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简述胚乳发育的模式及特点
![简述胚乳发育的模式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f7a0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b.png)
简述胚乳发育的模式及特点胚乳发育是种子植物中胚乳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过程。
胚乳是种子中的重要组织,为胚胎提供营养和保护。
胚乳发育的模式和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物物种进行分类。
1.油种类胚乳发育模式:油种类胚乳发育模式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见于豆科植物、蓖麻科植物等。
在种子成熟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细胞会不断积累脂肪和蛋白质。
胚乳细胞中的储存蛋白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祖质蛋白质,主要用于胚胎发育所需;另一类是储存蛋白质,主要用于营养储备。
因此,油种类胚乳发育模式的胚乳细胞中富含大量的油脂和储存蛋白质。
2.淀粉种类胚乳发育模式:淀粉种类胚乳发育模式多见于禾本科植物、百合科植物等。
与油种类胚乳相比,淀粉种类胚乳中的胚乳细胞主要积累淀粉颗粒。
在发育过程中,胚乳细胞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而淀粉颗粒的数量和大小则显著增加。
淀粉种类胚乳发育模式的胚乳细胞中富含大量的淀粉,为胚胎提供能量和营养。
3.蛋白种类胚乳发育模式:蛋白种类胚乳发育模式多见于哺乳纲植物、银杏科植物等。
在这种模式下,胚乳细胞主要积累储存蛋白质,而油脂和淀粉的量较少。
蛋白种类胚乳发育模式的胚乳细胞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质,为胚胎提供营养和保护。
胚乳发育的特点如下:1.营养积累:胚乳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不断积累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等。
这些物质为胚胎提供了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2.组织分化:在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细胞会分化为不同的类型,形成不同的组织。
油种类胚乳常由内外子皮、胚乳皮和胚乳核等组成,而淀粉种类胚乳则由胚乳皮和胚乳核组成。
3.储存功能:胚乳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不仅能够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还能将其储存和保护起来,以供胚胎发育和新植株的生长所需。
4.营养转移: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细胞会释放出储存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和新植株生长所需。
这个过程被称为乳沟。
总的来说,胚乳发育在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胚胎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还起到了保护和储存的作用,对于新植株的生长和繁殖至关重要。
胚的发育
![胚的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19259a6019e8b8f67d1cb92b.png)
七、被子植物生活史的概述
“从种子到种子”这一整个生活历程,称为被子 植物的生活史。
在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都要经过两个基本阶 段:一个是从合子开始到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前,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为2N,称为二 倍体阶段(或称孢子体阶段)。另一个是胚囊母细 胞和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成熟胚囊(雌配 子体)和花粉粒(雄配子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 目是N,称为单倍体阶段(或称配子体阶段)。
(二)胚乳的发育
1、核型胚乳:初生胚乳核每次核分裂后,暂时
不进行细胞质的分裂,胚乳细胞核呈游离状态。胚 乳发育到一定阶段,胚乳细胞核才被新形成的细胞 壁所分割而形成胚乳细胞。
这种核型胚乳形成的方式,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离瓣花 植物中普遍存在(如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苹 果等),是被子植物中最普遍的胚乳发育形式。
天然杂交
自然加倍
二粒小麦 AABB 2n = 4x = 28 n = 14
方穗山羊草 DD 2n = 14 n=7
天然杂交 自然加倍
普通小麦 AABBDD
2n = 6x = 42 n = 21 胚乳:2n=9x=63
小黑麦的人工育成
普通小麦
2n = 6x = 42
n = 21
AABBDD
F1
2n = 4x = 28
发育成子叶、胚芽
子叶、胚轴 (成熟胚)
2、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以水稻胚为例)
