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对比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对比鉴赏题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对比鉴赏题练习

一轮复习: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题练习第一题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野菊唐·王建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野人饷菊有感明·张煌言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两首诗歌均写到菊花,但所写内容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野菊》侧重于描写野菊生长的环境和野菊的冷香,展现了菊花超脱世俗、矢志不移的品质。

寄托了作者弃绝名利、超脱世俗的野逸之情。

②《野人饷菊有感》侧重于描写菊花的花茎虽饱经风霜,仍不失挺拔咄咄之势;“铁骨”一词展现出不畏风霜的菊花的伟岸不群的品格。

诗人对不畏风雨的菊花的爱护。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野菊经霜不老的傲岸实为诗人自身凛凛正气的象征。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考查。

题干要求分析两首诗歌均写到菊花,但所写内容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回答此题可先分开赏析两首诗歌的内容,然后再比较有哪些不同点。

王建的《野菊》此诗紧扣住“野”字,写出了野菊特有的风貌。

其首句“晚艳出荒篱”,意谓野菊之花在草木凋残,百卉纷谢,连园菊也枯黄萎落的时候,却舒展出她那艳丽的容颜,突出野菊生命力的顽强。

接句“冷香著秋水”,意谓野菊花吐放的缕缕馥香荡漾在湛蓝的秋水之上,突出野菊之造福人间的心志。

转句“忆向山中见”,展现出野菊的出生地和来源处,紧扣题名中的“野”字拓宽诗的境界,从而使诗意得以升华。

其结句“伴蛩石壁里”是野菊在“山中”生活的必然交代,它客观地描绘出一位虽终日只能与低吟浅唱的蟋蟀为伴,但却立根岩缝、咬定青山、忍寂耐寒、矢志不移的强者形象,其孤标独显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佩。

此诗虽短小,野菊之野劲、野香、野趣尽融其中,而作为“在野”的王建,其弃绝名利、超脱世俗的野逸之情,亦因此而得以寄托。

张煌言的《野人饷菊有感》是感事即怀诗,乡居野处的百姓为表达对隐居英雄的敬佩,以菊相赠,诗人对此事有感;事中之物“菊”确是感怀的聚焦,所以又是咏物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对比阅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对比阅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郭沫若名字的由来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取了“沫若”这个笔名。“沫”“若”,即沫水和若水。沫水,古水名,即今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中西部;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砻江,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西部。“沫水”“若水”是流经郭沫若家乡的两条河流。郭沫若取此二水作为笔名,是表示他身在异国、不忘家园的意思,也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2)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著有《 》。曾参加朝鲜战事,负伤致残。曾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峨日朵雪峰”在 境内,山项终年积雪。
昌耀简介
昌耀(1936年6月27日-2000年3月23日),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县人,诗人。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诗集有《昌耀抒情诗集》(1986)、《命运之书》(1994)、《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1996)、《昌耀的诗》(1998)等。2000年3月,身患骨癌的昌耀在西宁跳楼自杀。昌耀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红楼梦》阅读自测(一)(1—10回)参考答案

《红楼梦》阅读自测(一)(1—10回)参考答案

新高一暑假校本语文作业答案《红楼梦》阅读自测(一)(1—10回)参考答案一、1.《石头记》薛宝钗贾史王薛2.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3.茗烟;李贵(茗烟与李贵是《红楼梦》中一对互相映照的奴仆形象。

从他们的出身地位、性格特征、对贾宝玉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的对比中可知,茗烟出身低微,但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对宝玉追求精神自由、形成叛逆思想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故深得宝玉信赖;而李贵出身根基较好,老成稳重,自觉负责,但略显粗俗。

对宝玉起着规劝、制约的作用,因而不得宝玉之喜欢和信任。

他们的存在,是对贾宝玉的思想性格和艺术形象的深化与完善。

)二、CD(C.第二副对联是挂在宁国府;D.秦、香二人便向贾瑞告状,贾瑞却偏袒金荣。

)三、简答题1.原因: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一个好东西。

性格特征:平等思想,率真性格。

2.贾雨村一到任上,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呈案下,金陵一霸薛蟠为争夺被拐骗的香菱(是贾雨村困难时,帮助他的甄士隐的女儿),纵容家奴打死了冯渊。

