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唐代墓室壁画的发展阶段-精品

合集下载

唐代绘画:墓室壁画

唐代绘画:墓室壁画

唐代绘画:墓室壁画沈语冰张天弓沈之珍李松曹建吴云斌陈国成陈志平马啸杨中良(排名不分先后)往期回顾心经千字文石门十三品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龙门二十品扬州八怪清初四王初唐四家宋四家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唐代的绘画,以其恢宏的气度,昂扬磅礴的时代精神和风貌,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极为璀璨的一笔。

在唐代绘画中,宫廷、衙署、寺观、墓室的壁画作为主要的绘画形式占据了相当比重,石窟及寺观壁画较之前的南北朝有更大的发展,其规模之宏伟、技艺之精湛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寺观、石窟壁画中穿插描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塑造的佛教形象中人性化的成分明显增强,附于壁画中的供养人占了更大的壁面,绘画趋于世俗化的倾向。

墓室壁画,亦随着帝王厚葬之风的发展,以及国力的强大,经济的繁荣,其规模和艺术水平均令前代望尘莫及。

唐代的卷轴画,并因便于创作、收藏、观赏而逐渐流行。

画家的创作载体更为自由广阔。

使众多当时名家的优秀作品得以流传后世。

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唐代的绘画已经分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等科。

中国绘画独立分科已经形成。

唐代,对绘画理论的有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张琛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诠释了客观现实与画家主观情思的辩证关系。

同时,画家与诗人的交往趋于密切,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有论画的诗流传,而王维更是将诗画有机融合的实践者,被后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此次“唐代绘画艺术专题展”,分“出土绘画及器物”,“传世名作及摹本”,“墓室壁画”四个子专题分期推出,从各个层面和角度,系统而翔实地介绍唐代绘画,以求全方位地展示唐代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水平,让我们掀开一角去感受和解读千年前的鼎盛时代--大唐王朝。

唐代时期(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

由于隋唐两代的相继全国大一统,特别是唐代贞观至开元的一百多年间,政治昌盛,国力强大,版图扩大,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中国文化交流也相当活跃,促进了封建文化步入鼎盛,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

唐代绘画:墓室壁画(二)

唐代绘画:墓室壁画(二)

唐代绘画:墓室壁画(二)二、主流风格的精进:武则天至睿宗时期这一阶段包括武则天时期(684-705年)和中宗、睿宗(705-712年)。

这一时期,长安主流风格精进升华,形成武周风格。

这一时期有一些壁画墓中的人物画仍然延续初唐风格,如安元寿墓等。

武周风格较早期初唐风格而言,线条粗细均匀,行笔稳健爽利,身段苗条略呈三曲状(这种三曲状的女性形象是由于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进一步频繁而受到西域艺术的影响所致),姿态更轻盈灵动,具有一种转动舒展的韵律,并更强调线条自身的美感。

关中地区武则天时代壁画中的人物画多具有武周风格特点,我们在唐代长安京畿地区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中可以看到武周风格的完美范例。

这种武周风格的精进还表现在这种风格的辐射区域的扩大,这表明唐代的艺术惟长安主流风格马首是瞻,具有强烈的趋同性。

另外,“盛唐风格”在中宗和睿宗时期已渐式微,代表为章怀太子墓和节愍太子墓葬壁画。

故而在这一时期,优美动人的武周风格与宏丽醇厚的盛唐风格交相辉映,构成中国绘画艺术史上一个令人惊叹的艺术奇观。

章怀太子墓壁画后室北壁游园图局部后室东壁南铺小憩图墓道东壁狩猎出行图墓道东壁客使图局部墓道东壁狩猎出行图墓道东壁仪卫图懿德太子墓壁画第二天井東壁列戟圖第三過洞西壁宮女圖局部第三過洞西壁內侍圖第一天井西壁列戟图墓道东壁仪仗出行图之一局部墓道西壁阙楼图局部节愍太子墓壁画东宫府吏图飞凰图华装仕女图墓道西壁持戟仪卫局部前甬道西壁人物局部契苾夫人墓壁画契苾夫人墓壁画宫苑仕女图安元寿墓壁画摆袖给使持扇女侍图捧包裹女侍图提壶男装女侍图柱杖给使图扬州大都督韦浩墓高士花鸟侍女侍女右金吾卫大将军李晦捧物侍女舞女好文推荐:1.【名家赏鉴】晚晴的人物照也可以风趣横生2.【名家集思】“眼学”和“科学”谁更靠谱3.【名家集思】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真正的教育能让孩子免于恐惧上海名家教育进修学院好文推荐:1.上海名家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举行专家聘任仪式暨座谈会2.疑似龙门石窟被盗佛首现身美国拍卖会!拍卖行和龙门石窟纷纷回应!国宝文物何时归?3.色彩的重口味发展史上海名家艺术品鉴定评估经纪中心ABOUT MASTERSART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 英文名SHANGHAI MASTERS ARTS RESEARCH ASSOCIATION,缩写名 MARA;是由我国文化艺术创作、研究、鉴定、收藏、评论等方面的领导、名家、专家和学者等创立。

唐代墓葬壁画视觉盛宴展现唐代生活画卷精编版

唐代墓葬壁画视觉盛宴展现唐代生活画卷精编版

唐代墓葬壁画!视觉盛宴!展现唐代生活画卷!壁画,从广义上说,是泛指用绘制、雕刻和其他造型、工艺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主要是地面上或地下建筑物内外表面)上,制作的各种绘画形式。

