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矿物的性质,免费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矿物的常见性质,如颜色、硬度、光泽等。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矿物的颜色、硬度、光泽等性质的识别。

2.教学难点:矿物性质的观察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矿物呢?(2)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对矿物有什么了解?2.矿物的颜色(1)展示一些常见矿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引导学生观察矿物的颜色,讨论颜色与矿物种类的关系。

3.矿物的硬度(1)讲解矿物硬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

(2)展示一些硬度不同的矿物,让学生亲自体验并判断它们的硬度。

(3)引导学生讨论:硬度与矿物用途的关系。

4.矿物的光泽(1)讲解矿物光泽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反射光线的强度和性质。

(2)展示一些具有不同光泽的矿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光泽。

(3)引导学生讨论:光泽与矿物成分的关系。

5.矿物的其他性质(1)讲解矿物的其他性质,如密度、导电性、磁性等。

(2)展示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矿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性质与矿物用途的关系。

6.实践活动:认识身边的矿物(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常见矿物。

(2)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矿物的颜色、硬度、光泽等性质。

(3)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讨论矿物的性质与用途。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观察身边的矿物,记录它们的颜色、硬度、光泽等性质。

2.查找资料,了解矿物的其他性质,如密度、导电性、磁性等。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矿物的颜色:通过展示如赤铁矿(红色)、蓝铜矿(蓝色)等具有明显颜色的矿物,让学生直观感受颜色与矿物成分的关系。

询问学生:“你们认为这些矿物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呢?”2.矿物的硬度:使用摩氏硬度计,让学生亲自动手测试不同矿物的硬度。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矿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矿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矿物的基本概念:矿物、岩石、矿石的关系。

2. 矿物的特征:形态、结构、硬度、颜色、光泽等。

3. 矿物的分类:根据矿物的主要成分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矿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难点:矿物分类的依据和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矿物知识。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矿物标本,增强学生对矿物的直观认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矿物标本,引导学生关注矿物,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矿物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矿物、岩石、矿石之间的关系。

3. 讲解矿物的特征,如形态、结构、硬度、颜色、光泽等,并展示相关矿物标本。

4. 引导学生观察矿物标本,分析矿物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5. 讲解矿物的分类依据,如主要成分和结构特点,并展示不同类别的矿物标本。

6.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矿物的特征和分类依据,判断未知矿物的类别。

8. 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矿物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矿物特征的识别和描述能力。

3. 评价学生对矿物分类的掌握情况。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矿物标本:各种不同类型的矿物标本。

2. 教学图片:矿物特征的图片。

3. 多媒体课件:讲解矿物知识和分类的课件。

4. 实验器材:用于学生亲手触摸和观察矿物。

八、安全注意:1. 提醒学生触摸矿物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防止意外伤害。

3. 教育学生在实验室要保持安静,遵守纪律。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矿物基本概念和特征。

小学科学“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小学科学“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认识矿物的性质教学目标⒈通过用感官、工具认识一些常见的矿物,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等方面的特征,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2.通过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矿物,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l出示投影(建筑物外墙):这些建筑外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老师今天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块花岗岩,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可以借肋放大镜仔细看看,花岗岩包含哪几种颜色?(学生观察)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白色的、肉红色的、黑色的小颗粒,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有谁知道这些白色的、肉红色的、黑色的小颗粒是什么吗?(白色的叫石英,肉红色的叫长石,黑色的叫云母)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给合学生回答适当评价,平时要多看书)指出像这些成分集中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就叫矿物,白色的石英,肉红色的长石,黑色的云母就是组成花岗岩的矿物,花岗岩就是由这三种矿物组成的。

投影打比方:用飞机与零部件比方岩石与矿物的关系。

2.讲述: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一下矿物的性质。

(板书:矿物的性质)二、研究矿物的性质⒈讲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矿物。

(让学生把花岗岩收起来,把矿物领回去)提问:这些矿物你们认识吗?知道是什么矿物吗?打开看一看,认识吗?⒉提问:要想研究这些矿物,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可以哪些方面来研究昵?⒊讨论研究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一下,(2)你们想研究矿物的什么呢?怎样研究?(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如你们准备怎样来研究矿物的颜色(如果要观察矿物的颜色,可以怎么办)用眼睛看是最直接、最方便的方法。

