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合集下载

红花的成分研究进展

红花的成分研究进展

红花的成分研究进展【摘要】目的:综述近几年来红花的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红花主要含有色素、黄酮类化合物及酚酸等化学成分。

其中有效部位为红花黄色素,其提取方法主要为水提法。

在质量标准研究方面,多以单一成分为参照,采用指纹图谱技术对红花的质量进行研究。

结论:红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已较全面,但质量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红花;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etorius L.的干燥花,别名草红花。

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

红花籽中含80%左右的亚油酸,常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原发性脂肪酸缺乏症等[1]。

本文对红花的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1. 化学成分1.1 常见的化合物红花中主要含色素、黄酮类化合物、酚酸、脂肪酸、挥发油、多炔及其他成分。

色素主要指红花黄色素和红色素。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以山奈酚为母体和以槲皮素为母体的糖苷组成。

另外还有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等黄酮类化合物。

其他类已鉴定出的化合物有:2,3,4,9.丁香苷(syringin)、四羟基-1-甲基-1-H-吡啶并[3,4-b]吲哚-3-羧酸(2,3,4,9-tetrahydro-1-methyl-1-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ic acid)、阿魏酸、对羟基桂皮酸、胸腺嘧啶-2-脱氧呋喃糖苷(thymine-2-desoxyribo-furanoside)、ethyl-α-D-1yxofuranoside、胡萝卜苷、8.谷甾醇、棕榈酸和硬脂酸的混合物、异戊酸、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酰香豆酸酐、芹菜素、十六烷酸甘油酯、反-3-十三烯.5,7,9,l1-四炔-1,2.双醇和反-反-3,l1-十三烯-5,7,9-三炔-1,2-双醇等[3-6] 。

红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红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p香豆酰)色胺OβD吡喃葡萄糖苷 (55)、4[N (p香豆酰)色 胺4″基]N阿 魏 酰 色 胺 (58)等 化 合 物。红花中生物碱类化合物见图 2、表 2 。 [12,1416]
13 聚炔类
红花中的聚炔类成分主要以十碳和十三碳为主。 聚炔类化合物苷元多是油状物形态,置于空气中易 发生聚变,不稳定,形成糖苷之后多以粉末状态存 在,可增加稳定性[7]。红花中聚炔类化合物结构见 图 3、表 3[12]。
2021年 5月 第 23卷 第 5期
·综述·
中国现代中药 ModChinMed
May2021 Vol23 No5
红花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李响1,俱蓉1,李硕1,2,3,4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关键词] 红花;黄酮类;药理作用;质量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4890(2021)05092812 doi:1013313/jissn1673489020200321001
ResearchProgressonChemicalConstituentsandPharmacological EffectsofCarthamustinctoriusandPredictiveAnalysisonQualityMarkers
14 亚精胺类
红花中的亚精胺类化合物大多为含 3个香豆酰基 的亚精胺衍生物。Yue等[17]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得到 了 1种新的神经酰胺相对(3S,4S,5S)3[(2S)2 羟基苯 基 二 十 烷 基 氨 基]4羟 基5[(4Z)十 四 烷4 烯]2,3,4,5四 氢 呋 喃 {rel(3S,4S,5S)3 [(2S)2hydroxyheneicosanoylamino]4hydroxy5 [(4Z)tetradecan4ene]2,3,4,5tetrahydrofuran, 103}。目 前 红 花 中 已 分 离 得 到 的 亚 精 胺 类 结 构 见 图 4、表 4[12,17]。

红花药物分析、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红花药物分析、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2 0 1 7年 3月 第 3 4卷 第 2期
V o 1 . 3 4, N o . 2, Ma r . 01 2 7

医 药 Βιβλιοθήκη 信 息 ・1 2 3・
I n f o r ma t i o n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e i n e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8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2— 2 4 0 6 ( 2 0 1 7 ) 0 2— 0 1 2 3— 0 3
红 花 为菊科 红 花 属植 物 红 花 的 干燥 花 , 主要 产 于 河南 、 浙江 、 四川 等 地 … 。红 花 性 温 , 味辛 , 具 有 散 瘀
用3 0倍 的水在 7 0 ℃下浸 提 2次 , 每次 8 0 a r i n , 结 果说
明该 方法 工艺 简单 , 提取效 率 高 。 1 . 2 亚精 胺类成 分
止痛 、 活血 通 经 等 功 效 j 。其主要化学成分 有黄酮 、
亚精胺 、 木脂 素等 3 j 。现代药理 研究表 明 j , 其对心
羟基 山柰 酚 一 3 , 6一 二氧 一 7一 氧 葡萄醛 酸苷 ( 3 ) , 6~ 羟基 山柰 酚 一 3一氧芸香糖苷 ( 4 ) , 6一羟基 山柰酚 一 3一
P—c o u ma r o y l s p e r mi d i n e( 1 ) , Nl , N 5一( Z)一N 1 0一 ( E)~ t r i —P—c o u m a r o y l s p e r mi d i n e ( 2 ) , N 1 ( E)一N 5一 ( Z )一N 1 0一( E)一t r i —P—c o u m a r o y l s p e r mi d i n e ( 3 ) 和 N 1 , N 5 , NI O一( E)一t r i —P—c o u ma r o y l— s p e r mi d i n e

红花质量评价的实验报告

红花质量评价的实验报告

红花质量评价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以红花质量评价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对不同品牌的红花进行质量评价,分析红花的纯度和色泽,为消费者选择优质的红花提供参考。

实验材料:三种不同品牌的红花,纯净水,毛玻璃瓶,试管,显微镜,色谱仪。

实验步骤:
1.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同等量的红花和纯净水,用手摇试管,观察红花的溶解情况。

2.将三个试管中溶解完全的红花液放入毛玻璃瓶中,观察红花的色泽,分析红花的纯度。

3.将三个试管中未能完全溶解的红花液放入显微镜下观察,比较不同品牌红花的纯度。

4.用色谱仪检测三种红花的化学成分,分析不同品牌红花的质量差异。

实验结果:
1.在用手摇试管时,A品牌的红花完全溶解,B品牌的红花略有残留,
C品牌的红花有较大的残留。

2.在毛玻璃瓶中观察,A品牌的红花色泽鲜艳,纯度高,B品牌的红花色泽良好,但纯度略低,C品牌的红花色泽暗淡,纯度差。

3.在显微镜下观察,A品牌的红花纯度高,无杂质,B品牌的红花有少量杂质,C品牌的红花杂质较多。

4.用色谱仪检测,A品牌的红花化学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B品牌的红花化学成分较为单一,C品牌的红花化学成分含量较低。

实验结论:
从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A品牌的红花质量最好,纯度高,色泽鲜艳,化学成分丰富;B品牌的红花质量次之,纯度略低,色泽良好,化学成分相对单一;C品牌的红花质量最差,纯度低,色泽暗淡,化学成分含量低。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红花时,可以根据以上实验结果选择优质的品牌,保证购买到的红花质量优良。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
痛有较 好的效 果 . 其 显效率 为 4 5%, 总有效率 为 8 5

葡萄 糖甙和槲 皮素、 3 , 7 - 二葡萄糖 甙明显提高搏 动幅
度[ ’ 。 黄酮类化合物 , 如芦丁、 槲皮素都有抗炎作用 , 据最
傅秀兰报道 了复方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 , 经过
1 ~3个疗程的治疗 , 对心 电图改善 的有效率 为 7 d . 3 3 %. 对心绞痛的有效率 为9 7 . 5 2%, 对改善胸闷、 心悸的
l 江苏新医学院编 .中药大辞典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 9 7 5 . 1 9 9 2
抗炎药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其I c s o 值与人的常用量之间
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对分离出的类黄酮及十几种化 台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编 . 中药志( 第
V 册) . 北 京: 人民卫生出版杜 . 1 9 9 4 . 2 0 2 3 杭丽君, 唐寅轩 . 中药红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 现代应用药
近研究 ,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生物
合成过程中脂氧化酶受到抑制有关。 日本学者报道 : 红

4 5・( 总1 8 9 )
维普资讯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花提取物一3 羟基类 固醇脱氢酶( 3  ̄ -H S D) 比以往的
9 卷
泻每 日3 ~6 次或更多, 稀水样便 , 伴腹胀腹痛, 病程半
个月~2 a 不等, 使用黄连素、 氟哌酸等抗菌止泻药无
效.我 国有 资料 报告该病 的感染率 占腹 泻病人数 的 7 . 3 7 . 但医学界对此病仍在探索研究中, 一直未找到
铬、 锰、 锌、 铜 。红花的生物活性很可能与这些微量元素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孔令瑞曹晓霞红花的化学成分较复杂,不同的部位成分不尽相同,主要成分为酮类物质、脂肪酸、酚酸、挥发油、色素等,还含有微量的微量元素等成分,成分受品种、生长周期、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红花黄色素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其具有抗血栓形成、抗血管内皮损伤与动脉硬化、脑组织保护、抗炎、抗肿瘤、抗紫外线损伤等作用。

