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加工通用工艺守则模板
机械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机械加工通用工艺守则1.操作者应仔细看清图纸与工艺文件中的各项说明,保持图纸与工艺文件中的干净和圆满。
并应严格依照设计图纸、工艺规程、技术标准,进行零部件的加工,不得随意自行更正。
2.操作者依照工艺要求察看所借用的工、夹、量、刃具,可否切合工艺及使用要求,若有疑问应即向段长或车间施工员联系。
3.操作者应将工、夹、量、刃具分别整齐地放置在工具箱上或其他合适的地方,但严禁直接放在机床上,并应稳固保留好,不得随意拆卸,改变原来尺寸或形状。
4.在加工前,操作者第一应检查或抽查毛坯或经由上道工序加工并和本工序有关的尺寸,以确定余量可否切合工艺要求。
5.操作者应依照工艺规定的定位基准而安装部件:工艺未规定定位基面时,同意操作者自行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方法,但必定保证加工出来的部件切合图纸和工艺上的尺寸与精度要求。
在装夹工件前应将部件和夹具冲刷干净。
在定位基面处不得有铁屑、毛刺、污物及磕碰现象。
6.予压紧部件后,应按工艺要求进行部件的校正,若工艺卡片未作出规准时,可按以下要求校正部件:(1)在本工序或本工步中加工到成品尺寸,且今后该加工面不再加工,装置时也不再调整或刮研,可以按定位基面到加工面的技术要求1/3 值校正,最后加工完成后保持图纸中的技术要求。
(2)在本工序或本工步中,所加工的加工面今后尚需加工或刮研则按该加工面下道工序余量的1/3 值校正,加工后并且要按此检验。
(3)本工序或本工步所加工的加工面已到成品尺寸,今后该加工面不再加工,且图纸中、工艺卡片内对该加工面定位基面,没有任何要求时,加工后应达到通用技术标准、部标或厂标有关规定的要求。
7.按工艺要求进行压紧。
如工艺上无要求,部件压紧时应注意压紧力的地址、大小和方向,并同意自加各种辅助支撑以增强刚性,压紧前与压紧后要测量,防范变形和磕碰。
8.凡加工面未到成品尺寸而工艺卡片中又未规定工序间的表面粗糙度时:粗车、粗铣、粗刨、粗镗、粗插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磨前的各种加工面应达到粗磨的表面粗糙度,外圆达到平面应达到轴孔达到刮研前的加工面应达到9.部件的首件检验当工艺未作规准时应该在自由状态下进行,不得压紧在夹具上或机床工作台面上或其他压紧情况下检验,换刀后的首件也应交检。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范文(4篇)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范文一、引言机加工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造技术,涉及到各种机械设备的加工和加工工艺。
为了确保机加工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是必要的。
本文提供了一份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范本,供相关企业参考和使用。
二、目的本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的目的是确保机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和高效。
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和要求,减少人员操作失误,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三、适用范围本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适用于所有相关机加工设备和操作人员。
所有机加工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本规定,并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四、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机加工技术培训,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加工设备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能熟练操作。
3.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机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应急措施,并随时保持警惕,确保安全生产。
五、机加工设备使用规定1. 操作人员在使用机加工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能是否正常。
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和顺序操作机加工设备,不得随意更改或跳过操作步骤。
3.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机加工设备的使用规程,不得超载、超速和超时使用设备。
4. 操作人员在使用机加工设备时,必须戴上相关的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5. 操作人员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注重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及时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和油渍。
六、机加工操作流程规定1. 在操作机加工设备前,操作人员必须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工作区、检查工艺文件等。
2. 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和切削工具。
3. 在操作准备就绪后,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调整设备,启动设备并进行加工操作。
4. 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时刻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保持设备和加工件的正常运行状态。
5. 如果发现设备异常或操作失误,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设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6. 加工完成后,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关闭设备,并进行设备的清理和整理工作。
机械加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机械加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机械加工技术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企事业单位机械加工操作相关人员,包括操作员、技术员以及管理人员等,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操作。