从狭义上说,是专指人工绘画于人工建筑壁面的一种艺术形式。

从广义的概念出发去考察壁画的演变、更替过程,就会发现壁画的形式是随着建筑的发展,随着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心理素质而发展变化的,它始终没有凝固在哪一种技法之中,而且从来就不是孤立的。

中国壁画体系是东方体系的典型。

它也是世界上从远古到现代不曾中断的体系,一直在独立的情况下存在和发展着。

中国时代最早的墓葬壁画,是陕西扶风杨家堡西周墓葬上绘制的二方连续菱格纹图案。

目前考古发掘的唐代壁画墓大约有百余座,绝大部分发现于陕西,主要集中于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唐长安城及其附近京畿地区。

这里是唐朝皇室、贵戚、京畿大族的墓葬集中地区,墓葬规格高,随葬品丰富,且墓葬装饰精美。

不论出土数量,还是艺术价值,唐墓壁画都是空前绝后的。

墓主身份在三品以上的墓中几乎都绘制有壁画。

其中乾陵的三个陪葬墓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的壁画保存较完整,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永泰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的第七女。

于公元706年与驸马都尉武延基合葬于乾县之北塬,陪葬乾陵。

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二子。

其壁画绘有两层,一层是陪葬时所绘,一层是追赠为皇太子所绘。

唐中宗长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全长100.8m,有7个天井,6个过洞,前后两个墓室和两条甬道,是至今已发掘的唐墓中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一座。

唐墓壁画具有重要的独特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技价值。

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盛唐墓室壁画的面世,给人们带来了饱餐视觉盛宴的机会,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人们面对着这些绝世珍品有了更多的遐想和思索:这些壁画画的是哪里的场景?古人是怎么把人物造型画得如此准确?技法为什么如此高超?无论多长的线条,一笔拉下去,中间没有停顿。

唐代墓室壁画的发展阶段

唐代墓室壁画的发展阶段

唐代墓室壁画的发展阶段作者:汪小洋来源:《艺苑》2016年第04期【摘要】关于唐代墓室壁画的发展阶段划分,以往研究成果多从考古材料出发,考虑到唐帝国的皇权强大和墓室壁画的主流社会特征,我们认为唐代政治制度的影响也可以为墓室壁画发展提供有意义的维度。

结合唐代的三次修礼和四次藩属体制改革,我们认为唐代墓室壁画发展可划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唐代壁画形成期。

初唐的唐高宗、太宗时期(618-649),以李寿、杨恭仁墓为代表,这是唐墓壁画区别于北朝和隋代而有自己面貌的开始。

第二阶段,唐代壁画繁荣期,其中又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650-704),墓道礼仪化、墓室宅院化等特征开始形成,影作木构建筑流行于中原地区;后期是唐中宗至玄宗开元时期(705-742),号墓为陵的壁画墓将唐墓壁画的等级推向高峰,同时期的另外一些壁画墓则出现了墓道壁画简化的现象。

第三阶段,唐代壁画衰退期。

唐玄宗天宝(742)以后,壁画绘于墓室,影作木构淘汰,屏风画流行,四神又成为流行题材,神秘气息有所回归。

【关键词】唐代;墓室壁画;修礼;藩属体制;三阶段[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能够与汉代比肩的强大王朝,史家常常以“汉唐”并称。

在墓室壁画的发展史上,唐代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墓室壁画表现出的上移形态与王朝气息非常契合,体现出了大帝国的时代特征。

唐代墓室壁画是如何发展的?目前在其发展阶段上学术界尚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多从考古成果出发。

本文拟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唐代的政治体制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京畿地区的研究成果唐代墓室壁画发展有一种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壁画墓的遗存特别集中,目前已发掘的壁画墓80%集中于京畿地区,中央集权的强盛势态一览无余。

梳理正式发表的考古报告,唐代壁画墓的总数是147座,其中现代行政区划的陕西省就有84座。

一个地区有这么大的壁画墓遗存,这种现象已经表现出一种时代的特征,因此关于唐代墓室壁画分期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对其出现的京畿地区的讨论上,许多研究成果往往具有这一时期主导性的学术影响,即使是全国性的分期研究,也一般是从京畿地区说起。

北京地区唐墓壁画的分期与时代特征

北京地区唐墓壁画的分期与时代特征
理 了信 州 刺史 薛 ( 君 ) 。此墓 由墓 道 、 府 墓 甬
宁夏 固原等 地亦有 比较集 中的发现 。北京 自 西周封 燕之后 , 重要性 不断 提升 , 其 在唐代 为
边 陲重 镇 , 幽州 。新 中国成立 以来 , 称 北京 地
道 、 室 、 室 等部 分组 成 , 前 后 墓道 东 西 两侧 各
于方 形 案几 上 的炊 食 器 皿 , 室壁 上 还 影 作 墓
砖 雕 门窗 、 座 、 子 和 斗 拱 等 , 灯 柱 皆涂 朱 彩 同 。 1 9 年 , 京 市 文物 研究 所 与 延 庆县 文 物 管 91 北 理 所 在 延 庆 县 铝 箔 厂 发 现 保 存 较 为 完 好 的
北 京地 区唐 代壁 画墓最早 的一 座发 掘于
2 0世纪 5 0年代 初 。目前 为止 , 经过 考古发 掘
并 见 诸报 道 的北 京 地 区唐 代 壁 画墓 共 9座
( 见表 一 ) 9 2年 1 月 , 。15 1 北京 市人 民政府 文

