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高考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练习1.[2022ꞏ广东卷]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 4(s )+4H 2(g )⇌BaS (s )+4H 2O (g )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 <0B.a 为n (H 2O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 4,H 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2.[2022ꞏ海南卷]某温度下,反应CH 2===CH 2(g )+H 2O (g )⇌CH 3CH 2OH (g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v 正>v 逆,平衡常数增大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CH 3CH 2OH (g )的浓度增大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 2O (g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 2===CH 2(g ), CH 2===CH 2(g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3.[2023ꞏ专题模块测试]K 、K a 、K w 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500 ℃、20 MPa 条件下,在5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后K 增大B.室温下K (HCN )<K (CH 3COOH ),说明CH 3COOH 的电离程度一定比HCN 的大 C.25 ℃时,pH 均为4的盐酸和NH 4I 溶液中K w 不相等D.2SO 2+O 2 催化剂△2SO 3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时K 不变,SO 2的转化率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4.[2023ꞏ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N 2O 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N 2O 5(g )⇌4NO 2(g )+O 2(g ) ΔH >0,T 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t /s 0 500 1 000 1 500c (N 2O 5)/(molꞏL -1)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B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125,1 000 s 时N 2O 5(g )转化率为50%C .其他条件不变时,T 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 时测得N 2O 5(g )浓度为2.98 molꞏL -1,则T 1<T 2D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T 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2,若T 1>T 2,则K 1<K 25.[2023ꞏ福建福州质检]在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 2和7 mol H 2,发生反应N 2+3H 2⇌2NH 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相同时间内测得NH 3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化学平衡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考察内容。

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就来看一些高考真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平衡的知识。

题目一:(2019年全国卷Ⅰ)已知,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其浓度为 0.10 mol/L ,将氢氧化钠固体溶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铜(Ⅱ)氢氧化物,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 ,化学方程式为:CuSO4(aq) + 2NaOH(aq) ⇌ Cu(OH)2(s) + Na2SO4(aq) 。

实验中,平衡浓度数据如下:[Cu2+] = [OH-] = 1.67 × 10^-5 mol/L 。

问:硫酸铜溶液中的 Cu(OH)2 溶度积的数值是多少?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Cu(OH)2 的溶度积 Ksp = [Cu2+][OH-]^2。

根据已知条件和反应方程式可得:[Cu2+] = 1.67 × 10^-5 mol/L ,[OH-] = 1.67 × 10^-5 mol/L 。

代入 Ksp = [Cu2+][OH-]^2 即可求得 Cu(OH)2 的溶度积 Ksp 的数值。

题目二:(2018年全国卷Ⅰ)已知,取 10 mL 浓度为 0.10 mol/L 的硫酸铜溶液,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蓝色的铜(Ⅱ)氢氧化物沉淀。

实验后,测得溶液的 pH 值为12。

单用剩余浓度进行相似浓度的计算。

问:相似浓度的始末 pH 值相差多少?解题思路:首先根据反应方程式 CuSO4(aq) + 2NaOH(aq) ⇌Cu(OH)2(s) + Na2SO4(aq) 可知,在该反应中生成的铜(Ⅱ)氢氧化物是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pH 值为 12 说明在溶液中还有 OH- 离子,剩余的Cu2+ 浓度为 0.067 mol/L 。

根据 Cu(OH)2 溶解生成的 [Cu2+] 和 [OH-] 计算新的 pOH 值,再通过 pH = 14 - pOH 计算新的 pH 值。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发现,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先慢后快,即反应速率由小变大。

小组成员为此“异常”现象展开讨论,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有两种,并为此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验证。

猜想Ⅰ:此反应过程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猜想Ⅱ:……。

(实验目的)探究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速率变化“异常”原因(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量筒、药匙、玻璃棒等;试剂:0.1mol/L H2C2O4溶液、0.05mol/L KMnO4(硫酸酸化)溶液等。

请你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思路,补充完整所缺内容。

(1)草酸(H2C2O4,弱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要完成对猜想Ⅰ的实验验证,至少还需要一种实验仪器是(3)猜想Ⅱ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要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Ⅱ,进行该实验还要补充一种试剂及一种仪器,分别是(4)基于猜想Ⅱ成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表内容。

【答案】(1)5H2C2O4+2MnO42—+6H+=10CO2↑+2Mn2++8H2O(2)温度计(3)生成的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MnSO4(s)和秒表(4)基于猜想Ⅱ成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表内容。

