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
《登高》杜甫导学案【学习目标】1、试着分析诗中的意象,把握意象特点,揣摩诗人选取这些意象的缘由。
2、运用诗歌鉴赏方法,试着体会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寄寓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自主导学】1、背景材料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
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
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登高》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
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
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2、诗歌鉴赏方法介绍移情入境法: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3、诗作背景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小组讨论】1、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意象?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2、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3、名联鉴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提示: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
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飘流在外,同时又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4、诗的三、四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杜甫的情感?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巩固练习】1、这首诗是作者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一带)时所写。
《登 高》导学案
语文必修3第5课导学案3杜甫诗三首《登高》编辑侯明申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学习重点: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自主学习过程:一、品读诗歌1.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
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2. 翻译本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探讨诗中寄寓的情感。
⑴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
⑵进行小组讨论,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可以分两步讨论:①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哪几种种景物(意象)?它们的特点是什么?“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是如何体现悲的?回鸟,这是一只怎样的鸟?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在《沁园春长沙》中这样写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②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宋代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作具体分析。
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具体解释)3.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诗歌,落实前面提出的诵读要求。
4.小结:整首诗以“悲”字为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
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有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
《登高-杜甫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登高-杜甫》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登高》的背景和主题。
2. 理解《登高》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4. 通过进修杜甫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趣。
导学内容:1. 杜甫简介及《登高》背景分析2. 诗歌赏析:《登高》全文解读3. 诗歌结构分析和修辞手法探究4. 诗歌情感与意境解读5. 诗歌赏析与写作练习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式展示杜甫的肖像和《登高》的原文,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知道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如何?《登高》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主题?3. 让学生自由发挥,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二、进修杜甫简介及《登高》背景分析(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杜甫的生平宁创作背景,包括其出生地、主要成就和对后人的影响。
2. 分析《登高》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讲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三、诗歌赏析:《登高》全文解读(20分钟)1. 逐句解读《登高》的诗句,诠释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押韵、格律等方面的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四、诗歌结构分析和修辞手法探究(20分钟)1. 分析《登高》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探讨这些修辞手法对诗歌的表达效果。
2. 让学生尝试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五、诗歌情感与意境解读(15分钟)1. 引导学生体会《登高》所表达的情感,包括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对人生苦难的体验等。
2. 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景物描写,让学生感受诗歌所营建的情景和氛围。
六、诗歌赏析与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朗读《登高》,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练习仿写《登高》,让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登高》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室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学生应该从诗歌中汲取哲理和人生智慧。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 4篇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篇4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理解诗歌的大意,体味作者寄寓的思想情感;3、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意象分析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2、赏析对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艺术特点并学以致用。
主要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研读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巧妙导入、明确目标1、音频导入请同学们欣赏《登高》的朗读。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议)1、首联写了那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答:意象: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雄浑、高远、肃杀、凄凉感情:孤独无依、漂泊痛苦2、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面对此景,杜甫产生了怎样的感慨?答:景:落木无边萧萧下,长江不尽滚滚来境:苍凉、雄浑、沉郁、悲壮情: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壮志未酬3、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暮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
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登高》这首诗的作者背景、时代背景。
2. 通过分析诗歌内容,让学生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析《登高》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子进行解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提前预习《登高》诗歌,了解作者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诗人杜甫及《登高》的背景。
2. 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分析诗歌的意象,解读诗中的象征意义。
4. 引导学生探讨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一、杜甫简介1. 生平背景: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2. 文学成就:杜甫的诗作主题丰富,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登高》诗歌背景1. 创作背景:诗人晚年流离失所,登高远望,感慨万千,写下此诗。
2. 诗歌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三、诗歌译文1. 学生自主翻译诗歌,理解诗句的含义。
2. 教师点评译文,纠正学生的翻译错误。
四、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 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五、课后作业1. 背诵《登高》诗歌。
