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赋税制度
唐朝的社会制度是怎样的?
唐朝的社会制度是怎样的?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被赞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
唐朝的社会制度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唐朝的社会制度。
一、身份等级制度1. 君主与贵族阶层:在唐朝,皇帝被尊称为“天子”,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皇帝王朝的权力无可质疑,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贵族阶层分为不同的等级,地位和特权随之不同。
2. 士人阶层:唐朝时期,士人阶层的地位相对较高,他们通常通过科举考试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科举考试的制度为社会带来了正式的选拔制度。
3. 平民百姓:平民百姓是唐朝社会的主体,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
他们在社会中虽然地位低下,但也享有一定的自由和权益。
二、土地制度1. 放开土地制度:在唐朝,土地制度开始逐渐放开,农民可以私有土地并进行经营,使得农业生产得到极大的发展。
2. 社会地位影响土地的分配:土地分配的大小和质量与个人的社会地位有关。
贵族和士人拥有较大面积的土地,而平民的土地较小。
三、官僚制度1. 官职等级清晰:唐朝官僚制度非常严密,官职等级划分清晰,官员按照等级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
2. 选拔制度公正:在唐朝,官员的选拔主要依靠科举考试。
这种选拔制度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使得官员们能够在能力和贡献上得到公正的评估。
四、税收制度1. 赋税制度:唐朝通过赋税制度,实现了对农民和百姓收取一定的税负。
赋税制度的建立,为唐朝国家的财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赋税的压力:然而,赋税的负担对于农民来说是相当沉重的。
农民需要交纳一定比例的农产品和物品作为税金,而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五、教育制度1. 科举制度:唐朝建立了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
这一制度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人才的整体素质。
2. 文化繁荣:唐朝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文人墨客众多、才华横溢。
他们的作品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表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唐朝的社会制度体现了一种相对完善的等级制度和官僚制度,同时也注重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唐代赋税制度变化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唐代赋税制度变化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唐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
唐代各种变化之中赋税的变化非常突出,以往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研究赋税制本身,对引起这一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罕有论及。
本文进行粗略的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唐代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唐代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是唐代以前两千多年历代赋税制度的总结和集大成者。
这种制度根源于土地的国有制。
因为只有在土地国有制的前提下,国家才有能力将土地分给私人耕种,同时也有权利对耕种土地的农民征收徭役和各种税收,这就是“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的主要内容:“租”,这种按田以农作物为课征对象所收的税,自夏朝以来早已有之。
而“调”这种以手工业品为课征对象所收的税,与东周时代的“布缕之征”属于同一类。
“调”的名称,较早曾见于东汉明帝的诏令之中,到了东汉末年,曹操便正式普遍征收了户调。
当时调的负担是每户绢2匹,绵2斤。
至于代役租形式的“庸”,周期已有原始力役形式的开端,至唐始改为实物征课。
租庸调制的内容是:丁男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
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作庸,也叫“输庸代役”。
官僚贵族享有豁免租庸调的特权。
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的,均田制规定每个成丁的农民都受田一百亩,因此国家征收租庸调时只问丁身,不问财产。
土地私有化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土地是第一位的生产要素,因此关于土地制度的变革无论在封建社会的哪个朝代,影响都是巨大的,甚至是翻天动地的。
而唐代中期,均田制的逐步瓦解,庄园制的初步建立,正是一种土地制度的变革。
均田制中的均田,指的是由封建国家将田土按等级授予官吏和农民,官吏和农民从封建国家那里请田或受田,这就意味着土地所有权掌握在封建国家手中,官吏和农民请田或受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
在均田制下,唐代官僚贵族的职分田和公索田,不是私有土地;永业田、赐田、勋田等,官僚贵族也只有占有权;至于农民的口分田和永业田,农民也只有使用权。
唐朝两税法 故事
唐朝两税法故事唐朝两税法是唐代贞观年间颁布的一项重要税收制度,分为田赋和丁口赋两种税收形式。