(加入试剂时只要A试管与B试管所加的0.1mol/L H2C2O4溶液、0.05mol/L 酸性KMnO4体积相等即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猜想II: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而草酸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5H2C2O4+2MnO4-+6H+=10CO2↑+2 Mn2++8H2O,溶液褪色先慢后快,即反应速率由小变大,反应物是溶液,无气体,故不能是反应物的浓度和压强对反应速率产生的影响,则只能是生成的产物又做了此反应的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生成的Mn2+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1)草酸中的碳元素被在酸性条件下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2,高锰酸根能被还原为Mn2+,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来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10CO2↑+2 Mn2++8H2O;(2)由于猜想I是认为可能是由于反应放热导致体系温度升高而加快了反应速率,故应测量反应前和反应开始后一段时间的温度变化,则还缺少温度计;(3)猜想II是认为生成的Mn2+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由于Cl-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为了避免Cl-的干扰,故应补充MnSO4固体,通过测量溶液褪色的时间的长短来验证猜想,则还需的仪器是秒表;(4)要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猜想Ⅱ,则实验B和实验A的试剂的选择应除了MnSO4固体不同,其他均应相同,故试管B内加入的试剂是在试管A试剂的基础上多加了MnSO4(s),由于结论是猜想II成立,则试管B的褪色时间应该比试管A的更快,故答案为2.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是工业上重要的还原性漂白剂,也是重要的食品抗氧化剂。

历届高考中的化学平衡常数试题及其答案和详解

历届高考中的化学平衡常数试题及其答案和详解

1.(1982年高考全国卷第8题)(12分)将9.2克N 2O 4晶体放入容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升温到25℃时N 2O 4全部气化,由于N 2O 4发生如下分解反应:N 2O 42NO 2 △H=+56.848kJ/mol ,平衡后,在25℃时测得混和气体(N 2O 4和NO 2)的压强P 为同温下N 2O 4(g)尚未分解时压强的1.2倍,试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衡时容器内混和气体的压强P 是多少大气压? (2).平衡时容器内NO 2同N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3).平衡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是多少?(4).如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压力、温度或浓度)时,试将NO 2同N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平衡常数K 的变化情况,选用增大、减小或不变等词句填下表:1.[答案] (1)1.47大气压;(2)21;(3)0.01; (4)[解析](1)。

先求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 :设n 1、P 1分别是纯N 2O 4(g)的物质的量和压强,n 、P 分别是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和压强;则PP 1=112.1P P ⨯=nn 1=n922.9 ;n=0.12 mol (2分);再利用PV=nRT 求混和气体的压强P=VnRT =2298082.012.0⨯⨯=1.47大气压(1分)。

(2)设0.1摩尔N 2O 4中有x 摩尔分解,则有如下的对应关系是:N 2O 42NO 2 △H=+56.848kJ/mol起始物质的量:0.1mol 0 变化物质的量: xmol 2xmol 平衡物质的量:0.1-x 2x平衡后,在25℃时测得混和气体(N 2O 4和NO 2)的压强P 为同温下N 2O 4(气)尚未分解时压强的1.2倍,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0.12mol ;则:0.1-x+2x=0.12;∴ x=0.02mol (2分);平衡时容器内NO 2同N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摩尔数摩尔数422O N NO =02.01.0202.0-⨯=21(1分)(3)k=][][4222O N NO =]21.0[]22[2LX L x -]04.0[]02.0[2=0.01(3分)(平衡常数表示式、平衡时物质的浓度和计算结果各给1分)(4)(每一空格给0.5分,共3分);k 是温度的函数,改变压强和改变浓度都不会改变平衡常数;N 2O 42NO 2△H=+56.848kJ/mol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向移动,k 值增大;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O 2物质的量减小,N 2O 4物质的量增大,物质的量之比422O N NO 减小;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 2O 4物质的量减小,NO 2物质的量增大,物质的量之比422O N NO 增大;增加N 2O 4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移动N 2O 4物质的量减小,N 2O 4物质的量净增加值大,平衡移动NO 2物质的量增大,物质的量之比422O N NO 减小。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Na2CO3 在水中溶解生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B. NH4OH 是一元强碱C. 硝酸和盐酸反应生成亚硝酸和氯化物D. 醋酸为弱酸,常用于食品加工中答案:C2. 下列原子结构的填图中,哪种表示了高能电子?A. 1s2 2s2 2p4B. 1s2 2s2 2p3C. 1s2 2s2 2p6 3s2D. 1s2 2s2 2p6 3s2 3p6 4s1答案:A3. 已知反应方程式:2Mg + O2 → 2MgO在该反应中,Mg 的质量为 12g,则 MgO 的质量为:A. 16gB. 20gC. 24gD. 32g答案:B二、填空题1. 在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是________。