红花为草本植物红花的管状干燥物,属于菊科红花属植物,是传统中药,社会大众认识程度高。

中医认为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主要适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现代制药技术以红花为原料,制作的药物种类较多,如舒胸片、丹红注射液、注射用当丹红冻粉针剂、丹红滴丸、丹红崩解片等,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不仅可治疗跌倒损伤、妇科疾病,还被开始用于心脑血管病、器官移植、肾损伤疾病治疗。

红花还作为保健品、畜牧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重要原料。

本次研究试就红花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概述。

1 红花的临床应用红花制剂种类繁多,正红花油为代表的药物主要用于跌打损伤、蚊虫叮咬等皮肤疾病,口服液主要用于妇科疾病治疗。

近年来,红花为主要原料的药物还被用于血栓性疾病的防治。

如红花黄注射液可联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脑血栓。

一项meta分析显示,红花黄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等等药物治疗血栓性疾病,可增进疗效,PLT 等指标更优,优于香丹注射液。

一项13项RCT研究的meta 分析显示,红花黄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OR=2.69,95%CI(1.95,3.70)],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OR=2.73,95%CI(2.20,3.38)],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OR=1.72,95%CI(1.31,2.25)。

循证研究显示,红花黄注射液用于直肠癌手术,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红花黄注射液还被用于移植术、肾脏疾病、一氧化碳中毒、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以保护缺血器官。

《2024年红花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在大鼠体内分布的研究》范文

《2024年红花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在大鼠体内分布的研究》范文

《红花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在大鼠体内分布的研究》篇一一、引言红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对红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机制成为了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红花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以及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进行探讨,为红花的药效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红花药材:采购自正规药材市场,经过鉴定为真品。

(2)实验动物:健康SD大鼠,体重约200-250g。

(3)试剂与仪器:包括有机溶剂、层析纸、薄层扫描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2. 方法(1)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采用适宜的有机溶剂对红花进行提取,通过柱层析、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

(2)大鼠体内分布实验:将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以一定剂量注射入大鼠体内,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各组织中化学成分的分布情况。

三、实验结果1. 红花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经过适宜的有机溶剂提取和柱层析、薄层色谱等方法,成功从红花中分离出多种化学成分,包括苷类、黄酮类、酚酸类等。

其中,苷类成分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

2. 大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将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以一定剂量注射入大鼠体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各组织中化学成分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红花中的化学成分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肝脏、肾脏、心脏等组织中。

其中,苷类成分在各组织中的分布较为均匀,黄酮类、酚酸类等成分在特定组织中的分布较为明显。

四、讨论通过对红花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大鼠体内分布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红花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苷类成分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

2. 红花中的化学成分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肝脏、肾脏、心脏等组织中。

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在各组织中的分布存在差异。

3. 本研究为红花药效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红花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关键词】红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管状花,为主要活血化淤的中药之一,常用于血脉闭塞、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等证。

目前世界上共有13种红花,我国仅有一种。

红花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和脂肪油两大类,其中查耳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为红花的主要有效成分。

本文就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1.1 黄酮类化合物1.1.1 查尔酮类主要为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它是含有多种成分的水溶性混合物。

Takahashi Y等[1]于1982年分离得到红花黄色素A (SYA) ;1984年进一步分离得到红花黄色素B(SYB)[2];Danisova等[3]分离得到SYC。

Meselhy等[4]1993年首次分离得到羟基红花黄色素A (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 。

Kim J B[5]等分离得到红花红色素(Carthamin),Yin H B 等[6]首次得到Cartormin。

1.1.2 其他黄酮类主要含有6羟基山奈酚3O葡萄糖苷、6羟基山奈酚7O 葡萄糖苷[7],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rtin)、6羟基山奈酚、黄芩苷、槲皮素苷、山奈酚3芸香糖苷和芦丁[8];槲皮树3葡萄糖苷、槲皮树6葡萄糖苷[9]、杨梅素(myricetin)[10]及芹黄素(apigenin)[11],木樨草素(luteoline),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12]。

1.2 脂肪酸红花含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二棕榈酸(Dipalmitin)、油酸(Ole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80% [13]。

1.3 其他 Edward H A等[14]分离得到反3十三烯5,7,9,11四炔1,2双醇和反反3,11十三烯5,7,9三炔1,2双醇。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其应用研究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其应用研究

186中国航班文化与社会Culture and SocietyCHINA FLIGHTS红花的化学成分及其应用研究刘忠洪|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摘要:中药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主含黄酮类、多糖、脂肪酸和生物碱等,在临床治疗、食品添加、纺织染色、皮肤护理等方面应用广泛。

本文简介红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相关应用研究。

关键词:红花;化学成分;应用研究中药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拉丁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别名红蓝花、草红花等。

夏季管状花由黄变红时采摘,主要产自新疆、河南、云南、浙江等地,尤以新疆红花享誉国内外。

红花以花冠色红黄而鲜艳、无枝叶杂质、质柔软为佳,是珍贵的活血化瘀类中药。

性温味辛,归心、肝经,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可用于治疗妇科瘀滞证、血瘀所致诸痛证以及血热瘀滞引起的斑疹紫暗等,既可内服亦可外用,孕妇忌用。

现代研究发现,红花具有小剂量兴奋心脏、大剂量抑制心脏、增加冠脉血流量、降压、降脂、抗凝血、兴奋子宫及肠道平滑肌的作用,还对人体有抗癌、杀菌、解毒及护肤的功效。

在临床治疗、食品添加、纺织染色、皮肤护理等方面应用广泛。

这些用途依靠于红花中含有的各类成分,如黄酮类、多糖、脂肪酸、生物碱类、聚炔、亚精胺、木脂素、倍半萜、甾醇、烷基二醇等[1]。

本文围绕红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相关应用进行简介。

1 黄酮类黄酮类是红花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其中的红花黄色素和红花红色素,属于查尔酮类化合物,是从红花的花瓣中提取出的天然色素。

主要应用于临床医疗、食品着色、化妆护肤和纺织染色等领域。

1.1 临床医疗红花黄色素在心脑血管系统方面,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保护心肌、降血压、降血脂、抗缺氧缺血、抗炎等多种生理功效,在防治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效果显著[2],已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列入国家药品标准。

红花黄色素在血液系统方面,具有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主要应用于脑血栓,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红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红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红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发表时间:2011-11-17T09:30:31.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7期供稿作者:刘仁俊[导读] 红花的临床作用非常广泛,化学成分复杂,本文主要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刘仁俊(吉林省中医院 130021)【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7-0419-02 【摘要】红花的临床作用非常广泛,化学成分复杂,本文主要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红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红花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中药红花,性辛、温,入心、肝二经,具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效,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等症,是中医常用中药之一。

中药红花已有4000多后的历史,分布较广,在很多国家均有栽培,原产于埃及,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于新疆、河南、浙江、四川、云南等地〔1〕。

1 化学成分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是红花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其研究已有很多,红花中含有多种黄酮类成分,从红花中分离得到多种黄酮化合物。

红花中的色素成分以红色素和黄色素为主,它们是醌式查耳酮类化合物,在其它植物中很少见。

黄色素(SY)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的水溶性红花黄色素(SY),羟基红花黄色素(HSYA),红花醌苷,新红花苷,山奈酚-懈皮素,芦丁等组成。

脂肪酸:亚油酸、棕搁酸、月桂酸、甘油脂等不饱和脂肪酸。

挥发油:低脂肪酸,少量芳香脂,烷烃。

红花多糖: 红花多糖的基本组成为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

红花中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中乳糖以链连接的一种多糖体。

其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2〕,红花富含铬、锰、锌、铜。

红花的生物活性很可能与这些微量元素有关。

2 红花的药理作用2.1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红花煎剂中含有增强心肌收缩的成分,能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流量的作用[3]。