以下是一份关于唐朝两税法的故事:唐朝时期,盛世之中,帝国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一场灾难降临了,连年的旱灾使得田地枯竭,百姓生计日渐艰难,粮食价格一路飙升,民不聊生。
在这个关键时刻,唐朝政府推行了一项改革,即“两税法”。
这项法律规定了不同地区的赋税水平,以及将税收分为田赋和丁口赋两类。
这一新制度促使了财政收入的增加,但也带来了不小的社会矛盾。
田赋的实行使得土地兼并现象浮出水面,大户人家买下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而小农则被迫隐退到了贫瘠的地区。
他们沦为佃客,田产被大地主们生生抢夺。
丁口赋则是将人和田地挂钩的税收形式,按人头计算每年的赋税。
这使得一些人不惜偷渡以逃避赋税,而另一些人则纷纷前往少税地区谋生。
在一处偏远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王平的普通农民。
王平家里的田地并不多,但是在前些年的丰收年景中,他们一家人依旧能够过上饱食终日的生活。
自从两税法实行以来,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次收割后的黄昏,王平和妻子坐在门口,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
王平的老母亲坐在一旁,摇着风扇,闭目养神。
忽然,有人跑来告诉王平,说是有官员要来收税了。
第二天清晨,王平被一声清脆的鸡鸣唤醒了。
他赶紧给老母亲端来一碗热乎的稀饭,然后快步出门,前去田地里劳作。
他刚刚走出村庄,就看到了几名官兵正抬着一位官员朝这边走来。
官员的身后,是几名装满麻袋的壮丁。
王平心中一沉,心里已经有了预感。
果然,官员走到王平的田地前,开始施行检查。
王平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背后传来,他紧张地看着官员,心中不禁在盘算着他们家该如何缴纳这一年的田赋。
突然,官员看了看田地,询问了一些问题,就转身对壮丁们说了几句话。
随后,他就离开了。
王平有些疑惑,不明白官员为何这么快就离开了。
他远远地跟在官员后面,发现官员并没有到处都收走田赋。
王平不由得松了口气,心中对官员的行为感到十分疑惑。
就在这时,官员突然转身走到王平身边,神情有些不忍,“你们的田地地势较差,在这几年的旱灾中,收成也不佳。
简述唐代两税法的内容
简述唐代两税法的内容唐代的两税法是唐朝统治者采取的一种税收制度,分为赋税和粮税两个部分。
这一制度在唐朝的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赋税是对土地和人口征收的税收,主要包括田赋和户赋。
田赋是对土地面积进行征税,按照土地的肥瘠程度和产量来确定税额。
户赋是对每户人口征收的税收,按照每户人口的数量来确定税额。
赋税的征收标准相对稳定,主要目的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财政收入。
粮税是对农业生产中的粮食进行征收的税收,主要包括租庸调和身丁钱。
租庸调是对农民按照田地的产量征收的税收,农民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粮食作为税收。
身丁钱是对每个成年男性征收的税收,农民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的比例提供劳动或支付相应的金钱。
粮税的征收标准相对灵活,主要目的是调节农业生产和满足国家的粮食需求。
唐代的两税法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土地和人口进行征税,国家能够稳定地获得一定的财政收入,用于维持政府机构的运转和军队的维持。
同时,赋税的征收标准相对稳定,使得农民能够预测和计划税收,减少了不确定性,鼓励了农业生产和发展。
粮税的征收标准相对灵活,能够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了国家的粮食供应。
这一税收制度为唐朝的经济繁荣和国家的强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然而,唐代的两税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赋税的征收标准相对稳定,使得富人和贫人的税负相对不公平。
另一方面,粮税的征收标准相对灵活,容易受到地方官员的操纵和腐败,对农民造成不公平的负担。
这些问题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加剧,成为唐朝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唐代的两税法是一种重要的税收制度,对唐朝的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这一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唐代租庸调制的内容
唐代租庸调制的内容
唐代租庸调制是唐代初期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旨在缓解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该制度规定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一定的租税和绢、绵等纺织品,同时无偿地为政府服役若干时日。
其中,租是指农民向政府交纳的谷物,庸则是农民不必服役时向政府交纳的绢布等纺织品。
具体来说,唐代租庸调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租庸调制的税率:唐代租庸调制的税率相对较低,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两石作为租税,绢两丈、绵三两作为调税,此外,还要服役二十日。
2. 租庸调制的服役期限:唐代租庸调制的服役期限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年,而且可以通过服役以外的其他方式代替服役,如缴纳绢布等纺织品、到官府服役、请人顶替等。
3. 租庸调制的实施方式:唐代租庸调制的实施方式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的,政府将无主荒地分配给成年男女,农民按照规定的面积和产量交纳租税和调税,同时也无偿地为政府服役。
4. 租庸调制的优点:唐代租庸调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力和积极性,对于唐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租庸调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赋税制度之一,它在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租庸调制的思
