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菌种培养
活性污泥相及大肠杆菌培养及染色实验
实验三微生物菌体的革兰氏染色镜检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2.掌握单染及革兰氏染色原理及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一般微生物尤其是细菌菌体是无色透明的,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体液及结构的折光率与其背景相差很小,因此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分辨其细胞结构及形态,菌体染色后与背景的折光指数差异增大,提高了分辨率,增加了细胞的反差,所以就较易观察。
1.单染原理细菌菌体内含大量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中有羧基及氨基,当在某一pH值溶液中时,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此时pH值就称作此蛋白质的等电点。
同样,在等电点的pH值时,细菌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
细菌的等电点大约在pH值2~5左右。
当环境pH值比细菌细胞等电点pH值高时,细胞带负电荷,碱性染料(带正电荷)作为阳离子可与带负电荷的细胞结合着色。
同样环境pH值比细菌细胞等电点pH值低时,细胞带正电荷,酸性染料(带负电荷)作为阴离子与带正电荷的细胞结合着色。
2.革兰氏染色原理细菌的等电点大致在pH值2~5之间,由于细菌菌种不同,所以等电点也不同,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革兰氏阳性菌,其等电点在pH值2~3之间;另一类为革兰氏阴性菌,等电点在pH值5左右。
在这两类之间为一些革兰氏染色不稳定的细菌。
(1)染色作用:初染时结晶紫为碱性染料(着色原理同单染),革兰氏阳性菌比革兰氏阴性菌等电点低,所以在同一pH值时,革兰氏阳性菌所带负电荷比革兰氏阴性菌多,因而革兰氏阳性菌比革兰氏阴性菌摄取结晶紫染料多。
(2)助染作用:碘进入菌体细胞内与结晶紫形成一种不溶于水稍溶于乙醇和丙酮的混合物,碘还能降低细菌的等电点增加摄取染料作用,碘又能与蛋白质中巯基(–SH)作用,帮助染料与菌体蛋白结合。
(3)脱色作用: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较革兰氏阳性菌薄,且脂类含量高,当加乙醇时,由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薄,乙醇较易透入,同时乙醇可溶解脂类物质,抽掉革兰氏阴性菌中脂类物质增加了革兰氏阴性菌的通透性,于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中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较易被抽提出来。
好氧活性污泥培养综合实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环工综合实验(2)》(好氧活性污泥培养综合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工1301姓名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六年5月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四、实验步骤1、活性污泥指标的测定: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测定MLSS,SV30,SVI并镜检;2、小型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的准备:3L反应器1个,曝气系统一套,葡萄糖或乙酸钠模拟废水(自配);3、接种:向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活性污泥菌种(MLSS为3g/L);4、培养:配制污泥培养营养液,COD值自选,加入到活性污泥菌种中,反应器中加水至体积为3L。
计算负荷,溶解氧值自定(第一天);5、测定活性污泥指标及有机物去除率,沉淀,排水1.5L(或排泥维持MLSS稳定),加入营养液1.5L (COD值自选),曝气,溶解氧自定(第二天);6、测定活性污泥指标及有机物去除率(第三天);要求:维持MLSS稳定(3g/L),不发生污泥膨胀,测定实际污泥增长量,计算污泥泥龄;五、实验记录及原始数据取样体积为100ml第一天原水(添加营养液后)COD(经测定)为406.7mg/L烘干滤纸的质量为0.504g 污泥及滤纸的总重量1.03g时间 1 3 5 10 15 20 30V 98.0 72.4 62.9 49.3 41.5 38.0 31.5坩埚14.3325g 坩埚及残余物14.5318g污泥均匀分散视野范围内,污泥之间相互粘结,呈现菌胶团状,活性污泥在菌胶团之间摆动鞭毛游动,游动之时吃有机物,游动速度较快,体积变大,改变观察区域,不同形状的微生物都在进食。
第二天烘干滤纸的质量为0.49g 污泥及滤纸的总重量0.76g硫酸亚铁铵浓度测定序号 1 2 3 平均值用量(硫酸亚铁铵)18.68 18.65 18.70 18.677C硫酸亚铁铵=0.0535MCOD的测定项目空白空白水样水样用量18.53 18.70 17.70 17.30时间 1 3 5 10 15 20 30V 85.6 39.8 31.2 24.9 21.5 19.9 18.7原水(经过一天碳化)为95.87mg/L原水(添加营养液后)COD (经测定)为432.3mg/L第三天烘干滤纸的质量为0.49g 污泥及滤纸的总重量0.78gC 硫酸亚铁铵=0.0578M COD 的测定项目 空白 空白 水样 水样 用量 17.2517.316.716.7所以空白用量为17.28ml;水样16.7ml累枝虫(第三天) 盖纤虫(第三天)时间 1 3 5 10 15 20 30 V78.047.538.529.024.521.518.5微生物在菌胶团之间游动,但是上图左边的微生物体积巨大,体内的两个核(形如液泡)也在运动,前进进食六、数据处理及结论第一天MLSS和MLVSS代表的是污泥浓度的宏观指标,不能完全代表污泥中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的浓度;但其测定方便,且可以满足评价污泥量的工程要求,作为设计参数。
城市污水处理厂调试方案(活性污泥法)