红花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红花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㊃综述㊃作者单位:10007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李阳(博士研究生)㊁焦扬],老年病科(牛洁)作者简介:李阳(1996-),2023级在读博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肺系疑难病诊疗研究㊂E⁃mail:liyang050797@通信作者:牛洁(1988-),硕士,主治医师㊂研究方向:老年呼吸热病㊂E⁃mail:niujie_work@红花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李阳 焦扬 牛洁【摘要】 红花为菊科属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黄酮类化学成分是红花特征性和主要的活性成分,依据结构类型主要分为四类,包括黄酮㊁黄酮醇㊁二氢黄酮㊁醌式查耳酮类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红花黄酮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广泛,如降低血液粘度㊁减轻血管内皮炎症损伤㊁抑制炎症因子释放㊁改善气道重塑㊁抑制心肌细胞凋亡㊁保护中枢神经㊁保肝等,对多系统疾病具有治疗作用㊂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对红花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红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㊂【关键词】 红花; 黄酮类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抗血栓; 抗炎【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4.01.028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flavonoids in Safflower LI Yang ,JIAO Yang ,NIU Jie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ongf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8,ChinaCorrespondingauthor :NIU Jie ,E⁃mail :niujie_work@【Abstract 】 Safflower (Carthamus tinctorius L.)is a plant of the asteraceae family,and flavonoidsare the characteristic and main active components of it.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type,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including flavonoids,flavonols,dihydroflavonoids and quinochalcones.Modern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afflower flavonoids have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such as lowering blood viscosity,reducing inflammatory damage to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inhibiting the release of inflammatory factors,improving airway remodelling,inhibiting apoptosis of cardiomyocytes,protecting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rotecting the liver etc.,which have therapeutic effect on many kinds of multisystemic disease.In this paper,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safflower flavonoids were reviewed by search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so as to provide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safflower.【Key words 】 Safflower; flavonoid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research progress; anti⁃thrombotic; anti⁃inflammatory 中药材红花为菊科属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 L.的干燥花,于我国始载于‘开宝本草“,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用药历史[1],‘本草纲目“称其能: 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㊂”中医认为本药味辛[2],性温,归心㊁肝经,具有活血通络㊁去瘀止痛之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科多种血行不畅或瘀血阻滞之症,如痛经㊁血瘀经闭㊁产后瘀阻腹痛㊁跌打损伤㊁胸痹心痛等[3],疗效显著㊂红花因其多样的药用价值而逐渐受到重视,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也一直是研究热点㊂目前,已从红花中分离出包括黄酮类㊁有机酸类㊁生物碱类㊁聚炔类等200多个化合物,黄酮类成分被认为是红花的特征性和主要的活性成分[4],依据结构类型主要将黄酮类成分分为四类,包括黄酮㊁黄酮醇㊁二氢黄酮㊁醌式查耳酮类,其中以醌式查耳酮类为代表,是仅存于红花中的一类黄酮类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其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作为红花含量测定的指标性成分[2]㊂药理研究亦表明,黄酮类成分在红花的多维药理作用中发挥着主要作用[5],包括抗血栓以缓解包括心脑血管及肺部在内的多种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㊁缺血性脑卒中㊁肺栓塞㊁抗炎,保护心肌细胞㊁保护中枢神经㊁抗癌㊁抗纤维化㊁抗氧化等㊂目前对红花的研究主要以黄酮类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故本文对红花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红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㊂1摇红花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概述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对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其中黄酮类成分研究最早,也最为全面㊂1982年Takahashi Y 等[6]自红花中首次分离出红花黄色素A(Safflor yellow A,SYA),后于1984年再次分离出红花黄色素B (Safflor yellow B,SYB)[7]㊂Meselhy MR 等[8]于1993年首次分离得到HSYA,HSYA 在红花中含量丰富,是主要的黄酮类成分[9],且生物活性强,一直受到广泛关注㊂国内学者李艳梅团队[10]共报道了6种自红花中提取的6⁃羟基山柰酚及其糖苷类化合物,赫军等[11]自红花水提液中首次分离得到(2S)4’,5,6,7⁃四羟基二氢黄酮⁃6⁃O⁃茁⁃D⁃葡萄糖苷,瞿城等[12]从红花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野黄芩素㊂红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完善,本文对此进行归纳,共总结了61个黄酮类化合物[4,13⁃16]㊂具体见表1,部分特征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见图1㊂红花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包括黄酮㊁黄酮醇㊁二氢黄酮㊁醌式查耳酮类四种㊂醌式查耳酮类包含了红花中几乎所有的红色和黄色素,以HSYA㊁SYA㊁SYB㊁红花素(Carthamine)为代表,具有特殊的C⁃糖基化的环己酮二烯醇部分[4]㊂此基团仅存在于红花中,是红花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活性的结构基础㊂有别于醌式查耳酮的特殊性,黄酮㊁黄酮醇㊁二氢黄酮类三类成分存在于多种物种中,Xian B 等[17]将其归类为红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常见类型以共同讨论,以山柰酚㊁金丝桃苷和柚皮素为代表,黄酮糖基化产物属于O⁃糖苷㊂其中黄酮醇研究最为广泛,主要为山柰酚和槲皮素的衍生物㊂Lee JY 等[18]证明了黄酮醇糖苷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构效关系认为其抗氧化活性与糖部分的结构有关㊂糖取代位常位于C⁃3㊁C⁃6㊁C⁃7,单糖取代以葡萄糖㊁鼠李糖㊁葡萄糖醛酸为主,双糖取代以槐糖和芸香糖常见㊂图1 红花黄酮类部分特征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图表1 红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序号化合物名称类型1金合欢素黄酮类2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田蓟苷)黄酮类3金合欢素⁃7⁃O⁃α⁃L⁃鼠李糖苷黄酮类4金合欢素⁃7⁃O⁃β⁃D⁃芹菜呋喃糖基(1→6)⁃O⁃β⁃D⁃葡萄糖苷黄酮类5芹黄素黄酮类6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黄酮类76⁃羟基芹菜素黄酮类8木樨草素黄酮类9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苷)黄酮类10木犀草素⁃7⁃O⁃(6″⁃O⁃乙酰基)⁃β⁃葡萄糖苷黄酮类11野黄芩苷黄酮类12柚皮素黄酮类13山柰酚黄酮醇1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黄芪甲苷)黄酮醇15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黄酮醇16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7⁃O⁃β⁃D⁃葡萄糖硫苷黄酮醇17山奈酚⁃3⁃O⁃β⁃槐糖苷(苦参黄酮醇苷)黄酮醇186⁃羟基山柰酚黄酮醇196⁃羟基山柰酚⁃3⁃O⁃β⁃葡萄糖苷黄酮醇206⁃羟基山柰酚⁃7⁃O⁃β⁃葡萄糖苷黄酮醇216⁃羟基山柰酚⁃3,6⁃二⁃O⁃β⁃葡萄糖苷黄酮醇226⁃羟基山柰酚⁃3,7⁃二⁃O⁃β⁃葡萄糖苷黄酮醇236⁃羟基山柰酚⁃6,7⁃二⁃O⁃β⁃葡萄糖苷黄酮醇246⁃羟基山柰酚⁃3,6,7⁃三⁃O⁃β⁃葡萄糖苷黄酮醇256⁃羟基山柰酚⁃3,6⁃二⁃O⁃β⁃葡萄糖苷⁃7⁃O⁃β⁃葡萄糖醛酸苷黄酮醇266⁃羟基山柰酚⁃3⁃O⁃β⁃芸香糖苷⁃6⁃O⁃β⁃葡萄糖苷黄酮醇276⁃羟基山柰酚⁃3⁃O⁃β⁃芸香糖苷黄酮醇28槲皮苷黄酮醇29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异槲皮素)黄酮醇30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金丝桃苷)黄酮醇31槲皮素⁃7⁃O⁃β⁃葡萄糖苷黄酮醇32槲皮素⁃3,7⁃二⁃O⁃β⁃葡萄糖苷黄酮醇3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7⁃O⁃β⁃葡萄糖醛酸苷黄酮醇34芸香苷黄酮醇35圣草酚二氢黄酮36(2S)4’,5,6,7⁃四羟基二氢黄酮⁃6⁃O⁃β⁃D⁃葡萄糖苷二氢黄酮37(2R)⁃4’,5⁃二羟基⁃6,7⁃二⁃O⁃β⁃D⁃葡萄糖基二氢黄酮二氢黄酮38(2S)⁃4’,5⁃二羟基⁃6,7⁃二⁃O⁃β⁃D⁃葡萄糖基二氢黄酮二氢黄酮39红花黄酮苷A二氢黄酮40红花黄酮苷B二氢黄酮41羟基红花黄色素A醌式查耳酮42羟基红花黄色素B醌式查耳酮43羟基红花黄色素C醌式查耳酮44甲基红花黄色素C醌式查耳酮45甲基异藏红花素C醌式查耳酮续表序号化合物名称类型46脱水红花黄色素B醌式查耳酮47红花黄色素A醌式查耳酮48红花黄色素B醌式查耳酮49Cartormin醌式查耳酮50Isocartormin醌式查耳酮51Tinctormine醌式查耳酮52Saffloquinoside A醌式查耳酮53Saffloquinoside B醌式查耳酮54Saffloquinoside C醌式查耳酮55Saffloquinoside D醌式查耳酮56Saffloquinoside E(or isosafflomin C)醌式查耳酮57红花素醌式查耳酮58羟乙基红花黄色素醌式查耳酮59前红花苷醌式查耳酮60新红花苷醌式查耳酮61醌式红花苷醌式查耳酮2 药理作用研究2.1 抗血栓根据红花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上红花主要用于血瘀证,这是一种很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㊂现如今临床重视宏观与微观诊断相结合,研究表明,血瘀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关系密切[19]㊂因此,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出发,药理研究发现,红花黄酮类成分可通过抗凝㊁抗血小板聚集㊁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以拮抗血栓形成,对诸多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20]㊁缺血性脑卒[21]㊁肺栓塞[22]等有重要的治疗或预防作用㊂2.1.1 降低血液粘度 Liao Y等[23]观察以SYA 为主要成分的红花提取物在小鼠血瘀证模型中的抗血栓作用,结果表明红花提取物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降低全血粘度,延长APTT,抑制血小板聚集,相关机制研究认为,这与红花黄色素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有关[24]㊂血液粘度的改变会对体内药物吸收以及毒素排泄产生影响㊂Wang