答案:柠檬汁2. 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盐和水是__________。

答案:中性物质3. 氯气和钠金属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

答案:氯化钠三、解答题1. 如下反应:2H2 + O2 → 2H2O根据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回答以下问题:(1) 如果提供 6mol 的 H2,需要多少 mol 的 O2 反应完全?答案:3mol 的 O2解析:根据化学计量关系,2mol 的 H2 需要 1mol 的 O2 反应完全,所以 6mol 的 H2 需要 3mol 的 O2 反应完全。

(2) 如果提供 5g 的 O2,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多少 g 的 H2O?答案:90g 的 H2O解析:根据 H2 和 O2 的摩尔质量比(2:32),计算出 5g 的 O2 对应的摩尔数为 0.15625mol,根据化学计量关系,1mol 的 O2 可以得到2mol 的 H2O,故 0.15625mol 的 O2 可以得到 0.3125mol 的 H2O,根据H2O 的摩尔质量计算,得到 0.3125mol 的 H2O 对应的质量为 90g。

2. 酸碱中和反应常用于酸洗金属制品等工业生产中,请短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及相关原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二)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二)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1.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都等于0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D.化学平衡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2.(2015·福州模拟)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3.将NO2装入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个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 ΔH>0。

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x yA 通入A气体B的转化率B 加入催化剂A的体积分数C 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D 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5.(2015·芜湖质检)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 X(g)n Y(g) ΔH=Q kJ/mol。

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表所示:气体体积/Lc(Y)/(mol/L)温度/℃1 2 4100 1.00 0.75 0.53200 1.20 0.90 0.63300 1.30 1.00 0.70A .m >nB .Q <0C .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的质量分数减少D .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6.密闭容器中一定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 A(g)+y B(g)z C(g),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为0.50 mol/L ,在温度不变时,把容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使其重新达到平衡,A 的浓度为0.30 mol/L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B 的转化率降低C .x +y >zD .C 的体积分数升高7.在相同温度下,将H 2和N 2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通入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H 2+N 22NH 3。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假如下列量发生变更,其中肯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肯定时,变更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变更;变更压强时,颜色也会变更,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22NO2B.Br2(g)+H22HBr C.N2O42NO2 D.6NO+4NH35N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C.上升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变更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肯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肯定增加③反应物转化率肯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肯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肯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运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肯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状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说明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上升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运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实行的措施是()A.升温B .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觉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高考_化学等效平衡经典例题

高考_化学等效平衡经典例题

等效平衡经典例题(I类)同T、V,△V≠0,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是:反应物投料量相当。

1. 在一定温度下,把4molA气体和5molB气体通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以下反应:4A(g)+5B(g)4C(g)+6D(g) 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d分别代表初始加入A、B、C、D的物质的量(mol),如果a、b、c、d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几种物质的体积分数仍跟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请填写下列空白:(1)若a=0,b=0,则c= ,d= 。

(2)若a=1,则c= ,d= 。

(3)a、b、c、d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请用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2. 某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3molH2,使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N2、3H2、NH3分别为0.6mol、1.8mol、0.8mol,维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令x、y、z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NH3的物质的量(mol)。

如果x、y、z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仍跟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

请填写下列空白:(1)若x=0,y=0,则z= 。

(2)若x=0.75,则y= ,z= 。

(3)x、y、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用含x、y、z的关系式表示)。

3. 在一定温度下,把2molSO2和1molO2通入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mol)。

如果a、b、c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百分含量仍跟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请填写下列空白:(1)若a=0,b=0,则c= 。

