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2018年高考化学易错点
2018届高考化学(人教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4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Word版含解析
配餐作业(三十四)基本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A组·全员必做题1.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发生事故。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或说法中错误的是()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没设计尾气吸收装置③做金属钠实验时,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④金属钠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扑灭⑤NaOH浓溶液溅在皮肤上,立即用稀硫酸清洗A.②④⑤B.①③C.③⑤D.②③④解析①正确;无安全隐患;②氯气有毒,不进行尾气处理,可污染环境且易使人中毒;③正确,金属钠很活泼,随意丢弃会引起火灾,应放回原试剂瓶;④金属钠易和水反应,Na2O2易和水、CO2反应,故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应用沙子扑灭;⑤NaOH浓溶液溅在皮肤上,若用稀硫酸清洗,酸碱中和放热,会加重对皮肤的损伤,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
答案 A2.(2017·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不可接触烧杯内壁B.滴加试剂时,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不可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玻璃棒不可接触容量瓶内壁解析过滤操作时,漏斗的尖端应紧靠烧杯内壁,A项错误;滴加试剂时,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以免污染试剂,B项正确;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使残留在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液体进入锥形瓶中,以防造成误差,C项错误;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玻璃棒必须接触容量瓶刻度线下方内壁,以防液体飞溅,D项错误。
答案 B3.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解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般用玻璃塞保存在细口瓶中;水和乙酸乙酯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用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 mL;实验室中固体药品要保存在广口瓶中,便于取用。
答案 B4.(2017·成都月考)读下列药品标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解析氯水中的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所以盛装饱和氯水的细口瓶不能用橡胶塞,A项错。
2018高考化学常错易错40个知识点总结
2018高考化学常错易错40个知识点总结2018高考化学常错易错40个知识点总结常错点1 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 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
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 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 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 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常错点6 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
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常错点7 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高考化学题型常见错误
高考化学题型常见错误高考化学题型常见错误及解析随着高考的临近,各科目的备考也进入了紧张的阶段。
化学作为高中必修科目,是高考理科组卷的重要一环。
在备考化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错误类型。
下面,我将针对高考化学题型中常见的错误进行解析,希望能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常见错误一:选择题选错答案选择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也是相对容易出现错误的题型。
其中,常见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题目分析不透彻:有些同学在读题时没有仔细分析题目要求,选择了与题意不符的答案。
因此,在做选择题时,要认真阅读题目,确定题目所要求的是什么。
2.对题目语言表述不熟悉:有些同学对题目的语言表述不熟悉,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学概念和专业术语的运用。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多做练习,熟悉化学术语的使用。
3.计算错误:有些选择题涉及到计算,如在题目中给出了一些数据,要求我们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某个结果。
常见的错误就是在计算过程中出错。
因此,在计算类选择题中,我们要仔细审题,进行准确的计算。
常见错误二:计算题公式错误在高考化学试卷中,计算题占据了一定比例。
而很多同学在计算题中容易出现公式错误。
常见的错误类型有以下几种:1.公式记错:很多计算题需要使用一些化学公式,如摩尔质量公式、分子式与摩尔式的转化关系等。
而有些同学在记忆公式时可能会出错,导致计算中的公式使用错误。
2.单位转化错误:有些计算题需要进行单位转化,如将千克转化为克、将厘米转化为米等。
而有些同学在单位转化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导致计算结果偏差。
3.计算过程中步骤错误:有些计算题的解答过程需要进行多个步骤的计算。
而有些同学可能会在计算过程中漏掉步骤,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因此,在计算题中,我们要认真审题,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计算,不要忽略任何一个步骤。
常见错误三:化学实验题操作错误化学实验题通常考察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技巧。
常见的错误类型有以下几种:1.化学实验步骤错误:有些同学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能由于步骤操作不当,导致最终结果与题目要求不符。
高考实验易错知识点
高考实验易错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非常重视的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各个科目的知识点,特别是实验类科目,如化学、物理等。
在实验类科目中,一些知识点容易被忽略或容易出错。
本文将就高考实验易错知识点进行论述,希望能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
一、化学实验易错知识点1. 强酸和强碱的酸碱中和反应在化学实验中,对于强酸和强碱的酸碱中和反应,往往容易出错。
在中和反应中,需要注意酸和碱的摩尔配比,以及产生的盐和水的生成物。
此外,还要注意计算酸性或碱性溶液的浓度问题。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例如判断物质的氧化状态、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等,也是高考实验易错知识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以及在不同条件下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对于化学实验非常重要,但很多学生在化学方程式平衡的操作上容易出错。
需要特别注意平衡条件、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原理,以及使用化学方程式平衡的计算方法。