玉册 所刻 文字及 文 献推测 ,推 断为唐 宝应元
断 代上 不存 在 较大 问题 。但 由于数 量相 对较 少, 资料 发 表 的不完 全 , 因此 在分 期方 面 需对
比发 现较 多 和研 究 比较 深入 的西 安等 地 区壁 画 墓 的分期 研究 成 果 。 西 安地 区唐 墓 壁 画的 内容 与布局 沿袭 北 朝、 隋墓 的 旧制 , 在初 唐逐 步 发展 起来 , 宗 、 高 武则 天 时期 出现 了鲜 明的唐 代特 征 ;唐 皇室 西 返 长 安 的 神 龙 二 年 到 开 元 年 问 (0 ~4 76 7 1 年 ) 以乾 陵 陪 葬 的永 泰 公 主 墓 、 德 太 子墓 , 懿

浅析唐朝墓室壁画———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

浅析唐朝墓室壁画———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

2018-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浅析唐朝墓室壁画———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潘姿彤(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61)摘要:我国的壁画艺术,源远流长,是我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

唐代是我国壁画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墓室壁画又是唐代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是以“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为例简述唐代壁画的动人风貌。

关键词:壁画;唐朝墓室壁画;章怀太子墓中图分类号:J2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067-01一、前言唐朝在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史上达到了鼎盛时期,唐代的墓室壁画更加注重生活和习俗的表现。

壁画艺术起源于远古时期,采用壁画作为一种艺术装饰,也是一种用于思想教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壁画艺术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多以现实生活、神话传说等内容为主要题材,壁画艺术的复兴,进一步开启了我国美术的创作新时期。

二、唐代墓室壁画的发展初唐至盛唐,是唐代墓室壁画特征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壁画采用单栏式,全墓壁画布局趋向一致,壁画内容不仅有多种出行图,市民游乐题材也增多起来,出现仿木结构,配合男女侍从的形象,从而使墓室具有宅院化的特点。

中唐时期,绘于墓道中的壁画逐渐少见,在墓室壁画中开始流行墓主人像和折扇式人物屏风画。

晚唐时期,壁画越来越简化,屏风画的内容以云鹤、花鸟为主,人物形象少见。

壁画的产生、兴盛与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壁画的发展与它的艺术形式发展相互紧密的联系着,每次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都促进了壁画艺术的兴盛。

三、唐代墓室壁画产生的原因1.政治因素。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虽然削弱了家族与等级观念,但是军阀制度仍然存在并不断壮大,士庶通婚被严令禁止,因此唐朝的墓室壁画只是在皇室贵族墓中才会出现,加上当时国力强盛,贵族们的身份特殊,也就造成了唐朝的墓室壁画呈现出威仪、浩大、富贵的样子。

2.经济因素。

唐朝时期为中国最强盛时期,经济发达,边境小国的频频依附增加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增加了互市机会,使当时的唐朝经济出现生机勃勃的现象。

陕西唐墓壁画赏析、2唐代壁画与唐代社会风尚.

陕西唐墓壁画赏析、2唐代壁画与唐代社会风尚.

大唐社会历史的壮丽书卷——唐代墓室壁画评赏雒长安中国的壁画艺术有着悠久远古的历史。

一九七九年冬,人们在陕西扶风杨家堡的西周墓中,发现了绘制而成的二方连续菱格纹图案,这种图案与同一地区西周建筑遗址中的汉白玉菱形壁面饰物颇有相似之处,也许这在当时只具有纯装饰性的意义。

春秋时,相信孔子参观周朝的明堂,就见到当时的壁画,“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并且“各有善恶之状”。

这种绘制人物的壁画,从社会意义来看,比纯装饰性壁画就更深一层了。

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说明,壁画艺术在中国古代源远而流长。

自周秦而至魏晋南北朝,壁画艺术日趋发展,各地在考古发掘中所出土的壁画时有所见,然而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壁画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分类的真正繁荣,是在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唐代。

洞窟壁画与墓室壁画保存至今的唐代壁画原作,可分为洞窟壁画和墓室壁画两大类。

被称为东方佛教宝库的敦煌莫高窟壁画,是唐代洞窟壁画的代表。

这里保存有洞窟四九二个,壁画四万五千平方米。

这些洞窟在唐代所建二四七个,加之在前代壁画上重新绘制的三十五个,总计二八二个。

这些洞窟中的壁画,是敦煌画艺术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历来为历史界和艺术界人士所瞩目。

唯因敦煌在汉唐时期是内地通往西域乃至西亚、中亚的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所以在佛教文化日盛的唐代,它的宗教特色就非常明显和突出。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以佛教经变为主要内容,如“西方净土变”、“东方经变”、“法华经变”、“涅槃经变”等等。

画家通过艺术语言给人们勾勒出一个想象中的虚幻的“极乐世界”,希*以对欢乐和幸福的虚无飘渺的构思和完善,获取心灵上的满足,得到神灵的保佑和恩宠。

毋庸置疑,唐代佛教文化艺术的发达,是社会开放和开明的标志之一。

然而,幻想毕竟是幻想,现实生活的欢欣与平和也许能给人以更为实际的温存。

在壁画艺术中,几乎与佛教题材同步发展而又更能反映大唐帝国文化风貌和社会生活的是一幅幅光彩照人的现实主义杰作——唐代墓室壁画。

浅析唐代墓室壁画人物画的发展获奖科研报告

浅析唐代墓室壁画人物画的发展获奖科研报告

浅析唐代墓室壁画人物画的发展获奖科研报告关键词:墓室壁画;人物画;胡化;丝绸之路一、唐代墓室壁画人物画新形象(一)、唐代墓室壁画的发展“中国绘画从古代开始就以壁画为正宗。

