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阅读理解及答案
《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答案
《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答案
《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答案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本词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8.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5分)
9.本词上阕写梦中西湖,下阕写池荷清雨,这样写有何妙处?(6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8.答:比喻。
作者将落在荷叶上的雨点比作“真珠”,把聚在一起的雨水比作“水银窝”。
(简析修辞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随荷叶跳动忽散忽聚,在叶窝聚为一汪晶莹的雨水,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咏和喜爱之情。
(分析作用3分)
9.答: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阕虚写梦中西湖急雨,下阕实写醒后池荷清雨。
(简析手法3分)用梦中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烟雨之美是公认的,
而词篇暗示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
词人构思巧妙,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
(分析作用3分)。
【推荐下载】昭君怨,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1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昭君怨,阅读答案篇一: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
(3分)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说明。
(5分)参考答案1.(1)跳字运用了比拟的手法,说明雨下得很急,与上片的打字相呼应。
雨珠在荷叶上活蹦乱跳,形同一粒粒的珍珠。
一跳字写出了词人梦中惊醒后的愉悦心情。
2.写梦中泛舟西湖花底,满湖烟水,阵阵幽香,不觉沉醉其中,忽然骤雨打篷,从梦中惊醒,对急雨惊梦不无遗憾和抱怨,然而醒来一看,眼前出现的却是绿荷跳珠的美妙境界,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篇二:武功县201X届高三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武功县201X届高三第二次统考试题语文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
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虽跨越千年,却彼此相通。
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
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
精神分析者曾经有一个命题对于人生很有说服力,这个命题是:我们不得不失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以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
我们的“游子”情怀,就是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但这又总是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
人们不可避免地失去,却又不可避免地怀念。
完颜亮《昭君怨 雪》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15-16题。
昭君怨·雪
完颜亮
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
山色卷帘看,老峰峦。
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①剪水。
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注】①天孙:织女星的别称。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运用对比写出雪后樵村渔浦的变化。
“琼”“银”二字令人想见雪的晶莹纯洁。
B.三四句承前,由水及山。
“老峰峦”以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出山峰被白雪覆盖的景象。
C.五六句中,词人想象,这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的雪花是织女用澄澈的银河水剪成的。
D.结尾写锦帐酣睡的美人一觉醒来的所见、所问,将杨花、芦花疑作雪花,憨态可掬。
16.有评论家认为,这首词“诡而有致”,即构思巧妙,富有韵味和情趣。
请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参考答案:
15.D(“将杨花、芦花疑作雪花”不正确,应是将雪花疑作杨花、芦花。
)
16.①本词题为咏“雪”,全词却无一个“雪”字,而是从雪后江山之变和雪花飘洒所引起的惊喜之情着笔,构思十分巧妙,可谓“诡”。
②词中描写雪后樵村、渔浦、峰峦以及织女剪水成雪、美人醒后惊问,想象奇特,趣味盎然,可谓“有致”。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最新推荐】昭君怨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2页)
【最新推荐】昭君怨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昭君怨阅读答案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分)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思想?(3分)
由整理,仅供参考:
13.答:(1)梅。
(1分)作者从“梅”开花的时间和梅花的颜色、香气以及山野梅花的姿态等方面来写。
(要突出时间、花香、姿态)(2分)
(2) 用对比的手法。
(1分)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
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表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
(2分)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1)梅花。