目录第一部分启动-污泥的驯化和培养 0第二部分运行-运行工艺指标的控制 (1)第三部分运行中异常问题的处理 (3)第四部分停运参考方案 (12)第一部分启动—污泥的驯化和培养一、调试启动基本流程系统启动主要分3个阶段闷曝培养→连续进水驯化→稳定进水试运行具体操作方案如下:1、投加菌种将曝气池注满有机废水(或用清水混合桔水至COD>300mg/L),按曝气池蓄水量的0。
5%~0。
8%向曝气池中投加脱水活性污泥,尽量在2天内投加完毕。
2、培菌步骤当有菌种进入曝气池时,无论菌种是否投加完毕,必须立即开始培菌步骤.(1)闷曝:所有曝气机的搅拌都开启,各转角的曝气机风机开启,剩余风机暂不开.根据自控仪表显示的溶解氧变化调整曝气机风机的开停数量使溶解氧保持在1。
5~2.5mg/L之间。
在污泥量少,供氧有富余时闷曝3~5小时后进入静沉步骤。
(2)静沉:将所有曝气机停止0.5~1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开始静沉前,应将溶解氧提高到2。
5~3mg/L之间。
(3)间歇补充废水:按(1)→(2)→(1)的顺序不断反复上述步骤,当监测到的COD 值较最初降低了50%时,向曝气池补充设计处理量50%的有机废水.以前2次进水时间间隔为基准安排进水时间,并且每天将此间隔缩短1半。
(4)完成培菌:经过5—7天的培养,曝气池污泥浓度(MLSS)达到1500mg/L左右时,可以进入驯化步骤。
3、驯化步骤:按设计处理量的30%左右连续进水,溶解氧控制在1.5-3mg/L之间,在系统正常运行前提下每天按现有处理量的10%递增进水,直到达到设计处理量。
4、试运行:控制方法参看运行管理相关章节二、多系统调试步骤:如果为多曝气池的并联系统则应该先在其中1个池子中进行培菌,当污泥浓度达到1000mg/L以上时将一半污泥放至另一个池培养,如此反复直到所有池子都达到设计浓度时培菌完成。
三、溶解氧控制方法说明闷曝期间的溶解氧控制是较为灵活的。
在污泥浓度较低的调试阶段设备的充氧效率非常高,设备全开可以在短短1小时内将曝气池溶解氧从0提高到4mg/L。
低负荷运行中活性污泥菌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2
J o u ma l o f Xi ’ a n F a n v i Un i v e r s i
2 01 3
◎经 济 研 究
低 负 荷 运 行 中活 性 污 泥 菌 种 培 养 的 实 践 与 探 索
魏坦之 宗意 奇
7 1 0 1 0 5 )
钟虫 、轮 虫 、累枝 虫 等微 生 物 状 况 良好 ,污泥 浓
度有 所增 加 ,活性 污 泥 的抗 冲 击 能 力 稍 有 减 弱 ,
运行 态 势 良好 。
随着 温度 的下 降而 急剧 下 降 。对 污泥 而 言 ,即会
核心 的 C A S S反 应池 处 于 “ 吃 不饱 ” 的状态 ,严
3 5 mg / L之 间 ,达 到 了 设 计 排 放 标 准 ,并 符 合 《 黄河水 系 一级 A标 》 排 放要 求 。
在 排放 达标 、 中水 成 功 回 收利 用 后 ,学 院 后
重影 响活性污 泥菌 种 的生 理活 动 ,导 致其 数 量 和
级调 节池 穿 出时 ,污水 负 荷 能够 略有 提 高 ,能
勉 强 为微生 物 补给微 量 营 养 。再者 ,也 因运 行 周
期 的延 长 ,使 污水在 一 、二 级调 节 池 内停 留时 间
延 长 ,解决 了在 污 水量 不 足 时 C A S S进 水 量 的要
在 此基 础上 ,该 厂又 对冬 季低 温污 水 低 负 荷
、
降低 污 水 处 理 成 本 — — 探 索 污
水 低 负荷 活性 污 泥 菌种 的培 养
活 性 污泥 菌种 与其 它微 生 物 一 样 ,都 有 其 最 适 合生 长 的温度 ,在 这 一 温度 范 围 内 ,微 生 物 生 长加 速 ,当温度 低 于微 生物 生 长 的 温度 时 ,微 生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分离纯化与培养
倒平板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Sino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二)平板划线分离法 1、平板的制作 将融化并冷至约50℃ 将融化并冷至约50℃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倒入无菌培 养皿内,使凝固成平板。 2、操作 用接种环挑取一环活性污泥(或土壤悬液等) 用接种环挑取一环活性污泥(或土壤悬液等),左手拿培养皿, 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托住皿底,拇指和食指夹住皿盖.右手将接 种环伸入培养皿内.在平板上轻轻划线(切勿划破培养基) 种环伸入培养皿内.在平板上轻轻划线(切勿划破培养基), 划线的方式可取下图中任何一种。划线完毕盖好皿盖,倒 置.30℃培养24~48h后观察结果。 置.30℃培养24~48h后观察结果。
Sino-Dutch Demonstration Researcher and SinoTraining Centre for Water Treatment
三、细菌纯种分离的操作方法
细菌纯种分离的方法有两种:稀释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一)稀释平板分离法 1、取样 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取活性污泥若干,于无菌烧 杯中(取用有代表性的样品) 杯中(取用有代表性的样品)。 2、稀释水样 将1瓶90毫升和5管9毫升的无菌水排列好,按10-1、10-2、 90毫升和5 毫升的无菌水排列好,按10 10-3、10-4、10-5及10-6依次编号。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10 依次编号。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10 毫升的无菌移液管吸取10毫升水样置于第一瓶90毫升无菌水 毫升的无菌移液管吸取10毫升水样置于第一瓶90毫升无菌水 (内含玻璃珠)中,持移液管吹洗三次,用手摇10分钟将颗粒 内含玻璃珠)中,持移液管吹洗三次,用手摇10分钟将颗粒 状样品打散。即为10 浓度的菌液。用l毫升无菌移液管吸取l 状样品打散。即为10-1浓度的菌液。用l毫升无菌移液管吸取l 毫升10 浓度的菌液于一管9 毫升10-1浓度的菌液于一管9毫升无菌水中,将移液管吹洗三 次,摇匀即为10 浓度菌液。同样方法,依次稀释到10 次,摇匀即为10-2浓度菌液。同样方法,依次稀释到10-6。 稀释过程如图
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汇总