如果看不清楚,可以怎么办?提醒学生可用小刀或砂纸擦一下,看看矿物本色,有的表面以氧化,看得出来吗?提问:通过眼睛,你还能看出什么?什么是透明呢?(透明度、光泽、形状)(用白纸、保鲜袋、玻璃分别展示不透明、半透明、透明)什么是矿物的形状?指的是什么?(投影展示矿物的板状、颗粒状)组成矿物的每一细小部分的形状。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物的概念,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2. 让学生掌握矿物的基本性质,如颜色、硬度、条痕、光泽等。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矿物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矿物的基础知识2. 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硬度、条痕、光泽等)3. 矿物的分类及常见矿物4. 矿物与岩石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物的基本性质及其分类。

2. 教学难点:矿物性质的鉴别和矿物的分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矿物标本,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

2.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学会鉴别不同矿物的性质。

五、教学准备1. 矿物标本:石墨、黄铜、白云石等。

2. 实验器材:放大镜、硬度计、条痕板等。

3. 教学课件:矿物图片、视频等。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认识矿物的性质。

【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矿物的概念,指出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2. 讲解矿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条痕、光泽等。

3. 引导学生了解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观察矿物标本,用放大镜观察矿物的颜色、光泽等特征。

2. 学生使用硬度计、条痕板等实验器材,测试矿物的硬度和条痕。

3. 各小组总结所观察矿物的性质,并填写实验报告。

【分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矿物的分类及常见矿物。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矿物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矿物标本图,标注矿物的名称和主要性质。

2.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质,并与同学交流。

六、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矿物基本性质,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列举出常见的矿物,并了解它们的主要性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法,培养对矿物的认识和鉴别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矿物的主要性质2. 矿物的鉴别方法教学难点:1. 矿物性质的理解和运用2. 矿物鉴别技巧的掌握教学准备:1. 各种矿物标本或图片2. 矿物鉴定工具(如放大镜、地质锤等)3. 教学课件或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矿物资源,激发学生对矿物的兴趣。

2. 教师展示各种矿物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矿物。

二、探究矿物的性质(15分钟)1. 观察矿物:学生分组观察矿物标本,用放大镜观察矿物的表面特征。

2. 触摸矿物:学生用手触摸矿物,感受矿物的硬度和光滑度。

3. 闻矿物:学生闻矿物的气味,判断矿物的特征。

4. 品尝矿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学生品尝矿物,了解矿物的味道。

5.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矿物的性质,如颜色、硬度、光滑度、气味、味道等。

三、矿物鉴别游戏(10分钟)1. 教师准备一些真假矿物标本,让学生进行鉴别。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每组选出一个矿物标本,其他组判断其真伪。

3. 教师点评学生的鉴别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矿物鉴别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矿物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搜集更多关于矿物的资料,了解矿物的用途。

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触摸、闻、品尝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矿物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矿物鉴别游戏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矿物,了解其主要物理性质,如颜色、条痕、硬度、光泽等;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触摸、敲击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矿物的感知和辨别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矿物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矿物,了解其主要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矿物的感知和辨别能力。

教学准备:矿物标本、标本盒、放大镜、实验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矿物的兴趣。

二、探究矿物的物理性质(15分钟)1. 教师分发矿物标本,学生分组观察、触摸、敲击矿物,记录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光泽等物理性质。

三、矿物辨识比赛(10分钟)1. 教师准备矿物标本,制作标本盒,让学生触摸、观察,并判断矿物的名称。

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教师评分,给予奖励。

2. 学生分享学习体会,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绘制矿物标本图,标注矿物的名称和物理性质。

2. 家长参与评价,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矿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矿物的感知和辨别能力。

