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利胆法为主治疗口苦思路探讨
疏肝利胆汤
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壳10克赤芍10克
甘草8克木香10克黄芩10克
黄连6克熟军8克内金10克
郁金10克川朴10克山楂10克
功能疏肝理气,利胆通便。
主治肝胆湿热导致之胁痛脘胀,口苦口干,食纳呆滞,恶闻油腻,时作呕吐,或暖气不止,大便秘结,甚则恶寒发热,黄疸,脉弦,舌暗红,苔黄腻。
用法一日服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方解上述症状属于肝气郁滞,胆气不畅,本郁土壅,湿热内蕴。
其症胁痛、脘腹胀满、大便秘结、纳少、厌油、或作呕恶、嗳气,脉弦,舌苔黄腻等,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本方是从《伤寒论》大柴胡汤化裁而来,重在疏肝健脾理气,清热利胆通便。
方中柴胡、郁金、枳壳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肝和中;黄芩、黄连、大黄苦寒利胆通便,内金健脾消积;山楂入肝导滞,木香、厚朴宽中理气,共奏疏肝利胆之效。
·加减运用胁痛较甚者,可加玄胡、川楝子;大便秘结甚者,熟军改用生军,个别患者大便稀溏去熟军加藿香;呕吐嗳气甚者,加清半夏;消化不良加炒二芽;苔黄厚腻加金钱草;恶寒发热加银花、连翘;黄疸加茵陈、山栀。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宜清淡饮食,勿吃油腻食物及不易消化食物等。
方歌疏肝利胆新制汤,柴胡枳壳芍木香;
熟军芩连朴甘草,郁金内金山楂良。
按语此方是多年应用经验方,对肝胆湿热、肠胃气滞所致胁痛脘胀、暖气、便秘有良效。
只要节制饮食,对胆石症、胆道感染亦具很高疗效。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肝胆功能来改善口腔健康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肝胆功能来改善口腔健康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口腔健康不仅仅取决于口腔局部的卫生和护理,还与身体内部的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其中,肝胆功能的正常与否对口腔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中医是如何通过调理肝胆功能来改善口腔健康的。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胆主决断。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能够促进气血的运行,调节情志,协助脾胃的运化。
而胆则与肝相表里,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当肝胆功能失调时,往往会在口腔中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肝气郁结的人,常常会感到心情郁闷、烦躁易怒。
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会影响到身体的气血运行,导致气血瘀滞。
在口腔中,可能会出现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出血的症状。
同时,肝气郁结还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的溃疡,反复发作,难以愈合。
肝火上炎则是另一种常见的肝胆失调的表现。
肝火旺盛的人,容易出现口苦、口干、口臭的症状。
这是因为肝火上炎,灼伤津液,使得口腔内的津液不足,从而产生这些不适。
此外,肝火还可能引起牙齿疼痛、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问题。
肝胆湿热也是影响口腔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肝胆湿热的人,往往会出现舌苔黄腻、口中黏腻不爽的感觉。
在口腔中,可能会有牙龈红肿、出血,同时伴有口臭、口苦等症状。
长期的肝胆湿热还可能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等疾病的发生。
那么,中医是如何通过调理肝胆来改善这些口腔问题的呢?首先,中医会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
针对肝气郁结的情况,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郁金、青皮、陈皮等,这些药物能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从而改善牙龈红肿、疼痛等症状。
对于肝火上炎的患者,会使用龙胆草、栀子、黄芩等清热泻火的中药,以清除肝火,缓解口苦、口干、口臭等问题。
而对于肝胆湿热的情况,则会选用茵陈、黄柏、龙胆草等清热利湿的药物,来消除湿热,改善口腔内的黏腻、口臭等症状。
其次,中医还注重针灸疗法。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太冲、行间、阳陵泉等,可以调节肝胆经的气血运行,达到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利湿解毒的目的。
早上嘴苦是什么原因 一般是什么原因所导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早上嘴苦是什么原因一般是什么原因所导致
导语:相信大家肯定都遇到过早上起来嘴巴很苦的情况吧,早上起来嘴巴很苦虽然不会威胁到我们的健康,但是早上起来嘴巴很苦会给我们带来非常不舒服
相信大家肯定都遇到过早上起来嘴巴很苦的情况吧,早上起来嘴巴很苦虽然不会威胁到我们的健康,但是早上起来嘴巴很苦会给我们带来非常不舒服的感觉,那么早上嘴巴苦一般是什么原因所导致呢?
