众个人的故事进行描摹和宣传。
通过一些真实的人物故事,让观众产生共鸣,并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这种情感化的报道手法,使得《新闻联播》在春节期间成为了一个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节目。
3.深入贴近基层的生活现状。
在“新春走基层”栏目中,记者们会深入到基层进行现场采访,真正把镜头对准基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他们的艰辛劳作、朴素亲切的生活状态,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基层群众的窗口。
1.注重情感化表达。
在报道基层群众的生活时,《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会注重对人物情感的把握,通过镜头语言和叙述手法,对一些感人的瞬间进行捕捉和呈现,使得报道更加鲜活、生动。
2.专题化的报道方式。
在“新春走基层”栏目中,有时会对某个地区或某个行业进行专题化的深度报道,通过多个层面的报道,全方位地展现出了基层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奋斗故事。
这种专题化的报道方式,使得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单一的人物故事,还可以看到更加系统全面的呈现。
3.切实贴近基层生活。
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的记者会注重与被采访者的交流,深入到基层,直面基层人民的生活,努力挖掘和传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信息,让观众更为直观地了解到基层群众生活的真实面貌。
新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编播特征分析【精品】
新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编播特征分析======================================================================摘要本文对新版央视新闻频道为对象进行内容分析,考察其在传播符号,节目体裁,编排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特征,分析改版反映出的新闻频道核心价值取向,关键词新闻频道编播特征时效性解释权2009年7月至8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再一次进行大规模改版。
改版涉及频道和栏目包装、栏目设置、新闻编排、主持人等多个层面。
央视将本次改版的效果总结为:“此次调整使新闻频道信息量增加、贴近性增强、新闻更新速度提升、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加强、形象包装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
”本文以新版央视新闻频道为对象,结合央视新闻频道的宏观定位,分析其在传播符号、节目体裁、编排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特征,考察央视新闻频道改版效果的实现程度。
一、新闻频道定位:“新闻立台”的国家台语境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传媒体系中的高端代表,其所承担的信息传播、舆论监督、公众论坛、社会公器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收视率指向下电视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坚持“新闻立台”体现了国家级电视媒体应有的担当和气魄。
有研究者指出:“创办新闻频道不仅是充分利用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使新闻宣传形成规模化效应,进一步发挥宏观舆论导向作用的有力举措,而且是适应世界传媒潮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勇于投人世界电视新闻媒体的大竞争中,将电视新闻宣传做大做强,使中国电视台向世界级大台地位迈出的坚实一步。
”央视要成为世界级大台。
“新闻”是其在国内外树立权威性与公信力的最佳突破点。
2003年5月1日,在“非典”肆虐、伊拉克战事正酣的新闻高产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酝酿4年多后开播。
中央电视台将其新闻频道的宗旨、方针、追求分别概括为“与世界同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第一时间,第一地点”。
开播6年多来,新闻频道的多次改版也一直在力图实现这一系列的目标。
央视《新闻联播》品牌栏目分析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学术平台一品牌营销央视《新闻联播》品牌栏目分析朱秀凌(漳州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福建漳州363000)摘要:当今传媒业的竞争已超越前些年价格战、规模战的层面而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
在媒体品牌的竞争中,品牌栏目时提升媒体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国内最权威、收视率最高的品牌栏目,央视《新闻联播》的知名度、关誉度、观众忠诚度都是其他栏目所无法比拟的。
本文试从该栏目的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运营三方面论述这种不可动摇的权威品牌是如何构筑起来的。
