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本技术 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本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于3年制高职高专教育护理专业课程编号:035 编写时间:2013年课程名称:护理学基本技术英文名称:Basic of Nursing学时:144 学分:10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职业技术课适用专业:护理开课学期:第一、二学期一、教学大纲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护理专业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具有职业道德素养的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
《护理学基本技术》课程在充分调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明确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并深入分析出护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确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使学生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掌握这些核心能力,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兼顾执业护士考试要求,形成包涵四个模块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支撑课程”模块主要是为护理专业提供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生命周期课程”的学习搭建知识和技能平台。
《护理学基本技术》作为专业支撑课程之一,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紧紧围绕护理岗位对知识、技能与素质的要求,根据护理岗位工作任务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在课程剖析和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参考2008版的教学大纲后制定的,最终经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可行性论证。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护理学基本技术》课程是护理专业的职业技术课,其授课对象是高中、中职毕业生。
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学生学习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等各专科护理的基础,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以《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等“专业支撑课程:为基础,为后续的《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等“生命周期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护理理论、护理知识与护理技能的基础。
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护理基本知识、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锻炼敏锐的观察分析和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在正确的护理理论指导下,使用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独立完成护理技术操作,以解决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
《护理学导论》《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护理学导论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启蒙教材,是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护理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初步学会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护理对象服务。
并能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卫生保健指导和各项护理操作中。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的特点,以“以人为本”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健康与疾病,人的基本需要,人的成长与发展与护理的关系,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问题,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护理程序,文化与护理,护理理论,护理伦理,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健康教育等内容。
为学生进入护理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对提高护理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课程教学改革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小组学习、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我们所讲授的课程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本课程应涵盖了当前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框架、护理学发展趋势等内容。
引导护理学生系统全面的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及其有别于医学专业的独特理论框架,产生职业归属感,对护理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2学时第一节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0.5学时知识点:一、国外护理学的发展及形成过程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二节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0.5学时知识点:一、护理的概念二、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三、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四、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第三节护理专业 0.5学时知识点:一、专业的特征与护理专业二、护士专业的工作范畴三、护士专业的发展趋势第四节护士角色及素质 0.5学时知识点:一、护士的角色二、护士的特征要求三、护士的资历要求与分类四、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本章小结重点:1.熟悉南丁格尔的事迹和对现代护理的贡献。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预防医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48学时适用对象:医学专业本科生第一章预防医学概述一、教学内容1.预防医学的定义、目的和学科特点。
2.预防医学的发展历程和当前趋势。
3.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学生能够分析预防医学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
3.学生能够掌握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重点1.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和实际应用。
2.预防医学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重要性。
四、课程思政内容结合中国预防医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流行病学基础一、教学内容1.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目的和方法。
2.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和常用指标。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2.学生能够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疾病流行情况调查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1.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2.中国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成就和经验。
四、课程思政内容展示中国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三章环境卫生学一、教学内容1.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环境卫生学研究方法。
2.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学生能够掌握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1.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改善策略。
2.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实践。
四、课程思政内容-结合中国的环保政策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四章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一、教学内容1.职业病的定义、分类、诊断标准和预防策略。
2.职业病的监测和控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和防治策略。
2.学生能够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
三、教学重点1.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
2.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四、课程思政内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第五章营养与食品卫生一、教学内容1.营养素分类、功能和推荐摄入量。
《职业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英文名称: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课程学时数:40学时授课科室:劳动卫生教研室 授课对象:MPH 执笔人:栗学军课程编码:MD264011 课程类别:选修 课程学分:2 授课地点:三楼多媒体教室 授课时间: 编写日期:═══════════════════════════════════════一、课程简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学科。
