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论文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古代诗歌,非常具有感情意味,是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的教材。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古代诗歌学术论文篇一古代诗歌意境透析摘要鉴赏古代诗歌,必须要把握诗歌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意象、比较、知人论世等几个方面领悟诗词的意境。

关键词意境原型意象比较鉴赏知人论世每每闭门静坐,聆听名乐,见门前桂影婆娑,屋后桑构掩映,便逸兴遄飞,自然而然地想到大诗人王维的《竹里馆》,总是难忘那令人梦牵魂绕清幽绝俗的境界。

“弹琴复长啸” !那幽竹馆里,诗人独坐其间偃仰啸歌的情景活现于眼前,想像他那精通音律的琴声,想像他那含英咀华的吟唱,想像他置身于深幽茂密的篁竹林,沐浴那空明澄静的月光的情景,自然就领悟到古代先贤们生活的情操,感悟生活的雅趣。

我国为诗之王国,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诗歌的艺术境界,即诗的意境,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诉诸笔端的真实情怀,是诗人将内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外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融合而成的充满主观情意的艺术图画,是诗人追求的最高艺术目标。

因此,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的意境,就不能算真正进入了诗歌鉴赏教学,当然也不能获得诗歌鉴赏的最高层次的美的享受。

何谓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物象同作家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伟大诗人总是能超越文字的羁绊,在诗歌中把语言文字幻化成直观的视觉的美。

如何才能准确领悟诗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感悟原型意象原型意象是解开诗歌奥秘的金钥匙。

这些印在人们头脑中的祖先经验在各个时期被称为“种族记忆”、“原始意象”,而通常称为“原型”。

原始意象是艺术意象的深层原型。

我国诗人历来都很注重运用意象来反映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及其独特的美感。

有许多意象一旦被前人创造出来就往往递相沿袭。

诗歌鉴赏论文

诗歌鉴赏论文

诗歌鉴赏论⽂诗歌,是⼀种抒情⾔志的⽂学体裁。

是⽤⾼度凝练的语⾔,⽣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活并具有⼀定节奏和韵律的⽂学体裁。

鉴赏是对⽂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诗歌鉴赏论⽂1 ⾼中语⽂的诗歌鉴赏阅读向来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们在考试中遇到的最⼤的拦路虎。

中国诗歌向来讲究含蓄,忌讳浅显直⽩,抒情往往曲折幽杳,⽅式⽅法尽皆不同,这都给诗歌教学带来了困难。

古典诗词有的触景⽣情,有的寓情于景,还有的以景结情,甚⾄于借景抒情、托物⾔志、情景交融等等。

本⽂试图⽤常见的诗句来对这⼏个概念进⾏对⽐区分,以便于在教学中准确的使⽤这些词语。

⼀、从触景⽣情说起 ⾸先,我们先来看岳飞的这⾸《⼩重⼭》: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梦,已三更。

起来独⾃绕阶⾏,⼈悄悄,帘外⽉朦明。

⽩⾸为功名。

旧⼭松⽵⽼,阻归程。

欲将⼼事付瑶琴,知⾳少,弦断有谁听。

这⾸词并没有什么难懂的地⽅,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抒情。

⽤景物描写、⼼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描述宋⾦讲和期间,岳飞在军帐中深夜难眠的复杂⼼境。

我们先看这⾸词如何抒情。

⾸句写“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梦”。

所以,后⾯写起来后所见所感。

在静夜⾥,岳飞倍感孤寂沉痛,平⽇⾥郁积的愁情便⼀起涌上⼼头了。

这⾥情绪的引发就是昨夜不住鸣叫的寒蛩。

因为景物某种特殊的特质⽽触发诗⼈内⼼情怀的,这就是触景⽣情。

这⾥的“触景”是前提,是情绪的缘起。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诗⼈内⼼早已郁积了许多情绪,被这不期然的景物所触发,所有⼀切便都涌上⼼头了。

再⽐如骆宾王的《狱中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鬓影,来对⽩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信⾼洁,谁与表予⼼? 骆宾王为⼩⼈所害,⾝陷囹圄,他⽣性耿介,有豪侠⼼,相信⾃⼰的⾼洁和正直。