贾雨村从门子处得悉其中的利害,便徇情枉法,胡乱断了此案。

3.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答题要点:可以从世俗的金玉良姻之说入手,为下文黛玉猜疑多心和最终宝玉宝钗联姻作铺垫。

也可以从薛家处心积虑促成宝玉和宝钗的姻缘入手,因为通灵玉是天成,金锁却多人为痕迹,令人生疑。

(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答案不必过于拘泥。

)《红楼梦》阅读自测(二)(11—20回)参考答案一、1.风月宝鉴2.林黛玉3.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4.潇湘馆,林黛玉;怡红院,贾宝玉;蘅芜苑,薛宝钗;稻香村,李纨。

二、AC(“花解语”指袭人,袭人姓花。

王夫人命接过来,林之孝说妙玉心性高,后王夫人命下帖去请。

)三、简答题。

1.“毒设相思局”表现出凤姐狠毒(心狠手辣),“弄权铁槛寺”表现出贪婪,仗势欺人,心机胆识过人却不用正道。

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3篇

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3篇

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3篇1.《王昭君出汉宫》原文翻译及练习题(含答案)汉元帝宫人①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

其中常者,皆行货赂。

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

后匈奴来和②,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

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 ①宫人:宫女。

②和:和亲。

指异族之间用婚姻关系来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

[文化常识]王昭君出塞。

上文说的王明君,即西汉时的王昭君,她名嫱,字昭君。

晋朝违避司马昭的名字,故改王昭君为王明君或明妃。

王昭君出生南郡秭(z ǐ)归(今湖北境内)。

史书上说,她早年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单于来汉朝和亲,她自请出嫁。

按当时规定,和亲者应是公主,而王昭君是普通宫女,故上文说“充行”(充当而行)。

入胡后称宁胡阏氏(yānzhī)。

阏氏是王后的意思。

她对改善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起了一定作用。

今内蒙古大青山麓尚有昭君墓。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图_________②但__________③中__________2.翻译: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其中常者,皆行货赂”中“常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者”向_________________货赂。

4.理解:“但名字已去”中的“去”,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汉元帝后宫宫女很多,就让画工描绘下她们的相貌,元帝想找哪个宫女,就翻阅图像召唤。

宫女中姿色平庸的,都向画工行贿。

王明君容貌姿态非常美丽,但她不肯苟且求画工,画工就把她的容貌画得很难看。

后来,匈奴前来和亲,向汉元帝请求赏赐美女,元帝就让王明君充当出行。

召见以后,看到她那么美丽,又舍不得了。

但是王明君的名字已经送往匈奴,不好中途更改,于是王明君就去了。

2020-2021学年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一)人物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参考答案】本词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形象。

(要点一)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

(要点二)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要点三)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形象?1【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将军形象。

颈联写将军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与其前面射猎时飒爽英姿相吻合。

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尾联写将军猎归所见之景。

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

写出了将军归后的踌躇满志与从容自得的心境。

同时抒发了作者人生志远、意气风发的豪情。

(意思对即可)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余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诗人在给我们展现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摄取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勾画了一个热情纯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题葡萄图2(明)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芳草青青王昭君阅读理解

芳草青青王昭君阅读理解

芳草青青王昭君阅读理解
王昭君是中国汉代时期的历史人物,她是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

王昭君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美女之一,传说她不仅容貌绝美,而且才智过人,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在《芳草青青王昭君阅读理解》这个题目下,我们将通过阅读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更好地了解她和她的传奇一生。

王昭君出身匈奴,年轻时被汉文帝刘恒选中入宫,成为了他的皇后。

在汉文帝去世后,王昭君又被他的儿子元帝刘奭册立为皇后。

王昭君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她在宫廷中严守妇道,谦虚和善,深受皇帝和百姓们的喜爱。

在她的影响下,当时的政治风气变得更加清正廉洁,社会也变得更加和谐稳定。

然而,王昭君的一生并不是尽如人意的。

她的丈夫元帝去世后,她被其子汉元帝吕夷安所迫,最终被迫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王昭君的悲惨遭遇让人唏嘘不已,她虽然在政治上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却无法逃脱宫廷权谋的阴影。