合子
休眠 解除
延长 横裂
1次
基细胞
横裂 1次
顶细胞
纵裂 1次
四分体
各向 分裂
梨形胚
顶端区
盾片的上部、胚芽鞘的一部分
侧面(腹面) 形成一凹沟
器官形成区 胚柄区
第六章 无融合生殖(染色体工程补充笔记)
![第六章 无融合生殖(染色体工程补充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d21955b312b3169a451a4f9.png)
第六章无融合生殖1、概念:有些植物的种子形成并不经过染色体的减数和雌雄配子的融合。
这种种子不需要精卵结合。
即无融合结籽,称为无融合生殖。
2、无融合生殖的意义:(1)无融合生殖是固定杂种优势理想的途径之一。
融合生殖的完全控制将给育种家和种子生产带来新的革命。
(2)无融合生殖没有任何生物混杂。
同时可以免除三系制种当中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以及繁殖制种中不可避免的损失。
更显著的成就是把双亲的性状结合并固定下来,育成永久性、不分离的无融合生殖杂种。
3、无融合生殖的类型:孤雌生殖:不经过减数分裂和受精或假受精形成。
不定胚:胚是从胚囊以外的双倍体的胚珠细胞、诛心或珠被细胞产生植物无融合生殖:专性无融合、兼性无融合生殖、自主无融合生殖、诱导无融合生殖。
⑴专性无融合生殖:指胚的发育完全是由体细胞或无性生殖而来,专性无融合生殖的卵细胞一般不接受任何花粉中的精子,以其作为母本时杂交是不能成功的。
但是其花粉正常,可作为父本与其他品种杂交,并且可将无融合生殖传递给后代。
⑵兼性无融合生殖:指一个品种中兼有无融合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特性,在兼性无融合生殖不同的物种中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的比率差异很大。
但他们均能以自身的比率平衡遗传,党以此为母本时,其中的有性部分可杂交、受精进行有性生殖。
无融合生殖部分则单性发育成胚。
因此在兼性无融合生殖F1代总会有杂种型和母本型两种类型,母本型所占比例即兼性无融合生殖中无融合生殖的频率。
⑶自主无融合生殖:中央核不需要受精就可以形成种子的无融合生殖类型。
由于胚和胚乳发育未经受精,都是从体细胞无融合生殖来的,故胚乳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加倍数。
⑷诱导无融合生殖:在许多无融合生殖的物种中,配的发育和形成必需要通过授粉,这种现象称之为假受精或诱导性无融合生殖。
,在这种类型材料中,尽管卵细胞不受精,单中央核不是一个或两个未减数的极核会受精发育称五倍体的胚乳。
禾本科的无融合生殖大多数为假受精类型。
在这些植物中,极核不受精,胚乳是不能发育的,在高粱无融合发育中,曾发现种子的质子发育特性,也观察到胚的形成和发育在极核不受精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单胚乳的自主形成和发育及不育性的机理还不清楚。
第六章:胚乳培养
![第六章:胚乳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7062ca2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4.png)
胚乳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染色体数目的分析表明,胚乳愈伤组 织及胚乳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化很大。如 在苹果“金冠”和“红玉”的胚乳植株 中,其根尖染色体数目分别为32~48和 27~58左右,其中多于35条非整倍体细 胞十分普遍。而直正三倍体的细胞却很 少。在大麦的胚乳培养中根尖染色体数 目可以从1到4倍,另外还有许多具6、8、 11、12、13条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细胞。
胚乳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从理论上探讨引起倍性混 乱的原因及其控制的可能性,研究胚乳 植株形态发生规律及其遗传性状变化问 题以及胚和胚乳的关系等等。
胚乳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1. 确定适宜的发育时期
胚乳的发育,大致可以分为早期、旺盛生长期 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处于发育早期的胚乳,如 核型胚乳的游核时期或刚刚形成细胞时期的胚 乳,难于培养产生愈伤组织或形成器官。生长 旺盛期的胚乳,大多是取材的最合适时期,以 前培养成功的植物,大都是取这个时期的胚乳, 如大麦、水稻、苹果、猕猴桃等。少数是取成 熟时期的胚乳也能获得成功,如蓖麻、巴豆、 麻风树、罗氏核实木等。
胚乳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植物种类不同,胚乳生长旺盛阶段的日期也不 会一样,此时的胚乳具有:胚已分化完成,胚 乳已充分生长,几乎达到成熟时大小;外观为 乳白色半透明的固体,且富有弹性等特点。在 开始对任何一种植物进行胚乳培养时,除了要 查阅有关文献外,还应事先按期采集和固定开 花的材料作为系统观察,以确认该植物胚乳的 发生类型和发育时期,为下一步深入工作打好 基础。
植物组织培养 第六章 植物离体快繁
![植物组织培养 第六章 植物离体快繁](https://img.taocdn.com/s3/m/9a6f47c271fe910ef12df84d.png)
一、植物离体快繁的意义 二、离体快繁的方法 三、离体快繁中存在问题 四、几种植物的离体快繁技术
一、植物离体快繁的意义
1.植物繁殖类型
植物 繁殖
有性 繁殖
无性 繁殖
扦插
嫁接
常规无性繁殖
压条 分株
埋条
非试管快繁
在计算机控制环境条件下 的快繁技术(如扦插)
离体快繁 植物组织培养
一、植物离体快繁的意义
• 强度:光照弱,易产生玻璃化现象。
三、离体快繁中存在问题
• 4)琼脂浓度低:
• 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低时玻璃化苗比例增加,
水浸状严重,苗向上长。随着琼脂浓度的 增加,玻璃化苗比例减少。 • 但过硬的培养基影响了养分的吸收,试管 苗生长减慢,分蘖亦减少。因此,琼脂的 浓度一定要适当。
三、离体快繁中存在问题
三、离体快繁中存在问题
•2.褐化: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中后,外植体 或与培养基接触部位出现变褐色的现象。
•褐化后果:不加以控制,外植体会死亡。 •引起原因:切割后,使液泡中的多酚物质与细胞质 中多酚氧化酶接触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的醌类物质。 •在自然界中,褐化(多酚物质与多酚氧化酶反应) 是主动防御机制,防止病原菌感染的自卫措施。
• 2.茎芽增殖途径:在培养过程中使其产生大 量无根试管苗。
•
侧芽增殖途径
• 途径有:不定芽增殖途径
•
体细胞胚增殖途径
• (增加 P105图8-1)
二、离体快繁的方法
• 2.茎芽增殖途径:在培养过程中使其产生大 量无根试管苗。
•
侧芽增殖途径
• 途径有:不定芽增殖途径
•
体细胞胚增殖途径
• (增加 P105图8-1)
胚乳的发育过程
![胚乳的发育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54303bb02d276a200292eaf.png)
二、胚乳的发育过程
禾本科植物和拟南芥胚乳发育经过两个主要阶段:多核体 胚乳阶段和胚乳细胞化阶段。
多核体胚乳阶段中三倍体胚乳核经过多次分裂,核之间不 形成成膜体,游离的核先在中心细胞珠孔端均匀分布,然 后在中心液泡外层细胞质中均匀分布,直到整个细胞质中 平均分布,成为完全的胚乳多核体。
Betl1(Basal endosperm transfer cell layer1)在胚乳基部细胞 表达,与细胞壁紧密结合。MEG1是富含半胱氨酸的糖蛋白, 胚乳发生早期在传递细胞中只有母方基因表达,父方基因被 甲基化失活,晚期父母双方的基因都表达,说明母方印迹在 早期的作用 。
BAP2胚乳基部细胞之间,主要积累在花梗厚壁的细胞间。 此外,相关区域表达的蛋白还有玉米BETL2、BETL3、 BETL4、BAP1 (BASAL LAYER-TYPE ANTIFUNGAL PROTEIN1)、BAP3。许多蛋白与抗微生物蛋白相似,说 明具有防御功能 。
种子大小的决定
二倍体母体的珠被、单倍体胚囊、三倍体胚乳以及胚之 间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种子的大小。
一、母体珠被影响胚乳的发育和种子大小
拟南芥珠被细胞繁殖的起始、最终细胞数目与细胞延长平衡, 不由种子大小决定。珠被细胞延长在胚乳大小与珠被之间的 协同中起关键作用,这种协同影响以后的胚乳细胞化和胚细 胞繁殖,最后决定种子大小。
体外玉米胚乳器官培养研究表明,胚乳细胞的与母体相邻的 表面位置是决定糊粉层分化的充分因素。
培养的胚乳组织外层糊粉层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内层子细胞逐 渐失去传递细胞特性,dek1和sal1突变体胚乳组织在体外培 养同样表现出没有糊粉层和多层糊粉层的表型。
DEK1和CR4在其他拟南芥其他器官表皮中也起着决定表皮 特性的作用,说明表面位置是决定糊粉层形成的重要因素 。
简述胚乳发育的模式及特点
![简述胚乳发育的模式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aef6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c.png)
简述胚乳发育的模式及特点胚乳发育是一种植物胚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指的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营养组织的过程。
胚乳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组织,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胚乳发育的模式及其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胚乳发育模式有两种基本类型:核型胚乳和细胞型胚乳。
在核型胚乳发育过程中,未受精卵细胞与一个或多个精细胞融合形成一个或多个二倍体的胚乳盘。
随着胚乳的发育,胚乳盘细胞间的细胞核不经减数分裂而保持为二倍体,这是其与细胞型胚乳的最大区别。
细胞型胚乳发育过程中,未受精卵细胞与一个或多个精细胞融合形成一个或多个三倍体的初级胚乳。
随着胚乳的发育,初级胚乳中的细胞经过多次减数分裂,形成二倍体和不等倍体细胞,从而形成细胞型胚乳。
胚乳发育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物质积累:胚乳作为一个特化的植物细胞或组织,主要功能是为胚胎提供养分和能量。
在胚乳发育过程中,大量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被合成并积累。
这些营养物质在胚乳发育后期会被胚胎吸收和利用,从而支持胚胎的生长与发育。
2.细胞的多样性:胚乳发育过程中,胚乳细胞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细胞。
在核型胚乳中,胚乳盘细胞之间的细胞核数目不变,但细胞质的分化程度却很高。
在细胞型胚乳中,由于细胞内减数分裂,导致不同类型的细胞的形成。
这种细胞的分化多样性为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胚儿的保护和定位:胚乳起到了为胚胎提供保护和定位的作用。
胚乳在胚胎周围形成一个保护层,为胚形成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此外,胚乳在植物胚发育过程中还起到了稳定和定位胚的作用,使胚能适应各种外界环境和内部发育需求。