后续章节待补充。
第六章:诗歌意象与象征意义分析一、意象分析1. 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如“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等,理解其表达的意境。
2. 引导学生探讨意象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表达诗人的情感。
二、象征意义解读1. 解读诗中的象征元素,如“落木”象征生命的衰老,“长江”象征历史的变迁等。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通用7篇)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通用7篇)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1、朗读吟诵。
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阅读准备1、杜甫的生平经历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涉世不深)(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贪腐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登高》一诗;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登高》的意境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体验诗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培养对诗歌文化和传统的尊重和热爱;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登高的景象,引发学生对《登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登高的意义和价值。
2.2 课文讲解:逐句讲解《登高》的诗句,解释生词和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2.3 课文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诗中的场景和情感;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运用《登高》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登高》,了解诗的背景和作者;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材料和教学工具。
3.2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讲解诗句,解释生词和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3.3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诗中的场景和情感;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运用《登高》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展示对《登高》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4.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创作,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延伸: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运用《登高》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展示对《登高》的理解和感悟。
5.2 课后延伸:学生进行诗歌研究的项目,深入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诗歌创作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登高》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生阅读《登高》这首诗,理解其主题和情感。
1.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杜甫的画像,引导学生思考杜甫的生平经历。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登高》诗意的理解。
1.4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阅读和分析,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登高》诗歌的结构和意象。
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和解读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登高》诗歌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解读《登高》诗歌的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不同段落的理解和感悟。
2.4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结构和意象,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第三章:诗歌创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创作自己的诗歌,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3.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其创作技巧。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帮助和启发,创作自己的诗歌。
3.4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首自己的诗歌创作,可以是自由诗或押韵诗。
第四章:诗歌朗诵与表演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技巧。
4.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朗诵的技巧和表演的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
4.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诗歌朗诵的技巧,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互相评价和反馈。
4.4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和表演的练习。
《登高》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一、三维目标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3、背诵全诗二、知识积累(1)认读字音:渚( ) 鬓( ) 潦( )倒(2)理解词义:回()落木()万里()繁()潦倒()三、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
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
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炼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
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三年之后他病逝。
四、熟读诗歌,掌握内容1.请吟诵诗歌,把握音韵和节奏。
2.结合背景,说说本首诗的感情基调。
3.诗文哪里写景?哪里抒情?五、研讨思想内容1、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2、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
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3、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4、颈联哪些字眼可以充分突出是抒情?各有何含义?5、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恨”与“停”如何理解?7、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六、达标检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高》导学案完美版
《登高》导学案一、基础知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登高》这朵诗苑奇葩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杰作。
千余年来,凡读此诗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②严武病逝,杜甫痛失挚友,孤苦无依,抱病弱之躯,漂泊江湖,异乡,心境凄苦异常。
③李白擅长夸张,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时间上的故意缩短,形象地表现出迟暮之年的到来,不知不觉,竟在早晚之间。
A.面世作客经过B.问世作客通过C.面世做客通过D.问世做客经过2.下面是对杜甫的《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二.阅读理解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最好用诗歌中的原词来回答)2.理解诗歌内容,探究诗人的情感(1)后两联中,有哪些字眼可以体现作者的感情?试作具体分析。
(2)前两联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与诗人的情感是否和谐统一?为什么?2.“片言可以明百意”“外形凝炼,而内蕴深永”都是说诗歌语言含蓄蕴藉的特点。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4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作具体分析。
3.作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的《登高》,可谓是他沉郁顿挫风格的典范之作,下面请以《登高》为例,来谈谈你对沉郁顿挫风格的理解。
三.1.对《登高》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二句着重描写了眼前景物,绘形、绘声、绘色、绘态,渲染了秋景的特点。
B.三、四句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C.五、六句重在表现情感,从时间方面着笔,由眼前写到未来凄凉晚景,充满了伤感之情。
8-2《登高》(导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8.2 登高导学案重难点:一、文体知识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讲究平仄对仗。
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写作背景《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我国盛唐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
生活贫困,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大多透出无限的凄凉和感伤。
待会儿我们将通过他的诗来看其写作的风格。