高考化学平衡综合应用答案1-4题

高考化学平衡综合应用答案1-4题

1.【2017新课标1卷】(14分)【答案】(2)H 2O(l)=H 2(g)+21O 2(g) ΔH =+286 kJ/mol H 2S(g)=H 2(g)+S(s) ΔH =+20 kJ/mol 系统(II )(3)①2.5 2.8×10–3 ②> > ③B【解析】(2)①H 2SO 4(aq)=SO 2(g)+H 2O(l)+21O 2(g) △H 1=+327 kJ/mol ②SO 2(g)+I 2(s)+ 2H 2O(l)=2HI(aq)+ H 2SO 4(aq) △H 2=-151 kJ/mol③2HI(aq)= H 2 (g)+ I 2(s) △H 3=+110 kJ/mol④H 2S(g)+ H 2SO 4(aq)=S(s)+SO 2(g)+ 2H 2O(l) △H 4=+61 kJ/mol①+②+③,整理可得系统(I )的热化学方程式H 2O(l)=H 2(g)+21O 2(g) △H =+286 kJ/mol ; ②+③+④,整理可得系统(II )的热化学方程式H 2S (g)=H 2(g)+S(s) △H =+20 kJ/mol 。

根据系统I 、系统II 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每反应产生1mol 氢气,后者吸收的热量比前者少,所以制取等量的H 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系统II 。

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所以在该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化学平衡常数3222222(COS)(H O)(COS)(H O)0.010.01 2.810(H S)c(CO )(H S)(CO )(0.400.01)(0.100.01)c c n n K c n n -⋅⋅⨯====⨯⋅⋅--; ②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可知温度由610K 升高到620K 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水的物质的量分数由0.02变为0.03,所以H 2S 的转化率增大。

α2>α1;根据题意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H >0;③A .增大H 2S 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加入量远远大于平衡移动转化消耗量,所以H 2S 转化率降低,A 错误;B .增大CO 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使更多的H 2S 反应,所以H 2S 转化率增大,B 正确;C .COS 是生成物,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H 2S 转化率降低,C 错误;D .N 2是与反应体系无关的气体,充入N 2,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所以对H 2S 转化率无影响,D 错误。

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综合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综合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附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用H2O2、KI和洗洁精可完成“大象牙膏”实验(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泡沫),某同学依据文献资料对该实验进行探究。

(1)资料1:KI在该反应中的作用:H2O2+I-=H2O+IO-;H2O2+IO-=H2O+O2↑+I-。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①有KI加入,②无KI加入。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加入KI后改变了反应的路径b. 加入KI后改变了总反应的能量变化c. H2O2+I-=H2O+IO-是放热反应(3)实验中发现,H2O2与KI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

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气泡明显减少。

资料3:I2也可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

①加CCl4并振荡、静置后还可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有I2生成。

②气泡明显减少的原因可能是:i. H2O2浓度降低;ii. ________。

以下对照实验说明i不是主要原因:向H2O2溶液中加入KI溶液,待溶液变黄后,分成两等份于A、B两试管中。

A试管加入CCl4,B试管不加CCl4,分别振荡、静置。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资料4:I-(aq)+I2(aq)ƒI3-(aq) K=640。

为了探究体系中含碘微粒的存在形式,进行实验:向20 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10mL 0.10mol·L-1 KI溶液,达平衡后,相关微粒浓度如下:微粒I-I2I3-浓度/(mol·L-1) 2.5×10-3a 4.0×10-3①a=__________。

②该平衡体系中除了含有I-,I2,I3-外,一定还含有其他含碘微粒,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2H2O2KI2H2O+O2↑ a 下层溶液呈紫红色在水溶液中I2的浓度降低 A试管中产生气泡明显变少;B 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没有明显减小 32.510-⨯ 2c (I 2)+c (I-)+3c (I 3-)<0.033mol ·L -1【解析】 【分析】(1)H 2O 2+I -=H 2O +IO -,H 2O 2+IO -=H 2O +O 2↑+I -,把两式加和,即可得到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附解析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附解析

化学平衡高考真题集训1.[2015·重庆高考]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 COS(g)+H 2(g)K=0.1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 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 mol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2.[2015·四川高考]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 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650 ℃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 ℃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4.0p总3.[2015·上海高考]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4.[2015·天津高考]某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g)和2 mol Y(g)发生反应:X(g)+m 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

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 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5.[2015·福建高考]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二化学平衡-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二化学平衡-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十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二化学平衡1.(2022北京,12,3分)某MOFs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N2O4“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NO2。

