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中的细节管理

合集下载

院前急救调度规定1

院前急救调度规定1

院前急救调度规定1、 急救医疗原则:统一指挥调度,快速救治。

2、 急救指挥调度原则:就急、就近。

3、 调度派车要求(1) 原则上调派与事件现场距离最短的网络医院出车。

(2) 呼车者提出选择出车医院要求的,明确告知对方,120中心就近调度派车,待出车医院到达现场后呼车者向医生提出要求。

(3) 将呼车者选择医院的要求告知出车医院。

(4) 医院自接院前急救呼车信息,受理后转告120指挥中心,由120指挥中心按院前急救就近原则调度派车。

(5) 尽快受理完呼救信息后,一分钟内向“120”网络医院发出调度指令。

(6) 病人在某网络医院急诊科内呼车,120指挥中心受理后派该网络医院处理。

(7) 不符合院前急救范筹的呼车,明确告知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需转诊、转院的由医院按照医院管理规定的会诊、转诊渠道解决。

(8) 出车医务人员根据新《条例》规定转诊(病人选择接收医院或出车机构不具备救治能力)的,120指挥中心负责联系相关网络医院做好收治准备。

(9) 120指挥中心不主张转诊送往非网络医院。

要求送非网络医院的,120指挥中心不负责联系,由出车医院自行联系。

(10) 要求提供急救现场与所选择医院路程距离的,告知无法准确提供信息。

(11) 精神病患者的呼车处理。

1.提供精神病专科医院的联系电话,请其自行联系前往,告知精神病患者由精神病专科医院负责收治,120指挥中心不负责派车。

前往时,有监护人的由监护人护送;没有监护人的由警员护送。

2.精神病患者同时合并有其他急、危、重症的,由120指挥中心按院前急救有关要求派网络医院出车;如患者行为可能危及他人安全的,由120指挥中心通知属地公安部门派员到现场协助处理。

(12) 呼车者是省、市领导班子成员的急救。

省领导班子现职成员直接送省医东病区救治,市领导班子现职成员直接送市一盘松楼救治。

120指挥中心接到呼救迅速就近派车,同时通知省医急诊科转告省医东病区做好抢救准备,或通知市一急诊科转告市一盘松楼做好抢救准备。

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

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

谢谢观看
三、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
2、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在处理骨折等损伤时,应先进行心肺复苏 等生命支持措施,然后再进行固定等处理。同时,应先止血后包扎,防止出血过 多导致病情加重。
三、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
3、妥善转运,及时治疗:在转运患者时,应确保搬运过程中稳定、安全,避 免加重病情。同时,应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我国院前急救培训展望
3、强化师资队伍:加强急救师资的培训和认证,确保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实 践经验。同时,鼓励医疗专业人士参与急救培训,提高培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我国院前急救培训展望
4、完善培训制度:建立完善的急救培训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确保培训的规 范性和有效性。例如,可以引入学分制或证书制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急救培训。
一、脑卒中的症状识别
一、脑卒中的症状识别
1、突然出现的肢体无力或麻木,尤其是一侧肢体。 2、突然出现的语言不清或失语。 3、突然出现的视力模糊或单眼失明。
一、脑卒中的症状识别
4、突然出现的眩晕、平衡失调。 5、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伴随恶心、呕吐。 6、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如昏迷、嗜睡。
二、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次演示将重点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以帮助提高院前急 救的质量和效率。
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
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
救护车和急救物品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细节管理直接关系到 院前急救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的细节:
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
二、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2、减轻痛苦,缓解症状:通过现场急救,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缓解症状,提 高转运成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以防止病情 恶化,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预后。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管理办法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管理办法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管理办法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工作,提高医疗急救救治效果和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管理办法适用于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内的各级医疗机构、急救服务队和指挥调度中心。

第三条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是指以北京市院前急救指挥中心为核心,联合各级医疗机构、急救服务队,采用专业软硬件设备实施的指挥调度系统,用于实现院前医疗急救资源的有效调配和指挥。

第四条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应遵循科学、规范、高效、公正、人性化的原则,根据应急医疗服务目标,合理分配急救资源,提升急救服务水平。

第二章系统组成和职责第五条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由院前急救指挥中心、各级医疗机构和急救服务队三部分组成。

第六条院前急救指挥中心是系统的核心和枢纽,负责接受和处理院前医疗急救请求,并进行指挥调度。

具体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一)接受患者或现场人员的急救求助电话,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和现场情况;(二)根据患者病情和现场情况,合理分配急救资源,包括医疗机构、急救服务队等;(三)指导急救服务队进行现场急救措施,保证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得到合理的医疗干预;(四)与医疗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医疗资源和医生护士等人员的调配情况;(五)收集和整理院前医疗急救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报告,并为相关医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第七条各级医疗机构应配备专业的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和设备,确保能够及时响应院前急救请求,并提供专业和高效的急救服务。

具体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一)按照院前急救指挥中心的指令,及时派出医生、护士和急救车辆等医疗救援人员和设备;(二)根据患者病情和现场情况,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并及时转运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治;(三)将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转运结果及时向院前急救指挥中心报告,确保急救行动的顺利进行。