六、实践活动:矿物的采集与鉴别(20分钟)活动目标:1. 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矿物的采集活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矿物的鉴别和分类。

活动准备:铁锹、放大镜、采集袋等。

活动过程:1. 教师带领学生前往矿物采集地点,进行实地教学。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使用铁锹等工具,进行矿物的采集。

3. 采集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矿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4. 采集完成后,学生将矿物带回家,利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鉴别和分类。

活动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以及对矿物特征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认识矿物的性质 - 苏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节课将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矿物;•学习认识矿物的性质;•掌握通过矿物的外观来判断矿物的种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矿物的定义;•掌握认识矿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通过矿物的外观来判断矿物的种类。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A. 教学过程活动1:引入新知1.老师播放一个包含各种矿物的视频,让学生看矿物长什么样子,有哪些特点。

2.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石头是什么吗?”,听学生回答。

活动2:矿物的定义1.老师给出矿物的定义:“矿物是指自然界中的基本物质,具备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2.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矿物的定义。

活动3:认识矿物的性质1.老师介绍认识矿物的性质:硬度、颜色、透明度、光泽、断口等。

2.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矿物样本和图片,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辨认不同的矿物。

活动4:通过外观判断矿物种类1.老师找来一些已知种类的矿物,将它们放到盒子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辨认继续找出新的矿物。

2.老师让学生交流一下,分享自己怎样通过外观来判断矿物的种类。

活动5:总结1.老师原地复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指出一些同学的优秀表现;2.老师提醒学生,矿物外观虽然可以作为判断种类的依据,但一定要结合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B. 教学方法•交互式探究:学生和老师互动,通过观察、辨认和讨论来互相学习;•案例教学:通过实例讲解最容易获取学生的认知和理解。

四、教学效果评价本节课以交互式探究和案例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矿物的性质。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能够通过外观来辨认矿物种类。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对矿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在教学效果方面,建议家长和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究矿物的相关知识,以便对学习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矿物的概念和特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矿物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分类。

难点:矿物特性的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矿物标本、显微镜等教学用品。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矿物标本,引导学生关注矿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矿物的概念、特性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矿物的基本知识。

3. 实践:学生分组观察矿物标本,用显微镜观察矿物的微观结构,总结矿物的特性。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矿物的实际应用,如珠宝、建筑材料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矿物特性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矿物特性的知识点。

2.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矿物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查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矿物特性的掌握程度如何,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矿物概念和特性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矿物特性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对矿物实际应用的了解,以及环保意识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集矿物标本,增强学生对矿物的认识。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开展矿物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矿物标本的安全使用,避免学生受伤。

2.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确保观察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辅导。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矿物特性的掌握程度。

《认识矿物的性质》优秀教案

《认识矿物的性质》优秀教案

《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矿物在颜、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

●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

●初步会用简单的方法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矿物分类。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综合法、讨论法、比较法。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重点: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

难点: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教学准备:矿物标本、白瓷板、各种宝石图片或课件、小刀、铜钥匙、玻璃、有关矿物资料。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常见的矿物1、你们有没有参观过奇石呀?今天我们一起到奇石馆去看看吧。

2、提问:你认识这些石头吗?这些石头中有哪些是矿物?3、除了以上的矿物,你还知道哪些矿物?4、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矿物标本,认识一下它们都叫什么,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认识常见矿物的性质1、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矿物,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小组讨论: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3、选择你们喜欢的问题,订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进行实验。

4、汇报实验情况,并展示矿物性质记录表。

提问:你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矿物的?知道了它们的哪些性质?5、引导学生总结:矿物都有哪些性质?活动三、认识矿物的用途1、研究了这么多矿物的性质,有什么用呀?这些矿物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2、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看看矿物小精灵是怎么介绍的。