另外,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他的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因而其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他为“诗圣”,又称“杜工部”。
《兵车行》、《春望》、《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四、文言知识1.词语释义登高:古人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猿啸哀:指猿猴凄厉的叫声。
渚:水中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落木:落叶。
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
(完整版)《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学习目标】1。
分析意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
体味诗人流露在作品中的深沉苦痛和忧思;3.学习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的博大胸怀。
【学习重点】1. 分析意象中寄寓的情感;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解读作品中“悲”情的丰富内涵。
【突破方法】围绕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析文字等方法突破。
【学习时数】一课时【知识链接】1.解题: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58岁时去世,写这首诗时是55岁。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
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此时诗人还壮志未酬,而好友李白、高适、严武也相继辞世。
【教学过程】一、导入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
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自主学习(一)抓题目从题目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二)抓作者,了解写作背景结合前两课所学回答:此诗写于什么时间?此时的社会环境如何?作者的境遇如何?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登高》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赏析《登高》的艺术特色,包括意境营造、语言表达、情感抒发等方面。
3、背诵并默写《登高》,积累诗歌中的重要字词和文化常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沉情感,把握诗人的思想境界。
(2)分析诗歌的对仗、用典等艺术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难点(1)感悟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2)将诗歌与杜甫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深入探究其诗歌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后世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其诗作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写作背景《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 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东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在夔州期间,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四、诗歌原文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诗歌赏析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杜甫诗三首》之《登高》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杜甫诗三首》之《登高》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杜甫诗三首》之《登高》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杜甫诗三首》之《登高》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导学目标:1.了解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和特点。
2.初步理解《登高》的主题和情感。
3.掌握诗歌分析与鉴赏方法。
课前预习:1.了解杜甫生平、文学风格及其文学成就,使同学们对杜甫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认真阅读《登高》一诗,思考它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3.掌握批判性的阅读方法,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对诗歌进行探究。
课堂教学:Step 1. 导入老师用图片或音乐等方式渲染气氛,使同学们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通过数学公式推导或历史故事等引子,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杜甫和《登高》。
Step 2. 杜甫简介老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其对唐代文学的贡献等方面,让同学们对杜甫有初步认识。
Step 3. 《登高》诗歌分析首先,老师以节选的形式让同学们再次朗读《登高》,感受其音韵和节奏。
然后,老师将诗歌按照内容与情感展开分析。
内容分析:1.诗歌主题:主题为文人士人崇尚高洁,遗诫后人,立志坚定,自强不息。
2.结构:共四首,前三首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指叙事和议论交替出现),其中第一首为引子,第二首和第三首是具体叙述和议论;第四首为结尾,文人表达对历史的终极感慨。
情感分析:1.作者的情感:忧国忧民,对时事不满;却对文人读书、写诗、追求精神高峰的人生观心怀敬仰。
2.读者的情感:感受到诗歌里蕴藏着一种崇高的情感,感受到诗歌里传递出一种人类精神的美丽价值观。
Step 4. 诗歌整体理解1.诗歌的深层含义:《登高》的主题是文人崇高人格,表现了杜甫倡导的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绳的人生观。
2.诗歌的艺术特点:杜甫的《登高》具有叙述性、议论性、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
杜甫的写作风格是豪放、慷慨、雄浑、豁达,境界宏阔而豁达,较重孟郊的忧患意识,较远王之涣的完美主义。
七年级登高导学案
七年级登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
3、学习诗歌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难点(1)分析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2)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赏析法:对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赏析,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诗歌中的疑难问题,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诗歌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领略这首千古名篇的独特魅力。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 年)秋天,杜甫在夔州。
此时的杜甫已经是一位年逾半百、体弱多病的老人,生活十分困苦。
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面对着萧瑟的秋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四)精读诗歌,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疑难问题。
3、教师答疑解惑,重点讲解以下词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中“落木”和“长江”有什么象征意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导学案设计
杜甫《登高》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能力目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向,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目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一、课前预习《登高》是杜甫诗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天,是诗人流寓夔州时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
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
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
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
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上是很见功力的。
二、导语设计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
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三、作者以及文体背景杜甫(712-770),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入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其诗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誉其诗为“诗史”。
在诗歌艺术上,他形成反复咏叹、沉郁顿挫的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
他的律诗在唐代诗人中最为出色。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登高》公开课课件导学案.doc
《登高》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意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体味诗人流露在作品中的深沉苦痛和忧思;3.学习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的博大胸怀。
【学习重难点】1.分析意象中寄寓的情感;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时数】一课时一、知识拓展:1.诗人简介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杜甫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诗歌创作分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这一时期为游历时期,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