想也对当代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国自唐代以后的赋税制度
我国自唐代以后的赋税制度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广大农民基本都有田可耕,社会经济繁荣。
然而,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特别是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沦为地主的佃户,唐朝政府控制的农户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步枯竭,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已经无法实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780年,唐德宗下令正式实施两税法,即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
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资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资产多者税重,资产少者税轻,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等到明朝中期大量土地不断集中到地主手中,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赋税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一条鞭法”应运而生。
主要内容是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
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一概征银,使封建时代的实物税制转向了货币税制,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作物的商品化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满清入关之初,皇室、贵戚和官吏疯狂地圈占汉人土地,土地兼并由此一发而不可遏止。
由于土地兼并的危害性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
清朝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上实行的一次重大赋税制度的改革。
首先是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税总额,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其次实行地丁合一,将丁银摊人田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摊丁人亩”的实行完成了赋役合并,取消了征税的双重标准,人头税基本废除。
此后,中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人口数量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提供了大批新生劳动力,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唐代赋税制度演变
唐代赋税制度演变
唐代赋税制度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初期,唐王朝延续了隋朝的赋税制度,主要是以徭役和赋税形式向农民征收税赋。
徭役是指农民必须为国家劳动一定时间,以替代缴纳赋税。
赋税主要是以谷物和丝织品为单位征收。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徭役制度渐渐被废除,赋税制度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唐王朝开始实行均田制,将土地按照农户的人口数量平均分配,农民只需缴纳一定数量的税粮。
这种制度使得土地分配更加公平,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此外,在唐朝中后期,赋税制度还发生了进一步调整。
为了增加税收收入,唐朝开始实行户赋制,即将赋税范围从土地扩大到农户个人。
按照户籍人口收取赋税,而不再以土地为单位。
这样一来,无论土地面积大小,每个人都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赋税,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唐代赋税制度的演变最终导致了农民负担的加重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在唐朝后期,赋税过重使得农民生活困苦,不少人纷纷逃亡或放弃耕种。
这也是唐朝赋税制度演变的一个主要原因。
唐朝租庸调法内容
唐朝租庸调法内容
唐朝租庸调法是唐代政府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政府按照土地的产出和人口的数量来确定每年的赋税额度,以此作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在唐朝,租庸调法的实施主要有两个目的。
首先,通过对土地和人口的统计,政府能够了解全国各地的资源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经济调控。
其次,通过对土地和人口的征税,政府能够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用于国家建设和军事防御。
根据租庸调法,土地的赋税是根据其产出来确定的。
土地的产出分为田赋和户赋两部分。
田赋是对农田征收的税款,按照田地的面积和土地的肥沃程度来确定。
户赋是对居民户口征收的税款,按照家庭人口数量来确定。
而人口的赋税是根据户赋来确定的,每户按照人口数量交税。
租庸调法的实施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加强中央政府的力量。
同时,该制度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因为他们需要向中央政府交纳一定的税款。