关键字:品牌品牌栏目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运营当今的电视媒体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电视频道与栏目的增加,导致电视竞争越来越重视品牌栏目。
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在“中国电视品牌栏目高级讲研会”上就精辟地指出:在媒体纷争的社会环境中,品牌栏目是一种竞争力;在供大于求的媒体环境中,品牌栏目是一种吸引力;在媒体分化的市场环境中,品牌栏目是一种亲和力;在产品多样的消费环境中,品牌栏目是一种信任度。
所谓品牌,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对其作如下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
其目的是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开来。
”①品牌栏目则指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号召力和招牌效应的知名栏目。
借用营销学关于品牌的概念,品牌栏目区别于一般媒体栏目的特点,在于它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知名度指栏目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美誉度体现为业界评价和受众口碑;忠诚度则外化为栏目稳定的收视率、阅读率和市场占有率。
作为国内最权威、收视率最高的品牌栏目,央视《新闻联播》的知名度、美誉度、观众的忠诚度都是其他栏目所无法比拟的。
那么,这种不可动摇的权威品牌是如何构筑起来的呢7本文试从该栏目的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运营三方面加以论述。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现状分析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现状分析20世纪90年代,在电视新闻这个领域,CCTV-1堪称一枝独秀,它的新闻节目在这一时期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精心打造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三个品牌,在上世纪末的十年间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模式,并不断在重大新闻的专题报道中进行大练兵,为CCTV电视新闻节目的跨越发展做好了软件和硬件的充分准备。
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除了在国内树立起至高的权威以外,还要向世界进军,这个成为中央电视台在新世纪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电视新闻节目向来是最能体现一个电视台水准的节目,必然要有所突破。
1 破“旧”:三档原有的品牌栏目大改版千禧年,《东方时空》率先进行了一次从栏目时间到栏目内容的大改版,将四个版块重新整合,并新增了一个环节——《时空连线》。
后又经过四年时间的锻造,《东方时空》成为了拥有六个子栏目的成熟的大型杂志性新闻节目。
同样的节目体裁,在对人物的采访上,《东方时空》并不同于美国著名的新闻杂志性栏目《60分钟》,《60分钟》里主要是对世界各国名人的专访。
而《东方时空》对于人物访问,专门开辟了三个专栏:《东方之子》、《人物专访》和每周日的《高端访问》,在分类上更加细化。
《东方之子》和《人物专访》更是主要选取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进行访谈。
它以东方人的姿态站在了世界新闻杂志节目当中。
进入21世纪,《焦点访谈》的改变更多的是在选材上。
从最初对企事业单位的关注到现在对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它越来越多地走进其他节目难以涉及的领域。
随着人们的思想愈加开放,知识素养不断提高,《新闻调查》的话题也越来越广。
由于类似的新闻栏目逐渐增多,很多时候众多栏目会选择一个话题,而《新闻调查》秉承着“探寻事实真相”的原则,让人们从同样的事件中了解到不同的东西。
如今年南方雪灾中关于河北唐山的十三位农民到湖南郴州义务救灾的新闻,央视的《焦点访谈》和《共同关注》都对此进行了报道,而《新闻调查》与它们不同的是在3月1日播出了一期名为《孤城记》的节目,这十三位农民义务抢险的事迹只是作为其中一个部分来报道的。
分析央视新闻 把握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分析央视新闻把握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央视新闻一直以其权威的报道和专业的解读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信赖,其对于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的分析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央视新闻在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方面的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央视新闻对于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的分析具有全面准确的特点。
央视新闻以其严谨的态度和强大的报道团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能做到事无巨细,力求将信息真实、全面地呈现给观众。