1、从中医角度来讲,口苦是由于肝胆湿热而引起的,应以清热利湿为主。
口干口苦一般来说是内热炽盛,阴津不足的表现,可试用清热生津的中药,药物如下:黄连15g,麦冬30g,芦根30g,白茅根30g,生地20g,赤勺20g。
三到五付即应见效。
中医学认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
口苦主要是由于肝气郁滞,化热犯胃,胆火上逆所致。
因而,再治疗上要以疏肝利胆清热为主,来处方配伍用药。
常用的有效方剂一般以小柴胡汤或丹栀逍遥散化载。
中医另有“以苦治苦”之说。
由于苦味或食品能泻火、降逆,所以用黄连或黄芩适量泡水喝,可治口苦;食用苦菜、苦瓜等,建议吃些龙胆泻肝丸就可以解决的
2、西医角度来讲,口苦多由于胆囊功能差,特别是胆囊疾病(胆囊炎、胆石症等)的病人的一种反应。
3、还有一些由于胃动力差,食道存在炎症的人也可为胆汁反流至胃,正常情况下,胆汁分泌于十二指肠,参与油性食物的消化。
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分泌于十二指肠中的一部分胆汁,会反流到胃内,则出现口苦。
也会引起口苦。
4、另外,引起口苦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均可出现口苦;口腔本身疾病以及患有某些感染性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疏肝利胆知识点总结
疏肝利胆知识点总结疏肝利胆的基本原理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也是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
肝脏通过分泌胆汁来促进消化,同时通过排泄废物来解毒。
当情绪压力过大或者饮食习惯不当时,肝脏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
这时肝脏就会出现郁火、肝郁症状,如胁肋胀痛、情绪不稳定等。
另外,胆囊是肝脏的重要附属器官,主要存储、浓缩和排泄胆汁,帮助人体消化脂肪和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因此,调整肝胆功能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疏肝利胆的方法在中医中,“疏肝”和“利胆”是通过调整饮食、运动、药物、穴位按摩等方式来实现的。
饮食调理:平时的饮食对肝胆功能的影响非常大。
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杂粮、多喝水,少吃辛辣、油腻、熏烤等刺激性食物。
此外,适当补充维生素C、E等对于改善肝胆功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肝胆的功能调理。
特别是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瑜伽等,对于疏肝利胆非常有效。
穴位按摩:按摩一些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太冲、太沖等穴位,有助于舒缓肝胆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肝胆功能。
药物调理:中药中有一些药物对于疏肝利胆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如柴胡、枸杞子等。
对于情绪不稳、易怒、烦躁等症状,也可以采用一些安神药物来帮助缓解。
疏肝利胆的效果疏肝利胆的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调节情绪:通过调理肝脏,有助于缓解情绪焦虑,减轻压力,提高心情。
改善消化:疏肝利胆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提高胆汁流动性,有利于消化脂肪、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改善肝脏功能:通过调理肝脏,使之免受情绪及饮食的影响,提高肝脏对毒素的排泄能力。
增强体质:疏肝利胆有助于改善体内的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疏肝利胆的适用症状疏肝利胆对于以下症状有良好的效果:肝气郁结:如胁肋胀痛、情绪不稳定、易怒、烦躁等症状。
肝郁化火:如口苦、口干、口臭、嗳气等症状。
胆汁淤积:如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脂肪吸收不良等症状。
胆囊结石:如腹痛、消化不良、胀气等症状。
胆囊炎,疏肝利胆、调和脾胃,是中医的治疗基本方法
胆囊炎,疏肝利胆、调和脾胃,是中医的治疗基本方法
慢性胆囊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胁胀满、右上腹隐痛、反酸、腹胀、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病位在胆,还跟肝、脾、胃这几个脏腑的联系非常密切,因为肝胆一体,肝的疏通能够使胆腑通畅,而脾胃的升降功能也有利于肝胆的疏泄。
所以在临床上慢性胆囊炎也经常导致脾胃的功能紊乱,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胃胀痞满、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见症,因此疏肝利胆、调和脾胃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基本方法,当然要结合疾病在发病过程中有没有其他的见症,有时候也需要配合理气、化痰、祛湿、清热、活血化瘀、补虚等方法综合调理,各种病邪存在,经常是和肝胆脾胃的功能失常联系在一起的,调理也需要全面考虑治疗。
慢性胆囊炎在临床上如果表现为肝气郁结气滞为主的,可以采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治疗;如果肝胆气郁兼有湿热明显的,可以采用大柴胡汤通腑泻热清热祛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症状明显的,可以采用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等方子调理脾胃为主。
治疗没有固定的方法,辨证是基础,一般在急性期多考虑疏肝利
胆清热祛湿解毒为主,而在疾病的缓和期,一般需要扶助正气,或健脾,或温中,补虚损,扶助正气以驱邪为主。
文章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我
更多的中医养生文章的分享。
疏肝利胆汤
疏肝利胆汤疏肝利胆汤,中医方剂名。
出自《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
具有疏肝行气,化淤消积之功效。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