蝉在诗词意象中是⾼洁的象征,有虞世南的《蝉》在先。

其诗⽈“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声⾃远,⾮是藉秋风。

”所以,狱外鸣叫的蝉声就让他想起了⾃⼰的⾼洁。

浅谈中国当代诗歌鉴赏思路论文

浅谈中国当代诗歌鉴赏思路论文

,避免分段写中国当代诗歌鉴赏思路论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这一新时期,中国当代诗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断吸收新的创作理念,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积极面对现实,在新的文学环境中有所发展,充分地展示出了新式诗歌的品位和魅力。

中国当代诗歌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它不仅仅表现出中国作家在时代背景下的思想素养,更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艺观念和文学意象。

本文将聚焦中国当代诗歌的新颖思路、文学特色以及鉴赏思路,并且加以分析和思考,从而尝试探索中国当代诗歌的魅力所在。

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一直在努力寻求新的话语形式,追求新活力与表达思想。

中国当代诗歌融入许多新的创作理念,把思想放在文学上,期望在形式与内容之间取得一种新和谐,以充分展示它独特的文学特色。

例如,“新诗运动”从“实用性”和“抽象性”等方面下定义,强调诗歌的形式结构的新表现形式,强调诗歌的精神内涵价值;价值社会主义文学研究理论同时探讨,刻画生活的诗歌在表达社会价值观,以及文学话语与实践动员力量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虚构文学走向超现实,追寻人性的深刻洞察力;大众文学研究理论注重以大众为主体的表达,左翼思潮的变化使得人们作品中的叙事更多元化,传达的思想也更加社会化。

中国当代诗歌的鉴赏思路应该根据不同作者的具体作品进行。

只有在有所了解的作者的文学特色的基础上,才可以理解并深入欣赏作者诗歌的各种特殊性,如对表达精神的基调与节奏,整体性与分离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等,把握这一看似无形的精神力量。

在中国当代诗歌欣赏中,读者应该分析其中的审美元素,如代词比喻重叠,符号集、氛围色彩等,还可以把握更多的信息。

比如,一些诗人灵巧地处理关注点,感官刺激,表达了远超我们意料的景象和精神内涵,从而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精神力量。

此外,现代的阅读理解进程比以往更加立体,多层次的思考过程可以更好地实现。

读者更加强调理性的推理,增强逻辑思维的能力,把握作家意图的细节,权衡作品的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当代文学的真谛。

诗歌鉴赏题“六看三注意”[论文]

诗歌鉴赏题“六看三注意”[论文]

诗歌鉴赏题的“六看三注意”诗歌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要紧密结合历年高考题,切实搞清、搞透命题规律和特点,对高考题的研究要落实到家。

学生在复习时首先要排除一些不规范习题的干扰,树立解答古诗鉴赏题的信心,按高考题所要求的规范思路去答题,在掌握一定量的鉴赏术语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掌握这类题的解题技巧:一、看题目很多学生看到一首诗后,马上就对其诗句进行分析,而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

其实,题目能告诉我们最直接的信息,是写作内容最直接的反应。

像杨炯的《从军行》暗示我们这是一首边塞诗,李白的《越中览古》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怀古诗,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提醒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杜甫的《春夜喜雨》则在诗题中把这首诗的感情倾向表露无疑,让我们了解到作者是在春天的夜里,由于下了一场雨而高兴。

这样一分析,怎么还能把情感分析错呢?二、看作者一般考试出题时选取的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唐代边塞诗人的雄浑,李白的浪漫豪放,柳永、秦观的婉约,陈子昂、辛弃疾的悲慨,杜牧的俊爽,王维的冲淡,杜甫的沉郁,苏轼的豪放旷达,等等。

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另外,诗人所处的朝代信息也很重要,朝代的不同,国立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这对于把握整首诗的内涵和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看注释诗歌后面的注释很关键,千万不能小看。

有些注释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却能为我们解答问题提供帮助。

通过它可以窥探诗歌的写作背景,或者本诗的思想内容、主旨,或者本诗的意境,或者作者的情感及本诗的写作风格。

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不能马虎大意。

四、看诗眼有时诗歌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往往是理解诗歌的切入点,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幽”字就点出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其隐者的身份。