二、物理实验易错知识点1. 测量物理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在物理实验中,测量物理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很多学生容易忽略这一点。
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正确的测量方法、准确的读数以及对测量误差的评估等方面。
2. 电路图的绘制和电流的测量对于电路图的绘制和电流的测量,也是物理实验易错知识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电路图的符号规范、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电路中电流的测量方法,以避免在实验中出现错误。
3. 物理实验中的误差分析误差分析是物理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但很多学生对于误差的计算和分析不够重视。
在误差分析中,需要注意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误差来源的分析以及对误差的修正等方面。
只有正确进行误差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三、其他实验易错知识点除了化学和物理实验,还有其他科目的实验易错知识点。
例如生物实验中的样本处理、数据处理和实验设计等方面,地理实验中的地图绘制、实地考察和地质物质测试等方面,都是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高考化学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专题28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1. 要求设计实验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的。
有四位同学的回答,其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B.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Fe3+,说明Fe3+水解是吸热的C.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浓度的热纯碱溶液比冷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D.丁同学: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不考虑水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明醋酸钠的水解是吸热的解析:硝酸铵溶解于水时吸热,其水解也是吸热,水温下降主要是溶解时吸热造成的。
答案:A2.将几滴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到含有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向一份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向另一份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
下列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A.①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KMnO4将SCN-氧化B.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Fe3+还原为Fe2+C.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D.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为(SCN)2答案:C3溶液答案:C4.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 mL c1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
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 mL NaOH 溶液。
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高考化学易错知识清单
笔记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易错知识清单1 物质的分类(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易错分析: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正交硫和单斜硫等。
(2)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易错分析: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少数特殊的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等。
(3)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易错分析:非金属氧化物也有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等。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易错分析:碱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只生成碱,或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Mn2O7是酸性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
(5)胆矾、明矾等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不是物质和水的混合物。
(√)易错分析: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物质组成一致,不是物质和水的混合物。
(6)Na2CO3属于钠盐、碳酸盐,也属于正盐,但是其水溶液呈碱性。
(√)易错分析:Na2CO3从物质组成上来看属于钠盐、碳酸盐,也属于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
(7)含水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易错分析:物质含水时一般是混合物,如CuSO4的水溶液,但物质含结晶水就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如CuSO4·5H2O。
(9)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
(×)易错分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CuO。
2 分散系(1)胶体粒子都带电。
(×)易错分析:某些分子组成的胶体,如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的胶粒不带电。
(2)胶体的聚沉属于物理变化。
(√)易错分析:如蛋白质的盐析就属于胶体的聚沉现象,属于物理变化。
但蛋白质的变性凝聚不属于胶体的聚沉,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3)因为胶粒能吸附电荷,所以有的胶体带正电荷,有的胶体带负电荷。
高考化学题型易错点
高考化学题型易错点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但是,化学的题型多样且复杂,很容易使考生在考试中失分。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高考化学题型的易错点,帮助考生在考试中避免这些错误。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但也是容易出错的题型之一。
考生容易在以下几个方面出错:1. 对题干的问题理解不深刻:选择题通常会陈述一种化学现象或者一个实验现象,要求考生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但有时候题干的描述比较模糊,容易引起考生的困惑。
因此,考生在做题前要仔细阅读题干,确保自己理解问题的准确性。
2. 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选择题考察的内容广泛,往往涉及化学的各个方面。
为了在这些题目中拿到高分,考生需要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全面。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将知识点理解透彻,掌握各种化学现象的特性。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高考化学考试中另一类常见的题型,是测试考生运用化学理论进行实际计算的能力。
但是,考生在计算题中也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 计算过程中粗心大意:化学计算题通常需要考生进行复杂的运算过程。