屈原呵壁向天,壁上所绘的是壁画,汉代鲁灵光殿,图画天地品类群生,宣帝画功臣图像于麒麟阁,壁画之应用尤广”。

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载六朝隋唐的大画家,其主要的伟大的创作,皆是壁画。

墓室壁画的出现是比地表以上建筑壁画更晚,其壁画的风格和形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宮殿和庙堂壁画的影响。

初始于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壁画,迄今为止并没有实物的存在。

发现实物存在的墓室壁画,是初显于西汉时期。

在记载中从西汉到清代的各个时期,都有发现大量的墓室壁画,这不仅是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我们历史文化考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最为兴盛的是汉代、唐代墓室壁画。

汉代墓室壁画的出现是统治阶级盛行厚葬的产物,汉代统治阶级提倡孝道,重视儒家伦理学说。

统治阶级在陵墓中放有大量的贵重器物和随葬的陶俑,还会绘制壁画于墓室的墙壁上。

壁画的内容大多是表现死者道德观念理想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以及死者生前的权势和财富。

汉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墓室壁画中出现采用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画像石或画像砖,如图一山东武梁祠。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思想、文化上都是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墓室壁画在形式上沿袭前代,但是在内容上具有一定发展,最大的特征就是以儒家劝戒教化功能和神仙祥瑞为题材的图象渐渐少了下来,而对于世俗生活场景以及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反映现实生活题材成为主导。

如山西太原南郊王郭村北齐娄睿墓的出行图。

隋、唐时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唐代墓室壁画与当时迅速发展起来的人物画开始相联系。

从绘画的角度上看,魏晋南北朝时代,流行于南朝齐粱时代宫殿中的"精致标美”的人物画风,奠定了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基础。

不得不提到唐代是人物画家倍出的时代,唐代的最为代表的的张萱、周昉的仕女画,以及曹霸、陈阂、韦偃等人所画鞍马画,他们纯熟的艺术技巧自然反映到墓室的壁画之中。

道教壁画的发展历程

道教壁画的发展历程

道教壁画的发展历程道教壁画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殷商文化到现代的道教宫观,道教壁画在表现主题、风格和技法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道教壁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殷商文化。

在商朝时期,人们相信祖先灵魂可以在墓地中得到安宁和快乐的生活。

因此,他们经常在墓穴壁上绘制一些生活场景,供祖先们在来世得以欣赏。

这些壁画以简单的线条和明亮的颜色为特点,表现出人物和动物的活泼形象。

这种形象的壁画逐渐成为古代中国壁画的代表,为后来的道教壁画奠定了基础。

在秦汉时期,道教开始逐渐发展,这也促进了道教壁画的兴起。

在这个时期,道教强调修炼生命之气,追求长寿和不死。

因此,壁画中的题材主要是仙人和神仙。

这些壁画通常采用大背景和泼墨的技法,形象具有隐晦和神秘的特点。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充满生气,表达了人们对永生和神仙的向往。

随着唐朝的兴起,道教成为国家官方信仰之一,道教壁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壁画中的题材更加丰富多样。

除了以仙人和神仙为主题,还有佛教题材和历史题材。

壁画在表现技法上也更加丰富多样,从线描、草书到轮廓画等,都有所涉猎。

壁画的绘制也更加精细,形象更加具体,刻画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细节。

到了宋朝,道教壁画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壁画成为宫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宫观中的大殿、厢房和长廊都装饰着精美的壁画。

这些壁画以神仙、仙人和神话传说为主题,形象神奇而变幻莫测。

壁画的技法更加成熟,刻画出各种灵动的形象,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寄托。

到了明清时期,道教壁画逐渐衰落。

由于社会政治变动和宗教信仰的多元化,道教壁画的价值逐渐被淡忘。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宫观保留了壁画,并将其修复和保护起来,以保留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道教壁画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道教庙宇、宫观和博物馆都将壁画作为展示的重点。

这些壁画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和信仰的窗口。

敦煌壁画廊庑建筑历史演进分期研究

敦煌壁画廊庑建筑历史演进分期研究

敦煌壁画廊庑建筑历史演进分期研究敦煌壁画廊庑建筑历史演进分期研究敦煌壁画廊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些壁画所嵌于的壁画廊庑建筑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代表着古代中国建筑艺术的极高成就。

本文将对敦煌壁画廊庑建筑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期研究,以期加深我们对这一古代艺术形式的理解。

第一阶段:魏晋时期(公元三世纪至公元五世纪)敦煌壁画廊庑建筑起源于魏晋时期,这一时期的壁画廊庑主要以佛教题材为主。

在这一阶段,壁画廊庑建筑主要采用楼阁式的建筑形式。

底层多为砖石结构,上层则以木结构为主。

整个建筑分为多个楼层,每层都有独特的壁画内容。

这些壁画以佛教故事和经文为主题,绘制了佛陀、菩萨和信徒等形象,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

第二阶段:隋唐时期(公元六世纪至公元九世纪)隋唐时期是敦煌壁画廊庑建筑的黄金时期,也是其发展的巅峰时期。

在这一阶段,壁画廊庑建筑经历了较大的变革。

一方面,建筑结构逐渐由楼阁式转向倾斜式。

这种新的建筑形式更加注重视觉效果,使得壁画更为鲜明。

另一方面,艺术风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壁画更加注重细腻的表现,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色彩更加丰富。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阶段:五代至元代(公元十世纪至公元十四世纪)五代至元代是敦煌壁画廊庑建筑的衰落期。