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白色,有雪没有的香味。
古代诗歌赏析卢照邻《昭君怨》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昭君怨卢照邻合殿①恩中绝,交河②使渐稀。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③。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注]①合殿:即合欢殿,汉代宫殿名称。
②交河:古城名,故城位于吐鲁番以西。
③金微:古山名,此代指匈奴统治的地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诗歌首联中的“绝”字写王昭君因远嫁匈奴心怀怨恨,因此与汉帝恩断义绝。
B.颔联笔触洗练,刻画了王昭君辞别故土、远嫁塞外时的悲痛孤单的形象。
C.尾联借对归雁的追随,表现了王昭君强烈的思乡怀土之情和身不由己的无奈。
D.诗歌用词准确贴切,音韵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16.诗歌颈联被誉为千古名句,请赏析其使用的手法。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用朝菌、蟪蛄、冥灵和大椿的例子为了论证的道理是,。
(2)《陈情表》结尾李密用“,。
”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3)《阿房宫赋》中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15.A“因此与汉帝恩断义绝”分析有误。
“交河使渐稀”说前往交河探望的使者日渐减少,这明显反映的是汉帝对王昭君的感情与日俱减,到现在像是断绝了。
16.①虚实结合。
虚写汉朝土地上草色葱茏,绿意盎然,实写胡庭风沙肆虐、尘土飞扬,虚实结合,表达了王昭君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3分,手法1分,内容1分,感情1分)②对比。
将眼前塞外黄沙漫天的恶劣环境与想象中此时汉朝土地上青草茵茵,充满生机的景色对比,凸显了王昭君远离故土的幽怨悲凉。
(3 分,手法1分,内容1分,感情1分)17、(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如梦令》《昭君怨》对比阅读答案
《如梦令》《昭君怨》对比阅读答案《如梦令》《昭君怨》对比阅读答案
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8分)
如梦令作者: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昭君怨作者: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按照字数的多少分类,这两首词均属于。
《如梦令》和《昭君怨》分别是这两首词的(2分)(2)仔细品读这两首词,试分析严词和郑词抒写的各是什么事物?并简要说说理由。
(3分)
答:
(3)请分别就这两首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3分)
答:
答案:⑴词按照字数的多少分类,这两首词均属于小令。
《如梦令》和《昭君怨》分别是这两首词的词牌(2
分)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小令一般是单调,也就是说只有一段。
如《十六字令》《渔歌子》《忆江南》《如梦令》《调笑令》等。
⑵严词写的是桃花,因为“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从时间上看,桃花与梨花、杏花同期开放。
郑词写的是梅花,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3分)
(3)严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作者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
郑词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昭君怨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10分)
9.(1)(2分)“独步”二字,写出了昔日洛阳牡丹的美丽和名贵(1分),当时洛阳的繁华(1分)。
(2)(4分)对比。(1分)①芍药与牡丹对比(1分)②牡丹(王侯)的繁盛与寂寞冷落(1分)③北方故土的昔盛今衰(1分)
(3)(4分)表面是惜花之情,实则是对北方故土的思恋之情,对朝廷不收复故土的怨愤之情,作者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每点1分)
昭君怨 牡丹 阅读答案 来自昭君怨·牡丹 刘克庄(南宋)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注】①姚黄,牡丹中的名贵品种。②广陵花,指芍药,古代有“扬州芍药甲天下”之说。
(1)请说出“只许姚黄独步”中“独步”的含义。(2分)
(2)这首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名师讲题】杨万里《昭君怨 赋松上鸥》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5-16小题。
昭君怨赋松上鸥杨万里①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
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
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注】①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文学家。
杨万里一生未被重用,此词是他辞官家居江西吉水时所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偶听”两句从听觉和心理两个角度描写沙鸥泊松投宿,以动衬静,营造出寂静的氛围。
B.“稚子”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沙鸥的喜爱,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趣,“莫”“恐”二字生动传神。
C.“俄顷”两句运用动作描写,表现词人对沙鸥的牵挂和对自身命运前途的迷茫和担忧。
D.这首咏物词立意的起点虽是“松上鸥”,但其最终归趣则在词人含蓄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16.如何理解“我已乞归休,报沙鸥”两句的多重内涵?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5.C16.(1)结尾两句写词人告诉沙鸥自己已经辞官归隐,希望与沙鸥为伴,借沙鸥写作者绝意官场,愿与沙鸥为盟的心志。
(2)实际上词人是因为无人理解、报国无门而被迫归隐的,这两句暗含作者的忧愤之情,以及无人理解的苦闷。
名师讲题: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对自身命运前途的迷茫和担忧”错。
“不知何处”说明作者对鸥鸟十分记挂,面对一片空虚的茫茫夜空,他万分焦虑,却又无可奈何。