而考生在计算时往往会犯一些粗心错误,比如忘记加减运算符号、漏乘或漏除,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因此,考生在计算过程中要仔细,一步一步计算,避免粗心错误。
2. 对计算公式理解不透彻:化学计算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式的正确运用。
但是有时候考生没有完全理解公式的含义和用法,就会在计算过程中出错。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加强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确保在计算过程中能够正确运用公式。
三、实验题实验题是高考化学考试中较为复杂的题型之一,需要考生根据实验现象和化学理论进行推断和分析。
考生容易在实验题中犯以下错误:1. 对实验现象理解不到位:实验题通常给出一种或多种实验现象,然后要求考生进行推断和分析。
但有时候考生对实验现象理解不到位,往往会导致推断和分析结果错误。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实验现象的理解,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条件。
查补易混易错10化学实验基础2023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原卷版)
查补易混易错10 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判断,仪器的使用、实验装置图的正误判断,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实验原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合,离子的检验及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解释与评价。
因为化学实验基础试题既可以很好地体现化学学科的特色,又可以综合考查各个模块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它的“生命力”会很旺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试题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易错01 化学实验操作1.化学实验操作中的“第一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验证气体的性质等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
(2)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的使用。
(3)调“0”点——天平等的使用。
(4)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
(5)分别取少量溶液——未知溶液的鉴别。
(6)润湿——用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或验证某些气体时。
2.化学实验操作要点(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
(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换。
(3)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
(4)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时不能先润湿,不能用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
试纸检验气体前需先湿润,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5)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用作反应容器,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
易错02 实验操作与现象易错易错04 教材实验(1)过滤(2)蒸发(3)萃取、分液1.适用范围(41.适用范围:分离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51.容量瓶2.配制步骤(1)用固体配制溶液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
高考化学核心考点知识归纳与最新配套练习(附答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安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安全【知识梳理】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基本操作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药匙,若药匙不能伸入试管,可用纸槽,要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而不能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块状和大颗粒固体用镊子夹取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
取用较多的液体用倾倒法,注意试剂瓶上的标签向手心。
向容量瓶、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2.药品的存放3. 仪器的洗涤4.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
静置片刻,若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漏气例题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或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②制备任何气体开始实验前,首先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④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pH试纸润湿⑤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苯中的溴单质⑥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⑦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如果没有环形玻璃棒,可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⑧将10滴溴乙烷加入1mL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⑨向混合液中加入生石灰后蒸馏,以除去乙酸中混有的乙醇⑩向Na2CO3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可检验NaOH的存在二、化学实验安全1. 化学药品安全使用标识2. 实验意外的预防品(尤其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应立即服食大量的鲜牛奶、豆浆或鸡蛋清。
物品着火时,应冷静判断情况,根据不同药品着火的情况,选用适当措施灭火。
()①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③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的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⑤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浓硫酸⑥取用钠块切下的碎片,可以放到废液缸中A.①②B.②③⑥C.③⑤⑥D.②⑤【课时练习】1.关于实验室中的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容量瓶、④量筒、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蒸馏烧瓶、⑧蒸发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直接加热的有①⑧B.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有⑤⑦⑧C.使用前应进行检漏的有③⑤⑥D.标有使用温度的有③④⑥⑦2.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处理恶性事件,当氯气泄漏时消防队员应及时采取的措施是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可解毒;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肥皂水(小苏打水)浸湿的口罩;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2018年高考浙江化学(卷)答案解析