LW 等[25]建立了苯肼诱导的血栓模型,结果显示, HSYA的保肝作用优于乙酰半胱氨酸,抗血栓作用比阿司匹林更稳健,认为其通过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了毒素的排泄速度,保护机体免受外源性或疾病诱导的内源性毒素造成的损害㊂Tian Y等[26]研究发现,在血瘀证的动物模型中,红花提取物HSYA的吸收较高,消除较慢㊂分析认为,HSYA主要在小肠吸收,血液粘度的增加改变了药物代谢的速度和程度,HSYA滞留时间延长,吸收增加,这将进一步促进HSYA疗效的发挥㊂2.1.2 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减轻血管内皮炎症损伤 血管内皮功能丧失是动脉粥样硬化㊁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目前已从多个角度证明红花黄酮类化合物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血管保护剂,包括调节血管舒张㊁抗炎㊁抗凋亡等,其中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是其主要的干预机制㊂Wang H等[27]研究发现,HSYA抑制了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炎症反应以保护内皮细胞,并且进一步分析认为,这可能是通过抑制了TNFR1介导的经典NF⁃κB途径,以减轻下游炎症因子的释放,如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㊁IL⁃6等㊂同样Jin M等[28]使用LPS诱导Eahy926内皮细胞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SYA可通过抑制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㊂Zhong X等[29]研究表明,山柰酚也是通过抑制炎症信号通路NF⁃κB以缓解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所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㊂2.2 肺保护红花黄酮类成分因其多途径的抗炎作用而对全身的多种炎症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最为全面㊂并且,红花黄酮类成分可通过对TGF⁃β信号通路明确的抑制作用,改善气道重塑,以保护肺功能㊂2.2.1 多途径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Jin M等[30]基于脂多糖诱导的小鼠炎症性急性肺损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小鼠的肺部症状,降低炎症因子TNF⁃α㊁IL⁃1β㊁IL⁃6的表达,并促进IL⁃10的表达,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这可能与抑制p38MAPK磷酸化相关㊂Chen LS等[31]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也发现,SYA可以提高经脂多糖诱导后的Beas⁃2B细胞的活力,但该研究结果显示,这一作用与激活Nrf⁃2,减轻促炎因子密切相关㊂一项随机临床试验观察了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的疗效[32],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这可能归因于其抑制了NF⁃κB炎症信号通路[33]㊂因炎症而诱发或加重的支气管哮喘, HSYA可显著减低气道阻力,缓解哮喘引起的肺充血㊁肿胀等形态变化,相关机制研究发现[34],这一作用与HSYA抑制了Th1/Th2细胞失衡有关㊂2.2.2 抑制TGF⁃β信号通路改善气道重塑 细胞因子TGF⁃β在肺部疾病中发挥着多效作用,上皮细胞损伤和炎症会促进其产生,在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引起气道重塑,导致肺弹性丧失和呼吸功能受损㊂一项关于HSYA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部炎症及纤维化改善作用的研究表明,HSYA可通过抑制TGF⁃β信号通路抑制肺部纤维化和胶原沉积,改善通气[35]㊂Wang Y等[36]在香烟烟雾和脂多糖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大鼠模型上同样发现,HSYA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以显著减轻COPD大鼠气道增厚和胶原沉积㊂体外研究也证实,HSYA 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胎儿肺成纤维细胞(MRC⁃5)增殖以及胶原蛋白的表达[37]㊂2.3 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自2005年,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被批准成为新型心血管药物并广泛应用于心脏病后,诸多临床研究表明,红花黄酮类成分对心血管疾病有着积极影响[38⁃39]㊂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深入,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红花黄酮类成分可多机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以保护心肌功能㊂对于缺血㊁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功能受损,Zhou M X等[40]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研究发现,HSYA㊁SY可通过上调Bcl⁃2/Bax,促进抗凋亡蛋白HIF⁃1α的积累,明显减轻大鼠体内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再灌注以及体外缺氧/复氧H9c2心肌细胞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㊂Zhou D等[41]通过体外研究发现,HSYA可维持线粒体膜电位,减少ROS生成,增加心肌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以减少细胞凋亡,并且这一作用可被JAK2/STAT1抑制剂进一步增强㊂Ye J等[42]则从自噬角度评估HSYA对心肌细胞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SYA可抑制mTOR途径激活AMPK信号通路来改善自噬,并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以减少心肌细胞凋亡㊂此外,亦有许多研究证明黄酮类成分中山柰酚㊁金丝桃苷等也可通过抗氧化应激㊁抗炎等作用抑制心肌细胞凋亡[43⁃45]㊂2.4 抗氧化以保护中枢神经红花黄酮类成分抗血栓作用在脑缺血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6],但除此之外,研究发现,此类成分还主要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受损神经,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㊂赵红领等[47]成功构建了H2 O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HAs损伤模型以研究红花黄色素对中枢神经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红花黄色素可显著降低细胞中的LDH㊁MDA,升高抗氧化酶SOD㊁GSH⁃PX的活性,以减轻细胞的氧化损伤㊂同样在Aβ1⁃42诱导的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山柰酚可以预防Aβ1⁃42诱导的小鼠认知能力下,进一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以保护受损神经原,并与BDNF/TrkB/CREB 途径关系密切[48]㊂Cao J等[49]研究了金丝桃苷在小鼠癫痫模型中治疗神经元损伤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HYP主要通过影响PI3K/Akt和MAPK途径以提高抗氧化水平及减少自噬来保护癫痫诱导的神经元损伤㊂令人关注的是,红花黄酮类成分对中枢神经的保护作用使其具有了改善认知功能,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㊂2.5 促凋亡以发挥保肝作用有别于对心肌细胞的凋亡抑制作用,肝脏作为人体再生能力最强的脏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红花黄酮类成分主要通过促进凋亡以发挥保肝作用㊂肝纤维化主要是通过激活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引起㊂Li CC等[50]通过体外研究发现,HSY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显著诱导HSC凋亡,相关机制研究表明,这一作用是通过抑制ERK1/2的激活及其调节的基因表达来降低炎症水平,进而抑制了HSC的活化并诱导凋亡㊂此外,中医临床上多见用红花治疗肿瘤癥积的案例,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是红花黄酮类成分治疗肝癌的一大重要机制㊂Wu N等[51]研究发现,在自噬晚期,HSYA可通过损害溶酶体酸化㊁下调LAMP1表达来阻断肝癌细胞中的自噬通量,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刺激其凋亡㊂基于此种功能,HSYA也被认为是未来肝癌治疗的候选药物之一㊂3摇小结与展望作为红花的主要活性物质,红花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㊂本文综述了其多种药理作用,其对抗血栓的作用验证了红花传统的活血化瘀功效,并且现代药理实验还显示了其更为广泛的生物活性,因而红花黄酮类成分可对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㊂除此之外,随着现代药理研究技术的发展,红花黄酮类成分显示出多机制多靶点的复杂干预机制,之后还有待进行更多的探索,以充分开发其药理潜力㊂值得注意的是,与古代中药记载的治疗用途相比,红花治疗闭经㊁痛经等妇科病症的传统用途尚未被充分认识,还有待进行更多的探索,以充分开发其药理潜力㊂并且,在红花黄酮类成分的药理学研究中,HSYA最受关注,其他化合物如SYA㊁红花素等大多被忽略,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以提高红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扩大临床应用范围㊂参考文献[1] 洪菁.市售中药材红花的质量探讨[J].海峡药学,2006,18(5):106⁃107.[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 王建,张冰.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75.[4] ZHANG L L,TIAN K,TANG Z H,et al.Phytochemistry andPharmacology of Carthamus tinctorius L[J].American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2016,44(2):197⁃226.[5] 韩盟帝,马飞祥,汪亚楠,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红花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机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41(2):126⁃130.[6] Takahashi Y,Miyasaka N,Tasaka S,et al.Constitution of twocoloring matters in the flower petals of Carthamus Tinctorius L[J].Tetrahedron Letters,1982,23:5163⁃5166. [7] Takahashi Y,Miyasaka N,Tasaka S,et al.Chemical constitutionof safflor yellow B,a quinochalcone c⁃glycoside from the flowerpetals of Carthamus tinctorius L[J].Tetrahedron Letters,1984,25:2471⁃2474.[8] Meselhy M R,Kadota S,Momose Y,et al.Two newquinochalcone yellow pigments from Carthamus tinctorius andCa2+antagonistic activity of tinctormine[J].Chemical&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93,41(10):1796⁃1802. [9] 徐红霞,吴沂芸,裴瑾,等.红花黄酮类成分与其色度值相关性研究[J].中药材,2018,41(1):49⁃54. [10] 李艳梅,车庆明.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8,33(8):67⁃69.[11] 赫军,陈钟,杨桠楠,等.红花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4,49(6):455⁃458. [12] 瞿城,乐世俊,林航,等.红花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5,46(13):1872⁃1877.[13] 李响,俱蓉,李硕.红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21,23(5):928⁃939.[14] 刘世军,唐志书,崔春利,等.中药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7,37(1):168⁃171. [15] 姜建双.红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16] 何蕾.红花提取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23⁃10⁃18].DOI:CNKI:CDMD:2.1016.906497. [17] XIAN B,WANG R,JIANG H,et prehensive review oftwo groups of flavonoids in Carthamus tinctorius L[J].