通过阅读《芳草青青王昭君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一生。

她的传奇经历和对历史的影响,让我们对汉代的社会风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希望通过学习和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珍惜和传承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对当下社会有所启发和反思。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4.大家对文段两处横线应填入句子产生了争议,帮助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二、情景默写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理解:用精神的充盈战胜了物质的贫瘠,可看出作者对圣贤之道的执着追求。

13.根据上面两则文字和下面材料,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荀子、诸葛亮和宋濂这三位先贤对学习的看法。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ɡ)绳③,輮(róu)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注释】①青:靛青。

②蓝:植物名,其叶可制蓝色染料。

③中绳: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

④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⑤规:圆规。

⑥知:同“智”,见识。

五、名著阅读六、现代文阅读22.在第②自然段画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A.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公众无需注册登录,就可以直接阅览敦煌遗书等珍贵资料。

不只是国内的古籍,那些流布海外、国内缺藏的珍贵汉籍,其数字化回归也令人期待。

B.上海图书馆的“典籍里的中国——上图特展”融入与展览古籍相关的历史场景,比如《史记》作者司马迁的书房,《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举办的农学堂等,让读者在“移步换景”的漫步中体味典籍的魅力。

C.辽宁省图书馆“继往开来,国韵书香”古籍保护与传承特展,除大规模展出珍本古籍原件外,还设计了古籍修复展示、名家诵读、论坛讲座等活动,做到了线上研讨与线下展览的有机融合。

23.有人认为,古籍晦涩难懂,编辑整理亦存在困难,难以融入当今生活。

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七、作文24.对“志”的谈论,我国传统文化里一直都存在。

2021年秋高一语文古诗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周周练一

2021年秋高一语文古诗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周周练一

2021年秋高一语文古诗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周周练一(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1~2题。

玉楼春元好问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

琵琶肠断塞门秋,却望紫台知远近。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

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一、二句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描绘塞外异常肃杀的自然环境,"白雁"一句点明时令。

B.琵琶声声肝肠寸断,频频回望终是无望,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昭君出塞时复杂的心境。

C."旧爱玉颜今自恨"句今昔对比,写出了王昭君因未能得宠、容颜老去而哀婉惆怅。

D.末句用青山的万古不老来形容愁苦的绵延不尽,寄寓了词人对昭君命运的同情慨叹。

2.通读全词,简要阐释昭君"愁"的具体内涵。

(6 分)(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 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曹操的《短歌行》中,“,”两句用月亮来比喻贤士,并向天发问,借以表达对贤才的强烈渴求。

(2)《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畅游之乐自作者笔下泉涌而出,其中表现仿佛离开尘世、飞升成仙的句子是“,”。

(3)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认为“,”,即一个人的文采或文采超过质朴都不理想,进而强调文质和谐并重才能成为君子。

【参考答案】(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1.(3分)C(“因未能得宠、容颜老去而哀婉惆怅”理解有误。

)2.(6 分)遥嫁边塞的悲苦与凄凉,远离家国的不舍与留恋,久居深宫的冷落与孤寂,悲苦难诉的自怜与隐忍。

(每个要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三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3.(6 分)明明如月何时可掇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每句 1 分,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后作业:杜甫诗三首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后作业:杜甫诗三首

课后作业 (五) 杜甫诗三首练习 1 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急天高猿啸.哀 B .无边落木.萧萧下C .渚.清沙白鸟飞回 啸:啼叫木:木头渚:水中的小块陆地D .潦倒新.停浊酒杯 新:刚刚[解析 ] 木:树叶。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C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D .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解析 ] 省:曾经。

[答案 ] C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指第二次看到 他日:往日 故园:故乡 B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寒衣:冬天穿的衣服 刀尺:裁剪衣服时使用的工具 砧:捣衣石C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去:离开 紫台:紫宫,宫廷 朔漠:北方的沙漠 向:朝向,对着D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离家万里 百年:数量词,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解析 ] 万里:远离故乡;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B .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B.万里悲秋常作客C.分明怨恨曲中论D.白帝城高急暮砧[解析]“凋”是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其余三项均无词类活用现象。