2018年浙江高考化学试卷评析2018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的命题严格遵守《考试说明》,体现《考试说明》的权威作用和指导作用,全卷试卷的命题思路和考查知能范围均与《考试说明》吻合。
进一步说明高考备考谁不按《考试说明》安排复习而沉溺于“题海”,谁就会“吃亏”“受苦”且劳而无功或劳而少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P元素D.CH3CH—CH2和CO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 O—CHCH2—O—C ]n,该反应符合绿O CH3O色化学的原则【解读】A选项:氢氧燃料电池要求电极必须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具一定的催化作用,同时增大气固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C选项:As和P同主族。
甲基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聚碳酸酯,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生成的聚碳酸酯易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物质,所以此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B选项:pH计可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b5E2RGbCAP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 灼烧 溶解 过滤 萃取B .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 .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D .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解读】A 选项: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缺少了氧化过程,萃取后还要分液。
B 选项: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必须使温度迅速提高至约170℃,不可能是水浴加热(水浴加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100℃>。
D 选项: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过程,不破坏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加水后又溶解>,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等重金属盐溶液变性析出<变性是不可逆过程,蛋白质失去了生理活性,加水不再溶解)。
高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易错知识点
高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易错知识点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相对于实验能力来说,是“死”的知识,只要平时多留意,多总结,强记忆就可以了。
通过考试发现,很多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或语言表达欠准确而失分,如“沉淀的洗涤”,“容量瓶的查漏”,“气密性的检查”“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等,现将考试中易出错的问题总结如下:1、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解析:发生了“钝化”,并不是不反应,而是在金属的表面上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将45mL水加入到盛有5g氯化钠的烧杯中解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溶质应为50g×5%=2.5g,再加水配成。
3、制备乙酸乙酯时,要将长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以便完全吸收产生的乙酸乙酯解析:不能将导管插入液面以下,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倒吸现象。
4、鉴定时,可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2-产生了干解析:若溶液中含有Ag+,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同样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对鉴定SO4扰作用。
溶液5.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0.10mol/LKMnO4解析:碱式滴定管下端是橡胶管,酸性或具有氧化性的溶液对它具有一定腐蚀作用。
6.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g干燥的氯化钠固体解析: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7.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氢化钠溶液清洗解析: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能用它来精洗,应用酒精清洗。
8.用瓷坩埚高温熔融钠与钠的化合物固体解析:因瓷坩埚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在高温熔融的条件下易与钠及钠的化合物发生反应。
9.向沸腾的氢氯化钠的稀溶液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饱和溶液,继解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是将烧杯中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入1-2mLFeCl3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10.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解析:正确的操作是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
2018-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实用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在高三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反映,自己复习了好多,可是成绩就是提不上去,其实我们除了要复习重要的知识点,也要区分清楚易错的知识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一、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4.燃烧和爆炸都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二、空气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三、水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2. 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四、原子的组成、元素、化学式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5.CO2、SO2、TiO2中均没有O2分子6.食品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O2-、F-、Na+或Mg2+等等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电荷数(注意正负)12.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氟氧化物中氧为正价13.氢一般为+1价,但活泼金属的氢化物(如NaH)中氢为-1价14.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15.多数气体单质是双原子的,而稀有气体都不是;多数液体和固体单质是单原子的高中化学基础知识一、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基本原则:抓住溶液中微粒浓度必须满足的三种守恒关系:①电荷守恒::任何溶液均显电中性,各阳离子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的乘积之和=各阴离子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的乘积之和②物料守恒: (即原子个数守恒或质量守恒)某原子的总量(或总浓度)=其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所有微粒的量(或浓度)之和③质子守恒:即水电离出的H+浓度与OH-浓度相等。
