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1
《质量的测量》说课稿
《质量的测量》说课稿一、说教材《质量》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换算、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的测量,这些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这一节的学习也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并且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技能要求。
因此本节课是基础性的一节,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生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质量及其单位是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学数学就已经训练,描述为“重量”。
本节课从生活中入手质量,又从质量走进生活应用;通过如何测量物体质量的提问,引出托盘天平,采用小组合作称量身边物体的质量,边讨论边操作,通过找茬游戏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天平,结合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浓厚,细致的活动设计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但质量是一种属性对学生来说有些理解困难,可通过实验分析突破这一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
(2)通过自主学习,学会天平的使用。
(3)学会测量固体质量,并了解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天平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在天平的操作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
(3)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领悟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和属性;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学难点: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五、说教法本课采用乐学365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基础预学,对课堂教学内容形成初步印象,初步了解课堂结构,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关注全体学生,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掉队。
教师课堂导学为学生建构起知识的整体框架,课堂展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展示,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功体验,提升学习兴趣,尤其是学生的课堂展学和展演,更是突破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手段,提升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文化知识素养。
6.1物体的质量-说课稿
6.1物体的质量(说课稿)建设初中邓良力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1节《物体的质量》,课时为1课时。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节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所要讲授的物体的质量是本章第一节,质量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着统领全章、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也为学习密度、重力作必要的准备。
质量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概念,能够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从近几年的中考题来看,质量知识是常考内容,重点考查天平的使用方法,另外还与后面的密度知识相结合。
因此,这节课不仅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更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近年中考试题趋势,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近年中考试题趋势并结合八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学会使用托盘天平。
而把难点放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法分析《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的能力。
从上课一开始,就通过一袋盐与一把盐的区别引入课题,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新课教学,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
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老师指导和学生实验相结合,启发讨论和自主学习等手段,综合运用了实验探究,观察分析,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分析,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法分析在学法上,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由学会变成会学。
引导并鼓励学生运用比较、观察、猜测、体验、实验等方法逐渐认识并掌握质量知识;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范文
《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范文第一篇:《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本节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质量是学生认识各种物质必须具备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天平的正确使用又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是探究物质的属性――密度等有关内容不可缺少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做好准备起着重要作用。
1、教材分析:质量的概念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基本概念,但在初中不要求做过多过深的讲解,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所以教材中直接给出了质量的概念及名称符号m,对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教材是通过图片来说明的,这种知识的呈现形式有利于学生理解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关于物体质量的测量仪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有不少经验积累,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它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学生必须知道调节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教学目标: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初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依据教学指导纲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目标,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对常见的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①.质量的单位及其性质。
②.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根据该班学生组合,考虑到部分复读生对知识点一知半解,而新生茫然不知,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活动展开教学。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基本量之一,既十分抽象又十分重要,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重要铺垫。
2、教学目标①知识和技能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②过程与方法经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天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通过阅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学生的学情分析现阶段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发展水平不高。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质量是有一定了解的,只不过对其概念的理解不够具体,学生能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某个物体有多重,只是不知道他们所说的“有多重”指的其实就是物体的质量。
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虽然不高,但动手的欲望是非常强的,他们很乐于参与实验,在本节课概念教学时,将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和训练,强化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物理概念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物理概念直接灌输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原理,在质量概念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概念的形成,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中学到新的物理知识,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为此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科学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四、教学程序设计一、认识质量1、区别物体与物质的概念首先请大家思考:课桌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课桌是用木材制成的。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要讲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中的第二小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本节主要讲述了物质世界中所有物质都具有的一个属性----质量及其测量方法,同时讲述了天平这一质量测量仪器。