诗眼、词眼是诗词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王维的《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1之一:整体理解诗歌1、从诗题入手:20xx年全国卷I:《题竹石牧牛》并引,从题目,你可以初步判断出这是一首题画诗。

“竹石牧牛”是画名,也应该是画面内容的概括。

2、从诗人入手:近年来,考查“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诗”较普遍,解读时既要从诗人入手,也要考虑特殊情况。

3、从注释入手:借助注释,对诗歌的理解就轻松多了。

4、从诗句入手:这是关键,前面的三项,都是为此服务的。

之二:了解手法风格诗歌常见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等;诗歌常见的风格有含蓄委婉、清新自然、飘远闲逸、沉郁顿挫等。

知道这些术语有助于在进行文字表达时达到“雅”的要求,但就高考而言,整体理解诗歌,做到“信”和“达”才是关键。

之三:掌握常见意象诗歌常见的意象,表现离别和游子情感的有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等;表现思乡之情的有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等;表现田园风光的有牧童、老牛、炊烟等;表现凄凉悲愁主题的有大风、长云、寒霜、飞雪、苦雨等。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2第一种类型鉴赏形象型1、提问方式: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寓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提问变体:诗中的某某某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一种情怀?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理想?3、解答分析:诗词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景。

所以,诗词形象包括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景或物。

4、答题步骤:(1)指出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点。

(3)形象的意义。

5、答题示例: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①封候,匹马戍梁州②关河③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分析高考中诗歌鉴赏题的分析技巧

分析高考中诗歌鉴赏题的分析技巧

分析高考中诗歌鉴赏题的分析技巧分析高考中诗歌鉴赏题的分析技巧【摘要】面对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要将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结合,提高做题时的正确率,就需要有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掌握方法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在历年的高考中,诗歌鉴赏题成为一个考察考生的综合素养和分析能力的题目,要求学生在感性的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情况下回答问题,既要有文采,又要准确,这就需要我们对诗歌鉴赏题型的多元总结。

一般来说,我们在分析题目的时候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读标题,读作者,读注解,读题目,读诗文。

以下借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一诗具体分析其鉴赏技巧和方法。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题: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有什么样的心情。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一、读标题即是从诗歌的标题中读出它所提供的信息,标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邯郸冬至夜思家》一诗中,由标题入手去分析诗歌的写作内容,很容易从题目就能了解到这是一首思乡诗,诗中的主人公外出在邯郸,在冬至夜这天晚上对家乡亲人十分思念。

标题中明确的写作内容,为诗歌定下了明确的感情基调,也给读者十分明确的鉴赏信息。

二、读作者一个时代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各有发展、各有不同,因此也使作者形成了不同的写作风格。

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在文人学者心中埋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也让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暗示和创作源泉。

例如白居易,在他被贬江州时,听到琵琶女的幽怨琵琶声,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与之产生共鸣,就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又因为在外的漂泊,孤独一人,在冬至这样的合家团聚而举行家庭活动的时节,面对孤灯,更加思家,而有了“夜思家、影伴身”的感慨。

白居易的人生际遇是值得人们去思考的。

白居易一生路途坎坷,既有沉湎于世的洒脱,又有壮志难酬的忧愤;既有对社会现实生活深刻的描写,又有对个人生活的情感抒发。

关于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关于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关于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诗歌的鉴赏技巧,大体上有以下几种:1、分析作者、诗题;2、辨清诗歌类别;3、咀嚼语言、品味意境;4、掌握一定的文学、文化常识;5、合理利用诗中的隐含信息。

这些方法,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却不是“万能钥匙”,百试百灵,比如说用来解答今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就未必行得通。

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创新思维,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通过对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归纳综合,笔者认为,用如下几种方法来鉴赏诗歌,是行之有效的。

一、感同身受每一篇作品都是诗人在心灵最自由,思维最活跃,情感最放纵时写出来的,都浸润着作者的血与泪,爱与恨,悲愁与喜乐。

我们在欣赏时,一定要用心品读,用心感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感知出与诗人相同的遭际、相同的心境,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略通皮毛是难以读出个中之味的。