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汇总快速培养活性污泥的常用方法:一、好氧段活性污泥培养1.自然培养:(1)间歇培养:间歇培养是让污泥在曝气池中经历一个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过程。
在开始阶段,由于污泥较少,所以曝气量相对较低,随着污泥量的增加,曝气量也逐渐增大。
到了培养后期,随着剩余污泥排放的减少,曝气量也减少。
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池容和曝气设备条件下,获得较高的污泥浓度。
(2)连续培养:连续培养是指污水进入曝气池后,不间断地曝气,让污泥在曝气池中保持一定的浓度。
由于连续培养中污泥的浓度较高,所以可以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
但同时,由于需要保持持续的曝气,所以对曝气设备的要求较高。
接种培养:接种培养是指向曝气池中添加其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或经过浓缩的生物量。
这种方式可以加快污泥的培养速度,但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菌种和合适的接种量。
2.注意事项:(1)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污泥的性质变化,如SV、MLSS 等指标。
(2)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曝气量,避免过度曝气导致污泥老化或沉淀。
(3)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排放剩余污泥,以保持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
二、厌氧段活性污泥培养1.接种培养:与好氧段的接种培养类似,厌氧段的接种培养也是向消化池中添加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消化污泥或经过浓缩的生物量。
2.逐步培养:逐步培养是指通过控制进水水质、流量和反应条件等因素,逐步增加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负荷,使厌氧消化反应器逐步适应不同的有机物组成和浓度。
通过逐步培养,可以逐渐提高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3.注意事项:(1)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进水的有机物浓度和种类,避免过多的有机物进入消化池导致酸化现象的发生。
(2)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消化池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保证厌氧消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3)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排放剩余污泥,以保持消化池中的污泥浓度和处理效率。
如何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
如何培养和驯化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的培养是增加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数量,使其达到一定的污泥浓度。
驯化则是对微生物进行诱导和淘汰,使适应污水特性的微生物得到增殖和发育,而使不适应环境条件和所处理污水特性的微生物受到淘汰或抑制。
培养活性污泥需要菌种和菌种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对于含有粪便水的生活污水,其中的菌种和营养物质都已基本具备,可直接用来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
将生活污水引入曝气池后,控制BOD5浓度在
500mg/L左右,进行静态“闷曝”培养,经1~2天的曝气后,曝气池内就会出现大量的絮状物,活性污泥开始形成。
为补充营养和排除对微生物生长有害的代谢产物,曝气池中的混合液经沉淀后,应将相当于曝气池容积50%~70%的上清液排掉,再将污水引入曝气池。
然后继续曝气,经过数次“闷曝”和换水后,活性污泥便逐渐培养成熟,直到混合液中活性污泥的沉降比达到15%~20%时为止。
对于工业废水,在培养的初期除用一般的菌种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培养足够量的活性污泥外,还应对所培养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使活性污泥微生物逐渐形成能够代谢工业废水的酶系统,并具有某种专性。
驯化生物过程是在进水中适当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使微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开始时,工业废水的加入量控制在设计流量的10%~20%,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后,再继续增加比例,直至满负
荷时为止。
通过驯化,使工业废水中的特种微生物得到增殖和发育,从而使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具有处理该种工业废水的能力。
活性污泥中细菌的分离、纯化与培养
hg ulyep r na po c,’ sl in ad c lvt no eb c r l uec l r ” nte ihq a t x e metl rj t ’i a o n u ia o f h at i r ut e .O h i i e ot t i t ea p u b s f h eerh ad epoai fte poet h otn fteep r na t cig i e — ai o ersac n x l t n o r c,tecne to x e me t e hn s n s t r o h j h i l a
理 厂处 理 污水 的重要 方 法之 一 。 由于活性 污 泥 中的 微 生物 能够 分解 污 水 中的 有 机 物 、 与 其 中的 物 质 参
境微生物基础理论知识 的理解 , 更好地达到培养创 新 人 才 的 目的 。 卜
1 细菌分离 、 纯化与培 养实验
1 1 细菌 的初 步分 离 .