3、引导学生小结。

口头完成填空题。

我的名字叫金刚石,是最坚硬的矿物,可以制成坚硬的钻头。

活动四、巩固练习1、找朋友(出示各种矿物的名称、性质和用途,让学生将其进行连线。

)石英棕红做爽身粉金刚石呈六角形、透明做铅笔的主要原料石膏最柔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赤铁矿最坚硬做钻头石墨白、光泽很暗淡做颜料滑石容易被擦干净做石膏像 2、以《矿物城漫游》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幅漫画。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第一篇: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认识常见的矿物。

2、认识一些矿物对矿物分类。

3、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4、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5、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二、教学重点:认识矿物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区分透明与半透明的矿物。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用科学眼光和探究精神了解发现我们大自然中的矿物。

五、教学课时:2节六、教学准备:花岗岩、放大镜、《科学材料袋》、纸、彩笔、矿物、食盐、挂图、岩石标本、小刀、铜钥匙、玻璃。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1、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谁能说一说,花岗岩有什么特点?2、学生观察,教师引导。

3、提出要求:A、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

B、把你新的发现用彩笔绘出来。

4、学生分组观察(画图描述花岗岩颜色,颗粒等方面的特点)5、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交流。

6、归纳:花岗岩中有白色、肉红色、黑色的颗粒。

7、教师用科学术语解读:“花岗岩”(二)认识常见的矿物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矿物岩石标本,学生分组观察。

2、问题:你们看到的是什么矿物?3、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

4、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矿物标本。

5、教师发问:“你知道哪些矿物?”6、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第二课时(一)观察研究矿物的特征1、师述:现在各小组讨论,还想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矿物?各组拿出方案。

2、学生分组制定观察矿物性质的方案,教师巡视引导并参与讨论。

3、学生代表介绍本组探究方法。

4、教师评价并引导,修改造作细则。

5、教师巡视,学生向由探究并及时交流。

6、教师提示(安全教育);如何用铜钥匙,小刀刃,玻璃的硬度来判别矿物的硬度。

(二)交流矿物的性质。

1、分小组汇报各自的探究成果。

2、组织学生互相和补充。

3、教师评价和小结。

(三)了解矿物的用途。

1、教师提问:A、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B、工农业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精通矿物学:五年级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科学教案

精通矿物学:五年级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科学教案

精通矿物学:五年级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目标:1.让学生了解与认识矿物的性质和组成。

2.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矿物性质的差异和不同,培养矿物学的基本认知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矿物组成的学习及相关知识的铺垫。

2.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类别和性质,进一步认识矿物的多样性。

3.进行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矿物不同的特点和性质。

三、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对矿物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方面有一定了解,帮助他们了解矿物学是以什么目的将矿物分类的,进一步了解矿物科学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2.学生课外阅读为确保学生对矿物学有一个较好的认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发放矿物学方面的阅读材料,让他们课外阅读并做好笔记。

学生们可以借助这些资料更深入的了解矿物学的相关知识,让自己更好地准备参加这节课。

3.介绍矿物种类教师可以利用展示物品、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对矿物的种类和性质进行了解。

这次教学应该强调五年级课程范围内常见的矿物物质,为学生们介绍有关的知识及实验方案。

例如,可以用玻璃板印出矿物的纹理和颜色,再通过研究各种矿物的差异,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分辨力。

4.进行实验在介绍完矿物的种类和性质之后,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是必要的。

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矿物样品,让他们通过观察、描绘矿物的形状、颜色、硬度、密度等物理特性,进一步认知矿物性质的不同和分类。

5.交流与探讨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向学生解释不同矿物的特点和性质,通过遇到不同挑战和难题,鼓励学生们分析并解决问题中的矛盾和反差。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深入的讲解和互动交流。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例如,可以利用口头提问、小考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矿物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学生的评价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学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3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3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矿物的性质及其分类;2.理解矿物的硬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3.学习观察矿物的光泽和断口;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矿物的性质及其分类;2.硬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矿物的硬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2.观察矿物的光泽和断口。

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粉笔;2.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3.矿物标本。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问题或展示一些矿物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预习矿物的性质和分类。

Step 2 介绍矿物的性质及其分类(10分钟)1.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矿物的性质,如颜色、硬度、光泽、断口等;2.分别展示一些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其颜色、硬度、光泽和断口,帮助学生理解矿物的性质。