为了减轻地方政府的负担,唐朝还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征收一部分税款,用于地方建设和民生福利。
然而,租庸调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制度对农民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他们需要交纳大量的税款,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其次,由于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变化,导致税款的征收
不稳定,给政府的财政收入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外,由于该制度对土地和人口的统计要求较高,容易导致数据的不准确和偏差。
总的来说,唐朝租庸调法是一种以土地和人口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对于唐代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经济调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该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唐朝赋税制度
唐朝赋税制度
唐朝赋税制度
一、赋税种类
1、土地赋:从唐朝开始,土地赋税又称地租、田赋,它是几种税种中居首位。
2、亩税:唐朝沿用前朝“进徭”的制度,即在每家分亩多少,每亩交税多少,其数额是根据土地的肥饶、丰衍、豪华或民情稀少而定的,这称之为“亩税”。
3、分官税:这是对农业从业者征收的,主要有田家分官税、渔民分官税、杂民分官税,其量及用法均不同。
4、赋税门类:它是指以城市、县等为单位收取税收,包括商贩门赋、关门赋、县门赋、城门赋等。
5、户口赋:这是以戶为单位的税,主要包括新豪号赋、养老房赋、太庙赋、官厨赋等。
二、自然税
1、牲畜犁赋:这是古代特别的一种自然税,既可以收取钱财,也可以收取牲畜,其税率更贵的。
2、米役:是唐代以米代税的一种自然税,其数额以度量为准,并向藩镇拨入佐州仆使官府之用。
3、皮毛税:就是收取皮毛、衣饰、道具等物品的赋税,这种赋税在唐朝已经相当普遍,但只有特定的税种才能限制收入的数额。
三、特殊赋税
1、军赋:是唐朝最主要的特殊赋税,它是收取国家或地方武装部队征收的赋税、训练费、征税等,它也称为锦衣卫赋。
2、宗祠赋:是以宗祠祭祀、祭坛供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赋税。
唐朝对宗祠赋也纳入民政中,并由宗祠官担任收税官。
3、节度赋:是唐朝南节度政府收取税收的一种,是一种有明确利益的税法,它主要有督抚年赋、应节征赋等。
试析唐代赋税制度的变迁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促进了土地资 源的合理利用
提高了农业生 产效率
加强了国家财 政收入
推动了商品经 济的发展
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赋税制度变迁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赋税制度变迁对社会阶层的影响 赋税制度变迁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赋税制度变迁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01
唐代赋税制度的评价与启示
唐代赋税制度的积极作用
唐代中后期的财政收入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军费和官俸支出 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税收减少 战争和灾害频发,财政支出增加 财政管理不善和贪污腐败导致财政收入流失严重
土地兼并的加剧
土地兼并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土地兼并使得农民失去土地,加剧社会矛盾 土地兼并导致地方豪门势力壮大,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使得赋税征收更加困难,影响政府财政稳定
统治政策的调整
土地制度的变革 财政压力的增加 商品经济的发展 统治者的政策调整
01
唐代赋税制度变迁的影响
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增加国家财 政收入
减轻百姓负 担
促进经济发 展
增强国家实 力
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负担加重:赋税制度的变迁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生活水平下降:赋税制度的变迁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生产积极性受挫:赋税制度的变迁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社会矛盾激化:赋税制度的变迁加剧了社会矛盾
XX公司
唐代赋税制度的变 迁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abc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唐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
02
唐代赋税制度变迁的原因
03
唐代赋税制度变迁的影响
04
唐代赋税制度的评价与启示
05
01
添加章节标题
唐代以后的古代赋税制度
唐代以后的古代赋税制度
唐代以后的古代赋税制度主要包括:
1.均田制度:唐代后期开始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
按照一定的规定,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平均分配,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税收。
2.藩镇税制:唐代后期开始实行的一种对特定地区进行征收的税制。
主要是针对边疆地区和藩镇地区,对其征收特殊的税收和劳役。
3.丁税制度:宋代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
按照户口数量和收入情况征收赋税,其中以个人的户口数为主要征税对象,称为“丁税”。