质量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密度打下基础,所以这一内容是本节的一个基本知识,也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见,所以,学习本节为后面的知识做铺垫。
本节中的基本知识涉及到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质的属性,质量的单位及换算,以及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在这些知识点中,我主要选取了前面三个知识点作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质量在生活中学生们接触的比较多,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例子,通过老师的引导分析,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出质量的定义。
有助于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们对质量的理解。
通过提问学生问题“你们有没有质量”引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这一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某位学生的质量在不同情形下的大小,总结出物质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无关。
通过分析跟学生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现象,让学生明白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让学生建立起物理的学习是与生活现象分不开的这一观念。
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这一知识点是本节的一大难点和重点知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往往表现出的是对于换算后数字到底是变大还是变小,在此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来分析课本上的基本换算,将换算的两个单位分成大小,然后根据数值的大小总结口诀。
自己动手总结出来的东西记忆更加的深刻,应用起来更加准确方便。
然后用课本上的小资料锻炼学生单位换算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一些常见的物体质量的近似值大小。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质量》说课稿(5篇范文)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质量》说课稿(5篇范文)第一篇: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质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体的质量是学生认识多彩的物质世界的基础,是学习密度、重力、压强、浮力等一些关键力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容易接受,同时学生的一些直接的经验会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的概念。
天平是学生第一次使用的较为精密的仪器,所以本节课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和保护精密仪器。
另外,正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可以为以后学习密度的有关知识做好准备。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学会使用天平(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养成善于探究、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3、教学重点与难点质量的概念与单位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4、教学用具学生用具托盘天平、橡皮泥教师用具演示托盘天平、橡皮泥、食盐两包、鸡蛋、多媒体课件二、教法与学法1、教法质量的单位有那些?回答课本上的问题?这里在讲课应着重估测,所以要先让学生明白1千克到底有多少?出示两包食盐这为一千克。
再让学生进行估测例如一个鸡蛋一名学生等,最后给出练习加以巩固。
以要想知道物体准确的质量是多少则需进行测量?测量的工具有秤,课件可展示各种秤,最后说我们实验室里用的'是托盘天平,从而进入下一环节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25分钟)(1)认识天平的结构学生边看课本边看桌上的天平认识天平的结构,可通过课件一个一个指让学生报名称。
注意在说结构时应介绍几个重要部分的作用,如:一是指针和度盘,用来指示天平是否平衡,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刻线时说明天平已平衡。
二是平衡螺母,在天平调平时使用三是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时使用,其中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应用镊子(2)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再让学生仔细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并思考以下问题:(5分钟问题用课件展示)(1)测量前:A.天平应怎么放?B.游码应怎样移? C.平衡螺母怎么调?质量的单位有那些?回答课本上的问题?这里在讲课应着重估测,所以要先让学生明白1千克到底有多少?出示两包食盐这为一千克。
物体质量的测量说课稿
物体的质量及其的测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和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②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
②会利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的类型:综合课课时安排:1课时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教具:托盘天平、砝码、木块。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由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导入物体质量的测量。
1、常用测量质量的工具:戥子、台秤、案秤、电子秤、托盘天平等2、托盘天平:(1)、构造:底座、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托盘、分度标牌、指针、砝码和镊子等。
(2)、使用方法:调节方法:a 、水平调节: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b 、横梁平衡调节: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通过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处。
测量方法:测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通过移动游码,使天平再一次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1、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范围。
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能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里;不能用手直接动砝码或游码,应用镊子。
3、测量结束后,应将砝码放入砝码盒中,游码拨至标尺最左端。
分组实验:用天平测木块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实验时应注意:1、如何放天平?2、测量前和测量中如何调节天平平衡?怎样判断天平平衡?3、测量时,物体和砝码各放到哪个盘中?加放砝码时按什么顺序?4、游码读数时怎样读?物体的质量怎么计算?注意:1、平衡螺母的调节方法:平衡螺母应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且调平后再不能动平衡螺母。
初中物理质量的说课稿
初中物理质量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质量。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质量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其次是质量的测量方法,接着是质量与日常生活中的联系,最后是质量的相关实验操作。
一、质量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它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度量。
在物理学中,质量是一个基本属性,不同于重量。
重量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力,而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了解质量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二、质量的测量方法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是一种等臂杠杆,通过比较已知质量的砝码与待测物体的平衡状态,从而确定物体的质量。
在使用天平时,我们需要确保天平的平衡性,并且要进行校准。
此外,对于较大或较小质量的物体,我们可能需要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如电子天平或分析天平。
三、质量与日常生活中的联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质量的概念无处不在。
比如在购物时,我们关注食品的净重;在体育运动中,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运动时会有不同的表现。
了解质量对于我们评估物体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进行科学实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质量的相关实验操作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不同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速度,从而理解质量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此外,通过测量不同物体在受力时的加速度,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质量与力的关系。
总结:通过今天的说课,我们对质量这一物理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质量不仅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探究周围的世界。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谢谢大家!。
《物体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体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的单位用换算。
3.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会调节天平,并利用天平测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杆秤这一中国的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1.质量概念的建立。
2.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式、阅读自学式、实验法
四、教学器材
托盘天平、被测物体,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质量的测量说课稿