在这一阶段,敦煌壁画廊庑建筑逐渐失去了独特性,开始受到外来影响。

壁画内容开始呈现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佛教题材,也出现了道教和儒教的题材。

建筑形式也开始变得复杂,既有楼阁式的建筑,也有庭院式的建筑。

此外,壁画的艺术风格也不再统一,各种不同的风格并存。

第四阶段:明清时期(公元十五世纪至公元十九世纪)明清时期是敦煌壁画廊庑建筑的重建时期。

在这一阶段,敦煌壁画得到了广泛的保护和修复。

壁画廊庑建筑也逐渐恢复了其原有的形态。

但与此同时,外来的影响也带来了新的风格元素,使得壁画廊庑建筑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

明代的壁画廊庑多采用庭院式的建筑结构,清代则更重视色彩的运用。

唐代壁画发展历程

唐代壁画发展历程

唐代壁画发展历程
唐代壁画是我国古代壁画艺术的重要代表,从六朝时期起开始发展,并在唐代达到高峰。

唐代壁画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期唐代壁画的特点是线条柔和流畅、色彩明快,主要表现了宫廷美人、仙山佛国等主题。

其代表作品有《敦煌莫高窟》、《楼兰古墓》等。

这些壁画以深化色彩层次和强调服饰细节为主要特点,给人以绚丽多彩、富有豪放气势的感觉。

中期唐代壁画的特点是形态更加写实,色彩更加鲜艳,并出现了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和装饰。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洛阳龙门石窟的壁画。

这些壁画以唐代社会中的政治、宗教、文化等为题材,表现了唐代社会各个方面的生活场景。

晚期唐代壁画则更加注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

壁画题材也更加广泛多样,涉及宗教、神话、历史等各个领域。

除了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也成为晚期唐代壁画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唐代壁画的发展历程中,壁画技法和主题内容都不断丰富和创新。

同时,唐代壁画也积极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唐代壁画不仅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

唐代墓室壁画与传世卷轴

唐代墓室壁画与传世卷轴

《虢国夫人游舂图》唐代墓室壁画与传世卷轴文图/刘欣广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除了绘于 /絹帛上的绘画,另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墓室壁画。

崖墓壁画题舫人物画唐代墓室壁画中的人物主题除 少数飞天、仙人外,主要属于现实 性的府邸内外生活场景图像,在配 置上有严格的内外秩序,是画师们 最用心设计和绘制的部分。

所以人 物画是唐墓壁画中内容最丰富、绘 制水平最高、实物系列最完整、年 代序列最完备的题材类型,较全面 地反映了唐代人物的审美情趣、风 格特征和服饰风尚在各个时期的嬗 变。

高祖至高宗时期是传承与蜕变 期。

初唐墓室壁画与南北朝晚期和 隋代墓室壁画中的人物画有关。

一 方面人物造型在一定程度上仍保持 隋代式样,另一方面在线条用笔、上色上又有新进展,呈现出多元化 的风格。

服饰方面,在继承隋代旧 制的基础上也有新变化,逐渐形成唐代服饰的常制。

武则天至睿宗时期是主流风格的精进期。

“武周风格”是大唐风格中继初唐后的精进和升华。

女性人物一般身材修长,略成三曲状,姿态自然而有韵致,线条粗细均匀,行笔流畅,衣纹简洁。

盛行于武周、中宗和睿宗时期的呈三曲状身段的女性形象应该是受到西域艺术的影响所致。

玄宗时期是盛世经典期。

目前属于这一时期的重要壁画墓有惠庄太子墓、薛默墓、李宪墓等。

此时一个重要特点是敷色趋向简淡,像武周时期章怀太子墓敷色比较浓艳的情况逐渐减少,这与吴道子设色简淡的作风是一致的。

肃宗至唐末是延续与渐变期。

这个时期的主流风格是在延续盛唐风格的基础之上发生渐变,与盛唐时期挥洒奔放、突忽变幻的兰叶描和简淡敷色为主要特征的画风有明显区别。

此时壁画先用白色宽线勾勒轮廓,再填色,最后以均匀的细墨线和宽厚的赭红线勾定。

这种造型画法更趋向理性,用线写实而机巧,敷色考究的作风昭示了五代北宋人物画的某些风格因素。

山7J(画隋代初唐时的山水画在技法上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尤其在画面空间处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尚未脱离古拙的古风阶段。

最新-古代壁画历史分期之议 精品

最新-古代壁画历史分期之议 精品

古代壁画历史分期之议唐代是中国壁画艺术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佛寺壁画是其极为发达的一个类型。

从形式上看,唐代佛寺壁画可大分为二其一为绘于具有中国民族传统建筑上的寺院壁画,一般说来,它的作品主要分布于寺院之殿、堂、廊、庑及山门等壁上;其二为绘于具有印度、西域地区特点的石窟寺壁上,由于建筑样式的差异,它的作品主要分布于窟之四壁及窟顶上。

在唐代佛寺壁画研究上,以敦煌壁画为中心的石窟寺壁画研究,前人耕耘甚多,成果亦颇富,但于唐代佛教寺院壁画,即绘制于中国传统建筑之上的寺院壁画则少有系统而专门的研究。