在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分析中,央视新闻不仅关注热点事件本身,更注重事件的背后原因、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使得观众能够获得更加深入、准确的了解。
其次,央视新闻在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分析中,善于引用各种权威数据和专家观点,提供事实依据和专业解读。
央视新闻拥有庞大的新闻采编团队和海量的信息资源,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类数据,并运用这些数据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同时,央视新闻还广泛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依托多年的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为观众解读热点事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信息。
央视新闻还在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分析中注重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外,央视新闻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官方网站、移动客户端等,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将热点事件的分析深入传递给观众。
同时,央视新闻还积极开展线上互动活动,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此外,央视新闻在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分析中,还注重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央视新闻的报道不仅限于对热点事件的简单叙述,更注重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和解读,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以便公务员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点事件所涉及的问题。
这种思考方式有助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加深对时政热点的理解和应对能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央视新闻在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方面的分析具有全面准确、权威专业、多样传播、解决问题等特点。
这一特点为广大公务员考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和备考方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时政热点,提升考试成绩。
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构筑——央视《新闻联播》叙事分析
对 于纷 繁复杂的社会 新闻 ,新 闻联播 》 目同样采 取 《 节 了扬善避恶 的态 度 。 力宣传好 的一面 , 极 而对于有可能影响
社 会 稳 定 的 负 面 新 闻 , 怕是 重 大 事 件 , 尽 量 采 取 回 避 态 哪 也
让我们再来 看看《 闻联播 》 新 是如何报道与意识形态联
系 相 对 较 弱 的 经 济 新 闻 的 。《 闻 联播 》 目 中 的经 济 新 闻 新 节
包 含的 内容较 广 泛 , 及工 农 、 贸 、 融、 涉 商 金 服务 等多 个领
域 。 它 将 对 这 些 新 闻 的报 道 重 心 下 放 到 地 方 新 闻 , 报 道 而
的产 物, 因此 , 对底本进 行加工的权利便全权落在叙事者的
身上 。 如 上 所述 ,新 闻联 播 》 目 的叙 事 者 是 一 个权 威 , 种 《 节 一
国收视率最高 、 最具权威 的电视新 闻节 目。其权 威性 、 影响
力 、 名 度 、 众 的 忠 诚 度 都 是 其 他 新 闻 栏 目 所 无 法 比 拟 知 观
的渗 透 更 是 一 目了 然 。
联 播 》 目 中传 达 的声 音 , 实 上 不 是 某 个 播 音 员 的 声 音 , 节 事 而 是 权 威 者 的声 音 . 党 和 政 府 的 声 音 。这 个 声 音 以 一 种 是
绝对权威的 、 不可质疑 的方式 向受众描 述着 它所认 为的应 该让受众了解 的过 去所发 生 的事件 及这 些事 件 背后 的意 义 。一言以蔽之 ,新 闻联播 》 目是 以一种 显叙 事者 的方 《 节 式传达着隐叙事者 的声 音。那么 , 这个 隐蔽 的叙 事者 为何 要隐于显叙 事者之后 。 它究竟想要表达些 什么呢?
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的语言分析——以“央视新闻”为例
通过订阅微信公众号获取新闻资讯已成为当下的潮流。
2019年底至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引发全球关注。
在此背景下,笔者收集整理了“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2020年1月1日至3月底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千余条新闻标题,重点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对新闻标题的语言运用进行分析考察。
一、图文并茂,形式灵活微信的主要阅读方式是移动终端,这一模式对传播形式的生动性要求更高①。
由于微信新闻“题文分开”的特点,为吸引受众,提高点击率,标题一般图文结合。