[答案] A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①百年多病独.登台①孤舟一.系故园心A. B.A.②独留青冢向黄昏 B.②一.去紫台连朔漠.①巫山巫峡气萧.森①塞上风云接.地阴C. D.C.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D.②接.天莲叶无穷碧.[解析] A 项,独:独自/只,仅仅;B 项,一:数词/副词,一旦;C 项,萧:萧瑟、萧条/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D 项,两个“接”均为“连接”之意。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重点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重点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重点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 在“家国底蕴之名句积累”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以下积累,但是小毓忘了几句,无法完成积累,请你帮她补全。

诗句灼灼其华,让我们在生活中寻找精神的远方。

当遇到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我们会用《论语》中“(1)______ ,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当取得成绩,不自矜夸,得到了别人的崇敬,我们会想起《史记》中“桃李不言,(2)______ ”;当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我们会告诉自己“(3)______ ,后事之师”(《战国策》);当在真理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我们会用“路漫漫其修远兮,(4)______ ”提醒自己(屈原《离骚》);《木兰诗》脍炙人口,我们会用“(5)______ ,(6)______ ”形容木兰矫健的雄姿,用“(7)______ ,(8)______ ”歌颂木兰显赫的战功;面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你会想到的诗句是:(9)______ ,(10)______ 。

2. 在“家国底蕴之汉语知识”活动中,小龙为校园广播站拟写了广播稿,以下是节选的片段,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甲】岁月长河激荡爱国精神,百年苍桑砥砺家国情怀。

爱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

因为有满腔家国情怀,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才留下了一段段家喻户晓的故事:(A)【乙】花木兰代父从军卸红装,淡泊名利写传奇;闻一多慷kǎi淋漓斥特务,气冲斗牛震华天;邓稼先锲而不舍扎戈壁,鞠躬尽瘁扬国威;吴天一守望高原藐艰险,沥尽心血庇生命……(B)这些都会让我们心潮澎pài。

【丙】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亘古______②挚爱______③慷kǎi ______④澎pài ______(2) 语段中【甲】【乙】两处划线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王昭君古诗阅读及答案

王昭君古诗阅读及答案

王昭君古诗阅读及答案王昭君古诗阅读及答案「篇一」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也不减五万。

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后匈奴如朝,求美人为阏氏①,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

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

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②,籍其家资,皆巨万。

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

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狗马,人形不逮延寿。

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

樊育亦善布色,皆同日弃市。

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注释】①阏氏(yānzhī):汉代匈奴王后的称号。

②弃市:在闹市处死,并将尸体暴露街头。

【练习】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法现象:⑴乃使画工图形⑵籍其家资皆巨万⑶皆同日弃市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2)案图召幸之乃穷案其事3.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标点: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

4.翻译句子: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

(五)1.(1)“图”名词活用为动词(2)“籍”名词活用为动词 (3)被动句2.(1)画图形(2)通“按”,依据查办3.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

4.皇上对外族很讲信用,所以不再换人。

王昭君古诗阅读及答案「篇二」王昭君出汉宫汉元帝宫人①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

其中常者,皆行货赂。

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

后匈奴来和②,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

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 ①宫人:宫女。

②和:和亲。

指异族之间用婚姻关系来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

[文化常识]王昭君出塞。

上文说的王明君,即西汉时的王昭君,她名嫱,字昭君。

晋朝违避司马昭的名字,故改王昭君为王明君或明妃。

王昭君出生南郡秭(z ǐ)归(今湖北境内)。

史书上说,她早年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单于来汉朝和亲,她自请出嫁。

(完整版)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案

(完整版)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幽怨的琵琶蒋淑玉①“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从你负气走向匈奴的那一刻起,你的幽怨便凝固成永恒的美丽斑斓着苍白的历史,为怀才不遇的士大夫们提供了一个借古抒怀的绝妙题材。