症见胁痛、脘胀、口干口苦、纳呆便秘、厌油作呕、甚至恶寒发热、黄疸、脉弦、舌苔黄腻。
基本信息中文名疏肝利胆汤主要成分柴胡枳壳赤芍生甘草木香黄芩黄连熟大黄鸡内金郁金川厚朴山楂适应症症见胁痛、脘胀、口干口苦、纳呆便秘、厌油作呕、甚至恶寒发热、黄疸、脉弦、舌苔黄腻。
用法用量先泡后煎,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
每日l剂。
分1次温服出处《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主要用药急、慢性胆囊炎。
症见胁痛、脘胀、口干口苦、纳呆便秘、厌油作呕、甚至恶寒发热、黄疸、脉弦、舌苔黄腻目录歌诀疏肝利胆汤柴胡,枳香芩连赤芍药.郁金内金生甘草,厚朴山楂熟大黄。
组成柴胡40克,枳壳40克,赤芍40克,生甘草32克,木香40克,黄芩40克,黄连24克,熟大黄32克,鸡内金40克,郁金40克,川厚朴40克,山楂40克。
用法用量先泡后煎,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
每日l剂。
分1次温服。
功用疏肝行气,化淤消积。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
症见胁痛、脘胀、口干口苦、纳呆便秘、厌油作呕、甚至恶寒发热、黄疸、脉弦、舌苔黄腻。
方义急、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颇似巾医的“胆胀”证.究其发病原因,多系湿热内蕴,郁蒸日久,致使肝失疏泄,胆失通降,结为砂石,治疗应重在肝、胆、胃三经。
湿热故方用柴胡、枳壳、木香、郁金疏肝行气;黄芩、黄连、川厚朴苦辛泄化湿热;赤芍、熟大黄化淤消积;鸡内金不仅能消积助运,且有磨化结石之功。
本方符合“六腑以通为用”的制方大法,临床应用多年,无论急、慢性胆囊炎均有效。
如伴有胆结石,小的可以排出,体积大的不能排,可消除炎症,使结石成静止状态。
加减化裁运用本方,应注意勿食油腻、荤腥、炙博食物,以素食为宜。
治疗口苦的好方——茵陈蒿汤
治疗口苦的好方——茵陈蒿汤临床接诊过程中,经常会有患者会说到自己日常有口苦的症状,尤其是晨起时比较严重,整个口腔都是苦的,感觉嗓子眼好像在往外冒苦水一样,有的吃饭时也感觉嘴里都是苦的,苦涩难忍,我们日常出现这种口苦的症状时,大部分人会习惯性的认为这是上火了,才会导致口苦,自己吃点泻火的药物,泻泻肝火,清清火气,来缓解口苦的症状。
如果患者在就诊时主诉自己口苦,整个口腔或者是咽喉都是苦涩的,我们在用药治疗的时候,怎样辨证用药,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呢?关于口苦这一症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肝胆疏泄不利,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当身体这个升降出入的循环出现问题,某一个环节卡住了,就会出现症状,往下降的过程被破坏了,胆气上逆,就会出现口苦口干等症,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就会恶心呕逆,口苦口干,不思饮食,这就是气机逆行的结果,胆气上逆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口苦吞酸。
其次,如果有的患者体质偏实,阳明旺盛,该往下排泄的不能从下水道排泄出去,肝胆有热,腑气不通,也很容易出现口苦口干这一症状,这种情况的口苦往往还会伴有腹满腹胀食不下,大便秘结,肠胃症状比较明显。
此外,有的患者肝火旺盛,身体阴津不足,也会容易出现口苦这一症状。
治疗口苦,单纯从肝胆疏泄不利来说,最常用的方剂就是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黄疸的第一药方,也是治疗口苦的最有效方剂,茵陈蒿汤只有三味药,茵陈、栀子和大黄,但就是这三味药,却可以很好的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治疗口苦,首先茵陈这味药,味苦辛微寒,气味芳香,我们经常说三月茵陈四月蒿,茵陈生长在早春,具备一种生生之气,能够疏肝解郁,清利湿热,退黄利胆,又不会助湿邪,是一味很好的清肝利胆的药物,茵陈可以加强肝胆的排毒功能,疏泄功能,加强了通利胆汁的作用,胆汁又有清热解毒,润燥的作用,所以我们所茵陈就好像是增加了人的胆汁,起到清热解毒,润燥滑肠的作用,栀子通利三焦,导湿热下行,引湿热从小便出,大黄清热力量峻猛,泻热逐瘀,通利大便,让身体的热毒通过大便排出去。
肝胆湿热(口干口苦吃什么药最好)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口干!口臭!口苦是肝胆湿热的表现。
作为民间秘方,医生说:拿去吧!现在有很多人早起床之后会发现口腔当中存在不好的反应,比如嘴干嘴苦,而且稍微动动口气就会被身边人投来一种嫌弃而又厌恶的眼神,即便是枕边人也不例外,这让我们很苦恼,不知道是不是身体疾病的征兆呢?而且一般这类人群即便是刷完牙之后还觉得嘴巴里面有很重的口味环绕在口中,这种情况大家是不是都遇到过呢?那么导致嘴干嘴苦嘴臭的原因是什么?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的分析一下。
1.肝胆湿热引发口干!口臭!口苦首先从中医的理论上讲,胆是排毒和代谢的重要器官,一旦代谢功能遇到障碍就会出现嘴苦的问题,肝胆相照,肝负责造血和排毒,如果遇到湿热的问题就会造成口臭口苦口干,所以造成这三种现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肝胆湿热的表现,导致人体的元气不能上升,而浊气不能下降,所以在上而逆的不良状态下引起了口臭口苦口干的反应,那么,肝胆湿热都有哪些表现呢?2.辩证方法除了早上起床时口腔反应明显异常外,还常出现口腔溃疡、糜烂,牙龈红肿。
人在喝水的时候,经常会感觉喉咙痛,尿黄,马桶上有黏糊糊的大便,经常会出现便秘。
所以,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及时调理,因为肝胆湿热也会影响其他脏器。
调理肝胆,可以从饮食入手。
3.食疗方案健康鲫鱼汤活鲫鱼250克,红豆150克,茯苓50克,佛手柑30克,将药材浸泡30分钟,然后准备一条鲜鲫鱼,洗净,用这些药材熬制,喝汤服用,调理肝胆,排出湿热。
人参具有理气解郁、疏肝利胆的功效,茯苓具有排石、消水、通气的功效,佛手柑和红豆都具有补虚、疏肝理气、祛湿利湿的功效,从而达到养肝的目的。
去除口臭的中药方剂材料:人参5克、茯苓5克、鸡内金6克、山药5克、砂仁3克、佛手柑5克、雪莲6克、红豆6克、薏苡仁5克、莲子5克、薄荷4克、金银花5克。
这个配方不知道怎么煎的话,将以上药材混合滚制成多味清的浓缩片,食用吸收更方便。
东莞市长安贝斯特培训中心【素材积累】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国医大师李振华治“口苦”的方子,改善口苦、体胖、爱生气
国医大师李振华治“口苦”的方子,改善口苦、体胖、爱生气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中医如何调治口苦这个事儿。