研究与职业生命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以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学科的新内容、新进展及有关的法律和法规,达到能适应我国现代职业卫生工作的要求,成为能解决本学科实际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课程学时分配课时分配表授课内容理论教学时数合计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绪论) 2 2 2、职业生命质量 2 2 3、职业生理 4 4 4、职业毒理学基础2 2 5、职业流行病学调查4 4 6、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6 6 7、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 4 4 8、职业卫生标准及其制订方法 4 4 9、职业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规 4 4 10、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4 4 11、职业安全 4 4 考试 2 24242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1、了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任务及其相互关系2、熟悉不同作业条件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3、掌握职业性病损及职业病的种类4、掌握职业病的发生条件及其特点5、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准则及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讲授内容]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任务2、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3、劳动条件4、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5、职业性病损及法定职业病的种类6、发生职业病的条件7、职业病的特点8、职业卫生工作中的三级预防原则9、职业卫生服务内容[授课时数] 2学时[外文专业术语]Occupational health; Occupational medicine; Occupational hazard; Occupational adverse effect; Occupational diseases; Work-related diseases; Occupational injuries[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2、多媒体及有关图表投影第二章职业生命质量[目的]1、掌握生命质量的概念2、了解人类生命的三个阶段及职业生命3、熟悉提高职业生命质量的措施[讲授内容]1、职业生命2、职业生命质量3、提高职业生命质量的措施[授课时数]2学时[外文专业术语]Health promotion for working population; Workplace health promotion;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Hazards transfer; Occupational stress[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2、多媒体及有关图表投影第三章职业生理[目的]1、掌握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2、掌握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3、熟悉劳动和作业类型的划分4、了解作业能力及提高作业能力措施[讲授内容]1、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作业时氧的消耗动态3、作业时的能消耗量与劳动强度分级4、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5、脑力劳动的内容与生理特点6、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7、劳动和作业类型的划分8、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9、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授课时数]4学时[外文专业术语]Intensity of work; Work physiology; Oxygen debt; Mental work; Physical work; Work capacity; Fatigue; Dynamic work; Static work; Maximum oxygen uptake[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2、多媒体及有关图表投影第四章职业毒理学基础[目的]1、掌握职业毒理学的研究内容2、熟悉职业毒理学的研究方法3、了解职业毒理学的实际应用[讲授内容]1、化学物在职业环境中的特征2、职业环境对化学物中毒的影响3、职业人员健康状况与化学物中毒的关系4、职业毒理学的研究方法5、职业毒理学的实际应用[授课时数]2学时[外文专业术语]Occupational toxicology[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2、多媒体及有关图表投影第五章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目的]1、了解职业流行病学的特点与应用2、掌握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设计要求及研究方法3、熟悉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讲授内容]1、职业流行病学的特点与应用2、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设计3、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4、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5、混杂和偏倚因素及其控制[授课时数]4学时[外文专业术语]Occupational epidemiology; Cross-sectional study; Retrospective study[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2、多媒体及有关图表投影第六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目的]1、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的方法和依据2、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的概念及方法3、掌握职业环境监测对象的确定4、掌握作业场所采样方式及采样点的确定原则5、掌握作业场所中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水平的估计方法及原则6、掌握生物监测的特点及监测类别7、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评定的作用及基本过程8、了解作业场所通风的基本类型及卫生学要求[讲授内容]1、识别、判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方法和依据2、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的意义和基本内容3、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的方法4、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水平估计表示方法5、生物监测的概念、特点及意义6、生物监测的类别及指标的选择7、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评定的作用、目的及内容8、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管理9、作业场所通风的意义和目的10、作业场所通风的主要类型11、不同作业的通风设备及要求[授课时数]6学时[外文专业术语]Occupational hazard; Exposure; Exposure assessment; Time weight average (TWA); Biological monitoring; Biomarker; Biological exposure limit (BEL);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2、多媒体及有关图表投影第七章职业卫生服务与促进健康[目的]1、了解职业卫生服务的概念及模式2、掌握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3、熟悉我国职业卫生服务特点4、了解健康监护的概念5、熟悉医学监护的内容及目的6、掌握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讲授内容]1、职业卫生服务概念及变迁2、职业卫生服务内容3、职业卫生服务模式4、我国职业卫生服务特点5、健康监护的概念6、职业医学监护的内容及目的7、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管理[授课时数]4学时[外文专业术语]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 (OHS); Health surveillance; Pre-employment health examination; periodical health examination[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2、多媒体及有关图表投影第八章职业卫生标准及其制订方法[目的]1、了解有关职业卫生标准的概念及种类2、熟悉职业卫生标准的制订依据及步骤3、掌握职业卫生标准的应用4、了解生物接触限值及化学致癌物职业接触限值的概念[讲授内容]1、职业卫生标准的种类2、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概念及意义3、制订职业接触限值的依据和步骤4、制订职业接触限值的原则5、生物接触限值及化学致癌物职业接触“限值”6、职业卫生标准的应用[授课时数]4学时[外文专业术语]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OEL);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MAC);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 average (PC-TWA);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PC-STEL) [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2、多媒体及有关图表投影第九章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目的]1、了解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的发展2、掌握职业病防治法主要条款3、熟悉与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讲授内容]1、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化的发展过程2、职业病防治法的内涵3、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授课时数]4学时[外文专业术语]Law on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2、多媒体及有关图表投影第十章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目的]1、掌握预防性卫生监督的内容2、掌握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内容3、熟悉事故处理与卫生监督的方法及程序4、了解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管理内容[讲授内容]1、预防性卫生监督2、经常性卫生监督3、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管理4、事故处理与卫生监督[授课时数] 4学时[外文专业术语]Preventive health inspection; Routine health inspection; 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disease[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2、多媒体及有关图表投影第十一章职业安全[目的]1、了解职业安全的意义和任务2、熟悉职业伤害的范围和分类3、了解常见职业伤害事故类型及其危险因素4、掌握职业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讲授内容]1、职业安全的意义和任务2、职业伤害的范围和分类3、常见职业伤害事故类型及其危险因素4、职业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方法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事故预防对策[讲授时数]4学时[外文专业术语]Occupational safety[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授2、多媒体及有关图表投影四、习题作业讨论(略)五、考试形式与方法笔试(100%)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在修完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基础、现场调查技术及毒理学原理等课程后开设的课程。
新医科临床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教育也在不断改革。
新医科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本大纲旨在明确新医科临床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为临床实践教学提供指导。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医患关系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4.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实践教学内容1.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1)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掌握病史采集技巧,熟练进行全身系统体格检查。
(2)临床基本操作:熟练掌握注射、输液、输血、导尿、灌肠等基本操作。
(3)辅助检查:了解常见辅助检查项目的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