废气中的NO2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HNO3。

原理示意图如下。

已知:2NO2(g)N2O4(g)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时不利于NO2吸附B.多孔材料“固定”N2O4,促进2NO2N2O4平衡正向移动C.转化为HNO3的反应是2N2O4+O2+2H2O4HNO3D.每获得0.4mol HNO3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2答案D2NO2(g)N2O4(g)ΔH<0,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O2生成N2O4的转化率降低,多孔材料不能将更多的N2O4“固定”,故不利于NO2吸附,A正确;多孔材料“固定”N2O4,使混合气体中N2O4的浓度降低,促进平衡2NO2N2O4正向移动,B正确;N2O4与O2和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C正确;由C项中反应2N2O4+O2+2H2O4HNO3可知,每生成0.4mol HN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6.02×1023,D错误。

2.(2022广东,13,4分)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4(s)+4H2(g)BaS(s)+4H2O(g)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B.a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答案C随着温度升高,n(H2)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的ΔH>0,A不正确;起始时H2为4mol,200℃时H2约为0.5mol,即约有3.5mol H2参加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此时生成的H2O约为3.5mol,故题图中最上方的曲线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B不正确;恒容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H2、H2O的浓度均不变,平衡不移动,C 正确;BaSO4为固体,加入BaSO4,平衡不移动,D不正确。

三年高考真题专题10-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答案)

三年高考真题专题10-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答案)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2018天津卷】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 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 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C.若反应物增大至2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勒夏特列原理。

【试题点评】易错提醒: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D,学生认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大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忽略了氢溴酸易挥发,升高温度时,HBr挥发除去,降低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可能降低,延长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因此分析时,不能硬套结论,还要注意实际问题。

2.【2018江苏卷】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 O2(g)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 v2,c2< 2c1B.K1> K3,p2> 2p3C.v1< v3,α1(SO2 ) >α3(SO2 ) D.c2> 2c3,α2(SO3 )+α3(SO2 )<1【答案】CD【解析】详解:对比容器的特点,将容器1和容器2对比,将容器1和容器3对比。

容器2中加入4molSO3等效于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投入量为4molSO2和2molO2,容器2中起始反应物物质的量为容器1的两倍,容器2相当于在容器1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υ2υ1,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c22c1,p22p1,α1(SO2)+α2(SO3)1,容器1和容器2温度相同,K1=K2;容器3相当于在容器1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υ3υ1,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c3c1,p3p1,α3(SO2)α1(SO2),K3K1。

化学平衡高考题大全

化学平衡高考题大全

化学平衡高考题大全一、选择题1.(’03上海)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3V逆(H2)2.('03综合新课程)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lmol D.均减少lmol3.('02天津)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影响的是(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00全国)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 5.('00上海)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C.平衡时,SO2消耗速度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6.('00全国)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H2(g)+I2(g)== 2HI(g) B.3H2(g)+N2(g)== 2NH3(S) C.2SO2(g)+O2(g) ==2SO3(g) D.C(s)+CO2(g)== 2CO(g) 7.('00广东)反应:L(s)+aG(g) ==bR(g)达到平衡,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 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题及答案常考点高考题——化学平衡计算一般化学平衡问题的计算1.某体积气门的密封容器,器皿适度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有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2.在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c(g),超过均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应力就是反应前的掌控可逆反应中各种物质的起始量、变化量及均衡量,以及它们间的关系,就能够答疑通常化学平衡的计算题。

只不过对于特定的均衡存有其特定的规律,可以展开特定数学分析或技巧解题。

+b(g)5,则6a的转化率为()a.67%b.50%c.25%d.5%(99广东)3.在一密封溶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出现如下反应:2b(g)2c(g)反应达至均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a.40%b.50%c.60%d.70%4.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灌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封容器中,立即发生棕色。