先把方子放在前边:组成:牡丹皮,山栀子,当归,白芍药,白术,茯苓,香附,郁金,青皮,柴胡,莪术,山楂,鸡内金,枳壳,丹参,菊花,甘草。
在分享这个方子之前,我想跟你们分享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女性,年38岁。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从大概5年前开始吧,反复出现口苦症状,而且口中黏腻。
右侧肋部位不舒服,似乎有些胀闷。
这个现象,在心情不愉快的时候会加重。
但要命的是,她的心情,总是不愉快。
终于,在38岁这一年,她的问题加重了。
口苦口黏比往常严重了不说,而且下肢和颜面似乎出现浮肿,胁肋部位胀满不适,四肢沉重、食欲下降。
这个人以为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不好的病。
她到医院检查,发现仅仅是脂肪肝而已。
怎么办?她想治疗,不再受这份罪了。
后来,经人介绍,她来到了中医名家李振华老师的诊室。
李师,是我非常推崇的一位中医大家,2009年被评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
刻诊,见患者舌质红,舌苔黄腻,舌体胖大,脉象弦细。
李师寻思片刻,写了开头我们说的那张配伍。
结果,14剂用完之后,患者口苦现象大大好转,浮肿消失,心烦之感大减,但是双眼感觉有些视物模糊。
于是,李师遵原方,加入木贼,增加栀子。
14剂,每日一剂。
到最后,患者诸症悉平,基本上没有任何不适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想跟你仔细探讨一下。
其实,口苦这个事儿,经常看我文章的人都该知道了,它和肝有密切关系。
因为古人认为,口苦,主要原因就是胆汁之气上溢口腔。
那胆气为啥会往上走,而不是往下走呢?因为肝气失常。
肝气不调,则胆气不畅上逆,所以造成口苦。
在这个情况下,就得调理肝。
因此,中医在治疗口苦的时候,往往会想到清肝火、疏肝气之类的方法。
就这个女患者而言,显然,她的问题也出在肝上。
早年感情经历的不顺畅,令她长期抑郁满怀。
肝郁日久,胆气上逆,出现口苦。
她脉弦,说明肝郁,舌红,苔黄,说明有肝郁化火之象。
千古“凉肝”第一方!化解易怒、口苦、失眠,让你全身静下来
千古“凉肝”第一方!化解易怒、口苦、失眠,让你全身静下来肝主疏泄,主情志。
肝气不平的人,往往会易怒,爱生气。
肝好不好,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心理状态,更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和成就。
那么,如何调理我们的肝?以前说过千古养肝第一方,是既能理肝气又能滋肝阴的一贯煎。
还说过千古疏肝第一方,是疏肝解郁之效明显的柴胡疏肝散。
今天,要讲千古“凉肝”第一方,这就是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记载的化肝煎。
怎个好方?但见——青皮,陈皮,芍药,丹皮,栀子,泽泻,土贝母。
所有这些,水煎服。
这个配伍能干啥?就是清泻肝火、疏理肝气的。
它泻火的作用比较好。
还得举个例子。
以前,有一个共事多年的老大姐,在单位是会计。
有一回,她找到我,说她的胃特别不好,不知道为什么。
怎么不好?就是每当她生气、心情烦躁、要发脾气的时候,就感觉得胃疼,火辣辣地疼,同时口干口苦。
当天晚上,往往还睡不好觉。
仔细看,发现脉象弦数、舌红苔黄。
我问她,是不是生气的时候犯病,不生气的时候就没事儿?她点头称是。
那好了,你可能确实有点胃炎,但是真正的病因却在肝。
是肝火烧的,烧得胃疼了。
接下来,写了一个小配伍,就是上头的化肝煎。
她点头道谢。
结果,几天之后,她遇上我,说我给她写的那个东西,她也给一个老专家看了。
人家就给添了两味药,也没说别的。
结果,她回去这么一用,才两剂,口苦、胃灼痛、闹心烦热的感觉就减轻大半。
她特别高兴。
这是怎么回事?分析一下。
此人脉弦,主肝郁。
弦而略数,说明有热。
此人舌红苔黄,说明有热。
于是,肝郁化火这个事儿,基本上算定下来了。
因为肝郁有火,所以患者口干、心烦、易怒。
胆气因肝气不平而上犯口腔,所以口苦。
肝属木,脾胃属土。
肝郁化火,火热之邪克伤脾胃,于是胃中灼热、疼痛。
这类人,如果去查,差不多会查出有胃炎。
不过按照我们中医人的辨证思路来看,关键是养肝。
因为这一切,都是肝郁化火带来的。
所以,就要疏肝气、清肝火。
怎么实现这个目的?张静岳的化肝煎,比较不错。
中医治口苦案例
中医治口苦案例中医治疗口苦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以是由于内脏功能失调或者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
接下来,我将列举10个不同的中医治疗口苦的案例,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案例一:肝胆湿热型口苦患者年龄:45岁主要症状:口苦、口干、大便黏滞、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滑。
中医治疗方法:清热利湿,方药包括龙胆泻肝汤、龙胆瀉肝汤等。
2. 案例二:脾胃湿热型口苦患者年龄:35岁主要症状:口苦、口干、食欲不振、大便黏滞、舌苔黄腻、脉滑。
中医治疗方法:清热利湿健脾,方药包括二妙丸、黄连解毒汤等。
3. 案例三:心火上炎型口苦患者年龄:28岁主要症状:口苦、心烦、失眠多梦、舌苔黄腻、脉数细。
中医治疗方法:清热降火,方药包括安神补心汤、黄连阿胶汤等。
4. 案例四:肝郁脾虚型口苦患者年龄:50岁主要症状:口苦、胁痛、胸闷、易怒、舌苔薄白、脉弦细。
中医治疗方法:疏肝理气,方药包括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5. 案例五:湿热下注型口苦患者年龄:40岁主要症状:口苦、小便短赤、尿黄、口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治疗方法:清热利湿,方药包括苦竹茹汤、五苓散等。
6. 案例六:胃热湿热型口苦患者年龄:30岁主要症状:口苦、口干、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治疗方法:清热利湿,方药包括黄连解毒汤、滑石代赭汤等。
7. 案例七:肝胃不和型口苦患者年龄:55岁主要症状:口苦、口干、胸闷、恶心、舌苔黄腻、脉弦细。
中医治疗方法:疏肝理气和胃,方药包括柴胡疏肝散、香薷饮等。
8. 案例八:心脾两虚型口苦患者年龄:60岁主要症状:口苦、心悸、乏力、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治疗方法:益气养阴,方药包括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
9. 案例九:肝胆湿热型口苦患者年龄:42岁主要症状:口苦、口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治疗方法:清热利湿,方药包括龙胆瀉肝汤、龙胆泻肝汤等。