王安石有云:古人之观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鉴赏诗歌即是求思之深、感之切、心之近。

纵观今年的十五篇诗歌阅读,有四篇是写思乡怀人的(全国卷二、全国卷三、湖北卷、浙江卷),有两篇写昔盛今衰的(全国卷四、上海卷),还有两篇是写音乐欣赏的(天津卷、湖南卷),这些内容,我们的中学生并不陌生,虽然他们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但也有相近的或相通的体验,做题时,就应该从大脑的储存库里把它们调出来。

如全国卷二: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第一问不难回答,这个“寻常”的细节是“又开封”,第二问紧承第一问而来,要回答好它需动点脑筋。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我们写信的机会少了但类似的情景还是遇到过的,如和亲人朋友打电话,打完了,意犹未尽,又拔通再打;送亲人朋友远行,已说过千言万语了,车轮启动时记起还有一句紧要的未说,忙赶上前去说给他(她)听。

语文论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四要诀

语文论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四要诀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梁国鹏诗歌鉴赏一直都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必考题目,是语文高考中的一个重难点,我们必须给予重视。

诗歌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考生想要在高考的诗歌鉴赏中取得高分,提高鉴赏能力、掌握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鉴赏技巧与方法就势在必行了。

接下来,笔者就此谈谈在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要审视题目一首诗歌的题目就是诗歌的眼睛,通常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或是诗歌的大概内容、写作缘起以及诗歌的类型等信息。

通过对诗歌题目的审视有助于考生理解和掌握诗歌的主题,以及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题目我们就可以判断是怀古词。

而怀古诗(词)大多数是通过对古人古事的追忆来着眼于当今的人或事,通过今昔对比,以达到借古来讽今目的。

再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我们就能迅速地读懂这首词了。

又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诗题明确了写作时间是冬至的晚上,地点是诗人客居的邯郸,要传达的情感是思家,考生如果注意挖掘这些信息,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来把握诗歌的体式、大概方向与内容,再进行诗歌鉴赏就显得容易很多。

二、要采撷意象意象是指叙事的诗中所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但更多的是指在诗歌中描绘的景与物。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根本,是解析诗歌鉴赏题的关键。

它既是客观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的审美创造的结晶。

同时,意象还是考生解答诗歌鉴赏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应善于通过诗中描绘的具体意象来体会诗人的抽象的情思。

因此,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应以解读诗歌中意象为抓手,快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抓住了诗中的“落月”、“乌啼”、“渔火”、“钟声”等意象,就很快抓住诗歌的主题与情感。

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孤独的羁旅之愁。

三、要推敲字词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诗人特别讲究“炼字”。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析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析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捕捉信息研读意象规范答题——浅析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必修课程”部分中指出: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而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不难看出,高考和新课标在古诗歌鉴赏这一点上,其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怎么样进行古诗歌鉴赏呢?本文主要以年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为例,来浅析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一、捕捉信息、读懂诗意读懂诗意,是解答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读懂全诗,就必须借助于诗歌蕴藏的信息。

因此,我们解题时要有捕捉信息的灵敏嗅觉。

下面,就本人的理解着重谈谈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三种信息。

信息一:标题古代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

它可能揭示跟诗作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辽宁卷王维《秋夜独坐》中的“秋夜”、周弼《夜深》中的“夜”;它可能直接点明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重庆卷苏轼《海棠》、白居易《惜牡丹花》;它可能直接点明的是情感,如江苏卷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全国卷2 王维《新晴野望》考题(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从“新晴野望”这个标题中,我们可以明确此诗描写的是雨后“新晴”,诗人“野望”时所见到的景色,结合第三联“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幅“雨后(新晴),在阳光照耀下(新晴),上涨的河水显得分外明亮夺目(明);冲洗过的群山显得更加清新秀出(出)”的景色。

至此,该考题的答案就基本上可以确定了。

可见标题可以是赏析古代诗歌的切入点与出发点。

信息二: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比如,创作风格方面: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江西卷韦庄《金陵图》考题(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我们分析诗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可知:诗人描述的是六朝古城的衰败景象。