院前急救调度原则

院前急救调度原则

院前急救调度原则院前急救调度原则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关键点,以确保急救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一、基本原则就近原则:指派最近的急救站救护车出车,一般情况下,病人所在地至急救站的距离半径为5km及行程为8km左右。

这一原则旨在缩短急救响应时间,争取救治时间。

就急原则:对于急危重症病人,要求快速转送,并优先派车。

调度员应根据病情的紧急程度,优先派遣具有相应救治能力的急救单元,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满足专业需要原则:将病人转送到有救治相应病种能力的医院。

这要求调度员在派车时,必须考虑急救单元的抢救能力和送往医疗机构的抢救能力,确保病人能够得到专业的治疗。

尊重病人意愿原则:在不影响病情和治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病人或其家属的合理要求,将其送往指定的医院。

但这一原则需与就近、就急和满足专业需要原则相协调。

二、具体操作即时发车:接警后必须做到即时发车,必要时宁可空车返回也要发车。

这体现了急救服务的分秒必争,确保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

充分沟通:调度员在接警时,应详细询问病人的病情、所在地址等信息,并向病人或其家属说明急救服务的流程和可能遇到的情况。

在送往哪家医院的问题上,医生还会跟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意见。

科学调度:在灾害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调度员应按照统一指挥调度、综合协调派车的原则进行调度。

这要求调度员具备全局观念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急救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三、其他注意事项不承诺时间:由于急救救护车在执行任务时受到交通路况、自然灾害等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调度员不应承诺急救救护车到达病人地址或医疗机构的具体时间。

提高派车有效率:调度员必须随时掌握急救车的位置,要求出诊人员在完成任务后立即报告救护车已返回或已在返回途中,以保证在附近有病人时能够迅速调派车辆。

提升综合素质:医疗急救调度员需要从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入手,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院前急救工作情况,实现准确把握指挥调度原则的目标。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质量管理分析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质量管理分析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质量管理分析院前急救指挥调度是急救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急救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对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对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式。

一、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质量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目标的管理方法。

在医疗领域,质量管理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性和效率,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作为医疗服务中的一个环节,也需要遵循质量管理的理念,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二、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存在的问题1. 信息不准确:院前急救指挥调度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患者的信息,并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指挥和调度。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来源不确定、信息传递不及时等原因,存在大量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影响了急救救援的效率和及时性。

2. 资源调配不合理:急救资源有限,需要合理调配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但是在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中,存在资源调配不合理的情况,比如同一时间段内出现多起急救事件,导致急救资源无法有效调配,延误了救援时间。

3. 人员技能不足:院前急救指挥调度需要具备丰富的医疗知识和临床经验,但是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存在人员技能不足的情况,导致指挥调度不够果断、不够准确,影响了急救救援的效果。

三、改进的方式1. 加强信息采集和传递: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急救信息的采集和传递,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急救指挥调度人员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患者信息。

也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比如手机、无线通讯等手段,加速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2. 推行资源共享机制:为了解决资源调配不合理的问题,可以建立跨机构的资源共享机制,将急救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确保在不同急救事件中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

也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对资源需求进行精准预测,从而优化资源调配过程。

3. 提升人员培训水平: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医疗知识和技能水平。

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实际工作指南

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实际工作指南
C 型:防护监护型。 为救治、监护和转运传染性病人装备的救 护车。
D 型:特殊用途型。 为特殊用途设计和装备的救护车如急救 指挥车等。
因 此 ,医 疗 急 救 调 度 员 要 根 据 以 下 原 则 指 挥 调 度 急 救 救 护 车 。 ①急危重症病人必须优先调派 B 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 ②在 A 型(普通型)急救车呼叫 B 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驰 援时,不受地域和距离限制。 ③轻症病人的救治和非急危重症病人的单纯转运任务只派 A 型(普通型)急救车。 ④“发热待查”或传染病患者,应派 C 型(防护监护型)急救车。 ⑤急救站或急救分中心仅有 A 型(普通型)急救车时,应按 就能力的原则派车。 ⑥如 果 120 指 挥调 度 系 统的 急 救 救护 车 ,不 是 按 照 《中 华 人 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 WS/T292-2008》分类配置的 ,只配 置了 B 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时,医疗急救调度员此时不要根 据运载病人的不同病症而区分使用不同的急救救护车车辆型式, 全部使用 B 型(抢救监护型 )急救车[2]。 4 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 ①要把患者送到哪一家医院,要综合考虑现场情况以及病人 的病情,根据病人的病情由急救医务人员来做出[3]。 有些患者的病 情很严重,但就近的医院难以处理,根据出诊医生的判断,会立即 送到上一级医院。 ②在送到哪家医院的问题上,医生还是会跟患者及家属充分 沟通 ,考 虑 患者 及 家 属的 意 见[4]。 ③医 疗 急 救 合 同 关 系 在 “120”急 救 电 话 在 被 患 者 及 其 家 属 拨 打求救后便形成。 双方虽然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但急救医疗行为 是一个最高效利用急救资源和科学统筹分配的服务大局的问题, 同时还是单纯的民事行为。 一般人的心理,水平高的三甲医院在 患者被给予自主选择医院的权利后,都将会被选择,而一些具有 急救资质的医院,可能会导致急救资源闲置,甚至沦为纯粹的“救