词人之所以牵挂沙鸥,是想要得到一个知己,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我已乞归休,报沙鸥”,结尾两句,作者和盘托出心志,把自己辞官归隐的事告诉沙鸥,表述了他期望求得沙鸥“理解”的心情。
词借沙鸥写作者绝意官场,愿与沙鸥为盟的心志。
据《宋史》记载,杨万里长期被贬,愤而辞官家居,临终前曾有“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
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的话,说明他因为报国无门,又不被人理解,忧愤至死。
南宋郑域《昭君怨》阅读附答案
南宋郑域《昭君怨》阅读附答案
昭君怨
南宋·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5分)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5分)
【参考答案】
1.梅。
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进而写花枝旁逸、栽种在农家院内的姿态。
2.用了对比手法。
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洁品格、高尚情操。
本词译文:说它是花,春天却未到来。
说它是雪,却香得出奇。
冒着严寒,傍着竹林,在乡村的农舍绽放。
无论是生长在荒野人家还是在亭台水榭的富贵之乡,都是一样的盛开。
郑域《昭君怨》阅读练习及答案
郑域《昭君怨》阅读练习及答案郑域《昭君怨》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诗】:昭君怨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
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注释】:郑域,约公元1192年前后在世】(或作陆域,误)字中卿,号松窗,三山(今福建福州)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
【翻译】:说它是花。
春天却未到来。
说它是雪,却幽香无比。
冒着严寒,傍着竹林,在乡村的农舍绽放。
无论是生长在荒野人家还是在亭台水榭的富贵之乡,两个地方不同,都是一样的盛开。
【赏析】:杨慎说此词“兴比甚佳,主要是指善用比喻。
但它所用的不是明喻,而是隐喻,如同〈文心雕龙。
谐隐〉所说:“遁词隐意,谲譬以指事。
”在宋人咏物词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手法。
象林逋的咏草词《点绛唇》、史达祖的咏叹调春雨词〈绮罗香〉和咏燕词〈双双燕〉,他们尽管写得细腻传神,但从头到尾,都未提到“草”字“雨”字和“燕”字。
这类词读起来颇似猜谜语,但谜底藏得很深,而所描写的景物却富有暗示性或形象性,既具体可感,又含蓄有味。
此词起首二句也是采用同样的手法,它不正面点破“梅”字,而是从开花的时间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加以比较;说它是花么,春天还示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
前者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后者表明它颜色洁白,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
从评议结构来看,则是每句之内,自问自答,章节上自然舒展而略还顿挫,如“道是花来―春末,道是雪来―香异”,涵泳之中,别饶佳趣。
以“雪”“香”二字咏梅,始于南朝苏子卿的《梅花落》:“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
”后人咏梅,不离此二字。
王字石《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似与苏诗辩论。
陆游《梅花绝句》云:“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丢了香字,只变雪字。
晁朴之词《盐角儿》则抓住香雪二字,尽量发挥:“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至卢梅坡《雪梅》诗则认为各有所长:“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018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题之昭君怨
2018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题之昭君怨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本词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8.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5分)
9.本词上阕写梦中西湖,下阕写池荷清雨,这样写有何妙处?(6分)
参考答案:
8.答:比喻。
作者将落在荷叶上的雨点比作真珠,把聚在一起的雨水比作水银窝。
(简析修辞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随荷叶跳动忽散忽聚,在叶窝聚为一汪晶莹的雨水,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咏和喜爱之情。
(分析作用3分)
9.答: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阕虚写梦中西湖急雨,下阕实写醒后池荷清雨。
(简析手法3分)用梦中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烟雨之美是公认的,而词篇暗示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
词人构思巧妙,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
(分析作用3分)
总结:本词构思巧妙,意境新颖,梦境与现实对照写来,曲折而有层次,极富变化,细细品味,似乎看到晶莹璀灿的珍珠在碧绿的盘中滚动;似乎嗅到荷花的阵阵幽香,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答案
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答案《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材料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题目(1)概括下阕中荷上雨的特点。
(2分)(2)这首词的上阕对整首词“咏荷上雨”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答案1.答案:(1)灵动(跳跃等)(动态特点,从“散聚”“聚”“跳”等词得出)晶莹(润泽、亮泽等)(静态特点,从“真珠”“水银窝”等喻体特点得出),1点1分。
2.答案:虚写(“想象”,手法1分)“午梦”泛舟西湖,烟雨迷蒙,荷香四溢的清新美景(上阕内容概括1分)侧面烘托(衬托,手法1分)被“急雨打篷声”惊醒后欣赏到的眼前荷池跳雨的美景(下阕内容概括1分),更好地表达诗人对池荷跳雨的喜爱之情(思想感情1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赏析上片写梦中泛舟西湖花底,骤雨打篷,从梦中惊醒。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扁舟”,小船;花底,花下。