《质量的测量》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质量的测量》,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核心内容主要为质量的概念的理解和托盘天平的使用。
学会测量质量的方法,为以后学习密度奠定基础,并为更好的进行科学探究做好铺垫。
本节课质量的测量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从生活中就地取材,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切身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我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学习科学,对科学具有非常大的好奇心,并乐于对生活中各种现象进行探索,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部分关于质量的成熟或不成熟的经验,但没有非常系统的认识,因此在本堂课要在学生已有的对质量的认知基础上,纠正错误的认识并对质量的属性和测量有较为系统的学习。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本节课重难点定为以下内容:天平是科学实验探究中测量质量的一个常用工具,且使用方法严谨,因此为本节课的重点,我将用跷跷板的原理类比来教学生。
质量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且是一种属性不会因为状态、形状、温度等的改变而改变,这些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较为难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可以用捏橡皮泥,冰块等来解决。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南针,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条件,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表示。
(2)能理解质量的大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并且能举例说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可以说出托盘天平的结构,并说出托盘天平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4)能基本熟练的掌握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体验和观察,可以感受物体质量,能举例说明测量质量的初步含义2.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养成一丝不苟的实验态度和实验习惯。
京改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2.1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天平的使用技巧;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小方法。
教学难点为:天平的使用技巧及测量误差的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天平的使用不规范,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2.对测量误差的理解不深刻,无法正确处理误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天平的使用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质量测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长度、面积、体积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1.对质量的概念理解不深,容易与重量混淆;2.对天平的使用方法不熟悉,操作不规范;3.对测量误差的理解不够,难以正确处理误差。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旨在让学生在掌握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并能正确处理测量数据。此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还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天平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了解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
京改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2.1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京改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内容为第二章第一节“质量及其测量”。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之前所学物体基本属性的回顾,也为后续学习密度、浮力等知识打下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天平的使用技巧;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减小方法。
初中物理测量质量说课稿
初中物理测量质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内容——测量质量。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教材。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测量质量是一个基础性的知识点,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物理的起点,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技能。
通过对质量的测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属性,为后续学习力、能量等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应掌握质量的概念、了解质量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并能准确进行质量的测量。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和掌握测量质量的方法。
难点则在于如何让学生准确无误地进行测量,以及如何通过实验理解质量与重量、体积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
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引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超市称重,引出质量的概念,并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2. 讲解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无关。
3. 介绍测量质量的工具:介绍天平和常用的质量单位,如克、千克。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理解质量的测量误差,并学会如何减小误差。
6. 讨论质量与重量、体积的关系:通过问题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7. 课堂小结:总结质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质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初中物理《测量物体的质量》说课稿
初中物理《测量物体的质量》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测量物体的质量》是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内容,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实验常用的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质量的概念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所以这节内容对以后的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
2、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1)、教材的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教材的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了解天平的构造,会调节的平衡螺母,知道称量原理,认识游码,并初步了解天平的使用。
(3)、对常见事物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说教法1、说教具演示:演示用托盘天平、砝码学生实验:托盘天平、砝码、烧杯、大头针(一盒)、盐、水、塑料瓶、剪子2、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再一次明确指出:"物理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所以,尽管物体质量的测量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也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去实验去感受。
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比较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归纳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学习到这一研究方法。
四、说学法实验法。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才能更好地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第一章:质量的概念1.1 引入质量的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苹果、书籍等,让学生感受质量的存在。
1.2 讲解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1.3 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以及其它常用单位如克(g)、毫克(mg)和吨(t)。
第二章:质量的测量工具2.1 介绍天平的结构:天平由横梁、支架、砝码等组成。
2.2 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如何调节平衡、如何加减砝码、如何读数等。
2.3 介绍电子秤:电子秤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第三章:质量的估测3.1 训练学生观察和估算物体质量的能力:通过观察物体的体积、密度等信息,估算物体的质量。
3.2 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质量估测:如估算一袋大米、一瓶矿泉水等物品的质量。
3.3 练习使用质量单位进行换算:将不同质量单位之间的数值进行换算。
第四章:质量的测量实验4.1 设计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4.2 实验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天平或电子秤,测量物体质量。
第五章: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1 讲解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
5.2 举例说明质量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宇航员太空飞行、卫星发射等。