4.胚胎饥饿适应性:胚乳的主要功能是供应胚胎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外界环境或内部条件的限制,胚乳供给的营养物质可能不足,胚胎会通过一系列适应性机制来促进生长和发育。
这些机制包括胚乳吸收率的提高、利用一些非营养性物质进行代谢、产生激素调节和分泌、改变自身营养需求等。
胚和胚乳的发育
![胚和胚乳的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7f39e7aedd3383c4bb4cd259.png)
种子的形成:种子的结构包括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是分别由受精卵(合子)、受精的极核和珠被发育而成。
大多数植物的珠心部分,在种子形成过程中,被吸收利用而消失,也有少数种类的珠心继续发育,直到种子成熟,成为种子的外胚乳。
虽然不同植物种子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颇有差异,但它们的发育过程,却是大同小异的。
(一)胚的发育种子里的胚是由卵经过受精后的合子发育来的,合子是胚的第一个细胞。
卵细胞受精后,便产生一层纤维素的细胞壁,进入休眠状态。
合子是一个高度极性化的细胞,它的第一次分裂,通常是横向的(极少数例外),成为两个细胞,一个靠近珠孔端,称为基细胞;另一个远珠孔的,称为顶端细胞。
顶端细胞将成为胚的前身,而基细胞只具营养性,不具胚性,以后成为胚柄。
两细胞间有胞间连丝相通。
这种细胞的异质性,是由合子的生理极性所决定的。
胚在没有出现分化前的阶段,称原胚(proembryo)。
由原胚发展为胚的过程,在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间是有差异的。
1.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种子植物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可以荠菜为例说明,合子经短暂休眠后、不均等地横向油裂为基细胞和顶端细胞。
基细胞略大,经连续横向分裂,形成一列由6—10个细胞组成的胚柄。
顶端细胞先要经过二次纵分裂(第二次的分裂面与第一次的垂直),成为4个细胞,即四分体时期;然后各个细胞再横向分裂一次,成为8个细胞的球状体,即八分体(octant)时期。
八分体的各细胞先进行一次平周分裂,再经过各个方向的连续分裂,成为一团组织。
以上各个时期都属原胚阶段。
以后由于这团组织的顶端两侧分裂生长较快,形成二个突起,迅速发育,成为2片子叶,又在子叶间的凹陷部分逐渐分化出胚芽。
与此同时,球形胚体下方的胚柄顶端一个细胞,即胚根原细胞(hypophysis),和球形胚体的基部细胞也不断分裂生长,一起分化为胚根。
胚根与子叶间的部分即为胚轴。
不久,由于细胞的横向分裂,使子叶和胚轴延长,而胚轴和子叶由于空间地位的限制也弯曲成马蹄形。
第6章植物生长物质
![第6章植物生长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b1f74c84011ca300a7c390b7.png)
第六章植物生长物质一、名词解释(写出下列名词的英文并解释)植物生长物质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极性运输酸生长效应酸生长理论三重反应偏上生长生长抑制剂生长延缓剂激素受体信号转导二、填空题1 1 IAA的化学结构名为,它是在植物性研究时发现的。
2 2 IAAs是属于衍生物,它生物合成的主要部位是。
3 3 IAA的运输特点是,地上部总的方向是向基运输,地下部总的方向是向顶运输。
4 4 生长素有两种存在形式。
型生长素的生物活性较高,而成熟种子里的生长素则以型存在。
5 5 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适宜浓度是< < 。
6 6 超适量的IAA对植物生长有作用,这是由于其诱导生成了引起的。
7 7 解释IAA促进细胞伸长的快反应机制是,慢反应机制是。
8 8 生长素生理功能很多,例如、和等。
9 9 GA的基本结构是赤霉素烷,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对伸长作用最大的是茎。
10 10禾谷类种子萌发时,在部位合成a -淀粉酶,植物激素对这一合成有直接的诱导作用。
11 11植物激素能抑制大麦种子合成a-淀粉酶,它具有抗的作用。
12 12 CTK的基本结构是,它是由和在酶的催化下合成的。
13 13细胞分裂素是衍生物,其生物合成的主要部位是。
14 14 ABA是属于化合物,其生物合成有和途径。
15 15 ABA抑制大麦种子中诱导的酶合成,但要消除这种抑制效应,必须有植物激素和的联合作用。
16 16 Eth由循环途径合成,其直接前体为,由酶催化形成乙烯。
17 17乙烯特有的“三重反应”是指、、。
18 18乙烯释放剂乙烯利,在生产应用的例子有、和等。
19 19植物激素________ 能延缓叶片衰老,______ 则能使叶片提早衰老; ____ 能促使瓜类多开雌花,___________ 则使黄瓜多开雄花。
20 20实验发现,是防止植物衰老的激素,因为它能增强叶片中与的合成。
21 21组织培养时,较高的IAA/CTK比例,有利于诱导的形成;较低的IAA/CTK比例,则有利于诱导的形成。
植物坯胎培养及离体授粉
![植物坯胎培养及离体授粉](https://img.taocdn.com/s3/m/e71a49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0.png)
离体授粉的方法: 试验材料的选择:以子房较大胚珠较多的植物较易成功。
确定开花、花药开裂及授粉时间
壹
贰
去雄后将花蕾套袋隔离
叁
制备无菌子房或胚珠
肆
制备无菌花粉
伍
胚珠或子房的试管内授粉
离体授粉的程序:
01
外植体
03
培养条件
02
培养基
影响离体授粉受精的因素:
为什么幼胚培养比成熟胚培养要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更为严格?