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工作制度

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工作制度

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工作制度一、制度1、各急救站必须服从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

2、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接诊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3、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突发事件及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4、所有120联网值班通讯设备、手机必须24小时通畅。

司机上车执行任务时,必须启动GPS系统,打开车载设备,并随时检查车载的通话情况,确保急救指挥畅通无阻。

5、各急救站要严格执行急诊首诊负责制。

必须确保院前急救设备齐全完好,人员到位,保证接到120指令后3分钟内出车。

6、当遇到群体性伤亡、中毒等重大突发事件时,先遣的第一梯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并随时搜集现场伤亡情况向指挥中心汇报。

第一梯队的指挥由所在地急救站医生担任,并负责检伤分类;第二梯队到达后,由院前急救的领导接任现场指挥;当卫健委领导达到现场后,接替指挥权。

现场指挥负责与市级领导联系、汇报工作、接受指令、协调与各救援部门之间的关系。

7、要严格实行就近、就地抢救的原则。

急、危、重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时不得转院;首诊医院因病床、设备和技术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而病情又允许的患者,由首诊医院医务科负责与转往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报指挥中心发派车单,双方医护人员必须进行病情交接。

8、各急救站急救指令任务执行完毕后,要将出车情况、患者病情及抢救经过如实详细记录并正确填写电子病历反馈给市120急救指挥中心。

9、市卫健委、急救指挥中心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各级急救网络负责人参加急救指挥调度协调工作会议,通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书面材料上报市卫健委。

二、监督检查1、各急救站要加强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及重症监护室的建设,要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充实技术骨干,配备必须的抢救设备,提高应急能力。

2、各急救站必须建立健全急诊急救规章制度,制定急诊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

3、各医院对违反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推诿患者等违规人员要坚决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

规范院前急救管理工作方案

规范院前急救管理工作方案

规范院前急救管理工作方案篇一:福建省规范院前急救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福建省规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XX-20XX年)为贯彻落实《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行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规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方案(20XX-20XX年)》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以下简称急救网络医院)。

二、实施时间20XX-20XX年。

三、主要内容(一)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活动内容1. 加强建设,严格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设置。

(1)将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纳入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定急救网络医院,并将名单向社会公告。

(2)急救中心(站)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设置、审批和登记。

(3)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设置急救中心(站)和配置救护车,省及设区市设立急救中心,设区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未覆盖的县(市)依托县级医院或独立设置一个县级急救中心(站);救护车的配置达到《福建省救护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要求。

(4)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使用急救中心(站)名称开展院前医疗急救。

医疗机构内不得擅自使用急救中心名称。

2. 多措并举,推动院前医疗急救发展。

(1)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专业人员在技术职务评审、考核、聘任、待遇等方面有倾斜政策,保证院前医疗急救队伍稳定。

(2)积极协调物价部门,院前医疗急救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医疗服务整体水平相适应,并建立相应调整机制。

(3)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

(4)按照有关规定,根据辖区内人口数量、地域范围、经济条件等,加强急救中心(站)的应急储备。

(5)建立规范的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的有效衔接流程,病人送达医院后,医院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接受病人。

院前急救管理规定

院前急救管理规定

院前急救管理规定院前急救管理规定是什么样的形式,具体的内容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院前急救方面的管理规定,供大家参考。

院前急救管理规定一、院前医疗急救的服务范围《条例》界定了院前医疗急救、急危重伤病员的概念,明确了院前医疗急救的工作范围,尽可能避免乱拨“120”电话,滥用急救资源,提高急救资源的使用效率。

院内转诊、恢复期转运等活动,不属于院前医疗急救的服务范围。

《条例》第3条指出,“院前医疗急救,是指‘120’急救医院在市医疗急救指挥机构统一指挥调度下,对急、危、重伤病员在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急、危、重伤病员,是指其症状、体征、疾病符合国家规定的急危重伤病标准,若不及时救治,病情可能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伤病员。

”二、每四万人配备至少一辆“120”急救车辆《条例》规定,“120”急救车辆,按人口数量配置,统一车辆标志,统一安装卫星定位、车载视频等。

“120”急救车辆专车专用,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不得用于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鼓励医疗机构配备其它服务车辆,满足转诊、出院等特殊服务。

急救车辆驾驶员具有准驾车型两年以上驾驶经历,具备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熟悉服务区域交通路线,并通过淄博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岗前培训和考核。

“120”急救车辆使用年限超过八年或者行驶里程超过四十万公里。

应当及时更新。

三、接听后一分钟发出指令四分钟派出车辆对于“120”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条例》对指挥调度人员接听电话、派出车辆、到达现场等服务环节的时间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要求接听完呼救信息后一分钟内向“120”急救医院发出调度指令,“120”急救医院应当在接到调度指令后四分钟内派出急救车辆。