55 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含解析
一、突破微型实验方案设计类评价题化学实验评价类题通常要求学生以批判的思维对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和装置设计从某角度否定、排除不合理的或不是最优的选择、设计更好的。
1.实验方案的评价原则(1)原理正确。
设计实验方案要根据化学变化规律和实验原理,确保原理正确。
(2)操作可行。
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是实验操作要具有可操作性.(3)装置简单。
设计实验时,如果能用多套实验装置进行操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选择最简单的实验装置,选择最简单的实验步骤.(4)经济合理。
原料一般要求廉价易得.(5)安全环保。
实验所选药品尽量无毒,实验过程要安全且不造成环境污染。
2.考查方式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类试题多以表格形式呈现,其中可包含原理、操作、现象、结论等项目的评价。
3.表格判断型试题的答题模板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建立实验“操作—-现象——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常见易错的实验操作题举例分析如下:钾试纸检验气体Y,试纸变蓝的气体,Y可能是Cl2,也可能是O3、NO2等气体(5)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错O3、Cl2也能使品红褪色(6)向溶液Y中滴加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Y中一定含有24SO-错溶液Y中可能含有Ag+;②若溶液Y中含有23SO-,滴加硝酸时能被氧化成24SO-,加入BaCl2也会有白色沉淀产生(7)向CH2CHCHO中滴入KMnO4酸性溶液,溶液褪色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错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用KMnO4溶液无法证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8)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X一定是浓盐酸错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遇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都能产生白烟,浓盐加AgNO3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色的氧化银,干扰溴离子的检验(12)在硫酸钡沉淀中加入浓碳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后,取沉淀(洗净)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K sp(BaCO3)〈K sp(BaSO4)错溶解度大的容易向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但K sp相近时,溶解度小的也能向溶解度大的物质转化考向一从可行性方面评价化学实验典例1 化学中常借助于图像这一表现手段以清晰地突出实验装置的要点,形象地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
2018年高考天津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HCl<PH3C.沸点:C2H5SH<C2H5OHD.碱性:LiOH<Be(OH)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小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C6H5OH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 sp(CuS)<K sp(ZnS)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5.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 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2.(6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3.(6分)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B.C.D.4.(6分)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为胶体粒子数为0.1N A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1.0N A5.(6分)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化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6.(6分)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7.(6分)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2018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解析2018全国Ⅰ卷化学解析2018全国Ⅱ卷化学解析2018全国Ⅲ卷化学解析2018年高考全国卷1化学试题解析版1. 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D【解析】分析:正极片碱溶时铝转化为偏铝酸钠,滤渣中含有磷酸亚铁锂,加入硫酸和硝酸酸溶,过滤后滤渣是炭黑,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生成含锂的沉淀,据此解答。
详解: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排放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A正确;B、根据流程的转化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B正确;C、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是Fe3+,C正确;D、硫酸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以废旧电池的回收为载体考查金属元素的回收,明确流程中元素的转化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褪色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答案】A【解析】分析:A、双糖又名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糖类化合物;B、根据酶的性质特点解答;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
详解:A、果糖不能再发生水解,属于单糖,A错误;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选择性的蛋白质,B正确;C、植物油属于油脂,其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正确。
高考化学考试常见错题总结
高考化学考试常见错题总结高考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在考试难度上高,而且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考察。
在备考过程中,有许多考生难以掌握一些较为困难的知识点,导致错题率较高,影响考试成绩。
本文将就高考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错题进行总结,分析错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酸碱平衡在高考化学中,酸碱平衡作为一种相对来说较为难理解的知识点,考生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错题。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弱酸、弱碱解析的题目。
弱酸弱碱的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完全分离,导致 pH 值的计算和溶液中根据化学反应的变化规律推测解析度等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和化学原理。