Step 3 讨论硬度与颜色的关系(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矿物的硬度与颜色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系?2.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分析并总结:硬度较大的矿物颜色一般较暗,而硬度较小的矿物颜色一般较浅。

3.以教材中的例子为参考,让学生总结硬度与颜色之间的规律。

Step 4 观察矿物的光泽和断口(10分钟)1.通过教师的示范,向学生介绍矿物的光泽和断口的观察方法;2.分别展示一些具有不同光泽和断口的矿物标本,帮助学生理解光泽和断口的特点。

Step 5 练习与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矿物图片,让学生根据颜色和硬度进行分类;2.教师出示一些矿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其光泽和断口,并进行描述。

Step 6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矿物进行深入研究。

让学生观察、测量并记录该矿物的颜色、硬度、光泽和断口,并撰写一份矿物的性质报告。

Step 7 总结与归纳(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矿物的性质及其分类。

并检查学生对硬度与颜色关系的掌握程度。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物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矿物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矿物的定义。

2. 矿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矿物的种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矿物。

2. 讨论矿物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资源:图片、实物标本。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矿物概念的理解程度。

章节二:矿物的物理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物理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矿物的颜色、硬度、光泽、条痕等特征。

2. 矿物物理性质的实验方法。

教学活动:1. 观察不同矿物的颜色、硬度等特征。

2. 进行矿物硬度测试实验。

教学资源:实物标本、实验器材。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观察能力。

章节三:矿物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物的化学性质。

2.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矿物的化学成分。

2. 矿物化学性质的实验方法。

教学活动:1. 观察矿物的化学成分。

2. 进行矿物溶解实验。

教学资源:实物标本、实验器材。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观察能力。

章节四:常见矿物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矿物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教学内容:1. 常见矿物的特征。

2. 矿物分类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观察常见矿物的特征。

2. 进行矿物分类实验。

教学资源:实物标本、实验器材。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矿物的性质及其应用。

2. 拓展矿物知识的学习。

教学资源:实物标本、实验器材。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矿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章节六:矿物的形成与分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物的形成过程。

2. 知道矿物的主要分布区域。

教学内容:1. 矿物的形成过程。

2. 矿物的分布规律。

教学活动:1. 讨论矿物的形成过程。

2. 观察矿物的分布规律。

教学资源:图片、地图。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矿物形成与分布的理解程度。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矿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矿物的概念和特征。

2. 矿物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1. 矿物特征的识别。

2. 矿物分类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矿物标本、显微镜等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矿物标本,引导学生关注矿物的外观特征,激发学生对矿物的好奇心。

2. 讲解:教师讲解矿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矿物的基本知识。

3. 实践:学生分组观察矿物标本,用彩笔描绘矿物的外观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矿物的分类,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矿物的特征和分类,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 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矿物标本,了解其特征和分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与测验: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矿物特征和分类的理解掌握程度。

3. 单元测验: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测验,全面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延伸:1. 开展校园矿物标本展览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矿物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矿物博物馆,实地了解矿物的形成和开采过程。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矿物标本、显微镜、教学PPT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矿物标本等学习资源。

十、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矿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矿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物的概念、特征、分类和鉴别方法。

2. 教学难点:矿物鉴别方法的运用和实际操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矿物标本、矿物图片、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观察矿物的工具(如放大镜、镊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矿物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矿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矿物的概念、特征、分类,讲解矿物鉴别方法。

3. 学生活动:观察矿物标本,分析矿物的特征,分组讨论矿物的分类和鉴别方法。

4.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矿物鉴别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矿物鉴别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矿物,记录其特征,尝试进行分类。

2.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主要矿物资源及其用途。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利用“观察、实践、总结”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3. 矿物鉴别实践: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矿物鉴别方法的掌握。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矿物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邀请矿物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矿物的认识和了解。

3. 开展矿物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矿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矿物的概念:矿物是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无机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2. 矿物的特征:颜色、硬度、条痕、光泽、解理等。