4.粮食税制: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
按照农民所田产的粮食产量征收税收,称为“租调”。
5.户籍制度: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人口管理制度,也是赋税的重要依据。
农村户口按照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征收税收,城市户籍按照人口数量和财产状况征收税收。
总的来说,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与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不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和改进。
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及其主要变化
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及其主要变化(1)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①汉承秦制,征收的赋税主要有两项,即按照土地征收的“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赋”。
汉初施行轻徭薄赋的政策,田租十五税一,后减为三十税一,直至东汉末基本未变。
②汉魏之际,赋税制度发生了较大改变,由租、赋变为租、调,并沿袭了很长时间。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后,颁行了新的租调制。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
③隋及唐前期继续沿用北魏的均田制,在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称为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征纳,其中庸是指不应役者,可按照每日缴纳三尺绢以代替,也称“输庸代役”。
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的,均田制规定每个成丁的农民都受田一百亩,因此国家征收租庸调时只问丁身,不问财产。
租庸调税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税收制度的集成,并有一定的创新,内容比较系统和完整。
因此,在我国封建税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④到了唐朝后期,赋税制度改为两税法,两税法是指地方官府将过去的税收项目合并为一总额,按照户税、地税两种征收办法分摊到每户百姓头上,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因此叫两税法。
两税法变租庸调以人丁为征收赋税标准的原则为以财产、主要是土地为征收标准的原则,是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改变后的反映,是中国古代税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两税法实行初期,统一了紊乱的税制,扩大了赋税的承担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后来,弊端丛生,征敛趋于苛重。
(2)主要变化:①税收项目逐渐简化;②征收标准逐渐由人丁向土地、财产转变,扩大了赋税征收面;③由于征收标准的改变,国家的一些经济政策也受到一定影响,如国家进一步松弛了人身依附关系,对土地兼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采取放任态度,更加重视土地的丈量,同时也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
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
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开放繁荣的年代,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辉煌,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唐朝实行的税收制度。
唐朝实行的赋税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之一,它在唐代的社会经济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唐朝的赋税制度来自宋朝,宋朝时期,分为“五色税”和“矿税”,其中五色税包括“铜色税”、“银色税”、“金色税”、“玉色税”和“珠色税”。
到了唐朝,税制继续完善,除了五色税和矿税外,还增收了“搜户税”和“节户税”等。
首先,唐朝实行的五色税是唐朝最为代表性的一种赋税制度。
贯彻了据有分等的原则,根据土地的大小、民众的财富状况、官员的职级等分等征收,由此可见,唐朝的五色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其次,唐朝实行的搜户税是唐朝的一种重要的赋税,它的原则是“户口多多搜,户口少少赋”,以此来促使民众早日完成迁移,鼓励农民多种植物,促使农民致富,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再者,唐朝实行的节户税也是唐朝重要的赋税,它的原则是“行施集敛,犯科担当”,这种赋税的设置有利于拉动唐朝的政治、经济发展,促进了唐朝的统治者和官吏积极推行科举制度,也有助于唐朝统治者募集资金建设民用项目。
此外,唐朝实行的矿税,也是唐朝重要的赋税。
由唐朝封建社会的利益导向而导出,矿主只要将矿藏交由朝廷,就应交纳“矿税”,朝廷则以此获取大量财富,并加以分配,用以发展经济,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最后,唐朝的赋税不仅仅在金钱和财物的征收上,还在社会层面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加强了统治者与社会的联系,促进了唐朝的统一、繁荣和强盛。
总之,唐朝的赋税制度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现出了唐朝统治者的智慧,它也为后来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唐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因和意义