未授粉子房培养形成小的无籽果实。
子房培养:
未授精子房培养为试管受精提供技术基础;
未受精子房培养能获得获得单倍体植株,用于单倍体育种。
获得杂种植株;
子房培养的意义:
培养基:基本培养基(MS、N6、B5等)、植物激素(配合使用)、蔗糖浓度(3-10%)
培养方式:直插优于平放。单倍体胚有多种,可以是卵细胞、助细胞或反足细胞等。
碳水化合物:
胚发育早期要求较高的的渗透压,而随着胚的发育逐渐降低。
成熟胚一般不需要外源激素即可萌发。但激素能促进休眠胚的萌发。
幼胚需要外源激素,应保持外源激素与内源激素的平衡。过低则不能促进生长,过高则易导致幼胚脱分化形成愈伤。
02
01
植物激素的作用:
天然提取物及某些蛋白制品;
银杏幼胚培养中添加银杏胚乳有促进作用(1934);曼佗罗幼胚培养中发现添加椰子乳能很好的促进幼胚的发育(200-500um的幼胚) (1941)。
未授粉胚珠:开花前1-6天,
授粉胚珠:授粉后1-120天不等,较晚时期有利于胚的发育。
灭菌:先对子房或外表组织消毒灭菌后,后取出胚珠培养。
01
03
02
04
植物胚与胚乳
![植物胚与胚乳](https://img.taocdn.com/s3/m/c21d548084868762caaed568.png)
1.胚与胚乳的形成1.1 被子植物的卵细胞、极核、精子的形成了解被子植物的卵细胞、极核、精子的形成过程是很好解决胚和胚乳基因型问题的基础。
孢子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是其形成卵细胞、极核、精子的方式,具体过程为:花药中产生小孢子母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孢子4个小孢子(花粉粒)4个成熟的花粉粒(各有1个营养核和1个生殖核)8个精子(每1个花粉粒萌发产生2个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精子)。
胚珠中产生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4个大孢子(其3个退化,1个发育)8核胚囊(1个卵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和3个反足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1.2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当花粉落在柱头上,受到柱头上黏液的刺激,开始萌发,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达到胚珠,同时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这样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双受精作用。
双受精所形成的胚核和胚乳核经过发育分别形成胚和胚乳。
1.3 胚与胚乳基因型的组成胚基因型为卵细胞与精子基因相加组成,胚乳基因型为两个极核与精子基因相加组成。
2.胚与胚乳基因型推理、判断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先根据亲本基因型推断其精子、卵细胞(极核与卵细胞相同)的基因型,然后根据双受精的原理写出种子的胚及与之对应胚乳的基因型,再验证之。
如:例1、如果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其胚及胚乳可能的基因型是:()A、AaBb、AaaBBbB、AaBb、AaabbbC、AABb、AaaBBbD、AABb、AAabbb解答过程:①根据亲本推精子、卵细胞及极核基因型为:精子为AB、Ab、aB、ab,卵细胞(极核)基因型为AB、Ab、aB、ab。
②根据精子、卵细胞及极核基因可写出胚及其与之对应的胚乳基因型(表1)表1 由精子、卵细胞及极核基因型推导胚及胚乳基因型卵细胞(极精子胚胚乳结果答案核)ABAB AABB AAABBBAb AABb AAABbb aB AaBB AaaBBB ab AaBb AaaBbbABAb AABb AAABBbAb AAbb AAAbbbaB AaBb AaaBBb 可能 A ab Aabb AaabbbABaB AaBB AAaBBBAb AaBb AAaBbb aB AaBB AaaBBB ab AaBb AaaBbbABab AaBb AAaBBbAb Aabb AAabbbaB AaBb AaaBBbab aabb aaabbb例2、如果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控制不同性状的两对基因分别独立遗传,则其种子的胚和胚乳基因型可能是:()A、AABb、AAAbbbB、AABB、AAABBbC、AaBb、AaaBbbD、aabb、AaaBbb解答过程:①根据亲本求精、卵细胞(极核)基因型为:精细胞为AB、Ab或Ab、ab,卵细胞(极核)基因型为Ab、ab或AB、Ab。
植物学胚乳的发育
![植物学胚乳的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fa50558e83d049649b665849.png)
2 细胞型胚乳
受精极核进行
核分裂后,即形成
细胞壁产生胚乳细
胞。合瓣花类植物
多是这类胚乳(如 蕃茄、烟草)。
3 沼生目型胚乳发育
初生胚乳核的首次分裂伴随细胞质的分裂
,将胚囊腔分隔为二,形成一大、一小两个
细胞,大细胞位于珠孔端,小细胞位于合点 端。前者可进行多次的游离核分裂,最后形 成细胞。后者极少分裂或不分裂,呈合胞体
种子和果实的发育与结构
第一节 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第二节 果实的发育与类型 第三节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与利用
柱 头 雌蕊的结构 花 柱 子 房
枯萎 枯萎 子房壁 胚珠 果皮 果 实 种子
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胚乳的发育
胚乳是被子植物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双受精时, 极核受精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初生胚乳核通常不经 过休眠,就开始发育而形成胚乳。所以,胚乳比胚的发育 时间早,这有利于给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状态。主要存在于单子叶植物沼生目,如泽
泻、慈姑等。
4 无胚乳种子:胚乳发育过程中,胚乳养料为胚
发育时吸收用尽,而养料贮存在子叶中。如大多数 双子叶植物。
5 外胚乳:部分珠心组织
发形成的类胚乳贮藏组织外 胚乳是非受精的产物(二倍 体)。可见于有胚乳种子 (胡椒、姜)、无胚乳种子 (如石竹、苋)中。
二、胚的发育与结构
合子→ →原胚期→ →幼胚期→ → → → →胚成熟期 (短暂休眠) (球形) (心形过程包括:
1 原胚期:合子期,合子伸长期,单细胞期
根原基 茎原基 子叶
胚胎 顶细胞 合子 胚柄 基细胞 胚柄 2-细胞胚 下胚轴