10. 案例十:脾胃湿热型口苦患者年龄:38岁主要症状:口苦、口干、食欲不振、大便黏滞、舌苔黄腻、脉滑。
清肝利胆汤的功能主治
清肝利胆汤的功能主治
功能
清肝利胆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清肝火
•利胆排石
•调理肝胆
主治
清肝利胆汤主要用于以下病症的治疗和调理:
1.肝火旺盛:清肝利胆汤有清肝火的功效,可以调理肝气紊乱和肝火旺
盛导致的症状,如头晕、眩晕、口苦口干、偏头疼等。
2.胆囊炎:清肝利胆汤可以刺激胆囊收缩,加速胆汁的排出,有利于胆
囊炎的治疗和恢复。
胆囊炎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3.胆结石:清肝利胆汤具有利胆排石的作用,可以帮助胆囊排出结石,
减轻胆绞痛和胆结石的症状。
胆结石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胀痛、反复发作的胆绞痛等。
4.脂肪肝:清肝利胆汤具有调理肝胆功效,可以改善脂肪肝症状,如肝
区不适、乏力、食欲不振等。
5.酒精性肝病:清肝利胆汤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毒素,减轻对肝脏的损害,
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6.肝气郁结:清肝利胆汤有调理肝气的功效,可以缓解肝气郁结导致的
胸闷、烦躁不安等症状。
7.肝胆湿热:清肝利胆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湿热引起的黄
疸、口苦口干、大便黏滞等症状。
总之,清肝利胆汤是一种中医药方剂,具有清肝火、利胆排石和调理肝胆的作用。
适用于肝胆不调引起的病症,如肝火旺盛、胆囊炎、胆结石、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气郁结和肝胆湿热等。
注意:本文仅供参考,使用该方剂前请咨询医师或中医药师的建议,不可自行随意使用。
口苦一一小柴胡颗粒
口苦一一小柴胡颗粒
口苦---这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试一试。
小柴胡颗粒:疏肝理气,清肝利胆。
那对于口苦问题,在中医看来,一般来说多是由于肝火上炎、胆汁上溢到口腔所导致的,胆汁我们都知道,是五脏六腑中最苦的。
那我们说,胆汁好好的,为什么会上溢呢?就是因为情志不舒、肝火太大了,肝胆又相表里,所以肝有火会第一时间把压力释放给胆,那本来胆气是要随胃气下降的,现在因为肝火大、胆火也大,胆气不降反而逆行了,所以就会出现口苦。
那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发现,自己也可以对照一下,有这类问题的朋友是不是长期心情不好,情志压抑、不舒,脾气暴躁,或是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往往会在晚上不开心或者生气了,第二天早上口苦会有加重的迹象。
所以说,对此,我们主要的一个调理思路就是,疏肝理气,清肝利胆。
那这里就对应的给大家分享一个,医圣张仲景的一个千古名方,小柴胡汤。
对于生活中有出现咽干、口苦、目眩等问题的,那现在也有现成的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大家就可以买来试一试。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肝胆来治疗口腔疾病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肝胆来治疗口腔疾病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口腔疾病,看似局部的问题,实则可能与体内脏腑的失调密切相关,其中肝胆的功能状态对于口腔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咱们就来详细聊聊中医是如何通过调理肝胆来治疗口腔疾病的。
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肝胆在中医里的作用。
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脾胃运化等功能。
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胆汁的排泄有助于消化。
当肝胆功能失调时,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口腔疾病。
比如说,肝郁气滞是常见的肝胆失调类型。
长期的情志不舒,比如压力大、焦虑、抑郁等,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气行不畅,气血瘀滞,反映在口腔中,可能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疼痛缠绵不愈。
这类患者往往还伴有胸胁胀痛、心情郁闷、喜欢叹气等症状。
中医治疗时,会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散等。
通过调理肝气,使气血通畅,从而改善口腔症状。
肝胆火旺也是导致口腔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加上饮食不节、熬夜等不良习惯,容易导致肝胆之火内生。
肝胆火旺,循经上炎,就可能出现牙龈肿痛、口臭、口苦、口干等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会采用清肝泻火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
同时,还会嘱咐患者调整生活习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熬夜。
此外,肝胆湿热也会影响口腔健康。
肝胆湿热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内生湿热所致。
肝胆湿热蕴结,上蒸于口,可能导致口舌生疮、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等。
治疗时,中医会以清利肝胆湿热为主,常用的方剂有茵陈蒿汤。
同时,还会建议患者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薏米、冬瓜、苦瓜等。
除了中药方剂的治疗,中医还有一些其他的调理方法。
比如针灸,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太冲、行间、阳陵泉等,可以疏通肝胆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从而改善口腔疾病的症状。
还有推拿按摩,按摩肝胆经的穴位,如期门、日月等,也有助于调理肝胆功能。
口苦是肝胆有热,对症中药请收好,清肝胆,利湿热,改善口苦