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2022,153:113462. [18] Lee J Y,Chang E J,Kim H J,et al.Antioxidative flavonoidsfrom leaves of Carthamus tinctorius[J].Archives of PharmacalResearch,2002,25(3):313⁃319.[19] CHEN K.Blood stasis syndrome and its treatment with activating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therapy[J].Chinese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2,18(12):891⁃896. [20] LIU J,ZHANG D,LI J,et al.Effec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Carthamus tinctorius aqueous extracts and compatibility on rat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J].China Journal ofChinese Materia Medica,2011,36(2):189⁃194. [21] FAN S,LIN N,SHAN G,et al.Safflower yellow for acuteischemic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s[J].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2014,22(2):354⁃361.[22] LI Y,WANG N.Antithrombotic effects of Danggui,Honghuaand potential drug interaction with clopidogrel[J].Journal ofEthnopharmacology,2010,128(3):623⁃628. [23] LIAO Y,LIANG F,LIU H,et al.Safflower yellow extractinhibits thrombus formation in mouse brain arteriole and exerts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hemorheology disorders in a rat model ofblood stasis syndrome[J].Biotechnology&Biotechnological E⁃quipment,2018,32(2):487⁃497.[24] CHEN Y,LI M,WEN J,et al.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Safflower Yellow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2022,2022:2108557.[25] WANG L W,CUI X Y,HE J F,et al.Hydroxysafflor yellowsalleviate thrombosis and acetaminophen⁃induced toxicity in vivoby enhanc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poison excretion[J].Phyto⁃medicine,2021,87:153579.[26] TIAN Y,YANG Z F,LI Y,et al.Pharmacokinetic comparisonsof hydroxysafflower yellow A in normal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rat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0,129(1):1⁃4.[27] WANG H,LIU J,YANG Y,et al.Hydroxy⁃Safflower Yellow Ainhibits the TNFR1⁃Mediated Classical NF⁃κB Pathway byInducing Shedding of TNFR1[J].Phytotherapy Research:PTR,2016,30(5):790⁃796.[28] JIN M,SUN C Y,ZANG B X.Hydroxysafflor yellow Aattenuate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endothelium inflammatoryinjury[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6,22(1):36⁃41.[29] ZHONG X,ZHANG L,LI Y,et al.Kaempferol alleviates ox⁃LDL⁃induced apoptosis by up⁃regulation of miR⁃26a⁃5p viainhibiting TLR4/NF⁃κB pathway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J].Biomed Pharmacother,2018,108:1783⁃1789. [30] JIN M,SUN C,PEI C,et al.Effect of safflor yellow injectionon inhibiting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pulmonary inflammatoryinjury in mice[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3,19(11):836⁃843.[31] CHEN L S,ZHENG D S.Safflor Yellow A Protects Beas⁃2BCells Against LPS⁃Induced Injury via Activating Nrf2[J].RevBras Farmacogn,2023:1⁃10.[32] LI X J,KANG Y,WANG R R,et al.The Effects of SafflowerYellow o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A Randomized,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9,2019:5952742.[33] JIN M,XUE C J,WANG Y,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Hydroxysafflor Yellow A on Inflammatory Injury in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ats[J].Chinese Journal ofIntegrative Medicine,2019,25(10):750⁃756. [34] ZHENG M,GUO X,PAN R,et al.Hydroxysafflor Yellow AAlleviates Ovalbumin⁃Induced Asthma in a Guinea Pig Model byAttenuateing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SignalTransduction[J].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2019,10:328.[35] JIN M,WANG L,WU Y,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hydroxysafflor yellow A on bleomycin⁃induced pulmonary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in rats[J].Chinese Journal ofIntegrative Medicine,2018,24(1):32⁃39.[36] WANG Y,XUE C,DONG F,et al.Hydroxysafflor yellow aattenuates small airway remodeling in a rat model of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Biological&PharmaceuticalBulletin,2014,37(10):1591⁃1598.[37] PAN R,ZHANG Y,ZANG B,et al.Hydroxysafflor yellow Ainhibits TGF⁃β1⁃induced activation of human fetal lungfibroblasts in vitro[J].The Journal of Pharmacy andPharmacology,2016,68(10):1320⁃1330.[38] 杨璇.红花黄色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2):14⁃16.[39] 褚永果,齐洪娜,刘晓婷,等.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J].中成药,2017,39(4):706⁃710.[40] ZHOU M X,FU J H,ZHANG Q,et al.Effect of hydroxysafflower yellow A on myocardial apoptosis after 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 in rats[J].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GMR,2015,14(2):3133⁃3141.[41] ZHOU D,DING T,NI B,et al.Hydroxysafflor Yellow Amitigated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inhibitingthe activation of the JAK2/STAT1pathway[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2019,44(2):405⁃416. [42] YE J,LU S,WANG M,et al.Hydroxysafflor Yellow A Protects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via SuppressingNLRP3Inflammasome and Activating Autophagy[J].Frontiersin Pharmacology,2020,11:1170.[43] Suchal K,Malik S,Gamad N,et al.Kaempferol Attenuates My⁃ocardial Ischemic Injury via Inhibition of MAPK SignalingPathway in Experimental Model of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Longevity,2016,2016:7580731.[44] ZHOU M,REN H,HAN J,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Kaempferol 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Isolated Rat Heart via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Inhibition of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J].Oxidative Medicine andCellular Longevity,2015,2015:481405.[45] LI Z,HU J,LI Y,et al.The effect of hyperoside on the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ischemic/reperfused isolated rat heart:potential involvement of th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signaling pathway[J].Free Radical Biology&Medicine,2013,57:132⁃140.[46] FAN S,LIN N,SHAN G,et al.Safflower yellow for acuteischemic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s[J].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2014,22(2):354⁃361.[47] 赵红领,李磊,杨慧,等.红花黄色素调控p38MAPK对H2O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免疫学杂志,2020,36(1):80⁃85.[48] YAN T,HE B,XU M,et al.Kaempferide prevents cognitivedecline via attenu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enhancement o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B/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signaling pathway[J].Phytotherapy Research:PTR,2019,33(4):1065⁃1073. [49] CAO J,TANG C,GAO M,et al.Hyperoside alleviatesepilepsy⁃induced neuronal damage by enhancing antioxidantlevels and reducing autophagy[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20,257:112884.[50] LI C C,YANG C Z,LI X M,et al.Hydroxysafflor yellow Ainduces apoptosis in 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 throughERK1/2pathway in vitro[J].Eur J Pharm Sci,2012,46(5):397⁃404.[51] WU N,LI J,LUO H,et al.Hydroxysafflor yellow A promotesapoptosis via blocking autophagic flux in liver cancer[J].Biomed Pharmacother,2021,136:111227.(收稿日期:2023⁃08⁃15)(本文编辑:韩虹娟)。

