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

第十二讲化险为夷,化危为机——危机管理

觉察不到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

2003年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把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惶惑中夺走了一个个宝贵的生命,打乱了我们生活的秩序,也颠覆了太平盛世的宁静。危机过后的今天,人们似乎已不愿再多提它,毕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承受苦难。如今,与许多护士提起“危机”一词,竟然是一脸的茫然,甚至有护理部主任也以为危机管理就是抢救危重病人的管理。难道,危机真的离我们远去?其实,危机无处不在。自古以来,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机遇。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者无畏”,觉察不到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为了获得战胜苦难的法宝,找到应对危机的路径,我们不得不和您一起——走进危机。

在医院环境中,随时可能发生危机事件,因此护理部主任应具备一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忽略风险问题存在、缺乏危机意识、缺乏有效沟通能力是引发危机事件扩大的主要因素。应对危机、化险为夷,有效预防已经成为组织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你是“危险”与“机遇”的组合——认识危机

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确切而全面地对危机下个定义,但因为危机事件的发生千变万化,很难一言以蔽之。据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其幕僚和汉学家的指点之下,对中文的“危机”做了西方化的解释,颇具哲理。他说,汉语中的“危机”有两层意思组成:前一字表示“危险”,后一字表示“机遇”。这一说法在危机研究

领域非常盛行。是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你辩证地表达出危机的内涵:危机,你是“危险”与“机遇”的组合,你是“危难”与“机会”的碰撞,你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

(一)相关概念

1.什么是危机危机是指因不可抗力或突然袭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公共事件、社会安全及战争或其他极端行为所引发的各类事件,给社会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带来极大威胁,给公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害,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加以应对。危机可以指在个体自身发生的突发事件,如疾病、车祸等意外事件等,也包括社会突发事件,包括自然危机事件,如洪水、地震等,及非自然性危机事件,如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等。由于对危机的理解、认识、分析的角度不同,对危机内涵的理解也多种多样。

2.危机与风险危机是一种未曾意料而且已发生的突发事件。这种事件具有意外性、威胁性、紧急性和阶段性特点。风险则指事件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是指特定条件下某种事件可能发生及其后果与预期后果之间的差异,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

风险是危机的诱因,是危机发生的前提,它本身并不具有危害性,只有风险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它就可能成为危机引发的原因。因此,如果风险持续存在并不断积累,如同海底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若没有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导致危机发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充分说明了持续的风险存在是危机发生的前提,只有将风险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从根源上避免危机的发生。反之,风险越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危机发生前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必要的、可观测的征兆,虽然有时这些征兆可能是比较隐讳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征兆进行准确地观测和识别,提前采取措施,可以将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就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这也是最主动、最积极的危机管理。可见危机是一系列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事件,这些事件具有不断升级、迅速展开的危险特点,因此,管理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问内做出快速反应和判断,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及行动调节,以维持组织正常活动。

一个组织若对各种风险熟视无睹,或对于已经认识到的各种风险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风险就有可能转化为危机,造成危机的爆发。记住这句话:“今天的风险就是明天的危机”。

3.危机的类型从不同角度可将危机分为不同类型。

(1)按危机事件的来源分类:可以将危机划分成:内部危机和外部危机。外部危机:外部危机是由组织外部原因导致的,对组织活动和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的危机,如政治危机、社会危机、经济危机、自然危机、产业和科技进步危机等。内部危机:由组织内部原因而引发的危机,对组织的日常运营和经营产生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危机。如组织的战略发展、人才、财务危机及组织安全及形象、信誉危机等。

(2)按危机事件的起因分类:从起因上可以将危机事件分为人为的危机事件和非人为的危机事件,前者如医闹骚乱、重大事故、恐怖袭击等,后者如流行病、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3)按危机事件的可预知程度分类:从发生之前人们对危机事件的预知程度方面,可分为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危机事件(如灾害性天气)和难以预测的危机事件(如恐怖袭击、医疗事故等)。

(4)按危机事件的可避免性分类:从其发生的必然性方面,可以分为有避免可能的危机事件(主要指人为的危机事件,如一些重大责任事故、群体性过激行为等)和无法避免的危机事件(主要指非人为的突发事件,如地质灾害、医疗意外事件等)。

(5)按危机事件的复杂程度分类根据危机事件形成的冲击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单一型的危机事件和复合型的危机事件。前者指某一危机事件的影响局限于事件本身,没有引起继发性的危机事件;后者指由于其涟漪效应又引发了新的危机事件,如医疗事故后又引发医闹和媒体曝光。

(6)按危机事件发生的具体领域分类:按照危机事件发生的具体领域分类,可以将其划分为许多类型。如政治危机事件,经济危机事件,自然灾害危机事件,事故型危机事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群体冲突危机事件,环境生态危机事件。这种分类方法没有强调危机事件某个特定方面的性质,但具有比较直观、具体的优点,所以常被用到。

(二)危机的特征

1.危机的突发性与紧迫性

(1)危机的突发性:危机的突发性是指危机发生极具不确定性和未曾意料

的特点。这种不确定性包括:危机状态的不确定、影响的不确定、反应的不确定等。由于危机突然发生,极易导致日常工作计划被打乱,工作人员慌张,以致其判断能力混乱等。因此,危机对管理者应变能力和应对措施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考验。

(2)危机的紧迫性:危机的紧迫性是指危机发生之际供决策者反应的时间十分有限。危机事件进展迅速,决策者往往因时间的压力、信息不足,难以对危机情境作出及时、适当的判断,因而影响决策质量。研究显示:90%的危机会在发生2~6小时通过媒介扩散,48~72小时之内达到极点。因此,必须建立相应危机管理机制来应对危机事件方式的突发性和紧迫性,在危机发生2小时内,应有相应的对策来应对媒体的报道,在事件发生48小时以内,应准备好对最坏情况的应对提纲和行动安排计划。

2.危机的危害性与机遇性危机发生常呈现双重性特征,即危机的危害性和机遇性。“危机”一词有两层意思:危表示“危险”,机表示“机遇”,因此,危机表示危险与机遇同在。中国的一句古语:“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恰恰点破了危机的双重性。危机的危害性是指危机对组织之价值或目标造成威胁;另外,危机在瞬间发生,给组织和个体带来很大程度的混乱和损失,极易造成决策失误,带来更大的危害。危机的危害性程度根据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价值情况而定,也与决策者对危机的认知有关。

危机的机遇性则指危机在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孕育着机遇。组织在应对危机管理时,发现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缺陷,及时有效克服弱点,避免更大危机的爆发;若处理得当,还可使组织化险为夷,甚至发现新的机遇。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危机的双重性特征。

3.危机的公共性与扩散性危机的公共性是指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危机事件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社会秩序,如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等。同时,危机事件危及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生存空间,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破坏,因而危机对社会影响具有公共性。

危机的扩散性则指危机信息快速传播。当前,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时效高速化及范围的全球化,使得组织危机事件很快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成为各种媒体追逐的“新闻素材”,甚至比危机事件本身发展还要快。因此,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媒体影响力不可低估,决策者要关注对危机事态的发展以及组织对危机采取的措施,善于与媒体沟通,通过沟通及时发布信息,提高危机事件进展的透明度,消除各种猜疑及社会负面信息对组织的影响。

危机的传播,大部分与公众的理解有关,通过媒介的直接报道来形成言论。媒体报道和大众舆论是决定危机的种类和企业声誉最重要的因素。大部分的危机管理行为是根据报道和舆论的方向来进行的。所以,危机发生时,及时收集信息,关注媒体报道以及大众舆论,收集相关信息并及时与媒体沟通和反馈非常重要。

4.危机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危机的广泛性是指危机无处不在;危机的不确定性是指危机事件爆发前的征兆一般不是很明显,难以做出准确的预测,危机出现与否与出现的时机也是是无法完全确定的。