口苦是肝胆有热,对症中药请收好,清肝胆,利湿热,改善口苦口苦—肝胆有热临床观察口苦多见于肝胆热证、肠胃热证等;在现代医学中则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而以肝胆疾病为多。
这可能是胆汁排泄失常所致,癌症病人因甜味阈升高、苦味阈降低,吃甜的东西也会感到舌头发苦。
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候,治宜清泻肝胆郁热。
方药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5克,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栀子各10克,生地、黄芩各12克,甘草8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口甜—脾胃功能失常脾胃实热、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的病人口舌可有发甜的感觉,古人称之为“脾热口甘”。
研究证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
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舌发甜。
又称“口甘”,临床上,分为脾胃热蒸口甜和脾胃气虚口甜。
脾胃热蒸口甜多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内热或外感邪热蕴积于脾胃所致。
表现为口甜而渴、喜饮水、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苔燥,脉数有力等。
治宜清脾泻火。
方药选用泻黄散:藿香15克,栀子、石膏各10克,甘草8克,防风2克;或清胃散:黄连、当归、升麻各10克,生地、丹皮各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脾胃气虚口甜多由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伤,虚热内生,脾受津灼所致。
表现为口甜而干、气短体倦、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大便时干时软。
治宜益气健脾,和胃养阴。
方药选用益胃汤与四君子汤加减:沙参15克,麦冬、玉竹、白术、茯苓各10克,生地、藿香各12克,砂仁、炙甘草各8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口咸—肾虚所致口咸以脾虚湿盛,肾虚火旺为多。
因中医认为“咸为肾味”,临床上常见于肾阴不足,肾火上浮的神经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的患者。
有时测定口咸患者的唾液,可见钠、钾、钙、镁的氯化物含量增多,PH偏于弱碱性反应。
如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苔少、脉细数等症状,属肾阴亏损,虚火上炎,即“肾阴虚口咸”。
中医调理肝胆疾病的重要观点
中医调理肝胆疾病的重要观点肝胆疾病是指肝脏和胆囊等消化系统器官受到病理因素的损伤而引发的一类疾病。
中医在调理肝胆疾病中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肝胆疾病的调理观点。
一、调理肝胆疾病的整体观点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胆主解毒,二者共同参与人体的消化、吸收、排泄等重要功能。
肝胆疾病常常是由于人体内的阴阳失衡、气机不畅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中医调理肝胆疾病的核心观点是调整阴阳平衡,疏通气机。
二、调理肝胆疾病的重要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常用的中药调理肝胆疾病主要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药物。
例如,枸杞子能够滋阴清热,适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赤等症状;柴胡可以疏肝解郁,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肋疼痛等症状。
中药调理通常需要通过煎煮、冲泡等方法使用,并需要考虑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
2.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调理肝胆疾病的饮食应该以清淡、温和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常见的具有调理作用的食物包括苦瓜、莲藕、柠檬等。
此外,中医强调饮食节制,合理安排进食时间,有助于调节肝胆的功能。
3. 中医按摩调理中医按摩是一种通过按压、抚摩等手法刺激经络、调整气血流动的方法。
肝胆疾病常常伴随着身体不适,例如胸胁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中医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相关穴位,缓解这些不适症状。
常用的按摩方法包括推拿、穴位按摩等。
4. 中医针灸调理针灸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插入针具,刺激相应的经络和组织,以调整阴阳平衡,疏通气机。
针灸对于调理肝胆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在足三里、太冲等穴位施针,可以改善肝胆气机不畅引发的头痛、胸闷等症状。
5. 中医养生调理中医注重养生,认为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保持身心平衡,可以改善肝胆疾病。
提倡早睡早起,保持精神愉悦,避免情绪波动等。
此外,适量的运动、合理的休息,也是调理肝胆疾病的重要手段。
三、预防与注意事项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减少诱发肝胆疾病的因素。
疏肝利胆法
疏肝利胆法疏肝利胆法可可冰玉整理第一、推胁肋。
1、从哪开始推。
期门穴是肝经的起始点,胆经跟肝经差不多,但比它长。
主要推的是肝经,顺走肝经的走行推。
所以推的起始点应该在期门穴这个位置。
我们怎么去推它?胸部,用掌肯定能推到期门穴,沿走肝经走向往下推,推到腹股沟这个位置。
我们为什么要从期门穴开始推?因为这是肝经的起点。
肝管疏泄,还管情志,平时老百姓说一生气气得我肋查子疼,所以为什么有人一做完这个疏肝利胆法就特别舒服,还有的人直放屁,什么原因?就是你把肝经推通了,你把这条堵塞的道推通了,自然就做到位了。
所以不从这开始推的话,你推这个肝经推得不完全。