第23条规定:“指挥调度人员接到呼救信息后,应当按照是否为急、危、重伤病员进行分类和信息登记,按照就急、就近的原则,在接听完呼救信息后一分钟内向‘120’急救医院发出调度指令,并根据具体情况对伤病员或者现场其他人员给予必要的急救指导。

急救调度指挥管理规范

急救调度指挥管理规范

急救调度指挥管理规范“120”指挥通讯工作管理制度一、调度人员值班制度1.调度人员应提前10分钟接班, 着装整洁, 挂牌和穿工作服上岗。

2.调度室实行24小时值班负责制度,热忱、迅速、精确、及时做好调度工作。

3.忠于职守, 坚守岗位, 工作时间不会客或干其他个人私事, 服务使用规范用语。

4.精确理解掌握各急救站点医务人员、驾驶员和车辆状况, 掌握呼救者旳病情,在急救半径内派车, 做好记录。

5.接到呼救电话信息后, 迅速判断病情, 及时向急救分站下达出车指令, 督促立即出车。

在救护车抵达现场前, 指导病人家眷采用对应旳自救措施。

6.发出指令后, 督促急救和驾驶员旳应急反应时间, 进行全程跟踪,对不符合规定者, 做好书面登记, 定期向急救科、车管科和各急救站点反馈, 以利改善。

7、碰到重大灾害事故呼救时, 迅速指派半径内急救力量投入急救, 并及时向中心领导或总值班汇报, 联络市急救网络医院做好收治病人旳准备, 随时与现场保持信息沟通, 状况然后精确向急救中心领导汇报。

8、碰到急救高峰或接到危、急、重症求救电话且派车困难或无车可派时, 应耐心向求救者解释, 防止发生争执与纠纷, 并做好记录, 迅速反馈状况。

9、负责通信设备管理、保养, 通讯设备发生故障, 应立即汇报通信科及时处理,以保证通信系统敏捷有效。

10、认真做好多种记录, 书写规范、精确、清晰。

项目填写要完整, 对旳无误。

11.严格遵守急救中心有关规章制度, 爱岗敬业, 努力钻研技术, 提高调度精确率, 防止跑空、减少回车。

12、对旳使用调度通信设备, 严禁谈论与急救工作无关事宜。

二、调度人员交接班制度1.交班前必须认真检查调度总台、电脑及多种电键开关及无线电对讲机使用状况, 有异常及时调整或报修。

2.多种记录本、用品、椅子放置整洁, 调度台面和调度室地面保持整洁3.检查查对各急救分站值班车辆动态状况, 对急救分站值班车辆旳出车状况必须与接班人员详实交待清晰。

指挥中心调度规章制度

指挥中心调度规章制度

指挥中心调度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指挥中心对急救救援工作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指挥中心是医疗急救救援工作的核心机构,是统一指挥、协调各相关单位及人员参与急救救援工作的重要平台。

第三条指挥中心调度员是指挥中心的重要岗位人员,负责接听急救电话、统一调度资源、协调救援工作等任务。

第二章指挥中心调度员的素质要求第四条指挥中心调度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有相关医疗知识和急救技能,能够熟练操作调度系统和通讯设备。

第五条指挥中心调度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能够快速、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保持冷静,确保急救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指挥中心调度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协调各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紧密配合,做到信息畅通、协作高效。

第三章指挥中心调度员的工作流程第七条接听急救电话:指挥中心调度员接听到急救电话后,应迅速核实事发地点、情况和联系方式,记录相关信息并做出初步判断。

第八条资源调度:根据急救电话提供的信息,指挥中心调度员应迅速调度附近的救援资源,派出救护车和急救人员前往事发地点。

第九条协调指挥:指挥中心调度员应与现场指挥员和其他相关单位进行有效沟通,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第四章指挥中心调度员的日常管理第十条值班制度:指挥中心调度员应按照值班表轮班上岗,确保24小时不间断的指挥中心调度服务。

第十一条交接班制度:指挥中心调度员在交接班时,应认真记录当班情况、未处理事项和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并与接班人员进行详细交接。

第十二条岗前培训:指挥中心调度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岗前培训和复习培训,提高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章处罚和奖励制度第十三条对于违反规章制度、工作不认真负责或给急救救援工作带来损失的指挥中心调度员,将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或开除等。

第十四条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表现突出的指挥中心调度员,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包括物质奖励、荣誉奖励或晋升等。

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实际工作指南

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实际工作指南

中国卫生产业C O M M UNI T Y -L E V E LHE A L T H S E R V I C E基层卫生服务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急救中心的指挥调度的工作原则即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