(三)医院危机

1.医院存在诸多危机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危机事件不断,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医院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见表12-1。

表12-1 医院危机类型

危机领域危机类别危机示例

外部因素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地震、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

气象灾害暴雨、台风、冰雹、龙卷风、水灾

生物灾害暴发病虫草鼠害、有害生物暴发流行

事故意外安全事故火灾、断电、停水、爆炸、严重水污染、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重大传染疫情肺鼠疫、肺炭疽、非典、人禽流感

件重大动植物疫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

社会事件群体性事件围攻医院、阻断交通、医疗场所集会静坐示威媒体危机媒体对医院的负面报道

内部因素管理事件人员问题护士集体辞职、关键岗位人员离职、罢工

医院质量医院安全医疗事故、乱收费、伪劣药品、违法违纪

医院服务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冷漠、服务质量差

医院治安重大刑事案件医院内盗婴、抢劫、劫持、杀人、绑架、投毒、危

害性材料被盗等

近年来,医院危机的形式与以往有许多不同之处,表现在人祸多于天灾。主

要集中在医闹和医患纠纷的频发,以及在危机后的媒体过度介入,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医护人员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医方压力倍增。据全国卫生部门统计“医闹”和“暴力索赔”事件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2.容易发生危机的医院特征通过对医院危机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容易发生危机的医院有以下特征:

(1)危机预防机制不健全的医院:只注重危机处理的医院忙于应付频频发生的危机事件,缺乏危机预防机制,新的危机同时会不断出现。

(2)知名度较高的医院:这些医院备受公众和媒体的关注,这种关注是双刃剑,善意的关注和传播有时也会“好心干坏事”。受关注越多,影响医院的不确定因素就会越多,发生危机的机会也就会越多。

(3)规模大的医院:这类医院不仅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且危重患者多,医疗风险大,要照顾的方方面面太多,容易顾此失彼。

(4)成长迅速的医院:这些医院由于发展过快,往往来不及细看跑过的路和前面的路,同时还会把侥幸的成功当成经验,这就为潜在危机埋下了伏笔。

(5)广告打得过多的医院:铺天盖地的广告带来的就医决策常常是迅速而草率的,部分患者的就医行为受广告影响,这些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有时会高于实际并产生不满,甚至会恼羞成怒将医院告上法庭。

二、砥柱中流,力挽狂澜——危机管理理论

英国皇家博物馆,收藏着一条船,这条船自从下水后,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2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13次起火。但它却一直没有沉没。没有不遇风浪的水手,没有不受伤的船,但只要勇于拼搏,掌握危机管理理论,善于应对危

机,你就能砥柱中流,力挽狂澜,你就是一条永不沉没的船!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卫生服务改革不断深入,医院可能面对突发事件的问题不断增多,学习危机管理,应对和处理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也是护理部主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

1.危机管理定义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是指为了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组织在其所处的特殊环境中,针对可能面临的或正在面临的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甚至变危险为机遇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有学者提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者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也有学者提出危机管理就是指为应对危机情况而采取的预先防范措施,事发时采取的应对行动,事发后采取的各种善后措施及减少损害的行为。

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和危害性,因此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力争将其控制在隐患之中,这是最主动、最积极的危机管理态度。对于已经发生的危机,则正

如“危机”二字中的“机”的寓意一样,要抓住机会和条件,尽快、科学地处理,扭转危机事件的发展态势,力争使危机事件持续的时间最短,损害最小。可见,危机管理是管理中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组织应对突发事件而建立一系列应对机制和措施,包括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的过程。

2.危机管理特点危机管理理论已渐成熟,主要有以下特征。

(1)危机管理是一种行为管理:危机管理功能是防范、化解危机,旨在形成一套集事前预控、事中管理和事后恢复于一体,并行之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和行为策略,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包括危机防范、危机化解到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危机管理不仅针对已经发生的危机,实施化解措施,减少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防范管理工作,未雨绸缪,尽可能地避免危机发生。

(2)危机管理是一种情境管理: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其遭受潜在威胁和现实损害的情境进行管理,目的是要恢复组织正常的运营秩序和发展状态。危机管理是要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事件中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控后要争取重新得以控制。危机研究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社会悲剧的发生。

(3)危机管理是一种资源管理:危机管理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地整合和配置组织的各种资源,使组织转危为安。因此,危机管理意味着需要调动各方可供利用的资源、采取各种可能的或可行的方法和方式,限制乃至于消除危机行为,从而使危机事件得以解决,并尽可能缩小危机造成的损益。

(4)危机管理是一种沟通管理:危机管理是以组织沟通为手段,以解决危机为目的,进行的一系列化解矛盾和避免冲突的过程。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危机发生的最初几小时(或危机持续的最初几天)时间内,管理者应同步采取一系列关键的行动,这些行动是为了达到甄别事实,深度分析,控制损失的目的。

可见,危机管理是一种包括情境、资源、沟通和行为等在内的管理体系,是组织基于对潜在的或当前的危机的认识和判断,利用相关力量和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不利情境,从而降低危机的破坏性,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遇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

(二)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

关于危机管理模式范畴,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相关理论。近年来,人们运用危机发生周期来揭示和描述危机现象的过程及其规律,提出危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1.危机的生命周期理论史蒂文·芬克(Steven Fink ) 在《危机管理:对付突发事件的计划》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危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危机有如人的生命周期一样,从诞生、成长、成熟到死亡等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危机从其生成到消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经历4个发展阶段,即危机的潜伏期、爆发期、处理期和解决期。

(1)危机潜伏期:大多数的危机都存在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危机潜伏期则是导致危机发生的各种诱因逐渐累积的过程。在这一时期,危机并没有真正发生,但是却会表现出一些必要的、可观测的征兆,预示危机的爆发。当然,征兆的出现是随机的,而且很可能是比较隐讳的,一些危机没有被提前预防,其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征兆没有被观测到。在危机爆发前,如果能够对这些征兆进行准确地观测和识别,提前采取措施将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就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2)危机爆发期:引发危机的风险因素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起危机的爆发。此时,正常运转的事件流程遭到危机的破坏,从而导致整个流程被恶意中断,危机开始发挥其破坏作用。同时,这种破坏作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损失都不断地迅速增长,正常事件流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管理层将经受来自各方面公众的巨大压力。在危机爆发之后,如果不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危机将会进一步升级,影响范围和影响强度也随之扩大。

(3)危机持续期:在这一时期,管理层开始着手对危机进行处理,包括开展危机调查、进行危机决策、控制危机危害范围与程度、实施危机沟通、开展各种恢复性工作等。危机持续期是正常事件流程强烈震荡的时期,涉及了很多改组、调配、调整等方面的事宜。在这个时期,管理层的危机处理决策水平和决策速度非常重要。危机是否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就完全取决于管理层的决策素质。如果决策素质够高,就能够尽快把危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么对危机的解决则相当有帮助。

(4)危机解决期:在危机解决期,危机事态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控制,危机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管理层所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减弱。但在这时期,管理层还要善于通过危机的表面现象,寻找和发掘出产生危机的本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防止危机可能引起的各种后遗症,避免危机再次发生。

以上4个时期是危机周期的一般状态,但并非所有的危机都会经历这4个阶段,危机的产生情况不同,所经历的时期自然也不同。有的危机可能没有潜伏期,有的则可能没有爆发期。

2.奥古斯丁的危机管理6阶段模式诺曼·奥古斯丁(Norman R. Augustine)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95年提出危机生命周期划分模型—危机管理6阶段理论,也称为奥古斯丁法则。奥古斯丁将危机管理划分为6个不同的阶段(表12-2),并对不同阶段提出了管理建议,指出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是危机管理的精髓,习惯于错误地估计形势,并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的危机管理的典型。简言之,危机如果处理得当,完全可以演变为“契机”。