词人午睡,梦中驾着小船在西湖荷花之下泛游,烟雾缭绕的水面上荷花的香味四溢。
这两句写的虽是梦境,但形象逼真,如同一幅绝妙的水墨画,淡笔素描,勾勒出湖面胜景的一个轮廓,呈现在读者面前。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突然,一阵暴雨击打船篷的声音,把他从梦中惊醒,一瞬间,先前的扁舟、荷花、烟水顿时消失,可以想见,词人此时对梦境还有些留恋,对雨声打断他的美梦不无遗憾。
下片写醒来所见景物,与先前的梦境相映成趣。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却是”二字,承上启下,把梦境和现实串在一起。
原来,先前梦中听到的“急雨打篷声”,睁眼一看,是雨点落在门前池塘中的荷叶发出的声音。
“跳”字说明雨下得很急,与上片的“打”字相呼应。
雨珠在荷叶上活蹦乱跳,形同一粒粒的珍珠,“珠珠”被雨点击散,又重新聚合,因此说“散了……还聚”,若不是观察仔细,是很难提炼出这样的佳句来的。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最新推荐】南宋郑域“昭君怨”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word文档 (1页)
【最新推荐】南宋郑域“昭君怨”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南宋郑域“昭君怨”阅读试题及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问题。
(10分)
昭君怨
南宋?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9.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5分)
10.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5分)
参考答案:
9.梅。
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进而写花枝旁逸、栽种在农家院内的姿态。
10.用了对比手法。
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洁品格、高尚情操。
本词译文:说它是花,春天却未到来。
说它是雪,却香得出奇。
冒着严寒,傍着竹林,在乡村的农舍绽放。
无论是生长在荒野人家还是在亭台水榭的富贵之乡,都是一样的盛开。
昭君怨-咏荷上雨 阅读答案附赏析
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答案附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答案附赏析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郑域《昭君怨梅花》的阅读练习题答案及赏析
郑域《昭君怨梅花》的阅读练习题答案及赏析郑域《昭君怨梅花》的阅读练习题答案及赏析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
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上阕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梅”的?(3分)(2)这首词下阙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梅”怎样的品质?(3分)参考答案:(1)作者从“梅”开花的时间和梅花的色香以及山野梅花的姿态等方面来写。
说它是花么,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
既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又表明它颜色洁白,香气高雅,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
一树寒梅,疏影横斜,闲静幽独,胜境超然,涵泳之中,别有一番情趣。
(要突出时间、花香、姿态,3分)(2) 对比(1分)下阙描写山野之中这户人家居处十分简朴,数间茅舍,围以疏篱。
这境界与前面所写的一树寒梅掩以疏竹,正好相互映发:前者偏于虚,后者趋向实。
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
它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体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
(2分)赏析一:杨慎说此词“兴比甚佳”,主要是指善用比喻。
但它所用的不是明喻,而是隐喻,如同《文心雕龙·谐隐》所说:“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
在宋人咏物词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手法。
象林逋的咏草词《点绛唇》、史达祖的咏春雨词《绮罗香》和咏燕词《双双燕》,他们尽管写得细腻传神,但从头到尾,都未提到“草”字,“ 雨”字和“燕”字。
这类词读起来颇似猜谜语,但谜底藏得很深,而所描写的`景物却富有暗示性或形象性,既具体可感,又含蓄有味。
此词起首二句也是采用同样的手法,它不正面点破“梅”字,而是从开花的时间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加以比较:说它是花么,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
前者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后者表明它颜色洁白,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
从语言结构来看,则是每句之内,自问自答,音节上自然舒展而略带顿挫,如“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涵泳之中,别有一番情趣。
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
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昭君怨·咏荷上雨》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词作。
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自己梦中泛舟西湖和被雨惊醒后的情景。
以下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注】本词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第一种提问方法:1.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和的情景。
(2分)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4分)3.这首词的动词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