②不知为什么,我一直对这个被无数文人提炼出无数主题的故事心存疑惑。

首先是元帝的滑稽和愚蠢。

自古以来昏庸的皇帝在政治上昏庸,但在“美女”问题上常常是心明眼亮。

坐在龙椅上把宫女一个个召进来看,比起找个画师对着宫女一个个地画像,然后又在画像中一张张地挑选,究竟谁更方便更直接,这是三岁小孩都十分清楚的事,偏偏元帝就这么糊涂?如果他真的老眼昏花、腐朽懒惰得连“亲自过目”的精力都没有,他还要那么多的宫女干嘛?他还花银子找画师画像干嘛?不为这样的男人所看上,乃是你最大的幸运,怎么可能“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如果你真的是这样的怨天尤人,不是唯利是图又是什么?这岂不是与文人们所塑造的“高洁”形象大相庭径?③其次是画师的贪污受贿。

毛延寿有没有收受贿赂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我认为,不管他受贿还是没有受贿,真正的主犯不是他,而是元帝或者替元帝出主意的那帮大臣。

试想想,明摆着利用画师选美是一种画蛇添足、于事无益、滋生腐败的行为,可为什么还会在皇宫里作为制度正儿八经地制订下来?如果不是元帝自己的意思,那么一定是大臣们的“高见”。

大臣为什么会出这个馊主意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中饱私囊。

能得到皇帝的召见就可以飞黄腾达——要得到召见就必须美——要美就必须得到画师的认可⋯⋯由此推及画师这个职位就是宫中最“肥”的差事。

天下的画师很多,究竟谁能得到这份差事就看画师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当毛延寿终于“力挫群雄”获得这个肥差时,早已经“投资”不少了。

所以,他不得不在画像中收取“成本费”。

这个过程叫姑息养奸。

因此,当元帝怒斩画师时,该冷静地思考思考自己制订的措施。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氓》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氓》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氓》课后练习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答案]①自私变心②刚烈坚强任务探究一个性鲜明,寓意深刻——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任务导引]鉴赏形象是鉴赏古代诗歌的重要内容。

《氓》是一首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爱情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塑造了鲜明的女主人公形象和男主人公形象。

[任务设计]1.请结合《氓》这首诗歌的内容,分析概括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纯洁善良,对氓真心实意,一片真情,且信守诺言;二是任劳任怨,婚后挑起生活重担,毫无怨言;三是刚毅不屈,遭到丈夫遗弃,毅然离去。

2.《氓》中女主人公的心理前后有什么变化?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热情、幸福。

江苏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模拟训练

江苏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模拟训练

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和周显先韵二首辛弃疾暖日晴风晚蝶忙,平林先著夜来霜。

寒花毕竟无聊甚,野菜畦边惨淡黄。

怒涛千里破空飞,洗尽青衫辇路①泥。

更惜秋风一帆足,南楼②只在远山西。

[注]①辇路:天子驾车所经路,此指临安。

①南楼:据《舆地纪胜》卷六六《荆湖北路·鄂州》记载,南楼在湖北鄂州境内黄鹄山顶。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诗人与周显先以诗相唱和时,依照周显先诗作的原韵而作的酬答诗。

B.“寒花”二句,以野菜边上生长的寒花风光不再为喻,表现其孤寒不俗。

C.第二首作于舟行江上之时,诗人虽赴任卑职,但仍然表现出满腔的热情。

D.两诗虽为组诗,但写法与情感却不相同,它们之间也没有诗意上的关联。

2.第二首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阕,用以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霜风①陆游霜风近海夜飕飕,敢效庸人念褐裘。

关吏虽通西域贡,王师犹护北平②秋。

黄旗驰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

愿补雁行③身已老,区区畎亩亦私忧。

【注】①本诗写于南宋宰相韩侂胄北伐之时。

①北平,指西汉右北平郡(今辽宁凌源市西南)。

①雁行,队伍的前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霜风”既照应了标题,又为诗中所涉及的北伐之事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B.第二句中的“敢”表肯定语气,流露出作者只能成为一个只关心衣食之事的庸人的无奈。

C.第三、四句说明南宋朝廷一方面在派使者与金人和谈纳贡,另一方面在加强防备,防御金兵。

D.从整首诗歌来看,诗人内心依旧怀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却也为自己有心无力而遗憾。