表12-2 危机生命周期划分模型——管理6阶段模式

阶段划分具体管理内容

第一阶段危机避免尽量减少发生危机的可能,设法避免可以发生危机

第二阶段危机管理准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制订紧急应对预案

第三阶段危机确认对危机作出判断,进行正确的决策

第四阶段危机控制采取必要的紧急应对措施,将危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第五阶段危机解决采取各种行动化解危机

第六阶段从危机中获利抓住弥补损失机会,吸取教训以避免更多的错误(1)第一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特征为避免危机发生,即预防危机发生。此阶段以建立相关危机防范预案为主,以积极经济的管理措施防患于未然。但这个阶段往往被许多人忽视,因此管理者必须竭力减少风险;对于无法避免的风险,必须建立恰当的应急保障体系。

(2)第二阶段:危机应急管理的准备阶段。组织需要为预防危机事件发生做好准备,包括建立危机处理中心、制订应急计划、建立危机应对管理小组及成员给予培训,提供完备和充足的通信设施等物质准备。在这个阶段,要特别关注那些已发生风险的事件及其处理状况,警惕这些风险事件中可能潜伏的危机事件发生。

(3)第三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危机发生。通过收集各种有效的信息,确认危机已经发生,并找出危机的根源,尽快地识别危机管理的有效控制可能方法,寻找解决危机的积极途径。在明确危机发生的信息时,要尽可能倾听各种不同公众的看法,或寻求外部专家的帮助。

(4)第四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危机的控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控制工作的优先次序,尽快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之内。在这一阶段,果断进行决策是最重要的。在危机发生之前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危机管理计划,危机控制过程一般都应很有章法。

(5)第五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危机的解决。根据危机发生的原因,实施针对性强的危机解决对策。危机不等人,在这一阶段,解决危机事件的速度至关重要。

(6)第六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如何从危机事件中获得益处。危机管理的这一最后阶段就是总结经验教训。如果在危机管理的前5个阶段都做得较好,第6阶段就可以进行总结,提供一个能弥补部分损失和纠正所造成错误的机会。

3.罗伯特·希斯的危机管理的4阶段理论危机管理4阶段理论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希斯(Robrt Heath)提出。危机管理4阶段理论又称4R模型:即危机减轻(Reduction)、危机预备( Readiness)、危机反应(Response)、危机恢复(Recovery),认为这4个方面构成了危机管理的基本过程,其中危机反应是危机管理的核心阶段(图12-1)。

(1)缩减阶段:在缩减阶段,主要任务是预防危机的发生和减少危机发生后的冲击程度。对任何有效的危机管理而言,缩减是其核心,因为在缩减阶段危机最易控制、花费也最小,只要对各种细小的变化多加注意,防微杜渐,就可以防止一些危机的发生。促进管理、增强沟通、提升品质等皆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2)预备阶段:当火灾发生之后才去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显然已经太迟了。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必须做好响应和恢复计划,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模拟

演习,保证这些计划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其目的是一旦危机发生,使损失最小化,并尽快恢复到常态。

(3)反应阶段:在危机爆发之后,需要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遏制危机发展的势头,运用各种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解决危机,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4)恢复阶段:通常在经历过危机之后,人和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危机情境一旦得到控制,应着手致力于恢复工作,还应就危机处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对危机管理计划进行修订。

图12-1 罗伯特?希斯的4阶段理论(4R模型)

反应阶段是危机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包括:信息获知、有效反应、重点应对、消除危机。信息获知是危机管理的第一步。在危机管理中,及时、准确地获知突发事件发生的信息是危机管理的主要部分,可以通过监测系统等通知有关部门。有效反应和重点应对是在获得突发事件发生的信息,由于信息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有时会造成盲目性和信息不完整性。因而,需要对信息进行多渠道验证和快速分析,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危机处理的各种准备。对危机影响的重点区域和人群实施重点应对处理,以防危机进一步演化和次生灾害发生。消除危机是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恢复特征,可以有效帮助受灾人群维持生命的支持和保持基本生活需要,为进一步全面恢复提供良好保证。

希斯认为,管理者要主动进行危机风险评估,减少危机发生的影响,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尽力应对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及从危机中恢复。危机管理的本

质是动态的、互动的过程。危机管理4R模型是对危机管理全面整合,有助于管理者从总体战略的高度进行危机管理,管理者应该考虑如何减少危机情境的发生,如何做好危机管理的准备工作,如何规划以及如何培训员工以应对危机局面或从中很快恢复。

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危机预警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任何危机事件都有前兆,只不过有的前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有的前兆则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为防患于未然,我们需要有明查秋毫的慧眼,见微知著的敏锐;为从容应对危机,我们需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未雨绸缪的储备。“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没有准备的组织在危机中消亡,优秀组织能成功地安度危机,只有伟大的组织在危机中发现机遇、更好发展”。树立危机的意识不仅体现在组织处于逆境或困难时看到危机的存在,更应该在组织鼎盛时期,预见可能存在的组织风险和危机。掌握组织危机管理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在危机应对时,临危不惧,化险为夷,转危为机。危机管理从实质上来说,主要包括二方面的职能: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

(一)完善医院危机管理系统

医院是公益性质的服务机构,它的服务对象是人。近年来,危机管理已经成为许多医院面临的棘手问题,甚至成为医院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医院危机管理就是针对医院可能或正在面临的危机,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控制和危机后处理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危机事件对医院产生的负面影响,并能从危机中获得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医疗工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医院危机管理组织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和运作系统。

1.完善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信息的管理是危机管理中的首要内容。危机管理信息系统负责对有关危机风险源及危机征兆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信息收集要保证全面性,了解危机风险源的存在范围及分布状况,做到适时、适度的发布警情和公示,做到早策划、早动手,为医院危机管理赢得主动权。

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畅通非常重要。在危机中,对信息需求更加关注,一旦处于公共危机中的医院对信息发布管理不力,不能迅速有效地传播信息,就可能滋生谣言,很容易扩大危害,甚至激化矛盾,从而加重不良后果。很多时候对危

机反应慢,是因为信息渠道的不顺畅,医院管理者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获得相关信息,影响了医院对危机的掌控权。医院的各个部门及科室都应备有危机事件报告书与危机事件应急流程。因此,要建立危机管理信息制度。

(1)信息上报制度:当某个科室出现危机信息或者发生危机事件的时候,这个科室的主任或护士长应该用最快捷的方式迅速上报,同时填好书面报告书,并按照危机事件应对流程,及时上报给危机管理者。如病人安全评估、压疮信息管理等。

(2)用制度来约束信息传播行为:医院要及时、客观地披露事实真相,积极传播医院的正面信息,建立医院新闻发言人制度,选择合适的管理人员担任新闻发言人,按照规定处理和新闻媒体的关系,严格进行信息管理,化解医院公共危机事件,塑造医院的良好形象。

(3)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除了对信息的整理和归纳,还要识别信息,排除那些可能干扰的信息和虚假信息。

2.完善危机管理的决策系统危机管理决策系统是根据信息加工的结果,做出决定是否发出危机警报及危机预警的级别。在制定决策时,要确定危机预警可能的级别或程度,可以依据危机发生可能性大小确定不同危机的预警级别。同时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使决策更加科学。

护理组织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制订护理危机事件处理预案,构建预案储备库,对与护理相关的突发事件的性质、程度、潜在范围和影响进行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预案或紧急处理启动危机处理过程;进而导入对事件处理的意志,不断调整细化对事件的判断,从而对事件的处理做出敏捷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的决策,根据决策执行情况,调整或重新制订决策以及总结处理突发事件运作绩效等内容。

医院危机管理的决策系统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决策责权必须清晰:医院是特殊人群服务场所,医护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容易产生决策的责权模糊,危机事件发生时仓促应对。因此,要确保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人员权责清晰,避免权责真空、重叠以及推诿。