中药红花的化学成分

中药红花的化学成分

中药红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有机酸、多糖等。

这些化学成分在中医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安神养血等。

红花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DNA免受氧化损伤,从而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此外,红花中的挥发油具有芳香开窍的作用,能够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等。

有机酸则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多糖则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在中医临床中,红花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血、心脑血管疾病等,其疗效与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同时,红花还具有美容养颜、减肥等功效,深受广大女性患者的喜爱。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be e n c o n f i r me d b y mo d e r n p ha r ma c o l o g y, s uc h a s c a r d i o v a s c ul a r , ne r v o us s y s t e m ,i mmun e s y s t e m,a nd S O o n. The pr o g r e s s o f i t s c he mi c a l c o ns t i t u e n t s a n d p h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v i t i e s wa s r e v i e we d whi c h p r o v i d e d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f ur t h e r s t u dy .
HU Xi a o — j i a ,YI N S h a ,YUAN T i n g — t i n g ,WANG Yu — J u e ,HUAN G Z h e n . r u ,L U Ya n g ( 1 .S c h o o l o f Me d i c i n e,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2 5, C h i n a ;2.S c h o o l o f P u b l i c He a h h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2 5,C h i n a)
s t e r o i d s ,a n d S O o n .Q u i n o n e c h a l c o n e s w e r e ou f n d i n s a f f l o w e r wh i c h o c c u r r e d i n f e w o t h e r p l a n t s .Va r i o u s b i o — a c t i v e s o f S a lo f w e r h a d

中药红花的研究进展

中药红花的研究进展

中药红花的研究进展作者:郭晓凤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8年第02期关键词:红花研究进展红花为菊科植物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管状花。红花是中国传统药材,始载于《开宝本草》曰:“主产后血运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中毒下雪”。中医认为药花味辛微苦、性湿,归心、肝经,是活血通经,去淤止痛之良药[1]。据调查新疆吉木萨尔、河南新乡、四川简阳、云南巍山是我国红花的四个主要产地[2]。近年来对红花的研究较多。本文就红花的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参考。1 化学成分关于红花的化学成分,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迄今为止,研究发现红花主要含黄酮醇及其苷类、查耳酮类、链烷双烯醇类、脂肪酸类、聚炔类、甾体类。1.1 黄酮醇及其苷类迄今从红花中分离得到8种黄酮醇及其苷类:山萘酚,槲皮素,6-羟基山萘酚,山萘酚-3-葡萄糖苷,槲皮素-7-葡萄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山萘酚-3-芸香糖苷和芦丁[3]。1.2 查耳酮类红花苷(Carthamin)是中药红花中的一种色素,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查耳酮。由于红花苷具某些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光学特征,多年来其结构一改再改,比较混乱。目前,国内外多以印度学者Seshadri提出的结构为准,即2-葡萄糖氧基-3、4、4、6-四羟基查耳酮。但日本学者小原郎等认为红花苷是醌型查耳酮化合物。高桥义之等从红花中分离出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A和Safflor yellow-B醌型查耳酮类化合物。近年来,Meselhy等用SephadexLH-20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其制备薄层从红花中分离出一个含氮的醌型查耳酮类化合物Tinctormine。1.3 链烷双烯醇类 Toshihiro等从红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系列长链赤型6、8-双醇化合物,并认为其是甲醇提取物抗炎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1.4 脂肪酸类迄今从红花中分离出了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等脂肪酸。1.5 聚炔类从中药红花的根、地上部分、花及未成熟种子中都分离出一些聚炔化合物[3]。1.6 甾体类红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了3个种饱和甾醇,9种△5-甾醇,1种9β、19-环甾醇和7种△7-甾醇,15α,20β-二羟基-△4-孕烯-3酮[5]。1.7 其他据文献报道,对红花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系列化成分研究,又分离多种新化合物:2,3,4, 9-terahydrolmethyl-1-H-pyirdo[3,4]indole-3-carboxylicacid(Ⅰ);thymine-2-desoxyribofura -noside(Ⅱ);ethyl-D-lyoxfuranosid(Ⅲ);kaempferol-3-0-rutinoside(Ⅳ)syingin(Ⅴ);quercetin-3-0-β-D-galactosidc(Ⅵ),其中Ⅰ、Ⅱ、Ⅲ首次可从植物中分离[6]。2 药理作用现代医学表明红花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兴奋子宫、降压、抗癌、抗炎作用[6]。2.1 抗心肌缺血作用①缓解心肌缺血的作用以心外膜心电图检测,静注红花制剂对于实性犬心肌梗死和兔心肌缺血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硝基四氮唑蓝色法检测结果表明,静注红花制剂可使兔缺血心肌改善,大鼠静注垂体后叶心电图缺血性改变阳性率及乌头碱所致多种心率失常的发生率[7-9]。②增加冠脉供血的作用红花制剂可使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的家兔结膜循环流速加快,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加,血液流态呈不同程度的改善,可明显增加心肌对Rb的摄取率[10]。有人认为冠心病是涉及微循环的全身性疾病,外周循环大体反映了心肌微循环的状况。红花组分改善微循环的药效对冠心病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11]。③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红花黄色素ⅢD在体外或静脉注射后均可抑制由红花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红花制剂在体外或体内可使ADP诱导的人、兔、大鼠等体外血小板聚集明显降低[9,10,12]。由以上得知红花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脉管炎、脑梗死等多种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13]。红花水浸液在含和不含纤维蛋白酶原的纤维蛋白板上出现同样程度的纤溶活性,提示该药含有直接纤溶的成分[14]。2.2 免疫增强作用在红花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中,给小鼠的廓清指数,血清中抗GBRC抗体(血清溶血素)水平及PHA刺激下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多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红花对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15]。2.3 抗衰老作用据红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提示:红花可显著抑制中老龄鼠游泳时间(ta)及常压缺氧和寒冷条件下存活时间,增强小鼠在各种不利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并显著抑制中老龄大鼠体内过氧化质(LPO)生成,表明红花具有抗衰老作用[16]。2.4 对子宫具有兴奋作用给予浓度为6700uɡ/ml的红花煎液后,可见小鼠离体子宫肌收缩率加快,强度提高,子宫活动力明显加强,其作用机理为红花对子宫兴奋作用与兴奋组织胺Hi受体肾上腺素α受体有关[17]。2.5 降压作用红花提取的多种黄棕色粉末红花黄色素对麻醉狗、家兔都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直接扩张周围血管与冠状血管,从而使流量增加、血压下降。也可能与抑制中枢加压反射和影响Hi受体有关。2.6 对脑减压缺氧缺血幼鼠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实验表明,红花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从各例所有脑区病变神经元的记数归类来看,红花组无损伤占66%而对照组无1例损伤型,其严重型为33%而红花组为0%。说明红花对预防幼鼠减压缺氧缺血后脑神经元的变性有较强保护作用[19]。2.7 抗癌作用红花对TPA所致的炎症和二阶段致癌过程有抑制作用。初步认为抑癌活性物资是甾醇类和叠-烷-6、8-二醇类物资[5-10]。2.8 抗炎活性红花提取物对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有抑制作用。ID50为25uɡ/ml其中6-羟基山奈酚、圣草素、槲皮素、山奈酚、芹黄素的抑制活性较强且二棕榈酸甘油酯(dipalmitin)、油酸、β-谷甾酸-3-D-葡萄糖酸苷(beta-sitosterol-o-giutosid)为乙酸提取后经分离得到的抗炎成分[3]。红花是传统中药,虽然从中分离得到多种成分,但由于其成分复杂和结构不稳定,给分离鉴定带来一定困难。红花的活血有效成分集中在水溶性黄色素部位,它是一个混合物,其中的有效化学成分、药理活动尚待进一步阐明。目前,很多实验应用红花煎剂或粗提产物研究其药理作用,这显然不够。今后要加强对单体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以便开发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我国栽培红花历史悠久,除药用外,红花还可做染料、食品、化状品的天然色素添加剂,其开发前景广阔,综合利用价值大。参考文献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992-9942、郭美丽,付立波.紫外-高效液相测红花中黄色、多糖和腺苷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1999,34(8):550-5523、常海涛,韩宏星.中药红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国外药植物分册,1999,14(5):2014、Toshihiro A.Phytochemistry[J].1994,36(1):1055、Kasahars Y. Phytother Res[J].1994,8(6):3276、尹宏斌,何直升,叶阳.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1,32(9):776-7777、廖辉,郝一彬.红花注射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探讨[J].中国药房,2003,14(5):269-2718、魏道武.红花黄色素对家兔心肌梗死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1,8(1):47-49.9、王炳章,杨明岗,庞雷,等.红花液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犬不同梗死区心肌缺血程度的影响观察[J].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7,(6):10-13.10、刘常五,张白喜,黄良月.川红Ⅰ号与简阳红花药理作用的比较[J].中药材,1989,(7):35-37.11、黄爱玲,金有豫.红花黄色素ⅢD.阿魏酸对血小板恶A2生物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1983,(2):203-21012、连耀植,李光玉,张汗灵.红花预防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形成作用研究[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16(2):93-9413、白玉莲,可美玲,刘景德,等.红花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临床的影响[J].中医药研究,1991,(5):33-3414、谢文光,魏钰书,王会信.活血化瘀中药的纤溶和纤溶抑制作用[J].中国医药学报,1996,11(6):18-2115、张明霞,果海霞.红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1):10-11.16、张明霞,李效忠.红花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1.32(1):5217、石米杨,昌兰芳,何功倍.红花、当归、益母草对子宫兴奋作用的机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3):173-17518、黄正良,崔祝梅,高其铭.红花黄色素降压作用及机理的出步分析[J].中成药研,1986,(7):27-2919、杜慧英,LabruyereJ,秦月琴.红花对脑减压缺氧缺血幼鼠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J].中草药,1992,23(10):153(收稿日期:2007.12.24)。