3. 矿物的分类:根据矿物的特征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物的特征及其分类。

2. 教学难点:矿物特征的识别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实物标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矿物。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中的矿物,激发学生对矿物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矿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展示相关多媒体资源。

3. 实践:学生进行矿物标本观察,分析矿物的特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矿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物标本:各类矿物标本,用于学生观察和识别。

2. 图片和视频:相关矿物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了解矿物特征。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矿物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矿物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2. 第二课时:讲解矿物标本的识别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矿物知识,整理笔记。

2. 观察身边的矿物,尝试识别并记录其特征。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十、教学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关注学生对矿物概念、特征和分类的理解,以及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认识矿物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矿物的常见性质,如颜色、光泽、硬度等。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矿物性质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矿物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矿物的性质,学会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矿物的硬度、光泽等性质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矿物标本、图片、PPT、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观察记录表、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观察1.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矿物标本,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观察矿物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矿物标本。

引导学生观察矿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等特征。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认识矿物的性质1.矿物的颜色向学生展示不同颜色的矿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讲解矿物颜色的成因,如含有的金属元素等。

2.矿物的光泽向学生展示不同光泽的矿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讲解矿物光泽的分类,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等。

3.矿物的硬度向学生展示不同硬度的矿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讲解矿物硬度的概念,如摩氏硬度等。

4.矿物的其他性质向学生展示矿物的其他性质,如透明度、解理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讲解相关概念。

第三课时:实验与探究1.实验一:观察矿物的颜色和光泽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矿物的颜色和光泽。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实验二:测试矿物的硬度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摩氏硬度计测试矿物的硬度。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四课时:矿物的应用与拓展1.矿物的应用向学生介绍矿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材料、金属制品等。

引导学生关注矿物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2.矿物的拓展向学生介绍矿物收藏和鉴赏的知识。

鼓励学生参加矿物收藏活动,提高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观察身边的矿物,记录其颜色、光泽、硬度等特征。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矿物的概念、特性以及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矿物的基本概念:矿物、岩石、矿石的区别与联系。

2. 矿物的特性:硬度、光泽、颜色、条痕、密度等。

3. 矿物的分类: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宝石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物的概念、特性和分类。

2. 教学难点:矿物特性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引导发现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矿物标本、岩石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

教案内容待补充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矿物标本,引导学生关注矿物的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矿物基本概念:讲解矿物、岩石、矿石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掌握矿物的定义。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矿物的硬度、光泽、颜色、条痕等特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矿物的特性。

5. 讲授矿物分类:讲解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宝石等分类,帮助学生了解矿物多样性。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矿物的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有关矿物的资料,了解我国的主要矿物资源,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七、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实验操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认识矿物的性质A案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中的第3课。

在前一课,学生通过观察对矿物已有所了解,本课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五个方面进一步认识矿物,并尝试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矿物的特征,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以达到《科学课程标准》中制定的“能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这一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和本课特点,我们教学时这样处理教材:在科学知识目标上要求认识常见矿物的特点和用途。

在材料设计方面,选取了赤铁矿、石墨、方解石、白云母、方铅矿、石膏、滑石、石英、萤石这几样矿物。

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知,训练学生的技能,在教学中还增加了硫磺、石棉等常见矿物。

另外,还准备了学生在认识矿物过程中可能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白色瓷砖、白纸、铜钥匙、小刀、玻璃等。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这一基本理念。

过程与方法● 用多种感官认识矿物的特征;● 用自己丰富的语言描述矿物的形态特征;● 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记录观察到的矿物特征。

知识与技能● 掌握鉴别矿物性质的科学方法;● 知道一些常见矿物的性质;● 了解矿物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人利用矿物的历史,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热情;● 意识到矿物与人类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谈话:我们已经对矿物有所了解,今天这节课成立“矿物研究所”,(揭开“矿物研究所”的白纸板)而我们大家作为这个研究所的研究成员,将用地质学家认识矿物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矿物,并比比谁的收获大。