(2)在制度上建立相关决策流程:危机事件紧急处理预案和流程必须切实、可行,避免导致责任推诿等现象。因此在制定危机预警和处理制度时,一定要具体明确,不能模糊,任何的模糊都可能导致部门之间相互指责、相互推卸责任。

医院的决策系统由医院危机管理者统帅,负责处理危机的全面工作。因此他必须有足够的权威进行决策,一般由首席危机管理者,如医院的管理决策层(院长或行政副院长)担任。

3.完善危机管理的运作系统运作系统的任务在于对决策进行敏捷的、全面的贯彻。具体来看,运作系统必须保障能够迅速启动预案,对于出现的情况应

能够迅速转化采取近似处理方案,即时反馈执行结果,并通过信息系统向决策系统进行执行反馈。同时对执行决策需要的资源进行细化和整合,保障在较小的投入下能够完备的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对执行中的短缺资源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至决策系统,采取替代或加大投入方法来保障执行的绩效。

(1)医院危机管理小组:医院危机管理小组由院长、中层干部及一般工作人员组成。一般首席危机管理者(主要为院长)负责小组组长;中层干部是医院危机管理运作系统的中坚力量,由职能科室(如护理部、后勤管理部)和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其中职能科室负责联络医院内部受危机影响的部门与不受影响的部门,是正常部门与受危机影响部门的联系纽带;而临床科室(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则负责将危机管理者的策略计划翻译成实战的反应策略和计划,并通过专业知识来实施这些计划。

(2)人员素质和应对能力:运作系统是应对危机管理的第一线战场,人员素质和应对能力非常重要。因此要加强运作系统在非危机事件时的培训和教育,并进行危机事件发生及救护的演练,建立有效地沟通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与临床科室工作的密切配合。理解危机预警内容,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危机管理小组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制定危机管理预案,找出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并制定正确应对措施。因此,医院的危机管理重点在于预见、预警和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及时捕捉医院危机征兆,为各种危机提供切实有利的应对措施,为医院危机管理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医院危机预警机制

危机预警是对危机的迹象进行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并由此作出警示的管理活动,引起相关人员对危机的了解和重视,告诉他们可能存在危机信息,以便作好必要的应对准备和及时离开危机险境。

危机的预警对于及时规避、迅速采取措施,将危机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建立预警机制,一可有效帮助组织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先有个充分估计和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有利于组织作出快速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失。二可帮助组织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先控制和防范,防止危机的发生或减少危机发生的危害后果。

1.危机的风险监测:危机事件虽大都带有突发性,但突发也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突发也有一个酝酿、发生、发展过程。“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危机爆发前的风险征兆是由一系列细小的风险事件逐渐演进、发展起来的。由于人们往往对这些细小的事件疏忽,或者对这些细小的事件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使得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并成为危机爆发的诱因。危机风险监测是指危机预警系统就已经或可能出现的危机迹象进行监视和预测,收集各种反映危机迹象的信息,这是危机预警管理的首要工作环节。进行危机风险监测时,要注意危机的对象、任务及监测方法。

(1)确定监测对象:危机监测需要确立重点对象,一般应是对管理影响显著的风险事件,因此,要加强调查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把最可能引发危机的风险因素作为重点对象。

(2)明确监测任务:要对重大风险事件进行监测,对可能发生事件的环节和过程进行监视,即对监测对象的活动过程进行全过程监视,对监测对象同其他环节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监视。其次是信息处理,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存储,建立信息档案,形成系统有序的监测信息成果。

(3)采取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危机迹象监测指标体系及其测量工具是危机迹象监测过程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现代化手段是进行危机迹象监测的重要辅助手段。监测手段越先进、越适用,便能使监测信息越全面,越有信度和效度。

管理部门对危机事件的前兆风险进行监测预警,对已经积聚一定的能量,即将发生危机的对象,要通过预警来加强防范措施,以防止危机的发生。

2.危机的风险识别根据危机监测收集的信息,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判断危机风险实际存在的状态,具体确定和描述已经出现的危机迹象,是危机预防管理的重要内容,也为开展危机风险诊断做好认识上的充分准备。危机风险识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必须具有确定的识别指标:识别指标是衡量危机迹象的准绳,如通用的公关状态指标和专用的危机状态指标,可以衡量危机是否确实存在和存在的状态如何。

(2)必须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在整个危机中,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个环节上出现的危机可能是另一个环节上的危机造成的,一个层次的危机可能是另一个层次上的危机引发的。正因为如此,危机迹象识别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反复研究,多方判断,达到对危机的全面把握。

(3)必须做到准确有效的描述:准确,就是要求表述准确,不能含糊其辞,词不达意;有效,就是指识别结论能够有效地说明问题,并能有效地运用于危机预防管理和具体处理之中。为了做到准确有效,一般要求对危机的风险不仅作定性描述,还要作定量描述,可借用一些危机评估工具,如危机睛雨表(见图12-1)等来进行危机评估,以达到对危机的准确把握。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研究背景及当前的研究现状,熟悉公共安全危机的特性。 重点与难点:公共安全危机的概念及其与突发事件、紧急状态的区别,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社会背景 学时数:6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公共安全危机的相关概念 一、危机的概念 不同学者对危机的定义(罗森塔尔、福斯特等)。综合来看,危机是指个人、群体或者组织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因受到破坏,严重地威胁到其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 二、危机管理的定义 (一)从组织管理或企业管理的视角定义危机管理 代表人物:斯蒂文?芬克、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是对于组织前途转折点上的危机,有计划地挪去风险与不确定性,使组织更能掌握自己前途的艺术,主要观点是对风险与危机的规避艺术。 (二)从公共关系的视角定义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便是立足于应付组织突发的危机事件,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处理系统将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危机管理其实是一种应急性的公共关系。 (三)从国际政治的视角定义危机管理 欧文?杨(Oran R. Young)将危机管理看作是争取赢的过程,其目标是迫使对手让步,并在国际上进一步推进己方的利益。 综合上述概念,危机管理应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 (四)危机管理的基本模式 1、PPRR模式:预防、准备、反应、恢复

2、4R模式:缩减、准备、反应、恢复 3、美国联邦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模式:减缓、准备、反应、恢复 4、时间序列模式: 危机预警及准备、识别危机、隔离危机、管理危机、危机后处理。 5、“5P”模式 Perception(端正态度),Prevention(防范发生),Preparation(时刻准备),Participation(积极参与),Progression(危中找机)。 三、公共安全危机的概念 (一)公共安全的定义 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健康、生命安全、公私财产的安全。公共安全是一种社会状态,是社会状态的有序。 (二)公共安全危机的含义 公共安全危机是指因自然环境、社会变迁或人为原因引起的,对公共领域的安全和社会成员的生存具有立即且严重威胁性,需要以政府为领导的公共部门进行动态决策的、具有高度危险性和广泛破坏作用的紧急情境。 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漏、矿难、集体中毒、恐怖袭击事件、建筑物坍塌、空难、海难、放射性物质泄漏、铁路、公路与内河航运交通事故、群体性挤踏事件 (三)公共安全危机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1.公共安全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往往成为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先兆和前奏,或充当引发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爆发的原因。从逻辑上讲,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必定是突发事件,而突发事件未必就会发展成为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一些突发事件本身就是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一部分,并且是很关键的一部分。当突发事件因处理不当而导致失去控制,向无序的方向发展时,便会形成公共安全危机。 2.公共安全危机与紧急状态的区别 从理论上以及紧急状态所具有的特征分析,紧急状态也属于公共安全危机,而且是严重的公共安全危机。但在应急管理的实践中,由于紧急状态不同与一般的公共安全危机,其确定与采取的措施有更为严格的法律规定,因此不能将公共安全危机完全等同于紧急状态。公共安全危机只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并经过一