最容易堵的地方你没有推,就没有最佳的效果,就不会让我们起到一个治病的作用。
还可以说期门穴下边是章门穴,有人说点一下就岔气了,就是因为肝主疏泄,点了之后人就疏通不开了。
而且很多人肝气郁结,生气时间长了,就有痞块、硬块了,揉一揉点一点能把它散去。
毒是聚焦,所以当你感觉到肚子里有包块,一检查还没有的时候,这时候刚开始,就是气,一揉就揉开了。
如果气没揉开,等到有血进去,象漩涡一样,有血块还能揉开了吗?揉不开了。
所以没事儿多做做这个疏肝利胆法也是有好处的。
2、方向。
为什么要这么推。
沿经络走行。
人的经络就是高速公路一样,它能够直接地连接,把人穿起来。
所以为什么一按合谷穴牙就不疼了,因为它是一条经络,连着的。
3、用哪推?用手掌根推。
掌根是大小鱼际,大鱼际代表肺,小鱼际代表肾,推的时候小鱼际在前边,小鱼际发青发紫会有肾病,通过锻炼小鱼际把肾锻炼好,肾属水,水生木,既疏通了肝经,又滋养了肝经,那人的肝还会不好吗,还会肝火大吗?没有火了,木头是滋润的,树枝不是干柴火,起不了火。
4、力度力度适中。
不能按得疼,推完之后脱皮了能行吗。
力度适中才能刺激到经脉,因为经脉不是在表层的,在表层的叫络脉,经脉在人体里边。
所以力度太浅了摸不到。
5、次数36次。
36是6的倍数,为什么中国人对6非常有研究呢?人一呼一吸之间人的气血走6寸,所以做的次数是配合呼吸和气血的流通的,不是随便做的。
千古养肝第一方!化解口苦、吞酸水、总生气,既养阴又顺气
千古养肝第一方!化解口苦、吞酸水、总生气,既养阴又顺气(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柳州医话》、《续名医类案》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前几天,我在后台上看到有朋友给我留言,说他的亲属总是反酸水、吞酸。
他问我,应该怎么办。
我觉得,这个事儿很普遍,我应该认真说说。
你记住啊,我们要是总反酸水、吞酸,这个考虑胃气不降。
造成胃气不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胃寒、胃热、中焦气滞、食积等,都能导致这个问题。
今天在这里,我想给你聊另外一重原因,也是很多人认识不足的一种原因,这就是肝肾阴虚、肝气郁滞。
也就是说,问题不在胃,而是在肝。
我以前就遇上这么一个人。
她啊,在一家社区的卫生服务站工作,是收费员,女性,年纪50岁。
她有一次跟我说,自己最近好像有胃病了,胃里头乱糟糟的,总是反酸水,口苦口干。
她问我,应该怎么办好。
当时我一看,患者舌红少津,脉象弦细。
我就问她,你平时的胁肋部位,也就是胸的两侧附近,有没有难受的时候。
她回忆说,每当胃里头反酸水的时候,前胸这一片都不舒服,有点胀,还有点火辣辣的感觉。
其余,没什么特别之处。
这时候,我看着她的眼睛,说,你肯定是有什么事儿,闹心。
对不对?她一听,摇了摇头,说别提了。
原来,她唯一的儿子,因为做生意,前一段时间从几家小额贷款公司借款。
这一借不要紧,就还不上了。
催款的电话一个跟着一个。
她的儿子被逼得快要疯了。
她和老公一想,算了,把脸皮扯下来,跟亲戚朋友借钱吧,帮儿子还债。
这段时间,她就忙活这个来着。
现在,还款的事儿差不多了,但是自己的身体却出现问题了。
我当时就跟她说,你要是怀疑有胃病,那就最好到医院去,做一个胃镜,详细检查一下。
但是凭我的经验,我觉得你的问题不在胃,而是在肝。
你可以先通过养肝的办法来试一试。
如果没效果,那就按胃病来治不迟。
她说,好,按我说的做。
我给她写了一个小配伍,特别简单——北沙参、麦冬、当归各9克,生地黄18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5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㊃54 ㊃
现 代 中 医 药
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年07月第35卷第4期July.2015 Vol.35 No.4
和之气,滋养之效最佳㊂并以稻草为燃料,则可得秋冬肃杀之气,使之活力坚固而温和㊂醪醴是用五谷酿成的浊酒,可通调营卫,对于病位较深㊁病情严重的疾病,若五谷汤液和一般的汤药治疗无效时,使用醪醴(药酒)长期治疗方可取效,这正是 药食同源”的根本体现㊂
5摇小结
五谷具有很好的食疗功效,有着药物所不能比拟的优势㊂运用‘黄帝内经“中的食养理论指导谷物的养生,将 谷物”作为日常食物的首选,遵照主食和副食之间的配餐结构和比例 主食应占60%,粗细搭配,切忌粗粮粗吃㊂五谷杂粮的外皮富含生物的营养成分,弃之则营养流失,但是不可一味硬吃,否则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功能㊂若脾胃受到伤害,则会影响人体对饮食物的吸收㊂以食养生㊁以食防病㊁以食治病是中医药学的主要特色,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㊂饮食不节是造成许多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指导人们正确的摄入饮食 水谷”,纠正错误的食饮习惯,对于预防疾病和颐养天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㊂
参考文献
[1]高开平.中国食疗本草[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03.
[2]仝小林,刘文科,连凤梅.论‘内经“水谷运化理论与人
体能量代谢[J ].北京中医药,2012,31(4):284-286.[3]王洪图.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M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4:171.
[4]张岩,张焱.论‘黄帝内经“中 五畜为益”的食养原则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8):1029-1048.[5]张焱.试论‘黄帝内经“中的食养之道[J ].中国中医基
础医学杂志,2012,18(4):360-364.
[6]帕特里克㊃霍尔福德(英).营养圣经[M ].北京.北京
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3:111-129.
[7]张焱.‘黄帝内经“中的食养之道 食饮有节身体好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8-131.
[8]游修龄.说文解字 禾㊁黍㊁来㊁麦”部的农业剖析[J ].浙
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5):57-63.[9]孙思邈.千金要方[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471-473.[10]江肖莹.五谷治百病[M ].广州:中国出版集团,世界
图书出版公司,2011:5-9.
[11]王琦.中医体质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5:2-4.