2 球形胚期
3 心形胚期
4 鱼雷胚期
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合子经过一段时间休眠后进行分裂: 上层4细胞 胚芽、子叶 合 顶 纵裂2次:四分体, 子 细 横裂2次:八分体 下层4细胞 胚轴 横 胞 裂 基 横裂 顶端横裂1次 八细胞 上层4细胞 胚根 细 数次 中部纵裂2次 下层4细胞 根冠 胞 胚柄 末端(泡状) 吸器
国开作业《植物生理学-随学随练》 (6)
![国开作业《植物生理学-随学随练》 (6)](https://img.taocdn.com/s3/m/cd9f1b5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e.png)
题目:试题正文种子的成熟,主要包括()和()的发育以及种子内贮藏物质的变化和积累。
答案:种子的成熟,主要包括胚和胚乳的发育以及种子内贮藏物质的变化和积累。
题目:种子成熟期间的物质变化是以_______化合物状态(如蔗糖、氨基酸等形式)运往种子,在种子中逐渐转化为_______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和脂类等),并积累起来。
()选项A:不溶性的高分子;可溶性的高分子选项B:可溶性的低分子;不溶性的高分子选项C:可溶性的高分子;不溶性的低分子选项D:不溶性的低分子;可溶性的高分子答案:可溶性的低分子;不溶性的高分子题目:试题正文油料种子成熟时,油脂的形成有两个特点:最初形成的油脂中含有较多();成熟过程中逐渐()。
答案:油料种子成熟时,油脂的形成有两个特点:最初形成的油脂中含有较多脂肪酸;成熟过程中逐渐减少。
题目:试题正文风旱不实的种子中蛋白质的相对含量()。
答案:风旱不实的种子中蛋白质的相对含量较高。
题目: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植物激素最高含量出现顺序是()。
选项A:生长素、赤霉素、玉米素、脱落酸选项B:玉米素、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选项C:赤霉素、玉米素、生长素、脱落酸选项D: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玉米素答案:玉米素、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题目:试题正文北方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比南方的()。
北方油料种子的含油量比南方的()、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答案:北方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比南方的高。
北方油料种子的含油量比南方的高、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题目:试题正文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其酸价()。
答案: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其酸价逐渐降低。
题目:试题正文温度较低而昼夜温差大时,有利于()脂肪酸的形成。
答案:温度较低而昼夜温差大时,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
题目: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最先累积的贮藏物质是()。
选项A:蛋白质选项B:脂肪酸选项C:淀粉选项D:油脂答案:淀粉题目:油料种子成熟时,脂肪的碘值_________。
植物学纲目——精选推荐
![植物学纲目——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b7c7b8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f.png)
植物学大纲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本章重点:植物细胞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功能;细胞壁分层、化学组成、生长方式、纹孔(单纹孔和具缘纹孔)、胞间连丝、细胞壁特化;细胞周期概念;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植物细胞繁殖;各种组织细胞特点、分布、功能;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特征、维管束概念。
本章难点:细胞器、细胞壁结构。
第一节植物细胞1、细胞的发现及其意义2、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1)原生质的化学组成(2)原生质的物理性质(3)原生质的运动和新陈代谢3、植物细胞的形状与大小4、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或质膜液态镶嵌模型、生理功能。
(2)细胞质及其细胞器质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圆球体、微体、液泡、细胞“骨架”:微管、微丝、中等纤维。
(3)细胞核核膜、核仁、核质。
染色体数目、结构、核小体、核粒、核的功能、内膜系统。
(4)细胞壁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纹孔:单纹孔、具缘纹孔。
细胞壁特化:木化、角化、栓化、矿化、粘液化。
5、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淀粉、蛋白质、脂肪和油、晶体、生理活性物质等。
6、植物细胞的繁殖(1)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概念、间期: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DNA合成后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无丝分裂横缢、纵裂、出芽等。
7、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生长、分化、植物细胞全能性概念。
第二节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2、植物组织的分类(1)分生组织位置不同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来源和性质不同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发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2)成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结构。