谈工程项目的危机管理

谈工程项目的危机管理 1、工程项目系统和工程项目危机 1.1 工程项目系统的含义 对于系统的科学定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在其语言描述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最为广泛的是从系统结构概念出发的定义: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完成一定的功能和效用。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中,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每一系统都同其他系统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人类的建造过程及结果都是系统,工程项目系统由项目目标系统、项目组织系统、项目行为系统、项目对象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 工程项目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相互作用,项目的外部环境可以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包括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天气状况、基础设施、交通通讯、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项目参与各方的情况等。宏观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文及科技环境[1].因此,工程项目是涉及众多因素的复杂系统。 1.2 系统危机产生过程及特点 当系统在外部干扰因素和内部不合理因素变化的影响下无法保持正常状态时,就可能出现失控和变态现象,这些外部干扰因素或内部不合理因素称之为不稳定要素。在系统出现失控和变态的萌芽阶段,从表面上去看并无变化,但系统内部已经开始改变其原有的属性,只是还未威胁到系统的运行。看不出变化的原因是显示变化的讯号较弱,且观察者的认识能力所限。随着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强,就会发生累积效应,系统的失控与变态将由量变过渡到质变,表现为突发事件。当系统内部的矛盾激化威胁到系统的正常运行,通常所说的危机就发生了。此时如果系统的抗偏差能力足够大,系统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恢复运行,否则,原系统将崩溃。危机的特点如下: (1)不确定性。项目运行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因素,如政治、法律、经济、科技、基础设施、天气、水文地质以及参与项目各方的情况等。外部的干扰因素和内部的干扰因素也很多,很难知道什么状态下外部干扰因素和内部因素会交叉作用形成引发危机的潜在因

企业危机管理分析

企业危机管理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任何一个企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危机,所谓“突然”发生,那是因为企业对危机缺乏必要的认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危机处理不当,就会使企业多年辛苦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化为乌有。树立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是现代企业应该加以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对企业发展中的若干环节,着重阐述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防范对策。 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业务经营规模或行业类别为何,每天都面临各种不同危机发生的可能,一旦发生危机,倘若无法妥善的处理,不仅将为企业带来财务损失,进一步影响社会大众及消费者的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连带的将破坏企业的形象,甚至撼动企业经营的基础。 一、危机管理概述 (一)危机管理的涵义危机管理是指企业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管理活动。 危机管理所涉及的主要有五个方面: 1.危机管理者对危机情境防患于未然,并将危机影响最小化。 2.危机管理者未雨绸缪,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做出响应和恢复计划,对员工进行危机处理培训,并为组织或社区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冲击。 3.在危机情境出现时,危机管理者需要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遏制危机。

4.当危机威胁紧逼,冲击在即时,危机管理者需要面面俱到,不能小视任一方面。这意味着此事要运用与危机初始期不尽相同的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 5.危机过后,管理者需要对恢复和重建进行管理。这也意味着此时运用的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会与危机初期和中期有所不同。 危机管理的本质是危机管理需要一个既使用权威又使用民主的决策程序,在此环境中激发出一个富有弹性但又极具力度的决定。在危机发生时,能否临危不乱保持冷静的头脑,是衡量企业领导人素质的一条重要标准。企业领导人的执行是对其下属工作的最好担保,而这种执行源自平时的准备。 危机管理的关键是捕捉先机,在危机危害组织前对其进行控制。制定危机处理计划有助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二)危机管理的特性 1.阶段性。企业面临的危机包含了灾难、意外的发生,或是与产品有关的失败等。若没有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一旦发生危机,将对企业造成莫大的伤害。许多企业危机在浮上台面之前,几乎都有些许的征兆出现,让企业经营者有迹可循。危机的爆发一般都是会呈现阶段性的发展。 2.不确定性。危机出现与否与出现的时机是无法完全掌控的。因此,管理阶层的应变能力与组织的平日危机处理计划与演练,可以降低危机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帮助企业内其它人员积极面对危机的出现。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危机处理程序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肯德基冰块事件的危机管理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所面临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大到国际国内背景、行业状况、技术升级等,小到一篇负面报道、一纸诉状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严重者足以导致其破产。这就使得企业的领导集团要时刻把握自身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好可能面对的危机问题,培养企业面对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危机管理水平. 不得不说,在危机管理方面,中国的企业乃至学术界虽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研究,但相对于世界上尤其是西方的大型跨国企业而言,国内企业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本案例将会就今年肯德基冰块菌落总数超标事件展开,运用危机管理相关理论,分析肯德基在面对危机时采取的种种措施的利弊,从而启发我们加深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解。 企业简介及其危机管理能力分析 肯德基隶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作为世界第二大速食及最大炸鸡连锁企业,肯德基凭借其独特的神秘配方和经营理念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尤其在中国市场,更是领先于其国际市场上的宿敌麦当劳,成为中国快餐连锁业最成功的模范。 肯德基(中国)公司危机管理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 1、机制优势。一方面,肯德基作为连锁餐饮业的经营者, 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具有很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各个门店独立经营, 较小型的危机事件可迅速自行解决;遇到较大型的危机事件,才由公司总部出面处理. 另一方面,肯德基有专门的危机管理制度程序, 有利于高效率的应对危机事件; 2、公信优势.肯德基是著名的跨国企业,数十年来的成功为企业积攒了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当企业面对危机时,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谅解和信任; 3、观念优势.肯德基在中国市场上经历了多次风波洗礼,危机管理意识深入人心,甚至为员工准备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手册,力求把每一次危机都转化成为KFC的良机。 劣势(Weakness): 1、小型危机事件对基层管理者要求高.基层管理者直接面对消费者,一些较小型危机的走向往往取决于基层管理者的处理,这不但需要相关培训到位,更需要灵活的授权; 2、企业门店众多,而且作为对食品安全问题较为敏感的餐饮业,肯德基会经常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种危机。无论是基层员工操作失误等小问题,或是食品安全等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危机 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D)。 A、危害性 B、不确定性 C、超常性 D、不可转化性 2、发生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市(地)以或是波及两个市(地)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的危机事件,应属于(C)。 A、一般危机事件 B、较大危机事件 C、重大危机事件 D、特别重大危机事件 3、政府采取危机应对措施必须有宪法上的授权,并且政府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必须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即告诉我们,政府在危机应对中应当遵循(A)。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责任原则 D、时效原则 4、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是(B)。 A、《紧急状态法》 B、《突发事件应对法》 C、《中华人民国戒严法》 D、《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5、我国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D)。 A、上级政府管理为主 B、县以上政府管理为主 C、基层政府管理为主 D、属地管理为主 6、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 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

C、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 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 7、在公共危机管理沟通机制建设中应避免出现的情况是(A)。 A、保持沉默,少说为佳 B、保证正规渠道畅通 C、保持信息口径一致 D、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8、下列关于危机发言人应具备的相应技能中,不应有的是(C)。 A、质疑不准确的信息 B、解释有些问题不能回答的原因 C、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D、压力下保持冷静 9、关于危机事件新闻发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一定要及时、准确,争取先声夺人。 B、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有些很严重的危机事件暂时说得轻些。 C、不能因为没有弄清楚情况而对相关信息不予披露。 D、新闻发布可通过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新闻通稿、记者采访、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多种方式进行。 10、当强烈地震发生时,民众在自救中不应有的行为是(C)。 A、躲进卫生间 B、就近找个枕头、坐垫、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 C、赶快乘坐电梯下楼 D、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要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我国大量已有的突发事件显示,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 机应对技能训练。 C、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项目危机管理预案

环保水务运行维护项目 危机管理应急预案 (2017版) ^^^^^^^^^^^^^^有限公司 2017.07 环保水务运行维护项目危机管理应急预案 审批: 审 核: 编 写 目录 1 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危机事件的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3危机管理的阶段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危机管理的六个阶段 (2) 3.2?危机管理的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危机处理的原则及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处理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处理的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5危机预防?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危机管理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危机管理机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危机处理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事件调查(危机的确认和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8。2 危机的诊断?错误!未定义书签。 8.3确认危机处理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组织集中力量、落实处理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8。5反馈与纠偏?错误!未定义书签。 9 信息发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实行发言人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9。2信息及时、准确、全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信息发布(或接受采访时)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评估总结、改进工作(善后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危机管理控制程序