本文于此,试结合唐王朝三百年历史的大背景,从其创作技巧之演进及风格变迁的角度,述论其大致的历史分期。

一、初唐近百年的平缓发展期从武德元年618到开元元年713的初唐近百年,是唐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稳定、巩固和拓展的时期,是步入盛唐人文发皇的准备阶段。

贞观之治使李唐政治粗安,国力渐趋强大;安西、北庭二都护府远置于中亚地区,胡越一家四方辐凑使唐人的政治自负与文化视野大为扩展;经济上承杨隋余惠亦有长足之进步,以户计,则贞观初天下不满三百万〔1〕,而中宗朝神龙元年已激增至六百一十五万六千一百四十一户。

〔2〕新王朝@①@①欲上的气象感染了这一代人的精神面貌。

创作领域的士人们对梁陈以来气骨都尽,刚健不闻的艺术情趣大不以为然,思革其敝,用光老业〔3〕以提倡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刚健之美的文艺思想,在这一阶段已经肇兴。

这对于初唐艺术的发展,以及在盛唐确立起一种恢弘博大,刚健有为的艺术风格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起点。

然而,这种能得风气之先的敏感的思想,在初唐只能是一种预示。

它还有待于历史的发展给其提供更为充分的条件去展开。

唐初佛教,历太宗、高宗、武后朝,尤其是后者,终于取得了立足意识形态的地位。

玄奘东归,义净藉东南海道返唐,唐代的译经之风再起。

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华严宗等佛教宗派在唐代社会各个阶层广泛传播,改变了初期秃丁之诮,闾里甚传;胡鬼之谣,昌言酒席。

中国美术史: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和彩塑(附五代及北宋初)

中国美术史: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和彩塑(附五代及北宋初)

中国美术史: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和彩塑(附五代及北宋初)一、唐代敦煌艺术的发达在中国和亚洲的历史上起过巨大作用的唐帝国,其政治、军事和文化影响的结果,出现了中亚之间的经济政治来往频繁,也使唐代敦煌达到了兴盛的高峰。

唐代也是宗教艺术鼎盛的时期。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的题记中,可见发愿造像祈福者,多为贵族、地主及统治者,如魏隋以来的旧风气;但也有为了祈求旅途的安全和现实的幸福生活而发愿的来往商旅行人以及一般的社会群众,莫高窟唐代壁画可以全面地代表着唐代寺庙壁画的风气。

根据文字记载(《历代名画记》、《京洛寺塔记》)可知唐代的寺庙壁画与人民群众有密切联系,寺庙为经常对人民开放的画廊,颇有吸引群众前往游逛欣赏的力量;寺庙中并经常举行讲经的集会,这种集会上有才能的僧人悬挂了佛经“变相”的图画,讲说“变文”,带有颇大的娱乐性,变文就成了后代说唱文学的最早的形式。

唐代寺庙壁画,除了佛教及其有关的题材以外,山石树木花鸟等画幅在装饰地位上也单独引起重视。

与这些记载相参照,也说明了莫高窟壁画在世俗的要求下的发展,和莫高窟壁画在唐代壁画中的代表性的意义。

敦煌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唐代洞窟总计二百零七个,又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唐代洞窟的形制,除初唐时期少数洞窟还保存隋代诸窟所采取的北朝末期的制底窟形式外,一般地都是新创的如殿堂的样式,窟多作方形,窟顶四面斜上,构成藻井。

窟的后壁有一深入的小龛,所有的佛像都集中排列在龛中,如佛殿的坛座上一样,而不复是沿着三面墙壁分别塑造。

唐代的个别洞窟因为是在后壁塑造了佛涅槃像(卧佛),窟形成横而浅的长方形平面(如一四八窟),或三层高的窟。

敦煌唐代洞窟流行的形式以窟内的布置明显地和今天我们所知道的佛庙殿堂是相似的。

这种形式是中国佛教艺术的新创造。

集中在洞窟后壁龛中(也可以看作在一坛座上)的塑像,一般地是七尊:一佛、二比丘、二菩萨、二力士,以佛为中心向两面展开排列,二力士在最外侧,也有加入其他供养菩萨的(图172)。

唐代墓葬人物壁画不同时期艺术审美演变探析——以懿德太子墓与唐

唐代墓葬人物壁画不同时期艺术审美演变探析——以懿德太子墓与唐

民族艺术研究Research on National Art 唐代墓葬人物壁画不同时期艺术审美演变探析——以懿德太子墓与唐安公主墓壁画为例刘一郿(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摘要:墓葬艺术作为一种“看得见的历史”而存在,这种最为久远和实用的绘画形式也在墓葬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一环。

文章主要探讨了唐代懿德太子墓和唐安公主墓两处墓葬人物壁画对于当时社会审美的反映,唐代初期、中晚期的审美风尚是不同的,但有其传承性和发展规律,不可截然分割。

关键词:唐代;懿德太子墓;唐安公主墓;壁画;审美在唐代的绘画之中,墓葬壁画作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随着帝王厚葬之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壮大,经济的繁荣,其规模和艺术水平都出现了空前的提升。

虽说对于古代绘画“成人伦,明教化”的政治手段与统治者的道德观念的明确的主要用途,但还是会带上绘画者的主观情绪和审美意识。

一、唐代壁画不同时期之美初唐与晚唐背景下,其墓葬文化不同,墓葬人物壁画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以懿德太子墓、唐安公主墓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探究。

关中初唐壁画墓在继承北朝隋代壁画墓形式因素的基础上发展,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考察可以看出基本状况是少了神幻色彩,多了理性特征。