5.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质量政策:如我国对产品质量、计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六章:质量的守恒定律6.1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在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中,一个封闭系统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6.2 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通过简单的实验,如水与盐的混合,来说明质量守恒的现象。
6.3 探讨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化学反应中质量的计算,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第七章:相对质量的概念7.1 引入相对质量的概念:相对质量是物体质量与标准质量的比值,通常以地球的质量作为标准。
7.2 讲解相对质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与已知标准质量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质量。
7.3 探讨相对质量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在天文学中计算行星质量,在粒子物理学中研究基本粒子的质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6.2测量物体的质量集体备课说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6.2 测量物体的质量集体备课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理解质量和重量的区别,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注重实验细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难点: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用具:天平、各种实验物品(如小球、托盘等)、实验记录表、讲义等。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带上实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将一本书放在天平上,问学生知道如何测量这本书的质量吗?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理论讲解(15分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质量的含义:物体所固有的属性,不随重力变化而变化。
–重量的含义:物体在地球重力作用下的表现,随重力变化而变化。
–选择合适的天平进行测量。
•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天平平衡,避免晃动。
–将待测物放置在天平的盘中心,避免测量误差。
–确定零点,调整天平指针指向零位。
–读取数据时要注意准确度和精确度。
3. 实验设计(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使用哪些实验物品?–如何保证测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通过讨论后,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实验方案,并互相提出改进建议。
4. 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按照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
5. 结果分析(20分钟)•学生小组讨论并总结实验结果,归纳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6. 拓展延伸(15分钟)•将实验结果与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如弹簧秤、浮力法等。
•带领学生讨论实验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例如,如何减小测量误差?如何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度?五、板书设计•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选择合适的天平进行测量,保持天平平衡,将物体放置在盘中心,确定零点,读取数据。
初中物理物体的质量说课稿
初中物理物体的质量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理解物体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并能够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来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物体质量的定义及其属性。
- 质量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 质量与重量、体积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质量与日常生活中的重量概念的区别。
- 质量的守恒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天平、砝码、不同材质的物体样品、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环境: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器材完备,学生座位安排合理,便于观察和操作。
3. 教学资料:准备相关的物理教材、实验指导书和辅助教学的PPT。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关于重量的感受,引入质量的概念。
- 展示不同物体,让学生尝试通过观察和手感判断其质量大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质量概念- 定义质量为物体惯性和引力的量度,是物体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无关。
- 通过实例解释质量与重量的区别,强调重量是地球对物体质量的吸引力,而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3. 质量的测量- 介绍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4. 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讲解密度的概念,即单位体积的质量。
- 通过实验比较不同材质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意义。
5. 质量守恒原理- 介绍质量守恒原理,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总质量不变。
- 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 总结质量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守恒原理。
- 强调质量与日常生活中重量概念的区别。
7.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习题,加深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 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思考与质量相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物体的质量- 定义:物体惯性和引力的量度- 属性:固有属性,与形状、状态、位置无关- 测量:天平、砝码- 与重量的区别- 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 质量守恒原理六、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质量概念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6.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说课稿
6.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说课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此以前,学生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和单位,本节是对上节课质量知识的拓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重要的技能要求之一,这节课的内容一个显著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内容上难易适当,易激发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托盘天平的使用,会用天平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优选实验方案,在实验中注意尽量减小误差.3、情感态度价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严谨的科学作风,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难点:用托盘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四)教具与学具教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学具:天平、砝码、回形针、小烧杯、大烧杯、水(12组).二、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初二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物理实验也有了大概的了解.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质量的概念单位,对天测量物体的质量有了一定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使用天平的方法,从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使用基本的工具和食品进行测量观察和探究的基本技能.三、说教法: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在上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各种能力.在教学中以PPT和仿真实验课件为辅助教学工具增强教学效果,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实用性.老师指导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四、说学法:实验时要求每个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所需器材步骤,学生操作过程中,老师不断巡视,做好指导,及时发现重演实验中的亮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实验后,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归纳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利用多媒体复习上节内容,并且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枚磁针的质量.(二)合作实验探究新知1、测一枚回形针的质量活动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和标尺分度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说课设计
冯村乡希哲中心学校暴玉凤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上午好!