2.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陆游对待韩侂胄北伐一事在态度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和吴仲庶池州斋山画图王安石省①中何忽有崔嵬,六幅生绡坐上开。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含解析)边塞征戍题材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含解析)边塞征戍题材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边塞征戍题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张祜二十逐骠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注】①骠姚:汉代武官名。

这里用来代指武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用铺陈手法对守边战士艰苦不同寻常的戍边生活给以了生动形象的描写。

B.颔联写军事行动开始是在大雪迷漫的夜晚,一直持续到寒风凛冽的早晨结束。

C.颈联下句写守边战士骑着的烈马还没驯服好,这说明军事行动来得异常突然。

D.本诗虽然没用想象,没用面面俱到的描写,但塑造的守边战士形象十分鲜明。

2.结合对全诗的理解,请赏析尾联。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回中①作温庭筠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②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注]①回中:回中道。

汉武帝巡幸郡国,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为丝绸之路中的一段。

②燕客悲歌:指荆轲在易水与燕太子丹、高渐离辞别时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事。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愁”字统摄全诗,后面对景物的描写无一“愁”字,却都围绕“愁”来表情达意。

B.颔联借典抒怀,诗人通过对“燕客悲歌”这一悲情场面的描写,抒发自己难以排解的愁绪。

C.全诗寓情于景,诗人有意识地只把边塞景物呈现出来,诗的意蕴留给读者自己遐想体味。

D.较之于温庭筠辞藻华丽、浓艳精致的“花间”词作,此诗语言清新爽利,意境含蓄深远。

4.《唐诗评选》评本诗为“纯净可诵”,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从情景角度对其“纯净”加以赏析。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塞下曲李白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①,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②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注】①虎竹:兵符,分铜虎符和竹符两种,合称虎竹,由朝廷和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

全国版高考语文轮复习强化练阅读突破第章专题Ⅲ群诗通练怀王昭君 含详解 (一)

全国版高考语文轮复习强化练阅读突破第章专题Ⅲ群诗通练怀王昭君 含详解 (一)

全国版高考语文轮复习强化练阅读突破第章专题Ⅲ群诗通练怀王昭君含详解 (一)全国版高考语文轮复习强化练阅读突破第章专题Ⅲ群诗通练怀王昭君含详解在高考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在阅读理解中,诗歌的题目数量也是相当大的。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诗歌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次全国版高考语文轮复习强化练阅读突破第章专题Ⅲ群诗通练的主题是“怀王昭君”,以下将对此题进行分析和讲解。

一、题目解析:怀王昭君“怀王昭君”这道诗歌阅读题,考生需要掌握四个方面的知识点。

1. 王昭君是汉武帝时代的一位美女,是楚国人,貌美如花,因父亲被刘邦灭国而被后世誉为民族英雄。

王昭君有一首名叫《离骚》的诗,其中就有“嵩高绮岭,阴崖曲岫,蔽垢匿瑕,俨若凌波之波澜兮。

”这句著名的描写风景的句子。

这首诗来自《楚辞》。

2. 《怀王昭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

白居易所写的《怀王昭君》共12首。

3. 古人常常用青衫来形容女子。

据说,古代妇女一般分为丹衣、碧衫、黄衫、白袷、青衿等几种,而其中青衿多用于小说、诗词等文学作品中,用以描述美女的服饰装扮。

因此,题目中的“青衣”实际上是指王昭君的装扮风格。

4. “踏青地,游春园”是唐代士人们游览名胜的传统活动,这里意喻的是踏春游玩的场景,与王昭君的故事有关。

二、阅读策略在做这道题目时,需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阅读:1. 通读全文,了解诗歌的主题和大意。

2. 将文中所有的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分析,帮助理解并且逐一翻译。

3. 对于题目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青衣’指的是什么?”等,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寻找答案。

4. 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分析,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诗歌的解读。

三、思路展开在进行题目的思路展开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诗歌的整篇内容都是在怀念王昭君。

同时,在诗中还描绘了王昭君的美貌和英姿。

2. 通过“青衣”、“碧眼”等描写符号,表现了王昭君的美貌。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填空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