危机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灾害、紧急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救援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消除社会影响,特制订本控制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突发性火灾、台风、地震、泥石流、疾病交叉感染、重大疾病和工伤、重大产品安全事故等灾害、紧急安全事故的应对处理工作。 3、职责 副总经理、安全领导小组主导各项应急、救援处理工作,其他机构和部门配合实施。 4、工作程序 4.1 制定依据:本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 4.2工作原则: 4.2.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灾害、紧急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义务救援力量骨干作用和全体员工的基础作用。 4.2.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副总经理统一领导和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指挥下,各机构和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灾害、紧急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救援处臵工作。 4.2.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灾害、紧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预防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检测、队伍建设、预案演练等工作。 4.3组织机构及职责 4.3.1组织机构由副总经理、厂长(安全领导小组长)、各部门经理、主管、保安组全体保安员及安全小组成员组成。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组、通讯联络组、摄像拍照组、灾害(紧急安全事故)抢救组、疏散引导组、人员统计组、医务抢救组、电路控制组、后勤保障组、灾害(事故)调查组等。 4.3.2应急救援组按照职责履行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职责,负责制订、管理并实施有关应急救援预案,协调现场救援工作有序开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妥善处理灾害、事故善后工作。 4.3.3通讯联络组在灾害、事故发生时,由组长根据灾害、事故种类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9”、“110”或“120”向政府主管部门报警救援,详细讲明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并安排人员到路口接警。救援人员到场后,向救援单位讲明紧急安全事故原因。如发生火灾的,向消防人员介绍燃烧物质和火场内部情况。

公共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

公共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 ——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对二甲苯化工项目(PX)危机案例分析 2011级MPA班袁泉 一、案例背景 一个投资高达108亿、年产80万吨、可能给一座城市带来800亿元年GDP的“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工业项目,在科学家、政协委员和广大民意的推动下,最终“暂缓建设”。沸沸扬扬的厦门二甲苯化工项目(下称“PX项目”)事件于2007年5月30日有了实质性进展:5月30日上午,厦门市文化宫八楼,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丁国炎正式宣布了缓建“海沧PX项目”(PX,又称对二甲苯,化工原料,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的决定,并称市政府已委托新的权威环评机构在原先的基础上扩大环评范围,进行整个化工区区域性的规划环评。 二、案例描述 1、PX项目的立项审批 1990年1月,经国家批复,厦门海沧开发区确定了化工产业区。台商王永庆欲在此投资一电厂,后来几番论证,因为担心酸雨造成环境破坏,尤其怕影响以鼓浪屿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最终投资未能如愿,电厂后来迁到漳州。海沧化工开发区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待开发状态,仅有翔鹭化纤等少部分化工企业进驻,化工业未充分形成气候。 2000年前后,海沧成为厦门地产的新热点,地方政府加速了海沧地块的地产开发,着力要将其打造成厦门的“浦东”,政府背景的海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未来海岸”楼盘,直接起了带动作用。 2001年,翔鹭化纤向厦门市提出在海沧建设80万吨PX项目,该项目自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历经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的预审、国家环保总局于2005年7月审查通过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而项目环评期间,厦门市并未进行全市公开听证,环评也没有公众参与。国家发改委将其纳入“十一五”PX产业规划7个大型PX项目之中,并于2006年7月核准通过项目申请报告。2006年11月17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建成投产。 2、政协提案引发的PX项目争议 海沧PX项目刚刚动工,就遭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等人的反对。今年“两会”期间,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对PX项目的选址与安全隐患表示了质疑,这使PX项目进入了公众视野。这份全国政协头号议案指出,海沧PX项目离居民区仅1.5公里,距离厦门市中心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浪屿均只有7公里。作为危险化工原料的PX在距离主城区之近的海沧,如此大规模生产,将会直接影响到厦门的生态环境,必须紧急叫停项目并迁址。

旅游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旅游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篇一: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以三鹿为例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外部宏观环境如国际背景,国家 政策,行业状况,社会条件,技术升级等会影响到企业的总体走势,而企业自身条件也是复杂多样的,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集团要时刻把握宏观走势并根据 自 我状况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合适的战略以赢得竞争。但是人毕竟是有限理性的, 在 企业面临危机时,企业的领导层应该如何果断而有针对性的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应该采取何种方法转危为机呢,这就要求有一套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但是普 观 中国的企业及社会大众,我们发现至今危机管理的意识在中国人的头脑中还是 很淡薄,尽管自非典以来,中国的学术界和企业对危机管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相对而言,企业的认识明显不够。本案例将会以三鹿 1 集团为蓝本,运用目前 的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通过剖析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措施, 指 出其弊病,并适当给予自己的见解。本案例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三 鹿

集团,第二部分是本案例的中心部分,即对三鹿集团危机应对过程进行分析,第 三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并用一点笔墨对当前的危机管理理论提出一点自己的看 法。 第一部分三鹿简介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集团)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其控股方是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 股43%。三鹿集团的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一 度成为中国最大奶粉制造商之一,其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全中国第一。2008年 8月其产品爆发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企业声誉急剧下降。2008年12月24日,三 2 鹿集团被法庭颁令破产。2009年0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第二部分三鹿集团危机处理过程分析 三鹿应对危机的过程回顾 三鹿领导集团总经理:田文华副总经理:王良玉杭志奇 1、2007年12月以来,三鹿集团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 2、2008年5月17日,客服部书面向领导集团报告情况。

最新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整理

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12-7-19 1、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3、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 4、蒋海松“吻别门”事件 5、百度被黑事件 6、谷歌“关闭门” 7、茅台乔洪受贿事件: 8、雪碧“汞毒门” 9、强生召回与商业贿赂案 10、丰田汽车召回案 1、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009年12月31日,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电信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一案。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有关公司官员出国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纽约、拉斯韦加斯和夏威夷,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事件点评: 借助行贿的非正常手段来开展商业活动,UT斯达康的作法既违反了有关法律,也触犯了有关商业道德的底限,受到有关方面的惩罚是很自然的。从危机公关应对的角度来看,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斯达康方面至少有正视问题、做出正面事件回应的勇气,以此来承担事件责任,争取获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度过行贿事件给企业带来的难关。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2008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直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初,消失一年多的“三聚氰胺”阴影再次笼罩国内乳品市场。近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曝光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内收回并销毁了问题奶粉,但却让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再度绷紧。 事件点评:

危机管理案例及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及讨论阐述 案例: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当天,万科曾宣布捐款220万元。但在全国人民爱心涌动,全国企业界动辄千万、上亿元的捐款面前,这笔捐款数额以及之后万科董事长王石的表态迅速给万科带来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公共信任危机。去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房地产企业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超过48亿元,此次捐赠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在捐出款项的同时,万科就引发了网友对于捐款数额过低的质疑。 与此同时,万科董事长王石,这位在中国知名度极高的企业家却对捐款作出了一番“惊人”的解释。地震三天后的5月15日,王石写下一篇名为《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答网友56)》的博客文章,王石在文章中称,“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一石激起千层浪。王石表态很快为公司以及他本人带来更多铺天盖地的指责甚至漫骂。很多人表示,“万科在我们心中一落千丈。”更有网友指出,万科8.2级的”地震”从此开始。 分析: 一、万科公关危机的原因 1、不合时宜的言论触犯了社会公众的道德 国难在前,公众的民族意识空前强烈,道德的标尺被放在衡量一个企业优不优秀的首要地位。万科稳坐国内地产业首席的地位,区区200万元的捐款在此时便显得极其吝啬。 2、企业领导人的道德缺失 我们不便评价王石作为一个商人的道德水平,但一个企业却会因一个领导者的形象受人唾弃。王石是万科集团的董事长,身上的责任与负担便与他的名利成正比了。 3、遭受网民的舆论炮火