下面针对这一原则,简要概述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实际工作指南。

1“就近”的原则“就近”一般指病人所在地至急救站距离半径为5km 及行程为8km 左右。

①“就急”和“满足专业需要”都要遵守“就近”的原则。

②如果病人附近有急救救护车,应当立即调派。

③如果附近没有急救救护车可以选择稍远一些的,当然要向呼救者说明情况。

2“就急”的原则“就急”指对急危重病人快速转送,并要求转送到具有相应救治能力的医院或专科医院。

①考虑“病情”,对急危重症患者必须优先派车。

②初步掌握急危重症病情和地址就可以立即派车。

③如急危重症和轻症病人同时呼救,先为急危重症病人派车。

④如急危重症病人附近没有急救救护车,根据实际情况,可立即调整距离最近的执行任务的急救救护车进行驰援。

⑤如急危重症病人附近有正在执行任务的急救救护车,能够转运的予以转运,不能转运的进行现场救治,再派急救单元进行支援。

⑥完成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派车过程后应立即报告调度组长,必要时报告值班领导。

3“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就是将病人转送到有救治相应病种能力的医院。

(1)派车时必须考虑急救单元的抢救能力和送往医疗机构的抢救能力。

(2)如果120指挥调度系统的急救救护车,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WS/T292-2008》[1]分类配置的,要根据运载病人的不同病症而区分使用不同的急救救护车车辆型式。

A 型:普通型。

为基础处理、观察和转运轻症病人而设计和装备的急救救护车。

B 型:抢救监护型。

为救治、监护和转运急危重症病人而设计和装备的急救救护车。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技巧与注意事项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技巧与注意事项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技巧与注意事项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病危、病重、病急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通过对患者提供特殊的医疗服务,使病危、病重、病急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在院前急救中,如果急救人员缺乏对急救操作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掌握,不但无法及时对患者进行急救,甚至可能耽误患者的最佳急救时间,所以加强对急救人员进行院前急救操作流程技巧和注意事项的培训,就能够避免急救人员在急救中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有利于对患者的救护。

一、院前急救操作流程技巧(1)现场呼救与自救当患者突然发生病危、病重、病急的情况后,第一个发现者是患者自己,所以患者在发病时需要尽可能的发出求救信息,让其他人听到自己的求救,如果有可能,需尽量采取自救措施。

当家人或者行人发现患者后,应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询问并检查患者的病情,如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当发生大型灾害事故时,灾害现场受伤患者较多时,患者在呼救的同时,还要做好自救准备,呼救周围的人给予自己帮助,并对专业院前急救单位进行呼救。

(2)急救信息的接收与传递当院前急救单位接到急救报警后,应当及时对事件位置、伤情、人数、联系方式等进行确认,并按照就近、救急、就能力的原则将急救信息传达给对应的急救分站,派遣距离急救信息最近的分站进行急救处理。

接到出诊指令后,急救分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急救资源调度,确保分站可以随时随地派遣急救人员前往救护位置。

(3)急救分站的出发阶段急救分站提前做好对应的急救准备工作,可以实现快速出动,及时到达现场并救治患者的目的。

由于急救患者的病情属于突发状况,所以为了尽可能的节约时间,急救人员需要在闲余时间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当接到急救信息时,根据急救病情采取对应的急救行动。

(4)抵达急救现场阶段为了尽快抵达现场对患者进行急救,在路程的选择中,需要选择路径最近、移动速度快、安全、方便的道路,有利于快速抵达现场,实现对患者的急救处理,同时发出急救信号的人员,要清楚地定位现场位置,避免急救人员因错误地址而耽误对患者的救治。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管理办法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管理办法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管理,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院前急救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的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工作,包括医疗机构急救指挥中心、联动单位急救指挥调度室等。

第三条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工作应当依法实施,遵循科学、公正、高效的原则,并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四条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工作应当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医疗机构急救指挥中心应当依法具备急救指挥调度的条件和设备,并配备具备相应资质的急救指挥调度员。

第六条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工作应当加强与公安、交通管理、消防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维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急救指挥中心的职责和义务第七条医疗机构急救指挥中心是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的核心机构,具有以下职责和义务:(一)及时响应报警,对急救请求进行调度指挥;(二)根据危急程度和就近原则,合理调派急救资源;(三)对急需转运及时协调安排医疗运输;(四)发现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提出改进建议;(五)维护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医疗机构急救指挥中心应当配备急救设备和必要的软硬件设施,保障调度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九条急救指挥调度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医疗知识和紧急事故处理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急救情况并熟练操作调度系统。

第十条医疗机构急救指挥中心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急救指挥调度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调度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第十一条医疗机构急救指挥中心应当建立和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的工作流程和规范。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急救指挥中心应当配备先进的调度系统,确保调度工作的高效且准确。

第十三条调度员在接到急救请求后,应当第一时间核实报警信息,并通过调度系统准确定位病患所在位置。

第十四条调度员应当根据现场情况和病情危急程度,科学决策,合理调度急救资源。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

本办法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相应机构和人员在医疗机构外,对急、危、重伤病员现场实施紧急必要救护和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的过程。

第三条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是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院前医疗急救遵循统一受理、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及时救治、规范操作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机构设置第五条院前医疗急救以急救中心(站)为主体,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置急救网络医院,承担相应区域院前医疗急救任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布局、医院专科情况等指定急救中心(站)承担相应区域院前医疗急救任务;根据需要,将符合条件的医院纳入急救网络,承担相应区域院前医疗急救任务。