据画史记载,初唐长安人物画沿袭隋代风格,齐梁遗风与西域画法并行且得以发展。

阎立德、阎立本、尉迟乙僧、张孝师等画家对当时画风的影响颇大。

其中,武则天至睿宗时期出现的“武周风格”,其画风强烈,达到初唐的“顶峰”。

神龙二年(706年)的乾陵陪葬墓中的懿德太子李重润墓,位于陕西省乾县乾陵东南2公里处的黄土台上。

它是目前发掘规模最大、壁画保存最为完好的“初唐京畿模式”,是典型的“天井洞室墓”。

图像文字资料中也能窥得它华美磅礴的气势。

壁画40余幅,分别绘于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内。

它的最东端画有青龙和仙人,西端画有白虎,两壁后绘有对称的阙楼和城墙,并以山水为背景。

阙楼下方绘有骑马仪仗队,步行仪仗队和车队组成的场面宏大的出行仪仗图。

壁画发展史

壁画发展史
秦汉时代的壁画以宫殿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为主。
秦汉时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有壁画,但随着建筑物的陆续消亡几乎丧失殆尽。本 世纪70年代发现的秦都咸阳宫壁画遗迹第一次使我们领略到了秦代宫廷绘画的辉煌。在秦 宫遗址3号殿的长廊残存部分上,发现了一支有七辆马车组成的行进队列,每辆车由四匹
石器时代
壁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 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 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 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在这些众多的发现中, 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称宏幅巨制。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 在那里,我们的先人们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这类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 图像把整个山体连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据推测,是宗教或巫术的感召促 使先人们不辞辛劳地创作了这些图像。类似的图像还可以在苏北的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岩 画遗址中见到。
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中国民族艺术风格 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政治、文化、经济领 域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宣扬功业,显示王权而进行的艺术活动 ,在事实上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西汉统治者也同样重视可以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 的绘画,在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宫殿壁画建 树非凡。东汉的皇帝们同样为了巩固天下,控制人心,鼓吹“天人感应”论及“符瑞”说 ,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汉代厚葬习俗, 使得我们今天可以从陆续发现的壁画墓、画像石及画像砖墓中见到当时绘画的遗迹。

唐代壁画发展历程

唐代壁画发展历程

唐代壁画发展历程唐代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壁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初时期,经过了几个不同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唐初时期的壁画以仿制印度佛教壁画为主,其中以洛阳白马寺壁画最具代表性。

这些壁画模仿了印度的造型特点和细腻的线条,表现了佛教的宏伟与神圣。

同时,唐初壁画还表现了自然和人物的真实性,注重细节的描绘。

随着时代的发展,唐代壁画逐渐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盛唐时期,壁画绘制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绘画材料也得到了改进。

壁画题材也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佛教题材,还有道教、历史、神话等各种题材。

绘画技法上,更加注重色彩的运用,明亮的色调和丰富的色彩搭配,使唐代壁画更加生动活泼。

其中以敦煌壁画最为著名,敦煌壁画以浓重的色彩、细腻的线条和优美的构图令人惊叹,成为了唐代壁画的代表作品。

到了中晚唐时期,壁画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

绘画技法更加娴熟,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的描绘达到了一个高峰。

同时,壁画的内容也更加注重现实主义的表现,呈现出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中晚唐时期,九成宫和青城山壁画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九成宫壁画以描绘贵族生活和宴会场景为主题,青城山壁画则以描绘俗世生活和民间习俗为主题,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观点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总的来说,唐代壁画经历了从模仿印度佛教壁画到形成独特风格的发展过程。

唐代壁画在题材、技法和表现手法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奠定了后世绘画艺术的基础,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壁画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巨大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灿烂,成为了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一页。

中国壁画发展史总结

中国壁画发展史总结

中国壁画发展史总结
一、前言
中国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自古以来,中国壁画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
历程,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总结中国壁画发展史。

二、早期壁画
早期壁画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时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
彩陶上就有简单的几何图案和动物图案。

商周时期,则开始出现了人
物和神兽等更加复杂的图案。

三、汉唐盛世
汉唐盛世是中国壁画发展的黄金时期。

汉代以来,佛教传入中国后,
寺庙中出现了大量的佛教壁画。

唐代则是佛教艺术最为繁荣的时期,
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是唐代著名的佛教艺术遗产。

四、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壁画发展中一个比较平淡但也很重要的阶段。


个阶段中,宫廷、庙宇、寺庙等场所中的壁画艺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明代的故宫壁画和清代的颐和园壁画。

五、现代壁画
现代壁画主要指20世纪以来的中国壁画。

这个时期中,中国古典绘画与西方绘画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同时,也有一些新兴艺术形
式出现,如涂鸦、街头艺术等。

六、总结
中国壁画发展历程漫长而辉煌。

从早期简单的图案到汉唐盛世的佛教
艺术,再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宫廷、庙宇、寺庙等场所中的壁画艺术,
最后到现代壁画。

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之处,都为中国文化遗产增
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代中期壁画的衍变与发展

唐代中期壁画的衍变与发展

唐代中期壁画的衍变与发展
史旻
【期刊名称】《陇东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27)004
【摘要】唐代壁画艺术处于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繁荣发展的时期,它融会了古今技法,汲取了东西方艺术的精华,开拓了壁画艺术多元的天地。