第三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机械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工作。
第四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不得违章操作,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负责人处理。
第五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第六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鞋、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安全。
第七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应严禁穿戴过宽松的衣物,包括袖口、袖子、裤腿等,以防被机械设备卷入。
第八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应将长发束起,以免被卷入机械设备中,同时也要注意佩戴好安全帽。
第九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在操作前要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确保设备无异常,同时要检查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第十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正确使用机械设备,严禁乱拆乱装、乱调机械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专心致志,不得分神或与他人交谈,以免发生操作事故。
第十二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清洁,不得将工具、材料等乱放乱堆,以免导致工作区域不安全。
第十三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在操作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工作现场,清除工具等杂物,确保工作场所整洁。
第三章紧急情况处理第十四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自救措施,并及时向负责人报告。
第十五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在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启动灭火器具进行扑救,无法扑灭时应及时报警,并确保人员安全。
第十六条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在发生人员伤害时,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紧急救治,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通用工艺守则全解

Q/SYJ03.01-2010前言一、本守则是根据公司“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的要求而编制的。
根据现有产品及现有生产设备状况,编制了18个通用工艺守则。
本标准自2009年6月开始至2010年6月全部完成,历时12个月。
二、工艺守则的编制原则:1. 编制本工艺守则,结合了当前设备、工艺装备、检测手段、质量管理及劳动保护等。
通过贯彻实施本工艺守则,应达到贯彻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提高本公司的工艺技术水平,以最终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
2. 本工艺标准属一般级工艺水平,是行业的一般工艺水平,设备和工艺装备基本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质量能稳定达到合格品要求,但不能作为产品创优的工艺标准。
3. 工艺守则为公司内部工艺标准。
三、对贯彻工艺守则的建议:要使每个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本守则,一方面组织学习,教员由参加守则编写人员组成。
另一方面培训一支工艺骨干力量,使他们懂得和掌握工艺守则的具体使用,正确指导产品的制造,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总之,我们公司首次组织编写基础工艺守则,它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又有很大的工作难度,同时也缺乏经验。
随着工艺守则在公司内逐步贯彻实施,必将暴露出工艺守则中的缺陷和不足,有待不断地深化、修订和完善。
本守则由公司全质办提出。
本守则由公司技术中心归口。
本守则起草部门:生产部。
本守则主要起草人:丁晓庆、陆应柱、潘笑东。
本守则首次发布。
1通用工艺守则总则Q/SYJ03.01-2010 1 范围本守则规定了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主要专业性工艺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本守则适用于生产工艺准备和产品的加工。
2 工艺技术准备2.1按本守则的相应内容根据所要加工的产品图样及技术要求编制产品工艺文件,规定具体工艺要求。
2.2 按工艺要求设计或选用所需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3 操作前的准备3.1 操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应检查加工所需的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和有关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3.2 要看懂、看清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和有关资料,了解相应工艺要求。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加工通用工艺规程

QB/HT-RQ-12-07 山东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机械加工通用工艺守则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单位接收单位接收人: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1.1 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机械零件切削加工的通用工艺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
1.2 本守则适用于压力容器机械零件切削加工,对于非压力容器的机械零件切削加工工作也可参照执行。
1.3 压力容器机械零件的材料选用、切削加工应遵照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本标准的具体要求。