标题语言简洁凝练,承载信息有限,且相对抽象,有时会留下悬念和空白,而图片色彩丰富、形象直观。
因此,图文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彼此呼应,浑然一体。
如:四川往湖北送医护人员和物资执飞的机长是他(文)英雄机长刘传健(图)标题留有悬念,而标题中的“他”与图片中受众熟悉的英雄机长刘传健形成呼应,紧密相连。
图文结合是微信新闻标题的基本形式,图片丰富了标题的语意内涵,为文字留白、标题语言进一步精简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因此,时尔会有单个词语的微信标题,甚至没有语言文字的纯图片新闻,这也体现了微信新闻标题制作的灵活性。
总之,标题引发受众思考,图片吸引受众注意,填补标题的部分空白,图文配合,分工合作。
二、用词精准,开放包容词语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
对于简洁凝练、字数有限的新闻标题来说,词语的运用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纵观“央视新闻”最近几个月的新闻标题,词语的使用丰富多变,风格多样,除了书面语词,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网络词语、数字、英文单词,甚至汉语拼音等都时有使用。
如:“少出门,no party!”民警用多种语言喊话,太魔性!这是咋想的?“我好xiǎng妈妈ya”网络热词及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网民表达个性和自我的体现。
在微信新闻中恰当使用网络热词,既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赢得用户好感,也能体现新闻报道的时代性特点。
另外,英文字母、方言土语,甚至拼音字母,形式多样、新颖别致、开放包容,受众喜闻乐见,使标题语言生动形象,更接地气,贴近用户。
浅谈央视《新闻联播》改版及传播效果分析-2012新闻学2班-杨雷
物质条件——物质生产力和文化技术发展水平,主要决定新闻传播事业的形式,或报刊,或广播,或电视;而社会对新闻的需求即社会条件,则决定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内容,决定报道什么,为什么阶级服务, 因而每个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每个阶段所掌握的新闻传播事业,总是这个时期和这个阶级的思想意识的反映,它们无不表现一定的社会内容和阶级意志。中国电视诞生的年代,正是中国政治运动频繁、经济发展滞后的阶段,使得中国的电视节目染上了浓重的政治宣传色彩。《电视新闻》从内容选取到播报方式都非常重视新闻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宣传和推广政府的政策,维护和强化政府的地位,教育和引导广大民众。 脱胎于《电视新闻》的《新闻联播》延续了新闻节目的政治性,到现在《新闻联播》仍然是中国众多电视新闻节目中政治性最强的节目。央视《新闻联播》极强的政治性导致节目制作严肃,但呆板。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受众对此越来越反感。与此同时,各个地方电视台利用有些地面频道不承担转播央视《新闻联播》任务的契机和自身的接近性、地域性,相继开通了自己的电视新闻栏目。这些电视新闻栏目立足于大众尤其是当地民众做新闻,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了新闻的实用性,增加了当地新闻量,有的还用地方方言来说新闻,无论是新闻内容的丰富性、接近性还是播报方式,都对观众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和各类信息的需求,这无疑会对央视《新闻联播》产生冲击,促使其改变现状。加之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的相继出现,便捷、快速的特点使其成为人们了解新闻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央视《新闻联播》的观众。
央视《新闻1+1》选题分析
常价便宜的价格卖 到餐 馆里 ,这种违法犯 罪的行为 多年 来没有得到很好的 制止 ,反而愈演愈 烈,不 仅影响市场 秩 序 ,而 且危 害社 会 ,呼吁 职能 部 门加 大查处 力度 。 再 如3 6 月2 日播 出的 ( 的餐盒谁 “ ( 我 做主 ”》 ,揭 露一
租房 也贵 ,涨幅 由 1 %、2 %,N5 %,百分数 越来越 O 0 o 大 ,房租越 涨越高 ,许 多在外打 工的毕业大学生一个 月 的工 资 几乎 都花 在房 租上 ,不堪 重 负 。再 如 有关 食品
全 以及事 故灾 难这 种社 会 民生 问题 ,仅3 月份就 出现 5 次。例如 ,2 1年3 4日播出的 ( 00 月2 《 地沟油 :依 然在 “ 地
下 ” ? , 讲 述 了很 多 黑 心 厂 生 产 地 沟 油 ,然 后 以 比 平
的房子供不应求 ,价格 居高不下 。三月份 《 房地 产 :有
评 ,影 响 力 、收 视 率不 断 上 升 ,除 了 受 益于 其形 式 、 内
判 ! 、6 1 月1 日的 有的人过年 ,有的 人过 日子 、8
月 1 日的 《 级 病 菌 的 警 告 》 和 8 4日的 同胞 喋 血 8 超 月2 马 尼 拉 !) ,即 使 这 几 档 节 目也 多 与 中 国 有 关 。 由此 可 )
十分关注 的重要选题 。
视听 -3 01 9 界 .1 2 5
再有 ,对突发事件的解读也是 其 选 题 的 重 要 内 容 。如 玉 树 地 震 发
值汶川地 震2 周年 ,节 目播放 了灾后重建 的百姓生活 ,介绍了很 多在地 震中
( 一)节 目选题类型特点
1立 足社会 民生,以国内新 闻为主 . 我们按节 目内容将其选题类型分为政治 、经济 、社 会、法制 、文教 、国际等 。通过统计 ,可 以发现 ,社会 类选题明显 占较大 比重 ,文教 、国际 类选 题则占较少比 重。 ( 见表 1 ) 表1 《 新闻1 》选题按 内容分类 +1
新闻1+1评析资料.