寻味美食,路桥糕点令人xiāo( )魂。

刚蒸熟的灰青糕,细腻róu( )滑,清香直入肺腑。

米漾糕外表雪白,内里péng( )松如海绵,用手一按,如同按在小孩的胖脸颊上。

乌糯有种桀骜不xùn( )的个性,非得反复捶打才能降服它的山野之气。

舌尖上的路桥,值得回味。

二、选择题2.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3.下列是某同学搜集的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社稷”常用来作为国家的代称,“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D.我国古代的年龄也有特定的称谓:总角和垂髫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5.某同学正在撰写题为《奋斗新时代》的演讲稿,为了让演讲更有说服力,某同学添加以下三人的事例作为论据,请写出语段中的人物名字。

①他曾在地牢里创造了一个奇迹:把地牢挖穿了。

他挖穿地牢后不久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他生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

——《红岩》他是________②“先生,我现今衣食缺少,还拿甚么本钱想读书上进?这是不能的了。

语文阅读理解试题题和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试题题和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试题题和答案”我明白了:。

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故意特意)多给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

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

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不高兴)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⑤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

我不禁一怔(zhēng zhèng),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

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求我快快送回来。

”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⑧母子俩谢绝了。

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在正确的读音上打“√”,在正确的词语下划横线。

(3+2分)2、给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在序号上打“√”。

(2分)①背影②一根项链③母子俩3、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2分)4、第②段“不速之客”中的“速”意思是______ _。

文中的“不速之客”指______________。

(2分)5、“我”第一次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我”第二次又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

(4分)6、仔细读读第⑥自然段划线的语句,将“央求”换成“请求”“恳求”可以吗?为什么?(2分)请想象一下小孩发现金项链以后与妇女的对话,然后把“央求”的过程写具体,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和心理。

(4分)7、读了这篇短文,你能用简洁的话语来赞赞文中的妇女和小男孩吗?语言可以引用也可以自己组织。

(2分)《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答案1、fèi 、liǎzhēng 特意不耐烦2、②3、如:原来这孩子不是他的儿子.4、邀请指妇女和那小男孩5、同情、可怜他们想表达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6、不可以吗比请求、恳求更迫切(2分)7、如:人穷志不穷物质上的穷人,精神上的妇人阅读题和答案5课内阅读《学问和智慧》阅读课文最后两段,回答6~9题。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杜甫诗三首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对“青冢”的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最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诗歌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项,“青冢”一词体现不出对王昭君的歌颂之意。

2.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理解怀古诗“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的写法。

,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杜甫也怀才不遇,漂泊西南。

杜甫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杜甫咏王昭君,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3~4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的刻画。

B.颔联中,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的“霜鬓”是他忧思艰难国运的结果。

项,“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不符合诗歌的主旨。

4.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是怎样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构成因果关系:因时世艰难,导致诗人潦倒不堪;因无力匡时济世,使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更加强烈,无法排遣。

李商隐《王昭君》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李商隐《王昭君》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李商隐《王昭君》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李商隐《王昭君》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王昭君[唐]李商隐①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王昭君对比阅读答案
篇二:王昭君对比阅读答案
【-】为各位高中学子整理了《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阅读练习,阅读诗歌正文后,完成下面问题:
[唐]白居易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清]刘献廷六奇已出陈平计①,五饵曾闻贾谊言②。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蕃。

注:①有记载说,汉高祖时,陈平曾献美女图解白登之围。

②汉文帝时,贾谊曾建议用包括美人在内的五种诱饵来迷惑、控制匈奴单于。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白诗委婉地写出了身在胡地的昭君急切盼望回归汉朝的心情。

b.白诗写汉皇一直思念着昭君并遣专使探问昭君容颜是否依旧。

c.刘诗前两句表明陈平、贾谊都曾向汉朝统治者献过和亲之策。

d.刘诗讽刺汉朝从汉初到昭君时期只会用和亲的策略求得苟安。

e.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王昭君的高度赞美并揭露了统治者的无情。

②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

”意思是说,在叙事之外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的诗歌才是好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