1.4 压力容器机械零件的切削加工工作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及国家关于压力容器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 《钢制压力容器》GB151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470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GB4709 《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试验》GB1801~1804 《公差与配合》JB4726~4728 《压力容器钢锻件》JB4707 《压力容器法兰》GB196 《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197 《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本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管理制度3 切削加工工艺守则3.1 加工前的准备工作3.1.1机械加工件的下料应遵守QJ/13J09-03中有关规定。
3.1.2压力容器锻件应符合JB4726~4728中有关规定。
3.1.3螺栓、法兰等机械加工件的选材应符合GB150第二章的规定。
3.1.4压力容器法兰在下列任一情况下,应进行正火或完全退火的热处理:①法兰断面厚度大于76mm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②焊制的整体法兰;③锻制的法兰。
3.1.5操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首先要检查加工所需的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有关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3.1.6要看懂、弄清工艺规程、产品图样及技术要求。
有疑问之处应找有关技术人员问清后再进行加工。
机械加工工艺守则QB

机械加工工艺守则QB/TMJ04·053—90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种机械加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另件的机械加工。
2.引用标准GB4863 机械制造基本工艺术语(82)煤生字第334号《煤矿机电修配厂通用技术标准》机械加工分册3.加工前的准备3.1操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首先要检查加工所需的图纸,对于复杂的产品,还要检查工艺规程及有关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有疑问时要与本单位技术人员联系。
3.2 要看懂,看清工艺规程,产品图纸,有疑问之处要与有关人员问清再进行加工·3.3 按产品图纸或(和)工艺规程复核毛坯或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待问题解决后才能进行加工。
3.4 按工艺规程要求准备好加工所需的全部工艺装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新夹具、模具等,要先熟悉其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
3.5 加工所用的工艺装备应放在规定的位置,不得乱放·更不能放在机床的导轨上。
3.6 工艺装备不得随意折卸和更改。
3.7 检查加工所用的机床设备,准备好所需的各种附件,加工前机床要按规定进行润滑和空运转。
4. 刀具与工件的装夹4.1刀具的装夹4.1.1 在装夹各种刀具前,一定要把刀柄、刀枰、导套等擦拭干净。
4.1.2 刀具装夹后,应用对刀装置或试切等检验其正确性。
4.2 工件的装夹4.2.1 在机床工作台上安装夹具时。
首先要擦净其定位基石,并要找正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
4.2.2工件装夹前应将其定位面、夹紧面、垫铁和夹具的定位,夹具面擦拭干净、且不得有毛刺。
4.2.3按工艺规程中规定的定位基准装夹,若工艺规程中未规定装夹方式,操作者可自行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方法,选择定位基准可按以下原则:a.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b.尽可能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
c.精加工定位基准尽量选择不加工或加工余量比较小的平整表面,而且只能使用一次.d.精加工工序定位基准应是已加工表面。
机械加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机械加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为了保障机械加工作业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敬请每名工作人员认真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
二、工作人员在进入机械加工作业现场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确保自身安全。
三、在操作机械设备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不存在故障、漏电等危险因素。
若发现设备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在启动机械设备前,必须清空工作区域内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无碍设备运行。
同时,要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防止发生滑倒或被杂物绊倒的事故。
五、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遵守机械操作规程。
严禁将手、头部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运行中的机械部件,以免发生危险事故。
同时,切勿将衣物、发卡、项链等杂物悬挂在机械设备上。
六、加工过程中,必须使用合适的刀具和工具。
切割刀具必须锋利,并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加固。
确保切割刀具和工具的使用符合操作规程,杜绝因刀具破碎、工具滑动等造成的事故发生。
七、加工作业时,必须时刻保持专注,不得随意嬉笑、拖延工作进度或聊天。
操作人员应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完成工作任务,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八、严禁擅自拆卸机械设备或更改设备参数。
任何维修或更改设备的行为必须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九、每日结束机械加工作业后,必须对设备进行彻底清理。
清理过程中,必须停止机械设备运行,并确保设备断电。
清理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并注意避免碰触尖锐刀具和高温部件。