反应展开至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

在60s时,体系已超过均衡,此时容器内应力为已经开始时的1.6倍。

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b.在2s时体系内的应力为已经开始时的1.1倍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5mold.均衡时,如果放大容器体积,则可以提升n2o4的转化率(90mce)5.mmolc2h2跟nmol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molc2h4,将平衡混和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a.3m+nmolb.c.3m+n+2pmold.2y5m+2n-3pmol1m+nmol6.x、y、z为三种气体,把amolx与bmoly压入一密封容器中,出现反应x+2z,达至均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用户: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a.c.2(a+b)a+b×100%b.×100%5b52(a+b)a+b×100%d.×100%55a7.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搭和,出现如下反应:aa+bbcc(s)+dd1当反应展开一定时间后,测出a增加了nmol,b增加了nmol,c减少了2nmol,d增加了n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b=、c=d=(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3)若只增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同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至成正比,则该反应为反应(填上“吸热”或“放热”)8.1体积so2和3体积空气混合后,在450℃以上通过v2o5催化剂,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真题练习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真题练习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真题练习1.[2022·浙江1月]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 (s )+2B (g )⇌3X (g ),c (B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a 、c 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 到c 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B .从b 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该化学反应在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C .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2v (B )=3v (X )D .维持温度、容积、反应物起始的量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c (B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乙所示答案:C解析:由a 、c 两点的横、纵坐标可得到Δt 和Δc (B ),则a 到c 的平均反应速率v =Δc (B )Δt,A 项正确;当a 点无限接近b 点时,b →a 的平均反应速率即为b 点的瞬时速率,故从b 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B 项正确;在不同时刻都有v (B )2 =v (X )3,C 项错误;其他条件相同,加入催化剂,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但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 项正确。

2.[2022·江苏卷]用尿素水解生成的NH 3催化还原NO ,是柴油机车辆尾气净化的主要方法。

反应为4NH 3(g )+O 2(g )+4NO (g )⇌4N 2(g )+6H 2O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ΔS <0B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 =c 4(N 2)·c 6(H 2O )c 4(NH 3)·c (O 2)·c 4(NO )C .上述反应中消耗1 mol NH 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6.02×1023D .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柴油机车辆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程度越小 答案:B解析:A 项,该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即熵增大,ΔS >0,错误;C 项,该反应中O 2、NO 为氧化剂,NH 3为还原剂,NH 3转化为N 2,N 由-3价转化为0价,则消耗1 mol NH 3,转移3 mol 电子,错误;D 项,当加入的尿素过多时,产生的过量的NH 3也会污染空气,错误。

历届高考中的化学平衡常数试题及其答案和详解

历届高考中的化学平衡常数试题及其答案和详解

1.(1982年高考全国卷第8题)(12分)将9.2克N 2O 4晶体放入容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升温到25℃时N 2O 4全部气化,由于N 2O 4发生如下分解反应:N 2O 42NO 2 △H=+56.848kJ/mol ,平衡后,在25℃时测得混和气体(N 2O 4和NO 2)的压强P 为同温下N 2O 4(g)尚未分解时压强的1.2倍,试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衡时容器内混和气体的压强P 是多少大气压? (2).平衡时容器内NO 2同N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3).平衡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是多少?(4).如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压力、温度或浓度)时,试将NO 2同N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平衡常数K 的变化情况,选用增大、减小或不变等词句填下表:1.[答案] (1)1.47大气压;(2)21;(3)0.01; (4)[解析](1)。

先求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 :设n 1、P 1分别是纯N 2O 4(g)的物质的量和压强,n 、P 分别是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和压强;则PP 1=112.1P P ⨯=nn 1=n922.9 ;n=0.12 mol (2分);再利用PV=nRT 求混和气体的压强 P=VnRT =2298082.012.0⨯⨯=1.47大气压(1分)。

(2)设0.1摩尔N 2O 4中有x 摩尔分解,则有如下的对应关系是:N 2O 42NO 2 △H=+56.848kJ/mol起始物质的量:0.1mol 0 变化物质的量: xmol 2xmol 平衡物质的量:0.1-x 2x平衡后,在25℃时测得混和气体(N 2O 4和NO 2)的压强P 为同温下N 2O 4(气)尚未分解时压强的1.2倍,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0.12mol ;则:0.1-x+2x=0.12;∴ x=0.02mol (2分);平衡时容器内NO 2同N 2O 4的物质的量之比:摩尔数摩尔数422O N NO =02.01.0202.0-⨯=21(1分)(3)k=][][4222O N NO =]21.0[]22[2LX L x -]04.0[]02.0[2=0.01(3分)(平衡常数表示式、平衡时物质的浓度和计算结果各给1分)(4)(每一空格给0.5分,共3分);k 是温度的函数,改变压强和改变浓度都不会改变平衡常数;N 2O 42NO 2△H=+56.848kJ/mol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向移动,k 值增大;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O 2物质的量减小,N 2O 4物质的量增大,物质的量之比422O N NO 减小;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N 2O 4物质的量减小,NO 2物质的量增大,物质的量之比422O N NO 增大;增加N 2O 4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移动N 2O 4物质的量减小,N 2O 4物质的量净增加值大,平衡移动NO 2物质的量增大,物质的量之比422O N NO 减小。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专题练习(含答案)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一个已达平衡的系统被改变,该系统会随之改变来抗衡该改变,以下是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专题练习,请考生练习。