【评析】科学活动应考虑活动形式的活泼有趣。

在此成立“矿物研究所”旨在让学生获得当矿物鉴定家的直接情感体验,加深本节课所运用相关技能的印象,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二、掌握鉴定矿物的方法1 讨论:你知道矿物研究员是怎样认识矿物性质的吗?2 交流:你们准备怎样认识矿物的性质?3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并适当补充、归纳、示范科学的认知方法。

【评析】科学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可以预设的。

本环节很重要,但仅靠教师讲解或学生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

实践证明,教师灵活地根据学生的认知适时点拨并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是非常有效的。

4 分组观察矿物的性质,并填写矿物性质记录表。

5 汇总全班对矿物性质的认识。

【说明】在这一环节,教师不应简单地让学生描述观察的结果,而应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描述岩石的基本特征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并适时点拨或表扬,以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技能和方法。

6 游戏:对号入座(把标签贴在相应矿物上)。

【评析】科学游戏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

在此,既要让学生玩得开心,又要让他们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科学内容。

三、了解矿物的用途1 评选“矿物之最”:你发现在这些矿物中,什么矿物最透明?什么最黑?什么最白?什么最软?什么最硬……2 提问:人们利用矿物的各种性质做哪些事?3 学生讨论。

4 听科学童话《矿物妈妈的孩子》。

【评析】这里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介绍了常见矿物石膏、石墨、石英的主要特征和用途,使学生兴趣盎然,激发了学生亲近矿物,保护矿物的热情。

四、课外延伸续编科学童话《矿物妈妈的孩子》。

【评析】续编童话故事是学生乐意参与的一种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在科学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的一次尝试。

教学片断赏析“鉴别矿物性质”教学片断师:各位矿物研究员,我们今天准备研究矿物的性质,现在请各研究小组说说,你们准备从哪些方面研究矿物的性质?生:我们准备从颜色方面来研究矿物的性质。

师(板书:颜色):你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准备怎样研究矿物的颜色?生:我们准备用眼睛看,并分工记录。

师:很好,用眼睛看是最直接、最方便的办法,但有时会有一定难度。

这问题怎么解决?(出示一块赤铁矿)生:为了看得更准确,我们准备学习矿物学家的方法,用矿物在白色物体上刻画。

(学生演示)像这样,再观察就方便多了。

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好。

生:为了更好地说出矿物的颜色,我们小组准备把矿物的颜色与我们美术课上用的“水粉颜料”的十二色进行比较。

师:你们想得真周到,大家用掌声鼓励一下。

……【片断评析】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引领者、帮助者。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很好地转变了观念,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但教师又不是撒手不管,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点拨,使学生的科学学习更具实效。

教学手记由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坚持性尚在发展之中,所以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课堂教学形式应活泼而灵活多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采取了“情景模拟”、“科学游戏”、“科学童话”等活动形式,将学生的感情、智力全部卷入活动中,把课堂一次次推向高潮,学生像艺术家进入自己的创作一样全身心地投入。

从每个学生的专注和热情程度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活动对他们来说是多么有意义,他们在其中得到的提高应该是多元的、全方位的。

因此,这次科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成功的。

(曹燕琴)3 认识矿物的性质B案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中的第3课。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研究几种常见矿物的性质,让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中常见的矿物,感受到自然界中资源的丰富和宝贵,为后面学习《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埋下伏笔;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不同方式的科学探究,知道矿物的性质特征,学会鉴别常见矿物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感受,明白人们了解和掌握矿物的性质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开发、利用矿物服务,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沙岩、砾岩、花岗岩、石英、黄铁矿、自然金等岩石,了解了岩石的成因,模拟制作了花岗岩,充分认识了花岗岩的组成成分,掌握了用放大镜观察、放进水里、敲击、滴稀盐酸等认识岩石的方法,感知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演变历史,发现岩石中含有化石、丰富的能源、各种金属和矿物质,体验到大自然的奥妙和自然资源的宝贵。