十、如果发生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同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配合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十一、严禁在机械加工作业区域内吸烟、使用明火或进行其他危险行为。
开展这些活动可能会引发火灾或造成爆炸事故,严重威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十二、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机加工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零部件,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和通用技术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压力容器制造中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序。
1.3 本守则中引用的法规、标准、守则等如经修改,应以新的版本为准。
2. 引用标准TSG 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压力容器》GB151《管壳式换热器》JB4710《钢制塔式容器》JB4731《钢制卧式容器》HG20584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3. 准备3.1 操作者在进行机械加工前,应认真熟悉各加工零部件的图样及工艺文件要求。
3.2 检查主要受压元件毛坯的材料标记,零件编号是否齐全,是否与工艺制造卡中要求的材料标记、零件编号一致。
3.3检查所加工的零件加工余量或工艺卡头量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3.4 操作者应按照所加工零部件图样,准备好所需工、卡、量具及胎夹具,工、卡、量具及胎夹具按定置管理要求放在规定位置,不得随意乱放,更不允许放在机床导轨上。
3.5操作者应具有使用操作该设备的岗位操作证。
3.6设备润滑应检查符合运行要求4、刀具与工件的装夹4.1刀具的装夹4.1.1在装夹各种刀具前,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导套等擦拭干净。
4.1.2刀具装夹后,应用对刀装置或试切等方法检查是否正确。
4.2工件的装夹4.2.1在机床上安装工件时,要擦净其定位基准面,并找正与刀具的相对位置。
4.2.2工件装夹前应将定位面、夹紧面、垫铁和夹具定位面擦拭干净,且去除毛刺。
4.2.3按工艺规定的位置选择基准,如工艺中未做规定,按下述原则选择:(1)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2) 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
(3)尽可能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
(4)粗加工定位基准应选择不加工或加工余量小的平整平面,而且只能使用一次。
(5)精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应是已加工表面。
4.2.4对无专用夹具的工件,装夹时按以下原则找正:(1)对划线工件应按划线进行找正。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数控加工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数控加工数控加工是一种高效、精密的加工方法,它能够实现复杂零件的高速、精确加工。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是指在数控加工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确定、加工工艺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一、刀具选择在数控加工中,刀具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通常情况下,硬质合金刀具用于加工高硬度材料,高速钢刀具用于加工低硬度材料。
其次,刀具的几何形状也要根据加工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来选择,比如圆头刀具适合钻削孔,平底刀具适合切削平面。
最后,还需要考虑刀具的刃数和切削刃角等参数,以确保刀具能够顺利进行切削。
二、切削参数确定在确定切削参数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切削性能、刀具的材料和几何参数以及机床的性能等因素。
首先是切削速度的确定,它应该根据材料的硬度和刀具的材料来选择,一般情况下,硬度越高的材料,切削速度就应该越低。
然后是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的确定,这两个参数的选择会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需要根据零件的要求和机床的性能来综合考虑。
最后是冷却润滑剂的选择,合适的冷却润滑剂能够减少切削温度,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三、加工工艺设计加工工艺设计是切削加工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在进行加工工艺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刀具路径规划,尽量减少刀具的空转时间和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其次是合理的切削顺序设计,根据零件的形状和结构来确定切削的顺序,避免因为切削顺序不当而导致加工残余应力和变形。
最后是合理的刀具轨迹设计,根据零件的要求和机床的性能来确定刀具的轨迹,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四、加工质量控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加工质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根据零件的要求和设计图纸来进行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控制,确保加工零件的尺寸和形位精度符合要求。
其次是要根据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和加工工艺,保证加工表面的质量。
通用工艺守则

通用工艺守则1. 工艺纪律1.1 工艺纪律的内容: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操作者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工艺文件、操作规程,并做到:1.1.1先标记移植后下料,先标记移植后加工,转工序首先确认标记。
1.1.2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不合格零件不流转,不合格半成品不使用,不合格成品不入库,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1.1.3认真做好受压元件、关键元件和产品试板流转的自检、互检和专检的记录,记录包括:标记、焊工、控伤、检验印记和在流转卡上签名和日期。