1、时效性强 2、解析新闻话题视角独特 3、话题涉及范围广泛 4、主持人风格化
《新闻l+l》所涉及的话题都是新闻发生当天或至少是 短期内的社会热点评论,贴近时政、贴近社会生活。比 如玉树地震发生后。话题当然都与地震有关,《(新闻l+1》 共做了5期地震的节目,每期节目有不同的侧重点,4月 15目的话题是。关注青海玉树地震:高原海拔环境对救 援是种考验”。在其他新闻节目中,我们关注到的都是 救援队伍的无畏救援画面,但是其实救援队伍同样面临 生死考验,《新闻l+l》可以说是独辟蹊径I 4月16日的话 题是“玉树地震救援面临高原反应、语言障碍等困难”, 是对前一天话题的扩展和补充。对于这一时期全国人民 乃至世界人民所关注的青海玉树地震,《新闻l+l》的评 论及时、有力、到位,使灾难报道更加全面。
公共话题
把百姓关注点作为切口,促进决 策科学化 《新闻1+1》通常会对微观事 件进行剥茧抽丝,最终抽象为体制机制 层面的公共议题。《承担与感谢》这期 节目,在探讨百姓怎样去理解和遵守奥 运会期间的临时措施时,白岩松建议政 策制定者能否在一些措施的细节处更以 人为本。
突发事件
注重报道时机,凸显“不一样的解析” 在突发事 件类选题中,《新闻1+1》也开始关注一些敏感的社 会问题,同时采取适当的策略,不抢“第一落点”, 只抢“第二落点”。因为突发事件需要一个调查和处 理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陷入舆论的狂躁中,必然增 加新闻意见的政治风险。只有当事件逐渐平息后,掌 握翔实、准确的材料,对事件有一个全景式把控,才 能做出理性、富有建设性的评论。对突发事件评论另 一种策略就是独到、深入、异质的阐释,在思考维度 上抢占先机。
节目定位
1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 央视首个直播新闻评论节目
关于央视数说新闻的特征及优势分析
理论研究·传媒理论34关于央视数说新闻的特征及优势分析摘 要:数说新闻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同时也开辟了新型电视节目的先河,并在央视与各大省级电视新闻节目中频繁应用。
2015年,央视网站首页正式出现了“数说新闻”的版面,新型叙述新闻的方式很快凭借着自身的优越性成为重点,在新闻市场上占有一席之位,成为央视新闻的关键频道。
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数说新闻”的灵活性、数据性、实效性、趣味性等特点得到了相关专家与媒体的认可。
数字讲述新闻,其凭借自身的优势,以更加直观的、明确的方式在新闻报道中被广泛应用。
因而,而媒体人的采访重心也从原有的抢占新闻先机转为为观众更加清晰地解读新闻事件之间的关联及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数说新闻;电视发展;大数据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34(2019)02-034-03DOI:10.19483/ki.11-4653/n.2019.02.001文/胡颖1.何为“数说新闻”1.1“数说新闻”的概念数说新闻是一种通过“大数据”来“说新闻”的新闻传播形式,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说新闻,数说新闻的内容主要以一些大数据分析佐证新闻内容,它是大数据、说、新闻的综合。
它包括三大要素,分别是传播工具,通过掌握的大数据对新闻内容进行剖析;播放形式,即新闻传递给观众的方法,以“说”的形式结合行文节目的编排;内容,就是所传播的目的信息。
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计数,还可以用来记事。
新闻报道中的数字更是如此,每串数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传达的重要信息耐人寻味。
它是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全面渗透产生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流程和报道模式。
我们所描述的数据新闻,它更加以亲切、口语化等形式进入人们的眼球。
但是在这种信息内,节目形式还是灵活多变,只是大量数据的出现成为人们眼中更加通俗易懂的结构体。
1.2“数说新闻”的发展历程数据新闻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兴起,它是精确新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等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研究方法收集数据,以核实事实、报道新闻。
央视新闻1+1的选题分析
央视新闻1+1的选题分析
央视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每晚19:00至20:00播出。
其选题一般紧扣国内及国际时事热点,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和民生问题。
具体选题分析如下:
1.政治议题
央视新闻1+1选题中,政治议题占据了较大比重。
如讨论中美贸易战、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政治形势等。