(3分)4.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说明。
(5分)5.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分)6.本词上阕写梦中西湖,下阕写池荷清雨,这样写有何妙处? (5分) 【参考答案】1.梦中泛舟西湖被雨惊醒后2.虚实结合(梦境与眼前的景巧妙结合),运用形象化的比喻,以“珍珠”“水银”作比,把雨打荷叶,荷叶面上水珠滚动,周而复始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表现了诗人欣赏美景的欣喜之情。
3.“跳”这个词运用了比拟的手法,一方面突出了雨势之大之急,另一方面把雨水打在荷叶上又反弹起来的情景描写得绘声绘色,生动别致。
(3分)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4.诗人梦中泛舟西湖花底,满湖烟水,阵阵幽香,不觉沉醉其中。
忽然急雨打篷,午梦初惊,对急雨惊梦不无遗憾与抱怨;然而醒来一看,眼前出现的却是绿荷跳珠的美妙境界,欣喜之情又油然而生。
(5分)5.答:比喻。
作者将落在荷叶上的雨点比作“真珠”,把聚在一起的雨水比作“水银窝”。
(简析修辞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随荷叶跳动忽散忽聚,在叶窝聚为一汪晶莹的雨水,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咏和喜爱之情。
(分析作用2分)6答: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阕虚写梦中西湖急雨,下阕实写醒后池荷清雨。
苏轼《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苏轼《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苏轼《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苏轼苏轼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桓伊三弄,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
熙宁六年十一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润州一带赈饥,恰逢椰子玉赴舒州灵仙观,二人结伴而行。
次年二月,苏轼在金山送别柳子玉,遂作此词以赠。
伴而行。
次年二月,苏轼在金山送别柳子玉,遂作此词以赠。
1.这首词的上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的上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的妙处。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的妙处。
3.赏析新月与愁烟,满江天这两句写景的特点。
.赏析新月与愁烟,满江天这两句写景的特点。
4.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以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结尾的好处。
.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以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结尾的好处。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营造了一个孤寂凄迷、.营造了一个孤寂凄迷、浩淼清幽的意境。
浩淼清幽的意境。
浩淼清幽的意境。
夜深人静之时,夜深人静之时,夜深人静之时,不知是谁吹奏起优美的古不知是谁吹奏起优美的古曲,将人从梦中惊醒。
一弯孤单的新月,曲,将人从梦中惊醒。
一弯孤单的新月,弥漫江天的愁烟,使即将与友人分别的词人愁绪满弥漫江天的愁烟,使即将与友人分别的词人愁绪满怀。
怀。
2.此句运用了拟人、反衬、寓情于景和想象的手法。
这是想象次日分别的情景。
在想象中,词人赋予柳絮和流水以人的情感,词人赋予柳絮和流水以人的情感,借多情的柳絮追逐行舟代人送行,借多情的柳絮追逐行舟代人送行,借多情的柳絮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表达对友人的深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意。
卢照邻《昭君怨》“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古诗词阅读理解
卢照邻《昭君怨》“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古诗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昭君怨卢照邻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注】卢照邻:字升之,范阳人,博学能文,“初唐四杰”之一,其一生怀才不遇,屡屡遭受谗言和诽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中的“恩中绝”写皇帝已经恩义断绝,王昭君因远嫁匈奴内衷悲怨。
B.作者采用虚笔,由来交河探望的使臣日渐减少,引起昭君对往事的辛酸回忆。
C.颈联对比描写汉地草色葱绿,胡庭风沙肆虐,衬托出人物的内心忧伤。
D.尾联写主人公希望像雁儿一样每年都能回故国一次,表现出王昭君深切的思归之情。
2.这首诗中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B2.(1)对忠义兼备的昭君的赞美和仰慕;(2)对背井离乡、独入胡庭的昭君的深切同情;(3)借哀叹昭君之不幸,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发出感慨。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B.“作者采用虚笔”错误,应为“虚实结合”。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能力。
首联“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以嗟叹起句,“合殿恩中绝”,指皇上的恩德被阻绝不能下达。
交代了昭君的身世,又蕴藉着弃捐之意、艾怨之心。
“交河使渐稀”,是进一步阐明“恩中绝”,昭君初嫁时,朝廷还时常派使臣去探望,到后来连使节也逐渐稀少了。
足见皇帝已经将忠义之人忘却了,恩义断绝。
颔联“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是写当年王昭君肝肠寸断地辞别了汉宫,形单影只走向遥远而陌生的胡庭。
昭君一介弱女子,为了国家毅然只身远嫁胡地和亲。
字里行间表现出诗人对忠义兼备的昭君的赞美和仰慕之情。
颈联“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写一边是尘土飞扬,风沙肆虐,一边是草色葱绿春意盎然。
两相对照,衬托出王昭君的内心忧伤。
这里诗人寓情于景,以有声有色的对比诗句,将人物的哀怨忧思抒发得淋漓尽致,寄寓了诗人对背井离乡、独入胡庭的昭君的深切同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君怨阅读理解及答案