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1. 红花的组成成分红花的组成成分主要有芳香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苯甲醛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芳醛类化合物、烯烃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非氨基酸类化合物、非糖类化合物、氨基酸类化合物和其他有机物质。

2. 红花的化学性质研究红花的化学性质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组成及其特性上。

研究表明,红花中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这些有机物质具有营养价值,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此外,红花中还含有大量的无机物质,如磷、钙、铁等,这些无机物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营养。

此外,红花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包括谷氨酸、苏氨酸、精氨酸等,这些氨基酸可以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此外,红花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这些维生素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3. 红花的营养成分分析红花的营养成分分析显示,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磷、钾、锌、锰等多种营养成分。

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眼睛,增强免疫力,维生素C可以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钙可以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铁有助于血液的形成,磷可以帮助肌肉发育,钾可以帮助调节体液,锌可以帮助新陈代谢,锰有助于激素的分泌。

此外,红花还含有多种植物精油,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4. 红花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红花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红花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其中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黄酮、花青素等。

研究发现,红花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抵抗自由基的侵害,防止脂质过氧化,从而延缓衰老过程。

此外,红花中的多酚和黄酮也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抑制自由基的形成,防止细胞损伤,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红花中的花青素也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抑制自由基的形成,阻止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细胞损伤。

三台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三台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gu o ya o i e l c p rn sd
三台红花 为 马鞭 草科大 青属 植物 三对 节 Ceoedu l dnrm r
sr t (L M o ea m ru .) on(V l meas rt .) o a r r u k i e a mL 的全株 , 又名三
析纯。
三台红花药材 采 自贵州 省凯里市郊 , 经贵 阳医学 院生药 教研 室龙庆德 副教授鉴定 , 原植 物为三对 节 Ce dnm e. loed m a r r
【 论 著 】
三 台 红 花 化 学 成 分 的 研 究 (Ⅱ )
范菊娣 龙 庆德。罗喜 荣。杨 , , ,
(. 1贵阳医学院 , 贵州 贵阳

5 0 42 中国科学 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5 0 ;. 0
【 摘要 】 目的: 研究三台红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 取
【bt c】 Ojte otyh cmc ni n e e r Tl L) o . e o :hcladwril d n pre A sat bcv T d t eilot esfle nu s a n(_ Mo M td Tetpms e ot d uf r ei : s eh ac su toCr d m  ̄ l u t d u n h s mt esa a id e i
炎止泻 、 抗组胺 、 利尿和治疗慢性气管炎等作用 , 民间用 于治
三台红花 ( . g)干燥 品, 9 %乙醇提取 2小 时/ 4 3k 用 5 次, 3 , 共 次 回收乙醇 , 得到浸膏 4 24g将 其溶 于水 , 5 . , 依次用 石油醚 、 乙酸乙酯、 丁醇进 行萃 取。将 乙酸 乙酯 部分 4 . 正 o5
t】 r ae ou h lⅧ l  ̄e t clmnc wma rp y∞ sl ag l n tu trl d ni e yc e c n p crso i d wga h ic e ds c a yie t d b hmia ad set c pcmeh d . s l : iecmp u d eeie t e s i a r u l i f l o tos Reut Fv o on sw r d nid a s i f

三台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三台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三台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拼音名】Sān Tái Hónɡ Huā【英文名】Serrate Gtorybower Herb,Herb of Serrate Gtorybower,Herb of Amplexifolious Glorybower【别名】三多、大罗伞、大常山、山利桐、山枇杷、三百棒、火山麻、火山麻、大叶土常山、三叉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三对节的全株及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lerodendrum serratum (L.)Moon [V olkameria serratum L.]2.Clerldendrum serratum (L.) Moon var. amplexifotium Moldenk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灌木,高1-4m。

小枝近四棱形,细时密被土黄色短柔毛,尤以节眯密;老枝暗褐色至灰黄色,具皮孔,枝内有致密的中髓,干后澡空。

叶对生或三叶轮生;叶柄长5-10mm,或近无柄;叶片厚纸质,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3-30cm,宽3-11cm,先端短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成狭楔形至多尖抱茎,边缘有锯齿或细锯齿,两面疏生短柔毛;侧脉10-11对,在背面明显隆起。

聚伞花序在顶组成直立、开展的圆锥花序,长10-30cm,宽9-12cm,密被黄褐色柔毛;苞片宿存,叶状,在花序轴上2-3片轮生,近卵形、宽卵形或卵圆形,长1.5-4.5cm,宽5-18mm;小苞片较小,卵形或披针形;花萼钟状,被短柔毛,长约5mm,先端平截或有5钝齿;花冠淡紫色、蓝色或白色,近二唇形,花冠管长约7mm,5裂,裂片大小不一,倒卵形致工圆形,长6-12mm;雄蕊4,长约2.4cm,基部棍棒状,被毛;花柱与花丝均伸出花冠外。

核果近球形,直径8-10mm。

熟时黑色,分裂为1-4个小坚果;花萼宿存,略增大,浅杯状。

中药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中药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中药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刘世军;唐志书;崔春利;刘红波;梁艳妮;张娱;党文涛【期刊名称】《河南中医》【年(卷),期】2017(37)1【摘要】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脑血栓、月经不调、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等疾病。

到目前为止,从红花中先后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聚炔类、生物碱类、醌式查尔酮类、木脂素类、亚精胺类、烷基二醇类、有机酸类、甾族类、甾醇类等。

由于红花成分的多样性和药理作用的广泛性,以及物美价廉的特性,从本世纪初对红花的成分和药理药效的研究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对红花近年来国内外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于对该药材资源进行更好地研究、开发和利用。

【总页数】4页(P168-171)【关键词】红花;黄酮类;聚炔类;生物碱类;醌式查尔酮类;木脂素类;亚精胺类;烷基二醇类;有机酸类;甾族类;甾醇类【作者】刘世军;唐志书;崔春利;刘红波;梁艳妮;张娱;党文涛【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风湿与肿瘤类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相关文献】1.中药红花化学成分研究概述 [J], 杜庆波2.西红花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许俊杰3.中药红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J], 常海涛;韩宏星4.红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J], 李响;俱蓉;李硕5.红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李馨蕊;刘娟;彭成;周勤梅;郭力;熊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台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范菊娣,龙庆德,杨军,罗喜荣【摘要】目的研究三台红花的化学成分。

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和IR, NMR, MS 等波谱分析法确定结构。

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 其结构鉴定为豆甾醇 (Ⅰ),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 己酯 (Ⅱ), 齐墩果酸 ( Ⅲ ),5, 7, 4′ - 三羟基黄酮( Ⅳ ),serratumin A ( Ⅴ ), Acteoside(Ⅵ)。