2.社会热点事件
央视新闻1+1也经常关注国内外社会热点事件,如讨论自然灾害、恐怖袭击、重大交通事故等等。
3.经济领域
央视新闻1+1也会关注国内外经济领域的时事热点,如全球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等问题。
4.国际事务
央视新闻1+1也经常关注国际事务,如朝鲜半岛局势、中东地区乱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等。
总之,央视新闻1+1选题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内容深入、观点独到,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讯和犀利的评论分析。
央视新闻联播和省地级新闻联播的比较
省地级的新闻节目则倾 向于报道贴近民众、 发生在本地的一些新 闻事件,愿意最近距 离地倾听民众心声, 为民众解决日常的零 碎小事,做民众的 “耳目喉舌”。
二、从新闻的报道方式来看
1、央视的新闻报道从国际大事 到民生小事都有涉及,大事 件的报道由小事件作为引子, 涵盖量较广,每一个小事件 都是因为蕴含着较大的社会 突破或者社会问题而登上新 闻联播的舞台;省地级的新 闻报道数量不多,但新闻的 解析比较深入,尽量使每条 新闻都做到深度报道,所以 每条新闻的时长较长。
2、央视新闻报道的引语言 简意赅且形象生动,而 省地级新闻报道前的引 语较长、繁琐且呆板。
3、央视新闻的画面变化较 多,而且画面质量较高, 而省地级新闻的画面镜 头的变化较少,质量相比 央视较差。
三、从主持人的形象看
央视的主持人散发着严 肃、庄重、专业的魅 力,主持人的衣着、 发型等都有,给人的 感觉也大不相同。
央视新闻联播与省地级新闻联播节目央视新闻联播与省地级新闻联播节目比较分析比较分析一从新闻报道类型上看由于新闻联播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形象代表央视新闻联播主要以时政新闻为主针对国际世界来显示中国的态度来显示一个大国的气魄接见国外领导人出台新政策或国家重大事件都在报道范围之中其报道的目的也非常明确主要是宣传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成就发布党委政府的要求新闻的话题都比较严肃宣传性说教性比较明显
央视新闻联播与省地级新闻联播节目
比较分析
一、从新闻报道类型上看
由于新闻联播已经成为中国 的一个形象代表,央视新闻 联播主要以时政新闻为主, 针对国际、世界来显示中国 的态度,来显示一个大国的 气魄,接见国外领导人、出 台新政策或国家重大事件都 在报道范围之中,其报道的 目的也非常明确,主要是宣 传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 成就,发布党委、政府的要 求,新闻的话题都比较严肃, 宣传性、说教性比较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推动巩固电视的社会地位 媒体首先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平台,但媒体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 有机组成部分,媒体的社会地位往往是通过它对新闻事件的推动 和解决来巩固的朝闻天下"曾对工商银行的排队现象做过连续报道, 最终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出面回应,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媒体在 这个事件解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视。朝闻天下利用央 视资源优势和早间宽松的发展环境,通过报道方式的转变,大大 提高了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社会地位结束语在我国众多的早新闻当 中,朝闻天下以它的内容品质和形式在全国受众的心中占据了独 特的位置作为早间的新闻杂志类节目,朝闻天下所坚守的有品质 有内容有个性的新闻素质,是值得每档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所关注 的,在信息工业化操作的时代,它的制胜策略更加值得借鉴和学 习。
•
(二)通过媒介融合增强报道内容的厚度 在如今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了一个 普遍现象在这些媒介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大多实现了优势互补, 同时实现了传播形式的创新就朝闻天下的媒体广场子栏目中所体 现的电视与平面媒体的融合来讲,电视大致从三方面获益: 一是丰富了传播内容,二是增强了信息信度,三是拓新了传 播形式,提升了新闻的表现力
• 其他国家例如日本各大电视联播网(如日本放送协会在晨午晚间 的全国联播新闻),美国各大电视联播网都有类似新闻联播的栏 目。
播出时间
• 《新闻联播》节目播出时长一般为30分钟(19:00-19:30),但是 如果 当天发生的事件与中国关系重大,或是在中国发生突发事件 时,则会加长时间。加长的时间会根据事件的大小和性质做出调 整。[8]最长的一次是在十八大闭幕后的2012年11月15日,当天的 节目时间延长了94分钟共124分钟,而上一次延长超过1个小时, 还是在1999年7月24日(当晚节目是120分钟)。