解决方法:(1)理解酸碱度的定义及指标(pH 值),学好计算方法;(2)学会根据化学反应推测溶液中的物质变化;(3)加强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二、有机化学高考化学中的有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知识领域,不仅在基础知识上要求高,而且需要考生掌握深入的应用实践能力。
在考试中,有机化学中的反应机理、官能团的识别等方面较为容易出现错题。
解决方法:(1)加强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学习和理解,特别是涉及到机器制造和合成、酯化、酰化等方面的知识点;(2)较为适合通过化学实验加深理解,比如进行酸碱中和反应、酯化反应等化学实验;(3)加强对官能团的识别和分析能力,进行大量的例题和识别练习。
三、化学基础知识高考化学的基础知识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性质等方面。
在考试过程中,常常会有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而导致的错题。
解决方法:(1)建立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框架,了解相关原理和定义;(2)加强对化学反应和化学实践的学习,特别是通过案例和例题的练习提高学习效果;(3)练习化学实践知识点和基本样例,较为适合通过模拟考试提高。
四、综合应用性考察高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考试内容包括基本理论与实践知识,在各方面都考察了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化学错题集锦常见易错题解析
高考化学错题集锦常见易错题解析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题,这些题目可能因为理解出错、概念混淆或计算错误等原因导致考生答错。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易错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酸碱滴定类题目某题目描述:已知有一个酸性溶液,要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进行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常常容易混淆滴定液和被滴定溶液的性质。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滴定液为酸性溶液,被滴定溶液为碱性溶液。
二、物质性质类题目某题目描述:下列物质中,具有氧化性质的是?A. 醋酸B. 硫酸C. 甘油D. 水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判断各个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质。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B. 硫酸。
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三、离子反应类题目某题目描述:已知有方程式: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H2SO4 是酸B. BaSO4 是沉淀C. HCl 是气体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判断各个物质的性质和反应产物。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A. H2SO4 是酸。
H2SO4 是硫酸,属于酸性物质,该说法是正确的。
四、化学计算类题目某题目描述:0.5 mol/L 的 H2SO4 溶液和 0.3 mol/L 的 NaOH 溶液可以生成多少 mol 的盐和多少 mol 的水?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摩尔比例来进行计算。
正确的答案是:每1 mol的H2SO4可以中和 2 mol 的NaOH,所以0.3 mol/L 的NaOH 可中和 0.15 mol/L的H2SO4。
因此生成的盐为 0.15 mol,生成的水为 0.15 mol。
五、有机化合物类题目某题目描述:下图所示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图片描述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来确定其命名。
正确的答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化学中常见的易错题主要集中在酸碱滴定、物质性质、离子反应、化学计算和有机化合物等方面。
易错点17 综合性化学实验知识点讲解-2018领军高考化学清除易错点 含解析 精品
易错点十七综合性化学实验瞄准高考1.(2017课标Ⅰ)(15分)凯氏定氨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
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 NH4Cl+ H3BO3。
回答下列问题:(1)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f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 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_%。
【答案】(1)避免b中压强过大(2)防止暴沸直形冷凝管(3)c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4)①液封,防止氨气逸出②NH4++OH−NH3↑+H2O 保温使氨完全蒸出(5)(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 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 mol·L-1的盐酸V mL,根据反应NH3·H3BO3+HCl=NH4Cl+H3BO3,可以求出样品中n(N)=n(HCl)=cmol·L-1=0.001cV mo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样品中甘氨酸的质量≤0.001cV,所以样品的纯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2018年高考化学易错点)1.【2017新课标1卷】《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答案】B【解析】“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答案选B。
2.【2017新课标1卷】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 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B以不能用于该反应,D错误。
3.【2017新课标2卷】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答案】A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为氯化氢,一氯甲烷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D错误。
4.【2017新课标2卷】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2mL0.1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 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D.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答案】C【解析】加入过量的铁粉,黄色消失,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Fe3+完全被消耗,即Fe+2Fe3+=3Fe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Fe化合价升高,Fe为还原剂,Fe2+即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因此还原性FeFe2+,A正确;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生成C,发生反应是4Na+CO22Na2O+C,CO2中C的化合价降低,因此CO2作氧化剂,被还原,B正确;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CO2↑+H2O,碳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碳酸氢铵缘故,C错误;产生黄色沉淀,说明生成AgI,AgI和AgCl形式相同,溶度积小的先沉淀,即Ksp(AgCl)Ksp(AgI),D正确。