结论其中除Ⅴ以外余下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关键词】三台红花化学成分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lerodendrum serratum (L.) Moon. MethodsTh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by chromatography on silica gel.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chemical methods and IR, NMR, MS spectral analysis.ResultsSix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stigmasterol (Ⅰ), Bis (2- ethylhexyl ) phthalate (Ⅱ), oleanolic acid ( Ⅲ ), 5, 7, 4′ - trihydroxy - flavone ( Ⅳ ), serratumin A (Ⅴ) and acteoside ( Ⅵ).ConclusionAmong these isolatedcompounds, compound Ⅰ~Ⅳand Ⅵare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Key words:Clerodendrum serratum (L.) Moon; Chemical constituents三台红花为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三对节Clerodendrum serratum (L.) Moon 的全株,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其性味苦,微辛,凉,民间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疼痛、肾虚腰痛等疾病[1,2]。

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已报道有黄酮和三萜成分[3],近年来有报道该植物有抗菌活性[4]。

贵州有丰富的三台红花资源,有必要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开发和利用该资源,作者从三台红花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 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 分别鉴定为豆甾醇 (Ⅰ),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Ⅱ), 齐墩果酸 ( Ⅲ ), 5, 7, 4′ - 三羟基黄酮 ( Ⅳ ), serratumin A (Ⅴ), Acteoside ( Ⅵ )。

其中除Ⅴ以外余下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Ⅵ结构式见图1)。

1 器材X-4型数字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未校正);日本岛津红外光谱仪(SHIMADZU-IR Prestige-21);Inova-400MHz核磁共振仪(TMS为内标);HPMS5973质谱仪(美国惠普公司)。

薄层用硅胶及柱层用硅胶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 - 20 ( Amershan公司产品);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三台红花药材采自贵州省凯里市郊,经贵阳医学院生药教研室龙庆德副主任鉴定,原植物为三对节Clerodendrum serratum (L.) Moon 。

2 方法与结果2.1 提取与分离三台红花干燥全株 ( 4.3 kg ) 粉碎后,用95%乙醇提取,2h/次,共3次,适当浓缩,加水调至醇浓度70%,沉降叶绿素,滤除沉淀,回收乙醇得到浸膏452.4 g。

将浸膏水溶悬浮,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

弃去石油醚层,得到醋酸乙酯层(40.5 g) 和正丁醇层 (180.5 g )。

醋酸乙酯萃取层 ( 40.5 g ) 进行硅胶柱色谱,用氯仿-丙酮 ( 1∶0 - 0∶1 ) 和甲醇冲洗分为6组分,其中组分2,3,4再次经过硅胶柱色谱,用石油醚-氯仿( 10∶1 ),石油醚-丙酮 ( 4∶1 ) 和石油醚-醋酸乙酯 ( 2:9 ),反复洗脱得到化合物Ⅰ ( 24 mg ),Ⅱ (257 mg ),Ⅲ (39 mg )。

组分5,6经过硅胶柱色谱,用石油醚-醋酸乙酯 ( 4∶6 ),氯仿-甲醇( 10:1 ) 洗脱和薄层层析制备纯化,得到化合物Ⅳ (18 mg ),Ⅴ ( 56 mg )。

将正丁醇部分180.5 g 经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 - 20,氯仿-甲醇( 30∶1 - 0∶1 )梯度洗脱,得到化合物Ⅵ ( 1.067 g )。

2.2 鉴定2.2.1 化合物Ⅰ无色针晶, mp. 168~170℃, 1H-NMR (400 MHz, CDCl3 ) δ ppm: 3.50 (1H, m, 3 - H), 5.43(br.s, 6 - H), 5.12 ( 1H, dd, J = 15.0, 8.0 Hz, 22 - H), 5.00(1H, dd, J=15.0, 8.0 Hz, 23-H), 0.75 - 0.90 ( m ); 13C - NMR ( 100 MHz, CDCl3 )δ ppm: 37.2(C-1), 33.7(C-2), 71.8(C - 3), 34.9 (C - 4), 140.1(C-5), 117.9 ( C -6), 30.9(C-7), 30.8(C-8), 49.5(C-9), 37.2(C-10),21.5(C-11), 39.6 ( C-12), 43.3(C-13),56.0(C-14),28.4(C-15),29.2(C - 16), 55.1(C- 17),12.0(C-18),19.1(C-19), 40.8(C-20),13.0(C-21), 138.1(C-22),129.6(C-23),51.3(C-24),32.5(C-25),21.4(C-26),19.8 (C-27),25.3(C-28), 12.3(C-29 ).EI - MS(m/z ):412[M ]+,369,351,300,271,255,133,109,95,81,69。

以上数据与文献[5]报道的豆甾醇一致,且TLC对照与豆甾醇标准品Rf值完全一致,因此确定该化合物为豆甾醇。

2.2.2 化合物Ⅱ无色油状物, IR(KBr) cm-1:2 961,2 932,2 863,1 730,1 600,1 581,1 465,1 382,1 275,1 124,1 074, 1 040,959. 1H-NMR (400 MHz, CDCl3 ) δ ppm: 7.55 (each 1H, dd, J = 5.6,2.2 Hz, 3 and 6-H), 7.35(each 1H,m,4 and 5- H), 4.12 (each 2H, dd, J = 11.1, 5.2 Hz, 1′ and 1′′- H), 1.61 (each 1H, m, 2′ and 2′′- H), 1.39 (each 2H, m, 3′ and 3′′- H),1.27-1.46 (each 2H, m, 4′, 4′′,5′,5′′,7′ and 7′′- H),0.88 - 0.93 (each 3H, m, 6′, 6′′, 8′ and 8′′- H); 13C - NMR (100 MHz, CDCl3) δ ppm:134.2 (C - 1 and 2), 131.0(C - 3 and 6 ), 127.8 ( C - 4 and 5 ), 166.7 ( C - a′ and a′′),68.9 (C-1′ and 1′′), 38.6(C - 2′and 2′′), 24.7 (C-3′and 3′′), 23.1(C - 4′and 4′′),27.8(C - 5′ and 5′′) ,14. 8( C - 6′ and 6′′), 30.2 (C - 7′ and 7′′),10.6 (C - 8′ and 8′′). ESI - MS(m/z):391 [M +1]+. 以上数据与文献[6]报道一致,故鉴定该化合物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2.2.3 化合物Ⅲ白色粉末,mp. 280~282 ℃, Liebermann - Burchard 反应呈阳性,IR (KBr ) cm-1: 3 448, 2 924, 1 691,1 458, 1 360, 1 029. EI - MS ( m / z ): 456 [M]+, 438 [M - H2O]+, 410, 395, 248, 207, 189, 147, 133, 119, 105, 69. 1H-NMR (400 MHz, CDCl3 ) δppm: 3.20 ( 1H, dd, J = 10.0, 6.0 Hz, 3a - H ), 5.25 ( 1H, t, J = 3.6 Hz, 12 - H ), 2.87 ( 1H, dd, J = 14.0, 4.6 Hz, 18 -H ), 0.72, 0.85, 0.87 ( s, CH3 ), 0.93 ( s, CH3 ), 1.08 ( s, CH3 ) 以上数据与文献[7]报道基本一致,通过TLC对照与齐墩果酸标准品Rf值完全一致,故确定该化合物为齐墩果酸。

2.2.4 化合物Ⅳ黄色粉末,mp. 300 ℃, 盐酸 - 镁粉反应阳性示为黄酮类化合物。

IR (KBr ) cm-1: 3 340, 2 928, 2 610, 1 720, 1 658, 1 610, 1 515, 1 445, 1 359, 1 268, 1 244, 1 178, 1 029, 829. 1H-NMR (400 MHz, C5D5N ) δ ppm: 6.80 ( 1H, s, 3 - H ), 6.63 ( 1H, d,J = 2.0 Hz, 6 - H ), 6.74 ( 1H, d, J = 2.0 Hz, 8 - H ), 7.91 ( 2 H, d, J = 8.7 Hz, 2′ - H and 6′ - H ), 7.25 ( 2 H, d, J = 8.7 Hz, 3′ - H and 5′ - H ); 13C - NMR ( 100 MHz, C5D5N ) δ ppm: 168.5 ( C - 2 ), 107.8 ( C - 3 ), 182.9 ( C - 4 ), 158.6 ( C - 5 ), 94.9 ( C - 6 ), 164.6 ( C - 7 ), 102.4 ( C -8 ), 163.2 ( C - 9 ), 109.5 ( C - 10 ), 123.3 (C - 1′ ), 129.2 ( C - 2′and 6′ ), 110.9 ( C -3′ and 5′ ), 162.5 ( C -4′ ). EI - MS ( m / z ): 270 [M ]+, 242, 153, 124, 118, 96, 89, 79, 69, 55. 以上数据与文献[8]报道的5, 7, 4′ - 三羟基黄酮基本一致, 确定该化合物为5, 7, 4′ - 三羟基黄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