2.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状态时,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 为平衡常数,Qc为浓度商)()A.Qc不变,K变大,O2转化率增大B.Qc不变,K变大,SO2转化率减小C.Qc变小,K不变,O2转化率减小D.Qc增大,K不变,SO2转化率增大【答案】C【解析】当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状态时,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浓度商Qc变小,平衡向右移动,SO2的转化率增大,但O2的转化率降低,温度不变,K值不变。

3.(2021天水质检)工业上常用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0制备硫酸,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当v(SO2)∶v(O2)∶v(SO3)=2∶1∶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当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D4.(2021合肥一模)已知:A(g)+2B(g)??2C(g) H=-Q kJ/mol (Q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2 mol 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密度逐渐减小B.平衡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 kJC.平衡后,再向容器中通入1 mol 氦气,A的转化率增大D.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A的浓度增大【答案】D5.(2021四川卷)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2Z(g)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1min-1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 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答案】C【解析】由表中数据可求得前2 min内生成Z为0.08 mol,故v(Z)==410-3molL-1min-1,故A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 6.(2021重庆卷)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B.T2下,在0~t1时间内,v(Y)= molL-1min-1C.M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答案】C【解析】根据图象可知,T1T2,0,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X)变化越大,放出热量越多,故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W 点放出的热量,A项错误;T2温度下,在0~t1时间内,v(Y)=v(X)=molL-1min-1,B项错误;因T1T2,vM正=vM逆vW 逆,又因vN逆【答案】C【解析】根据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N)=v(M)==1.010-3molL-1min-1,A项错误;实验②中X(g)+ Y(g)??M(g)+ N(g)c起始(molL-1)0.010.040 0c转化(molL-1) 0.008 0.008 0.008 0.008c平衡(molL-1) 0.002 0.032 0.008 0.008求得:K===1.0,B项错误;根据温度相同,则K相等,X(g)+ Y(g)?? M(g)+N(g)c起始(molL-1)0.020.03 0 0c转化(molL-1) a a a ac平衡(molL-1) 0.02-a 0.03-a a aK===1.0,求得a=0.012molL-1,则X的转化率=100%=60%,C 项正确;根据上述三段式求得,在700 ℃时,K2.6,则温度升高,K减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④的温度为800 ℃,此时与③为等效平衡,b=0.060,但④的温度为900 ℃,则平衡逆向移动,b0.060,则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1.(08年全国理综I ·11)已知:4NH 4(g)+5O 2(g) = 4NO(g)+6H 2O(g),ΔH=-1025kJ ·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C2.(08年全国理综II ·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 CO 2 ( g ) + H 2 ( g )CO(g )+ H 2O( g )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 n ( CO )的大小顺序是 A A .乙=丁>丙=甲 B .乙>丁>甲>丙物质物质的量 实验CO 2H 2COH 2O甲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乙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丙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丁 a mol0 mola mola molC .D .1200℃ N O 含量时间1000℃N O 含量时间1000℃ 催化剂1000℃ 无催化剂N O 含量时间10×105Pa1×105Pa A .B .N O 含量时间1000℃ 1200℃C .丁>乙>丙=甲D .丁>丙>乙>甲3.(08年天津理综·8)对平衡CO 2(g )CO 2(aq ) .△H =·mol -1,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D A .升温增压 B .降温减压 C .升温减压D .降温增压4.(08年山东理综·14)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H ()CO ()O H ()CO (222c c c c K ⋅⋅=。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CO 2+H 25.(08年宁夏理综·12)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 4I(s)NH 3(g)+HI(g);②2HI(g)H 2(g)+I 2(g)达到平衡时,c (H 2)=·L -1,c (H I )=4mol ·L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C A .9B .16C .20D .256.(08年四川理综·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2HI(g),在温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D A .T 1>T 2,ΔH >0B .T 1>T 2,ΔH <0C .T 1<T 2,ΔH >0D .T 1<T 2,ΔH <07.(08年广东理基·36)对于反应2SO 2(g)+O 2(g)2SO 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 .通入大量O 2B .增大容器容积C .移去部分SO 3D .降低体系温度8.(08年广东化学·8)将H 2(g)和Br 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 2(g )+Br 2(g)2HBr (g )△H <0,平衡时Br 2(g)的转化率为a ;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 2(g)的转化率为b 。

a 与b 的关系是A催化剂高温 T 1碘化氢的量时 间T 2A .a >bB .a =bC .a <bD .无法确定9.(08年广东化学·15)碘钨灯比白炽灯使用寿命长。