!= 兰
C l N 2—1 5 /N 32
实
验
室
科
学
第l 5卷 第 4 期
2 1 年 8月 02
L AB0RAT0RY S ENC CI E
Vo . 5 No 4 11 . Au . 01 g2 2
活性 污泥中细菌 的分 离 、纯化与培养
张 娴 ,王士芬 ,唐 贤春 ,施 鼎方 ,徐 竞成
Ab t a t Th a t ra i ci ae l dg ih r a l d fo t e wa twae r ame tpa ti — sr c : e b ce n a tv t d su e wh c ss mp e rm h se tr te t n ln si i
污水处理菌种培养方法(1)
污水处理菌种培养方法污水处理生化段需要用到哪些微生物菌种?目前市面感觉比较好用的是甘度污水处理菌种,比如甘度复合菌种、甘度反硝化细菌、甘度硝化细菌等;这些菌种都可以去除什么指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甘度复合菌种、甘度反硝化细菌、甘度硝化细菌污水处理常用菌种培养方法?具体污水处理菌种对应的功效介绍:1、甘度复合菌种:降解COD/BOD/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助力新老系统快速启动。
复合菌种主要是降解COD/BOD/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复合菌种是一个复合型菌种,属于兼性菌种,主要成分硝化细菌属、反硝化细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活化酶以及多糖等等。
同时应用于新老系统启动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甘度硝化细菌:主要降解氨氮氨氮的去除所用的细菌是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属于好氧菌种,主要应用于好氧池,其成分主要是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组成。
3、甘度反硝化细菌:主要降解总氮总氮的去除所用的细菌是反硝化细菌,属于厌氧菌,主要应用于厌氧池或缺氧池,其主要成分是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科等等。
硝化阶段硝化阶段:含氮有机物(有机氮)在有氧货无氧环境中被氨化为氨氮,改部分污水进入有氧的处理构筑物后,在亚硝酸细菌和硝化菌的做一下转化为硝酸盐氮,为后续反硝化提供准备。
控制条件:1、溶解氧:溶解氧控制在2~3mg/l之间,溶解氧低于0.6mg/l硝化过程将受到较大抑制,2、水温:硝化菌比较合适的水温25~35℃之间。
通常低于5℃时,细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硝化菌就很难发挥它的作用。
3、PH值:硝化菌最佳的PH值7.5~8.5之间4、底物浓度: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好氧菌,底物浓度对于硝化菌不是其生产的必要因素。
5、污泥龄:需要保证好氧系统的微生物有足够的硝化菌,提供硝化菌的浓度,通常将污泥龄控制在10d左右。
反硝化阶段反硝化阶段:承接硝化段的产物硝酸盐氮,对其进行反硝化反应,使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排出水体。
PH值:反硝化过程合适的PH值6.5~7.5,PH值控制不当,将影响反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及反硝化酶的活性。
活性污泥法菌种培养
活性污泥法菌种培养通过工程实例总结,就如何缩短污水生化调试所需时间,从调试前期准备到污水全负荷投入运行,分3个阶段予以解剖分析。
介绍了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所需物料的种类及数量;调试各阶段物料投加量及所需控制的条件;调试过程所需注意的事项。
文中所述内容尤其适用于以鼓风机曝气为主的生化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理装置均需进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
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通过多个日处理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如果准备充分,正常气温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设施的培菌接种工作; 10d后就可以对污水进行驯化,20d左右便可进入正常运行。
本文将分三方面对生化调试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为方便起见,文中所列数据均以生化池体积5000m3为基准。
1. 前期准备阶段1.1. 物料准备①污泥准备对于万立方米级污水处理装置而言,其生化池体积较大,为了保证生化池初始污泥浓度,需要准备投加的原始污泥量很大。
理论上讲,投加后生化池的污泥的质量浓度最好控制在2 500mg/L左右。
实际运行时,为了节约成本,调试期间初始污泥的质量浓度可控制在1 500mg/L 左右,一日处理1×104m3污水生化时间为12h的污水处理装置为例,调试前需准备含水率在80%的活性污泥约40m3。
污泥品种最好是同类或相似的活性污泥。
如有困难,其它活性较强的污泥也可使用。
污泥在使用前为保证一定的活性,对待用的污泥需进行喷水保湿处理,在保湿条件下污泥的活性至少可保持15d以上。
②碳源培养寄的准备生化调试过程中理想的碳源是大粪及淀粉。
一般来说调试前期以加入大粪为主,中后期以加入淀粉为主,为接生成本,淀粉可用地脚面粉替代。
由于大粪无法事先储存,因此,事前需和有关部门确定好调试期间需要的数量。
调试期间碳源准备量一般按如下原则进行估算。
污水处理菌种培养方法
污水处理菌种培养方法培菌方法:1、所谓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
(1)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
(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
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µ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l时,絮粒中心已低于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3-5mg/l,常按5-10mg/l控制。