但由于生活经历的缺乏,他们对众多的岩石认识不足,对于各种岩石的性质和用途缺乏感性的认识。

因此,本课重点在于采用各种方法研究岩石的性质,学会鉴别岩石,从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等方面来判断岩石的种类。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我们确定在知识与技能上通过认识自然界中常见的矿物,知道常见矿物的性质特征,能利用矿物的性质来进行常见矿物的鉴别,相机培养学生查阅书刊和其他信息源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创设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搞科学中认识自然界里常见的矿物,知道常见矿物的性质特征,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放教学时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所以,我们可以在合理地利用校园网络的教学资源时,也开发学生和家长的资源。

同时,提供岩石矿物标本盒、白色无釉瓷板、白纸、放大镜、小刀、铜钥匙、玻璃、金刚石钻头、水晶饰品等实验器材,让学生感受自然界中资源的丰富和宝贵,明白人类了解和掌握矿物性质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开发和利用服务,唤起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除了查阅资料认识矿物的有关知识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探究,从而认识矿物的性质;并能联系日常生活,体验矿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感知科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突出学科知识的整合,强调探究过程。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还要围绕主题和注意点展开激烈的讨论和交流,以达到“懂得讨论和交流可以引发新的想法”的《科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感受,学会合作学习,会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和利用。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来展开整个教学过程,即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探究论证——得出结论——交流汇报——课后延伸探究。

为此,常见典型岩石的大量提供是本课学习的保证,我们要充分做好课前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

根据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我们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从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会用多种方法研究矿物的性质;● 能向大家描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知识与技能● 认识自然界中常见的矿物;● 知道常见矿物的性质特征;● 能利用矿物的性质对常见矿物进行鉴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自然界中资源的丰富和宝贵;● 体验人类了解和掌握矿物性质能更好地为人类开发和利用服务。

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常见矿物,提出研究问题1 提问:矿物是自然界中宝贵的资源,你知道哪些矿物,能说一说吗?【说明】本环节主要让学生体验自然界中矿物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挖掘学生记忆中对矿物种类的认识,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就在身边。

2 展示各种矿物标本,提问:你认识这些矿物吗?请你试着说出它们各自的名称。

3 介绍各种矿物标本的名称:如萤石、石墨、硫磺、黄铁矿、石英、石膏等。

4 组织讨论:面对这么多的矿物,今天你有什么想研究的吗?你准备怎样来研究呢?【说明】本环节主要通过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激发学生真正的探究内需,从而引发出学生的探究行为。

5 确定研究主题:准备从哪方面研究?(如: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等)怎样来进行研究?(如:摸、敲、划、借助工具观察等)【评析】科学探究就是要学会提出问题,然后再来解决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重视对学生的方法指导。

二、多角度多方法,研究矿物性质(一)认识矿物的颜色1 提问:你能在矿物标本中找出赤铁矿和石墨吗?2 学生分组动手寻找赤铁矿和石墨。

3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两种矿物的?(观察它们的颜色)4 实验:(1)将赤铁矿在白瓷砖上刻画,会看到什么现象?(2)将石墨在白纸上画几下,会看到什么现象?5 汇报实验结果:(1)在白色瓷板上看到了棕红色的划痕。

(2)在白纸上看到了黑色的划痕。

6 小结:根据赤铁矿和石墨的颜色,我们就能很快找出这两种矿物。

7 讨论:通过研究,你们认为赤铁矿和石墨有什么用处呢?【评析】让学生在了解了赤铁矿和石墨性质的基础上,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对赤铁矿和石墨的用途展开讨论和联想,这是一种创造性教育的良好训练方法。

8 介绍赤铁矿和石墨两种矿物用途:赤铁矿可以用来炼铁和制作颜料,石墨是铅笔的主要原料。

(可以让学生互相补充相关资料)(二)认识矿物的透明度1 讨论:你能将这些矿物标本分一分类吗?说说你的分类依据。

【说明】分类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的分类依据,体验思维训练的广阔性,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探究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