昭君怨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4分)
(2)请具体分析下阕突出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参考答案
(1)(1)梅花(2分)。
依据①开放时间:未到春天(1分);
②形态特点:有雪所具有的洁白,还有雪所没有的香味(1分)。
(2)对比(2分),通过梅花在竹篱茅舍玉堂琼榭的不同环境进行对比,赞美梅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品质高洁(1分),表达了词人如梅般坚守清白节操的情怀(1分)。
(如答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酌情给分)
【解析】
(1)试题分析:上片前两句咏叹梅花的出类拔俗。
它不同凡花,虽春未到却独自冲寒而开;它洁白似雪,但冰雪却不具备它那醉人的幽香。
后两句惋惜梅花的孤独寂寞。
它虽傲姿凌霜,暗香袭人,却独处僻乡,无人欣赏。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
此词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外貌,而且揭示了梅花的品格,并以此暗示了词人如梅花一样坚守清白节操的情怀。
在写法上,尽管通篇无一梅字,却使人感到笔笔都在写梅;尽管笔笔都在写梅,却又使人处处都联想到词人。
构思巧妙,富于比兴,堪称咏梅佳作。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赏析
宋人张炎说: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
体认稍真。
则物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
一看意思,全在结句。
以词贵在神似与形似之间,它只抓住腊梅的特点,稍加点染,重在传神写意,与张炎所提出的要求,大概相近,风格质朴无华,落笔似不经意,小中见大,弦外有音,堪称佳作。
自从《诗经摽有梅》以来,我国诗歌中咏梅之作就屡见不鲜,但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精粹雅逸,托意高远,如林逋的《梅花》诗,姜夔的咏梅词《暗香》、《疏影》;一种是巧喻谲譬,思致刻露,如晁补之的《盐角儿》,以及郑域这首《昭君怨》。
这后一种实际上受到宋诗议论化 * ,在诗歌的韵味上稍逊前者一筹。
杨慎说此词兴比甚佳,主要是指善用比喻。
但它所用的不是明喻,而是隐喻,如同《文心雕龙谐隐》所说: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
在宋人咏物词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手法。
象林逋的咏草词《点绛唇》、史达祖的咏春雨词《绮罗香》和咏燕词《双双燕》,他们尽管
写得细腻传神,但从头到尾,都未提到草字,雨字和燕字。
这类词读起来颇似猜谜语,但谜底藏得很深,而所描写的景物却富有暗示性或形象性,既具体可感,又含蓄有味。
此词起首二句也是采用同样的手法,它不正面点破梅字,而是从开花的时间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加以比较:说它是花么,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
前者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后者表明它颜色洁白,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
从语言结构来看,则是每句之内,自问自答,音节上自然舒展而略带顿挫,如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涵泳之中,别有一番情趣。
以雪香二字咏梅,始于南朝苏子卿的《梅花落》: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
后人咏梅,不离此二字。
王安石《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似与苏诗辩论。
陆游《梅花绝句》云: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丢了香字,只谈雪字。
晁补之词《盐角儿》则抓住香雪二字,尽量发挥: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至卢梅坡《雪梅》诗则认为各有所长: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此词好似也参加这一辩论,但它又在香雪二字之前附加了一个条件,即开花时间,似乎是作者的独创。
上片三、四两句,写出山野中梅花的姿态,较富有诗意。
竹外一枝斜,语本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竹外一枝斜更好。
宋人正敏《遯斋闲览》评东坡此句云:语虽平易,然颇得梅之幽独闲静之趣。
曹组《蓦山溪梅》词中也写过: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但却把思路引到杜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上来,离开了梅花。
此词
没有遇竹而忘梅,用典而不为典所囿,一气呵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它以疏竹为衬托,以梅花为主体,在猗猗绿竹的掩映之中,一树寒梅,疏影横斜,闲静幽独,胜境超然。
而且以竹节的挺拔烘托梅花的品格,更能突出梅花凌霜傲雪的形象。
句末加上野人家一个短语,非但在音节上倩灵活脱,和谐优雅而且使整个画面有了支点,流露出不识人间烟火者的生活气息。
词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片。
下片具体描写野人家的环境。
原来山野之中这户人家居处十分简朴,数间茅舍,围以疏篱。
这境界与前面所写的一树寒梅掩以疏竹,正好相互映发:前者偏于虚,后者趋向实。
它成了一种优美的恬静的境界,引人入胜,容易令人产生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的联想。
而冷落竹篱茅舍之后,接着写富贵玉堂琼榭,意在说明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
词人由山中之梅想到玉堂之梅,思路又拓开一层,然亦有所本。
李邴《汉宫春》咏梅词云: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相比起来,李词以情韵佳,此词则以哲理胜。
它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体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
同一般的咏梅诗词相比,思想又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明代杨慎《词品》云:中卿小词,清醒可喜,如《昭君怨》云云,兴比甚佳。
这首以咏梅为题材的小词,采用了比兴手法,表现出了一种清醒可喜的逸情雅趣,颇有发人深思的地方。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