(3)维管束、维管组织和维管系统第二章种子与幼苗第一节种子的结构和主要类型1、种子的结构(1)种皮(2)胚(3)胚乳2、种子的主要类型(1)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篦麻、番茄、葡萄、桑等。
(2)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豆类、瓜类、油菜、梨、苹果等。
胚和胚乳的发育
![胚和胚乳的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dc11c9f80975f46527d3e19c.png)
胚和胚乳的发育
(1)双子叶植物荠菜胚和胚乳的发育
步骤:取不同发育时期荠菜果的纵切片,找出典型的胚珠纵切图像,观察胚囊中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
荠菜幼胚:球形期。
球形胚及泡状细胞明显可见。
心形期:顶端生长停滞,两端生长造成,两个子叶原基构成心形,胚胎为两侧对称。
成熟期:形成U形的成熟胚。
(2)小麦胚及胚乳
根、胚轴、盾片(本质是发达的子叶),以及外胚叶、胚根鞘(双子叶植物无此结构)
此外,我们在观察制片时发现胚乳并不是一片,而是分成了两至三片。
这是由于小麦种子中央有沟,制作切片时,为了保证胚的完整性,可能通过沟,将两侧胚乳都切到。
(3)玉米种子
可以看清幼叶、胚根、胚轴、子叶等结构。
简述被子植物胚乳的发育类型和特点
![简述被子植物胚乳的发育类型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c0187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8.png)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大的一个群体,它们具有独特的生殖特点和发育模式。
被子植物的种子中,胚乳是一个重要的组织,它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营养和保护作用。
被子植物的胚乳发育类型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胚乳发育类型:被子植物的胚乳发育类型分为核型胚乳和胚乳囊型两种。
•核型胚乳:在核型胚乳中,胚乳细胞的细胞核不融合,形成多个细胞核,称为胚乳核。
这些胚乳核通过发育形成胚乳细胞,最终形成胚乳组织。
核型胚乳在很多被子植物中都很常见,如豆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等。
•胚乳囊型:在胚乳囊型中,胚乳细胞的细胞核发生融合,形成单一的大细胞核,称为胚乳囊。
胚乳囊通过发育形成胚乳细胞,最终形成胚乳组织。
胚乳囊型在一些被子植物中较为常见,如百合科植物、蔷薇科植物等。
2.胚乳特点:被子植物的胚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营养组织:胚乳是种子中的主要营养组织,为胚发育提供养分和能量。
胚乳细胞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在种子发育过程中逐渐积累。
•保护作用:胚乳包裹和保护着胚,起到保护胚的作用。
胚乳细胞通常富含细胞壁和堆积物质,能够提供物理保护和屏障作用。
•多样性:不同的被子植物胚乳的大小、形态和组织结构存在差异。
有些胚乳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些胚乳则相对贫瘠。
胚乳的形态和组织结构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物种呈现出多样性。
•营养传递:胚乳的养分和能量在种子成熟后,通过胚乳吸收器、胚根和胚轴等结构传递给发芽的胚,并支持其初期的生长和发育。
总之,被子植物的胚乳发育类型主要包括核型胚乳和胚乳囊型,胚乳具有提供营养和保护胚的作用。
胚乳的特点在不同的被子植物中可能存在差异,但其作为种子中的重要组织,为胚的发育和种子的存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胚乳发育的模式及特点
![胚乳发育的模式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ef6a5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7.png)
胚乳发育的模式及特点
胚乳发育是种子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指的是胚胎在种子的发育过程中,胚乳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逐渐发育成为胚乳组织的过程。
胚乳是种子植物中为胚胎提供养分和能量的重要组织。
胚乳发育的模式及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挖孔型(晚始型):胚乳细胞在胚胎发育的后期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一个中央的细胞块,胚乳以这个细胞块为中心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一个大的中央胚乳。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胚乳发育相对较晚,通常发育到种子成熟的时候才开始。
2.一期型:胚乳细胞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胚乳逐渐形成一个大胚乳。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胚乳发育较早,通常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开始,种子成熟时已经形成。
3.骨泪型:胚乳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胚乳以细胞之间的空隙为特点,胚乳细胞不完全填充胚乳空间,形成一种骨泪状结构。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胚乳内部有许多孔隙,有助于储存养分和水分。
不同植物种类胚乳发育的模式和特点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些模式和特点的形成可能受到遗传因素、植物生长环境和种子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仅在围绕胚附近的胚乳变为细胞(三裂叶菜豆) – 4.胚囊上部形成细胞,合点区保持游离核状态,并延长
形成小囊或吸器的结构 – 5.胚乳游离核全部形成细胞后,在其表面即紧邻胚囊周
界壁的胚乳细胞分裂形成层叠状的胚乳周缘层,细胞 富含蛋白质,与禾本科植物的糊粉层相似,由于这部 分胚乳是后来细胞分裂而成,又称次生胚乳。