本文分别从现存的石窟壁画、寺观壁画、墓室壁画解读唐代中期壁画风格及技巧的衍变与发展,以期感受其美学思想,汲取其绘画技法,从而为创作服务。

【总页数】4页(P93-96)
【作者】史旻
【作者单位】陇东学院美术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
【相关文献】
1.浅析两京地区汉墓壁画在汉代墓室壁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J], 赵海洲
2.从汉墓壁画阐释汉代宗教信仰发展的新特征——评《汉墓壁画的宗教信仰与图像表现》 [J], 胡斌
3.由敦煌壁画色彩风格的衍变看其复杂的色彩结构 [J], 李梅
4.从澳门国际机场壁画看澳门陶瓷壁画艺术发展的可能性 [J], 孟舒
5.从泰国尚巴修寺庙壁画探究现代城市壁画的发展 [J], 郭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能够与汉代比肩的强大王朝,史家常常以“汉唐”并称。

在墓室壁画的发展史上,唐代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墓室壁画表现出的上移形态与王朝气息非常契合,体现出了大帝国的时代特征。

唐代墓室壁画是如何发展的?目前在其发展阶段上学术界尚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多从考古成果出发。

本文拟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唐代的体制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京畿地区的研究成果
唐代墓室壁画发展有一种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壁画墓的遗存特别集中,目前已发掘的壁画墓80%集中于京畿地区,中央集权的强盛势态一览无余。

梳理正式发表的考古报告,唐代壁画墓的总数是147座,其中现代行政区划的陕西省就有84座。

一个地区有这么大的壁画墓遗存,这种现象已经表现出一种时代的特征,因此关于唐代墓室壁画分期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对其出现的京畿地区的讨论上,许多研究成果往往具有这一时期主导性的学术影响,即使是全国性的分期研究,也一般是从京畿地区说起。

这方面成果中,20世纪80年代宿白和王仁波等几位先生的观点具有代表性。

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一文提出五个发展阶段的观点:第一阶段为高祖到太宗中期,壁画布局内容沿袭隋墓壁画旧制,分上下两层;第二阶段为高宗、武则天时期,唐代壁画特征开始出现;第三阶段为中宗至玄宗开元时期,是唐代壁画特征的形成时期;第四阶段为玄宗天宝年间至德宗时期,发生较大转变的阶段,墓道壁画衰落,身份较低的墓道不见壁画,墓室流行折扇式人物屏风画;第五阶段为顺宗以后,壁画更为简单,墓道无壁画,墓室内流行云鹤题材的屏风画。

[1]王仁波、何修龄、单暐《陕西唐墓壁画之研究》一文提出三个发展阶段的观点,他们的出发点是根据墓室壁画的题材演变并参照风格的变化,实际上这是一个覆盖整体发展的划分。

他们认为:第一期为唐高祖武德至中宗景龙年间(618-709),题材突出地表现墓主人生前的仪仗和狩猎场面,同时适当地安排了宫廷生活和日常家居生活的各种场面;第二期为唐睿宗景云至玄宗天宝年间(710-756),突出表现墓主人生前的日常家居生活,狩猎出行、仪仗出行场面减少;第三期为唐肃宗至德至唐末(756-907),家居生活题材盛行,仪仗出行题材进一步削弱,六扇屏风题材盛行。

[2]
20世纪90年代后,齐东方等先生的观点具有代表性。

齐东方、张静《唐墓壁画与高松冢古坟壁画的比较研究》一文从壁画内容、布局、构图、艺术特征和绘画技法的发展提出四个发展阶段的观点:第一阶段,隋至初唐(581-649),以李寿、杨恭仁墓为代表,题材源于十六国迄北朝壁画,日常生活以庭院为背景,布局上下分栏;第二阶段,唐高宗、武则天时期(650-704),影作木构建筑普遍,墓室宅院化,人物无背景;第三阶段,唐中宗至玄宗开元时期(705-742),这一阶段在过洞、甬道、墓室所绘人物,大都以象征式廊柱建筑为背景,墓室壁画生活气息更浓厚,游乐场面增加,墓道壁画简化;第四阶段,唐玄宗天宝(742)以后,壁画绘于墓室,题材多为四神、侍者,出行、影作木构淘汰,流行屏风画、云鹤题材。

楚启恩《中国壁画史》有自己的观点,该书从布局和题材变化提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唐至盛唐,是唐代墓室壁画特征形成和发展时期,壁画采用单栏式,全墓壁画布局趋于一致,出现墓室宅院化特点;第二阶段为中唐时期,绘于墓道中的壁画逐渐少见,墓室壁画流行墓主人像和式人物屏风画;第三阶段为晚唐时期,壁画越来越简化,屏风画的内容以云鹤、花鸟为主,人物形象少见。

[3]14-15(图1)
二、其他层面的研究成果
唐代墓室壁画的发展,因为唐帝国地域辽阔的空间和历时数百年的时间而获得了极其丰富的图像内容,使得中国墓室壁画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繁荣时代。

丰富的内容为分期研究带来了难度,京畿地区之外的研究就属于这样的领域。

唐代墓室壁画在京畿地区之外的分期研究,一般从一些特别方向展开,这样的研究数量不多,但也对唐代墓室壁画发展阶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成果。

其一,地域特征层面的研究。

从考古成果看,唐代各地的壁画墓遗存没有京畿地区那样集中和数量多,所以地域特征方向的研究展开不多,但有许多很好的启发观点。

首先,关于南方墓室壁画的发展。

权奎山《试析南方发现的唐代壁画墓》一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发掘的9座唐代壁画墓,他认为:最早一座壁画墓是唐太宗时期,最晚一座壁画墓是唐昭宗时期,壁画墓在南方贯穿整个唐代。

“但是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在时间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