走进高考诗歌鉴赏尝试论文

走进高考诗歌鉴赏尝试论文

走进高考诗歌鉴赏的尝试十年来的高中教学,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较深的认识,让我对语文试题有了渐深的思考。

今天想就高考诗歌鉴赏谈谈自己的看法。

诗歌鉴赏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卷中分值在11左右,分值看似不大,但是确实很多学生大量丢分的地方,是一个拉分的板块。

总是在教学中有所突破,总是在思考、尝试让学生更好的得分的方法。

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我觉得好的成绩,出色的表现都起步于很好的态度。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诗歌鉴赏是完全可以得分,而且是少丢分,多得分,得满分的。

在我们很多学生的心里觉得诗歌鉴赏太难,根本不可能弄懂,于是从一开始就是畏惧,进而放弃。

如果学生带着这样的态度来面对我们的诗歌教学,那么大家可以想象,我们再好的尝试,也只能被拒之问外。

很显然,不解决学生们认识上的误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可能就是徒劳的。

那么怎么才能化解学生心中的畏难态度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尝试的。

我也同样强调:鉴赏诗的基础是读懂诗。

以我们同学的生活阅历,大语文这样的生活环境,来读懂一首诗是不难的。

进而我会用一首诗来带着学生来实践。

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我先让学生朗读诗,然后问学生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说,是思乡之情。

我进而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回答说“何日是归年”这句可见。

我顺势表扬了他们理解诗的水平。

能感觉到学生么受到了鼓舞,很多之前本报什么希望的学生有了兴趣。

我于是趁热打铁,接着问那这首诗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能看的出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有些头疼的。

我就这样来帮他们化繁为简,我说,你看这首诗可以分为几部分?学生们很快举手,说两部分,一、二句一部分,三、四句一部分,我问问什么这么分啊?学生说,因为一、二句是写景的,而三、四句是发表议论的句子。

我说你们真是厉害啊!学生们的理解得到了肯定,明显能感觉到他们受到了鼓舞。

我接着问大家,那大家能不能说说一、二句写了什么样的景?三四句又抒发了什么样的议论呢?我提醒大家通过字面在脑中形成画面,用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就可以了。

诗歌鉴赏基础知识论文

诗歌鉴赏基础知识论文

诗歌鉴赏基础知识一,熟悉几种诗歌语言的类型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

3、清新雅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5、绚丽飘逸: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7、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8、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二、诗歌的不同风格“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

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

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

2、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

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

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t气吞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

就客体而言i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

3、沉郁:如果说豪放是火山爆发,沉郁就是海底潜流。

当诗人飘逸飞动、奔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当诗人沉思默处、忧愤填庸时,就变得沉郁。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题讲析三步法论文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题讲析三步法论文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题讲析三步法高三到二轮复习已经由高考考点知识的了解、识记,提升到培养学生去解析命题老师的意图,题干的提问技巧,并能结合知识基础,灵活答题。

诗歌鉴赏到二轮复习期间已经经历的两次次模拟考试,同时也接触了较多的模拟题,这些高质量的考题,对学生应答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老师要充分利用好高质量试卷里的每条诗歌鉴赏题,抓好解析关。

重点抓好三步:第一步:分析题干有几问文字表述题阅卷是按得分点给分,如果有提问没有回答,那此项就没有得分。

细数有几个疑问,这个看似简单,却往往是学生丢分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学生审题不到位,有很多高超的问答技巧,学生不仔细分析,漏答现象屡有发生。

例1(2011江苏卷)“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解析:这个题干很简洁,就是两个问题,用问号标志的很清楚。

例2(2011山东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的妙处。

解析:这个题干虽然没有问号,亦能很快审出有一个问题。

例3: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解析:这种提问方式很有技巧,首先是“描述景物”,然后是“呈现的气氛”。

很多学生快速地完成“呈现的气氛”,白白丢了一半的分。

例4(2011全国卷)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解析:这个题干其实隐含两个疑问,很多人认为这两个是紧密相关的题目可以看似一个,但老师在分析的时候仍要提醒从问句的结构分析,这是两个问题。

第二步:领悟题干考点术语诗歌鉴赏的考查重点就是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三大方面,这其中涉及到很多术语。