第六条急救中心(站)、急救网络医院按照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划定的服务区域范围开展工作,由调度机构统一调度指挥。

急救中心(站)、急救网络医院和调度机构之间应当建立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机制。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的建设,保证其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的急诊急救能力和专科建设,提高其综合急救、转运和危重症救治能力。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区域人口每X万人口配置X辆救护车,并根据区域地理特点、人口分布和交通状况等因素,适当增加或者减少配置数量,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急救需求相适应的院前医疗急救保障体系。

提升院前急救调度质控管理质量的办法及措施分析

提升院前急救调度质控管理质量的办法及措施分析

提升院前急救调度质控管理质量的办法及措施分析摘要:院前急救调度是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内容,其负责将急救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急救单元,让其以最快速度赶到患者身边进行院前抢救工作,并保证患者安全到医院就诊。

可以说,院前急救调度管理的质量关系着急救资源的调度,关系着院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提升院前急救调度质控管理质量,本文对院前急救调度质控管理的相关办法及措施展开了深入探究,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前言院前急救调度工作主要在120调度指挥中心完成,这一指挥平台是120呼救中心、受理中心、调度中心、指挥中心和信息中心,其需要对急救力量进行统一的指挥调度,有条不紊地进行院前急救工作,让患者在急救现场得到正确及时的救治,挽救其生命,降低后遗症。

因此,提高院前急救的质控管理质量,提升院前急救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

一、院前急救调度质控管理及其重要性分析院前急救调度是120调度指挥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受理、调度、指挥120呼救,是院前急救工作的中枢和窗口。

做好院前急救调度质控管理,目的是及时准确高效的调度急救资源,缩短急救呼叫反应时间,提高120调度指挥中心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目前,我国各地的医院急救调度机构不断在引入新的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来辅助院前急救调度工作,为医院院前急救调度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还少不了统一、标准的急救调度管理规范,保证医院院前急救调度工作质量及安全。

二、提升院前急救调度质控管理质量的办法及措施列举(1)人员管理急救人员是急救基础配备,急救调度首先就是要进行急救人员的调度。

院前急救过程中,若存在急救人员不固定,经常轮岗调度,人员缺少配合,急救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将会严重影响到院前急救的质量与效率。

对此应加强在急救人员方面的财务投入,配备齐全各级院前急救人员,并根据急救患者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员配备排班以及运送。

例如在急救出车高峰期18:00~24:00增设急救加强班,在外伤发病率较高的时段、区域配备更多的青壮男性急救人员等等,进而保证院前急救人员配备、排班以及运送。

院前急救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院前急救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3
8 . 弃婴的处理
• 院前急救中遇到弃婴时,无论有无躯体疾病,均 要将其接送到医院,予以认真检查(包括相关的辅 助检查),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则给予积极救治, 如无躯体疾病则按有关程序妥善处理。我院急诊 科对弃婴的处理程序是:有躯体疾病的弃婴收入 院专科救治→无躯体疾病的弃婴和病愈后的弃婴、 通知医院保卫科给弃婴照相→护理管理人员到防 保科领取体检表由儿科医生给弃婴体检→由医院 保卫科负责将弃婴送往社会福利院。
6.流浪精神病和(或) 疑诊精神病患者的处理
• 在精神病思者中,狂躁类型的患者有时不仅伤害 他人,还有自残行分,并会妨碍社会公共安全。 因此,在院前急救中,遇到流浪的精神病和(或) 疑诊精神病患者,应及时将其接送到医院。我院 急诊科对流浪疑诊精神病患者处理程序是:首无 对患者予以对症处理→病情稳定后行有关辅助检 查(如胸片、颅脑CT等)→排除躯体疾病→将患 者送到精神卫生科进行精神鉴定→疑诊或诊断为 精神病→开财务记账单后用救护车再将患者送到 市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其费用由政府财政支 付)。对家属的精神病患者,在给予对症处理病 情稳定后,直接送市精神病医院治疗。
9
5.危险环境出诊救护问题
• 危险环境是指一切有可能危及出诊医护人员人身 安全的出诊场所,较为常见的有火灾现场、爆炸 现场、有害气体和化学品泄漏现场、烈性传染病 或不明原因疫情现场和对峙中的暴力犯罪现场等。 面对此类情况,院前急救人员除注意安全防范和 技术防范外,最重要的是救护车要驶停至合适位 置。对火灾现场、爆炸现场、有害气体和化学品 泄漏现场等,应参照风向来停靠救护车,这些情 况下,救护车应停靠在上风方向。同时,院前急 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及时与现场指挥部有 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动态向“120”报告现场人员 伤亡情况,没有“120”和(或)现场指挥部的允许。 10 不得离开。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急救站管理制度1.急救站实行站主任负责制,对急救医疗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等全面负责。

2.急救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3.值班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劳动纪律,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出现脱岗现象。

4.上班要做好出车准备,待命期间坚守工作岗位,不离站外出。

5.遵守电话、电台、车载系统的使用规定,使之时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值班人员负责随时接受并记录调度指令,严格服从调度安排,做到令行禁止,接到调度指令后按规定时间迅速出车。