• (二)、服务无处不在 朝闻天下的承诺:开启全新一天,新闻服务生活。正如它承诺 的那样,朝闻天下在许多方面展现了这种服务意识。 从内容上看,朝闻天下明显的降低了硬度。 在格调上保持严肃谨慎是政府宣传的需要 朝闻天下对国内时政新闻的关注很少,时间很短,而对国际时 事的关注则相对多一些,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关注
节目屏曲
• 在中国名流谱上,作曲家孟卫东的名字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 播》开始曲一起载入史册的。这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1988年 3月从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之后, 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金牌栏目 里播放。
• 另外,该新闻节目在形式上与主播风格、片头音乐上皆甚少变化, 主播的发型和个人造型必须保持固定,主播之一的罗京曾介绍说, 主持人剪头发得台长批准。当中变化较显著的只有片头动画由中 国书法字随着台徽的两次演变成电脑制作的动画片头。
前十分钟,领导们很忙。中十分钟,全国人民都很幸福。后十分 钟,世界上其它国家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叽叽喳喳,你来说
朝闻天下
主讲者:何为先
朝闻天下是央视一套和央视新闻频道重点打造的一档大型早间 新闻杂志栏目,以大容量的新闻和生活资讯每天为观众呈现新闻 快餐,与以往其他早间新闻栏目不同,朝闻天下采取相对轻松的 播报方式及有节奏的循环方式,内容上降低硬度,凸现服务意识 朝闻天下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上的探索对我国早间新闻的发展 和早间时段的开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闻30分 主讲人:吴腾
《新闻30分》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一档新闻栏目,创办于1995年4月,于每天 中午12点准时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播出。其特点是时效性、 高关注度和喜闻乐见,因其新颖、灵活的新闻报道直播方式,深受广大观众 的好评和厚爱,随即成为中央电视台十大栏目之一。 主要主播有崔志刚、贺红梅、李文静、长啸。新闻半小时。 英语名称:News 30'/News 30min 节目类型:新闻资讯类 制作单位:中国中央电视台 播出频道: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CCTV-13) 演播室:新闻250演播室 (有时在229、150演播室) 播出方式:直播 播出时间:每天12:00-12:30在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播出(特殊情况只 在综合频道、延时播出)
三、朝闻天下的传播学意义
• (一)通过改进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增强传播效果 根据施拉姆的5W经典转播模式,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传播效 果,在传者受者不改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改变传播方式及传播 内容来影响传播效果,对于电视来说就是提高收视率为了让新闻 能够真正意义的服务生活,提高栏目的品牌效应,培育品牌忠诚 度,让信息能够实在的内化于人们的行动中,朝闻天下在传播内 容及传播方式两个环节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及探索:在内容上增加 社会新闻文化体育新闻天气出行资讯和生活服务资讯的报道量; 形式上更是一改以往新闻播报的严肃面孔,采取轻松明快的播报 方式,板块式播报,把握节奏,给观众呈现了一档实实在在的大 型早间新闻杂志。
节目特点
• 自1982年9月1日起,中共中央明确规定,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 联播》中发布,由此开始奠定节目为官方新闻发布管道的重要地 位,节目宗旨为“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新闻 先后次序排列不是以其重要性,而是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排名先 后而定的。其大致内容按播出顺序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公务活 动(包括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等),思想教育类短片,中国境内 各个领域的进步,人民大众的精神面貌,神州大地的风采,国内 简讯,最后是时长通常不超过五分钟的国际新闻等。 • 在中国大陆,境外媒体、甚至地方电视台的采访皆有一定限制 (例如灾难事故、军事演习等),而央视在此一般没有限制(与 新华社同一级别),故《新闻联播》亦变相成为某些重要新闻片 段公开发布的唯一途径。各大新闻媒体在无可选择下只能引用其 片段和文字等。有些地方台甚至只引用央视的片段播放国际新闻。