学生在一轮复习中熟悉了这些术语,学生苦恼的是题干中涉及的术语太多,不知道怎么答。

二轮复习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将这些术语的外延融合,帮助学生拓清术语上的迷雾。

返看例2(2011山东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如何进行诗歌鉴赏论文

如何进行诗歌鉴赏论文

如何进行诗歌的鉴赏摘要:中国是诗歌古国,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精粹。

诗歌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像,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国诗歌教学自古以来就耸立在中华教育殿堂中的首要地位,正因为教诗学诗的教风文风长盛不衰,才有诗客骚人辈出,造就了辉煌的中华诗坛,建筑起宏伟的中华诗歌的金库。

如今诗歌教学成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当前中学诗歌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探寻诗歌教学的方法,规范自己的诗歌教学行为非常必要。

近几年来古代诗歌鉴赏在考试中由客观性试题向主观性试题的转变,考生中出现了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摆不正读诗与做题的关系。

其实,一首诗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去做题,才准确可靠。

下面我就怎样鉴赏古代诗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抓背景,译全诗这一点在考试中往往被考生忽略,觉得无关紧要。

其实在诗歌鉴赏题附有出处和作者介绍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先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有关背景,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全诗所表达的思想。

另外,原诗后的注解也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考生扫除语言障碍,清除难点,有利于更准确地理解全诗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译出诗歌大意,做到对全诗有个初步了解。

这是诗歌鉴赏必须迈出的关键的一步。

二、理解词义诗的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词句入手。

面对一首新诗,首先碰到的困难是词义的理解。

词义弄不懂,当然谈不上欣赏。

教学中,应发动学生,调集以前所学的古汉语知识、修辞手法以及特殊意象的内涵,去感知诗歌内容,破解阅读中有难度的地方。

只有克服了语言障碍,才能“登堂入室”,进而领略诗的意境;如若对语义不甚了了,那就好比入宝山而空回。

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力图降低难度,化深奥为浅显,给学生创设一个台阶。

1.借助词语的已知义杜甫的《月夜》诗,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未解”二字可能成为阅读障碍。

引导学生回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由此推断“未解”是“天真无知”之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篇1)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谈能很好地表达出某种感情。

如: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对策小结:修辞方法及作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篇2)形式为内容服务,技巧为主旨表达。

不少鉴赏题由技巧切入,解题时须立足主旨,领悟情感,去赏析技巧运用的妙处。

但解题的前提是要学说行话,规范表达。

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1)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衬托(烘托和反衬)、对比、双关、互文、反复等。

(2)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3)表现方法,如:用典、象征、想象、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

例05年高考试题2题第一问,只有抓住作者客居邯郸,思念家人的主旨,才可赏析到三、四句的情真意切、形象传神。

诗的主旨是游子思家,诗的三、四两句,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里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样写,不仅回应了上文“抱膝灯前影伴身”,诗人坐了多久,想了多久,诗中一字未提,而是通过第三句作了暗示:“想得家中夜深坐”,不是说明诗人自己也已“坐”到深夜了吗?用这种翻进一层的艺术手法,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至于家中人“说着远行人”什么?未做进一步阐发,给读者又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篇3)诗歌形象指诗中所描写的意象、意境,也包括人物形象。

感受形象的方法是抓住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景的交融,从而理解其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归纳【优秀4篇】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归纳【优秀4篇】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归纳【优秀4篇】语文古诗文的阅读理解是有一定技巧的,掌握了技巧,就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这次为您整理了4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归纳》,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模板篇一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本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某个字替代行吗?为什么?(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如果说用某个字替代,好不好?结合原文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生动贴切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是什么篇二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论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论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论文摘要:古代的诗人喜欢用典,其原因一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为表达委婉一些;二是以古喻今,更理直气壮一些;三是可以用较少的文字传递较多的信息,使表达简明一些。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的必考试题,也是许多学生感到头痛的专题之一,之所以“难”,是因为赏析有两个层次,一是“赏”,即“鉴赏”,是阅读者主观认识与作品的客观表述相结合的产物。

