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生活探究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的生活探究意识

【摘要】培养具有“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从中我们知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生活探究活动的进行者。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生活探究的过程是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探究意识是重点。这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生活探究兴趣体验实践

小学品德教学担负着培养儿童的思想道德启蒙教育的重任,它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生活行为为宗旨的课程,以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为目的的学科。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学到这些知识,领悟并升华这些知识,达到这些学习目的呢?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为我们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培养具有“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标准》的总目标之一。可见,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生活探究的过程,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知识的掌握,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学生好的生活探究意识的萌生与增强。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对生活探究的意识:

一、突出一个“趣”字——创设探究情境

1.巧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也必须善于设疑置难,引导学生求解求知,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急于了解的心理,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讲《孝敬父母》这一课,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都很爱自己的父母,你们知道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你们的吗?”同学们发言热烈,说出许多事例。我进一步诱导:“既然你们的父母都很关心、爱护你们,那么你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畅所欲言,兴趣很浓,虽然只是简单的两个问题,可问到学生的心中,问到点子上,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2.营造氛围,激发探究兴趣。成功的教育信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师生关系,信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就能为学生构建一个民主、体验、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成为课程动态生成的实践主体。如:在《有秩序地生活》这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走出课堂活动,针对我校课间学生冲跑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同时提供建设性意见,并比一比谁的意见有创意。学生兴趣浓厚地认真地参与,在调查中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方面的。有的同学认为要重新设计醒目的、具有动感的提示牌并把他们布置到相应的位置;有的同学认为要对学校所有的空地重新规划;有的……实践证明,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在班级里营造了一种活跃、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就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大胆地去探究。

二、突出一个“探”字——转变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以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告诉学生这些事是不对的你不能做,这些事对的你必须做等。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自主活动、合作交流中转变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探究的魅力。有这样一句话:在探究过程中的孩子就是一个小科学家。学生在课堂或在生活中自主操作、自主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就是科学探究、就是生活探究,就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魅力就隐藏在探究的活动中。

2.在合作交流中提高探究的层次。新课程让我们知道了:探究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创造的火花往往来自于不同意见的争鸣和碰撞,思想交流是资源的共享,因此在学习中要能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乐于合作与交流。

三、突出一个“放”字——拓展探究空间

人生是一本书,生活就是人生的大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开始读人生这本无字的书,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在生活中探究、思索。

1.让生活探究由理论走向实践。大家都懂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得来终觉线”“宝剑锋自磨砺来,能力需从实践来”。课堂上学生往往会产生真的是这样吗?的问题,产生试一试的愿望,受课堂时间,教材的限制,课堂学的理论必须延伸到课外的实践中去解决,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让生活探究由课本走向生活。“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能任意翱翔”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只是学生生活的环境和社会的一个非常小的缩影,学生真正的课堂在于实际的生活中。小学教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社会。任何人都会在生活中犯错误,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只要知错能改就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地通过课本的学习,在生活的探究中探索出做人的真理。

培养学生生活探究的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创造条件,认真思考,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设计出能引导学生探究生活,探究社会,明辨是非。从小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21世纪的少年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