7.值班人员在接受指令后出发,完成任务返回急救站,15分钟内由医师按规定内容向指挥中心报告急救情况。

8.救护车辆未经中心领导批准,一律不得挪作他用;行政用车必须经医院院长批准,上报中心领导同意并备案;社会保障用车由急救中心统一调度、安排。

9.出车人员对待患者及家属要文明礼貌,廉洁正派,热情服务。

10.司机行车要坚持安全第一,安全与速度相统一的原则,遵守交通规则。

11.护士负责抢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的应用、补充和维护,并遵守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药品、物品、氧气等当班使用当班补充,仪器设备保持性能良好。

12.司机负责救护车的使用、维护和保洁、消毒。

13.各种物品的管理要负责到人,保持室内整洁,保持室外的环境卫生。

急救站工作制度1.急救站实行站主任负责制度,对急救医疗管理、人员管理、救护车管理等全面负责。

医护人员应及时配合指挥中心做好急救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卜报工作。

2.值班人员要做好出车准备,应了解救护车的状态,做好交接班,以免出现接受任务后不能出车的情况。

3.确保受理终端电脑、对讲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遵守电话及电台的使用规定。

非急救业务不得使用终端电脑及对讲机,以免病毒人侵及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4.值班护士负责接受调度指令,严格服从调度安排,做到令行禁止。

及时接收调度指令,接到调度指令后按规定时间内出车。

5.出车时立即打开对讲机,随时与120指挥中心联系。

在使用对讲机时必须做到文明用语,与急救无关的事宜不准使用对讲机。

急救站调度员职责

 急救站调度员职责

急救站调度员职责正文第一篇:急救站调度员职责急救站调度员职责1、严格遵守急救网络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12021大厅的指挥调度;2、在急诊站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认真工作,坚守岗位,对中心的派诊指令要认真、快速、准确受理,同时出具派车单;3、调度时态度热情,用语规范。

根据派车单内容要求及时指派出诊人员及出诊车辆,交待病情、接车地点及特殊要求;4、遇有重大灾害事故的抢救指令,立即向急救站相关领导报告,在中心的指挥下组织力量进行医疗抢救;5、每一次急救出诊均要及时回填患者院前急救病历及院前收费;6、熟练操作急救站所使用的通讯器材,保证设备安全、畅通,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7、如实做好各项工作的统计,做好日报、月报工作,上报及时准确;8、掌握本站所有急救人员及急救车辆的排班及出行动态;9、动态掌握本院可容纳急救病人的床位数及手术床位数;10、熟悉本单位与院前急救工作有关部门和领导及参与人员的联系方式。

第二篇:急救站长职责急救站长职责1、在急救中心和主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急救站的医疗、教学、护理及行政管理工作,负责急救站参与的院前救治、医疗保障等工作的实施与管理。

2、制定本站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根据本站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并不断完善各类医疗救治预案。

3、负责领导、组织、检查急救伤(病)员的诊治和急、危、重、疑难伤(病)员的会诊和抢救工作。

遇有大批伤(病)员时,及时上报,亲临一线,迅速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4、经常督促检查医务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医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贯彻执行的情况,定期召开急救站工作会议,组织开展疑难病历讨论会,协调各种关系,对管理中发现、回馈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整顿急救秩序,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5、制定急救站医务人员培训计划,并负责督导各类人员的技术考核实施;组织全站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并及时总结,推广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中的细节管理
山东淄博市120指挥中心张瑜时孝中王雷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院前急救细节管理是基于信息网络化手段对120急救网络实行的总体化和过程化的细节管理。

由于院前急救任务存在着高度不确定性,加强网络运行中的细节管理,对于提高急救网络运行效益和质量,避免急救任务出现环节差错导致出现医疗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淄博120运行实践,把急救网络运行细节管理分为总体化管理标准和过程化管理标准。

总体化管理标准包括:“五统一”即统一号码、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标识、统一着装。

“三及时”即及时接警,及时出车,及时抢救。

“全天候”即24h待命;过程化管理标准包括:指令发送“三原则”,即就近急救、医院能力、病人意愿。

动态过程“六确认”:即确认急救站接到指令、确认急救车及时出车、确认急救车到达现场、确认急救车返回医院、确认急救车恢复待命、确认急救资料维护好。

总体化管理和过程化管理两个方面的细节管理在急救网络建设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急救网络建设管理的互为因果的重要方面。

在急救网络建设管理中具有普遍性。

本文对落实细节管理的具体内容提出了探讨,在总体化管理标准方面,细化了“五统一”、“三及时”、“全天候”的标准,进一步丰富了急救网络总体运行中管理规范的内容;在过程化管理方面,对指令发送“三原则”,出诊过程“六确认”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急救任务特点,对每个环节进行了客观的界定。

院前急救是现代医学一个新的重要分支,院前急救是指接到求救报警信息后迅速把急救措施送到伤病人身边的救治。

其发展应遵循现代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

新的医学课题提出了新观念、新要求、新标准,面临新问题和新情况,对我们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基础重于应急,细节决定成败,如何做好院前急救调度工作,细节管理至关重要。