唐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因和意义
中国的税收制度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唐代的税收制度变革更是凸显出中国在税收制度上的创新。
那么,唐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一、唐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因
1、财政困窘:宇文泰担任唐太宗时,唐朝统治范围之大、统治
时间之长、皇室实力之强,使得财政负担加重,政府经费逐渐减少,所以唐太宗在统治初期就出台赋税制度变革政策,来增加财政收入。
2、社会不安:唐朝的社会不安一直是唐太宗朝政的一大难题。
宇文泰出台赋税变革政策,表明了唐朝的政权重视农民的生活需求,目的在于建立安定的社会环境,维护民众的安定生活。
3、政法治理:唐太宗改革税收的政策,也是为了解决当时的政
治和法律混乱问题。
他设立了专门的官府对官员和民众的财务进行核算,而且实行百姓在官府内施工的政策,从而使政法得以有效统治。
二、唐代赋税制度变革的意义
1、政治意义:宇文泰赋税制度变革使得唐朝政权得以延续,其
中最重要的是因为加强了政治的立法性,使政治体系更加完善。
2、经济意义:赋税变革使唐朝财政得到极大地改善,使得唐朝
政府有足够的财政支持来投资进步,实行新的政策甚至缩减财政负担。
3、社会意义:赋税政策改革实际上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收入,降低了农民负担,加强了农民的政治地位,减少了农民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维护了社会稳定。
总而言之,唐代赋税制度的变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意义,它使得唐朝的统治不断拓展,并且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到清代赋税制度的变化
唐代到清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唐代到清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状况不断发展变化,也不断呈现出不同的赋税制度。
以下是从唐代到清代赋税制度的变化。
唐代唐代的赋税制度主要是“均输法”,也称“平均法”。
即每户按照人口、田地面积等条件,缴纳一定数量的赋税。
财政部门根据年景的好坏、国家经济情况等因素,确定每户应交的赋税数额,赋税制度比较平等。
宋代宋代的赋税制度改变了唐代“均输法”的做法。
宋代开始实行“调解法”,即每户按照自己的生产力、经济状况等条件,确定应缴纳的赋税,因此赋税数额有所不同。
赋税的征收对象不限于土地的占有者,还可以是耕作者、经营者等。
宋代还开征了一些零散的营业税、关税等,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元代元代时期,赋税制度基于计算地租,兼顾其他税项。
制定的税则征收对象首先是按照农业生产情况确定的地租,同时包括税收征收管理费用等各种补税。
明代明代时期,国家经济更加繁荣发展。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明朝对赋税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
明代最先将基础赋注重由农田所产物,主要针对的例如粮食、茶叶、柴草等产品开征人口口赋,商业发达的江南也开始设立银两子税、设立关税等方式增加财政收入。
明朝还推行“著作等正税”,强制劳役等政策,彼时也增加了地方税收的数量和个人缴纳税收的数量。
清代清代时期的税收制度还是基于地租,产生地租的土地缴纳赋税,土地有所增长,缴纳的赋税也随之增长,并按照“等级分法”实行不同等级的税率。
清代还设立了某些专项税种,例如羊毛、盐、茶和鹿茸等货物开征专门滞纳税等,以提高财政收入。
清朝还为了增加收入,在民间征收了一些其他税种,例如酒税、烟草税、商业税等等。
综上,唐代到清代赋税制度的变化,是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赋税制度的发展,提高了财政收入,但同时带来了社会矛盾和负担。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也是要重视赋税制度的改革,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好服务。
唐代的赋税制度范文
唐代的赋税制度范文首先,唐代实行的主要赋税是田赋。
田赋分为中原亩赋和地方亩赋两种类型。
中原亩赋根据田地的质量和庄稼的收成来确定赋税标准,由中央政府统一征收。
地方亩赋则由地方官员根据地方情况来确定,有时还会根据自然灾害等情况作相应调整。
为了保证田赋的公正性,唐代设立了由吏部和户部共同负责的考核制度,负责对地方官员责任进行考核,以防止官吏滥征乱摊的情况发生。
除了田赋外,唐代还实行了户赋制度。
户赋主要征收给非农户口的赋税,包括商人、手工业者、官员、僧尼等。
户赋是根据人口数量及其财产状况来确定的,主要通过户口登记、财产调查等方式进行征收。
唐代重视财产调查,制定了详细的审核程序,以保证户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此外,唐代还实行了租庸调制度。
租庸调是指由官府出租田地收取租金,或由农民纳粮而给予农具等的调度制度。
租庸调由地方政府负责,地方官员根据土地产量和人口数量来确定具体的租庸调标准。
作为一种直接征收的方式,租庸调在人口和利益调配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唐代还设立了冗员费制度。
冗员费是指由单位或个人向官府缴纳的赋税,用于支付冗员开支。
在唐代,官府设立了一定数量的冗员,如文士、将军、卫士等,他们的开支需要由国家进行支付。
冗员费的征收主要通过令贵族、富豪、商人等向官府缴纳相应费用来进行。
总体来说,唐代的赋税制度相对完备,主要通过田赋、户赋、租庸调和冗员费等方式进行征收。
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公正性。
同时,唐代政府也重视通过考核制度来监督并限制地方官员的滥征乱摊行为,以保证赋税制度的顺利实施。
这一赋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唐代的繁荣和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