灯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使用过程中沉积在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反应:W (s )+I 2(g )WI 2(g ) ΔH <0(温度T 1<T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 .灯管工作时,扩散到灯丝附近高温区的WI 2(g )会分解出W 1W 重新沉积到灯丝上B .灯丝附近温度越高,WI 2(g )的转化率越低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WI ()I ()W (22c c c K ⋅=D .利用该反应原理可以提纯钨10.(08年海南化学·10)X 、Y 、Z 三种气体,取X 和Y 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 的转化率最接近于D A .33%B .40%C .50%D .66%11.(08年上海化学·21)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 产生氢气体积V 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 、b 、c 、d 所对应的试验组别可能是ACA .4—3—2—1B .1—2—3—412.(07年高考广东理基·26)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DA .盐酸的浓度B .铝条的表面积C .溶液的温度D .加少量Na 2SO 413.(07年理综北京卷·10)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 和1 mol Y 进行反应:2X(g)+Y(g)Z(g),经60 s 达到平衡,生成 mol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 1T 2 组别c (HCl)(mol·L-1)温度(℃)状态 1 25 块状 2 30 块状 350块状A .以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s)B .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 ,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C .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 的转化率减小D .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 >014.(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 ·13)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C 0反应速率平衡态Ⅰv (正)v (逆)平衡态Ⅱv (正)′v (逆)′A .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 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C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 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D .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 和平衡态II 时浓度不相等 15.(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I ·6)已知:C(s)+CO 2(g)2CO(g);H >0。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 A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16.(07年高考理综四川卷·13)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 和2 mol H 2O(g),发生反应:CO +H 2O(g)催化剂CO 2+H 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为x 。

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超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大于x 的是BA .0.5 mol CO +2 mol H 2O(g)+1 mol CO 2+1 mol H 2B .1 mol CO +1 mol H 2O(g)+1 mol CO 2+1 mol H 2C .0.5 mol CO + mol H 2O(g)+ mol CO 2+ mol H 2D .0.5 mol CO + mol H 2O(g)+ mol CO 2+ mol H 217.(07年高考理综天津卷·12)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DA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 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 2、H 2的转化率B .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 3转化为H 2SO 4时放出的热量C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 2进入阳极室D .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液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18.(07年高考理综宁夏卷·13)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A A .%B .%C .%D .%19.(07年高考江苏卷·1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 <0。

现将1 mol A 和2 mol B 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 和2 mol D 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 ,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 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 不能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0t速率vv (正)v (逆)v (逆)′v(正)′t 1t 2甲容器==0t速率v (正)v (逆)′′v (正)v (逆)=v(逆)′v (正)′=t1t 2乙容器′′′′图1 图2 图3A .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 和2 molB ,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 的浓度是乙中C 的浓度的2倍B .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 的体积分数均增大C .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 ,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 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 的体积分数的2倍D .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 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 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20.(15分)(08年全国理综II ·26)红磷 P (s )和 Cl 2(g )发生反应生成 PCl 3(g )和 PCl 5(g )。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 表示生成 l mol 产物的数据)。

甲乙P活塞K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I2反应生成PC1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PC15分解成 PC1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温度T l时,在密闭容器中加人 nol PC15,反应达平衡时PC15还剩 mol ,其分解率a l等于;若反应温度由T l升高到T2,平衡时PC15的分解率为a2,a2a 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1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1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1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

原因是。

(4)P和C1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15的△H3== ,一步反应生成1 molPC15的△H4____________△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1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5分)(1)2P(s) + 3Cl2(g)===2PCl3(g);△H == -612 kJ·mol-1(2)PCl5(g)===PCl3(g) + Cl2(g);△H== +93kJ·mol-1 25% 大于(3)两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4)-399 kJ·mol-1等于(5)PCl5 + 4H2O===H3PO4 + 5HCl21.(14分)(08年宁夏理综·25)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1 mol·L-1,c(N)=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1 mol·L-1,c(N)= mol·L-1;达到平衡后,c(P)=2 mol·L-1,a=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 1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