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2mg/l较为适宜。
(3)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最适生长温度,随温度上升,细菌生长加速,但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0-45ºC,适宜温度为15-35ºC,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
(4)酸碱度:一般PH为6-9。
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PH 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
2、培菌法:(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温暖季节,先使曝气池充满生活污水,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污水)数十小时后,即可开始进水。
引进水量由小到大逐渐调节,连续运行数天即可见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
为加快培养进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营养物浓度。
特别注意,培菌时期(尤其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浓度低,故应控制曝气量,应大大低于正常期曝气量。
(2)干泥接种培菌法:最好取水质相同已正常运行的污水系统脱水后的干污泥作菌种源进行接种培养。
一般按曝气池总溶积1%的干泥量,加适量水捣碎,然后再加适量工业废水和浓粪便水。
按上述的方法培菌,污泥即可很快形成并增加至所需浓度(3)数级扩大培菌法:根据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的特点,仿照发酵工业中菌种→种子罐→发酵罐数级扩大培菌工艺,分级扩大培菌。
如某工程设计为三级曝气池,此时可先在一个池中培菌,在少量接种条件下,在一个曝气池内培菌,成功后直接扩大至二三级。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2007年11月30日星期五 21:29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1.活性污泥的培养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接种最好利用ADC废水排放口的底泥或者利用同类NH3-N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
由于ADC生产厂废水排放口取泥相当困难,所以采用自行培养驯化活性污泥。
污泥取自玉带河的底泥,呈黑色,有臭味,含有大量泥沙等无机物,镜检观察不到微型动物,污泥活性极差,镜检结果见图4.1。
图4.1 培养前的污泥Figure 4.1 sludge before cultivate图4.2 污泥培养后期Figure 4.2 sludge after cultivate本阶段从2004年3月13日开始,由于A/DAT-IAT反应器没有做好,污泥培养在一个有效容积为8L的SBR池进行。
污泥培养初期,每天闷曝22h,静置2h,排放4L废水,再加入4L自配水。
7天后,污泥颜色呈黑色,沉降性能良好,出水混浊,测得MLSS为1500mg/L,SV为6%,反应过程中pH值、COD、NH3-N浓度没有较大的变化,说明培养出的细菌量较少。
14天后,污泥呈浅黑色,沉淀时泥水界面由开始模糊逐渐变得边缘清晰,镜检时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漫游虫、裂口虫、吸管虫等。
随着生物相逐渐变好,预示菌种培养出来了。
测得污泥MLSS 为2200mg/L,SV为11%,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43%和10%,污泥活性还不强,需要继续培养。
此后,每天运行两周期,每周期曝气10h,静置2h。
30天后,污泥的絮凝和沉淀性能良好,混合液静置半小时,上清夜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黄褐色,镜检有大量新型菌胶团,较为密实,可以观察到许多活跃的钟虫(如图4.2所示)。
测得污泥MLSS为4100mg/L,SV为21%,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NH3-N去除率在30%以上,污泥活性较强,至此认为培养阶段结束2.活性污泥的驯化培养出来的活性污泥含有大量异养菌,而硝化菌是自养菌,污泥中含量非常少,需要进一步进行驯化,使之占优。
生活污水处理菌种培养调试
生活污水处理菌种培养调试1、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温暖季节,先使曝气池充满生活污水-污水处理,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污水)数十小时后,即可开始进水。
引进水量由小到大逐渐调节-污水处理,连续运行数天即可见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
为加快培养进程-污水处理,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浓质粪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营养物浓度。
特别注意,培菌时期-污水处理(尤其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浓度低,故应控制曝气量-污水处理,应大大低于正常期曝气量。
2、调试阶段2.1. 初期(3d)①首先将生化池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和部分待处理的污水,然后将污泥倒入物料化制池。
一般第1次投加20m3污泥,同时投加大粪等培养料,加水搅拌后按比例均匀投加到各生化池内。
投加培养料以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控制在300mg/L为准。
然后按比例补加普钙(由于投加大粪无需补加氮源)。
②闷曝:投料后进行闷曝。
水气体积控制在1:(5~10)。
第1天曝气采取6h充氧,4h停机的方式进行。
③再次投料:经过1d闷曝后,第2天COD的质量浓度降至100mg/L左右。
需再次投料,第2次可投入10~15 m3污泥至化料池,(留下部分作为备用)。