唐朝赋税制度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一个时期,其赋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当时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强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赋税制度内容
唐朝赋税制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赋税,即国家从百姓身上直接征收的税收,如田亩税、人头税、车船税等,二是间接赋税,即国家对商品的流转和贸易征收的税收,如邮递税、市舶税等。
二、赋税制度的变化
唐朝在赋税制度上有过不同阶段的变化,其中细节和比例也不断变化,最终形成了以田亩税为主体、以间接税为辅的赋税制度。
唐玄宗曾多次调整各种税收和比例,推行“三税合一”的赋税制度,即将田亩、人头、钱币三种直接税合在一起,减轻百姓负担,从而加强财政收入。
三、赋税制度的意义
唐朝赋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使国家能够得到充足的财政收入,还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繁荣。
同时,赋税制度的实行也使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赋税制度对后世影响
唐朝赋税制度在后世影响深远,如明代朱权借鉴唐代赋税制度,提出了“田赋一实三更革新法”,明朝的赋税制度基本沿袭唐朝。
现代的税收制度也受到了唐代赋税制度的影响。
五、结尾
唐朝赋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为唐朝的繁荣和强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以后的历史奠定了基石。
唐朝赋税制度所体现的政策思想和执行方式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的赋税制度唐朝再度统一中国,经武德贞观之治,重行均田制,并建立了唐代的新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
唐代的农民生活,可以分做光明的和黑暗的两面来说。
唐代的农民,在安史之乱以前,生活相当安定而富庶。
最重要的是租役的负担很轻,譬如唐初所实行的“租庸调”制,这种制度,都是减轻负担,给人民以方便。
当时除了“租庸调”之外,地方上也没有什么苛捐杂税,唐初不征收盐税、茶税,不禁酒,只要国家太平,没有战事,一般农民的生活是安定而富裕的。
所以史称贞观之治是:“外户不闭,行旅不贲粮。
”这种安居乐业的生活,到开元、天宝之际,达到一个最高点。
因民生之安定,而人口繁荣,物价低落,贞观四年的米价是一斗三钱,开元十三年东都米价每斗十钱,安史之乱后,代宗时的米价上涨到每斗一千钱以上。
各地仓储皆满,一个小小的州城,户口就有十几万人,想见其民生之富庶,所以杜甫诗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事,稻米流脂粟米百,公私仓廪俱丰实。
”元结也有诗咏当时的农村生活:“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当时人民不仅平日生活安居乐业,旅行也很舒适。
四处路边都有酒肆旅店待客。
杜甫描写秦州通西域的驿亭说:“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不过这种繁华和舒适,经安史之乱而全面破坏。
以后农村便日益艰难,民生也日益凋敝了。
(一)均田制甲、丁年的规制唐代成丁之年的规制凡三变,逐次缩短其年限。
丁年即役龄,唐时最初为四十年的役龄,缩短为三十八年,在缩短为三十年。
唐初至开元时,二十一岁为“成丁”;天宝三年更定二十三岁为“成丁”;广德元年更定二十五岁为“成丁”。
乙、授田的规制1、唐初规定,一般百姓,丁男给田一百亩(即一夫一妇),一百亩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
年老及残疾者,只给四十亩,守寡的妻妾给田三十亩,如改嫁,增加二十亩“永业田”。
总之,以二十亩为“永业”。
“永业田”作为固定的私人财产,死后传授与承户人(继承者),口分田则收入官府。
2、田有“宽乡”“狭乡”之别,凡地广人少,土地可以按法定额度分配的地方,称为“宽乡”。
地狭人多,土地不能按法定额度分配的地方,称为“狭乡”。
唐初规定狭乡授田为宽乡的一半。
3、开元二十五年,男子十八岁以上,也得按丁男之制授田。
4、授田以农民为主,工商业者,宽乡按法定额,永业与口分田,都减半授予,狭乡不授。
5、国家对于亲贵、职官与勋臣,另有赐给的“永业田”“职分田”与“勋田”。
丙、赋役法1、租庸调制每丁授田后,每年上缴粟二担,称为“租”。
丁男为国家服劳役,每年二十天,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服役,可以按日计算,每日缴绢三尺以代替,这称为“庸”。
随地方土产,每丁每年上缴绢、绫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缴绢、绫的,另加绵三两,缴布者另加麻三斤,这称为“调”。
所谓:“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课户与免课户租庸调是农民对国家的正常义务,但并非全民如此,因为唐朝规定有所谓“课户与免课户”之别。
“课户”是一般应有租庸调的户口,“免课户”是受到优待而免除租调的户口。
这类不课户的特殊身份,其规定诸如:皇亲郡王以上,命妇一品以上,勋官三品以上,职事官九品以上,老、残疾、寡妻妾与僧尼、部曲、客女、奴婢等,皆为不课户。
(二)两税法甲、租庸调的破坏租庸调在唐朝的盛世贞观永徽之际,颇具成效,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但是不到百年,就发生了弊端。
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是课户与不课户这项不合理的规定。
许多课户,设法取得一官半职与勋功,或出家为僧尼,而变为不课户。
使得不课户日增,而课户日少,甚至不课户超过了课户。
更有许多隐匿逃避的户口。
其次是田地的转移。
原则上,无论永业田还是口分田,是不许买卖的,如不得已而买卖,也须经过政府的核准与法定的手续。
可是事实上有许多贫户,迫不得已常常私自转让,将所授之田卖给那些不纳课的特权之户,发生这种现象,国家也无可奈何。
再则租庸调法的推行必须有完密正确的户籍。
到了开元时候,户籍已坏,许多丁口的死亡,田亩的转让都没有登记,户部所上的版籍徒为空文。
更有戍兵死亡在外,边将不报,到了兵役满时,仍有籍贯。
安史之乱后,人民的流离死亡,地方大乱,租庸调乃全面破坏,无从实施。
于是唐德宗时的杨炎就创立“两税法”。
乙、两税法的实施唐德宗时宰相杨炎,指出了当时田赋与户籍的败坏情况。