(收稿日期:2015-01-21 编辑:邢玉瑞)
疏肝利胆法为主治疗口苦思路探讨
刘 泉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苏州215129)
摘 要:通过总结分析病例认为口苦的继发病位在胆,而原发病位在五脏六腑,其中肝较为多见㊂其病机为气机不和,肝失疏泄,胆气上逆,发生口苦,故疏肝利胆法需贯穿始终;同时根据病机不同而配合清心泻火㊁扶阳㊁滋养肾阴㊁健脾理气等法,可取得良好疗效㊂
关键词:口苦;疏肝利胆;治疗思路
中图分类号:R 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71(2015)04-0054-02DOI :10.13424/ki.mtcm.2015.04.023
口苦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诊断学“中将口苦的病因归结于 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1],多用泻肝胆火的药物,常能收到疗效㊂尽管口苦以热证多见,但还可见于许多非热证,如‘景岳全书“中论述: 若据此说,则凡以口之五味,悉居火证,绝无虚寒之病矣,岂不谬哉?如口苦者 盖凡以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㊂此其咎不在心脾,则在肝肾,
心脾虚则肝胆邪溢而为苦,肝肾虚则真阴不足而为燥”㊂故临床中遇口苦时,应仔细推敲,是胆腑
2015年07月第35卷第4期July.2015 Vol.35 No.4
现 代 中 医 药
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㊃55 ㊃
自病,还是它脏之病波及于胆,不可泛泛清热㊂
1 疏肝利胆法贯穿治疗始末
口苦是胆病主症之一,‘伤寒论“指出: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㊂”口苦在前,咽干㊁目眩在后,刘渡舟老先生曰: 少阳诸证,以口苦为第一证㊂”[2]口苦的病机为胆虚气上溢或胆火上炎㊂
‘素问㊃奇病论“曰: 有病口苦 病名曰胆瘅㊂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㊂此人者,数谋而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㊂”‘素问㊃痿论“又曰: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㊂”可见口苦的继发病位在胆,而原发病位在肝㊂肝胆位居中焦,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导宣畅全身气机保持其畅达的功能,亦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㊂如果情志失调,所欲不遂,郁怒不解或忧愁所伤,导致气机不和㊁肝失疏泄㊁胆失条达㊁枢机不运㊂肝主谋虑,若数谋虑而不定,则肝气郁结,郁久则化火,波及于胆,导致胆的功能失调,胆火上炎,或胆气上溢,则发生口苦㊂肝胆相连,肝病最易累胆,故肝病中最多口苦㊂但脾胃湿热壅遏,心火上炎,肾火上冲,肺热蕴积等,一旦波及于胆,亦可出现口苦㊂胆为阳木,胆中相火敷布于周身,十一脏借此而生机勃勃,故‘素问㊃六节脏象论“曰: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㊂”反之,十一脏有病,亦可波及于胆,因此胆病主症之一的口苦,便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之中㊂故口苦的继发病位在胆,而原发病位在五脏六腑,其中以肝较为多见㊂其病机重点在胆气上逆㊂气机不和,肝失疏泄,胆气上逆,则发生口苦,故疏肝利胆法需贯穿其治疗始终㊂
2 临床辨证配合其他治法
2.1 配合清心泻火法 心在五行属火,‘兰室秘藏㊃眼耳鼻门“曰: 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神,宜静而安㊂”心为火脏,火味苦,肝五行属木,主疏泄,木火相生,故凡心火亢而有木郁之象者,需注意疏肝而散火,这也是火郁发之之义㊂临床可见口苦,心烦,失眠,急躁易怒㊂兼见口渴喜饮,胸闷胁痛,目赤,头晕头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黄燥,脉弦数或弦滑数㊂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黄连㊁莲子心等㊂
2.2 配合扶阳之剂 ‘内经“有天人相应脏气法时的观念,在一日之中,胆对应子时,子时一阳初生,故胆能将阳气输注至全身十二经脉,主持阳气发挥正常功能的作用;一年十二月之中,胆对应子月(十一月);在二十四节气中对应大雪和冬至,冬至一阳生,故胆有管理阳气,输送㊁主持升发的功能㊂清代医家郑钦安认为真阳乃立命之根,他在
‘医理真传“中指出: 真阳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㊂”相火有生理性病理性之分,这里提到的相火即指前者,生理性的相火即为真阳㊂相火根于肾,藏于肝胆㊂相火的发用在乎肝胆,尤其是阳木胆㊂经云: 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㊂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㊂”[3]此口苦即为真阳上浮㊂针对阳虚所出现的口苦,若考虑为少阳为寒湿所郁滞,可用桂枝合二陈汤加减;若考虑阳气不足,真阳上浮所出现口苦,则需加用附子㊂可见真阳失于运化,积滞内停出现口苦等症,当疏肝利胆合扶阳之剂治疗㊂
2.3 配合滋养肾阴法 肝肾同源,肝肾同居下焦,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相互滋生,即肾精滋养于肝,使肝之阴血充足,以制约肝阳过亢;肾水滋养肝木,以使肝气疏泄条达㊂如肾虚肝失所养,则出现肝失条达,郁而化火,胆汁上泛而口苦,临床可见腰膝酸软,兼见头晕眼花,口渴失眠,胁肋作痛,舌红,苔薄,脉细数㊂可予以滋肾疏肝法,方选滋水清肝饮加减㊂
2.4 配合健脾理气法 五行中肝属木,主疏泄,调畅气机,助脾运化;脾属土,脾胃为气机之枢纽,脾胃的运化功能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㊂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脾,胆汁过溢,或胆汁上泛而口苦,临床可见口苦,纳呆不饥,抑郁寡欢,兼见口淡不渴,少气乏力,饭后思睡,大便稀薄,舌淡,苔薄,脉弦细㊂治疗当健脾疏肝,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健脾丸等㊂
总之,临床所遇口苦以肝失疏泄,胆气上逆为多见,但亦非全责之于肝胆㊂口苦作为一个症状,背后隐藏着或寒或热的病机,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全身情况,病史,舌脉来综合考虑㊂古人云: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㊂”本人在临床工作中,有些许体会,遂整理成文,借此机会不揣浅陋提供出来,以求与大家探讨㊂
参考文献
[1]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29.
[2]张保伟.刘渡舟教授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探微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4):48-50. [3]张登本,孙理军.全注全译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新
世界出版社,2008:189.
(收稿日期:2014-07-21 编辑:方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