(二)困居长安时期(35至44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
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最后才得到参军的小官。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标志着他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45至48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其间他把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不朽的作品,有《春望》、“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48至58岁)随着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到了成都。
后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病死在湘江上。
这时期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
3.背景补充: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
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58岁时去世,写这首诗时是55岁。
《登高》优秀导学案(教师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登高》优秀导学案(教师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了解作者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基本情况及创作背景,读懂诗歌的感情。
2. 能鉴赏诗中浪漫瑰丽的想象、沉郁悲凉的意境、精妙的景物描写等等。
背诵并默写三首诗。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学,了解作者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基本情况及创作背景,疏通诗歌大意;2. 通过自学、讨论、质疑等方式读懂李白梦境的意象和梦境所隐含的精神追求;读懂杜甫的身世之悲与忧国之情,读懂白居易抒发的人生感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加深对社会的思考,增强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1. 品味组成梦境的意象和梦境所隐含的精神追求。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登高》【导学资料】《登高》写诗人登高远眺,身世之悲与忧国之情齐聚心头。
这首诗每联对仗,句法谨严,历来为人称赞。
【知人论世】1.了解诗人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2.人物轶事显赫的家境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导学案【学习目标】(凡事都要有个目标,要求不高,认真做,你一定能达!)1、多样诵读,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情感;2、品读诗歌,品景,品情,品人;3、熟读成诵,感悟千秋诗圣的伟大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品读诗歌,品景,品情,品人【学习方法】讨论、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案】(厚积而博发哦,只要用心你定会收获快乐!)【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诵读诗歌,标记勾画重点字词,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学案。
2、认真限时,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牢记:先读完课文,再做本预习案。
【教材助读】一、知人论世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
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组诗“三吏”、“三别”(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
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二、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意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就是用物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里的“花”“鸟”并不会流泪,惊心,表面在写物,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凄凉伤感之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
其实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而是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借猿啼而写出。
四、沉郁顿挫:沉郁是指感情的深厚博大,沉郁悲哀;顿挫是指杜甫在表达感情时,总是把自己的感情压抑住,,让感情在低徊中缓缓地起伏,而不是一下子喷发出来,语势有停顿转折,是感情表达的特点。
检查预习一、读准字音猿啸()渚()清作()客霜鬓()潦倒()浊酒()二、诵读指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为延长音【我的疑惑】(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提出问题是自我能力的体现,相信你能提出很好的问题!)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的问题和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1、“一切景语皆情语”,品读首联、颔联:分别写了哪几种意象?这些意象分别用了什么词来描写?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的?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出来。
2、“三秋图,杜甫心”,品读颈联、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为何而悲?请从诗中找一找,勾划后两联中的关键词,从诗中找到依据。
3、你从诗的字里行间品出怎样的杜甫形象?请以“我读出了一个的杜甫”的句式谈自己的感受。
【当堂检测】默写:草堂·诗魂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
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得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得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
草堂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雅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
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
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唏嘘不已。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从《壮游》《三吏》《三别》《秋兴八首》,知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
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
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
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
这正是文章憎名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得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得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时,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得上传说中得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
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
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
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
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
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
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
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
这时我们再吟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的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
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
细雨依然。
附:杜甫名句积累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4、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7、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9、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10、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1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1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1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1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1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1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化卿》1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2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2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2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2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