1.1.4坚持审核点(R)、停止点(H)无见证确认不进行转工序。
1.1.5遵守设计、工艺更改、材料代用、焊缝返修、不合格品等处置的审批程序。
1.1.6搞好文明生产,防止锈蚀、磕碰、划伤工件表面,保护好密封面,清除焊接飞溅物,不强行组装。
1.2 工艺文件的监督检查1.2.1工艺纪律归口技术部,质控部监督执行,各部门相互配合,对工艺纪律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检查、处理和考核。
1.2.2各责任责任人、工艺员、质检员和生产主管人员都有权督促操作者执行工艺纪律,对违反工艺纪律的现象有权予以制止。
1.2.3生产班组长、检验员应督促工人执行工艺纪律,对违反工艺要求制造的零部件在未处理前有权拒绝检验,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并通知车间处理,向质控部汇报,按规定作出处罚。
2. 领料划线2.1 领料2.1.1凭材料领用卡、制造工艺过程及检验卡领料,按规定进行材料标记移植,并在材料领用卡、制造工艺过程卡上记录材料品种、规格、材料标记。
2.1.2检验员应检查材质标识(钢印或油漆)清晰、无误,并复检材料表面质量,尺寸规格合格,材料领用卡、制造工艺过程卡签字确认后,方可投料划线。
2.1.3复检表面质量及规格的要求如下:a)双面锈蚀深度不得大于材料名义厚度的6%且不大于0.25mm;b)表面机械损伤深度不得大于材料名义厚度的5%且不大于2mm;c)非加工板材厚度的允许负偏差C1按表1:表12.2 表面清理及划线位置操作者在划线前应清除附着于材料表面的污物及杂物、锈蚀夹层,并将材料放置在方便操作及能准确划线的位置。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范文(三篇)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范文一、安全操作1. 操作前应熟悉机床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操作时必须佩戴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3.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有序,机床周围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4. 使用机床时,严禁穿着松散的衣物、长发、项链和手表等物品。
5. 操作时应集中精力,注意情绪稳定,不得吸烟、饮食或进行无关工作。
6. 使用机床时,严禁将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切削区域。
7. 对于长时间操作机床,应定时休息,以免疲劳导致意外事故。
二、操作步骤1. 将工件固定到工作台上,确保工件与夹紧装置的接触良好。
2. 设定合适的刀具,检查刀具的固定是否稳定。
3. 启动机床,调整适当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确保加工效果和工件质量。
4. 进行切削加工时,应根据工件尺寸和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
5. 注意观察切削过程中的加工状态,及时调整设备参数,确保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6. 切削结束后,及时停止机床,并检查加工面质量。
7. 清理机床、安全检查和维护机床,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三、维护保养1. 定期对机床进行润滑和清洁,保持机床的整洁和光滑。
2. 定期检查机床各部件的紧固情况,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
3. 定期检查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4. 定期清洗刀具、加工工具和夹具,确保它们的正常使用。
5. 定期检查机床的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如有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四、操作注意事项1. 加工硬度较高的工件时,应使用刀具和机床配备合适的冷却液,以防止过热。
2. 在机床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平稳,并注意观察加工质量,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机检查。
3. 使用机床时,应遵循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机床参数。
4. 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切削液的使用和清理,防止溅出或污染工作区域。
5. 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散热和通风,以防止机床过热和设备损坏。
五、紧急情况应急处理措施1. 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首先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迅速采取避险措施。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要求规范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规范1.目的1.1 对机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以确保满足公司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1.2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机械加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2.范围适用所有机加工产品,和对供应商机加工产品的要求及产品的检验。
3.定义A级表面:产品非常重要的装饰表面,即产品使用时始终可以看到的表面。
B级表面:产品的内表面或产品不翻动时客户偶尔能看到的表面。
C级表面:仅在产品翻动时才可见的表面,或产品的内部零件。
4.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997 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GB/T 145-2001 中心孔GB/T 197-2003 普通螺纹公差GB/T 103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 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568-2008 键技术条件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4249-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公差原则GB/T 5796.4-2005 梯形螺纹第4部分:公差Q/JS Jxx.xx-201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JS Jxx.xx-2012 机柜半成品钣金件下料技术要求5.术语和定义GB/T 1182-2008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5.1切削加工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机械加工车间的安全规则范本