5.【2017新课标3卷】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取20.00mL盐酸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配制浓度为0.010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g,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答案】B6.【2017北京卷】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①②③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答案】D【解析】①中有红棕色气体,说明产生了NO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说明必然有元素化合价升高,而该元素只能是氧元素,因此必然有氧气生成。
所以可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A正确;硝酸受热能分解产生NO2,所以②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还有可能是硝酸分解产生的,B正确;③中红棕色气体的来源一定是硝酸,而硝酸并没有与红热木炭直接接触,必然是硝酸挥发后发生的变化,能体现硝酸的挥发性。
不管NO2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还是与红热木炭反应产生的,均为硝酸中氮元素降价后的产物(即还原产物),C正确;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有可能是木炭被挥发出的浓硝酸氧化产生的,但因为试管是暴露在空气中的,也有可能是红热的木炭被空气中的氧气或者硝酸分解出的氧气氧化产生的,D错误。
7.【2017天津卷】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将固体加热至恒重B制备无水AlCl3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C重结晶提纯苯甲酸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D鉴别NaBr和KI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答案】D碳萃取,颜色层不同,NaBr的为橙红色,KI的为紫红色。
故选D。
8.【2017江苏卷】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气处理【答案】B【解析】铜和稀硫酸不反应,A错误;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将进气管伸到瓶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二氧化硫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可用于吸收尾气,D错误。
9.【2017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苯酚浓度小B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部分Na2SO3被氧化C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蔗糖未水解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含Br2【答案】B能把碘离子氧化为碘的黄色溶液除了可能是溴水外,还可能是含其他氧化剂(如Fe3+)的溶液;当然黄色溶液也可能是稀的碘水,D错误。
10.【2017海南】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D.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上口倒出【答案】BD【解析】滴定前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造成所测浓度偏高,A错误;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都需要检漏,否则对实验的数据产生干扰,B正确;蒸馏完毕时,先停止加热,后关闭冷凝水,C错误;分液时,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正确。
易错起源1、化学试剂的存放例1.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色,无法证明生成乙烯,错误。
答案A【变式探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B.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C.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思路点拨】解答化学试剂存放取用类试题,要注意试剂存放要“五防”:防氧化、防挥发、防光热分解、防吸潮和风化、防与容器反应。
【解析】因浓HNO3受热、见光易分解,故通常应保存在棕色瓶中,A错;实验中剩余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入垃圾桶,以防污染环境和引起危险事故,C错;H2与空气混合加热易发生爆炸,故应先通H2,排净空气后再加热氧化铜,D错;白磷着火点低,在空气中容易自燃,应置于水中切割。
【答案】B【名师点睛】1.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一般化学试剂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储存时必须注意安全。
(2)保纯性原则:保存过程中要防止化学试剂变质而降低纯度。
(3)方便性原则:在保存和取用时容易操作。
2.一般试剂的存放(1)均应密封保存在低温干燥处。
(2)固态试剂应存放在广口瓶中,液态试剂应存放在细口瓶中,少量常用液态试剂可存放在滴瓶中。
3.特殊试剂的存放保存依据保存方法典型实例防氧化①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②加入还原剂③隔绝空气①Na2SO3固体,Na2S、KI溶液等用后立即盖好②FeSO4溶液中加少量铁屑③K、Na保存在煤油里,白磷保存在水中,Li保存在石蜡里防潮解(或与水反应,或吸水)密封保存NaOH、CaCl2、CuSO4、P2O5等固体,浓H2SO4等密封保存防与CO2反应密封保存,减少露置时间NaOH、Na2CO3溶液、石灰水,Na2O2固体等密封保存防挥发①密封,置于阴凉处②液封①浓盐酸、浓氨水等置于阴凉处②液溴用水封防燃烧置于阴凉处,不与氧化剂混合贮存,严禁火种苯、汽油、酒精等防分解保存在棕色瓶中,置于阴凉处浓HNO3、KMnO4、AgNO3溶液、氯水等防水解加入酸(碱)抑制水解FeCl3溶液中加稀盐酸防腐蚀能腐蚀橡胶的物质用玻璃塞或塑料盖浓HNO3、KMnO4溶液、氯水、溴水等腐蚀橡胶,汽油、苯、CCl4等能使橡胶溶胀防黏结碱性溶液用橡皮塞NaOH、Na2CO3、Na2SiO3溶液等防变质现配现用银氨溶液等【锦囊妙计,战胜自我】化学试剂的存放有以下记忆口诀:药品状态定口径,瓶塞取决酸、碱性;受热见光易分解,存放低温棕色瓶;吸水挥发易氧化,蜡封水封或油封;特殊试剂特殊放,互不反应要记清。
易错起源2、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处理例2.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烯时,向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暴沸,正确。
答案D【变式探究】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发生事故。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①用酒精灯直接去燃着的酒精灯上引燃②稀释浓H2SO4时,将浓H2SO4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③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没设计尾气吸收装置④做金属钠实验时,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⑤金属钠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扑灭⑥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原因,及时处理⑦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忘记在烧瓶中放入碎瓷片⑧浓NaOH溶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稀H2SO4清洗A.①③⑤⑥⑦⑧B.②④C.①④⑥⑧D.③④⑤⑧液沾在皮肤上,用稀H2SO4清洗,酸碱中和放热,会加重对皮肤的损伤,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
【答案】A【名师点睛】实验安全是高考题的动向,常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在做有关实验的题目时,一定要有安全意识。
1.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2.预防安全事故(1)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C2H2、C2H4)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