2. 临床病例分析(1)常见病例分析:分析常见病例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典型病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
3. 临床实习(1)内科实习: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2)外科实习: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操作。
(3)妇产科实习: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分娩处理。
(4)儿科实习: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5)急诊科实习:掌握急诊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急救措施。
4. 临床科研与学术交流(1)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
(2)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医学领域最新动态。
(3)撰写学术论文,提高学术水平。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邀请资深医师进行专题讲座,传授临床实践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分析,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 实践操作训练: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4. 临床实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诊疗工作。
5. 科研与学术交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
五、实践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ygien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7110021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6(40/16)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3 学分:3分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麻醉、影像、法医、眼视光、护理等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绪论 2 2 0第一章人和环境 3 3 0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3 3 0第三章食物与健康9 6 3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11 8 3第五章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0(自学)第六章预防保健策略0(自学)第七章社区卫生服务0(自学)第八章医学统计基本内容 2 2 0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12 7.5 4第十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7 4 3第十一章秩和检验0.5 0.5 0第十二章直线相关与回归 3 2 1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 2 2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医学生获得卫生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牢固地树立“预防为主”和“人群健康”的观点,深刻认识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了解和掌握主要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卫生评价的方法,通过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来预防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同时,通过卫生学中医学统计方法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分析和处理科研资料的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①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以“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为目标,使学生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掌握三级预防的策略,掌握预防疾病的技能,并能自觉地运用到临床服务中,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②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
掌握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掌握医学科研中统计设计的原则,及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并能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科研工作中一些常见的统计学问题。
卫生法学教学大纲
《卫生法学》课程教学大纲(Science of Health Law)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4089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儿科、中西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学分:2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公共通修课、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伦理学后续课程:基础医学通修课程、临床医学通修课程选用教材:姜柏生,万建华,王炜.医事法学(第5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陈瑶、景浩.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必读书目:[1] 张静,赵敏.卫生法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2] 孙东东.卫生法学(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 方龙山.卫生法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4] 姜柏生,万建华,王炜.医事法学(第3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5] 郑平安.卫生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选读书目:[1]仇永贵.医疗机构法律实务/卫生法学系列丛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年;[2]石悦.卫生民事法;/卫生法学系列丛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年;[3]吴崇其.中国卫生法学(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李艳,张会萍.卫生法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5]蒲川,古津贤.卫生行政法/卫生法学系列丛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
二、课程教学目标概述卫生法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我国医学教育更好地适应当今和未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在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同时,要注重对医学生进行卫生法专业法律知识的教育、培养,造就跨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教学目标:
1.掌握劳动条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内容;掌握职业性病损的概念;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准则。
2.熟悉发生职业病的条件、职业病的特点。
第二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
教学目标:
1.熟悉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熟悉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熟悉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熟悉静力作业和动力作业的区别;熟悉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熟悉职业性病损的基本病理基本变化。
2.了解脑力劳动的内容与生理特点;了解劳动负荷评价;了解职业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职业性病损的病理学诊断。
第三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1.熟悉职业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2.了解职业毒理学、职业工效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第一节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教学目标:
1.掌握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掌握职业中毒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掌握铅、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苯、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等常见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2.熟悉职业中毒诊断、急救和治疗原则。
3.了解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了解毒物的存在状态与
接触机会;职业中毒的预防原则。
了解镉、砷、锰等毒物的毒理、毒作用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
第二节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教学目标:
1.掌握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的基本概念,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
掌握矽肺、石棉肺的病因和基本病理改变。
掌握矽肺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原则。
2.熟悉粉尘对健康的影响和常见粉尘的控制措施;熟悉矽肺概念、并发症,矽肺和石棉肺的X线表现。
3.了解粉尘的来源与分类,了解煤工尘肺、棉尘病、其他尘肺等。
第三节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教学目标:
1.掌握高温作业、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
掌握防暑降温、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掌握噪声对机体的危害。
2.熟悉中暑、减压病、高原病、手臂振动病、放射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熟悉中暑、振动危害的影响因素;熟悉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
3.了解低温作业。
第四节生物性有害作业所致职业性损害
教学目标:
1.掌握生物性有害因素的概念、接触机会及所致职业性损害的类型。
2.熟悉人禽流行性感冒、炭疽、布氏菌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
3.了解职业性森林脑炎。
第五节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
教学目标:
1.掌握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掌握常见职业肿瘤的职业致癌物。
掌握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牙酸蚀症的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2.熟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3.了解常见职业性肿瘤的发病情况;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了解常见职业性皮肤病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