同时投加以大粪为主的培养料,投加培养料仍以控制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300mg/L为标准。
根据需要补磷后闷曝。
④闷曝:第二、三天的闷曝可减少停机时间,生化曝气可控制为开6停2。
2.2. 中期(4~7d)一般经过2~3d的闷曝后,通过显微镜镜检,可能会看到少量的原生动物。
原则上,此时每天定时补加碳源逐步以地脚面粉为主。
同时投加普钙和尿素,以补充磷源和氮源。
补充碳源的标准仍以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mg/L左右为准。
此阶段为排除生化代谢物,生化池需适量换水,同时继续进行闷曝。
此阶段为加速污泥菌胶团的形成,在生化池中可适量投加粉状PAM。
2.3. 后期(7~10d)一般经过7~10d闷曝,生化污泥表现显淡黄色,污泥30min沉降比达到10%左右。
活性污泥菌种培养
活性污泥有多种培养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和人力物力均不同。
应根据废水水质、气候、实际许可的条件等情况来选择培养方法。
1.培养前的准备工作(1)各构筑物建成,并经清池清除建筑垃圾,静压试验证明无渗漏,无下沉位移,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
(2)电器、机械、管路等全部设备建成并经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正常。
最后按有关规程(说明书)验收合格。
(3)根据日后运行管理需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站)需进行最基本的常规化验测试,如pH、水温、COD、DO、生物相等,用以指导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和日常运行。
(4)基础数据的调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昼夜变化情况,水质(pH、水温、COD、BOD5/CODCr、含氮、含磷、有毒物质等)及其变化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技术参数。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对受纳水体(如接纳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质调查备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后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提供依据。
(5)根据处理水质状况备足必需的营养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备缺什么补什么。
采用接种培菌法还需备足污水性质相似其他污水处理厂(站)的干(或浓缩)污泥作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养用的菌种。
(6)操作人员应熟悉整个系统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况,了解污泥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控制要求。
(7)人员到位,自培养和驯化后一般应使系统连续运行,不能脱人。
(8)编制必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录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
从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较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
自然培菌自然培菌,也称直接培菌法。
它是利用废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养过程。
城市污水和一些营养成份较全、毒性小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厂、肉类加工厂废水,可以考虑这种培养方法,但培养时间相对较长。
自然培菌又可分为间歇培菌和连续培菌二种。
(1)间歇培菌。
将曝气池注满废水,进行闷曝(即只曝气而不进废水),数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 h,然后排出池内约1/5的上层废水,并注入相同量的新鲜污水。
污泥培养方法
61、生化池内应投加什么样的活性污泥?所谓活性污泥的培养,就是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条件,在这种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增长,并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生活污水厂的培菌过程较为简单,而有毒有害工业废水的培菌有一定的难度,污泥驯化的时间也较长,一般来说对于工业污水,我们常采用干污泥培菌法,就是从正常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中取脱水后的干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脱水时不能加药)作为菌种源进行培菌。
为了让菌种能尽快地适应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最好选用同类型的、或相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厂中脱水后的干污泥作为菌种源。
62、初次应往生化池内投加多少数量的污泥?如采用干污泥培菌法,则我们必须保证生化池中的污泥浓度在3g/L左右,即3Kg/m,由于干污泥的含水率在80%,因此至少应向曝气池内投加干污泥的量为15Kg/m,即100m的池子中应投加干污泥1.5吨左右。
63、怎样在生化池内投加污泥?怎样挂膜?如采用干污泥培菌法,首先在曝气池内放满清水或河水,并进行曝气,同时把准备好的干污泥慢慢投入曝气池内。
全部投入后继续曝气2-4小时,曝气结束后静止2小时后放掉上清液,如此过程可重复2-3次,直至静沉后的上清液清澈透明,不混浊,这一过程称为污泥洗涤、污泥活化或污泥挂膜。
污泥活化后,再用有营养的水或低浓度的废水开始进行驯化。
64、怎样进行污泥的培养驯化?生化培菌的周期取决于废水的水温和水质。
水温高于15℃以上时,培菌的过程较快,水温低于15℃以下时则污泥驯化时间较长,因此污泥的培养驯化应尽量选择在5-11月期间(长江流域)进行。