德宗采取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是废授田之制,将人民现有土地,全改为永业,归百姓私有。
然后取消租庸杂役。
按其田亩收获多寡征税,每年国家征税两。
所谓:“户主无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税率是以代宗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
两税法实施之初,据说它的好处是:“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收,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
”这是说的统一征收,没有版籍的麻烦,但是实行不久,又发生了新的问题:一是说税额固定以大历十四年的额度为标准,然而乡有宽狭,田有丰腴,依然分为若干等级,这些等级也被固定了,总有天灾人祸上的变迁,这税额是不变的。
这是府兵制早已破坏,人民没有版籍的顾虑,也没有“浮游”的禁令,于是田亩税额重的地方人民,都流亡到税额轻的地方。
国家是照田征税,而农民的耕作力是有限的,于是税额重的地方,农民的负担更重。
所以在贞元四年,唐德宗再次下令“两税审等第高下,三年一定户”。
三年一次审定调整,是很困难的,何况在那藩镇作乱的时候,其执行成效如何,史焉不详,恐等于虚文。
二是两税法制定之初,当时国家内忧外患,正需钱财,征税额以钱计,农民乏钱,所生产的是实物,于是按钱额折合实物,缴收布帛。
后来富豪操纵,钱价上涨,布帛价格下跌,豪商大获其利,农民生计日窘。
穆宗时,决定赋税仅以谷粟布帛缴纳为准则,而不以钱计。
三是过去的均田“租庸调”是“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计丁授田,是使“人不废业,田无旷耕”,现在又恢复了土地私有,自由买卖。
于是又恢复了汉代土地兼并与贫富悬殊的现象。
德宗时陆贽便说:“……今富者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托强家为其私属,终岁服劳,常患不充。
有田之家,坐食租税。
京畿田亩税五升,而私家收租亩一石。
官取一、私取十,穑者安得足食。
”可是法令已行,德宗也无法挽回,后来这种情况日趋严重,经济上弊端百出。
其实两税法的推行,也是大势所趋,不得不然,早在代宗时就已经以亩定税而敛钱了,不过到杨炎时才定为法制。
“均田式”的“租庸调”因其不能贯彻而破坏,改为“私田式”的“两税法”,又有其新的流弊,往往一个政策,扶得东来西又倒。
而且唐朝中叶后发生的经济困难,很多受到政治的影响,其背景因果,十分复杂。
(三)唐代的杂税杂税是指田赋以外的一切税收,而以盐、酒、茶、关为四项全国性的最大财源甲、盐税唐人兴起于河东,河东自古为产盐之区,唐初即拥有盐池十八区,盐井六十四所,直属于户部度支管辖,成为国家一项重要财富,都由政府经营。
另外沿海一带的居民,自由煮盐买卖,并不课税。
唐初盐价很低,直到天宝年间,每斗不过十钱。
而国家也无须与民争利。
直到安史之乱,国家经济困难,才改盐法,把天下山海井灶之盐,一律收归国有,由政府官卖,始有“榷盐”。
当时官卖的盐每斗一百一十文。
凡产盐之区,都设立监院,监管盐务。
代宗时再改盐法,由各盐区的“亭户”(政府雇用的盐民)制盐,而分别由商人批发销售,于是政府的盐利收入大增,天下的赋税收入,盐利占了一半。
但是国家的收入虽增,多了一层中间商人的剥削,盐价到德宗时,河中的池盐,竟卖到三百七十钱一斗,。
以后战乱频仍,国家军政所需,都依赖于盐利,地方的盐务又被藩镇所劫持,政府屡次欲评定盐价以解民怨而不能。
于是各地盐价有增无减,百姓铤而走险,盗卖走私的渐多,国家不得不用严刑峻法来约束。
唐末随着政治的腐蚀、地方的叛乱,盐政的本身也弊端百出。
河中藩镇多次的叛变,都与争夺盐池有关。
到这时国家未受其利,而百姓深受其害。
乙、酒税唐初无酒禁,直到唐肃宗时,遭遇安史之乱,为了节约与严肃风气,曾规定京师禁止卖酒,非朝廷祭享宴会大典,不得饮酒。
到了代宗广德二年,颁布限酒法令,确定天下各州的“酤酒户”(酿制与卖酒之家),并限制其酿酒的数量,按月征收酒税,此为酒税之始。
到了德宗建中三年,又禁止人民酤酒,改由政府专卖,开办酒肆酿酒,每斛取值三千,有私自酿酒者治罪,当时以这笔官卖酒钱补助军费。
到贞元二年,天下开办酒肆出售酒的,每斗征收酒税五十钱,凡是代国家经营官卖的“酒户”免除徭役。
文宗年间,全国酒税的收入是一百五十六万多缗(一缗等于一千钱)。
到了晚唐,政令紊乱,时而官卖,时而民营,变易颇为负杂。
丙、铁税盐酒铁自汉代以来,经常是三项国家专营的事业。
唐朝的矿石生产主要是银、铜、铁、锡,而黄金不多。
据《新唐书﹒食货志》所载,全国官营的上述四种矿场有一百六十八处,此外也有地方私人开采的矿业,在玄宗时征收赋税。
宪宗元和年间统计,全国一年所开采冶炼的铜有二十六万六千斤,铁二百零七万斤,锡五万斤。
藩镇之乱,矿业多为地方所把持,文宗时,曾将其划归州县,当时中央所能统辖的矿区收入,还不能抵一个县的茶税。
丁、茶税唐朝多了一项特别的收入,就是茶税。
饮茶到了唐朝已成为了全国人的普遍习惯,和盐酒一样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
在唐初也和盐酒一样没有征税。
从安史之乱后,国家多方开辟财源,才又增加了一项茶税。
唐德宗贞元九年,开始征收茶税。
方法是:于产茶州县,茶山所在之地,在茶商经过之地,普遍设置收税机构,按茶品分为三等估价收税,税率是茶价的十分之一。
当时每年所征得的茶税有四十多万缗。
穆宗时,茶税率增至值百抽五十。
后来茶税有增无减,茶商经过之处,地方州镇,往往重重征税,百姓不堪其苦。
同时私贩渐多,政府控制茶税的法律也日益严格,私贩超过三百斤且连犯三次者处死。
宣宗时制定了“税茶十二法”,说明晚唐时,国家如何重视茶税。
戊、关税关市之税,由来已久,至德宗时而加重,与各关卡津口广设税吏,征收过往商人的货物税。
税率是每千钱(缗)税二十,竹木茶漆则税十分之一。
后来这项关税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仅税及商人,而且税及旅客,不仅税及商品,而且税及非商品,发生扰民的现象,税制日滥。
唐代在东南沿海一带如广州、泉州、杭州等地,管理对海外的通商,都设有市舶司,监督管理通商事宜与征收市舶税。
己、其他杂税与苛敛晚唐杂税很多(其中有许多临时救急的措施),其中有“买告身与度牒钱”、“户税”、“青苗钱”、“率贷钱”、“房屋税”、“除陌钱”等等。
从黑暗的一面来看看唐代农民的生活状况:第一是赋役的不均,实行租庸调制的时候,就有课户与不课户的区别。
譬如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的统计,八百九十万户中,不课户竟有三百五十六万户之多,几乎占了天下户口之半数。
这些不缴租税的户口,除了法定的鳏寡孤独废疾之外,其中包括很多的豪强户。
这对于其他缴税的良民来说,是个很不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