机械加工车间的安全规则范本一、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具要齐全1.所有在机械加工车间工作的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并戴上安全帽和防护眼镜。
2.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戴上工作手套,并确保手套没有破损或是老化。
同时,对于涉及到潜在伤害的部位,如手臂、腿部等需要额外加强保护,可根据实际情况佩戴护膝、护肘等防护装备。
3.长发人员必须将头发整齐地束起来,以防止发丝被卷入机械零件中造成意外伤害。
对于胡须过长的人员,也应该进行修剪,以保证操作机械时的安全。
二、机械操作规范1.操纵机械设备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运转正常,部件完好,并根据需要补充润滑油和冷却剂等。
2.熟悉并遵守每台机械设备的操作手册,确保在正常操作范围内使用,不得擅自调整设备的参数或是安装其他附件。
3.在操作机械设备时,注意倾听设备的声音,观察设备的震动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机检查,解决问题后方可继续操作。
4.禁止擅自清理机械设备上的碎屑或是残留物,必须等待设备停机后,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清理。
5.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手腕等身体部位过于靠近机械零件,以免发生挤压、切断等意外伤害。
三、响应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1.所有工人必须了解机械加工车间的紧急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并遵守疏散指示。
2.如发生紧急情况,如火灾或是设备故障等,应立即按下警报器并报警,同时用对讲机通知其他工人,确保大家尽快疏散离开危险区域。
3.在紧急情况下,不得私自打开防火门,以免影响火灾疏散通道。
四、设备维护和管理1.所有机械设备必须每日进行日常检查,确保运转正常。
如发现设备有故障或是异常现象,必须立即停机维修或寻求技术人员的帮助。
2.每个工作日结束前,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相应的润滑保养,确保设备的寿命和工作效能。
3.禁止未经许可,私自改动机械设备的参数、设置或是操作方式。
五、培训和工人意识提升1.新员工进入机械加工车间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培训考核后方可进行工作。
制造工艺通用守则

制造工艺通用守则编制:审核:批准:日期:一、下料通用工艺1 范围本通用工艺规定了下料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材料的下料。
2 下料前的准备2.1 看清下料单上的材质、规格、尺寸及数量等。
2.2核对材质、规格与下料单要求是否相符。
材料代用必须严格履行代用手续。
2.3 查看材料外观质量(疤痕、夹层、变形、锈蚀等)是否符合有关质量规定。
2.4 将不同工件所用相同材质、规格的料单集中,考虑能否套料。
2.5 号料2.5.1 端面不规则的型钢、钢板、管材等材料号料时必须将不规则部分让出。
钢材表面上如有不平、弯曲、扭曲、波浪等缺陷,在下料切割和成形加工之前,必须对有缺陷的钢材进行矫正。
2.5.2 号料时,应考虑下料方法,留出切口余量。
2.5.3 有下料定尺挡板的设备,下料前要按尺寸要求调准定尺挡板,并保证工作可靠,下料时材料靠实挡板。
3 下料3.1剪板下料3.1.1钢板、角钢、扁钢下料时,应优先使用剪切下料。
钢板、扁钢用龙门剪床剪切下料,角钢用冲剪机剪切下料。
3.1.2 用剪床下料时,剪刃必须锋利,并应根据下料板厚调整好剪刃间隙,其值见下表3.1.3 剪切最后剩下的料头必须保证剪床的压料板能压牢。
3.1.4 下料时应先将不规则的端头切掉。
3.1.5 切口断面不得有撕裂、裂纹、棱边。
3.1.6 龙门剪床上的剪切工艺3.1.6.1 首先清理工件并划出剪切线,将钢板放至剪床的工作台面上,使钢板的一端放在剪床台面上以提高它的稳定性,然后调整钢板,使剪切线的两端对准下刀口,控制操作机构将剪床的压紧机构先将钢板压牢,接着进行剪切。
剪切狭料时,在压料架不能压住板料的情况下可加垫板和压板,选择厚度相同的板料作为垫板。
3.1.6.2 剪切尺寸相同而数量又较多的钢板、型材时,利用挡板(前挡、后挡板和角挡板)定位,免去划线工序。
3.1.6.3 利用挡板进行剪切时,必须先进行试剪,并检验被剪尺寸是否正确,然后才能成批剪切。
3.2 气割下料3.2.1 气割时,看清切割线条符号。
机械加工的通用技术要求规范

机械加工的通用技术要求规范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规范1.目的1.1 对机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以确保满足公司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1.2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机械加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2.范围适用所有机加工产品,和对供应商机加工产品的要求及产品的检验。
3.定义A级表面:产品非常重要的装饰表面,即产品使用时始终可以看到的表面。
B级表面:产品的内表面或产品不翻动时客户偶尔能看到的表面。
C级表面:仅在产品翻动时才可见的表面,或产品的内部零件。
4.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997 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GB/T 145-2001 中心孔GB/T 197-2003 普通螺纹公差GB/T 1031-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 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568-2008 键技术条件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4249-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公差原则GB/T 5796.4-2005 梯形螺纹第4部分:公差Q/JS Jxx.xx-201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JS Jxx.xx-2012 机柜半成品钣金件下料技术要求5.术语和定义GB/T 1182-2008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5.1切削加工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切削加工通用技术条件和通用工艺守则.