我是来自封丘县希哲中学的暴玉凤,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我的说课的程序是: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内容
质量的概念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基本概念,但在初中不要求做过多过深的讲解,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所以教材中直接给出了质量的概念及名称符号m,对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教材是通过图片来说明的,这种知识的呈现形式有利于学生理解物体
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关于物体质量的测量仪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有不少经验积累,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它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学生必须知道调节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二)说重点和难点
1重点:质量的单位及性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依据:质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学习密度知识的重要铺垫。
2.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依据:学生第一次接触精密仪器,操作复杂,不易掌握。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了解天平的构造,会调节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见事物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
二、说教法
1、说教具
演示:演示用托盘天平、砝码
学生实验:托盘天平、砝码、烧杯、大头针(一盒)、盐、水、塑料瓶、剪子
物理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逐步学习物理规律,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说学法
实验法。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才能更好地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概念,要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身边的例子来说明物体是有物质组成的,如铁桶和铁制的文具盒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教室里的木门和木椅子都是由木头这种物质组成的。
可以得出自然界的一切的物体都是又物质组成的结论。
接着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类似于大铁桶和小铁钉,虽然都是由铁组成的,但所含铁的多少量不同的例子,以引入质量的概念。
(二)进行新课
1、质量的概念
在学生明白了物体所含的物质有多有少后,直接引入质量的概念,不必做过多的讲解,让学生通过自己举例的方式说明不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初步理解质量的概念、
对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可以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来认识理解,让学生课前准备一块橡胶泥,上课前捏成各种形状。
设问:这块橡胶泥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也可以让一个学生将一块橡胶泥从教室的后面传到讲台,再设问:如果将这
块橡胶泥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教师还可以举出瓶子里的冰化成水,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这瓶水从学校带回家质量是否会发生改变?让学生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无关。
2、物体的质量的测量
要比较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就要确定质量的单位,直接给出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的单位,对于1kg的大小,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约1kg学生又比较熟悉的例子,如20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kg,两瓶500毫升矿泉水的质量。
让学生对1kg 的大小形成具体的直观的印象,然后通过阅读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的近似值”和
动手掂一掂物理课本的质量|,文具盒的质量,使学生对常见的物体的质量有较多
的认识。
本节课的重点是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先让学生看书,然后让学生自己说出天平的名称,接着自己看天平的调节方法和使用方法,这是可以选学生代表上讲台演示,其他同学在台下评价,老师再给与补充,同时老师强调:天平在使用之前必须调节水平,加砝码时应先估计物体的质量,加砝码是先加大的后加小的,物体的
质量等于右盘中的砝码的总质量数与游码上的读数相加,接着让学生亲自动手测一些物体的质量,老师下去巡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可以让学生思考,砝码用完后不放回盒中,使用是不用镊子直接用手拿砝码行不行、我们吃的食盐,刚从水中取出的小铁块能否直接放左盘中去称质量?让学生自己发表看法,然后教师予
以强调,这样注意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经过学生思考会理解得更深刻、
本节课的小结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五、课堂反馈
1、使用天平前,在调节横梁平衡是将游码放在____位置调节平衡螺母。
如果横梁右臂偏高,则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旋。
2、估计一下身边的物品质量是多少,再称一下,看看你的估计是否正确。
六、板书设计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一、质量:
1、定义:
三不变:
2、单位及换算:
二、质量的测量、1、认识天平2、调节天平3、使用天平
《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的
正确使用方法。
质量是学生认识各种物质必须具备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天平的正确使用又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是探究物质的属性――密度等有关内容不可缺少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做好准备起着重要作用。
1、教材分析:质量的概念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基本概念,但在初中
不要求做过多过深的讲解,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所以教材中直接给出了质量的概念及名称符号m,对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教材是通过图片来说明的,这种知识
的呈现形式有利于学生理解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关于物体质量的测量仪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有不少经验积累,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它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学生必须知道调节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教学目标: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初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依据教学指导纲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目标,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对常见的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质量的单位及其性质。
②.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根据该班学生组合,考虑到部分复读生对知识点一知半解,而新生茫然不知,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活动展开教学。
2.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自学讨论、问答、练习、记忆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说过程
教学程序的设计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1.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一些同种物质构成的不同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再由展示图片说明泥团捏成泥人、冰化成水、做太空旅行的红旗,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的改变并不影响其所含物质的多少,即物体的质量不改变,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然后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问答、练习等方法掌握质量的符号、单位、单位的符号及其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对常见的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2.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秤,和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加强学生日常生活中已有的经验积累。
而托盘天平是初中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结合多媒体使学生掌握了托盘天平的构造、注意事项和正确使用方法。
四、说反思
1.通过教学设计,学生对于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掌握较好。
2.在学习使用托盘天平时,学生提到“右物左砝”的操作方法是不正确的,由于学生现学知识的限制,对托盘天平的原理(在第九章简单机械中学习)本节教学设计中没有涉及,因此会产生这种误解。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我没有在本节课中讨论,而是在第二节实验课上,让学生们通过实验操作知道,游码相当于小砝码,每向右移一个格,相当于在右盘加一个小砝码,按照习惯“ 左物右砝”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值加上游砝的读数,“右物左砝”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值减去游砝的读数。
3.如果课堂驾驭能力强一些,学生的能力好一点,教学过程更加紧凑一些,能让学生拿着想真实的托盘天平掌握学习目标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