• 在珠孔室进行多次的游离核分裂,至发育较后期 形成细胞;而在合点室保留不分裂或只进行少数 几次分裂,可能一直保持游离核或呈退化状态, 也有的植物可形成细胞。胚乳的合点室部分常作 为吸器的功能。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3 沼生目型胚乳
• 在单子叶植物中,沼生目型胚乳最初的发育表现 一致的方式,后期的发育有变异,主要发生在合 点室。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1 核型胚乳
• 核型胚乳中游离核分裂的次数,依不同植 物而异。有的植物游离核达到数百个至数 千个巨大的数目(像苹果属,柑橘属等), 另一些植物只形成少量的游离核(咖啡属 在四核时期,还阳参属在8核或16核时期)。
• 游离核分裂的早期同步核后期不同步
• 裸子植物的种子中也具有胚乳,但其从来源上讲 是雌配子体的延续,是单倍体。被子植物的胚乳 是由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融合产生的,一般是三 倍体,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百合属和贝母属是 五倍的,另外有少数的科的植物在胚囊发育的过 程中几乎不形成胚乳。
• 胚乳的发育是从初生胚乳核分裂开始,而胚乳的 发育常常早于胚的发育。
• 胚乳发育的三种类型,它们发育的系统顺序是一 个有争论的问题。究竟是从核型趋向细胞型,或 反过来,从细胞型趋向核型还不明确。
• 从核型胚乳与裸子植物雌配子体的发育表现的相 似的特点,同样经历从合胞体过渡到细胞的时期, 以及二者在细胞化前,多核的合胞体组成核胞质 的功能域和形成小窝的过程是十分相似的,这可 作为支持核型胚乳是初生类型的证据。
第六章 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完成后,胚珠发育成 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花的其它部分脱 落或参与形成果实的一部分。
果实结构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种子由种 皮、胚和胚乳组成,果皮和种皮结构简 单,因此主要了解胚和胚乳的发育。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胚乳
• 被子植物的胚和胚乳是双受精的产物。胚乳是一 种特殊的营养组织,其会随着胚的发育而被吸收 不存在。
• 在双子叶植物中具典型的沼生目型胚乳发育的, 在檀香科、虎耳草科和毛茛科曾有报道。毛茛科 的独叶草胚乳的发育属沼生目型,其过程为:
–初生胚乳核的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与中央细胞纵向偏斜 的壁,分隔成两个纵向排列的细胞。其后两个细胞的 核分裂形成多核体,然后细胞化。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4 胚乳类型与进化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二、胚乳的吸器结构
• 吸器通常在胚的心形期之后活动逐渐下降,多核 状态的吸器会简单瓦解,而细胞状态的则被挤到 胚乳本体的基部, 此外,当吸器的活动减退时, 胚乳本体基部的周缘细胞常常变为排列疏松和形 成乳头状的突起,它们有浓厚的细胞质和较大的 细胞核,似有代替原来的吸器的作用。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2 细胞型胚乳
• 细胞型胚乳发育的特点是从初生胚乳核的第一次 分裂及其后的分裂都是紧跟着形成细胞板。
• 所以细胞型胚乳自始至终是细胞的形式。这种类 型的胚乳常常发生在狭长的胚囊中。
• 胚乳母细胞的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壁是横向的,即 分裂面与胚囊的纵轴垂直,在最初的横分裂结束 后,胞壁可在垂直面及不同的平面发生。有时, 胚乳母细胞的第一次分裂面是纵的方向,壁的形 成从一极到另一极,继续的分裂方向不定。 (图8-7)
• 其发育前期的基本过程描述如下:
– 初生胚乳核分裂及其后பைடு நூலகம்核的分裂不伴随细胞 壁的形成,核呈游离状态分布在细胞质中。胚 囊中央形成一个多核的合胞体,核被挤至周缘。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1 核型胚乳
• 进一步发育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 1.胚乳发育至被胚吸收前,始终维持游离核状态(旱金 莲属,野牡丹属)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二、胚乳的吸器结构
• 胚乳在发育中可能从合点、珠孔端或从侧面扩张 形成吸器的结构,它侵入珠心组织,显示有从相 邻的胚珠部分,如珠心、珠被和合点的组织吸收 营养物质运输到胚乳本体的功能。
• 胚乳吸器在核型和细胞型胚乳常见,也存在于沼 生目型胚乳。
• 在切片上胚乳吸器很容易被忽略,应用解剖的技 术有助于获得完整的胚乳吸器。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一、胚乳发育的类型
• 根据初生胚乳核分裂后是否形成细胞壁,胚乳可 分为三种类型: – 核型 – 细胞型 – 沼生目型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1 核型胚乳
• 这是最普遍的形式,如单子叶植物中玉米、 小麦,双子叶植物中大豆、棉花等。
• 发育的最基本特点是经历一个多核体时期 再过渡到细胞化时期。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二、胚乳的吸器结构
• 豆科和葫芦科植物,存在胚乳吸器是十分普遍的。 在已研究的豆科20种植物中,均发现有合点吸器。
• 在胚发育至球形之前,珠孔端的胚乳就向心地形 成细胞,细胞的胚乳只局限在胚囊的上半部或三 分之二的部分,一般称之为胚乳本体,下部则维 持游离核的状态,成为多核的吸器。
• 在珠孔端或合点端或在两端特化形成吸器。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3 沼生目型胚乳
• 沼生目型胚乳是核的与细胞的胚乳的中间发育类 型,由于这种类型最早被确定在沼生目中占优势 而得名。
• 通常初生胚乳核是处于胚囊靠合点端及与反足细 胞接近的位置,第一次分裂时形成细胞壁将胚囊 分隔成一大的珠孔室和一小的合点室。
• 吸器的大小形状多种多样
第六章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
二、 胚乳的吸器结构
• 葫芦科的许多种类常常是在合点端发展成为管状 的吸器,末端进入合点的区域,胚乳的上部,即 胚乳本体,在发育后期一般形成细胞的胚乳,而 下部保持游离核状态。
• 胚乳的管状吸器部分含浓厚的细胞质,其中的游 离核经常数个聚集成群,有的种类吸器末端显著 膨大。胚乳的吸器发育到后期,多数是维持游离 核的状态,但在西瓜属中,则常常是形成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