丹阳市亚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切削加工通用技术条件和通用工艺守则编制:审核:批准:丹阳市亚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技术部 2011年 4月 1日一、切削加工通用技术(1 、所有经过切削加工的零部件必须符合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本标准的要求。
(2 、零件的加工面不允许有腐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
(3 、除有特殊要求外,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有尖棱、尖角和毛刺。
(4 、精加工后的配合面、摩擦面和定位面等工作表面一般不允许在其上打印标记。
二、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1、加工前的准备(1操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首先要检查加工所需的产品图样、工艺规则和有关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2要看懂、看清工艺规程、产品图样及技术要求,有疑问之处应找有关技术人员问清后再进行加工。
(3按产品图样或(和工艺规程复核工件毛坯或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待问题解决后再进行加工。
(4按工艺规程要求准备好加工所需的全部工艺装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新夹具、模具等,要先熟悉其使用要操作方法。
(5加工所用的工艺装备应放在规定的位置,不得乱放,更不能放在机床导轨上。
(6工艺装备不得随意更改和拆卸。
(7检查加工所用的机床设备,准备好所需的各种附件。
加工前机床要按规定进行润滑和空运转。
2、刀具的装夹(1一般要求①在装夹各种道具前,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导套等擦拭干净。
②刀具装夹后,应用对刀装置或试切等检查其正确性。
(2车刀的装夹①车刀刀杆伸出刀架不宜太长,一般长度不应超过刀杆高度的 1.5倍 (车孔,槽等除外。
②车刀刀杆中心线应与走刀方向垂直或平行。
③刀尖高度的调整:在下列情况下,刀尖一般应与工件中心线等高:a 、车断面;b 、车圆锥面;c 、车螺纹;d 、成形车削;e 、切断实心工件;在下列情况下,刀尖一般应比工件中心线稍高:a 、粗车外圆;b 、精车孔;在下列情况下,刀尖一般应比工件中心线稍低:a 、精车细长轴;b 、粗车孔;c 、切断空心工件;④螺纹车刀刀尖角的平分线应与工件中心垂直。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模版

机加工技术操作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机加工技术的操作, 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保障机加工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机加工技术操作的人员。
第三条机加工技术操作应按照安全、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机加工技术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
第五条机加工设备的操作应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手册, 按照设备参数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第六条机加工技术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规定, 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
第七条禁止未经许可擅自操作或调整机加工设备, 禁止无证上岗和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机加工技术操作。
第八条机加工技术操作人员应严守机密, 不得将机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透露给外部人员。
第九条机加工技术操作人员应保持操作场所的清洁整齐, 做到物归原位, 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第二章操作规范第十条机加工技术操作人员应先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机加工技术操作人员操作设备时, 应准确设置刀具、工件和夹具, 保证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第十二条机加工技术操作人员应按照工艺要求, 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刀具刀具前进角等加工参数。
第十三条在机加工过程中, 应定期清理和更换润滑油, 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机加工技术操作应掌握切削液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证切削液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第十五条在机加工过程中, 应定期对刀具进行检查和磨刃, 保证刀具的切削性能和寿命。
第十六条机加工技术操作人员应掌握紧急停机和急停按钮的使用方法, 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
第十七条机加工技术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时, 应及时报修或上报, 不得擅自处理。
第十八条机加工技术操作人员应按照允许的工作范围和要求进行操作, 不得超负荷使用设备。
第十九条机加工技术操作完成后, 应及时清理设备和周围环境, 保持操作场所的整洁。
机械加工通用操作规章制度模板

第四章 环境保护
第十二条 机械加工车间的操作人员应当注意节约能源,严格遵守环保要求,防止因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等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三条 机械加工车间的操作人员应当妥善处理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旧物品,做好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置工作,确保环境卫生和健康安全。
第四条 机械加工车间的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并正确佩戴安全防护设备,如护目镜、手套、耳塞等。
第五条 机械加工车间的操作人员应在进行机械加工前,检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并确保加工材料符合要求。
第六条 机械加工车间的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加工流程,了解设备的使用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加工作业。