一是“析”,即“分析”,是阅读者对作品内容本身的理解与挖掘。

这不仅要求学生走进诗歌,更要深入诗人的内心,与诗人交流互动。

这就是难度所在。

在考试中,想赢得高分,需要掌握以下几点解题技巧:1.关注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更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

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一般就没有,那就更应该关注题目。

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如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2.准确把握诗词意象把握诗词意象,分析意象的含义,有利于诗词的深入理解。

意象是诗词中的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它不仅是诗中描绘的景与物,还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把握诗词意象,就是要对诗词的“景”与“物”进行分析,挖掘其中隐含的作者感情。

06年高考上海卷诗词的“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一句,有“乔木”、“蔓草”、“寒鸦”等意象,这些意象看似景物描写,实则另有深意。

作者借孔子陵墓上乔木,生发“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借蔓草、寒鸦等衰败的景物,渲染荒芜而凄凉氛围,使“兴亡千古繁华梦”具体化、形象化。

很显然,通过分析,我们感受到了意象的丰富内涵。

诗词意象的含义,有些是约定俗成相的。

如月,表示怀乡、团圆;如柳,表示送别、思念;如孤雁、断鸿,表示飘零、孤寂……但是,并非意象一成不变,更多意象含义,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摘要:在诗歌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

注意题目、作者、注释、题材、意象、细节和情语,掌握一些古代诗歌鉴赏的常识,对解答诗歌鉴赏题是大有帮助的。

关键词:诗歌奖赏技巧
要想答好诗歌鉴赏题,除了能力之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答题技巧。

解答古诗鉴赏题,一定要品味语言,披文入境,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我们在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

“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

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

为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题目。

古代诗歌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的时间、地点、时间、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比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点明这首诗是送别诗;《咏梅》,题目点明这首诗是歌咏梅花的,属咏物诗;《越中览古》,题目点明这是怀古诗。

二要注意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

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话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诗,杜甫的忧郁顿挫、忧国忧民的诗。

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三要注意注释。

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感情。

比如:刘克庄《落梅》,诗后注: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之时。

有些解释相关语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还以刘克庄的《落梅》为例,注释中解释:“飘入迁客,坠似骚人”分别是指韩愈“朝奏夕贬”和屈原“失宠被逐、投江而死”之事。

四要看题材。

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

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或叹昔盛今衰。

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

思乡诗(如张藉的《秋思》),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亲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五要注意意象。

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

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

如马致远《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

从而表达了作者踽踽独行于异地,倍思故乡的情感。

再看苏轼的《鹧鸪天》中“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描写了红蕖、白鸟、绿叶,色彩绚丽,以乐景抒哀情,抒发了诗人孤独、苦闷、得过且
过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六要注意细节。

例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中“抱膝灯前影半身”这一句,通过影伴身,抱膝灯前等动作对人物进行描写,表达诗人思乡,思亲的情感。

还有元稹《闻乐天左迁江州司马》中“垂死病中惊坐起”这一句,写“重病中,元稹听到朋友被贬的消息突然做起来”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震惊之巨和与朋友的友谊之深。

还有岳飞《小重山》,中“起来独自绕街行”一句,也是对动作的细节描写,可见诗人彻夜难眠,从而抒发诗人孤独苦闷,壮志难酬的心情。

还有《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句,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幼稚、顽皮、天真、可爱、机警聪明的垂钓小儿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七要注意“情语”。

故事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

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语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

把握了这些语句,便可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络。

例如:袁凯的《客中夜坐》中“何处行人不断肠”这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思。

又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客行悲故乡”这一句,也能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除了以上七个技巧外,我们还应掌握一些古代诗歌鉴赏的常识。

其中,常见的艺术形象,也是学生应该需要格外重视的。

一、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二、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三、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无垠、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五、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的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六、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七、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八、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刘别是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还有常见的艺术手法、常见的意象形象,学生应该注意整理归纳,掌握一般性后,才能灵活自如的解决特殊性,做到融会贯通、厚积薄发。

以上技巧,对解答诗歌鉴赏题是十分有帮助的,这些也是我多年的教学心得,希望能给那些正在学习诗歌且有一定难度的同学指明方向,让同学们尽可能地在诗歌阅读中少走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