王石在博客中与网友发生争执而触犯众怒。王石的个人言论迅速传播放大,扩大成了一个巨大群体的不满,谴责和抵制对万科的企业形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由网民所创造的舆论压力更是可以左右一个企业的生命。 4、与新闻媒介的沟通断裂 新闻媒介的舆论报道对企业形象的渲染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开始万科就没有关注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并和新闻媒介保持紧密的联系。在灾难面前,需要的是每个人良知的觉醒与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万科危机的产生,与媒体沟通断裂是紧密相关的。 5、企业公关理念淡薄,没有危机管理和防范意识 万科在国难面前毫无社会责任感,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置天下之大事而不顾。万科不仅缺乏新闻发言人制度,而且也没有建立高管人员对外言论的管理机制,企业缺乏危机传播管理的意识、管理者没有正确的公关理念。同时,万科还没有建立危机防范机制,这样就不能有效监控并在危机到来之前成功避免危机的发生,结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万科的危机公关策略 1、统一信息发布渠道 2、诚挚的道歉以求原谅 3、与公众媒体重新建立沟通 4、将设新闻发言人制度 5、保持媒介沟通利用传媒引导公众 6、坦然面对危机重塑品牌形象

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管理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其施工环境和施工过程呈现多变状态,并且潜在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也较多,一旦处置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的发生。而如果没有很好的项目危机管理措施,就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得到了迅猛增长,建筑施工的队伍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建筑工程由于其多样的设计、复杂的施工、多元的建筑市场、多种形式的危险作业和整体素质较低的从业人员等特点,导致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具有不确定性,其施工环境和施工过程也呈现多变状态,并且潜在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也较多,一旦处置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的发生。而如果没有很好的项目危机管理措施,就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几种主要的危机管理措施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二、建筑工程项目危机管理一般措施 工地如突发因工重伤、死亡事故,必须立即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以最快方式向单位领导和当地安全监督站报告简要情况。如认定重伤或死亡事故,项目部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立体图,并提供有关资料。安全员、项目经理填写事故快报。各级人员认真配合上级和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勘察现场,开展事故调查。调查重伤事故由项目经理组织事故调查,并在10天内提出事故报告给单位安质部门。轻伤事故由安全员调查分析并报告。机械事故报单位物设部门,因机械事故伤及人员的,报物设部门的同时报公司安质部门。项目部发生重伤事故,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要采取组织会议等多种方法通报事故经过、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吸取教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或其它事故的发生。如事件发生在夜间,须由项目部夜间值班人员必须将情况上报给项目部领导,由项目部领导向有关部门汇报。现场准备若干担架、绷带、氧气瓶等急救措施物资。当现场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不要慌乱,派专人守在伤员前进行临时救护,并及时与急救中心或医院联系说明伤员所处地点,行

企业危机分析及管理

一、前言 近几年台湾应用材料公司随着营业规模、员工人数及在客户端之装机台数之持续增加,以及1996年6月在园区落成启用技术研发中心等因素,使我们意识到务必对外界环境、自我营运型态及管理制度作定期检查,以期早日发觉企业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拟订具体且积极的因应计画。特别是,员工人数增加代表参与公司营运的家庭增加;在客户端装机台数增加,代表对下游半导体产业的供应能力增加;技术研发中心的启用,代表对台湾半导体产业供应链上的角色更形重要。这些因素加总起来,使我们更有必要对潜在的企业危机,建立预应式的管理制度(Proactive Management System)。 本公司从1996年6月到1999年9月建立了企业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的完整机制,分别为紧急应变小组、危机处理小组与营运持续方案,其间关系如图1。以下就建置时间先后次序,分别说明此三者在危机管理体制中的关系。 第一阶段 本公司从1996年6月建置紧急应变小组(Emergency Response Team,简称ERT),作为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的应变人员。公司内部成立紧急应变小组的目的,系在公司营运规模与人员持续成长的情况下,避免因意外之突发状况,造成

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期望经由此一任务编组型的应变人员,提供急救、疏散与除污,并控制灾情不至于扩及周围厂家或社区环境。 第二阶段 在1998年3月建置危机处理小组(Crisis Management Team, 简称CMT)与危机管理手册(Crisis Management Manual, 简称CMM),手册内容定义本公司可能遭遇的危机类型、各项危机处理流程及紧急联络人员与联络方式,以便处理冲击程度大到足以形成企业危机之意外事故。 在建立危机管理制度后,ERT仍然定位为避免灾情扩大之第一时间处理人员。如果ERT能有效控制意外事故的后续发展,则由ERT全权处理该项事故,无需进行后续危机管理。反之,若意外事故超出ERT之掌握能力或有持续扩大之可能时,则待灾情被有效控制之后,即由危机处理小组接管后续情境的发展与灾后复原任务。

危机管理

一、危机管理通则 (一)基本原则 1.承担责任原则 危机发生后,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无论谁是谁非,企业应该承担责任。绝不能选择对抗,态度至关重要。即使受害者在事故发生中有一定责任,我们也不应首先追究其责任,否则会各执已见,加深矛盾,引起公众的反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真诚沟通原则 处于危机时,一举一动都将接受公众质疑,因此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而应该主动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公众的疑虑与不安。 3.速度第一原则 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因此,危机发生后,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从而迅速控制事态,否则会扩大危机范围,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 4.系统运行原则 在逃避一种危险时,不要忽视另一种危险。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必须系统运作,绝不可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透过表面看本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化害为利。 5.权威证实原则 自己称赞自己是没用的,没有权威的认可只会徒留笑柄。在危机发生后,不要自己整天拿着高音喇叭叫冤,而要曲线救国,请重量级的第三者(如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在前台说话,使顾客解除对自已的警戒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 (二)基本常识 1.保持冷静 保持冷静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每一件事。危机会使人处于焦燥或恐惧之中。所以门店管理人员更应以“冷”对“热”、以“静”制“动”,镇定自若,以减轻员工和顾客的心理压力。 2.收集事实 1)根据事实而不是猜测来做出合理的决定。 2)建议提出以下问题帮助收集事实:发生了什么事?何时发生的?涉及到哪些人? 3)查明地点、电话号码、姓名、地址、涉及的人员等。

3.开始沟通与报告 向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汇报有关事件,并通知直属部门负责人。 4.统一观点 管理人员需尽快在门店内部统一观点,对危机有清醒认识,从而稳住阵脚,统一口径。 5.提醒有关人员注意 如果影响到其他市场,那么应通知管理机构,以提醒其他市场注意。 6.需要时启动解决危机的团队,采取行动。 7.在采取任何行动时,都应确保自身的安全。 8.随时准备应对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调查。 9.有清楚的档案记录 1)详细地记录事件的经过、细节和人物。 2)整理并保存证据(文件、照片及物件等)。 10.填写值班报告,保持良好的沟通。 (三)禁忌 1.不要等候危机自动消失! 2.不要尝试独自处理危机! 3.除非迫不得已,不要把门店牵扯进任何可能触发危机的事件或谣言之中! 4.不要让门店员工或顾客议论该事件! 5.获悉真相前,不要让新闻媒体介入! 6.获悉真相前,不要正面回答媒体和公众的提问! 7.获悉真相前,不要假定门店就是导致事故的原因! 8.不要给顾客任何书面材料,亦不要在顾客提供的书面材料上签字。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以三鹿为例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外部宏观环境如国际背景,国家政策,行业状况,社会条件,技术升级等会影响到企业的总体走势,而企业自身条件也是复杂多样的,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集团要时刻把握宏观走势并根据自我状况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合适的战略以赢得竞争。但是人毕竟是有限理性的,在企业面临危机时,企业的领导层应该如何果断而有针对性的做出正确的决策呢?应该采取何种方法转危为机呢?这就要求有一套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但是普观中国的企业及社会大众,我们发现至今危机管理的意识在中国人的头脑中还是很淡薄,尽管自非典以来,中国的学术界和企业对危机管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相对而言,企业的认识明显不够。本案例将会以三鹿集团为蓝本,运用目前的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通过剖析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指出其弊病,并适当给予自己的见解。本案例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三鹿集团,第二部分是本案例的中心部分,即对三鹿集团危机应对过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并用一点笔墨对当前的危机管理理论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部分三鹿简介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集团)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其控股方是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股43%。三鹿集团的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一度成为中国最大奶粉制造商之一,其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全中国第一。2008年8月其产品爆发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企业声誉急剧下降。2008年12月24日,三鹿集团被法庭颁令破产。2009年0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第二部分三鹿集团危机处理过程分析 三鹿应对危机的过程回顾 三鹿领导集团总经理:田文华副总经理:王良玉杭志奇