第七条 机械加工车间的操作人员应当遵守机械加工的标准化作业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机械加工作业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质量稳定,保障机械加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机械加工车间内的所有机械加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 机械加工车间内的设备、设施、工具等应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标准。
第二章 操作规程
第八条 机械加工车间的操作人员应当妥善保管好设备和工具,并及时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使用寿命。
第三章 安全管理
第九条 机械加工车间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确保员工能够正确识别和遵守安全规程。
第十条 机械加工车间内的设备应按照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稳定。
第十四条 机械加工车间的操作人员应当妥善使用机械加工润滑油和切削液,注意收集、处理和妥善处置废弃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机械加工通用工艺守则模板
QB/HT-RQ-12-07山东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机械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放单位
接收单位
接收人: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1 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机械零件切削加工的通用工艺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
1.2 本守则适用于压力容器机械零件切削加工, 对于非压力容器的机械零件切削加工工作也可参照执行。
1.3 压力容器机械零件的材料选用、切削加工应遵照设计文件的规定, 并应符合本标准的具体要求。
1.4 压力容器机械零件的切削加工工作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还应符合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及国家关于压力容器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151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GB470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GB4709 《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试验》
GB1801~1804 《公差与配合》
JB4726~4728 《压力容器钢锻件》
JB4707 《压力容器法兰》
GB196 《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197 《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
本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3 切削加工工艺守则
3.1 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3.1.1机械加工件的下料应遵守QJ/13J09-03中有关规定。
3.1.2压力容器锻件应符合JB4726~4728中有关规定。
3.1.3螺栓、法兰等机械加工件的选材应符合GB150第二章的规定。
3.1.4压力容器法兰在下列任一情况下, 应进行正火或完全退火的热处理:
①法兰断面厚度大于76mm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
②焊制的整体法兰;
③锻制的法兰。
3.1.5操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 首先要检查加工所需的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有关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3.1.6要看懂、弄清工艺规程、产品图样及技术要求。
有疑问之处应找有关技术人员问清后再进行加工。
3.1.7按产品图样或( 和) 工艺规程复核工件毛坯或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
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 待问题解决后才能进行加工。
3.1.8按工艺规程要求准备好加工所需的全部工艺装配,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新夹具、模具等要先熟悉其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
3.1.9加工所用的工艺装配应放在规定的位置, 不得乱放, 更不能放在机床导轨上。
3.1.10工艺装配不得随意拆卸和更改。
3.1.11检查加工所用的机床设备, 准备所需的各种配件。
3.2 刀具与工件的装夹
3.2.1刀具的装夹
在装夹各种刀具前, 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导套等擦拭干净。
刀具装夹后, 应用对刀位置或试块等检查其正确性。
3.2.2工件的装夹
①在机床工作台上安装夹具时, 首先要擦拭其定位基面, 并要找正其与刀
具的相对位置。
②工件装夹前应将其定位面、夹紧面、垫铁和夹具的定位、夹紧面擦
拭干净, 并不得有毛刺。
③按工艺规程中规定的定位基准装夹, 若工艺规程中未规定装夹方法, 操
纵者可自行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方法, 选择定位基准应按以下原则:
a) 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b) 尽可能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
c) 粗加工定位应尽量选择不加工或加工余量比较小的平整表面, 而
且只能使用一次;
d) 精加工共需定位基准应是已加工表面;
e) 选择的定位基准必须使工件定位夹紧方便, 加工时稳定可靠。
④对无专用夹具的工件, 装夹时应按以下原则找正:
a) 对划线工件应按划线进行找正;
b) 对不划线工件, 在本工序尚需继续加工的表面, 找正精度应保证
下道工序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c) 对本工序加工到成品尺寸的表面, 其找正精度应小于尺寸公差和
位置公差的三分之一;
d) 对在本工序加工到成品尺寸的未注尺寸公差和位置公差的表面,
其找正精度应保持本标准第6.1条中的技术要求。
⑤装夹组合件时, 应注意检查结合面的定位情况。
⑥夹紧工件时, 夹紧力的作用点应经过支承点或支承面。
对刚性较差( 或
加工时有悬空部分的) , 应在适当位置增加辅助支承, 以增加其刚性。
⑦夹紧精加工面和软材质工件时, 应垫以软垫如紫铜皮等。
⑧用压板夹紧工件时, 压板支承点应高于被压工件表面, 而且压紧螺栓应
尽量靠近工件, 以保证压紧力。
3.3 加工要求
3.3.1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 应根据工件材料、精度要求和机床、刀具、夹具等情况,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加工铸件时为了避免表面夹砂、硬化层等损坏刀具, 在许可的条件下, 切削深度应大于夹砂或硬化层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