就废水的水质而言,无毒无害、易生物降解的废水,其生化培菌的时间一般在10-20天,而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废水,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约需30-60天,甚至更长。
在清水调试完成后,对于可生化性能较好的废水,可以直接用废水驯化微生物;对于化工废水或可生化性能比较差的废水则应采取分步培菌法,具体步骤如下:(1)快速增殖。
污泥培养的方法
污泥培养的方法
2014-02-13 22:10:42| 发布人:刘朴| 浏览(60)| 评论(0)
通常污水系统生化池在运行前需要接种污泥,而污泥接种的方法即污泥培养大致需要以下几步:
1、污泥的培养是将清水与部分污水引入好氧池中,使其保持一定的水温与水位,并保持其浓度在1500mg/L~2500mg/L。
2、选择同类或相似的菌种,或活性较强的菌种进行投加培养。
3、在生化调试前期加入大粪为碳源,在中后期添加地脚面粉或淀粉作为调试期碳源。
以达到活性污泥细菌所需要的COD。
4、将投料后的好氧池进行闷曝。
第一天曝气6小时充氧。
第二天再进行投料、曝气。
5、经过三天的闷曝后,可以镜检中看到少量的原生动物。
此时,进入培养中期。
这个时候要对生化池进行适量换水并继续闷曝,加速污泥菌胶团的形成。
6、到第7天至10天,生化污泥呈淡黄色。
此时,用镜检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可发现有较多的活跃纤毛虫、线虫等。
或是取曝气池里的污泥静置30分钟,污泥占15%~30体积。
则可以说明,活性污泥细菌培养成功。
可进入驯化阶段。
当然,不同的系统污泥培养的方法步骤也是不同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先接种在闷气然后在曝气,不同的污水处理系统培泥的区别在于时间、接种微生物的不同等。
总之,污泥培养调节好时间,营养充足,溶解氧足,接种的菌种活性好,污泥很快就能培养起来。
菌种生化培养驯化
生化池培养驯化的方法及注意点一、环保菌剂接种量(1)接种菌种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艺单元,如主要有水解、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单元,接种是对上述单元而言的。
(2)依据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应分别接种不同的菌种。
(3)接种量的大小:微生物的接种量一般为80-100克每立方,污泥浓度保证20-30%之间。
(4)启动时间:应特别说明,菌种、水温及水质条件,是影响启动周期长短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讲,低于20℃的条件下,接种和启动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冬季运行时更是如此。
因此,建议冬季运行时接种菌种量要增加并可分多次投加。
二、培养条件及方式(1)驯化条件:一般来讲,微生物生长条件不能发生骤然的突出变化,常规讲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驯化过程应当与原生长条件尽量一致。
如为工业废水处理项目好氧段一般用常规生活污水作为培养水源并适当掺混工业废水,一般控制COD 负荷不高于1000mg/L为宜,厌氧段初始驯化时一般控制COD负荷不高于4000mg/L。
(2)驯化方式:驯化条件具备后,采用递增污水进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条件,递增幅度的大小按厌氧、好氧工艺及现场条件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好氧正常启动可在10-20d内完成,递增比例为10-20%;而厌氧进水递增比例则要小5%左右,且厌氧池中PH值应保持在6.5-7.5范围内,不要产生太大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水量才可慢慢递增。
一般来讲,厌氧从启动到转入正常运行(满负荷量进水)需要30-40d完成。
三、厌氧系统1、反应机理:厌氧反应过程是对复杂物质(指高分子有机物以悬浮物和胶体形式存在于水中)生物降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其反应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1水解阶段——被细菌胞外酶分解成小分子。
例如:纤维素被纤维酶水解为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为麦牙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为短肽和氨基酸等,这些小分子的水解产物能被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为细胞所利用。
1.2发酵阶段——小分子的化合物在发酵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
活性污泥的培养步骤和注意事项
活性污泥其实是对微生物群体以及附着的有机无机物质的总称,它主要是用来处理污废水的,为了能满足不同的污水处理厂,需要对于活性污泥进行培养和生产,就有关的培育过程和注意细节给您简单介绍一下。
目前针对活性污泥的培育可以分为这些步骤:1. 向好氧池注入清水(同时引入生活污水)至一定水位,并注意水温。
2. 按风机操作规程启动风机,鼓风。
3. 向好氧池投加经过滤的浓粪便水(当粪便水不充足时,可用化粪池和排水沟内的污泥补充。
),使得污泥浓度不小于1000mg/L,BOD达到一定数值。
4. 有条件时可投加活性污泥的菌种,加快培养速度。
5. 按照活性污泥培养运行工艺对反应池进行曝气、搅拌、沉降、排水。
6. 通过镜检及测定沉降比、污泥浓度,注意观察活性污泥的增长情况。
并注意观察在线PH值、DO的数值变化,及时对工艺进行调整。
7. 测定初期水质及排水阶段上清液的水质,根据进出水NH3-N、BOD、COD、NO3-、NO2-等浓度数值的变化,判断出活性污泥的活性及优势菌种的情况,并由此调节进水量、置换量、粪水、NH4Cl、H3PO4、CH3OH的投加量及周期内时间分布情况。
8.观察活性污泥增长情况,通过镜检观察菌胶团大量密实出现,并能观察到原生动物,且数量由少迅速增多时,说明污泥培养成熟可以进生产废水进行驯化。
在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1)为提高培养速度,缩短培养时间,应在进水中增加营养。
小型处理厂可投入足量的粪便,大型处理厂可让污水跨越初沉池,直接进入曝气池。