1、细节管理中的技术保障
我中心自2001年4月开通120急救网络,确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以120为标志、以医院为依托的淄博网络化急救模式。

2008年融资270万元升级了新的120指挥调度系统。

新120指挥调度在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现由10个子系统组成,即:数字交换机子系统、接处警子系统、大屏幕显示子系统、救护车GPS卫星定位子系统、急救车停车位固定视频子系统、全程信息化管理子系统、UPS不间断电源子系统、数字录音子系统、电子地图子系统、急救分站(点)子系统等,具有宽带通信、GPS定位显示、数字录音、实时监控等功能。

按照急救效能建设的基本要求,实现了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急救网络化。

2、细节管理的标准化
细节管理的标准化是指为了确保急救网络队伍在急救任务的时效性,对急救网络运行特别是急救任务的每个环节进行的必要的规范。

多年来,淄博120急救网络结合运行实践,进
行了必要的总结,归纳起来,细节管理标准化主要表现在总体化管理和过程化管理两个方面:
2、1总体化管理标准包括“五统一”、“三及时”、“全天候”。

“五统一”即统一号码、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标识、统一着装。

“三及时”即及时接警,及时出车,及时抢救。

“全天候”即24h待命。

2、2过程化管理标准:指令发送“三原则”,即就近急救、医院能力、患者意愿。

动态过程“六确认”:即确认急救站接到指令、确认急救车及时出车、确认急救车到达现场、确认急救车返回医院、确认急救车恢复待命、确认病患资料汇集好。

3细节管理的具体落实
院前急救细节管理是关系急救效能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急救效能的提升和医疗应急能力的生成。

据了解,不少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医疗纠纷都是因为细节管理不到位。

为确保院前急救工作的时效性,避免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医疗纠纷,提高急救网络运行质量,必须认真专业务实地做好细节管理。

3、1总体化管理“五统一”、“三及时”、“全天候”涵盖了网络建设的方方面面,是确保网络运行优质、高效运行的关键。

3、1、1“五统一”:做到接警号码统一使用120专线,杜绝医院私设电话等狭隘利益行为;急救任务统一由指挥中心调度平台指挥,达到整合资源,运转高效的目的;在遇有重大急救任务时,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人员、车辆、装备等急救资源,确保急救任务组织有力、有序、有效;对车辆、警笛、急救站外观等标识进行统一设计、统一管理,形成品牌效应;统一急救人员的服装,有利于提高协同作战能力,防止在重大急救中秩序混乱。

3、1、2三及时:做到铃声两响内接入急救信息,根据三原则确定出车单位及具体要求,发出派车命令;急救站在接到派车指令的1分钟内人员车辆器械到位并立即出诊;到达现场后,根据伤患现场情况立即采取以基础生命支持为主的措施,对转运伤员入院中实施途中监护。

3、1、3全天候:时刻保持必要的应急能力。

包括人员、装备、器械,以及适应突发性危急重伤病人的技术力量等。

3、2过程化管理120报警信息由数字程控交换机传输到计算的信息系统中,系统振铃2声内接入并自动弹出受理界面,受理员通过与报警人交流边听边打,向系统录入呼救主诉和候车地址,通过受理系统及急救车位固定视频系统监控急救站车辆状态。

3、2、1指令发送对进入系统的信息严格按照“就近急救、医院能力、病人意愿”原则发送派出指令是避免出现重大失误的基础环节。

(1)就近急救: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伤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就近派出急救车辆,使急救措施及时到位。

(2)医院能力: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涉及人员众多,伤病情况严重时,为确保对症施治,派出专业水平较高的医院,或协调就近车辆转往综合实力较强
的医院。

(3)病人意愿:伤病人或联系人明确提出就诊医院的,按病患意愿调派出车辆。

3、2、2出诊全程监控,确保“六确认”院前急救管理具有明显的信息管理特征,从指挥中心角度来看,其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消除任务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由于急救任务的动态性,调度员派发出车指令后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依次完成“六确认”。

(1)确认急救站接到指令:通过受理席查看急救站收到出车单的确认信息,如无确认信息立即电话通知。

(2)确认急救车及时出车:通过急救车位的固定视频查看急救车的出车情况,并在三分钟内电话联系急救站确认是否出车。

(3)确认急救车到达现场: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对每一次出车进行全程监控,根据熟知的地理知识不断追踪现场信息,向途中的急救人员提供最佳的行车线路,及时与出诊人员或病人家属联系,确认急救车是否到达现场。

(4)确认急救车返回医院: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及急救车位的固定视频进行监控。

(5)确认急救车恢复待命:通过急救车车位固定视频和受理席的车辆状态,显示确认急救站执行任务后是否将车辆恢复待命。

(6)确认急救资料维护好:出车任务完成后督促急救站及时、准确的维护病患资料并实时保存在系统中。

打造120急救服务品牌,是120人的不懈追求。

提高社会满意率,避免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是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职责。

要加强考核,进行案例分析,落实首接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专业、务实的作风、科学严谨、扎扎实实地做好环节细节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