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分析

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分析 学号:031B10129xx 摘要: 在分析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文章重点论述了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流程,包括公共关系预警、积极处理和公共关系危机的事后管理和重塑形象以及总结借鉴。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将帮助企业将面临的降到最低,并在危机管理中发掘危机中蕴涵的“商机”,化企业危机事件为转机的机会。 关键词: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危机;危机管理 Research of enterprise public relations cris management Number: 031B10129 Qian Ting Abstract : In th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public relations cris management the necess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basi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nterprise public relations cris management process, including public relations, active treatment and early warning of public relations cris management afterwards and reshaping the image and to summarize. Public relation cris management will help enterprises will face to a minimum, and in cris management cris in excavation of implication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cris for the better chance. Key words: public relation; public relation cris; cris management 0引言:

危机管理4R模式

希斯的4R危机管理理论 什么是4R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管理的4R理论由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危机管理大师罗伯特·希斯(Robrt Heath)在《危机管理》一书中率先提出危机管理4R模式,即缩减力(Reduction)、预备力(Readiness)、反应力(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四个阶段组成。 企业管理者需要主动将危机工作任务按4R模式划分为四类——减少危机情境的攻击力和影响力,使企业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尽力应对已发生的危机,以及从中恢复。 4R危机管理理论的内容 缩减力 危机缩减管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任何有效的危机管理而言,危机缩减管理是其核心内容。因为降低风险,避免浪费时间,摊薄不善的资源管理,可以大大缩减危机的发生及冲击力。就缩 减危机管理策略,主要从环境、结构、系统和人员几个方面去着手。 环境 准备就绪状态意味着人们都要做好应对危机的预备工作,因而缩减危机策略能够建立和保证与环境相适宜的报警信号,这些策略也可能会重视改进对环境的管理。 结构 缩减危机的策略包括保证物归原处,保证人员会操作一些设备。在某些时候,还要根据环境需要 进行改进。同时,也要保证设备的标签无误,说明书正确易读易懂。符合ISO条款是再好不过了。 系统 在保证系统位置正确或者有所富余的情况下,管理者能够运用缩减危机策略确定哪些防险系统可能失效,并相应修正和强化。

人员 当反应和恢复的人员能力强,能够有效控制局面的时候,人员就成为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缩减其 冲击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些能力是通过有效的培训和演习得到的。这些培训提高人的预见性,让人 们熟悉各种危机情况,提高他们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缩减策略还包括建设性的听取汇报,这些汇报 是决定如何改进反应和恢复措施,甚至试图找到消除或者降低危机之道,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决策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找到贯穿于危机管理的一条主线,即好的管理,尤其是有效的危机管理,是从组织的产生时开始的。这些好的管理包括评估其面临的危机及其可能造成的冲击,这需要: ?危机缩减管理要内置于环境、结构、系统和人员中,与其浑然一体; ?一旦环境、结构、系统、人员这个不断更新和变化的过程存在,危机缩减就应该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危机管理和缩减要成为组织的核心作业。 将以上这些管理活动作为组织持续运转和管理的一部分,有利于组织降低风险和威胁,降低危机冲击所致的成本,并提高永续经营、不断繁荣的概率。 这是许多企业没有重视的工作,却能够极大地减少危机的成本与损失。它包括企业对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进行风险评估,一旦发现某一方面存在风险,就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同时,企业 也要努力提高领导和员工的素质,使企业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危机管理的意识,使企业即使面对危机,也能把它压制在最小范围内。 预备力 预警和监视系统在危机管理中是一个整体。它们监视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对每个细节的不良变 化都会有所反应,并发出信号给其他系统或者负责人。 预警系统的功能有: ?危机始发时能更快反应(不良变化被注意到并传递出去); ?保护人和财产(通过发布撤离信号和开通收容系统); ?激活积极反应系统(如抑制系统)。 完善的企业危机预警系统可以很直观地评估和模拟出事故可能造成的灾难,以警示相关者做出快 速和必要的反应。劳伦斯·巴顿先生给我们带来了他的“危机预防和反应:计划模型”。该模型显示出,小组是怎样从评估各种可能影响人员安全和运作的危机开始,继而运用各种技能和资源来降低此类危 机发生的概率的。 预警系统能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成五类。系统可以分为动态的或静态的、移动的或固定的。第 五类是包含以上四类因素的一个集合系统。 对于预警的接受和反应,是因人而异的,这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经验和信念以及预警中的内容变 化程度,主要参考因素包括信息的清晰度、连贯性、权威性,以及过去预警的权威性、危机或灾难发 生的频率。当接受者发现信息清楚明了,多个来源支撑该信息、多次重复、来源可靠等时,他们会反 应比较快,否则可能会忽视预警或者处于等待和进一步观望状态,这样就有可能失去选择或者执行 反应的最佳时机。 而且,危机管理经验也告诉我们,被预警的受众人群中,有20%的人会做出与预警相背的选择 和反应。这样的人包括:

2021年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欧阳光明(2021.03.07) ——肯德基冰块事件的危机管理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所面临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大到国际国内背景、行业状况、技术升级等,小到一篇负面报道、一纸诉状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严重者足以导致其破产。这就使得企业的领导集团要时刻把握自身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好可能面对的危机问题,培养企业面对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危机管理水平. 不得不说,在危机管理方面,中国的企业乃至学术界虽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研究,但相对于世界上尤其是西方的大型跨国企业而言,国内企业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本案例将会就今年肯德基冰块菌落总数超标事件展开,运用危机管理相关理论,分析肯德基在面对危机时采取的种种措施的利弊,从而启发我们加深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解。 企业简介及其危机管理能力分析 肯德基隶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作为世界第二大速食及最大炸鸡连锁企业,肯德基凭借其独特的神秘配方和经营理念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尤其在中国市场,更是领先于其国际市场上的宿敌麦当劳,成为中国快餐连锁业最成功的模

范。 肯德基(中国)公司危机管理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 1、机制优势。一方面,肯德基作为连锁餐饮业的经营者, 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具有很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各个门店独立经营, 较小型的危机事件可迅速自行解决;遇到较大型的危机事件,才由公司总部出面处理. 另一方面,肯德基有专门的危机管理制度程序, 有利于高效率的应对危机事件; 2、公信优势.肯德基是著名的跨国企业,数十年来的成功为企业积攒了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当企业面对危机时,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谅解和信任; 3、观念优势.肯德基在中国市场上经历了多次风波洗礼,危机管理意识深入人心,甚至为员工准备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手册,力求把每一次危机都转化成为KFC的良机。 劣势(Weakness): 1、小型危机事件对基层管理者要求高.基层管理者直接面对消费者,一些较小型危机的走向往往取决于基层管理者的处理,这不但需要相关培训到位,更需要灵活的授权; 2、企业门店众多,而且作为对食品安全问题较为敏感的餐饮业,肯德基会经常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种危机。无论是基层员工操作失误等小问题,或是食品安全等大问题,都无一不是对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考验; 机会(Opportun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