(2)温度对培养速度影响很大,温度越高,培养越快。
因此,污水处理厂一般应避免在冬季培养污泥,但实际中也应视具体情况。
如污水处理厂恰在冬季完工,具备培养条件,也可以开始培养,以便尽早发挥环境效益。
(3)污泥培养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产生的污泥也处于离散状态,因而曝气量一定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设计正常曝气池的1/2即可。
否则,污泥絮体不易形成。
(4)培养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生物相,并测量SV、MLSS等指标,以便根据情况对培养过程作随时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有多种培养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和人力物力均不同。
应根据废水水质、气候、实际许可的条件等情况来选择培养方法。
1.培养前的准备工作
(1)各构筑物建成,并经清池清除建筑垃圾,静压试验证明无渗漏,无下沉位移,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
(2)电器、机械、管路等全部设备建成并经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正常。
最后按有关规程(说明书)验收合格。
(3)根据日后运行管理需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站)需进行最基本的常规化验测试,如pH、水温、COD、DO、生物相等,用以指导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和日常运行。
(4)基础数据的调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昼夜变化情况,水质(pH、水温、COD、BOD5/CODCr、含氮、含磷、有毒物质等)及其变化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技术参数。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对受纳水体(如接纳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质调查备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后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提供依据。
(5)根据处理水质状况备足必需的营养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备缺什么补什么。
采用接种培菌法还需备足污水性质相似其他污水处理厂(站)的干(或浓缩)污泥作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养用的菌种。
(6)操作人员应熟悉整个系统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况,了解污泥培养的
基本过程和控制要求。
(7)人员到位,自培养和驯化后一般应使系统连续运行,不能脱人。
(8)编制必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录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
从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较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
自然培菌
自然培菌,也称直接培菌法。
它是利用废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养过程。
城市污水和一些营养成份较全、毒性小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厂、肉类加工厂废水,可以考虑这种培养方法,但培养时间相对较长。
自然培菌又可分为间歇培菌和连续培菌二种。
(1)间歇培菌。
将曝气池注满废水,进行闷曝(即只曝气而不进废水),数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 h,然后排出池内约1/5的上层废水,并注入相同量的新鲜污水。
如此反复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的进水量要比上次有所增加,而闷曝时间要比上次缩短。
在春秋季节,约二、三周就可初步培养出污泥。
当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达到1克/升左右时,就可连续进水和曝气。
由于培养初期污泥浓度较低,沉淀池内积累的污泥也较少,回流量也要少一些,此后随着污泥量的增多,回流污泥量也要相应增加。
当污泥浓度达到工艺所需的浓度后,即可开始正常运行,按工艺要求进行控制。
(2)连续培菌。
先将曝气池进满废水,然后停止进水,闷曝半天至一天后可连续进水。
连续曝气,进水量从小到大逐渐增加,连续运行一段时间(与间歇法差不多),就会有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
曝气池污泥量达到工艺所需的浓度时,按工艺要求进行控制。
由于自然培菌法是用废水直接培养活性污泥,其培菌过程也是微生物逐步适应废水性质并获得驯化的过程。
3.接种培菌
接种培菌法的培养时间较短,是常用的活性污泥培菌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厂如附近有种泥,也可采用此法,以缩短培养时间。
接种培养法常用的有如下二种:
(1) 浓缩污泥接种培菌。
采用附近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污泥作菌种(种泥或种污泥)来培养。
城市污水和营养齐全、毒性低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培养,可直接在所要处理的废水中加入种泥进行曝气,直至污泥转棕黄色时就可连续进污水(进水量应逐渐增加),此时沉淀池也投入运行,让污泥在系统内循环。
为了加快培养进程,可在培养过程中投加未发酵过的大粪水或其它营养物。
活性污泥浓度达到工艺要求值即完成了培菌过程。
从经济上讲,种泥的量应尽可能少,一般情况下控制在稀释后使混合液污泥浓度在0.5g/L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