主播特色
《新闻联播》从开播至今,前前后后共有20位主播亮相。经记 者统计,从电视大规模普及至今,《新闻联播》的主播按先后顺 序可以分为四代。 第一代 庄重 欧阳夏丹 赵忠祥 在《新闻联播》不需要个人风格的“播音员时代”出现,端正 大方、正襟危坐、字正腔圆、掷地有声,十分稳重 第二代 辨识度高 每个人的声音都极具特点,尤其是邢质斌和罗京的声音,有非 常高的辨识度,罗京更是被誉为“国嗓”。这几位主播最大的特 点就是低调,他们几乎很少在《新闻联播》以外亮相。
• (三)资源相互整合 媒体广场板块是朝闻天下的又一特色,这个板块以电视媒介为 载体,传播平面媒体信息这个传播过程,不是单纯的搬来用,而 是体现了一种媒介资源之间相互整合的思想这种思想在话题小板 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个板块选取当天的热点话题,网罗当天权 威报纸对这一话题的不同解读,使观众能够从不同角度,深入全 面的认识这一话题在整合过程中,考虑到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之 间的差异,媒体广场采用主持人讲解的方式,将平面媒体内容用 视听语言表现出来,体现了二次编排的思想,实现了信息的最大 限度传播将报纸的深度和电视的易接受性结合在一起,不仅扩大 了报纸的影响,还增加了电视报道的深度。
•
在板块设置上,朝闻天下除了一般的新闻播报外,还设置了 今天早知道、媒体广场和互动话题几个小板块,在内容和形式上 各自分工,相得益彰与以往的早间栏目和其他时段的新闻 • 栏目不同,朝闻天下"在内容上着力于拓展选题范围,确保原 有重大国内国际新闻报道权威的优势不丢,加大观众收视意愿更 强的社会新闻文化体育新闻和天气出行资讯生活服务资讯的报道 量,栏目内容更贴近观众,栏目风格也更趋时尚
栏目定位
中国第一权威电视平台,cctv综合频道的四大核心新闻板块之 一,开播15年,一直备受关注,2009年改版后,以其独特新颖的 报道方式,全面详实的内容,深受广大受众的喜爱。
节目特色
央视新闻正餐,资讯同步播报 栏目收视稳定,午间收视高点 新闻精粹盛宴,汇聚社会精英
受众分析
• 《新闻30分》目标受众略偏男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群为各地 政府机关、大中企业人员,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专业素质较高、 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拥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决策能力,是社 会的中坚力量。
第三代 有活力 《新闻联播》2007年注入的新鲜血液,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 他们让《新闻联播》变得相对有活力。 第四代 亲和力 郎永淳非常喜欢玩微博,他可能是《新闻联播》的主播团队中 为数不多用实名玩微博的。而欧阳夏丹最大的特点是她颇具亲和 力的微笑,这也是《新闻联播》中很难见到的。
二、朝闻天下的特色解读
• (一)、节奏张弛有度 从朝闻天下与新闻联播的对比来看,朝闻天下的新闻短短长 长,参差不齐,跳跃性很强,而新闻联播则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时 长朝闻天下"通过快报中消息的快和某些展开式报道的缓,形成缓 急有致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和动态感,符合早间观众的收视要求。 朝闻天下还采取部分循环的方式,将重要新闻反复播报需要强调 的是,这种循环并不是简单的重新播报一次,而是有重点,有侧 重的进行二次筛选
新闻联播 主讲人:梁玉燕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开播。自1958年中央电视 台建台起其新闻栏目就承担起“新闻立台”的责任。《新闻联播》 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并在世界范围 内拥有最多观众。
名字变迁
《新闻联播》一开始并不叫《新闻联播》,它有个很长的名 字:《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这个节目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在 当时的北京电视台播出,内容主要是各地电视台寄来或专程送来 的电视新闻片。当时电视新闻都由胶片拍摄,加上路途遥远,等 到胶片送到北京再冲洗出来播出,新闻往往成为旧闻。 等到1977 年底,微波线路网相继建成,实现真正的《新闻联播》的技术条 件已经具备了。设计新片头的任务交给了美工组的负责人张德生, 有着多年电视设计包装经验的张德生觉得原来的节目名字实在太 长,打在屏幕上字会很小,与画面也很不协调,建议把名字改成 《新闻联播》。而后发现《新闻联播》这个名字涵盖的意义也很 广泛、严谨。就这样,从1978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这个名 字正式启用。
央视新闻,我们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